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庭筠:一生痴狂 一生放浪

白居易爱极了李商隐的才华,曾开玩笑说死后如果能成为李商隐的儿子,那也就心满意足了。但是,由于李商隐自己颠沛流离,缺少对儿子的教育,这个孩子长大后痴痴笨笨,比之常人尚有所不如。于是,有人就跑来嘲笑这个小名“白老”的孩子:“你这个样子是白居易转世,不觉得害臊吗?”

这个讨厌鬼不是别人,就是人称“温钟馗”的温庭筠。和齐名的李商隐一样,温庭筠也一生沉沦,怀才不遇。但和李商隐不同的是,他的人生窘塞和挫折,和自己放浪不羁的天性,有着离不开的关系,而命运的坎坷,又返回来作用到了他的身上,使得他的性格更加痴狂,更加放浪。

唐宪宗元和七年,温庭筠生于太原,原名温岐。他少时聪明,自幼便在父亲的熏陶下饱读诗书,《唐才子传》中说他:“少敏捷。他的祖上是盛唐名相温彦博,但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却早已经家道中落,潦倒不堪。可偏偏,在温庭筠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了四个未成年的子女。

所幸的是,在温庭筠十二岁那年,父亲的生前好友段文昌此时官拜刑部尚书,便对温家施以援手,将温庭筠带到身边,和自己的儿子们一块读书。由于缺少父亲的管教,又常年寄人篱下,这让温庭筠形成了敏感而过分自尊的性格。在日后的撰述中,他曾多次写道“见辱”于某某人,许多事情在温庭筠看来,不仅是对他的冒犯,更是对他的侮辱。

这样的自尊和敏感,又拥有高卓的才华,使得温庭筠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不仅对达官贵人多有讥讽得罪,而且放浪形骸,纵酒误事。而同时,说起温庭筠,也绕不开他的相貌,《旧唐书》中写道人们称他为温钟馗,钟馗者,豹头环眼,铁面虬髯。和我们心目中的风流才子,天差地远。而偏偏在这样的外貌下,温庭筠却有一颗多情而敏感的内心。这样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不论哪一个时代,都不见得能容得下他。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性格,温庭筠可能会在仕途当中一片坦途,但中国的文学史上,则会少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温庭筠二十一那年,段文昌因病去世,此时的温庭筠已经在段府中待了整整九年。此时的温庭筠认为,是时候出去闯荡一番,有所作为了。他的第一站,自然是世界的中心,恢弘的长安城。但在长安城中,人在异乡的温庭筠并没有考取功名,反而多与当时的名士文人交流,虚度光阴。随后,先是秋试不弟,又身染疾病,不得不回到太原老家。

身体恢复后,温庭筠决定前往江淮碰碰运气,投奔时任扬州留后的姚勖。姚勖对温庭筠的才华非常欣赏,资助了他大笔的财物,鼓励他再度上京赴考。但是,年少轻狂的温庭筠却辜负了姚勖的一番好意,扬州烟花之气让少年人的目光全部停留在万花丛中,他拿着这些钱财,倚红偎翠,终日流连。这让姚勖感到非常气愤,他派人把当时还叫温岐的温庭筠从妓院抓了回来,一顿杖打之后,赶出了扬州。

在扬州的经历给年少气盛的温岐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一方面是脆弱的自尊心破碎,一方面则是对自己无权无势处境的难堪认知。他不止一次地在书信和诗中叙述这段经历,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温庭筠,以示和这段人生污点划清界限。

对于很多恃才傲物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一厢情愿地将这个世界想象成自己脑海中的样子,认为才华可以决定一切。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多时候,才华却是最无力,也最拖累人的,有的人做了半生才子梦,在中途如梦初醒,有的人却一生如梦,如痴如狂。

唐大中元年,二十五岁的温庭筠再度赴长安应考,此时虽然已经时属晚唐,但由力挺图治的唐宣宗当政,社会和朝廷的各种弊端,都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政治逐渐清明,是中晚唐难得的一段时期。但偏偏,温庭筠却生生把自己耗过了这一段好时光。

再到长安,也许是对自己的才华过于自信,也许是仍然年轻抵不住诱惑。温庭筠和诸多贵族的无赖子弟们,厮混到了一起,终日“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生生浪费着自己的大好年华和青春岁月。

于是,在接下来的数年中,他屡试不第,一拖就拖到了八年之后的大中九年。在这八年的蹉跎中,温庭筠对于朝廷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一边是对自己才华的自恃,一边是对其他考生的才能的不屑,在这双重的思想作怪下,温庭筠做出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行为:不断帮人作弊。或许,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和朝廷举才的不公,但这样的狂行,却不仅不为世俗所容,更是触犯朝廷法规。

到了大中九年,温庭筠已经三十三岁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人一生最黄金的时代,正当一番作为。可偏偏,他却在科举之中不断挣扎。在这八年中,他本有其他的机会可以借机上位,却反而成了他人生的障碍,这便是那首著名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宣宗皇帝酷爱听词,常让大臣们献上词令,为了讨皇帝欢心,时任宰相的令狐绹找到了已经因考试作弊而声名狼藉的温庭筠,让他当一回枪手,并嘱托温庭筠切勿泄秘,事后必有回报。《菩萨蛮》献给皇帝后,很快得到了宣宗皇帝的大力赞许。但此时的温庭筠并不理解,明明作者就是我,凭什么要让令狐绹占据我的夸耀和赞许呢?在他的内心,考试作弊并非是要谋求利益,而是向朝廷展示自己的才华,抗议科举的不公,而作枪手以谋私利,出卖自己的才华,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于是,他不仅将令狐绹找他代笔一事四处宣扬,更作诗、当面讥讽令狐绹。令狐绹此人一向心胸狭窄,他和李商隐本是少年旧交,却因为牛李党争一事,数次排挤李商隐。被温庭筠几番羞辱,让他恼怒异常,从而从中作梗,让温庭筠数次落榜。

到了大中九年的博学宏词科中,又爆出了温庭筠为他人假手作赋一案。本就因为之前数次作弊而在诸考官心中声名狼藉的温庭筠,至此彻底堵死了科举之路,在轮番弹劾下,他被赶出长安,黜随州县尉。

还没有到达随州,温庭筠就得到了河中节度使徐商的赏识,跟随他留在了襄阳。在徐商幕府中的这段日子,温庭筠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少年意气,初入长安的快乐当中,终日饮酒唱和。这样的日子让他忘记了这个世界,原本是残酷而冰冷的,时刻会把你的自尊,碾到尘土之下。

唐懿宗咸通四年,路过广陵的温庭筠在这里被一个小小虞候百般折辱,而背后的指使者不是别人,正是曾经他得罪过的令狐绹。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心中仍然在记恨着温庭筠,记恨着他的才华,记恨着他的放浪,记恨着他的狂。

愤懑的温庭筠诉遍了长安的公卿贵人,却没有一个人,肯为他出声为他做主。也许在这时,温庭筠开始明白,一个人的才华在权势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可是,他向来如此痴狂,怎么能就这么向权贵低头呢。

三年后,唐懿宗任命温庭筠为国子助教,这时的他已经年过花甲。痴狂了一辈子,和科举也做对了一辈子,临到了,却谋得了一个主管科举的差事。他痴、他狂、他放浪形骸,但内心,却从未被权势利禄所沾染。在任上,受尽科举不公之苦的温庭筠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因榜进士诗三十余篇以振公道。”

他把所有的试卷篇目公诸与于众,大大众来评判优劣。想用自己的方式,来为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谋求一个公平的结局。但此时,早已不是宣宗时的清明时局,他的这一举动,触怒了宰相和其他公卿,随后,温庭筠迎来了人生最后一次贬谪,被贬方城尉。

在离开长安前,友人为他提笔写下了《送温庭筠尉方城》::

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且尽绿醽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

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在后人看来,不知是他的才华,拖累了他的一生,还是他的痴狂,辜负了他的才华。

被贬方城后,再也没有了温庭筠的下落,只有一篇篇浓情深艳的词作,随着时间的流转,让我们慢慢体会,温庭筠那痴狂放浪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生颠沛流离,壮志难酬,李商隐经历了什么,他的一生令人惋惜
杜甫和李商隐:空有抱负,却一生郁郁不得志
杜牧:政治的失意,情场的得意,造就了晚唐诗坛最后一抹耀目光芒
温庭筠:这个才子有点猛!
温庭筠|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结识李商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