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为何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为何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

相信大家对“凿壁偷光”这个典故仍然记忆犹新。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年幼的匡衡勤奋好学,但是由于家里太穷,没有条件读书,因此就在墙上凿了个窟窿,让邻居家的灯光透了过来,匡衡就这样借着微弱的灯光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语文老师从小就拿这个典故来鼓励我们好好读书,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后来的匡衡怎么样了。

匡衡出生于西汉时期,家里世代都是农民,家里没有条件供他读书。因此匡衡不得不小小年纪就替别人干活,挣取微弱的工钱,供自己读书。匡衡白天做工,到了晚上才有时间读书,但是家里太穷,就连蜡烛都买不起。

有一天晚上,就在匡衡躺在床上苦恼的时候,突然发现屋子里面出现了一丝丝的光亮。起来一看,原来墙上有了一个裂缝,隔壁的灯光透了过来。于是匡衡就有了一个主意,他找来工具将这个缝隙扩大,凿成一个洞,这样光就多了一点,正好让自己读书。

靠着每天晚上从隔壁家偷来的光亮,匡衡读完了《诗经》,并且对诗经的理解非常深刻。后来,匡衡凭着对诗经的理解,得到了汉元帝的赏识,就此入朝为官。汉元帝非常喜欢诗经,因此常常让匡衡讲给他听。汉元帝对此非常赞赏。

由于得到了汉元帝喜爱,因此几年之后,匡衡就已经位极人臣,官至宰相。匡衡能够当上宰相靠的不仅仅是诗经,还有他的正直,人们都知道匡衡是一位好官,为皇帝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而且铲除奸佞,更是铲除了宦官石显。

然而等到匡衡告老还乡之后,人们却颠覆了对匡衡的认知。匡衡告老还乡的时候,汉元帝将他封为安乐侯。但是过了几年,人们却发现,匡衡将自己的封土扩大了四万亩之多。因此皇帝十分生气,以“专地盗土”为由,将他贬为庶人。不仅之后,匡衡就穷困潦倒而死。

其实匡衡的真正品格从他小时候就就能够看出来,不告而取是为“偷”,他借用邻居的灯光,完全可以跟邻居说一下,但是他却没有,小时候偷光的他,到了晚年偷国土,这对于匡衡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因此我们一定要守好做人的底线,不然总有一天会坠入深渊。对于此事,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做了什么?课本上没有说,语文老师不愿讲
匡衡小时“凿壁偷光”,长大后混成什么样?难怪语文老师没有告诉你!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语文老师不敢告诉你,为何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成了宰相,但他的结局,老师不会告诉学生
那个凿壁偷光的小男孩,长大后陷害忠良,晚年凄惨
那个凿壁偷光的孩子 长大后出息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