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唐朝版的苏东坡,一个不屈的斗士

提起诗仙李白,人们很快会想到潇洒自如,安能折腰事权贵;提起诗圣杜甫,人们很快会联想到忧国忧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提起诗佛王维,人们会很快想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提起刘禹锡,除了“诗豪”,还能想到什么?

刘禹锡(772—842年),字孟得,非曹操之孟德,河南洛阳人。是中山王靖王刘胜的后人。刘备也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人,看来刘禹锡祖上很有帝王基因,怪不得一生桀骜不驯,原来是有原因的。中唐诗人、哲学家,与同时期的柳宗元、韩愈是铁三角,关系好得不得了,尤其是和柳宗元,是莫逆之交。白居易晚年评价刘禹锡:“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从此,“诗豪”就成了刘禹锡的专有代号。

所谓“豪”,不仅是指刘禹锡的诗风豪气,更多的是对他本人性格豪爽的赞美。

刘禹锡生于文学世家,祖父、父亲都当过官。从小聪颖好学,勤奋读书,熟读经学经典,善于诗赋。少年得志,名满洛阳,21岁同柳宗元一同高中进士,可谓春风得意,仕途光明。起码,刘禹锡没有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由于围棋下得好,同当时的帝师王叔文意气相投,很受王叔文的赏识。当时的王叔文一手遮天,权力很大,炙手可热,其地位和大明的张居正形似。刘禹锡也因此官位亨通,一路高升。

刘禹锡在政治上渴望改革,对宦官当权和地方诸侯割据深恶痛绝。后来与王叔文等在唐顺宗的支持下,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旨在改变大唐的种种弊端,中兴大唐。可惜,唐顺宗身体不好,时常昏迷不醒,不省人事。很快太子继位,在权贵的极力反对下,这场革新运动如昙花一现,只维持了100来天,便宣告失败。随后在反对党武元衡的带领下,对新党人员进行了拉网式清洗,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先后被贬为司马,流放外地。史称“二王八司马”。

刘禹锡被流放到朗州,从此拉开了长达23年的贬谪生涯。这一年,刘禹锡34岁,正是一个男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可惜,刘禹锡的人生从此出现拐点。在朗州,刘禹锡一呆就是十多年光景。人生有几个十年?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最能考验一个人,也最能锻炼一个人。有的人悲观失望,借酒浇愁,醉生梦死。“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杜牧的选择。有的人则能随遇而安,微笑面对生活。苏东坡流放岭南,开荒种田,授业布道,培养了大批才俊。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华丽篇章,活出了人生精彩。

刘禹锡在朗州,犹如苏东坡在岭南。朗州在今湖南常德地区,在当时还是荒凉蛮夷之地。刘禹锡在朗州,苦闷是肯定的。但不甘沉沦,始终充满乐观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念。千古绝唱《秋词二首》就是一个证明。

秋词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在词中,作者一反古人悲秋的论调,自喻晴空一鹤,引翅飞翔,而且还是哼着小曲。这哪里有半点流放的味道,分明是在度假的节奏。心由境生,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看生活是什么样,你自己就是什么样。刘禹锡看到的不是悲秋,而是比春天还有韵味。这就是刘禹锡的生活态度。从《秋词二首》中,可以鲜明地折射出刘禹锡的诗情豪意。

元和九年(815),十年之后,刘禹锡奉命回京。第一次下乡考察就此结束。按道理来说,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早已过了不惑的年龄,应该成熟稳重,好好珍惜难得的机会,玩世故,装糊涂。可刘禹锡偏不。817年2月,一日到玄都观看桃花,忍不住内心流动的豪情,作了一首著名的《玄都观桃花》:

阡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表面写桃花,实际是托物言志。把朝廷比作玄都观,桃花比作新得宠的权贵。言外之意是要是我们当时革命成功,哪还有你们这帮人什么事,嘚瑟什么?你看,刘禹锡丝毫不肯向当朝权贵折腰,透露出一股文人的倔强和清高。很快,这首诗传遍朝野。这下可好了,本来刘禹锡也不受待见,正愁抓不到把柄,没想到刘禹锡自投罗网,这帮人估计做梦也会笑出来。于是,刘禹锡又光荣下乡了。连同好友柳宗元,一起被贬。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遭此飞来打击,柳宗元精神恍惚,身体状况直线下降,不久便仙鹤柳州。刘禹锡被贬到连州,继续他的贬谪生涯。后又下放到和州等地。下放就下放,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刘禹锡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初心,纵使生活虐我千万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继续微笑面对生活。虽屡遭小人非难,也一笑而过,根本不当回事。在此期间,又一篇大作横空出世,闪耀古今,那就是《陋室铭》。这篇励志鸡汤传颂了上千年,仍然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久而弥香。

刘禹锡简直就像一个不屈的斗士,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

若干年后,刘禹锡又回到了京城,第二次下乡考察结束。距离第一次贬谪,已经是十多年过去了。刘禹锡又想起了玄都观,再次来到这里,有感而发,又做了一首诗:

百亩庭院半是苔,桃花净尽才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又回来。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你们能把我怎么着?挑衅味道十足。有时候不得不说,生命的长度也是一种战斗力。刘禹锡虽在官场上不得意,屡遭小人排挤,但好在有一个豁达的心胸,不屈的斗志,身子骨还是相当结实。而同期的好多人都已作古。

当权派哪受得了这个,不由分说,再次宣布刘禹锡光荣下乡。

经过了多年的沉浮,刘禹锡晚年还算不错,官居三品。而且还与白居易做了邻居。在一次和白居易的诗歌唱和中,刘禹锡写下了现在中学生必背的《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晚年的刘禹锡锋芒似乎不再那么犀利,然而诗句本身流露出来的还是积极向上的豪气,丝毫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怀念故友,大彻大悟,真名士,自风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中唐诗人刘禹锡:逆境铮铮傲骨,一再被贬又如何
刘禹锡因一首诗两次遭贬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全诗赏析
刘禹锡:今天我又回来了——论如何不屈不挠地讥讽权贵
《陋室铭》很装逼?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刘禹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