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匠心物道 | 紫玉生茗烟,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

如果说暖炉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是生活之中的一样寻常事物,那么它之于文人而言,除了切身的实用价值之外,却还有着另一层独特的格物精神。自古文人长物,比之寻常百姓多一分雅致,比之士绅商贾又少一分浮华。如今有幸亲眼见到玉成窑紫砂暖炉一尊,方得知传统文人那一笔一画之风骨,至今犹存于世。

谈起从前文人笔下的炉,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赋佳句中,既有“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也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小小的一方暖炉,日常生活中烹制粗茶淡饭用得上它,乃至就连冬日里一时“冻笔新诗懒写”,也倚仗着它来将笔墨化冻以抒胸怀;另有耕云钓月的逍遥之人,生一炉烟火,温一壶浊酒,闲散中书一首“泥炉松火带烟青,汤沸轻潮响瓦瓶。坐睡醒来窗上月,梦魂疑在浙江亭”;抑或是爱茶如陆游,时有“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时有“明窗睡起浑无事,篝火风炉自试茶”,时有“把钓溪头蹋湍濑,煎茶林下置风炉”。正因文人对茶的这份特殊执着,才成就了文人与炉的渊源。

于是传统文人将自己的心性镌刻于一方紫砂炉上,造型简洁质朴却不失细节与筋骨,这便是光绪年间,由宁波慈城书法家梅调鼎倡导,连同任伯年、胡公寿等诸多文人创立的紫砂窑口中诞生的作品之一。又因文人自古向往玉之品格高洁,便时常赋予玉石人格化的特点,管子称“玉有九德”,此外又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与玉”常见于书中,故而将此窑口以“玉成”命名,寓意文人对于成就如玉君子的美好愿望,而在制壶领域中亦有“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之说。

玉成窑有别于其他紫砂窑口的一大特点即是它所蕴含的文化意味,这也得益于其创办者们的独特身份,其中书画金石篆刻家有梅调鼎、任伯年、胡公寿等;制壶名家则有何心舟、王东石。正是有了这一众文人的参与,才令玉成窑的紫砂器物无论是造型还是镌刻文字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一份儒雅之气,而成就玉成窑这份儒雅的则无疑是它背后的无数颗隽永文心。

传统文人的学识和经历令玉成窑与一些商业化的、由工匠制作的紫砂窑口大有不同,与其说他们在制作紫砂器具,不如将其看作文人之间的一次艺术碰撞与文化交流,这也是玉成窑得以雅称文人紫砂的重要原因。于是自然而然,玉成窑紫砂创作类型也大多为迎合文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这些文人运用熟练的制作技巧和独特审美,构造出一件件茶具、文房、花盆、花瓶,更为其日常生活增添几分雅趣。

眼前的这一件紫砂暖炉,是由玉成窑参与者王东石与何心舟联手制作,泥料为紫泥,岁月的洗礼更使其裹上一层温润的包浆,寂静而内敛。从整体造型而言,规则而简单的柱形轮廓粗略一看似乎并没有那么打眼,但走近细细品味,却另有一番天地。炉身的线由上而下看似笔直且单一、却暗藏变化略带弧度,正因制炉者发现的这一玄机,由此线条衍生出了平面、继而平面连接成了这一整座暖炉,简洁之中蕴含着无极变化,颇有“道生万物”之意,这与明式家具之中线条的营造处理也略有几分相似。

然而简单质朴的器型并非是制炉者不胜繁工的体现,只是文人的心性使王东石与何心舟二人懂得真正的雅致应在于“天然去雕饰”,于是暖炉之上虽毫无繁复的纹饰点缀,却又别具匠心地将炉口处理成广受传统文人喜爱的梅花形,此举删繁就简,且加之熟练刀工,线条一气呵成毫无走刀的痕迹,所有的线条仿佛活了起来,富有生命地完成自己对于文心的诠释与书写。于是此处的线条不再仅仅是匠人用刀刻下的轮廓,更是一位文人将自己对于书法绘画篆刻的修为与理解尽付一柄刻刀之中,刀口划过处,有如下笔抒意之时。

玉成窑的惊艳,不仅局限于它的造型、泥料与做工,同时它也作为文人书画篆刻作品的载体存于世间,这就要求镌刻之人不仅具备老辣的刀工,也要对书画篆刻有着一定程度的掌握,而这一暖炉也不例外。何心舟与王东石在工于制壶技艺之余,对于书画篆刻也研究颇深,与梅调鼎、任伯年等书画家平日里的唱和雅集,使其作品之间多了几分潇洒与文气,一如此炉正面镌刻有“戎都鼎”之铭文,落款处“东石作,心舟摹”可见是先由王东石所书,而后经由何心舟临摹刻于炉身之上,一炉既成,二人的一番合作或不只是一件砂器的诞生,也是一次书法与篆刻的交流切磋。在何心舟的刻刀之下,令人意外的找寻不到半分“刻”的印迹,炉身所载之字的一撇一捺都不失书法的筋骨、笔锋清晰而干练,仔细观之,仿佛连笔墨浓淡都蕴含其间,又因刀工的精巧唯手熟耳,笔墨的书写才是真正的文人修养,故而炉身之上只见笔意而不见匠气,无疑是玉成窑之独一无二的原因之一。

玉成窑紫砂器形线条的筋骨卓绝与刻于其上的文人字画就是相辅相成,不似其他器物一般先做成器形后再思索如何镌刻,而是在制作者构思器形的同时就对镌刻内容有了一套成熟的想法,这样一来二者之间便产生了和谐有序之融合,既不会让器形先一步抢占了风头,也不会让镌刻内容掩盖了器形的光芒。

又因玉成窑被称作“文人紫砂”,于是显而易见,它们并不依托市场出售流通,而是只在文人私交范围内通过馈赠进行交流和赏玩,因此可以断言,不仅它的制作者是文人,就连馈赠的对象也是懂得欣赏的清流雅士,不妨可以说玉成窑砂器的一生是幸运的,它出于砂泥,继而与读懂它内心深处的人相逢,又在这位伯乐手中脱胎换骨应运而生,终得万千文人赏识赞美。如今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它,让人惊叹的并非是它那被时间赋予的财富价值,而是它本身所记载镌刻的一笔一画,线条虽然简单,却鲜活清晰地铭记着那一手精巧技艺,以及一群潇洒名士的今生传奇。

是文人为炉塑一身清风,却也是炉助文人悟出了清修之道,在此之间文人寄心于炉,于是炉亦呈一颗文人于世人眼前,展现镌刻于其上的万千风华,至此身为旁观者的我终于读懂了它身上如今依旧袅娜飘摇的文人之气。

于是再次仔细琢磨这一件“王东石作何心舟摹戎都鼎铭暖炉”时,便不难理解那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变化之中蕴藏的是一位文人如何贫贱不移的气节,它不摹繁复纹饰的浮华,也不羡夺人金银的高贵,只守着简单质朴的器形,安于寥寥笔墨写意之间,犹如小隐于一斋室的文人,室中陈列虽无金银玉石之属,也远比不上高门大户之无限风光,却一心牵挂檐下春风与窗前明月,悠悠数载之间,文人风骨自成。

而玉成窑的创造者梅调鼎亦可称作一位松骨梅心之高士。他虽有惊绝的书画技艺傍身,却从不愿以此为生,即使女儿嫁入高门,也不愿意受女婿的半点接济。梅调鼎曾有诗句写下自己生活的清寒:“朱柿饱绽爽梨脆,香橙黄熟甘橘红。欣然欲买复中止,探怀一笑无青铜。”看似辛酸清贫,然而谁料当“无青铜”的贫寒现实发生在他的身上,却只留下了“探怀一笑”这般不经意间的洒脱,这份落拓恣意却是寻常人万万没有的,无怪乎他只以寥寥数句便直抒己意道:“苍苍数竿竹,桃李生其旁。桃李一时艳,春日吐芬芳。竹历岁寒苦,颜色不改常,荣华世所羡,淡薄谁肯尝。苍苍数竿竹,只可自苍苍。”身为文人雅士,他一生所求从不是短暂的桃李之浓艳,而是气节筋骨不改、万世长青且忍得了岁寒之苦的青竹苍苍,这便是他在作品之外,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的简单却多变的线条和棱角。

“区区何用争荣辱,百年一梦黄粱熟。人生要足何时足,赢取清闲,即是世间福。”前人餍足于清寒,而后人又渴望从这样一件小巧的玉成窑暖炉身上去瞻仰前人之姿,于是得见这删繁就简的文人审美,唱和往来的文人雅趣,不同流俗的文人筋骨,乃至令后人念念不忘的文人传奇....当所有的一切汇聚在“王东石作何心舟摹戎都鼎暖炉”这一个焦点之上,大约就是今人对于流转遗失于岁月中的文人风骨的执念与探求的最佳写照。

来源:《茶烟外·炉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成窑“两大王牌”,是他们
王东石,独具一格玉成窑文人壶
玉成窑的三大名匠,所作皆为传世精品
鲜为人知的文人紫砂绝唱——玉成窑
玉成窑--文人紫砂的“一帘幽梦”
雾里看花:紫砂中的玉成窑(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