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为什么会犯困?

认知科学发现:我们在阅读时候,存在「信息转换」的效率差。

简而言之,就是一本在你阅读的时候,因为文本的问题,在你的阅读路上形成了障碍,它让你的信息转换压力越来越大,积压不能理解的信息越来越多,最后从拥挤到堵车再到瘫痪了,于是,阅读就崩盘了!

读书为什么会犯困?
文 | 丁香医生 慢书房

博雅人文(ID:boyarw)

当代人失眠常有,那什么方式可以迅速帮助睡去呢?据说有三种荣登榜首!

🥉 安眠药:半小时会有效果。(这是药,无效只能怪身体)

🥈 安德鲁 · 威尔博士提倡的一种呼吸方法,最快可以在 60 秒内进入睡眠。(这个神奇的方式,有机会大家一起深究一下)

🥇 读书:拿起书本的那一刻。(苍天呢,我几乎就是靠这个睡着的,从小到大都是)

人生中有很多睡眠是让身体充满舒适愉悦的。但若论睡得刺激惊险醒来觉得有惊无险的庆幸感,那恐怕只能是当年课堂上的昏睡:

老师在讲台上长篇大论,我们呼呼大睡。

那醒来时,并没有因为在课堂上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机会抱憾,倒是在心中有着浓烈的感慨:

老师竟然扔来粉笔头……


于是,当我们长大了,成年了,心中求知的欲望还没有被滚滚而来的生存压力裹挟而走,忍不住会问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

为什么呢?书怎么这么催眠?

为什么呢?在听课的时候那么容易睡着?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所有书都让我们一下子都睡着的。有些人看侦探小说,盗墓小说,可以一夜一夜看,有些人看言情小说看得柔情万丈,还有些人,看很多图片的杂志真是越看越精神!


但是,如果翻开英文字典,第一个单词开背之后一会

Abandon、AbandonAbandon……

就睡着了。

如此说来,书才是问题。书没有对味嘛!是不是很欣慰这个结论啊?

认知科学发现:我们在阅读时候,存在「信息转换」的效率差。

简而言之,就是一本在你阅读的时候,因为文本的问题,在你的阅读路上形成了障碍,它让你的信息转换压力越来越大,积压不能理解的信息越来越多,最后从拥挤到堵车再到瘫痪了,于是,阅读就崩盘了!

所以......说到底,还是书不太行啦

其次,我们之所以读书犯困,是大脑在保护身体!

大脑耗能很强悍,虽然只占2%的重量,却总消耗的 20%能量。

阅读别看动作简单,但从眼睛到大脑,识别,记忆,转换,思考,沉浸,绝对是一种非常非常复杂又充满智慧的人类行为。

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视皮层、威尔尼克区和布洛卡区等与语言直接相关的脑区,海马、前扣带回和额叶等参与高级情绪与认知加工,非常非常高要求的大脑运动。

(以上这段如果看不懂没关系,只要能体会到大脑在阅读思考时候很不容易就够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克制力,就是在阻止懒懒躺着啥也不干,而是坐起来看书,这简直太消耗意志力的体能了。

一个人运动久了需要休息,大脑太辛苦了,也需要休息。这是身体发出的本能信号。在科学领域,这被称之为:「精神疲劳」(Mental fatigue)

如此说来,作为非常爱护你的身体,又充满智慧的大脑,怎么舍得让你辛苦让你累呢。它会不断发出信号与执行方式,然后传递给你的意识:

睡吧,睡吧,我的小宝贝。你什么也不要干了,书也不要读了,你现在,只需要一个美美的睡眠。

这才是人间真爱啊!



看到这里,有人会纳闷问了,这个问题中带着三四分不服气:

大脑就保护我啊?去,给我去!

去保护一下隔壁家学霸?看看他们学习多用功,耗能太大了,多保护他们的身体,让祖国的学霸花朵不要受到伤害啊!

然而,这恐怕要让人更加失望了。因为,人与人的确存在不同。这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平,学霸和你之间,的确存在不平等。

信息虽然都是一样的,可转化能却完全不一样。有人一目十行,有人则一字都难。

学霸做题:1+1=2

而你:


(以上这张图只是形象比喻,加深落差对比)


学霸背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而你:


比拟性质是一样的意思

学霸记单词:apple

而你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学霸看完一本书,那复盘起来,头头是道,重点清晰,流畅有货。


而你看完一本书……

说什么来着这本书,那主人公为什么爱上女主来者,我想想,这本书,我真看过吗?


这件事连科学家都看不下去,尽管每个科学家都是学霸,他们也不想把优秀看成是上帝的偏爱,于是在研究中得到一个结论:「学霸」们认知时,大脑皮层的能量代谢率反而越低。也就是说:

「学霸」思考问题时,消耗的能量更少。

进一步说,学霸看起来专注力更好更长,主要原因是他们能耗少,又效率高。

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 Erhan Genc 教授团队的发现:

「学霸」的大脑神经元互相连接更加高效简洁。



图片来源:Genç E, Fraenz C, Schlüter C, et al. Diffusion markers of dendritic density and arborization in gray matter predic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他们脑子好!!!!科学家用实际研究告诉我们。

咳,认命吧!

如此说来,书的用处是多元!

书激发你的阅读渴望,让你获得知识,看见不同人心灵的世界,不同人经历的人生,将你的生命半径变长。多读书,也会开发大脑,反复记忆与训练,是可以提升专注力。

书也在不断的帮你找到阅读的兴趣点,什么书真正属于你的,在找到兴趣之后,不断的拓宽,形成自己的阅读谱系。

然而另一个重要的功能便是,书成为一种无副作用全天然低成本的安眠药,帮助你在很多个漫漫黑夜里重新获得睡眠的乐趣。这简直就是书对人类的另一种回报啊。

所以,无论你是想要获得知识,还是获得睡眠,读书吧。

参考文献

[1]Haviland S E. Acquiring new information as a process in comprehension[J]. Psycholinguistics: Critical Concepts in Psychology, 2002, 3: 315.
[2]Boksem M A S, Tops M. Mental fatigue: costs and benefits[J].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008, 59(1): 125-139.
[3] Just M A, Carpenter P A, Keller T A, et al. Brain activation modulated by sentence comprehension[J]. Science, 1996, 274(5284): 114-116.
[4] Hashimoto R, Sakai K L. Specialization in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for sentence comprehension[J]. Neuron, 2002, 35(3): 589-597.
[5] Kurzban R. Does the brain consume additional glucose during self-control tasks?[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0, 8(2): 147470491000800208.
[6] Nakagawa S, Sugiura M, Akitsuki Y, et al. Compensatory effort parallels midbrain deactivation during mental fatigue: an fMRI study[J]. PLoS One, 2013, 8(2).
[7] Haier R J, Siegel Jr B V, Nuechterlein K H, et al. Cortical glucose metabolic rate correlates of abstract reasoning and attention studied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 Intelligence, 1988, 12(2): 199-217.
[8] Genç E, Fraenz C, Schlüter C, et al. Diffusion markers of dendritic density and arborization in gray matter predic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1-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bandon
习惯
为什么看不感兴趣的书时特别容易犯困?原因找到了
一看书就想睡觉吧?那可能是你打开方式不对
阅读的10大好处:每天都抽空去读点书吧!
为什么一读书人就犯困?科学家:这是大脑保护我们的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