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虽然丢了状元,但他的诗却一直红到现在,史学著作冠绝有清一代

中国从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共产生了约七百多位状元郎。然而,历史就在这个问题上,和人们开了一个大玩笑:七百多位状元中,真正具有真才实学,名留青史的却没有几个。相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柳永、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陆游、关汉卿……一直到清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青史留名的大家,没有一个是状元郎。

也可能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坊间就流传了不少传说中的状元。如“奉旨填词状元柳三变”。又如关于欧阳修为避嫌,将苏东坡试卷误认为弟子曾巩试卷,因而错失状元。其实,苏东坡只中了个乙科进士,连甲科都不是,离状元还远着呢!

现在我要说的这个人,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他很可能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具真才实学,名留青史的状元郎。

在说出他的名字之前,我们先来看他的一首诗。也许,你一看他的诗,就知道他是谁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对了,就是这首诗。它的创新主张与精神,近三百年来,不知被多少人吟诵,也不知被多少报刊社论、文章引用。也可以说,它在网络出现以前就已经大大的“网红”了。

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首诗知道、了解作者这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清代的赵翼。

说起赵翼这个人,简直有点传奇。他的祖上是宋代宗室。不过,到他父亲赵惟宽这一代,就已经家道中落了。乾隆六年(1741年),他父亲在一家姓杭的人家教书时,突然去世。年仅15岁的赵翼,居然得到东家认可,接替父亲当起了教师。十九岁,他考中了秀才。此后数年,他一直在私塾课徒教书。

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被解雇失业。生活无着的他,北上到北京投靠亲戚。机缘中,他的才学被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刘统勋看中,延聘至家。二十三岁的他便参与了《国朝宫史》的编写工作。第二年,在顺天乡试中,考中乾隆庚午科北榜举人。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三十岁的赵翼入直军机处。这为显露他的才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比如,他作为秘书、参谋,曾协助乾隆的小舅子傅恒经略征缅之役。其间,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到傅恒的器重。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赵翼与状元郎失之交臂的有趣过程吧。

乾隆26年(1761年),乾隆的母亲60大寿,皇上赏开恩科。身为军机处章京的赵翼也跃跃欲试,准备参加考试。但是,有一个消息非常不利于他。原来,在上一年庚辰科的考试中,状元毕秋帆,榜眼诸桐屿,均是军机处的人。于是,其他士子们便怀疑这里面有猫腻。这些舆论反映到乾隆那里,为了平息不满,乾隆便准备这一次恩科考试,不能让状元再出自军机处了。傅恒知道了乾隆的这个意思,“傅文忠为赵危之,语赵不必更望大魁”。实际上就是劝赵翼不要对状元抱更大希望了。

可是,年轻气盛(他才三十四岁)的赵翼不想认命。他想凭自己的才华再赌一次。于是,他不但改变了文风,还改变了字体,参加了考试。结果,赵翼的改变还真骗过了熟悉他文风和字体的考官们。他的试卷被评定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可是,当把密封的试卷名字打开以后,主考官们一下惊呆了,原来竟然是赵翼。他是军机处的人,取不取?主考们为难了,把问题报给了乾隆皇帝,请他裁决。乾隆看了以后,见拟定第三名探花的王杰是陕西韩城人。便说,陕西不是多年没有出状元了吗?那就把赵翼和王杰对调一下。皇上金口一出,便大局已定。

就这样,倒霉的赵翼,由状元变成了探花。而王杰捡了个人生大便宜,由探花变成了状元郎。

然而,赵翼是一个不服输的人。科场的变故不仅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他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做出更大的成绩证明给那些人看。

此后,赵翼先后任翰林院编修、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主考官。后又先后出任广两镇安府知府、广州知府。他在任上除弊布新,政声颇佳。

乾隆三十七年,因广州平海盗案被人弹劾,次年愤而辞职获准,回到家乡常州,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归隐生活。主讲安定书院,教书育人,著书立说。

然而,正是这四十多年的归隐生活,使他的人生走向灿烂辉煌。

古人向来有三不朽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如果用“三不朽”的标准来衡量赵翼,就立德、立功而言,可能尚不足论。但就立言而言,他应算名符其实。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四十多年来赵翼究竟写了多少著作。

赵翼的著作成就主要在史学和文学方面。

史学著作主要有:《二十二史扎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乾武功纪盛》(也可列为军事著作)等。

特别是他的《二十二史扎记》(实为二十四史),以一人之力,单批阅廿四史就达3200卷,引用稗史笔记4000多种。他从四十多岁动笔,到完成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工作量之大,时间之长,实在惊人、感人!

《二十二史扎记》突出了赵翼一贯强调主张的经世意识,对大量历史问题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独特见解。堪称乾嘉朴学时代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梁启超评说他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他的《二十二史扎记》与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錢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在文学方面,赵翼可以算得上一个高产诗人,至今留存诗作达4800多首。同时,他的《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十家诗。他论诗重“性灵”,主张创新。他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就我个人来说,我最欣赏和赞同他的创新精神。

前面曾提到的他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其实,这只是他《论诗》五首中的第二首。他的其它几首,同样写得精彩、深刻。请看:

论诗其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论诗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赵翼还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诗:

题遗山诗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其中“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历来被人广泛引用。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赵翼的诗为什么能红到现在?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得益于他的创新主张和创新精神。包括他在史学研究上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也是因为他有创新精神,能对历代兴亡之事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联想到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不是跟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心谁解:赵翼的学术情怀
赵翼:与状元擦肩而过的史学家
清朝最狂的诗人写下一首诗,叫板李白杜甫,却狂成千古名作
诗人、史学家赵翼
清朝举子才华横溢,考官定其为状元,乾隆看卷后哭笑不得
寒门逆袭,他写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