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四川乡村走出的天才数学家:痴迷数学,35岁获“晨兴数学金奖”

对于那些数学天才来说,数学并未是生活的全部,因为他们觉得做数学需要休息,张弛有度才会有成就。

甚至有这么一位数学家,从睡袋里得到算术基本引理工作的灵感,进而在数学上有所收获,他就是斩获2016年“晨兴数学奖”金奖的中国数学家张伟。

从小痴迷数学,斩获全国数理化竞赛一等奖

1981年,张伟出生在四川达州的大竹县农村,父母务农,兼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张伟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其数学天赋就开始显露出来。那时候奥数并不流行,更谈不上普及,数学老师也只是给班上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发了一些趣味数学的资料书。

然而正是这些趣味数学资料书,大大激发了张伟对数学的兴趣,随后他更是由兴趣转而痴迷,并很快获得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成为全县数一数二的数学优等生。

后来,张伟考上了大竹县中学。就读期间,他参加了全国数理化竞赛,轻松拿下一等奖。学校老师觉得他的数学天赋不能埋没,于是建议他去申请成都七中。

张伟便听从老师的建议,怀着尝试的心态给成都七中的校长写了一封自荐信。结果,令他意外的是,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了成都七中副校长的回信。

信纸写了不到半页,但里面表达的意思,却让张伟成为1997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同时也是张伟步入数学竞赛征途的起点。

入选全国数学冬令营,保送北大数学系

高中时期,在同学眼中的张伟,常年穿着一件白色衬衣,而冬天仅在薄衣上再罩上一件外套。而且对于考试,他从未考砸过,尤其是数理化科目,对其他同学有压倒性优势。

张伟作为班长兼任数学课代表,每个星期都有一堂课,就是在讲台上为同学解答数学疑难。加上他比班里大多数同学年长一岁,因此他被大家亲切呼之为“伟老师”。

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四川省数学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也获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从成都七中毕业后直接入读北大数学系。

在北大读本科的阶段,是张伟慢慢开拓自己数学视野的时候。后来他通过一些讲座和讨论班,开始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有一个数学教授叫张寿武,研究范围包括模形式一类的数学。

读博第二年写出论文,震动国际数学界

张伟北大毕业后,通过考GRE与托福,来到向往已久的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并受教于著名数学家张寿武教授。

张寿武教授有次带张伟一起去参加了一场学术会议,当会议结束后,张伟便和张寿武商量,想尝试解决会议中出现的“库达拉猜想中的模性”问题。

当时张寿武教授并未在意,只是同意他去试试。结果,仅仅过了两三个月,张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在读博第二年成功写出了论文。这件事不仅震惊了他的导师张寿武教授,同时也震动了国际数学界。

睡袋里的灵感,带来拉马努金奖

2008年,张伟读博的第五年里,他乘坐火车,从纽约前往波士顿面试哈佛大学的教职。在去波士顿的火车上,张伟对模形式又有了新的朦胧的想法。

因为波士顿的房价很贵,他想到自己的师兄倪忆在波士顿工作,于是张伟借住倪忆家,并睡在地板上的睡袋里。然而关于算术基本引理的模糊想法,在那个时候突然获得了灵感。而算术基本引理是张伟后续研究工作的起点,从波士顿回到纽约后,张伟完整地写出了论文,并且在权威数学期刊上发表。

因为这个研究成果,张伟在29岁时获得SASTRA拉马努金奖,加上2016年35岁时获晨兴数学金奖,他俨然成为了当下国际数学界的一颗闪耀的学术新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数学苍穹闪烁中国新星
北大天才数学家恽之玮,斩获科学界奥斯卡,带领中国数学走向世界
中国数学界的领袖——北大田刚清华张寿武,他们的成就你听过吗
从国际奥数金牌到数学最高奖——越南数学家吴宝珠
越南数学家吴宝珠:从奥数冠军到菲尔茨奖获得者
越南天才吴宝珠:从奥数冠军到菲尔茨奖,望用一生来证朗兰兹纲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