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实在是无处可逛,于是我去了国子监、五道营和红砖美术馆

作者:讨我喜欢

写在前面

之前在北京上过学,而且因为工作的原因老是去北京,所以对于北京还是转的比较透。前段时间又去北京,实在没处逛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些景点我都去过不止一次,而北京各种各样博物馆我也几乎去了遍。所以这次去北京就去了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子监和去到过外面但没有真正进去的红砖博物馆。之所以没有去过国子监和红砖美术馆,是因为我这个人不喜欢逛庙,而国子监其实就是孔庙。而红砖美术馆的门票费用实在太贵了,居然要150块钱,哈哈哈,在我眼中博物馆不都是不应该不要钱的吗?

国子监——孔庙

国子监 (Imperial College)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明、清时称 成贤街 )15号,与孔庙相邻,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 南京 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北京国子监又称为“北监”或“北雍”。

国子监是中国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国子监就是以前中国的最高学府,所以我这种学渣真的很没兴趣。虽然是周末,但是来参观的人也不多,一共就遇到了一个旅行团。国子监也算一个小众景点,但是依然需要买票。这里虽然是个景点,但也是个博物馆,记录着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的一些印记。但是这里的展品,除了百年前就存在这里的东西之外,其他都是凑数的,多半是“图片展”。但是如果你喜欢建筑、书法、石刻,这里绝对是个不错的去处。

毕竟国子监的属性是教学,所以这里的建筑和故宫之间既相似又有区别。国子监的建筑虽然比不上故宫或者其他宫殿那么宏伟壮观,但是也别具一格,一个一个都比较小巧。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很多“亭子”,而每个亭子里面则立着各种各样的石碑。

国子监和孔庙其实就在一起,我们进了大成殿也就是国子监里边的正殿,在这里可以看到供奉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牌位的地方。孔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教育的开创者,在中华文化圈里地位之崇高,毋庸置疑。其实我很奇怪这个地方怎么会经历过一些特殊时期而未被人所破坏。

之前说过,国子监一大特色就是里头的各种各样的石碑。其中的精华部分应该是清朝皇帝题刻的石碑。之所以说他们是精华,因为国子监为了这些石碑专门建造了一座房子,还有专人看管。上面照片中石碑上变黑的部分据工作人员说是这块碑的精华,被无数学生所拓印。也正是因为拓印的人多了,所以颜色都变了。工作人员让我把这个部分拍下来,回去好好断句,读一读它是什么意思,可是我到现在都没能把它好好研究一下……

除了碑文和石刻,这里还有一些建筑物,里面和故宫差不多,空荡荡没有什么东西。不过好在人也少,过来转一转也不错。

国子监里我最喜欢的是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大树,这些树应该都有着不短的历史,因为各个长的都极其粗壮,而表面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各种各样沧桑的纹路。有些树干上长了很多树瘤,形成各种古怪的样子,拍下来还挺好看的。

另外,由于这里比较冷门,游客比较少,却又和北京其他著名景点一样,有着传统的古建筑,红墙蓝瓦很适合拍照。如果去北京转,想找个人少的地方拍照,可以来国子监逛一逛。

五道营胡同

出了国子监不远,就是一条比较小资的胡同——五道营胡同。大家可以搜一下,五道营的位置离国子监非常近,几乎就挨在一起。这里有点像南锣鼓巷,但是比那里更高端一些。这里的店铺也都比较小资,并不是南锣鼓巷那种臭豆腐+炸土豆+嘈杂网络歌曲的感觉。穿梭在五道营胡同,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店可以进去逛,哪怕只是在店铺外边拍拍照也挺有意思。之前在这里吃过早午餐,这里的餐厅感觉也还都不错。如果有时间,不妨来这里转一转,喝杯咖啡。五道营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各有一番风景。

红砖美术馆

首先在最开头我要吐槽红砖博美术馆三点:

1.票价太贵,特展票居然要150块一张,实在太贵了,堪比上海某些网红展(我都不去的那种)。非特展票价不知道,但是应该也不便宜。

2.大冬天室内不开空调也没有暖气,进里头冻得半死.。

3.交通不方便,如果不开车,不知道要怎么过去。

吐槽完毕,然后我们现在正式介绍一下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地处北京市东北部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2012年12月初步建成并试运营,将于201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一号地的地标性建筑,红砖美术馆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主体建筑方面:地上部分设置有8个展示空间,包括3个集儿童活动、公共教育等功能在内的休闲空间、1个接待大厅、1个艺术衍生品空间;地下一层配有三间适用于影像作品(资料论坛图库)的放映室;而院内部分则设置有学术报告厅、餐厅、咖啡厅、会员俱乐部等配套功能区域。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由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担纲,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并也因此成为红砖美术馆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的最大特色。观众在这里可以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够观看到室内的作品展出,亦可游弋于户外各种景观之中。独特的建筑语言和创新的园林景观为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发生、碰撞、呈现,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的多种可能性。

目前红砖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包括有:克里斯丁·莱默茨(Christain Lemmerz)、奥拉夫·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黄永砅、吴山专和英格等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部分藏品还曾在2012年12月试运营初期的收藏展中进行过展出。

未来,依托本馆空间、景观和地域特点,红砖美术馆将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深度研究和典型呈现,以具有学术性、前瞻性、国际性的一系列策展、驻地、教育、出版等活动打造艺术推广与交流的国际平台,形成北京文化艺术生态中的新的共同体,并为公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休闲资源。同时,也是在此过程中,以实际经验为中国当代民营美术馆的运营与发展模式提供可行性参考。

刚刚提到了,红砖美术馆其实是一座民营美术馆,这样看来它的高票价就无可厚非了。竟没有政府的补贴,想运作这么大一个场馆也是比较困难。19年11月到20年2月,这里都是莎拉·卢卡斯在红砖博物馆的特展,所以本篇文章中的很多图片都是特展中的一些片段,包括上面这双靴子雕塑。莎拉·卢卡斯(Sarah Lucas)是英国最具影响力、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而这一次在红砖美术馆做的个人展,也是她在亚洲地区做的最大的一次个人展。不过讲真,我对这些艺术真的一窍不通,所以这里也就不做讲解,大家看图吧!

截止这里就是沙拉卢卡斯个人展的一些内容,感觉他的展品都具有强烈的性暗示,以及对于女性和男性重新的诠释。红砖美术馆的内部结构有也非常有意思,之前录了一段录像,但是由于内容过大,我的电脑无法编辑成gif,就不做展示了。

除了室内特展的一些内容,红砖美术馆里头一些常设的展品也非常有意思,比如说下面这个非常高的鸟笼,里面关着各种各样的鹦鹉。

而一进入展区右手边的房间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从天花板悬下一个半圆环,天花板是由镜子组成,所以半圆环仿佛是一个整圆。房间内使用的是黄色的单色光,走进去之后人的眼睛会非常不适应,因为里边是单色光,所以在这里你看到任何不是黄色的事物都只能呈现出不同的灰度。举个例子,在这里你看到别的人就感觉像黑白照片一样。

而离开红砖博物馆的室内区域,室外区域则是另一番天地,一切都与砖有关。不光是红砖,还有青砖。之前看过很多文章和游记,说到红砖博物馆是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相信说的就是室外区域。

第一眼看上去,这里也许就像一个破旧的工厂改建的艺术街区,但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每一处其实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这绝对不是一个废弃的工厂,而是从头到尾由专业的设计师经过精心的设计而建造的一片艺术区域。这里的很多结构和设计并不主张实用,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体现一种美。不论是狭窄的楼梯还是拥挤的过道,这里每个区域你都可以用来拍照,但是如果你走过它们你就会知道,这种东西绝不是为了劳动和生产而建造的。

除了砖墙和青瓦,这里还有一片水塘,让整个区域增加了更多的灵性与意境。水塘里还有一些水禽,像下面这支不知道是什么的毛茸茸的东西,我不知道它是什么鸟,但是用着电暖器取暖的样子真的好可爱……因为北京的天气实在太冷,这些水禽已经不再动弹,只是一只脚站立着,然后把自己的喙插在羽毛里取暖。

虽然这里叫红砖美术馆,但是在室外区域依然有很多建筑是拿青砖做的。穿过红砖美术馆里的池塘,可以来到另外一片区,这里不仅有些雕塑,还有一些似乎是用来作为工作室的区域。在这里,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每一个角度都适合用来拍照。相比于在室内看展,感觉更多的游客来这里是喜欢在外边拍照,有人甚至叫了专门的摄影师还带了灯架。

像这种比较文艺的地方,当然缺不了咖啡馆。在红砖博物馆,水塘旁边就有两个咖啡厅和餐厅,不过似乎它们是一家,只不过分了两个区域。刚开始的时候说过,整个红砖博物馆是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在整个红砖博物馆中,只有这两个餐厅能够让人把外套脱掉。餐厅里有电加热炉,很暖和。如果在外边待久了,冻的受不了,可以到里边暖和一下。价格嘛,至少咖啡不算贵,和星爸爸一个价位,但这里毕竟也算景区嘛!哈哈哈

写在最后

之前说过了,由于在北京待的时间还是蛮长,所以很多地方都逛了好几遍。冬天去北京真的找不到什么好逛的地方,如果下次去我准备去一趟环形铁道旁边的中国铁道博物馆。之前去过前门附近的那家,但环形铁路那儿的对当时在玉泉路上学的我来说实在太远了。

下次去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隐藏的宝藏景点,这才是冬天北京最该打卡的景点
「北京小众攻略」这才是最好玩的北京,99%的人都去错地方了
安太然_红砖美术馆(建筑与庭园)
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不可错过的中国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