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一架玻璃屏风

作者 王荧荧

平儿和丰儿,都是凤姐的丫头,平儿的名气更大。将她们的名字连读,谐音恰好为“屏风”。

曹公用谐音给人物命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情节作支撑。比如,卜世仁谐音“不是人”,经过曹公穷形尽相的刻画,一个吝啬、刻薄的小奸商跃然纸上,让人恨不得骂他:“真不是人,太对得起你的名字了!”

同样的写法,平儿和丰儿,谐音“屏风”,也有事例加以表现。而且,曹公还巧妙地点出,这架屏风是玻璃的,关系着主子的不可告人的隐秘。

屏风,“屏其风也”,由最初的挡风功能,发展至遮掩、装饰等。那么,平儿和丰儿,怎样发挥她们“屏风”的作用?

先说小将丰儿。

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赦想讨鸳鸯作小老婆,让邢夫人去说合。邢夫人先将凤姐找来商量,凤姐明知不妥,但也不敢深劝。回家后,凤姐把这件事告诉了平儿,怕邢夫人劝说鸳鸯不成,来找自己商议,有下人在场,“脸上不好看”,便命平儿“且别处逛逛去”。果然,鸳鸯婉拒了邢夫人,躲进大观园里,正巧碰见平儿和袭人。鸳鸯把赶来劝她的嫂子大骂一顿,平儿、袭人也为鸳鸯帮腔。鸳鸯的嫂子找到凤姐家,向邢夫人告状。邢夫人质问,这件事下人怎么知道了,是谁向她们走漏了风声。凤姐眼看要露馅儿,连忙对鸳鸯的嫂子说道:

你不该拿嘴巴子打他回来?我一出了门,他就逛去了,回来家连一个影儿也摸不着他!他必定也帮着说什么来呢!

在这个关键时刻,丰儿挺身而出护主,说道:

林姑娘打发了人下请字儿,请了三四次,他才去了。奶奶一进门我就叫他去的,林姑娘说:“告诉你奶奶,我烦他有事呢。”

笔者脑子转得慢,把丰儿的话读了两遍,才读出她的心机。这个小丫头,实在是不简单!

凤姐故意说,“回来家连一个影儿也摸不着他”,丰儿则补充,“林姑娘打发了人下请字儿,请了三四次,他才去了。”主、仆的话实现完美对接。按照丰儿的说法,平儿到林姑娘那里帮忙,她和凤姐连面也没见,更谈不上说话了,自然凤姐不会向她走漏消息。即使平儿在大观园中遇见鸳鸯,帮着鸳鸯说了什么,那也是鸳鸯告诉她讨小老婆的事,和凤姐哪有一毛钱的关系?丰儿真机灵,一下子就领会了凤姐的意思,把主子择了个干干净净。“林姑娘说:‘告诉你奶奶,我烦他有事呢。’”这个小鬼头,还不忘加入一处细节,把瞎话编得跟真的一样。

丰儿一出手,又准又稳。邢夫人一进门,小鬼头就察言观色,自动切入“战备状态”,支愣着耳朵听。主子一有需要,这架“屏风”便“啪”地张开遮掩。谁让她的主子是王熙凤呢,训练有素!可以想象,邢夫人走后,凤姐至少会给丰儿一个口头嘉奖,“好丫头,算我没白疼你!”

再说大将平儿。

平儿会做人,读者们都知道。但平儿会做“屏风”,就不一定是谁都晓得了。作为“屏风”的主体,平儿不仅会遮掩,还很会装饰。

论起遮掩,平儿的任务要比丰儿艰巨得多。

第五十五回,凤姐小产了,需将养身体,探春等代替她理家。为了压服口声,探春拿凤姐等人“做筏子禁别人”。她先训斥了管家媳妇吴新登家的,说其是凤姐“素日当家使出来的好撒野的奴才”,接着大刀阔斧砍掉了贾环、贾兰上学的八两银子。平儿小心翼翼地服侍探春,又走到房外向媳妇们训话。“山雨欲来风满楼”,偏在这个时候,秋纹一头撞了来,要找探春,“问一问宝玉的月银、我们的月钱多早晚才领。”

注意,屏风悄悄地张开了,平儿对秋纹说道:

这什么大事。你快回去告诉袭人,就说我的话,凭有什么事,今儿都别回。若回一件,管驳一件,回一百件,管驳一百件。

平儿劝阻秋纹找探春问月钱的事,理由是怕探春生气时会驳回。我们想一想,这个理由可笑不可笑?贾环、贾兰上学领的八两银子,属于额外发的津贴,砍了也无大碍。而月钱是基本工资啊,探春难道还敢砍?她要砸大家的饭碗吗?平儿的说辞,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可怜的秋纹,听了平儿的话,吓得直吐舌头,还急忙道谢。秋纹被平儿骗了,我们可不能被她骗,因为我们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儿——众人的月钱,被凤姐拿去放高利贷,还没有收回来呢!

你看,平儿这架屏风,遮掩得多及时,不然就要出大事了。探春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知道了迟发月钱,就会追查是怎么回事,而这无疑于点燃了火药包。贾府表面上莺歌燕舞,实际却是内斗不断,“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主子间矛盾重重,下人们也各有站队,相互都安插了眼线。凤姐用月钱放高利贷,已被不少人察觉,暗地里叫她“放帐破落户”。探春铁面无私,还有点愣头青的劲儿,要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月钱的事抖搂出来,那些早就虎视眈眈的人,趁机煽风点火,非得把贾府炸开锅。事情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步,就不是探春所能掌控的了,连贾母、王夫人也不好为凤姐说话。而荣国府的当家奶奶,竟然挪用公款、以权谋私,这样的丑闻传扬出去,还不把贵族大家庭的脸都丢尽了?

平儿跟随凤姐理家多年,深知其中的利害,因此,一见苗头不对,就果断地张开“屏风”,把危险因素隔离在外。说到这里,告诉你一处曹公的笔法之妙。秋纹刚来时,看见平儿在训话,便和她开玩笑,“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这“外围的防护”,讲的不正是屏风吗?如此寓玄机于戏谑,读者当会心一笑耳。

平儿充当“屏风”,还在贾琏、凤姐之间遮掩。我们看曹公的人物设置:凤姐贪财,贾琏却连“油锅里钱还要找出来花”。贾琏是色中饿鬼,不管“脏的臭的”,都拉到屋里去,凤姐则堪称“醋缸醋瓮”。这对夫妻,真可谓针尖对麦芒,要不是平儿在中间遮掩,他们早就撕破脸皮了。第十六回,凤姐的心腹旺儿媳妇,来送高利贷的利钱,凤姐听见了,问是谁说话,由于贾琏也在场,平儿就谎称是香菱,把放贷的事掩盖了过去。第二十一回,贾琏和多姑娘私通,女方送的一缕头发,被平儿发现,恰好凤姐进来,要查贾琏那里有没有相好的送的东西。平儿三言两语,替贾琏掩饰,无意中也救了多姑娘一命。

这架“平儿”牌屏风,质量真是杠杠的!

但其实,平儿的处境很难,主要体现在“装饰”上。

第六十五回,小厮兴儿向尤二姐介绍荣国府的情况,说到凤姐醋性大:

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凡丫头们二爷多看一眼,他有本事当着爷打个烂羊头。虽然平姑娘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他还要口里掂十个过子呢,气的平姑娘性子发了,哭闹一阵说,“又不是我自己寻来的,你又浪着劝我,我原不依,你反说我反了。这会子又这样!”

书中交代,平儿的身份,是通房大丫头,说白了,就是男主人的泄欲工具,地位在丫头之上、姬妾之下。古代休妻有“七出”的罪名,第四条便是“妒”,即不允许丈夫纳妾。贾琏起先还有五个“屋里人”,两个是按照贾府的规矩,在娶亲前就服侍他的,另外三个是凤姐的陪嫁丫头。这五个丫头,都被凤姐“寻出不是来”打发了,“死的死,去的去”。贾琏的身边,原本花团锦簇,却被扫荡得光秃秃,真符合休妻的标准啊!兴儿说,“别人虽不好说”,但凤姐“自己脸上不好看,所以强逼着平姑娘作了房里人”。

平儿!让你当通房大丫头,不过是借你装装样子,好衬托我贤良!

在凤姐手下讨生活,平儿容易吗?那五个“屋里人”,都是年轻姑娘,好好的大活人,怎么就“死的死,去的去”?期间经历了多少血泪,平儿看得清清楚楚。平儿也是凤姐的陪嫁丫头,但不像其余三个丫头心存幻想,她们“叛变”了女主人,用身体取悦男主人,结果却丢了饭碗,甚至搭上了性命。所以,第二十一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后,贾琏抱着平儿求欢,“被平儿夺手跑了”,在窗外说道:

难道图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见我?

平儿心里清楚,她这个通房大丫头,只是一件摆设、装饰品,放在贾琏、凤姐身旁,制造“贤妻美妾”的假象。为了生存,平儿必须抹煞人性欲望,将自身的一部分“物化”。

“屏风”平儿啊,又有谁知晓你心底的苦楚?

或者遮掩,或者装饰,平儿和丰儿,常侍奉在凤姐左右。文章开头说了,这架“屏风”是玻璃的,何以见得?曹公有两处伏笔。

第一处伏笔,在第四十五回里,大观园中起诗社,李纨带着众小姐找凤姐要活动经费。她们刚说了几句话,凤姐就猜着来意,李纨笑道:

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

李纨的意思,是说凤姐聪明,像玻璃那样剔透、玲珑。请注意,凤姐是“玻璃人”。也许你会说,难道“玻璃人”的屏风,就一定是玻璃的?好,我们再看第二处伏笔。

第六回,宁国府的贾蓉,向凤姐借一件东西,以便请客时摆放。这件东西是什么?恰恰是玻璃炕屏,也就是陈设在炕上的玻璃屏风。

为了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玻璃”。玻璃?不是最平常的物品吗?而在清初,玻璃可是件“罕物儿”,贵比黄金。玻璃从欧洲进口,而制作工艺却没有传入,因此成品数量很少,只有皇家和贵族才能使用,在当时属于奢侈品。至于玻璃屏风,那就更稀少了。所谓玻璃屏风,是在屏风上镶嵌几块玻璃,与其他材质、工艺相配合,制造出精美的效果。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堂堂的宁国府,竟连一架玻璃炕屏也找不到。听见贾蓉要借玻璃炕屏,凤姐有意卖个关子,显摆了显摆:

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你们那里放着那些好东西,只是看不见,偏我的就是好的。

凤姐强调,这架玻璃屏风,是“王家的东西”。“偏我的就是好的”,说这种话,凤姐还真有底气。凤姐的娘家,怎么会有这么珍稀的东西?因为王家是管理洋务的,第十六回,凤姐说道:

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县官不如现管”,玻璃是舶来品,管理洋务的王家,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而在书里,凤姐就显得特别洋气,她手里的洋货很多。从“玻璃炕屏”这一笔,我们也能看出,曹公作文,心思缜密。贾府是公爵,王家仅是侯爵,前者地位更高,家中的藏品也应该更贵重、更丰富。贾蓉要借的屏风,如果不是镶嵌有玻璃的,而是木、石等其他材质的,在情理上就讲不通了。你看,这“玻璃炕屏”里的“玻璃”两字,貌似简单、平常,却点明了凤姐的出身,凸显了四大家族中王家的特别之处。

凤姐既聪明又高贵,她在贾府能够长袖善舞,一方面因为她“有一万个心眼子”,另一方面因为她娘家实力雄厚。“玻璃人”和“玻璃炕屏”,就是凤姐这些特点的形象化说明。丰儿的来历,曹公语焉不详,而“屏风”的主将平儿,和玻璃炕屏一样,也来自王家,算是凤姐的“活嫁妆”。在平儿和丰儿身上,有着凤姐的影子,她们都脑子活、心眼儿多,自觉地维护女主人的利益。最突出的例子,是平儿向凤姐告发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一次,平儿怎么不替贾琏遮掩了?因为贾琏和多姑娘的一夜情,仅是露水情缘,对凤姐构不成实质性威胁。而贾琏偷娶尤二姐,尊她为“二奶奶”,日后若再产下男孩,那么,一直都没能生儿子的凤姐,正妻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平儿虽然在贾琏、凤姐之间遮掩,但从根本利益上讲,她还是凤姐的人,是保护这个“玻璃人”的屏风。

第三十一回,湘云和翠缕论“阴阳”,说太阳、主子是阳,月亮、仆人是阴。这种比拟,很适合用来形容凤姐与平儿、丰儿的关系。凤姐称得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金钱、权力有着近乎病态的欲望。凤姐滥用职权、大肆敛财,私用月钱放高利贷,只是她不可告人的行径之一。在贾府,凤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拥有一个团队。正如上文所述,旺儿和他的媳妇,勇当先锋,给凤姐捞钱;平儿和丰儿,则巧扮屏风,为她善后、打掩护。在凤姐眼皮子底下,仆人们必得忠心、竭力。封建主仆的依附关系,被凤姐这个控制欲极强的人,演绎得更加严苛、紧张。月亮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平儿和丰儿,必须服从凤姐的意志,执行她的命令。“玻璃人”的屏风,如果不是玻璃的,还能是什么的?而像凤姐这样的大权在握者,谁又没有几架“屏风”呢?

凤姐是“玻璃人”,平儿、丰儿谐音屏风,曹公用“玻璃炕屏”,将凤姐和平儿、丰儿联系在一起。“有其主必有其仆”,通过平儿、丰儿这架“玻璃屏风”的映射,凤姐的性格特征,就更为鲜明地显现出来。

下面,向你提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屏风的种类很多,曹公为什么写明是“炕屏”呢?

除了炕屏,屏风还有座屏、桌屏、挂屏等。座屏摆放在地上,是最常见的屏风。曹公特意写作“炕屏”,还是与平儿、丰儿的职责有关——当男、女主人云雨时,她们要张开“屏风”,挡住外人。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周瑞家的送宫花,来至凤姐院内。

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

小将丰儿当了门神,里面到底在干什么?

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大将平儿出来,我们方才看出端倪。

这一段文字,是隐晦的情色描写,被脂砚斋称作“柳藏鹦鹉语方知”。大天白日,贾琏和凤姐正享受鱼水之欢呢。通房大丫头,是要在旁边伺候的。古人真开放啊!但细想想,在那个时代,根本不把仆人当人看!贾琏、凤姐同房后,想清洗一下,还得由两个丫头提供服务。一看平儿、丰儿这个阵势,周瑞家的就知道不便打扰,把宫花交给平儿送进去了。可见,“玻璃炕屏”中的“炕屏”二字,也有具体情节来诠释。

在文章的结尾,再说两句题外话。贾蓉向凤姐借玻璃炕屏,还引出一段著名的疑案。二百多年过去了,这段疑案仍然没有定论,即凤姐和贾蓉有没有乱伦关系,像焦大所骂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怪不得红迷们浮想联翩,因为两人的对话、神情,曹公写得太暧昧。笔者无意于探讨这个问题,却也想借“玻璃炕屏”一用,当然不是为了请客摆放。我们借它打个比方。在玻璃屏风的掩映下,凤姐的香闺秀帏,愈发显得影影绰绰。对凤姐的情事,曹公似乎并不想让读者看得很清楚,他运用烟云模糊的写法,使之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毕竟,凤姐既是“风月宝鉴”镜中的风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儿:聪明善良,妒妇凡夫巧斡旋
谢长安:红楼梦中的诸子百家
女强人王熙凤的烦恼
美丽的薛宝钗,为何偏不入“金陵十二钗”之列?
平儿的三个失误
李纨为什么成为笑谈?贾母八个字已说出答案,原来因为这个小物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