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和慢我们能把握多少?

快和慢我们能把握多少?

 说到底,现代生活的节奏之快乃事物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类为改善生活付出的代价,即便我们不喜欢,谁又能让它刹车
因为人们想吃好穿好住好行好的要求太强烈了,而且难有止境


现代生活的节奏在不停地加速,赶得人身心劳顿。人们行色匆匆,

心中却在祈求:什么时候能慢下来啊,快乐、快乐——快而不乐也!

我们真的那么讨厌快吗?火车提速,我们没反对。车塞路堵,我们直抱怨。

上网慢了,我们很不耐烦。想当年,打一个国际长途得去电报电话大楼,

排队等候不说,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预付十分钟的话费。现在呢,不到

十几年就和国际接轨了,对这种变化我们一点不嫌快。坦白地说,在要求服务时

我们一般都不嫌快,现代生活离不开优质快速的服务。

但快从何来?没有IT行业的争分夺秒,哪来电脑的日新月异?你要求的快正是别

人的付出,而别人享受的快也正是你的付出。我们无法在要求别人快的时候自己

却不付出,也无法要求只享受快的好处却不承受它带来的不适,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实在少有。

近代西方在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之后,引发了工业革命,迅速走上强盛之路。而昔日的中华帝国

却相形见拙,不堪一击,尝尽了丧权辱国之痛,从此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而战。假设地球上只

有中国,我们不妨再慢慢过它五千年,但是列强虎视眈眈,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生存是一场

竞争——无论是动物的生存、个人的生存、民族的生存,将来或许还有人类的生存,而竞争往往

容不得慢条斯理。任何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意味着什么——生产的速度、信息的速度、决断的速度,

只要别人快了你就是慢了,一时松懈,就能满盘皆输。二战时,美国启动曼哈顿计划,加速研制

原子弹,就是在和纳粹比速度,如果纳粹抢先造出原子弹,反法西斯的前景不堪设想。一句话,

竞争中效率就是生命。

 机器生产替代了手工生产,手艺高明的工匠沦为流水线的一部分,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

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人类陷入的尴尬。从此,世界也像个机器似地旋转不停,连上帝也挡不住。

工匠是无辜的,被科技发展给“卖”了,但无论如何不悦,机器时代的现实却改变不了。工业

革命凭着效率,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使普通人享受到先前王公贵族也享受

不到的生活,但它不会是免费的午餐。飞速创造的财富并不像雨点般均匀落到每个人头上,

从此西方社会的矛盾都聚焦到新财富的分配上。

公司、托拉斯、跨国公司——一连串的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去适应市场竞争所要求的效率。

这个过程就像当初在适应环境中猿终于变成了人一样,没有谁去设计,也不可能有谁有这样

的能力去设计去实施。幸还是不幸,一种改变不了的现实就只有明智地去接受。一旦我们进入

竞争,就由不得我们来选择速度。

在竞争的状态下要保持原状,除非甘愿服输。记得六十年代中期,我们去山西农村参加

四清运动,住了八个月的窑洞。每天早上我们要去催促各家下地干活,等到男女老少拉出

一个队伍终于出发时,上午已经过去一半。唱着小曲儿走到三里外的坡地,这队人马干不了

多久就该坐下吃中午馍,再爬树上摘几个软柿,说说笑笑休息完,再干两个钟头天色已晚,

又该回家了。这节奏倒是慢了,也很有点田园情趣,但是吃什么呢?一年收成只够八个月

充饥的,秋收的豆子比种下的也多不了多少。一眨眼工夫,几十年过去了,想必那里的情况

也不会停滞不变。农业社会看着太阳过日子,自然不像只认钟表的城里人,需要把时间精确

到分和秒。不过城里纵然喧闹劳累,老乡们大概不会不愿意进城过节奏快一点的生活。

当然,也有人不愿意的,亨利·梭罗就是一例。他硬是在瓦尔登湖畔搭个小屋,一个人住了

两年多,种个三瓜两枣的,也能自给自足。他要证明给世人看,生活可以简单再简单,

何苦惶惶然终日颠簸,坏了心情。在工业化刚开始的美国,梭罗标榜了一种逆时代

潮流的价值,他说得没错,但至多只能代表一部分文人雅士。一个世纪过去了,

美国经济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于是乎美国人也越来越有条件欣赏梭罗了。

不过,要是当初美国人都仿效了梭罗,美国还会是今天的美国吗?

美国德裔中有一批阿密什人(the Amish),他们就是抵制现代化,拒绝使用机器,

到如今还驾着黑色马车,也不让子女上公立学校。在现代化的大环境中能如此出污泥

而不染,实属不易。只是不知其年轻一代还能将这样自我封闭的状态延续多久?他们中

会不会有人在暗中羡慕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他们的社区会不会最终演变为一个旅游景点?

说到底,现代生活的节奏之快乃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为改善生活付出的代价,

即便我们不喜欢,谁又能让它刹车?因为人们想吃好穿好住好行好的要求太强烈了,

而且难有止境。矛盾的是,人性中又有享受闲暇的愿望,不想成为单纯的谋生机器

和经济动物,当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得到满足时,也越来越渴望闲暇,渴望文化。

作为国家,发展经济是大势所趋,但在关注GDP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应同样

关注生活质量和民众心理。作为个人,倘若你真的想慢,就学会放弃点什么吧。

你可以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紧张的职业,代价是收入可能降低;一个不那么匆忙

的地方,也许生活相对乏味。你还可以割舍下心中的欲望,在别人进入21世纪后

独自保留早年的生活方式。但是有所得必有所失,求仁得仁,何须埋怨。我们不是

三头六臂,只有一次生命,不可能什么都做,十全十美,关键是心理的自我调节:

心中留得闲暇在,方是人生好时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遥想梭罗
浮生行吟:乐在慢活
education - 节奏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悦读丨王颖:“穿越”《瓦尔登湖》
慢生活的“潜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