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睡了皇帝的母亲,死后被鞭尸砍头,生前却荣华富贵

 荒冢,汉奸,评论里撕的蛮厉害的,这里我想写写多尔衮,也许没有这个人,历史就会改写,清军就算入关也会被赶出去,就像短命的元朝一样。

为什么武力不如成吉思汗的多尔衮会成功的入主中原,基于这算题外话,就最简单的写吧。

先说多尔衮是怎么进京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着是为崇祯报仇杀贼的旗号,因此在进北京前,吴三桂就告知京城居民,要求京城百姓做好迎接明朝太子朱慈琅的准备。

摆香案,穿素衣,为崇祯发丧,准备另立新君,前明旧臣还纷纷出来维持秩序,在朝阳门准备迎接朱慈琅进城。

等到多尔衮进城,臣民相顾失色.......

多尔衮画像

接着多尔衮干了下面这些事,当日祭天,第三日为先帝发丧,改葬。

在京官民,人人感恩流涕,哭三日,谥先帝徽号曰怀宗前皇帝。

蠲免钱粮,大赦天下,颁布诏旨一道:

大清国摄政王令旨,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悉,昔日我国,欲与尔大明朝和好,永享太平,屡致书不答,以致四次深入,期尔朝悔悟耳!

岂意坚执不从,今被流贼所灭,事经既往,不必谕也。

且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军民者,非一人之军民,有德者主之。我今为尔朝,雪君父之仇,一贼不灭,誓不反辙。

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从,一到玉石不分,皂白屠戳,有志之士,正干功立业之秋,如有失信,将何以服天下乎?特示。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恩威并施,既有威胁,又有利诱,看上去还像模像样的师出有名。

京城的百姓总算松了口气,前明的官员也松了口气,好了,日子好起来了。

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因为之前占据京城的是李自成,又来了一个教科书上推动历史进程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好吧,来看看李自成的真面目。

关于他的出身其实有两说,一说家里有钱,一说就是给地主放羊的。

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他去了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算是个基层公务员吧。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崇祯元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

同年冬天,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

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同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之后就是一连串的打仗直到他攻入京城,去了干嘛呢?

首先,烧了明朝的太庙,让老朱家的列祖列宗都滚蛋,然后给崇祯礼丧,怎么个礼呢?这样的:

"自成命以宫扉载出,盛柳棺,置东华门外,百姓过者皆掩泣。越三日己酉,味爽......"

拿门板抬出来,放进柳木棺材里在东华门外一放三天,人都臭了......和抛尸也没差了。

和两个月后多尔衮的安葬法,天地之差。

然后,对前朝官员,要钱也要命。

"自四品以下少詹事梁绍阳、杨观光等无不污伪命,三品以上独用故侍郎侯恂。其余勋戚、文武诸臣奎、纯臣、演、藻德等共八百余人,送宗敏等营中,拷掠责赇赂,至灼肉折胫,备诸惨毒。"

"征诸勋戚大臣金,金足辄杀之"

再下来就更过分。

就算那八百多人是贪官,百姓总是无辜的吧?一样不放过。

"贼又编排甲,令五家养一贼,大纵淫掠,民不胜毒,缢死相望。"

抓美女,烧宫殿城楼.....

不用说了,送走这么个主换了多尔衮那样的,谁不如释重负?

仅仅这些还是远远不足以安邦定国的,多尔衮接着做了下面这些事——沿用明朝的政治制度。

大量招纳,征召汉官,并加以重用,很多原来明朝的高级官吏应征。

在六部中满汉尚书兼用。

多尔衮还尊孔崇儒,顺治帝即位的第二天就封孔子六十五代孙允植为衍圣公。并在沈阳修孔庙,多次祭祀孔子。

继续明朝的国子监太学制度,重开科举考试,还大力整顿吏治。

多尔衮取消了明末的三饷,又减免了很多地方的赋税。对恢复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

严格军纪,废除三饷,奖励垦荒,废除匠籍制度,放宽对手工业的垄断,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甚至鼓励满汉通婚。

他谕告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巨子,欲其各相亲睦,莫着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提倡民族平等"满汉一家,同享升甲"。

虽然他后来并没有做到这些,但不可否认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很得民心的。天下还是平平常常的老百姓最多,经历了连年战乱的百姓,太想过太平日子了。

直到剃发令的出台。

其实早在多尔衮第一次进京的时候,就已经颁布剃发令,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其实是来自努尔哈赤的习惯

满人原本生活在山林里,为了打猎什么的方便,遇到危险的时候怕被勾住头发,就剃了个类似光头的头。

后来努尔哈赤打仗,每攻占一地就会让那块地的人剃头,这样好认嘛,就是他们一伙的了。

第一个剃头的汉人是顺关守将李永芳,这人也没反抗,后来还做了满人的女婿。

于是到了多尔衮进京也想到这招了,兵部发文:“凡投诚官吏军民皆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老百姓不同意,本来还说是朱家太子来的,结果变成这样,还要剃头......

多尔衮很顺应形势,那就不改吧,重新颁布:“天下臣民照旧束缚各从自便。”

那就随你们便吧!这事怎么第二年又旧事重提呢?也使清军的屠刀终于砍向平民百姓了。

之前都是和残余的明军,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人作战,一切的诱因来自于一个正宗的汉奸——一个叫孙之獬的人。

孙某人

孙之獬,原来还是明朝的进士,满腹经纶。

做了22年朱明的臣子,清兵一入北京,他就投降了,还迫不及待地告诉新主子:我是坚决附庸清人的风俗的,早把老婆的脚放开了,他自己也麻利地把自己的头发剃了。

可一转眼,剃头令罢除了,清人允许汉大臣束发顶进贤冠,穿长袖大服,朝堂上满汉分列。

孙之獬却作难了,满族大臣认为他怎么摆弄也是汉人,不准他站入自己的队伍;汉族大臣觉得他满人打扮,站在队列也不合时宜。

孙之獬羞愧难当,一怒之下回去写了个奏疏呈上。

奏疏云:

“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都应该以新朝建立而更新,唯独衣冠束发之制,仍从汉人之制,此乃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

还有比这更坏的么?唯恐别人不做汉奸呀。

我们汉族从来是留全发的民族,“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

除了幼儿期是不剃头的,按照传统,在死的时候就算是落了的牙齿也要留着一起入棺,怎么能剃头呢?

不剔,那就留发不留头吧!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后来的事儿了

血流成河 .....

报应,报应总会来的,而且不用我们等太久,不过这报应也真迅速,三年多以后,因为受人钱财卖官,孙之獬受弹劾,被夺职遣还老家淄川。

恰好赶上山东谢迁等人起义,攻入淄川城,孙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愤怒的民众一并杀死,“皆备极淫惨以毙。”

孙之獬本人则被五花大绑达十多天,五毒备下,头皮上被戮满细洞,人们争相用猪毛给他重新“植发”,最后还把他的一张臭嘴用大针密密缝起,肢解碎割而死。

“嗟呼,小人亦枉作小人尔。当其举家同尽,百口陵夷,恐聚十六州铁铸不成一错也!”

此种下场,只能用四个字形容,罪有应得,或许这个人不上这么个奏折满清也会这么做,可是来自自己人的刀,除了痛还有屈辱和愤怒。

多尔衮死了,他无愧于他的民族,虽然对我们来说他是个屠夫。

孙之獬死了,不知他该与谁为伍。

我甚至觉得他没有资格埋进中华大地的任何一块国土,走狗有走狗的死法,屠夫有屠夫的报应,短命无后,死后还被自己人鞭尸砍头埋身荒冢。

最后还是忍不住说这个,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说一下江阴三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头令”,众多江阴乡绅跪请留发,被县太爷大骂赶出。

次日,秀才许用等在江阴孔庙立誓:

“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众百姓将方亨抓入狱中,共推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

江阴人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

城破,清兵惨绝人寰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

死于清兵刀下者又有17万多人,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以平民之力守城杀敌到这个程度,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致敬吧!向这些守卫自己尊严的平民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清入关时不过才二十万人,为什么能征服上亿人的大明?只因为他们想到了这条毒计
清兵入关后,找到朱棣一道圣旨,连多尔衮看了都佩服崇祯皇帝!
清兵攻入京城, 发现朱棣留下一道神秘圣旨, 打开一看, 大为佩服
明朝灭亡后,清兵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圣旨上的内容让人落泪!
吴三桂降清始末
李自成战死后,他的妻子高桂英被如何对待?结局你可能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