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拉曼战役为何被称为北非战局转折点?舆论宣传抬高英国地位!

阿拉曼战役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并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然而相比较其余两次大战,发生在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其意义和影响要单薄的多。正因如此,此战被认为宣传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只不过是没落的英国为了在战后格局中,抬高本国身价而做出的舆论宣传罢了。

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阿拉曼战役的前因后果,一同分析其对二战战局的作用和影响吧。

阿拉曼战役爆发在1942年10月,此时的德军主力正在全力围攻苏联,而影响二战走势的另外一场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此前意大利贸然出兵北非,却被英国夺取并大败意军,德国不得不分兵支援,但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北非的德意联军由隆美尔统领,其中只有约两万七千人是德国精锐,其余的均为屡战屡败的意大利人。阿拉曼称为隆美尔的关注重点,但此地的控制权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因此隆美尔必须打败英军,才能完成下一步战略部署。阿拉曼战役由此打响了。

英国人为策万全,利用对地中海的制海权优势,击沉了运输给隆美尔的燃油补给船,随后再以强大的兵力优势、补给优势和空中支援对德军形成碾压,缓缓逼迫而来。英国对北非战场尤为重视,因为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是确保英国在中东影响力的关键,而中东的油田能够支撑英军战斗机器的顺畅运转。

德国统帅部对北非的重视程度起初并不充足,当时的德国空军主要飞往东线作战。面对蒙哥马利23万的兵力和1450辆作战坦克,隆美尔只有7万人和550辆坦克可以支配。相比较意军的300辆薄皮坦克,英军的坦克中有500辆是美制新型重装甲坦克,普通的德国中低口径火炮根本打不穿。

没有空中支援,兵力装备补给等各方面均处于劣势,隆美尔的原计划是趁着双方尚未遭遇之时,撤出北非战场。然而将地中海南岸拱手相如的提议显然无法在德国统帅部那里得到通过。希特勒向隆美尔发出“不胜利,毋宁死,别无其他的道路”的电报,隆美尔万般无奈,但是别无选择。最终德军防线被英军击溃,意军阿利埃特装甲师、里特瑞奥装甲师、特利埃斯特摩托化师全军覆没。然而德国在北非的主力却几乎全都被隆美尔带回了德国,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亦可以看出双方主力部队之间并未发生实质性鏖战。

其实在阿拉曼战役的三个阶段中,英军虽然占据足够的优势,但德军防线所带来的损失并不小。蒙哥马利原本凭借优势兵力和装甲,的确进展迅速,直扑德军防线边缘。可是隆美尔早已命令德国最强装甲兵团布置了复杂的雷区,阻遏了英军的进展。当蒙哥马利集中优势兵力强行冲击时,德军凭借雷区反攻,双方陷入了拉锯战中。

经过一个月的短暂休整,英军再度集结,对阿拉曼德军防线展开冲锋,却始终未能突破雷区,反而因为错误情报导致损失惨重。260辆坦克和一千多先锋军化为泡影。不过面对如此惨烈的场面,英军统帅蒙哥马利中将沉着冷静,不为所动。继续兵力手下士兵发起第三次突击,最终在消耗完雷区的德军地雷后,由第三装甲旅率先成功闯过雷区,突入德军阵地。

在阿拉曼战役中,表现卓著的反而是德军统帅隆美尔,他不仅在缺乏空中支援和补给匮乏的情况下,以劣势兵力巧妙的挫败了英军数次进攻,并且最终保全了德军在北非战场的精锐,顺利返回德国。而英军的蒙哥马利统帅则更像一个稳操胜券的棋手,利用手中丰富的筹码不停的和敌军兑子,轻松夺取胜利。

然而阿拉曼战役的意义并不在其本身,而在其成功挫败了德意两国意图占据埃及和控制苏伊士运河,最终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想法。如若让德军占据中东,不仅会对高加索苏军形成压力,还会引发德军与日本在南亚地区的会师。当然,以1942年德意两国的颓势来看,即便阿拉曼战役隆美尔获胜,也无力发起进一步的攻势了,此时的法西斯阵营已经开启了灭亡的序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隆美尔与蒙哥马利第一场对决就吃了败仗,他究竟输在哪里?
德国在“阿拉曼战役”中失去北非,隆美尔也没能挽救败局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败得有多冤枉?3万德军打23万英军
《世界军事战争史-255》英、美盟军在北非的作战
北非战场,德军败给了英军,隆美尔真不如蒙哥马利?
血战阿拉曼:隆美尔不敌蒙哥马利,沙漠之狐“跌落”神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