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发汗不用燥药论

  驱邪之法,惟发表、攻里二端而已,发表所以开其毛孔,令邪从汗出也。当用至轻至淡芳香清冽之品,使邪气缓缓从皮毛透出,无犯中焦,无伤津液,仲景麻黄桂枝等汤是也。然犹恐其荣中阴气,为风火所煽而销耗于内,不能滋润和泽,以托邪于外。于是又啜薄粥以助胃气,以益津液,此服桂枝汤之良法。凡发汗之方,皆可类推。汗之必资于津液如此,后世不知,凡用发汗之方,每专用厚朴、葛根、羌活、白芷、苍术、豆蔻等温燥之药。即使其人津液不亏,内既为风火所熬,又复为燥药所烁,则汗从何生?汗不能生,则邪无所附而出。不但不出,邪气反为燥药鼓动,益复横肆,与正气相乱。邪火四布,津液益伤,而舌焦唇干,便闭目赤。种种火象自生,则身愈热,神渐昏,恶症百出。若再发汗,则阳火盛极,动其真阴,肾水来救,元阳从之,大汗上泄,亡阳之危症生矣。轻者亦成痉症,遂属坏病难治。故用燥药发汗而杀人者,不知凡几也。此其端开于李东垣,其所著书立方,皆治湿邪之法,与伤寒杂感无涉。而后人宗其说,以治一切外感之症,其害至今亦甚。况治湿邪之法,亦以淡渗为主,如猪苓、五苓之类,亦无以燥胜之者。盖湿亦外感之邪,总宜驱之外出,而兼以燥湿之品。断不可专用胜湿之药,使之内攻,致邪与正争而伤元气也。至于中寒之证,亦先以发表为主,无竟用热药以胜寒之理。必其寒气乘虚陷入而无出路,然后以姜附回其阳,此仲景用理中之法也。今乃以燥药发杂感之汗,不但非古圣之法,并误用东垣之法。医道失传,只此浅近之理尚不知,何况深微者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汗不用燥药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风温证治论
医林琐语------陆懋修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114太阳病 以火熏之 不得汗其人必燥 到经不解 必清血 名为火邪
用耳朵学中医 | 「医学三字经」下册
任应秋论气虚而有热、血虚而有热、真阴不足而火热上炎、津液亏虚而火犹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