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门怨》——对你最好的爱,是生死相随

千年诗词早已写尽

人间最美的故事最深邃的感悟

只等有心人去读懂它的前世今生

长门怨——对你最好的爱是生死相随

选自《每天一首古诗词》

作者:云葭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方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徐惠《长门怨》

《长门怨》不是《长门赋》,女主角也不是陈阿娇,而是太宗的妃子徐惠—史上有名的徐贤妃。

五月慧能言,四岁能诗书,八岁善属文。徐惠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她的曾祖父、外曾祖父、祖父都是南朝的官员,父亲徐孝德是唐高祖李渊时的果州刺史。徐家虽非显赫门庭,但亦是书香门第,徐氏姐弟三人更被比拟为汉朝的班氏,其中以徐惠最为出众。

年幼的徐惠对书爱不释手,她不仅爱读书,有时还会动笔拟写诗文。徐孝德见女儿提笔有模有样,就想考考她。女儿喜欢屈原的诗,徐孝德便让她模仿屈原的《离骚》作一首诗。思忖片刻之后,徐惠写出了她人生中第一首有记载的作品—《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徐惠《拟小山篇》

屈原高洁,擅写香草美人。徐惠诗中提到的桂枝、荃等香草,都是屈原在《离骚》中常用的美好意象。她本就聪慧,能读懂屈原的作品不奇怪,但以八岁的年纪写出如此别有情思的诗,实属难得。这首《拟小山篇》不仅被收录进了《全唐诗》,更为徐惠的人生打开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徐惠的才名逐渐流传出去。时人都知道,湖州徐家出了一位才女,通诗书,识大体。到了徐惠十一岁的时候,天子唐太宗也听说了她的事迹。唐太宗爱才,爱美人,更爱有才华的美人,像徐惠这样笼罩着熠熠光辉的才女,仿佛生来就属于他。

      十一岁,在这个普通女子尚在闺阁绣花弹琴的年纪,徐惠离开家人,踏进了那座全天下最华美的玉阙琼楼,被封为才人。

      那个时候,长孙皇后去世已满一年,失去贤妻的唐太宗最需要的,无非是一朵温婉的解语花。当时入宫的女子中,最出色的有两个,一是温柔聪明的徐惠,一是美丽果敢的武媚娘。这两位才人都得到了唐太宗的宠幸,但相比锋芒毕露的武媚娘,唐太宗更喜欢江南才女徐惠。

      徐惠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柔情和才情,她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读书,入宫后,这一爱好相比之前更甚。在湖州老家的时候,纵使父母再忙,也还有弟弟妹妹的陪伴,生活充实而快乐。可一入深宫,人生地不熟,聊以慰藉的唯有阅读。再者,皇宫是天下藏书最全的地方,在这里能读到许多以前不曾见过的好书。她像一株贪婪享受阳光的香草,博览群书,手不释卷,才学较之以前更甚。

      太宗必然也是发现了徐惠的这些优点,他越来越喜欢这个聪慧好学的女孩,没过多久就下旨晋升她为婕妤。徐惠从正五品的才人升为正三品的婕妤,所用时间并不长,可见太宗是十分喜爱这个女孩的。不久之后,徐惠再次晋升,被封为充容。

徐惠蒙受天恩,她的家人也因此得到荫蔽,在她升为充容的同时,徐孝德也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相比同一批进宫的其他女子,徐惠就像得到了命运的眷顾。据说,为了能沾光得到太宗的宠爱,几十年后将成为一代女皇的武媚娘也巴结过徐惠。

     她不像一般女子那样,为妃为嫔后心里想的要么是圣宠不衰,要么是爬到更高的地位,若真是这样,她也不配得到太宗的爱了。太宗对徐惠的宠爱,远远不同于其他妃嫔。她不仅是他的妃子,更是他心情烦闷时宽慰他的解语花,是他糊涂犯错时点醒他的贤内助。

      太宗是个在政治上十分有野心的男人,到了贞观末年,他先是兴兵征讨高丽,又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一时间民怨沸腾,百姓苦不堪言。徐惠见此情形,便写了一篇《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其文采斐然,有理有据,太宗看了之后深以为然,竟真的息兵罢役。

      这件事情之后,太宗对徐惠更是刮目相看。她不仅不是虚有其表的绣花枕头,也不是只会卖弄诗文讨好帝王的浮华女子,她有才有貌,有贤有德,有思想有政见。他说,她是他的贤妃。

      然而,一入侯门深似海,更不用说如黄金牢笼般的宫门了。深宫之中,虽有她深爱的男人,但他毕竟不是她一个人的,他还是她们的,也是他天下的子民的。

       爱上这样一个男人,注定会孤独。

      徐惠虽然深受宠爱,也时常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太宗分忧,但皇宫内苑往往让人身不由己,这一刻在天堂,下一刻就到了地狱,谁能看清楚自己的明天呢?

      身为后宫女子,徐惠免不了会有所感触。

     自古君王之爱反复无常,陈阿娇、班婕妤,她们都是曾经备受宠爱的女子,纵使太宗是个明君,但徐惠也明白,以色侍君,色衰而爱弛,待自己容颜老去,诗写得再好也比不过新人的语笑嫣然。

      徐惠和班婕妤的共同之处在于,她们都是有见识的才女。班婕妤失宠后自愿请求前往长信宫侍奉太后,实则让自己远离了后宫是非,不至于像其他妃子那样受到赵飞燕姐妹的陷害。

      明智若班婕妤,一直是徐惠的目标,她在诗中表明,她有着和班婕妤一样的决心,既然已经覆水难收,就不会像陈阿娇那样乞求君王回心转意,而是洁身自爱,不再理会世事纷争。

      这是徐惠能想到的最坏的结局。

      她就是这般心思细腻的女子,即便在深受恩宠之时,就已经想到了失宠后的处境,也为自己做了打算。幸运的是,太宗不仅爱她,而且是位明君,他又如何舍得让她重复班婕妤的命运?

    有生之年,他做到了对她呵护备至。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他一病不起,终于离她而去。


      她如被抽空,像是在一夜之间苍老,再不复往日笑颜。

      她失魂落魄,茶饭不思,渐渐地,忧郁相思成疾。

      她病卧床榻,太医为她开药,她却拒绝服用。

      她说,他待她情深至此,他既离去,她也不愿独活于世。

      一年后的一天,她恍恍惚惚看到了他,她笑了。

      她知道,他来接她了。

     永徽元年(650),徐惠病逝,年仅二十四岁。高宗念她深情忠贞,追封她为贤妃,陪葬于太宗陵墓石室之中。

《每天一首古诗词》

作者:云葭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酷威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一个把武则天打败的才女是谁
李世民后宫中最有才的一个女子,李世民死后她竟不吃不喝哀思而死
长孙皇后之外唯一被立传的太宗妃,才华横溢,因一首诗而得宠
唐太宗最爱的女人,武则天根本没法和她比
唐太宗喜欢的三类女人 - 历史杂谈 - 文史天地
唐朝有对才女姐妹花:姐姐舍身为唐太宗殉情,妹妹嫁给唐高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