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府死了这么多人,林黛玉为啥一次葬礼都没出席过?

作者:贺建军

林黛玉是曹公雪芹如椽笔下的鲜活人物,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女主人公,是中国古代小说人物中花的精魂、诗的化身。黛玉性格直率真纯,聪慧敏感,同时任性孤傲,清高刻薄。她是金陵十二钗中出场最早的一位,是留给所有读者印象最深的一位。

黛玉的出场从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的回忆和第三回“洒泪别父”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让读者对她的容貌也慢慢的清晰起来。从她的外貌可以看出,黛玉娇弱标致,多愁善感。“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至于黛玉形象,黛玉性格,论者比比皆是,我无能论及。在反复研读《红楼梦》的过程中,存疑、不解之处甚多,今就第三回“林如海官捐扬州城,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言谈举止不俗,又见其身体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愚以为,此段话中“哭声”二字非脂砚斋批语所表述之意。

北方汉族葬礼习俗中,对起灵前有“开光”的说法(根据各地方习俗不同),“开光”即由阴阳先生揭开棺盖让死者家属、至亲最后一次瞻仰逝者遗容的葬俗程序,“开光”程序后,阴阳先生盖棺封钉,亲人回避,不动哭声。

在北方,也有这样的习俗,因某人流年时运不佳时,按当地迷信的说法,要避哭声。即不参加丧葬之礼,方可时来运转。

根据《红楼梦》中众多方言及一些习俗,很多方面反映出了北方特点,同时,根据语境的判断,“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此处的“不许见哭声”即指的是丧葬之事。但众古抄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与此意迥然。其中在“哭声”二字旁有双行夹批,【蒙戚双:爱哭之人偏写出有人不教哭。】【蒙侧:作者既以黛玉为绛珠化生,是要哭的了,反要使人叫他不许哭。妙! 】在“凡有外姓亲友之人”处,甲戌本有墨迹侧批【甲墨侧:唯宝玉是更不可见之人。】

余以为,此处几批与雪芹原意有违背之嫌。

我细阅并梳理《红楼梦》发现,第十二回回末有这样一段文字: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蒙侧批:须要林黛玉长住,偏要暂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余自认为黛玉此处离去,恰巧避开了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红楼梦》中少有的几大关键回目中的丧葬之事,这样的安排定是作者雪芹为避黛玉见哭声“不许见外人”的巧妙安排。

在第十二回回后,庚辰本回后批,【庚辰:此回忽遣黛玉去者,正为下回可儿之文也。若不遣去,只写可儿、阿凤等人,却置黛玉于荣府,成何文哉?故必遣去,方好放笔写秦,方不脱发。况黛玉乃书中正人,秦为陪客,岂因陪而失正耶?后大观园方是宝玉、宝钗、黛玉等正经文字,前皆系陪衬之文也。】

此处批语是说黛玉的暂离是为“正陪”之由,愚以为也应有为黛玉避“哭声”、“不许见外人”之因。

第十四回中又有: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甲戌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二爷带了林姑娘【庚辰侧批:暗写黛玉。】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庚辰侧批:此系无意中之有意,妙!】

至于林如海丧葬之事,文中未作详述,黛玉如何扶灵,如何送葬,又如何伤感,文中也未提及,只有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

如此丧葬正是黛玉生父之葬礼,也非“外人”,自然与“不许见外人”无关。

直至第十六回,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时,即全书少有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黛玉才回来、出现。

“且喜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

至此,黛玉便长住荣府,再未离去。

至于荣、宁两府众多有关丧葬之事,我细细查阅,从未点明有黛玉参与或出现。诸如:“金钏坠井”、“二姐吞金”、“晴雯夭殇”等,皆惊动了两府及园中丫鬟小姐,仆人侍从,愚以为,这样的安排也应该是作者雪芹有意避黛玉见“哭声”,“不许见外人”之由。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贾敬修道炼丹,吞金服砂,烧胀而殁后,虽为简写,但也有大观园众女儿亲去奔丧为礼,如此回目中,作为外甥女的黛玉也未见有探丧之事,此又何因?莫非又是作者巧妙安排,又为避黛玉不见“哭声”、“不许见外人”之因否?

综前数例所罗列,余只凭一己直觉,不敢妄加武断定是雪芹之“特犯不犯”之笔,但隐约觉得此中必有玄机,恳请各位师友、专家及红学爱好者明查,以解此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林如海同意送女儿去贾府,是把她往火坑里送,林黛玉临死说出答案
《红楼梦》按曹雪芹原意,林黛玉是如何死的?
上卷 第三回 第八节:“人生养荣丸”好吃吗?为啥根本停不下来啊?
林黛玉的病能治好吗?开篇已经交代得清清楚楚,没人愿意治罢了
林黛玉进贾府时,两个舅舅为什么都没露面?
林黛玉的眼泪为什么会倒着流?元春、香菱之死:姓夏的都是狠角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