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黛玉与宝钗,元春到底喜欢谁?

黛玉与宝钗,元春到底喜欢谁?

各位老师,红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讲座的主题是:黛玉与宝钗,元春到底支持谁?我们知道红楼梦有一个大脉络,就是宝玉的婚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书中又有两个分支,一是木石前盟,一是金玉良缘,按照通常的看法,木石前盟指的是宝玉和黛玉的情事,金玉良缘指的是宝玉与宝钗的情事。由于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中没有写到宝玉的结局,我们不知道最后谁和宝玉结了婚,所以在读者“设身处地”为宝玉着想,便出现了拥黛派和拥钗派,而且还借题发挥,说贾母是拥黛派的,王夫人是拥钗派的,元春也是拥钗派的,所以导致宝黛的婚事搁浅了。这样的看法似乎蛮说得通的,很为人津津乐道。那么,元春对待黛玉宝钗的态度究竟如何呢?今天就这个话题与大家辩一辩。

同上次讲座一样,我这次讲座的提纲都来自我的个人红学著作《可以斎评红楼梦》,所使用的文本也来自我的个人红学著作《可以斎评红楼梦》。

可以斎评红楼梦书稿,九十五万字作品

在讲座之先,首先要讲一点方法论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对红楼梦写法的一点探讨,我们都知道红楼梦创作方法十分高明奇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写之写”,脂砚斋多次批出,而且还特意说“此书通部皆用此法,瞒过多少见者,余故云不写而写是也。”如果大家能够认识到什么是不写之写,那么读懂红楼梦或许就如拿钥匙开锁,迎刃而解,畅通无阻。

什么是不写之写呢?总的来讲,这部书是有正反面的,正面是写出来的,反面则是没有写出来的,不写是一面,写也是一面,写与不写之间才是全部的文本所在,而不仅仅是文字。那么具体来说呢?脂砚斋曾在第一回和第二十七回批语中总结出了二三十种写法,其实都是不写之写的具体运用。

【甲眉: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庚眉:《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曾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

今天,我要谈论的是其中一种——传影法,简单来说就是脂砚斋批出的“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之说,就是写晴雯即是写黛玉,写袭人即为写宝钗。但是这只是传影法之一面,我称之为人物传影法。传影法还有另一面,我称之为事件传影法,就是写这件事其实是在写那一件事,如果你明白了这件事的逻辑真相也就明白了那一件事的逻辑真相。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书中是如何运用这一事件传影法的。

首先我们需要熟悉一下,书中关于元春支持宝钗的一处文本证据: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可以斎评:贾珍乃族长、大枝叶。】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可以斎评:极细之文。】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甲侧: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可以斎按:什么写法?假话也。】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可以斎按:宝玉纳闷,我亦纳闷,大可注意也。是是非非,且看后回湘云之来故事便知究竟。】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可以斎评:为何独独一个人儿?亦奇。】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可以斎评:何为自然?何为不自然?】

从这里可以看出,元春赠给贾府一干主子的端午节礼中,只有宝玉和宝钗的礼物是一样的,读者们自然得出元春支持宝钗的结论。但是,我们也要看看书中当事人的反应,宝玉听说自己的礼物同宝钗的一样,说“别是送错了吧”,可见内心之纳闷。而贾母则是让宝玉一个人速速进宫里谢恩,可见老太君之心也是充满疑虑的,是不是这样呢?往下看。

在第三十一回,作者设计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让湘云来给荣府四个大丫鬟送戒指。我们来看看这其中有什么文章,或许会使你对元春送端午节礼中的奥秘恍然大悟。

我们先看看这段文本:

湘云说着,拿出手帕子来,挽着一个疙瘩。宝玉道:“什么好的?你倒不如把前儿送来的那种绛纹石的戒指儿带两个给他。”湘云笑道:“这是什么?”说着便打开。众人看时,果然就是上次送来的那绛纹戒指,一包四个。【可以斎评:戒指,戒之也,介之也,截之也。大有深意。】

林黛玉笑道:“你们瞧瞧他这主意。前儿一般的打发人给我们送了来,【可以斎评:又一个前儿,是补笔,非前日也,意指上回也。】你就把他的带来岂不省事?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真真你是糊涂人。”【可以斎评:前儿还有谁送了东西来了?好一番寻思。】史湘云笑道:“你才糊涂呢!我把这理说出来,大家评一评谁糊涂。【可以斎评:谁比的谁糊涂?好一番寻思。】给你们送东西,就是使来的不用说话,拿进来一看,自然就知是送姑娘们的了;若带他们的东西,这得我先告诉来人,这是那一个丫头的,那是那一个丫头的,那使来的人明白还好,再糊涂些,丫头的名字他也不记得,混闹胡说的,反连你们的东西都搅糊涂了。若是打发个女人素日知道的还罢了,偏生前儿又打发小子来,可怎么说丫头们的名字呢?【可以斎评:要是太监呢?】横竖我来给他们带来,岂不清白。”【可以斎评:好一段噎人绕口的话。与贾妃端午节礼之前文同看方是正经。】

湘云来送戒指,宝玉第一句话是“什么好的?你倒不如把前儿送来的那种绛纹石的戒指儿带两个给袭人。”黛玉也说了一句“你们瞧瞧他这主意。前儿一般的打发人给我们送了来”。我们从这两句话可知,可知前面湘云曾托小厮来给黛玉宝钗等主子们送过戒指,而湘云这次来则是给四大丫鬟送戒指,即“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这四个人。”而且作者口口声声如此显明反复地提到“前儿”,可见前文应当有这一情节,但是现在搜检前文并没有给主子们送戒指这一情节,是故意删除了还是隐藏了呢,值得推敲,但是不影响我们对真相的发掘。

我们再看下面,是黛玉和湘云一段奇奇怪怪的对话,黛玉说湘云应该将这次带的戒指和上次的一块叫小厮送来,自己白白的跑两趟是费事,可是湘云说黛玉糊涂人,小厮送来不便,还是自己送来清白,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说上次给主子们送来的戒指送错了吗?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看一处文本,在第三十二回回首有一段文字:

史湘云道:“你不说你的话噎人,倒说人性急。”【可以斎评:直哉。】一面说,一面打开手帕子,将戒指递与袭人。【蒙侧:心中意中多少情致。】袭人感谢不尽,因笑道:“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得了;今儿你亲自又送来,可见是没忘了我。只这个就试出你来了。戒指儿能值多少,可见你的心真。”史湘云道:“是谁给你的?”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可以斎评:此句有何惊天之义?看官可知否?细思此言,宝钗必是得了双份的,而黛玉反只余一。可思可怖。红楼真神书也。】

可以斎评红楼梦书样

这段文本是湘云要给袭人戒指,袭人说自己已得了,是宝钗送给她的,这里湘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

各位看官,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是说我原以为林黛玉会把戒指会给你,没想到是宝钗给了你。问题是,湘云为什么有这个“只当是”的原以为呢?湘云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我们再看湘云来时,宝玉的那句话——“什么好的?你倒不如把前儿送来的那种绛纹石的戒指儿带两个给袭人。”可见上次湘云送戒指给诸钗,宝玉曾见过的,而且其中有两个是一份的,故而如此说。那么,这两个一份的戒指是给谁的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给了宝钗,故而宝钗才能分出一个戒指给袭人。那么,为什么湘云要说“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这样的话呢?因为湘云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人,所以可见在湘云本意中,是要把那两个一份的戒指给黛玉的,所有当听说袭人已得了戒指之后,自然而然想到这应该是黛玉给袭人的,而不会想到宝钗会给。可见,湘云上次托小厮来送的戒指送错了,误将送给黛玉的两个戒指送给了宝钗。这便是湘云两次送戒指的奥秘。

到这里,看官朋友们,根据我前述的事件传影法,我们再回看元春所赠的端午节礼,是不是哪里也出了问题呢?我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关于元妃端午节礼的文字正是后文没有写或删除的湘云第一次送诸钗戒指之事的传影写法,而反过来说此第二次湘云来给四大丫鬟送戒指正是对前文元妃端午节礼文字的再写和补充,如此才是不写之写的真实意。

不写之写,不写是一层意思,写又是一层意思,两层意思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便是红楼梦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的神奇笔法也。

半年前,我曾就这一事件写了一篇短章发布在今日头条上,有近十二万阅读量,有人在下面评论道,元妃送出来的东西怎么会送错呢?是夏太监做了手脚?还有人说宫里规矩那么严酷,太监怎么可能做手脚呢?

我想说的是,怎么不可能呢,为什么不可能呢,有什么不可能的呢?这便是人事历历。

最后,延伸讲几句话。很多人说起红楼梦就说是宝黛钗三角恋,其实不是的,宝玉至始至终爱的是林黛玉,而与宝钗也根本没有任何爱情层面的关系,所以三角恋是不成立的。这是从爱情层面讲,从宝玉的婚姻层面讲更是如此,至始至终就根本不存在宝钗同宝玉结婚的可能,这只是薛家的一厢情愿,而与贾府上至贾母王夫人,下至一干丫鬟奴才,都认为宝玉和黛玉才是一对,而宝钗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如此再看元春的态度,还不明朗吗?所以说,也根本不存在什么贾母与王夫人元春之争,他们只能是而且始终是站在黛玉的立场上的,这才是“木石前盟”的真实意。

可以斎评红楼梦书样

————————————————————

揭秘红楼,带你读懂红楼梦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史湘云为何那么讨厌林黛玉?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湘云更爱宝玉,王夫人依旧要拆散二人,湘云直言王夫人不是好人
红楼梦里,黛玉的闺蜜不是宝钗湘云,而是她
不是传统淑女的贵族女汉子
红楼梦:这次的“又喜又惊,又悲又叹”之后,黛玉像换了一个人
红楼梦:没人疼,没人爱,史湘云其实比林黛玉还要可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