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历来受到极高的推崇的原因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诸葛亮历来受到极高的推崇,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民间的推崇,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他都是智慧、忠诚的化身;另一方面是历代官方的推崇,无论哪个朝廷主政,无不把他作为忠君、勤政和廉政的楷模。

在诸葛亮以后的历代人臣中,诸葛亮的地位恐怕无人超越。

尽管晋朝与蜀汉是对手,但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就是一名诸葛亮的崇拜者,《汉晋春秋》记载,司马炎曾与属下讨论诸葛亮治国之策,对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钦佩,感叹道:“我要是有此人来辅佐,哪能像现在这么累(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诸葛亮年轻时自比管仲、乐毅,西晋张辅作《乐葛优劣论》对乐毅和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又恩泽布于百姓,他的历史地位不仅比乐毅高,更可以与伊尹、姜尚相比。

东晋南渡,君臣常叹“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所以心中常思念两汉,对于诸葛亮辅弼蜀汉、抗拒北方曹魏政权的事迹给予推崇,常产生“再生孔明”的愿望,所以对诸葛亮评价更高。南朝因为与蜀汉同姓,又同属偏安一隅,所以对诸葛亮的推崇又更进一步,前秦的符坚遇到王猛,曾以刘备与诸葛亮的遇合相比拟。

隋朝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国家重新走向一统,面对百废待举,渴望尽快恢复秩序,诸葛亮的治蜀经验受到大家的重视,对诸葛亮的治国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唐代虽然以曹魏为正统,但仍然把诸葛亮看作是忠臣、贤相,备受尊敬和称颂,一向主张以史为鉴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与臣下讨论诸葛亮,对他的治政、治军才能给予很高评价,希望总结诸葛亮留下的经验,对于当朝治政有所帮助。

李世民对魏征十分欣赏,也有很高的评价,据《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曾经问群臣:“魏征和诸葛亮哪一个更优秀(征与诸葛亮熟贤)?”

有人回答说诸葛亮才兼文武,魏征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认为魏征更胜一筹。李世民当然有褒举自己人的意思,但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实分量也很重。

从唐代历史典籍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才兼将相、文武兼备、执法严明、品德高尚的名臣,是帝王心中的理想人臣典范,也是大家效法的对象,有谁做出了特殊表现,常常被比作诸葛亮。

在唐代,由于李靖等人的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认,陈寿所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观点已不被公认。

唐代官方设武庙,从历代军事家中选出十位,称为十哲,入祀于武庙,被选中的十个人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韩信、张良、诸葛亮、李靖、李勣。整个汉末三国乃至两晋只有诸葛亮一人入选。

到了宋代,主张重文轻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对诸葛亮又产生了新的关注,各种评价数量明显增加,虽然苏洵、苏轼、叶适等人站在微观的角度就事论事,对诸葛亮的评价或持中肯立场,或有褒有贬,但司马光、程頣、朱熹等对诸葛亮多持推崇歌颂的态度。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采用《三国志》、《晋书》的记事和议论,对诸葛亮多有很高评价。理学家程頣认为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三年就可以灭掉魏国。被称为当世孔子的朱熹更将把诸葛亮和禹、汤、颜子、孟子相提并论,认为诸葛亮“天资甚美,气象宏大”。

宋代官方沿袭唐代设武庙的做法并扩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阵容,把张辽、邓艾、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杜预、羊祜等汉末三国名将扩充进来,但他们的等级为七十二将,而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代朝廷还追赠诸葛亮为顺兴侯,由官方在定军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户,以表彰其功德。

元明清以后,由于话本、小说、戏剧等艺术的兴起,诸葛亮的形象逐渐圣贤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岗评诸葛亮为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说诸葛亮与管仲、乐毅比才能更强,与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们二人的才能(比管、乐则过之,经伊、吕则兼之),可谓推崇备至。

清代康熙皇帝赞叹道:“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为人臣,也就是诸葛亮能做得到(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乾隆皇帝还亲自撰文《蜀汉兴亡论》,对诸葛亮推崇备至。由于有皇帝的的倡导,为诸葛亮编纂文集、以诸葛亮为题著书立说在清代成为风气。

诸葛亮受到如此“破格”推崇,固然在于他的身上集中了很多中国人崇尚的优点: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廉洁奉公的品格,敬业、至公、谦虚等等。

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恐怕还在于忠君。

如果你是帝王,你也一样想树立这么一个形象,让后人效仿。

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府治事,蜀汉大权实际掌握在他一人之手,如果他想做第二个曹操,创造条件让儿子“禅让”上位,也不是不可能的,或者像后来司马懿做的那样,为改朝换代布局谋篇,在孙辈手里实现夺权的目标。

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曾劝诸葛亮“加九锡”,等于委婉地劝他走曹操的路,被诸葛亮拒绝。

诸葛亮生前多次强调他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对后主的忠诚,一篇《出师表》不过700字,却13次提到“先帝”、7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至今读来仍感其真挚与深沉,毫无娇伪。

诸葛亮早年无子,后来将哥哥诸葛瑾之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20多岁时才担任了驸马都尉一职,既非高官,也无实权,更与政治核心相去甚远。

诸葛亮北伐时命诸葛乔率一支数百人的运输队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在汉中与成都间运送粮草(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这是一件既劳累又危险的工作。

果然,就在出师汉中的第二年诸葛乔就因病去世了,死时年仅25岁。

诸葛亮对亲生儿子诸葛瞻也丝毫没有要培养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打算,在写给儿子的那篇著名的《诫子书》里,诸葛亮强调君子的操守应该以恬静来完善自身,以俭朴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而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曹操、司马懿协助儿孙称帝,在后世帝王们看来这都属于篡逆,所以他们在后世的形象无不大打折扣,而诸葛亮始终坚持忠君爱国,言行都经得起考验,因而成为一再被推崇的正面人臣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为何充满魅力?因为它不以成败论英雄
诸葛亮:被《三国演义》神化的名将(武庙系列)
他是千古名臣,他的英雄情怀与悲剧色彩令人动容,他就是诸葛亮
张佳玮 :诸葛亮真正让人匪夷所思的才能
刘备之子:一个被丑化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诸葛亮:经典名言10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