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谈谈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他的诗才怎么样

 陈能雄/文

林黛玉是大观园海棠诗社的翘楚,判词“堪怜咏絮才”就给她贴了一个才女的标签。古语说:“名师出高徒”,读者自然会联想到她小时候的启蒙老师贾雨村,他的诗才怎么样呢?贾雨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苦读圣贤文章,他年轻时的经历很励志,他和中国古代许多落魄书生的传奇故事差不多,一朝鲤鱼跃龙门,高中进士,平步青云。

古代进士出身的文人,学识都很渊博,贾雨村年轻时诗文俱佳、书法精湛,以卖文作字为生。在小说《红楼梦》中有三位饱学之士很赏识贾雨村的才华,他们是甄士隐、林如海、贾政。甄士隐是一个生性淡泊,爱好吟诗的人,我们从他注解《好了歌》的一段文字中,可知他的文才和悟性都远远高于常人。贾雨村穷困之时,身穿敝巾旧服,甄士隐就慧眼识珠,知道他日后定然飞黄腾达。贾雨村的一句中秋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更是使甄士隐拍案叫好,慷慨地资助他上京赶考。这是贾雨村身上的闪光点,让老先生青眼相看了。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当朝才子,他要为女儿林黛玉聘请一位好老师,他自己的学识出类拔萃,在择师方面的条件比较苛刻,他托了几位好友帮忙寻找老师。林如海在扬州为官,没有找当地的先生,最终选择了游历至此的贾雨村,他是真的看中了贾雨村的才华。林如海知道贾雨村不是久居人下者,为他写了一封举荐信,让他到京城找贾政帮忙引荐。林如海会把这件事托付给贾政,一则两家是亲戚,二则贾政也是个读书人,大家有共同语言。

贾政见贾雨村气宇轩昂,谈吐不凡,顿生爱才之心,尽心帮他引荐,贾雨村得以复职。贾雨村调回京城后,经常登门拜访贾政,两人谈经论道,甚为契合。大观园竣工之时,贾政要为大观园题匾作对,他的门下有许多个精通文墨的清客,他嫌自己和清客们的诗词水平不够好,原本打算请贾雨村过来帮忙题咏。大观园剩下一些景观的匾额没有题,贾政就让林黛玉等姑娘一起拟。林黛玉题的“凸碧堂”、“凹晶馆”等匾额,贾政看后竟然全部录用。这除了林黛玉本人才华卓著之外,我想另外一层原因,可能是贾政觉得林黛玉是贾雨村的高徒,自然对她的题匾另眼相看。

那么,林黛玉的诗才那么好,是贾雨村调教出来的吗?我觉得,当时林黛玉才五六岁左右,贾雨村主要是对她进行启蒙教学,教她识字念书,读读《四书》之类的书籍。诗词对联方面,贾雨村或许会讲一些声律启蒙类的知识,应该没有教她怎么创作诗词。林黛玉的诗词才华,应该是得益于她的天赋悟性、家学渊源,以及后天的刻苦自学。但是,贾雨村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会促进林黛玉的学业,让她掌握学习技巧,很快步入诗词的殿堂。

而林黛玉的学习方法,又为她以后教香菱学诗积累了经验。比如她让香菱先熟读《王摩诘全集》一百首,感受诗歌的神韵意境;再多读唐代杜甫的七言律诗,学会格律诗的技巧;然后学习李白的七言绝句,增加诗歌的文采和想象力;最后,又返璞归真,诵读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诗作,学其清新自然的诗境。这些学诗步骤是林黛玉自己探索出来,又或许是贾雨村以前和她提起过这些学诗理论。

因为林黛玉所崇敬的诗人王维、陶渊明、谢灵运,都主要是写五言诗,林黛玉的五律《杏帘在望》就有王维田园诗的遗风。而我们在小说《红楼梦》中看到贾雨村的一首五律,写得也挺好,其诗律工整有杜甫之格,其自然流畅有王维之风,其婉约缠绵有林黛玉之韵,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是贾雨村暗恋甄士隐的丫鬟娇杏而写得一首诗: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这首五律的前三联,首联、颔联、颈联都是词性对仗的,诗句写得很含蓄,虽是思恋之诗,但看不到情爱之类的字眼。词句朴实无华,未发惊人之语,也无华丽之词,却把一个单相思的男子形象描绘得入木三分。他的这首诗起承转合极其和谐,如首联中的起句“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贾雨村在写自己遇到娇杏后,朝思暮想,不知道与她是否有情缘,贾雨村看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若有所思,又增添了许多愁绪。一个“愁”字引出颔联来,贾雨村是如何“愁”的呢?他“闷来时敛额”,经常心情烦闷,眉头紧皱。他是为什么事而发“愁”的呢?下半句“行去几回头”承接上文,是因为意中人娇杏回头多看了他两次,让他怦然心动。

贾雨村由思念生出愁绪,由愁绪想到目前的处境,诗意顺势转到颈联“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贾雨村顾影自怜,感叹自己落魄潦倒,在这样的月圆之夜,哪一个女孩子可以陪自己看星星看月亮呢?贾雨村最想的那个伴侣就是娇杏,而这份爱意又难以说出口,他的尾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合得极好,他借景抒情,希望天上的明月能懂得自己的心意,带着自己的思念,照亮娇杏的门窗。

我们发现这首诗,不仅对仗工整、感情细腻,而且上下句的气息自然流畅,有如作者从心底缓缓淌出的清泉。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律诗,东拉西扯、胡拼乱凑,不知道在写啥,毫无诗意。像贾雨村的这首律诗和谐完整、自然天成,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五言律诗的典范。这种诗总让我想起林黛玉的代表作《杏帘在望》,而诗中缠绵悱恻之情又让我想到了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等作品。贾雨村写情的诗句和林黛玉一样婉约细腻,只是没有林黛玉那么伤感惆怅而已。

尽管后来贾雨村在官场的大染缸中逐渐迷失本性,可是不能因人废诗,就此否定他的才华,也不能否定他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不仅影响了林黛玉这样风华绝代的才女,还教导出了甄宝玉这样高中举人、重振家业的才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32:第三回精读②
红楼梦:林黛玉别父进京都,贾雨村复职谢贾政
评点红楼梦013 古代大官好见吗?
今天是世界阅读日,我们去参观一下《红楼梦》里林黛玉她们的书房
珍爱红楼梦
红楼对对碰|薛宝钗父亲与林黛玉父亲:一个好父亲对女儿来说是多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