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诗,诗中无一字写思乡 却处处写尽思乡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时值青年的李白,经巴渝,出三峡,一路上浏览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视野豁然开阔起来,于是他诗意大发,写下了这篇千古佳作。《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也是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时所作,诗人借用故乡水的留恋实则写尽了自己的不舍之情,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文翻译:

我乘舟远行,离开了家乡,路过了荆门一带,踏上了楚国故地的旅途。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际。长江滔滔奔涌而去,流入了广袤荒原。

月光洒在江面上,明如飞镜;云彩升腾,幻变莫测,形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的水千里难舍,即使远行了万里,依旧目送我的小舟迟迟不离去。

诗文鉴赏: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乘舟远行,离开了家乡,路过了荆门一带,踏上了楚国故地的旅途。李白这次出蜀,直向荆门山之外的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这时候的他,一路上兴致勃勃,纵情观赏沿途的风光,一路上的景色也逐渐变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到李白乘舟行到了荆门一带,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际。长江滔滔奔涌而去,流入了广袤荒原。此时李白眼中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让人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句话写出了李白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月光洒在江面上,明如飞镜;云彩升腾,幻变莫测,形成了海市蜃楼。在这崇山峻岭的三峡中,借用一位名人的话来感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水湍急。”诗人把自己初次出峡,见到辽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的水千里难舍,即使远行了万里,依旧目送我的小舟迟迟不离去。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李白借用故乡水的不舍之意来反衬自身的难舍之情,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和自己这种思乡情结的言有尽而情无穷。

李白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诗人在描绘一幅逼真如画、壮美瑰玮的三峡美景,更是寄寓了自己的深情思绪。通观李白这首诗,诗中无一字写思乡,却处处写尽思乡,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背诗 |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导读
中考古诗词鉴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唐诗三百首其101:渡远荆门外
渡荆门送别
【古诗词赏析】…《渡荆门送别》(4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