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萝卜丝饼---太仓日报
□龚志明

  前几天,在菜场边的一家小吃店里,又见到了久违的萝卜丝饼。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小学生们放学回家路上,买上一个萝卜丝饼,是一天中的幸福时光。

  翻阅《太仓县志》发现,在传统饮食中记有萝卜丝饼和葱油萝卜丝二种与萝卜有关的美食。后来在中央电视台上又看到葱油萝卜丝,还被录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想不到清爽鲜嫩的萝卜丝,这种家常小菜,普通小吃,不仅被记入“史书”,还上了电视。不过萝卜确实是一种营养丰富、价廉物美的食材,百姓的餐桌上常常能见到它。太仓人喜欢吃凉拌葱油萝卜丝,同样也爱吃热炸的萝卜丝饼。

  说起萝卜丝饼,应该是过去太仓秋冬时街头最常见的小吃了,上世纪80、90年代曾风靡一时。街头巷尾、学校门口、公交站旁都会冒出个小摊。一台煤炉上放着一口铁锅,铁丝做的网罩盖住半边油锅,氽好的萝卜丝饼正好放在网罩上滤油。做萝卜丝饼有专用模具,一只椭圆形的模子,一根长长的柄,柄的顶端有个钩,可以挂住油锅边口。一大盆盛着经过发酵的面糊,一大盆放着刨得很细很细的白萝卜丝,拌有葱花和细盐。

  萝卜丝饼是深受各地人们喜爱的小吃。文学家、美食家汪曾祺在《五味》一书中说:“扬州人、广东人制萝卜丝饼,极妙。北京东华门大街曾有外地人制萝卜丝饼,生意极好。”萝卜丝饼流传甚广。

  萝卜丝饼摊,大部分都在马路边,卫生条件看上去不太好,但不会害怕吃了会生病。那时的人为了糊口,都会千方百计把小生意做好,绝不会想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所以,萝卜丝、面糊都是很新鲜的。

  记得以前在城区的北壕弄口,每当秋冬时节,总有一位老奶奶在做油氽萝卜丝饼。只见老奶奶将长柄子放入油锅浸一下,舀二调羹面糊放均模子底部,搛入几筷子萝卜丝,再浇上一层面糊,放入油锅炸。老奶奶把弯钩搭在油锅边口,让萝卜丝饼在油里翻腾,继续做下一个。锅里“吱啦吱啦”冒着油泡,不一会儿,萝卜丝饼会自动从模子里脱出,裸身的萝卜丝饼再在油锅里翻几个筋斗,黄灿烂、香喷喷的萝卜丝饼就氽好了。老奶奶把它捞出,整整齐齐地排放在网罩上,萝卜丝饼身上多余的油慢慢沥入锅中。看着眼前色泽淡黄的萝卜丝饼,那些围观的孩子们个个垂涎欲滴,小肚子里的咕噜声叫得更响了。学生们心心念念的是买上一个萝卜丝饼吃。

  萝卜丝饼要趁热吃,一口咬去,焦黄的外皮酥香松脆,轻轻咬开,里面的萝卜丝清甜白嫩,有青葱相伴,很是诱人。丝丝入口,绵软鲜爽,外脆内柔,外香内鲜。吃过之后难以忘记。

  萝卜丝饼虽小,也可以做出不同的档次。有的摊主还在饼中放一只大鲜虾,油氽以后,饼脆黄,虾鲜红,色香味更佳。

  做油氽萝卜丝饼技术含量不高,太简单、太普通了,几乎没有入行门槛,但也不能简单省事。有的摊主把萝卜丝和面糊搅拌在一起,一同放入模子里,虽然做起来比较方便,但氽好的萝卜丝饼吃在嘴里如嚼一团浆糊,毫无食欲感。

  萝卜丝饼对馅的要求很高,既要新鲜水灵又要清甜爽口,而利润又非常微薄。渐渐地,普普通通的萝卜丝饼变得稀少了起来,但在老菜场老集市或是校门口小摊,还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萝卜丝饼店。小小的萝卜丝饼,是许多太仓人难忘的童年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太牌萝卜丝饼 小时候的味道
☆ [美食]一堆堆,美味回忆——萝卜丝饼
一堆堆,美味回忆--萝卜丝饼
萝卜丝饼的做法
“油端子”
消食不胀腹的萝卜丝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