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朝古都的兴衰史——消失的邺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三国的故事妇孺皆知影响深远,然而三国时期曹操的据点邺城,却渐渐的被大家所遗忘。

漳河畔的邺城

在临漳县,有一条河流分开了河北、河南两省,这条河便是漳河。历史上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大都市——邺城,便在漳河北岸的临漳县。

东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在“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后,为了巩固霸业,在漳河边修筑了邺城。春秋战国之时,此地为魏文侯所控制。魏王曹操、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邺城建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曹操与邺城

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为了更好的统治河北的广阔地区,避开天子所在的许昌,将魏国(封国)的都城定在了邺城。

曹操在邺城加紧军事训练,有关他“演兵习武”的地名更是星罗棋布。邺镇西5公里的讲武城村,有讲武城旧址,现残存有部分城墙,相传是曹操训练士兵的地方。邺镇东南8公里的大片低洼地带和邺镇西北俗名黑水坑的地方,相传是曹操训练水军的宣武池旧址。邺镇南5公里的靳彭城村有一棵罕见的三代大古柏,相传曹操曾在此拴过马。

建安文化与邺城三台

曹操营建邺都后,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铜雀台为三台之主台,台高十丈,建有百余间屋,为曹操与文人墨客宴饮赋诗、姬妾宫女歌舞欢乐之所。台上聚集大批名流美女,笙歌夜舞,繁花似锦。

这里亦是曹操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历史见证。在这里,有诗文典雅的阮禹、书法深妙的邯郸淳、文美词丽的繁钦、才华横溢的蔡文姬、字画绝世的钟繇等,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化,更是在历史上代表着文艺繁荣。

此后于铜雀台两边建立的金凤台和冰井台,造型古朴,雕工精细。如今的邺城遗址,铜雀台和冰井台早已难寻踪迹,独留金凤台伫立于此。人们只能通过记载的文字,复原邺城三台的壮美。

关羽斩马尾点曹兵

在金凤台台阶的西侧建有转军洞。转军洞是当年曹操出于战争的需要,以一个军事战略家的眼光在台下修建的,是邺城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这条通道向西一直通到讲武城的兵营,长约6公里,目前转军洞仅存83米。

传说,转军洞建成之后,曹操在邺城举行了一个盛大的阅兵仪式,请当时还羁留在他军中的关羽参与检阅。阅兵开始后,只见曹兵阵容强大,兵马雄壮,行兵布阵非同一般,往来反复,首尾相连,变化无常。关羽虽然身在曹营,但有心摸清曹兵虚实,为日后攻曹做好准备工作。但他点来点去怎么也点不清曹兵数目,于是心生一计,趁曹操不备,用佩剑将一匹马的尾巴削掉一截,做了个记号,后来见这匹断尾马又转两人过来,才弄清了曹操真的有诈,原来在城下建造了暗道。“关羽斩马尾点曹兵”就是由此得来。

邺城的消失

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洛阳,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十六国后赵又在此建都。公元577年,北周军队攻破邺城,北齐灭亡。公元580年,尚未登基为帝的杨坚在镇压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时,为防止河北反抗势力死灰复燃,下令将邺城的居民迁至安阳,火烧邺城,一代名都就此成为废墟。

唐代王建诗作:“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漳水已经改道,铜雀已然作古,曾经万众仰观的邺都古城、名流才女,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一抔黄土。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华夏经纬网,《邺城,公元六世纪末忽然消失的古都》

百度百科,邺城遗址

中华五千年,邺城遗址

百度 时拾史事,《消失的邺城:曹操尽藏天下美女的统治中心》

搜狐 中国国家历史,《邺城是如何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的?》

新浪 休闲读品杂志社,《魏国都城的变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都魅影】六朝古都临漳邺城
临漳篇——消失的古都-邺城与邺城博物馆
河北省的六朝古都——邺城
春游邺城并附诗
中国最低调的“六朝古都”,低调到很少有人想起它
曾经有一座辉煌的六朝古都叫“邺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