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秒法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智力,而在于坚持

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有过,或者现在正经历着痛恨自己的时刻。恨自己的胆小懦弱、恨自己的逆来顺受、恨自己的得过且过。一次次地为自己定下目标、许下承诺,又一次次的选择一拖再拖。

今日事拖一拖明天再做,嘴边叼着点燃的香烟,心里却一本正经地对自己说:“明天不能再抽了”。在朋友圈里昭告天下“不减肥不换头像”,过了两天再也见不到你打卡健身的图片了。下定决心早起跑步,当被闹钟唤醒的你微睁着惺忪的睡眼,看着窗外被风吹动的树枝然后暗自说道:“今天风太大了,明天……明天必须要跑步了”。

我们总是对自己太宽容,轻易地就能反悔自己许下的承诺,“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行事风格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变得心安理得,开始我们敷衍自己渐渐地我们敷衍生活,不去做的借口有很多,可真正去做的理由只需要一个,但是理由却被掩埋在早已准备好的借口里再也找不到了。

当敷衍变成习惯,生活变得混乱不堪,安于现状的我们便会变得焦躁不安,自信、勇气、担当、果敢……那些美好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远去,慢慢的我们被陷在畏难、胆怯的泥潭,我们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苦难,不曾想过自身懒散。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大家可曾知道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现在这个连自己都痛恨的样子?

01为什么我们享受“拖延”

“好逸恶劳”、“安于现状”、“浑浑噩噩”、“自由散漫”,这些形容一个人意志不坚定的词语看了总是让人不舒坦,没人想被贴上这些刺耳的标签。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总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本来想看会书,突然看到来了条短信,然后顺手打开微博看看热搜可有“瓜”吃,手指滑动翻看着那些曼妙身姿的女孩舞动腰肢,一看时间还早打两局荣耀应该不难,不知不觉间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我们总是享受这种“拖延”带来的快感?我们无法克制视频和游戏在心理和视觉对自己的吸引,因为我们没有勇气选择改变,生活中的麻烦、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对未知事物的畏惧感,让我们无力改变。

“你可以选择勇气,你也可以选择舒适,但是勇气和舒适不可兼得”——《不完美的礼物》 布琳·布朗博士

改变意味着要忍受痛苦,我们害怕失败带给我们的挫败感,所以我们享受自己逃避现实所带来的惬意,不愿让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我们还为自己的散漫准备好了成千上万个借口。

懒惰、畏难都是人类无法根除的人性弱点,“安于现状”、“自由散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的天性,而是我们后期养成的不良习惯。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行为;而剩余的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不论好坏,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后天养成的。既然是后天养成,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后天努力去改变。

02“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的是智慧;推动你自己付诸实践,需要的是勇气。—梅尔·罗宾斯

梅尔·罗宾斯也曾经历过堕落、消沉、嫉妒、抱怨、自我怀疑的人生阶段,她一度在经济、事业、家庭和感情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危机,整日借酒消愁结果只会愁更愁。所以她选择改变,并完成华丽转身。她在自己的著作《5秒法则》中表示克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制造一个“发起仪式”,所谓的发起仪式就是自己为自己的改变做发令官,就像是火箭发射的倒计时读秒一般,决定改变就在这5秒间。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到问题所在,我们渴望改变堕落的现状,所以我们会不停地暗自许诺改变,之所以裹足不前是因为我们畏惧失败、不喜欢那种无法掌控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感。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而非自身与生俱来的缺陷。当我们在做一件未知或困难的事情时我们会迟疑,这时候便会给大脑造成一种紧张的压力,于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让你三思而后行,因为不论是脑力思考还是体力活动,都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消耗。

比如说:长时间的学习或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会让人感到疲劳;被别人拒绝或者否之后的失落感。这些不舒服的工作、不开心的感觉都是大脑极力回避的,一旦大脑让我们陷入过度的思考当中,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寻找借口选择放弃。

这就是我们一次次下定决心,又一次次改变失败的原因。

03改变需要勇气

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能被人掠夺——雨果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可以活到七十岁。然而在鹰四十岁的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爪子便不再锋利,无法抓住猎物;它的翅膀无法承受住厚重的羽毛无法飞翔。

这时候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选择蜕变经历一次长达一百五十天的痛苦。它必须飞到无人触及的高处,用自己老化的喙不停地啄凿岩石直到喙脱落。五十天后再用长出的新喙将自己老化的爪子拔掉,又五十天后再用长出的尖爪撤掉身上沉重的羽毛,待长出新羽冲上蓝天,又是充满活力的三十年。

面对现实是痛苦的,当我们意识到自身的缺陷时,很多时候我们会选择视而不见,因为改变意味着疼痛,很少有人会磨练自己的一直,选择坚持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网易CEO 丁磊曾经说过:极度渴望成功的人不多,愿意付出非凡代价的就更少了。我们渴望改变,却不愿付出“舒适”作为代价,我们缺少放手一搏的勇气,我们没有为了实现蜕变坚持不懈的执著。

恐惧、自我怀疑、畏难这些思维模式都是长久以来的逃避所形成的不良习惯,我们无意识的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反复的重演,我们只是缺少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逼迫自己成长的决心。

04总结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没人想漫无目浑浑噩噩地活着,被恐惧奴役,向困难屈服。我们小心翼翼的试探,生怕改变弄伤我们珍贵的“羽翼”,我们不停地设定目标又见他推翻在地,思前想后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却不曾迈出第一步。

不要让自己变成“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让自己与怯懦、软弱、畏难、恐惧……终日生活在一起,失去了自信与勇气。

当你选择改变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好畏惧,大不了从头再来。自信点,勇敢点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本文由看书读文话人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见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麼叫勇氣?
真正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中前行。
家庭教育 8大法则
六种方法,让你打破懒惰和恐惧,培养出敢于行动的思维
成年人真正的自律,都是从崩溃开始的
人所共有的不良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