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想改变,但又没有勇气行动”| 心理学:成长型思维带你破局

如果你一早起来发现,新的一天居然和昨天日期一样,看到同样的新闻,完成同样的工作,遇见同样的人,你会怎么办?

《土拨鼠之日》中的菲尔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不管他怎么努力改变,都无法逃离出2月2日这一天,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相同的一天。

《土拨鼠之日》电影海报

看似奇幻荒诞的剧情,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发生。很多人过着大同小异的日子,觉得生活一成不变渴望着成长和改变;可另一方面又对改变充满抗拒,只要遇到挑战,便立马逃回自己的舒适圈

我们身边一定有着这样的人,甚至我们自己身上就有着一些这样的影子,却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不知道如何改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应对这类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本文大致内容

01.为什么人们会害怕改变?

人们害怕改变和未知,本质上是害怕结果的不可确定性,和可能出现的逆境。若是失败,不仅得不到目标,甚至可能失去现阶段已经拥有的。所以宁愿留在原地,一边渴望着突破和改变,一边又担心着风险迟迟不敢行动。

人们天生就更喜欢顺境,希望在生活中人际相处和谐,大家都喜欢自己;工作中既能不费力地得到大家的赏识,又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面对逆境,你会怎么想?

可在逆境中,各种问题就纷纷而至了,人们也许会抱怨环境的不公、对自己的无力感到忧愁,甚至对现实产生幻灭感,一蹶不振,浑浑噩噩地过着剩下的日子。如果就这样让抱怨和害怕控制了你,导致你一直无法踏出改变的步伐,那么你的成长速度自然会变慢甚至停滞。

但有人却在逆境中如鱼得水,他们可能当下没法漂亮地解决问题,但却能抱有无限的勇气和信心。而且他们总是能越挫越勇,“置之死地而后生”,仿佛拥有无穷无尽的能量。

导致这两种人成长速度差异的,正是他们面对逆境时的不同心态

02.面对逆境时的两种心态——「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威克在《终身成长》一书在提出,根据对能力发展的不同认知,人们的思维模式可以划分为两种,即「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终身成长》一书

固定型思维认为,智商和才能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而成长型思维则认为,天赋只代表每个人的起点参差不齐,能力和才能仍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锻炼得到发展和提高。

拥有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也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

前者常常很擅长打退堂鼓,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习惯回避挑战。一旦遇到挫折,又习惯性地否定自己,觉得“我很无能,我不够优秀”,引发抑郁情绪,需要花极长的时间修复自尊,而且更加畏惧下一次挑战。

而对于后者,挑战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笨蛋,而是“我还有成长的空间”。他们会关注自身在努力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成长或者尽到最大努力,并且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抓住以后的挑战机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时期,有的人喜欢举手发言,不怕出错,就算出错了就可以借此机会纠正自己的认知——这就是成长型思维。与之相反,有的同学担心答错丢脸,或者觉得这是浪费大家时间,害怕举手发言——这就是固定型思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具有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想象力和良知四种天赋。应对任何事情,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思维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同样有自由去选择。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固定型思维」的痛苦死循环呢?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塑造、拥抱「成长型思维」。

03.如何建立「成长型思维」?

①相信「成长型思维」是可以后天建立的

人的大脑一生中都还在成长

如果你需要改变思维方式,那自然说明你现在多少有点「固定型思维」,你会潜意识里不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实现改变。

为了踏出这一步,你要先明白,科学研究表面,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存在的。当你尝试新的行为模式,你的大脑神经元之间就会随着刺激产生新的突触。经过多次练习和重复,这些突触就会稳定地固定下来,成为你新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②四步法

《终身成长》一书中介绍了获得成长型思维的四步法: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首先,要接纳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不要为此感到进一步的自我否定,从而影响你的下一步行动。我们要明白,大部分人都是两种思维方式的混合体,经历「固定型思维」带来的行动力不足是很正常的事。

接着,你需要观察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在什么情况下被触发?你的行为模式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你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又做了什么?

然后,你可以给你的「固定型思维」起个名字,建立人格,让你可以跟它对话。

最后,你是一个已经明白了「成长型思维」重要性和运作规律的人,只是你体内的「固定型思维人格」一时还来不及转换长久以来的思维惯性。所以你需要教育他,鼓励他,跟他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这其实是一个艰难的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转换一直以来的思维习惯。

③表达方式影响思维

两种思维常见的不同表达方式(左为成长型思维,右为固定型思维)

尝试用积极的表达方式去描述困难,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这样,潜意识里便不会再那么惧怕挑战。

比如,用“这次错了,我就知道此路不通,下次就有机会做得更好”来代替“我犯错了,我就是什么都做不好,真没用。”

再比如,“我搞不懂这个,我太笨了”可以换成“我是遗漏了什么信息吗?把忽略的部分找出来补上,我就能明白了。”

04.结语

《月亮和六便士》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面对人生中同样的困境 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从不同角度便看到不同的景色,从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最终导致成长速度上的巨大差异

主人公菲尔最终跳出了重复的日子

文章开头提到的电影《土拨鼠之日》中,主角发现自己无法跳出时间循环后,先是疯狂享乐,但又很快厌倦,甚至尝试结束生命,可是种种尝试还是没能让这种重复终止。

后来,他调整了思路,在重复的日程中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学冰雕、弹钢琴、阅读,或者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邻居们。最后他不仅收获了大家的喜爱和自己的爱情,更是在无意中解除了诅咒,跳出了一直重复的时间循环。这正是「成长型思维」给他带来的转机

如果你也感觉自己生活日复一日、没有新意,不妨尝试拥抱「成长型思维」,努力做出改变。愿你我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在无意义的重复中浪费时间,终身成长,不负此行


干货和故事我都有。关注我,舟饭带你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人间,寻找更好的自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评】卡罗尔·德韦克 :请相信,你可以进步【《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你值得学习
《终身成长》这本书告诉你,成功者都具备这种思维模式!
今天听一本书《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1-2章
强烈推荐这本终身成长必看的一本好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