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谁杀了王伦?绝对不是林冲,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在施大爷笔下,是林冲杀死了王伦,我认为有疑点,或许真正的凶手不是林冲。林冲是个非常理性的人,他的娘子被人调戏时,当他看清那人是高衙内后,便“先自手软”了。他非常明白,那一拳打下去,非常痛快、非常解恨,但后果很严重。你想想,一个高官的儿子被打了,会不会引起一场“严打”的风暴?而挑起这场风暴的人能独善其身吗?不要说林冲骨头软,这事儿摊谁头上,谁都会手软的。王伦做为梁山的合法大哥,是江湖之上,人所共知的事,林冲能随便把他杀了吗?他就会不顾江湖影响吗?江湖规矩不能坏,尤其做大哥的,非常忌讳这种事。为啥?为自身的安全考虑,容忍这种人存在,就给小弟们留下了榜样,所以,一出现这种人,江湖势必共讨之。以林冲的理性,肯定不会以身试法,犯下江湖众怒。那么,是谁杀了王伦?请看我的分析:

先从林冲拜访晁盖等人说起,施大爷写这段故事是站在晁盖等人立场来写的,我觉得要看清林冲的真实想法,应站在林冲的角度上来分析。林冲去见晁盖,属于礼节性的访问,当然,也包含着试探的成份,更多的则是为了装好人。林冲曾这样对晁盖说:“小人旧在东京时,与朋友交,礼节不曾有误。虽今日能够得见尊颜,不得遂平生之愿,特地径来陪话。”这话有这几层意思:一,若有礼节不周的地方,请别怪林冲,都是王伦的主张;二,今天虽然大家相聚,恐怕不会长久,王伦或许不会留你们;三,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我先说声对不起。从林冲的话里,我们不难知道,他是来卖人情的,他知道王伦会打发晁盖走,也预知会出现不愉快的场面,所以先把自己摘干净,免得晁盖等人误会,山不转水转,说话留一半,日后好见面。林冲这种做法是聪明人的做法,但这点小伎俩却被吴用看穿了。

吴用向来觉得自己最聪明,常把别人当傻子,当他听出林冲话里讨好卖乖的意思,就接过话题,试图利用林冲,便用言语撩拨林冲说,唉呀,林教头,你是柴大官人荐来的,又武艺超群,王伦应该让位,让你做寨主才合公论。林冲是何等精明的人,吴用的用意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是,你吴用既然把我当傻子,那我就装傻子。林冲顺着吴用的意思,说了一通王伦的坏话,又委婉的说,与王伦“难以相聚”。难以相聚的意思是说,你就别指望我了,连我都准备投靠别处。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是吴用还不罢休,继续跟林冲攀谈。林冲是私自来见晁盖的,目的是来说几句客套话,卖个人情日后好见面,而吴用却纠缠个没完没了,时间长了,让王伦知道了,肯定会对林冲不利。林冲害怕王伦知道,所以长话短说,虚与委蛇的答应道,我明白,全都明白,并且保证说“尽在林冲身上”。林冲话是这样说的,但我们不能这样理解,你要处在他那个情境中,你就明白了,这些话全是敷衍人的话,是算不得数的。并且,林冲等吴用话一说完,客套了一句便“起身别了众人”。林冲既然答应包在他身上了,那应该跟众人商量一下火并的方案才是呀,为何要“起身别了众人”呀?这是明显的急着脱身。从这里来看,林冲是没有杀王伦之心的,如果有的话,他会与晁盖等人商量火并方案的,他连火并方案都不想商量,你说他会杀王伦吗?

林冲走后,晁盖与吴用商量了火并的细节,吴用说:“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之意,他若有些心懒,小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并。兄长身边各藏了暗器,只看小弟把手来捻须为号,兄长便可协力。”这个方案分两步,一是激将林冲,尽量的让林冲动手;二是万一林冲不动手,就自己动手。这个方案还是可行的,林冲是梁山战斗力最强的,把他拉拢住了,既便他不动手,只要保持中立,那么局面还是可控的,如果林冲倒向王伦,则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林冲已经洞悉了吴用的阴谋,如果王伦对林冲好一点,还是有活命的机会。假如林冲把知道的情况说与王伦,恐怕丢掉小命的应该是晁盖等人。可惜王伦不懂得怎样去收服人心,至使弄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下面,直接进入火并现场,动武之前,大家言来语往的较量了一番,林冲也参与了进来。这正是吴用所希望的,所以他开始拿言语激将林冲。吴用自我感觉良好,自作聪明的认为,林冲一定会上当的。自作聪明的人,是很讨厌的。林冲听了吴用的话非常恼火,你吴用太小看我了,一直把我当傻子,其实我不是傻子,你的话我全听懂了,只是为了给你留面子,所以才没给你顶回去。林冲骂王伦的时候,捎带着把吴用也给骂了,他说“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毕竟林冲是理性的人,说话点到为止,他明白得罪不起吴用。吴用的激将并没凑效,但是明显看出林冲表示中立,于是一使眼色,众人各就各位,晁盖一刀结果了王伦。各位看官,你们是不是跌破眼镜呀,施大爷笔下,分明是林冲杀了王伦,怎么变成晁盖了呀,别急,还是看我分析:

先看原文:晁盖等七人便要起身下亭子,王伦留道:“且请席终去。”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掿的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吴用一手扯住林冲,便道:“头领,不可造次!”公孙胜假意劝道:“休为我等坏了大义!”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吓得小喽啰们目瞪口呆。

第一:假如这是一场球赛,晁盖、刘唐打前锋,防控王伦;吴用、公孙胜打中锋,防控林冲;三阮打后卫,分别防控杜迁、宋万、朱贵。王伦、林冲是重点防控对象,都有两个人防控,从这个阵形可以看出,林冲的待遇跟王伦是一样的,那么下场呢?下场很有可能跟王伦也是一样的。

第二,林冲拿出一把尖刀,“掿的火杂杂”不合常理。掿的火杂杂就是比划得眼花缭乱的意思,杀一个不会武功的王伦需要玩花招吗?不需要。可见,这是林冲发觉自己同样处在危险之中,所以才掿的火杂杂,是比划给晁盖等人看的,意思是说,你们别惹我,我是有准备的。林冲这个动作,是为了防止遭暗算,并非为杀王伦。

第三:吴用为什么要一手扯住林冲?假如林冲要杀王伦,正合吴用意呀,他扯林冲不是缺心眼吗?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林冲刀子的方向并不明确,也有可能是冲向晁盖的,所以吴用要拉住他。

第四:晁盖说“不要火并”是暗语,就是火并的意思。吴用说“头领,不可造次。”意思是说,姓林的,放乖点,不要不识相。公孙胜说“休为我等坏了大义!”意思是说,不要坏了我们的事儿,那样对你没好处。这些话,句句都是反话正说,像一把把刀子,招招都顶在林冲要害上,林冲敢不就范吗?不敢。林冲会屈服吗?不会。所以掿得火杂杂,先把自己保护起来。

综上,发生火并这一幕时,林冲抱着中立的态度,掏出刀子,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断然不会去杀王伦的。在这种情况下,晁盖不得不自己动手杀了王伦。从王伦倒地的那一刻起,危险一步步的逼近林冲,现在他面临着被四个人围攻的局面。林冲毕竟是林冲,很快认清了形势,并没与晁盖等人对抗,而是弯腰从尸体上割下王伦的脑袋。把死人的脑袋割下,确实不是英雄的作为,但是这个简单的动作,化解了这个死局,很显然,晁盖等人的架式是杀完王伦杀林冲,然后一个个的杀下去,把原来的五个头领都杀掉,林冲割下王伦的脑袋,一下子表明了立场,血腥的火并就此结束。可以说,这是个英明的举动。

虽然林冲表明了立场,但吴用还是不放心,继续试探林冲,拉过一把交椅,把林冲推上去叫道:“如有不伏者,将王伦为例。”这把交椅林冲敢坐吗?敢,那真是不要命了。人家吴用说得明白,谁要是不伏,就去给王伦做伴。林冲又不傻,他才不会给王伦做伴。所以,林冲赶忙拉过晁盖按在交椅上,话说得比吴用漂亮:“若有不从者,将此王伦为例。”“不伏”和“不从”是两回事儿,其意思截然不同。大家自己体会吧。

若有看官还认为不是晁盖杀了王伦,请看晁盖在推让寨主之位时说的一句话:“自古强兵不压主。晁盖强杀,只是个远来新到的人,安敢便来占上?”晁盖强杀,他自己都承认了,还有什么好狡辩的。按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谁杀王伦谁当寨主,谁还敢跟晁盖争呀!只是这事儿好说不好听,所以便把屎盆扣在林冲头上,梁山新闻发言人对外宣称,是林冲杀了王伦,于是,真相便被轻易的掩盖。施大爷善用曲笔,故意留下破绽,让细心的读者去发现,这种笔法是中国史官的传统,他们不敢记录历史的真相,只好委婉的留下破绽。

我说是晁盖杀了王伦,有些看官不以为然,那么,我就再多说几句。假设梁山上根本没有林冲这个人,那么,晁盖等人是不是就会乖乖下山呢?肯定不会的,因为晁盖等人是被官兵追赶上梁山的,他们下山就等于死路一条,为了活下来,必须留在梁山。在王伦不收留的情况下,晁盖等人别无选择,必定会挺而走险,靠强杀夺取寨主之位。也就是说,梁山这次火并,实际上跟鲁智深、杨志杀掉邓龙,夺取二龙山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晁盖等人做得比较巧妙,让林冲背了黑锅。林冲甘愿背这个黑锅吗?他内心中肯定是不愿意的,但不愿意也没用,情况明摆着,这个黑锅他不背,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他在王伦手下受够了夹板气,如果换个新寨主,还要继续受气,那他肯定会崩溃,所以他很配合,欣然的接受了。话又说回来,背了这个黑锅,对他的影响也不大,是谁杀了王伦,在场的人有目共睹,消息总会走漏的。既便消息不走漏,江湖上的豪杰们也会猜到事情的真相,因为做寨主的是晁盖而不是林冲,只有傻子才会为别人做嫁衣,林冲杀了王伦让晁盖做寨主,而他只排在第四位,说出去谁信呀。

晁盖火并王伦后,梁山的座次进行了新的调整,这次调整名誉上由林冲牵头,实际上却是由晁盖、吴用说了算。七星聚义时晁盖做了大哥,这次梁山火并后,晁盖顺理成章的继续做大哥;自黄泥岗劫案以来,论功劳公孙胜要比吴用大,但是吴用跟晁盖更贴心,在火并王伦时,吴用是主谋,所以他做了老二;公孙胜在石碣村水战中火烧官兵,显示出了不一般的军事才能,并且又善于装神弄鬼,是神的代言人,所以排位第三;林冲武艺高强,是梁山的老人,又比较配合晁盖等人,把他排名第四,起着拢络梁山旧部的作用。前四把交椅是梁山新一代的常委班子,施大爷原文是这样交待的——晁盖道:“你等众人在此,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常委之外是刘唐、三阮、杜迁、宋万、朱贵。

排完座次,晁盖把打劫来的生辰纲并自己带来的财产,赏给了梁山的大小头目及小喽啰,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摆平了内部的关系。虽然内部关系理顺,但是外部危机依然没有解除,济州府又派一千官兵围剿来了。面对军事压力,晁盖这个大哥表现的相当不给力,他又没有了主意,吴老二主动挑起了大梁,安排了作战方案。论军事能力,公孙胜在吴用之上,但是吴用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把公孙胜排挤在这次军事行动之外。虽然吴用的这次作战方案也取得了胜利,但是与公孙胜在石碣村水战中火烧官兵相比,可以说是小儿科。吴用的这次作战方案确实一般,主要的亮点是避开了与官兵的正面接触,林冲、刘唐绕道官兵背后出击;杜迁、宋万从东面出击;三阮从西面出击;正面是梁山大寨,由晁盖、公孙胜坐镇。这种侧面和背面出击的打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主要胜在地形优势上。

晁盖主政梁山后,虽然赢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但依然危机重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王伦能把梁山打理成这样,确实不容易,晁盖接手后,财政出现了危机——正没金帛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晁盖学起了桃花山建收费站收过路费的先进经验。对于第一次收费能否成功,晁盖心里并无把握,他是这样安排的:三阮打头阵,刘唐去接应,许久不见消息后,又派杜迁、宋万去接应。可见晁盖是何等的慎重,生怕这单生意做砸了,如果做砸了,梁山估计就要散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江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从来不是自己,也不是晁盖
宋江聚义厅上排座次,公孙胜看清楚后,转身离去,梁山从此无兄弟
文哲:水浒干部队伍的变化
中国的四大名著人物分析《水浒传》5
《水浒传》中晁盖之后除了宋江外谁有资格担任寨主
梁山招安时的一个细节暴露,梁山真正的老大,从来都不是宋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