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性·爱·情:过程中的主体建构
本来想打个一般,后来想想,我自己也不过如此,还是不要太严厉了……本书是以“主体建构”为视角的调查,从研究方法来看确实很新颖。数字尽管很重要,但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尤其是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与人生意义和体验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我确实没从书里看到被访者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人生观念等……更谈不上深刻的体验。)作为一个经常从事田野调查的学者来说,有这样的体会可以理解。性的确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并和人生的终极意义问题存在密切关联。对于这个意义上的“性”,仅仅靠冷冰冰的数字和“理性的”数据分析方法是无法深刻把握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倾听“过日子”的普通人发出的声音,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角落、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有意看不起的人的声音。只有透过这些声音、这些声音嵌入其中的实践以及它们所裹挟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活生生的”人、性以及“人性”。特别有道理,但是作品好像……差强人意?可以作为一本不错的硕士论文,作为博士论文是不是有些……不是很深刻?我总觉得,每个人的故事确实重要,但是个人视角终究无法代替全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搞研究还是用大规模统计来的“权威”。至于背后的故事,可以用其他形式,比如你学姐的手记形式,来描写。动机和故事都不错,只是我希望你换个写作题材。 作者力求在调查时,不过分投入,不干涉,只倾听,但我个人感觉作者的分析真的是流于表面。是不是因为你理论虽然很丰富但没办法在个人的故事上展现出来?我实在对个人的故事不感兴趣,尤其是和我观念相左的人。有时候晚上看书明明是为了想尽快睡过去,但越看越气。我只喜欢从歌。其他人过的可真够苦的。希望我处于局中时不要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
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潘绥铭: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
你有自己的个人神话吗?20211207给未来的自己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谈谈“皇极经世”(田忠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