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人文:黄梅天里侃方言丨尔雅斋

苏州人文:黄梅天里侃方言

(记吴江话学习坊2018第八期)

作者:云巛

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如是说。今天6月24日,已入梅。这堂方言课的话题应时, 就叫“说说黄梅天”。

【课记吴江方言段子】

黄梅天个辰光,要么连牢(连续)落雨,潮湿闷热,人勒搿几日会得觉着穷弗适意搿。要么一歇歇天好(晴天)一歇歇落雨,身浪德滋滋,衣裳潮嗒嗒,地浪滑塔塔,要么“东出日头西落雨”,物事回潮(返潮)甚至发霉、白花,新吴江人可能会不适应。侪家巴望晴天,最怕“小暑一声雷,倒笃(倒转)做黄梅”。

江南本多雨,黄梅天尤甚。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所以,梅雨时节,随身是要带把伞的,方可自如迎送绵绵雨丝任性地来、任性地去。若一时忘带伞,通常会有此嘟囔:“昨日子忘记忒带伞,落班个辰光齐巧落雨,落的来衣裳稀湿落托,真个殟塞!”

【吴江方言里关于黄梅天的俗语】

一、五月黄梅天,落雨湿滴答。

二、天浪墨腾彻黑,雷响霍显。

三、豁边呔,太湖水潽出来快呔。

吴语地区的人在读音上“黄、王”不分,全读作wáng。我们吴江人交谈中说到姓氏一般要加一句“三划王”或者“草头黄”,否则容易出洋相的。若没弄清楚“黄、王”之姓而冒然写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姓氏用字趣闻】

清朝有个黄霁青,是咸丰、同治年间赫赫有名的大词人。有个南方的秀才慕名去拜访他,投扎时错把“黄”写 成了“王”。黄霁青先生看过后,提笔写了一首诗,叫看门的递出去。诗是这样写的:

江夏琅琊未结盟,草头三画最分明。

他家自接周吴郑,敝姓曾连顾孟平。

须向九秋寻鞠有,莫从四朋问瓜生。

右军若把涪翁换,辜负笼鹅道士情。

江夏和琅琊分别是黄庭坚和王羲之的故乡。“草头”和“三画”是“黄”和“王”的字形。第三四句说的是这两姓在《百家姓》里的位置。右军是王羲之,他爱鹅,有个道士曾送他一群鹅。 涪翁是黄庭坚。最后这两句是说,王羲之要是和黄庭坚换了姓氏,那多对不起送鹅的老道呀!

门口等着要见黄先生的那位秀才,看了诗,脸一红,扭头就走了。

当你常居一座城市后,不仅会爱上这座城的人文、建筑、美食等,也会渐渐爱上她用以交流情感的方言,并融入她的生活氛围。

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新移民城市最好的地方,就是不必一定用这个城市原来的方言也能所有人融合在一起。”然而,吴语地区多为千年底蕴的古城,即使涌入大批移民,也不会轻易在外来语中迷失,她的吴侬软语反而是吸引了更多新移民积极来学语来融入。因为大家都明白,不论身处何地,多掌握一门语言(包括方言与外语),与人打交道总是好的。

《苏州杂志》的老主编陆文夫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江苏泰兴人,原本一口典型的江淮官话。来到苏州后,他对江南市民生活极其喜爱,对吴语文化也是痴迷,他着力于苏州地方风物的描摹,关注这一地域居民的情感态度与生存境况。吴越美食、市井小巷都映衬着他笔下的吴文化的骨,将'糖醋现实主义'发挥到极致。

陆文夫在苏州度过了60多年的时光,在许多作家和读者的心目中,'苏州'和'陆文夫'几乎是同义语。从水道到小巷,从评弹到吴语,从饮食到民风……苏州的点点滴滴已经化入他的骨血。

同样,在吴江的土地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新老移民在渐渐融入吴语语境,融入这座古老的又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现代之城。

注:部分网摘照片仅作配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观点:苏州行政区方言如何分片(稿)
周王封吴创建老姑苏
吴楚东南坼
西山话(太湖西山岛方言)
黄俊林随笔-顾炎武、乌镇印象、荡口小记、青龙桥、八卦上海、吴语
【原创小说连载】小镇上的赫马佛洛狄忒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