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的“调唆”面面观

《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世情小说,世情小说的特点是:“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可世人读《红楼梦》,往往更注重“悲欢离合之致”,沉浸在以宝玉为中心的爱恋之中而忽略其他的世情,这未免小瞧了《红楼梦》的伟大。下面,我从《红楼梦》中的多起调唆事件入手,分析《红楼梦》对“人情世态之歧”的“极摹”。

一、何谓调唆

调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调”和“唆”。所谓的“调”就是挑拨,重视逗引、撩拨,“调”的人会把别人本来没有或者深藏得连自己也没意识到的东西或者虽然知道但是平素不敢表露出的东西“调”到明面上,把本来无意的人调成有意,甚至把小火苗调成旺火。所谓的“唆”就是“教唆”,指诱导唆使或怂恿指使,一般用于引导别人做坏事上。唆是拿别人当枪使,自己置身事外,隔山观火。调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别人,最终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利益。

二、《红楼梦》中的调唆行为

《红楼梦》是调唆行为的高发区,据不完全统计,前八十回已经看到十起事件:

第一起:第9回贾蔷调唆茗烟大闹书房;

第二起:第25回马道婆调唆赵姨娘暗算凤姐宝玉;

第三起:第26回佳蕙调唆小红争取待遇;

第四起:第33回贾环调唆贾政金钏事件;

第五起:第45回,李纨调唆众姐妹去凤姐那里要银子;

第六起:第46回鸳鸯嫂子调唆袭人平儿介意“小老婆”称呼;

第七起:第60回的连环调唆,赵姨娘调唆贾环去和芳官闹,夏婆子调唆赵姨娘对付芳官;

第八起:第61回小婵莲花调唆林之孝家的对付柳家的;

第九起:第69回的连环调唆,王熙凤调唆张华打官司要回尤二姐,调唆秋桐逼死尤二姐;

第十起:第74回王善保家的调唆王夫人抄检大观园......

这些事件之外,还有日常的一些不能称之为事件的调唆行为,比如秦钟恋着智能,调唆宝玉求凤姐再住一天(15回);比如贾母指责赵姨娘日常调唆贾政威压宝玉(25回),指责奶子们调唆主子护短偏向(73回),袭人指责茗烟日常调唆宝玉不守规矩(19回),贾环指责赵姨娘遭遭调唆自己去闹(60回),探春痛心赵姨娘经常被人调唆,还有一些真假莫辨的,比如费婆子口中周瑞家的调唆凤姐绑了自己亲家,茗烟嘴里薛蟠调唆贾政导致痛打了宝玉等等,还有一些并未写明但肯定存在的调唆行为,如王熙凤调唆贾蔷贾蓉布局贾瑞,夏金桂调唆薛蟠宝蟾陷害香菱。

这众多调唆行为,有的小之又小,如佳蕙调唆小红,为的不过几吊钱,最终还不了了之,连一个水花都没有溅起;有的大之又大,如王善保家的调唆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果严重,造成司棋、晴雯等几条人命,也彻底结束了这个世外桃源的宁静和快乐。

三、调唆的根源

一件调唆行为里,往往存在着三方,为方便叙述,我把他们分别称之为:调唆者、听调唆者和调唆涉及对象。比如在第一起事件中,调唆者是宝玉的同学兼侄儿贾蔷,听调唆者是宝玉的书童茗烟,调唆涉及对象是宝玉的同学金荣。再比如在第四起事件中,调唆者就是作为宝玉弟弟、贾政儿子的贾环,听调唆者是宝玉贾环的父亲贾政,调唆涉及对象是贾环的哥哥、贾政的儿子贾宝玉。

调唆的根源是调唆者为争取某种利益或者发泄对调唆涉及对象的不满。

首先来看看为争取某种利益的,比如马道婆的目的是谢礼,秦钟的目的是多和情人相聚,李纨为的是把凤姐当成个进钱的铜商,鸳鸯嫂子求权势,王熙凤求稳固自己的地位。

马道婆本对贾府的财大眼红,希冀着贾府的气粗,贾母要给宝玉祈福,她一开口就是大铺排试探:“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不料身为财权把持者的贾母因为不肯为宝玉这个小儿做如此铺排,不肯满足她的狮子大开口,她最终只拿到了每天五斤油,她就把目标临时转向了低微的赵姨娘,希望能从赵姨娘这里拿点谢礼,补足自己的敛财目标。马道婆的争取对象是贾府的泼天富贵,王熙凤和宝玉只不过是贾府的出头鸟,在这个事件中,被马道婆选中当了靶子,成为贾府的替罪羊。

王熙凤调唆张华,走的是一盘大棋,这一盘棋,她要达到多方面的目的:震慑花心的丈夫、敲打宁府借此机会想在荣府注入力量的众人,让家中长辈厌弃尤二姐;调唆秋桐更是不遗余力,二姐不死,调唆不已,凤姐这一连串的调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稳固自己地位,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追求利益的调唆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调唆并不能见直接的利益,调唆者为的是发泄心中的不满。

这不满可以是临时形成的,比如贾蔷事件中,贾蔷的不满就是临时被“触怒”:“金荣只顾得意乱说,却不防还有别人。谁知早又触怒了一个。”宝玉和同学秦钟交好,引发了另一个同学金荣的嫉妒,金荣在同学里造谣胡说,污言秽语让又一个同学贾蔷不满,贾蔷本和秦钟的姐夫贾蓉交好,哪里容得别人欺负秦钟,所以,贾蔷决意对付金荣。夏婆子听见赵姨娘骂芳官等,是“正中己怀”(60回),马上要报前日藕官烧纸害她挨了宝玉骂的一箭之仇(58回)。

但是,调唆事件中,更多不满是积怨的爆发。佳蕙身为低等小丫头,累活干得多赏钱拿得少,她早就对晴雯琦霰等大丫头的待遇不满;身为庶子被排斥在贾府主流圈子之外的贾环早就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嫡子贾宝玉不满;小蝉莲花儿是61回才动嘴调唆,可这之前,小蝉已对着芳官说出:“我可拿什么比你们,又有人进贡,又有人作干奴才,溜你们好上好儿,帮衬着说句话儿。”(60回),莲花儿因为索要鸡蛋羹不成,指责厨房柳家的,举例脱口而出就是宝玉房里的晴雯和小燕,不得势的迎春房里的丫头们,面对着在府里呼风唤雨的宝玉房中的丫头和巴结这些丫头的看人下菜碟的厨房柳家,也是积怨已深;王善保家的看似是因了王夫人委托,才因利乘便,实际上呢?“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大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所以王夫人这一委托,也是“正撞在心坎上”。

四、听调唆者的选择

调唆者往往对调唆涉及对象存在着不满,但是不能自己直接出手对付对方,只能借助于第三方听调唆者,希冀可以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调唆者不能直接出手,有的是不愿意伤和气和不愿意直接和对手闹翻,比如贾蔷,他是有能力自己解决这件事情的,但是他顾念“金荣贾瑞一干人,都是薛大叔的相知,向日我又与薛大叔相好,倘或我一出头,他们告诉了老薛,我们岂不伤和气?(第9回)”为了不伤脸面,贾蔷选择调唆这个躲在人背后的方法。再比如王熙凤,她不愿意直接出手对付丈夫和尤二姐,这会损害她的名声。

和贾蔷凤姐不同,大多数的调唆者不是不愿意出手,而是不具备出手的能力,他们面对的调唆涉及对象往往是他们能力范围根本达不到的,他们不敢出手或者明知出手也是以卵击石,所以他们选择他们心目中的“能力者”。

茗烟因为在宝玉身边“第一个得用”成为贾蔷的首选对象;大观园中众小姐成为李纨的必杀武器,只要她带着姐妹们来闹王熙凤,王熙凤就是明知道她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出钱还是得乖乖就范;贾环、小蝉莲花、王善保家的对手都是他们远远不及的实力派,他们选择更有实力的人出面,他们祭出了宝玉的父亲、芳官晴雯们的上级管家和更上级的主管主子;赵姨娘因为见识卑微,着三不着两,多次成为别人选择的“能力者”——她最被别人看重的能力就是她惊人的执行力,能让幕后黑手的目的达成......

当然仅仅因为能力,这些被调唆对象还不足以成为调唆者选择的对象,听调唆者往往还是调唆者认为可以“有隙即入”的人。

有隙即入”一说出自脂批第25回,当作者写到“马道婆见他(赵姨娘)如此说,便探他口气说道”时,跟了一句脂批:“有隙即入,所谓贼婆,是极!”马道婆并不是刻意来寻找的赵姨娘,从贾母那里出来后,书中描写她“便又往各院各房问安,闲逛了一回。”最后才走到了赵姨娘房中。赵姨娘是贾府中极其不得脸的人,又是半奴半主的身份,每月月钱不过二两,单以财力而论,只怕前面马道婆走过的每一个房院,都远远超过她的财力,但是马道婆在其他人那里并没有找寻到机会,只在她这里才听到了一波波袭来的埋怨,才觉得这是个有隙可寻的人。赵姨娘的抱怨不仅卑微细碎绵长:“成了样的东西,也不能到我手里来!”“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的上个供,只是心有余力量不足。”“如今就是个样儿,我们娘儿们跟的上这屋里那一个儿!”而且指向性明确:“提起这个主儿(指凤姐),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马道婆从她的抱怨里看到了可操作的机会,更闻到了钱的气息。俩人一拍即合。

再以贾蔷事件为例,跟随宝玉上学的绝对不是只有茗烟,第9回里多次提到的李贵,其实更有杀伤力,李贵第一次出场:“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比起年纪不足气力不足的的小厮茗烟,李贵身形上是条“大汉”,地位上也是远远高于茗烟:“李贵且喝骂了茗烟四个一顿”,贾蔷选择茗烟,是因为茗烟“年轻不谙世事”“无故就要欺压人的”,他的眼睛里,根本没有金荣这种没有什么硬正仗腰子的远亲的地位,他的自大,成为贾蔷看到的“隙”,茗烟果然不负所望,大闹学堂,让金荣吃了一个大大的亏。

调唆者寻找到的“隙”是裂缝,一般不会很大,但一旦被调唆者发现,他们所做的往往就是把这缝隙调得更清楚,增得更宽,让听调唆者不能忽视,从而把事情闹得更大。

五、调唆的表现

调唆者很聪明,他们有着自己的目的,但是在面对听调唆者时实施调唆时,他们会完全隐藏自己的目的,摆出一副完全为对方着想的姿态,让对方不知不觉落入彀中。一向强硬的王熙凤为了调唆秋桐,“借剑杀人”,“坐山观虎斗”,不惜把自己打扮成弱者,没人处常又私劝秋桐说:“你年轻不知事。他现是二房奶奶,你爷心坎儿上的人, 我还让他三分,你去硬碰他,岂不是自寻其死?”她的“体贴”激怒了秋桐,断送了尤二姐。

赵姨娘面对的两个调唆者都是个中好手。先来看看马道婆。赵姨娘虽然抱怨王熙凤,对王熙凤积怨已久,但是对王熙凤亦是十分惧怕,书中赵姨娘第一次出场,就被王熙凤隔了窗户以“你”称之,一连声直接斥责她没有资格管教贾环,是“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而面对贾环凶猛如母老虎的赵姨娘面对着虽为小辈但是家里实权派的王熙凤的责骂也只能白听着,被她骂得“也不敢则声”(20回)积威之下,连在自己屋子里提起王熙凤,都不敢明说,只敢伸出两个手指头暗示,当马道婆明白说出答案“琏二奶奶”时,赵姨娘几乎唬破了胆子,又是摇手,又是赶紧掀帘子看看是否隔墙有耳,又是悄悄说话。这也怪不得赵姨娘小心,她在贾府的确是没什么私密感的,她和儿子说话,王熙凤听到,她随口的抱怨,王夫人就能“恍惚听到”(36回)她和丈夫贾政说话,消息也能迅速传达到贾宝玉那里(73回)可是面对着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的赵姨娘,马道婆先是试探:“也亏你们心里也不理论,只凭他去。倒也妙。”接着逗引:“你们没有本事!”然后以退为进:“我哪里知道这些事”最后暗示谈条件:“靠你有些什么东西能打动我”,硬是一步步把家业当成胡萝卜,放在了赵姨娘这头蠢驴面前,从而牵着赵姨娘的鼻子走,让这最胆小的人做起了杀人的勾当,赵姨娘还把她当成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马道婆是把调唆的“调”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夏婆子的举动,则更偏重“调唆”里的“唆”。她处处抬高赵姨娘,一叠连声“我的奶奶”“你老想一想,这屋里除了太太,谁还大似你?你老自己撑不起来;但凡撑起来的,谁还不怕你老人家?”“你老把威风抖一抖,以后也好争别的礼。便是奶奶姑娘们,也不好为那起小粉头子说你老的。”单纯愚蠢的赵姨娘被她一句一个“你老”描绘出来的虚假蓝图冲昏了头脑,直接做了她手里刺向芳官等的一杆枪。夏婆子的这种举动探春看得最清楚,她和尤氏李纨的分析直中调唆者的要害:“作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60回)为了达到调唆的目的,调唆者有时候会偷换概念。小红的等级虽然低于晴雯等,但是要高于宝玉房中没有话语权的小丫头佳蕙,且家人是贾府管家里的实力派,佳蕙就把她偷换到了不平该鸣的一群里,希望用她来连带提升自己的待遇;鸳鸯嫂子不能对付鸳鸯,移形换影把鸳鸯的对手换成可与鸳鸯抗衡的平儿袭人。

调唆者自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卑劣的,是拿别人当“呆人”的,所以他们的行动总是隐蔽的。聪明的贾蔷是“悄悄的把跟宝玉的书童名唤茗烟者唤到身边,如此这般,调拨他几句。”连智商不高的贾环在实施调唆时,也知道避人耳目,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回头四顾一看暗示父亲屏退小厮们,然后“悄悄说道”,而事后,当听调唆者开始行动时,贾蔷贾环都已经踪影不见。

六、调唆的结果

调唆的结果取决于辨别能力。智慧的听调唆者选择置之不理。小红听了佳蕙的调唆,简单的一句“也不犯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不仅自己没被佳蕙绕进去,还感动说服了佳蕙,让佳蕙也由衷承认“你这话说的也是。”鸳鸯嫂子,用鸳鸯的话说,“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46回)”对“小老婆”们早就是羡慕嫉妒恨,巴不得鸳鸯一口答应了贾赦的提亲,自己也成为沾光一族。当鸳鸯不肯按着她的既定路线行走时,她企图借助平儿和袭人的力量转移话题,平儿和鸳鸯没有上当,直接表态:“你别牵三挂四的”“我们犯不着多心”,让鸳鸯嫂子自觉无趣,赌气去了。贾环作为调唆者是成功者,作为听调唆者也算是比较有判别能力的,面对母亲让自己去和芳官闹的行为,他的反应是:“遭遭儿调唆了我闹去,闹出了事来,我捱了打骂,你一般也低了头。这会子又调唆我和毛丫头们去闹。”他已经从惯常的失败中总结了教训,决定对这种事情躲为上策。小红平儿袭人甚至贾环都运用了自己的睿智,把可能的纠纷扼杀在了萌芽状态,这是面对调唆的最上乘的姿态。

其余的听调唆者就不一定有那么强的分析能力了,“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的赵姨娘,调唆者在她面前几乎百试百灵,书里明确提到的成功的调唆是两次,但这两次绝对不是全部的两次,否则探春也不会因此恼火,称之“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的调停”,一个“又”字,多少不写之写。秋桐成为凤姐借刀杀人的武器而不自知,因为害死了尤二姐从此失宠于贾琏。

听调唆者的身份决定了调唆的危害大小,茗烟只不过闹了一个书房,打翻了若干笔墨纸砚,林之孝家的不过暂时查封一个府内的小厨房,而身为贾家掌权人的贾政听了庶子的调唆,差点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唯一的嫡子,王夫人这个执政派让大观园这个贾府的桃花源彻底倾覆,而王熙凤调唆张华告状,把家庭内部可调和矛盾变成了外部可见的矛盾,她加给贾琏的罪名,在贾府烈火烹油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件可掌控的小事,但一旦贾家败落,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

七、结语

作者爱写调唆行为,大概是因为调唆行为是比较明显的行为冲突,可以让不同的人同时走上舞台,增加文字的可观性,另外,凡调唆行为一定有其隐藏的背景,分析咀嚼这些背景,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红楼梦》是一本用立体网状结构来构建艺术殿堂的小说,吴宓称它“入人之深,构思之精,行文之妙”,本文仅仅分析了一个“调唆”行为,已觉人生百态,妙不可言。让我们以后多从文本出发,精读深读,多角度领略《红楼梦》无尽的艺术魅力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品《红楼梦》之二十五
细读《红楼梦》之25—26回
红楼梦中的“大师”是如何骗人害人的
谈谈《红楼梦》中马道婆的生存法则
红楼梦里这个老太婆,三观不正,堪称水浒传里的王婆
贾宝玉的干娘,为何选阴险歹毒之人,险些取他性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