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三处不符合原著的设计,让多少人误读了林黛玉

《红楼梦》自问世260余年来,拥趸以千万计,可惜中国社会真正实现文化普及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所以,相当长的时间里,能读《红楼梦》原著的,仍然是一个极为小众的群体。

1987年央视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是一次对民众最广泛的普及,加上这部剧多家电视台年年重播,《红楼梦》早已为多数的人们耳熟能详了。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红楼梦》在今天的中国人中的普及度,是非常高的了,这个首功,必须要颁给87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

87版电视剧服、化、道美轮美奂,给人时代的还原感,在尚不富裕的80年代,在当年捉襟见肘的红楼剧组,能做到如此制作之精良实属不易。但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也留下来许多的遗憾,其中最大的一处,屏山认为是对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处理,曹雪芹心目中的林黛玉,是文化修养最高、品性情操最高、审美趣味最高的一个人物,而87版《红楼梦》至少在三个角度都没有诠释到位,甚至在定位上都出现了失误。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偏颇,甚至可以说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败笔。

一、文化修养极高的大家闺秀成了任性的小肚鸡肠女孩儿

曾有好事者搞调查问卷说红楼女子里,你最愿意娶谁?林黛玉的得票极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是和黛玉这样小性儿的女孩相处会很累,伺候不了。而且这样的评价相当地深入人心,究其原因,87版电视剧《红楼梦》功劳不小。

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也就是87版电视剧中的林黛玉,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儿就是小心眼,而且不太分场合,她都是以自我好恶为中心来表达情绪,这样的场面极多, 比如她和宝玉在梨香院和薛姨妈宝钗吃饭,别说是对宝玉、宝钗和李奶妈,就是对薛姨妈都显得不大尊重;还有送宫花甩脸子给周瑞家的;再有和宝玉、湘云两个因看戏发生矛盾一场等,说话含沙射影,尖酸刻薄,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且最后必须自己成为胜利的一方,否则接下来宝玉的日子铁定难过,闹到厉害处,甚至能搅到好几个屋里的人不得安宁。这哪里像个大家闺秀的样子,分明是恃宠而娇不分好坏难伺候的大小姐。

林黛玉肯定不完美,但也一定不是这样的做人做事。《红楼梦》里对林黛玉持绝对负面评价的人是没有的,但有对她不认可的部分。如赵姨娘认为像凤姐和黛玉是不正眼瞧自己的,其实这无可厚非,这是赵姨娘奴才的身份决定的,在严格的等级社会下,像对赵姨娘实施刻意拉拢的薛宝钗才会令人诟病。还有袭人、湘云,她们有一些价值观是和林黛玉完全相反的,不大认可自然在情理之中。还有像坠儿、小红这样比较低等级的丫环下人,她们说林姑娘爱刻薄人,这是黛玉目无下尘和直率爱开玩笑的表现,因为有薛宝钗这个八面玲珑的人做对比的结果,这是曹雪芹笔下下人的眼界,他不自觉地表达出局限性。

曹雪芹虽说提出了“世法平等”,在怡红这个问题上他也不分高低贵贱,但不可否认,他有时代和等级的局限性。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可以严苛的和下人分开界限,到了黛玉这里却成了缺陷了,若如此说,该如何评价探春和妙玉呢?

曹雪芹笔下真实的林黛玉是《红楼梦》众多人物里文化修养最高的一位,也是有着大悲悯心的一个美丽少女,葬花就是她心性最好的描述和总结。

六七岁进贾府,林黛玉全程淡定从容,她在半天之内见了几乎贾府里所有的重要人物,小说写她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就是说黛玉知进退,行事恰到好处。见这些人的过程也是和她们对比的过程,细细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会发现,荣国府众人,和黛玉一比,统统落了下风。

论对待人的真诚,其实宝玉任性起来都要打人,而黛玉非常体恤下人,甚至是尊重她们的,批评周瑞家的,林黛玉根本不是任性,而是在教训她要守规矩。黛玉是严守闺阁规范的小姐,但不代表她可以任人欺负而毫无锋芒。黛玉不过是言语教训,到了探春,她会给不懂规矩的奴才一记响亮的耳光。

二、豁达的情怀和活泼的个性,成了不分场合哭哭啼啼的泪美人儿

林黛玉下世要还神瑛地甘露之惠,这个行为的核心是情深义重的报恩行为,是说一个灵魂可以到达的至情至性之境界。黛玉的目的很早就不是为了和宝玉有结果了,二人能知己相通就够了,从36回,我们就几乎看不见黛玉流泪了。可是87版电视剧林黛玉的眼泪从来没有干过,关键是从来都是那点醋事,到了临终,还纠结于和宝玉没有结果的遗憾和不甘心地死去,和以无情著称的宝钗比,也显得格局小、不干正事。难免让不理解原著的观众失了些好感,其实这些离《红楼梦》对黛玉人物的设定的,一个人的情操可以达到的高远相去甚远。如果只有小情小调,《红楼梦》够顶级名著的分量吗?

黛玉没有狭隘的小肚鸡肠,她来到贾府,前有父亲周到的安排,后来父亲死了她失去了归路和靠山,从此一介孤女寄人篱下,这是客观事实,和宝玉的婚事虽说从未提及,但林如海在与不在是完全不同的,林黛玉从胸有成竹到感受到压力危机,到不忿,再到彻底的放下,黛玉的感情经历了非常大的起落。要知道,她本身绛珠仙子下凡,和贾宝玉看透世事如同长了天眼一般是一样的,林黛玉的精神世界到后来根本不在情情爱爱了,这一点,看她的《五美吟》和《桃花行》和前期诗作主题完全不同就知道了。

黛玉的变化和成长,心性和情怀,早就豁达了,她的格局不在一隅,用狭隘的感情观定位林黛玉只会谬之千里。

林黛玉的性格是非常活泼的,其实曹雪芹格外喜欢的女性人物身上都有这一点,比如晴雯的娇俏,湘云的娇憨,王熙凤的伶俐,薛宝琴的灵动,林黛玉在她们之上,她身上还有一个非常少见的特质,就是幽默。大观园的集体活动里,王熙凤是活跃气氛的高手,其实看每次起社作诗或姐妹们相聚,林黛玉是最能调动大家的情绪的,而且她几乎和所有的姊妹嫂子们都有过玩笑或打趣。

林黛玉是大观园里最美丽青春的代表,不要一个泪字就归结为沉郁。越是美好越被毁灭是《红楼梦》的主题之一。林黛玉的毁灭是尤为令人痛心的,既然如此,林黛玉的生命必然也是最美好的那一个。否则,她也就担不起这部啼血十年辛苦之作的女主角了。

三、典雅的正红变成了淡、素、雅,更改了女主角的着装品味

林黛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拍影视剧太难找林黛玉,大家很难描述她,可是所有的读者和观众都知道,你选的林黛玉到底和读者心中的林黛玉相距有多远。

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林黛玉的着装是以大红色为基调的。全书只有两处描写林黛玉的衣装,有两点非常明确:一是林黛玉主色调是大红,第一次在第八回穿了大红羽纱,第二次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穿的是大红羽缎白狐狸毛内里的大氅,同色雪帽,脚上的掐金挖云的麂皮靴子也是大红的;二是林黛玉的装饰是符合她簪缨世家小姐身份的,比如她佩戴的是官绦,如果我们一眼见到林黛玉,她的穿戴完全符合她封建社会顶级世家小姐的派头和体统。

而87版《红楼梦》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衣装多达好几十套,绝大多数是淡、素、雅的风格,这是完全不正确的。林黛玉的着装第一要体现身份地位,其次的典雅,绝不是小家碧玉般的清新风。尽管今天的人们早已对87版林黛玉的形象先入为主,形成了主观认知,但《红楼梦》成书于封建等级社会,而林黛玉处在那个社会大家族闺阁小姐的顶级位置,娇生惯养、金尊玉贵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忽略了女主角的身份属性、改变了女主角的基本角色定位和审美,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87版《红楼梦》对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把握是失败的,这也是电视剧中的林黛玉不大讨喜的原因。因为我们看电视剧,会觉得林黛玉的美好不太够,甚至感觉到了缺陷,有人说是因为陈晓旭比不上扮演薛宝钗的张莉漂亮,有这方面的问题,但一个角色真正地让观众热爱和忠诚,是人物身上的品质决定的,好在陈晓旭身上有书卷气,她的气质很多地方很贴合林黛玉,很多观众与其说喜欢电视剧林黛玉,不如说是喜欢陈晓旭。但关于林黛玉,还是太遗憾了。

87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其实算得上极难超越的经典,只是这世间没有完美,它的遗憾尤其是林黛玉这个角色产生这样的遗憾,还是会令熟读原著的读者扼腕。

这篇文章纯属鸡蛋里挑骨头,可能是对于《红楼梦》这部殿堂级神著,太过崇敬的原因吧。希望热爱87版红楼电视剧的观众读到此文能原谅我。

参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周刊丨周岭:谁解其中味
87版《红楼梦》让我们对林黛玉有一个很大的误解!
不读原著只看电视剧,很多人都是被这几个情节误导,讨厌了黛玉
史湘云肆意取笑黛玉与宝玉,却主动为宝钗遮掩!
87版《红楼梦》编剧之一周岭:最后6集是我一生之憾
87版《红楼梦》不分青红皂白,把黛玉和宝钗的形象完全颠倒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