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王传
第46回 岳鹏举上表陈情
经典阅读诗词鉴赏世界名著武侠经典红学经典西游专题水浒世界三国演义
成功励志百家讲坛名人传记古文观止四大名著成功教育诺奖精选少儿名著
【今日推荐】  ☆  ※中外名著※※  ☆  世界名著  ☆  四大名著  ☆  白话古籍  ☆  古代侠义  ☆  古代公案  ☆  三言二拍  ☆  忠烈将门  ☆  经典诵读  ☆  武侠小说  ☆  法律大全  ☆  家庭教育  ☆  ※中外名著※  ☆  名人传记  ☆  百家讲坛  ☆  健康保健  ☆  教育故事  ☆  蒙学丛书  ☆  汉译学术  ☆  世界全史  ☆  中国全史  ☆  细说中国  ☆  宫廷艳史  ☆  抗日战争  ☆  通史演义  ☆  意林故事  ☆  十大元帅  ☆  思想家传  ☆  神仙传奇  ☆  意林丛书  ☆  唐诗鉴赏  ☆  宋词鉴赏  ☆  古文观止  ☆  成功励志  ☆  诺贝尔奖  ☆  少儿文学  ☆  三十六计  ☆  二十四孝  ☆  红学专题  ☆  西游全书  ☆  水浒全传  ☆  三国演义  ☆  名家文集  ☆  中外童话  ☆  历史演义  ☆  二十四史  ☆  白话古籍  ☆  ※中外名著※  ☆  福尔摩斯  ☆  红色经典  ☆  话题作文  ☆  作家辞典  ☆  十三经注  ☆  经营管理  ☆  文化百科  ☆  ※中外名著
却说高宗以齐兵已退,兀朮复归金国,乃赐御书止岳飞东下,且劳问眼目之疾。诏曰:敕岳飞:比屡诏提兵东下,今淮西贼遁,未有他警。
已谕张浚从长措置,卿之大军未可遽发也。如闻卿果以目疾为苦,不至妨军务否?近差医官疾驰往卿所看视。卿宜省思虑,慎服饵,安静调养。故兹亲笔,以示眷怀。故敕。
绍兴六年九月日付岳飞。
岳飞承诏。时人马已到九江,上疏欲乘机征剿,复取中原。
疏进,高宗复降御书嘉奖。诏曰:
敕岳飞闻:卿目疾少愈,即提兵东下。委身徇国,竭节事君,于卿见之,良用嘉叹。今淮西既定,别无他警,卿更不须进发,且回军鄂州屯驻。故兹亲诏,卿宜知悉。
故敕,绍兴六年九月日付岳飞。
岳飞接诏书读罢,叹曰:“今日不乘此机会取复中原,何时能雪君父之仇而安靖天下也耶!”正是奸臣误国,志士失心。
言罢泣下,因作《小重山》词一律题于壁云。词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笼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绍兴六年九月下旬,岳飞复上表,乞终母服。表曰:草土臣岳飞札子奏:九月初五日,臣领兵至九江府,奉御书令臣领兵回鄂州屯驻。伏念臣孤贱之迹,幼失所怙。
鞠育训导,皆自臣母。国家平燕云之初,臣方束发从事军旅。但期尽瘁,不知有家。自从陛下渡江以来,而臣母沦陷河朔。凡遣人相继道路,始能搬挈得脱虏祸,因惊悸致疾,遂以缠绵。臣以身服戎事,未尝一日获侍亲侧,躬致汤药之奉。今者遭此大难,茶毒哀告,每加追念,辄欲无生。而陛下恩眷有加,即命起复提兵东下。今淮西既定,别无他警。臣重念为人子者,生不能致菽黍之欢,死不能终衰绖之制,面颜有靦,天地弗容。且以孝移忠,事有本末。如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伏望圣慈矜怜余生,许终服制。取进止。绍兴六年某月日臣岳飞谨言。
岳飞表上,朝廷不允其请。
忽张浚遣吕祉入奏边事,高宗召进内殿。吕祉奏曰:“枢密近来措置边防,一应便宜行事就绪,因遣臣具奏以闻。”帝喜,顾谓尚书赵鼎曰:“朕可谓得人矣。今张浚治兵于外,甚得其宜,岂中原兴复有望乎。”鼎奏曰:“此非专出浚力,皆忠臣义士戴宋恩渥,齐愿报效所为也。依吕祉所陈,得非掩他人之绩而独居功于浚耶。”帝手诏遣吕祉于镇江奖渝张浚。吕祉领诏,至镇江见张浚。张浚问吕祉曰:“见君上曾有何语?“吕祉一一以赵鼎对高宗言白之。浚曰:“赵宰何以小觑我哉!”因怀恨之,每具表奏他事,则内语意微侵赵鼎。高宗遇览张浚疏奏,谓鼎曰:“他日张浚与卿不和,必吕祉所致也。”鼎奏曰:“臣初与浚同政事,蒙陛下恩宠井隆,犹如兄弟。因吕祉离间,遂尔睽异。今张浚成功,当使之展尽底蕴,维持国运。
浚当留,臣当去位。乞允臣骸骨归乡,此陛下之盛赐也。”帝曰:“卿志何以遽促哉。如的愿归休,须亦待召浚还议之。”即下诏召张浚回朝。张浚承诏,率师还自镇江,入见帝。帝曰:“召卿回,欲议赵鼎去就计。”浚奏曰:“赵鼎,国之元臣,多知旧政。陛下宜优诏留之以理朝廷。”高宗从张浚奏,遂寝其事。
十二月,集群臣复议迁都。赵鼎与折彦质请帝回跸临安,以据天下之胜,而击中原之望。张浚奏曰:“天下之事不倡则不起。三岁之间,陛下一再临江,士风百倍。今六飞一回,人心解体。乞乘胜攻河南,而车驾幸建康。进则可以恢复故疆,退则以示金人不敢来寇也。”又言刘光世沉湎酒色,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赵鼎复执于帝前曰:“擒刘豫而得河南固易然耳,能保金人不内侵乎。且光世累世为将,将卒多出其门,今无故而罢之,恐人心不安。”浚不悦。高宗止从张浚所议,大驾幸建康;罢刘光世淮西宣抚使职,降为万寿观使,以其兵隶都督府,命吕祉节制之。赵鼎因与浚不合,求退益力。
帝允其请,罢知绍兴府。
却说通问使何藓还自金国,入朝高宗,以洪皓之书奏闻,高宗始知太上皇帝及太上皇后崩。帝得书,痛哭不胜情。下示诸臣曰:“朕不能奉太上皇帝生事之道,死不能尽终葬之仪,诚天地罪人也。卿等何以见议?“张浚奏曰:“太上皇帝既已崩矣,陛下须当尝胆图报,请遵以日易月之制成服,得以爰整干戈,驾征北漠矣。”高宗诏外朝从之,中宫仍循古礼,致丧三年。诏下,诸镇咸知道君皇帝及宁德皇后郑氏相继而崩,皆发奋思致复仇雪耻。百官齐上表请遵以日易月之制,惟知严州府事胡寅上疏,请致丧三年,乞上衣墨临戎,以化天下。帝览疏,欲遂终服。张浚奏曰:“天子之孝,不与士庶同。欲终三年之丧,必思所以奉宗庙社稷。今梓宫未返,天下涂炭,愿陛下挥泪而起,敛发而趋,一怒以安天下之民。”帝从之,乃命浚草诏,告谕群臣。浚又请命诸大将帅三军发哀成服,使中外感动。帝皆从之,随以王伦为奉迎梓宫使如金。次日,张浚上疏,乞求退位。疏曰:陛下思慕两宫,忧劳百姓,臣每感慨,的期誓歼敌仇。
十年之间,亲养缺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顾。其意亦欲遂陛下孝养之心,拯生民于涂炭。昊天不吊,祸变忽生,使陛下抱无穷之痛,罪将谁执。念昔陕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于北,刷此至耻,惟尔是属。”而臣终隳成功,使敌无惮。今日之端,自臣致。乞赐罢黜,取进止。
疏上,高宗不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莆田人文|宋孝宗名相 · 陈俊卿的人生故事,第三章《力主抗金》,为您解说!
皇权的衍生物 三十三章:南宋第一奸臣秦桧2——翻身之路(29)两宋奸臣篇
宋高宗一生最为痛恨的人是谁?南宋北伐名将张浚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二奸臣三
30岁,下属强迫我造人
岳家军惨败真相 收编了刘世光部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