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测:这些题目都非常简单,但是!出错率依然很高!!

医学检验沙龙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1.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非变态反应

 

2.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型及Ⅲ型起敏反应

 

3.结核菌素反应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起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非超敏反应

 

4.过敏性哮喘患者会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5.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免疫损伤的主要机制是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Ⅰ型+Ⅳ型


参考答案:ABDCC】


补体检测及应用

1.参与补体结合试验反应的是

A.抗原、抗体、补体

B.抗原、抗体、补体、绵阳红细胞

C.抗原、抗体、补体、患者红细胞

D.抗原、抗体、补体、溶血素、患者红细胞

E.抗原、抗体、补体、溶血素、患者红细胞

 

2.补休的灭活是指56℃加热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E60分钟

 

3.血清中含量最多的补体成分为

AC1q

BC1r

CC1s

DC2

EC3

 

4.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直接从哪里开始激活

AC1

BC2

CC3

DC4

EC5

 

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血清补体含量

A.明显增加   

B.正常

C.显著减少   

D.减少不明显   

E.增加不明显


【参考答案:BCECC】


荧光免疫技术

1.呈现黄绿色荧光的色素是

A.四乙基罗丹明

B.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C.异硫氰酸荧光素

D.藻红蛋白

E4-甲基伞形酮

 

2.有关荧光素与蛋白质的结合比率(F/P)的说法,正确的是

A.F/P越大,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越少

B.F/P越大,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多

C.一般用于固定标本的荧光抗体以F/P=2.4为宜

D.F/P是A.260与A.280之比

E.F/P不能反映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的多少

 

3.荧光免疫技术常用的设备是

A.电镜

B.相差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普通显微镜

E.倒置显微镜

 

4.荧光素标记抗体中应总最广泛的是

A.甾系螯合物

B.藻红蛋白(R—RE)

C.四乙基罗丹明(RB200)

D.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E.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

 

5.荧光效率是指

A.荧光素产生荧光的效率

B.物质产生荧光的效率

C.荧光素接受激发光照射后,产生的荧光色调

D.特异性荧光和非特异性荧光的强度化

E.荧光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变为荧光的百分率


【参考答案:CBCDE】


沉淀反应

1.将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是

A.对流免疫电泳

B.火箭免疫电泳

C.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血清蛋白电泳


2.不属于沉淀反应的是

A.肥达试验

B.免疫比浊

C.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D.免疫电泳

E.免疫固定电泳


3.对流免疫电泳是

A.双向加速度的电泳技术

B.单向电泳扩散免疫沉淀技术

C.定向加速度的免疫双扩散技术

D.区带电泳与免疫单向扩散技术

E.火箭电泳技术


4.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电泳作用

B.抗体带正电荷

C.抗体带负电荷

D.电渗作用

E.静电作用


5.双试验平板法中,抗体含量较大,则反应沉淀线应

A.靠近抗原孔

B.无沉淀线

C.在两孔中间

D.呈多条沉淀线

E.靠近抗体孔


【参考答案:DAADA】


凝结反应

1ABO血型系统交叉配型属于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荧光免疫反应

D.酶免疫反应

E.放射免疫反应


2.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

A.不完全抗体

B.致敏红细胞

CABO亚型

D.冷凝集试验

E.白蛋白/蛋白比例


3.用肉眼即可判定抗原、抗体反应结果是试验是

A.间接荧光免疫技术

B.凝集反应

C.化学发光技术

D.放射免疫技术

E.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4.间接血凝试验用人红细胞做载体时,血型应是

AA

BB

CO

DAB

ECD


5.目前实验室常用 的以肺炎支原体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检测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属于

A.明胶凝集试验

B.协同凝集反应

C.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D.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E.直接凝集反应


【参考答案:BABCA】


抗原抗体反应

1有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

A2.5-4.5

B5-6

C6-7

D7.2-7.4

E9-10


2Rh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是

A37

B25

C22

D18

E4


3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因何原因引起

A抗原过剩

B抗体过剩

CPH值的变化

D温度的变化

E离子强度的变化


4.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

A静电引力

B范德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E分子间结合力


5.下列与抗原抗体反应无关的是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中和反应

D.补体结合反应

E.蛋白质降解


【参考答案:DABDE】


临床免疫学检验

1.下列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扁桃体

E.阑尾


2.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B.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D.中枢免疫器官、皮肤免疫系统、粘膜免疫系统

E.T细胞、B.细胞、Ig、补体


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识别

D.免疫应答

E.免疫防御


4.最早用免疫学方法来预防的疾病是

A.天花

B.狂犬病

C.炭疽

D.伤寒

E.小儿麻痹



5.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E.NK细胞


【参考答案:ACAAB】


真菌检查

1.属于二相性真菌的是

A.组织胞浆菌

B.黄曲霉

C.新生隐球菌

D.季也蒙念珠菌

E.犁头霉菌


2.在显微镜下观察皮屑真菌时,常用处理标本的物质是

A.甘油

B.链霉素

C.碘

D.明矾

E.氢氧化钾


3.男性,28岁,患有艾滋病。近期出现脑膜炎症状/体征,行脑脊液检查,印度墨汁负染色后镜检,见大量厚荚膜的酵母型菌。则该病原体是

A.白假丝酵母菌

B.新生隐球菌

C.球孢子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荚膜组织胞浆菌


【参考答案:AEB】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概述

1.关于血液细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

B.一般应在病人体温恢复正常时采集血液标本

C.对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人应多次进行血培养

D.抗菌药物治疗可导致血培养为阴性,需多次培养以提高检出率

E.血管內导管末端培养可明确其与菌血症的关系


2.下列有关尿液采集与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导尿管收集尿液,要防止逆行性感染

B.尿液厌氧菌培养采用膀胱穿刺法收集标本

C.自然排尿法需采集中段尿,不必清洗外阴

D.尿液采取后1小时内接种培养基

E.尿液定量培养有助于对病原菌感染的判断


3.关于性传播疾病及其病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梅毒-梅毒螺旋体

B.淋病-淋病奈瑟菌

C.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

D.软下疳-杜克嗜血杆菌

E.细菌性阴道病-乳酸杆菌


【参考答案:BCE】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代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中表面抗原的是

A.HBcAg

B.HBeAg

C.HBxAg

D.DNA  

E.HBsAg


2.患者男,40岁。静脉毒瘾患者,近期发热、肌痛,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单核细胞增多,初步诊断为获得性免疫性缺陷综合症。该病的致病病原菌是

A.风疹病毒

BHIV

C.弓形虫

D.冠状病毒

E.麻疹病毒


3.病毒最基本结构为(2014检验士基础知识)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刺突

E.核心、衣壳


4.作病毒分离培养的标本,如不能立即处理,需保存数小时,应贮存在(2014检验士专业实践能力)

A4

B20

C30

D35

E-70


【参考答案:EBEA】


螺旋体及检验

1.检测非密螺旋体抗原的实验是

A.FTA-ABS

B.FTA-ABS-DS

C.VDRL

D.MHA-TP

E.IBT


2.最适培养温度是28℃的是

A.钩端螺旋体

B.伯氏螺旋体

C.梅毒螺旋体

D.回归热嫘旋体

E.奋森螺旋体


3.分离培养钩端螺旋体选用

A.柯氏培养基

B.沙氏培养基

C.活细胞

D.羊血平板

E.SS平板


【参考答案:CAA】


支原体及检验

1.患者男,38岁。低热,干咳一周,无肌肉疼痛,X线检査显示左核弥散性间质性肺炎,血白细胞数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B.肺炎支原体性肺炎

C.窘呼吸迫综合征

D.流行性感冒

E.军团病


2.用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辅助试验为(2015检验士相关专业知识)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抗链“O”试验

D.冷凝集试验

E.Elek平板独立试验


【参考答案:BD】


病原性放射菌及检验

1.男性,62岁,农民。诊断为放线菌感染,取脓性样本镜检时易发现标本中有

A.硫黄颗粒

B.异染颗粒

C.菊花样的白色颗粒

D.泡沫样细胞

E.红色颗粒


2.临床标本可疑为诺卡菌感染,可直接观察标本中有无

A.白细胞、红细胞

B.黄色、红色或黑色颗粒

C.陈旧出血

D.吞噬细胞

E.革兰阴性细长杆菌


【参考答案:AB】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1.有关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被正常菌群污染

B.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C.厌氧培养最理想的标本是组织标本

D.厌氧培养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可以接触氧气

E.厌氧培养标本应尽快处理,最迟不超过2小时


2.气相色谱鉴定厌氧菌是检测细菌的

A.代谢产物

B.核酸

C.抗原物质

D.酶类

E.蛋白质


3.有芽胞的破伤风芽胞梭菌需煮沸多长时间才能被杀死

A.30分钟

B.60分钟

C.2小时

D.3小吋

E.4小时


4.下列在牛乳培养基中可呈现“汹涌发酵”现象的厌氧菌是

A.艰难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破伤风梭菌

E.坏死梭杆菌


5.患者男,35岁。在地震废墟中埋压75小时后被救出。发热,休克,左小腿肿胀,发黑,皮下有捻发音,分泌物涂片查见有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培养基最宜选择

A.KVLB冻溶血平板

B.七叶苷胆汁(BBE)平板

C.CDC厌氧血平板

D.卵黄(EYA)和兔血(RBA)平板

E.CCFA平板


【参考答案:DABBD】


微生物检验概述

1.患者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常规检查见大量WB.C.。患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现需要进行此患者血液和尿液的细菌培养。关于血液细菌培养标本采集的叙述,错误的是(2014检验士专业实践能力)

A.一般在患者发热初期或高峰期采集

B.尽量在未用抗生素前采集

C.成人采血量较儿童的量大

D.一个静脉穿刺点采集一套血培养

E.皮肤消毒过程与血培养的假阳性无关


2.用鲎试验测定的物质是(2015检验士相关专业知识)

A.肠毒素

B.神经毒素

C.类毒素

D.内毒素

E.外毒素


3.标本是诊疗行为的必要依据,在标本的采集、处置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2015检验士基础知识)

A.采集标本量越多越好

B.采集标本量越少越好

C.传染性标本注意防护

D.使用完毕的标本交给科研机构

E.标本放置在黑色垃圾袋中焚烧


4.疑为败血症患者进行血培养时,取血量应为增菌培养液的(2012检验师专业实践能力)

A.1/20

B.1/5

C.1/3

D.1/2

E.1/10


5.在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带菌动物是(2016检验士专业知识)

A.无菌动物

B.悉生动物

C.无特殊病原动物

D.清洁动物

E.常规动物


【参考答案:EDCEE】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1.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采用悬滴法可观察细菌的

A.鞭毛

B.芽胞

C.菌毛

D.动力

E.荚膜


2.革兰染色液中稀释复红的作用是

A.固定

B.初染

C.媒染

D.脱色

E.复染


3.萋尼-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菌体呈何种颜色

A.蓝色

B.绿色

C.紫色

D.红色

E.棕色


4.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能力是

A.cm

B.mm

C.um

D.nm

E.pm


5.电子显微镜的最大分辨能力是

A.cm

B.mm

C.um

D.nm

E.pm


【参考答案:DEDCD】


细菌的生理

1.细菌的生长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二分裂

C.四分裂

D.复制

E.出芽


2.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适应阶段为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静止期


【参考答案:BA】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从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变成该药物耐受的变异称为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荚膜变异

D.耐药性变异

E.抗原性变异



2.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基因改变的过程为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


3.SR变异是指细菌

A.抗原性发生变异

B.由有毒力变成无毒力

C.有鞭毛变为无鞭毛

D.发酵葡萄糖变为不发酵葡萄糖

E.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


4.L型菌的产生属于

A.酶活性变异

B.鞭毛变异

C.形态与结构变异

D.培养特性变异

E.芽孢变异


【参考答案:DBEC】


细生物诸论

1.没有正常菌群定植的部位是

A.口腔

B.肠道

C.泌尿道

D.鼻咽腔

E.血液



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衣原体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真菌

E.放线菌


3.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相对稳定性

B.一般不致病

C.对构成微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D.在一定条件下使免疫低下的宿主发生感染

E.引起的感染属于外源性感染


4.不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真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螺旋体


【参考答案:EDEB】


来源:关老师带你学检验 已获作者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二部分)
《兽医免疫学篇》-免疫学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步骤
【副高、副主任检验师】你们要的题都在这里!!!(中)
免疫荧光IF/ICC技术服务
医学检验之免疫检验 考试之前看看吧。看到就转,留着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