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诊

1 概述

  

  中医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又称诊法。四诊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临床上医生通过视、听、嗅、触等以及有目的的询问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疾病的各种相关信息,探求致病原因、发病部位、病势转归和病证特点,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四种诊法各有其独特作用,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病情,对病证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四诊合参原则。

   四诊 - 发展简史

  四诊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临床方法。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战国至隋唐时期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扁鹊就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约在公元前3世纪成书的<内经>已根据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对各种诊法作了具体表述,并提出各种诊法综合运用的原则。该书不仅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诊基础,而且提出了综合内外致病因素去仔细考察临床相关信息的理论。在脉诊上,它强调辨胃气与真脏脉,结合四时气候辨析脉象变化,并重视脉象与症状、体征的逆从关系等。在望诊方面,则以面部五色诊(见望面色)为主,分部进行望诊,并重视面色与察神相结合,判断病情轻重和疾病预后。其后的<难经>对诊法发展也有贡献,主要体现在脉诊方面。提倡“独取寸口”诊脉法,指出寸口脉可分为寸、关、尺三部,确定了寸口三部脉的长度,以及切脉的轻重指法,从而使寸口脉诊成为临床普遍应用的方法。公元前2世纪,汉代淳于意始创病历记录的模式,在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他治疗25个病例的情况,并叙述了19种病脉和5种死脉。其后张仲景具体运用四诊,将病、脉、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晋代王叔和撰脉诊专著<脉经>,以寸口脉诊为主,系统总结了24种病脉及其主病,并对其中8对相似脉象加以鉴别,基本上规定了寸关尺三部切脉的方法。晋代葛洪撰《肘后方》和隋代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对各种疾病有详细记述,反映了当时诊法已达到较为完备周密的程度。唐代孙思邈重视望色、脉诊与按诊,并提出舌象异常则“病在脏腑”的观点,他以诊病各法掌握病源和病机的演变,尤其切中肯綮。

  宋金元时期各类诊法专著相继出现,诊法得到较大发展。宋代施发撰《察病指南》,用图像形式表述脉象变化,弥补了文字表述上的不足。宋代崔嘉彦撰《崔氏脉诀》,用四言体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记述了脉象各种变化及其与病证的关系,对后世脉学影响较大。元代戴同父撰《脉诀刊误集解》,根据王叔和所撰《脉经》的记载,对六朝高阳生所撰《脉诀》中的错讹提出质疑,并加以纠正。元代滑寿撰《诊家枢要》,指出脉象变化和气血盛衰之间的关系,并对小儿指纹三关望诊法有精辟论述。在舌诊方面,元代敖氏著有《点点金》和《敖氏伤寒金镜录》,介绍伤寒病等的舌诊方法,内有12幅舌诊图,是舌诊第一部专著(后经元代杜本增补24图,合成36种病理舌象图),图文对照,较为直观。此外,宋元医家从临床辨证出发,重视四诊合参。如金元医家李东垣提出“神精明(即望神),察五色(即望面色),听音声(即闻诊),问所苦(即问诊),方始按尺寸、别浮沉(即切诊)”,判断病情的具体诊病方法。

  明清时期在脉诊方面,明代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用歌诀形式,依照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的次序,具体表述27种病脉的形状、部位、频率、节律特征变化及其与病证的关系,指出了相似脉的鉴别方法,至今仍为临床医生的重要参考书。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和清代李延昰《脉诀汇辨》、周学霆《三指禅》、周学海《脉义简摩》等,也分别从脉诊原理、方法、应用及其规范化等方面对脉诊发展作出了贡献。关于舌诊研究和应用,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是舌诊与温热病辨证的结合。如明代吴又可提倡“温病察舌”;清代叶天士将舌象变化与卫气营血辨证融为一体,判断病情发展;清代吴鞠通把舌诊所得资料作为三焦辨证用药的依据等,使舌诊内容更为丰富。再如清代的《伤寒舌鉴》、《舌胎统志》、《舌鉴辨正》、《察舌辨证新法》等书,对各种舌象变化作了详细介绍并附舌象图谱。另外,对四诊的综合应用及研究,也是本时期诊法发展的重要特点。在这方面,清代林之翰《四诊抉微》系统地总结古今有关四诊的成就,加以分类叙述,是四诊合参具体应用的重要诊法书籍。清代汪宏《望诊遵经》、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对望诊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明代张景岳“十问歌”(《景岳全书·传忠录》)是论述问诊具体步骤方法和临床意义的佳作。清代喻嘉言提倡“与病人定议病式”(《寓意草》),即先议病、后用药,则是当时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中华民国时期诊法已纳入诊断学的范畴,以诊断学命名的著作开始出现。如张赞臣《中国诊断学纲要》、裘吉生《诊断学》和包识生《诊断学讲义》等,使四诊成为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曹炳章撰《彩图辨舌指南》、杨云峰撰《临症验舌法》、邱骏声撰《国医舌诊法》等书,对舌诊的系统规范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时期诊法发展的特点是采用现代医学测试技术,对四诊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客观诊察,促使四诊规范化。在脉诊方面,脉象检测仪器的研制,特别是近年生产的MX-4C脉象换能器和MX-5多功能脉象仪,使脉象信息(脉象波形、脉位、脉幅、脉势、脉率等特征)得以全面客观检测。脉图形成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研究,也有一定进展。建立脉图分析方法,用脉象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自动采样分析,使计算机分析与诊脉技术达到实用水平。在舌诊方面,对正常人舌象、异常舌象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在舌象与疾病的关系方面,用现代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方法使舌诊的传统表述得到了现代科学证实。舌的脱落细胞检查、舌的活体显微镜观察、舌尖微循环观象、各种生理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舌象的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开始,而舌诊仪的研制使舌象变化能更好地客观显示。除脉诊、舌象外,以耳穴望诊(见耳廓望诊)、经络腧穴按诊为主的经络诊法有较大发展,经络现象用于临床诊病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

2 理论基础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脏腑经络学说

人体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经络通连内外。躯体的皮、肉、脉、筋、骨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通过经络联系,分别络属于相应的脏腑。五脏各有其不同功能,又有彼此间的功能关系,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有机结合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常可引起全身和局部的变化。在脏腑功能正常活动时,全身和局部的功能活动和形态结构正常,在临床上可表现为面色如常(常色)、舌色如常(正常人舌象)、脉象如常(平脉)、精神充沛、两目炯炯有神(得神)和全身形态正常等。在脏腑功能失调,全身和局部的功能活动、形态结构则出现异常变化,在临床上可表现出各种相应的面色(病色)、舌象病理变化和脉象变化(病脉),且精神不振(神气不足)或神志不清(失神),两目缺乏神采甚至晦暗呆滞等。

  面色、舌、脉的各种变化,其形成原因与机体气血盛衰有关。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望面部色泽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舌象的变化,也与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有关。舌为心之窍,心主血脉而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脏腑气血的疾病必然通过心反映于舌;舌位于口内,口为脾之窍,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舌象不仅反映了脾的运化功能,而且反映了全身气血的盛衰。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总合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的空气而成,积于胸中)所推动。因此,脉象变化本身就反映了宗气和血脉的功能变化。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经络是分布在人体各部纵横交叉的联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连于体表,使人体内外构成一个整体。十二经和十五络各有其循行分布路线,而隶属于相应的脏腑。如脏腑有病,则可在相应经络循行路线及其通连的躯干肢体局部呈现病理征象,如疼痛、麻木、瘙痒、脱屑、色泽和冷热变化,以及结节、丘疹等。根据这些征象,在临床上可判断相应的脏腑经络疾病。同时,经络所经的部位常可感知不同的症状,如心病则心胸痛、胸闷、气急、前臂内侧痛,肝病则胁肋痛、目痛、目眩、头晕、头痛等。根据经络循行和腧穴分布的特点,通过四诊察病及辨证分析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为经络诊法。经络腧穴按诊是最常用的经络诊法,其理论依据即经络学说。

  

2.2 阴阳五行学说

主要是对各种临床征象进行属性归类。阴和阳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属性。在临床上,把各种诊察所得的病理征象分为阴和阳两大类,便于归纳分析,掌握相应的病证变化。如浮、数、实、大、洪、滑、长、紧各种病脉属阳,沉、迟、虚、小、细、涩、短、缓各种病脉属阴。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狂躁,口唇焦裂,舌质红绛,舌苔黄黑,属阳;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舌质淡白而胖嫩,舌苔润滑而灰白,属阴。语声高亢,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属阳;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属阴。大便秘结或有奇臭,闻食味则恶心,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属阳;大便稀溏,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属阴。四诊所得征象和症状各有阴阳归属,阴者则为阴证,由阴盛阳衰所致。阳者属于阳证,由阳盛阴衰所致。

  

2.3 五行学说

对诊法的理论意义,与阴阳学说相似。将不同症状和体征分为五种不同的事物属性,症状和体征的五行属性与五脏相配,有脏腑病位的专指性。如青色、怒、酸味、平旦、目、筋等在五行属木,而肝属木。所以面色青、易怒、口酸或喜食酸、平旦发病、目部症状和体征以及筋病等可归属于肝病。又如白色、悲、辛味、日西、鼻、皮等在五行属金,而肺属金。所以,面色白、易悲痛、喜食辛味或口辛、日西发病、鼻部症状和体征以及皮肤病等,则可归属于肺病。

  脏腑功能严重失调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常可呈现色、脉、症不相应的情况,称为脉证逆顺、色脉不应等。用阴阳五行学说分析,则可得到正确的理论阐述和病证判断。如肝病见胁痛、脉弦、面青为色脉症相应,说明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因其脉、色、症的属性均属肝木;如肝病胁痛、脉弦、而面色白,其脉、症属肝木,面色变化属金(白),(金)色克病则为色与脉症不相应,说明病变较重,预后不良。阳证见阳脉为顺,阳证见阴脉为逆,阴证见阴脉为顺,阴证见阳脉为逆。顺者是正气尚盛,正气足以抗邪,病情较轻;而逆者是正气衰败,无法抗邪,邪气内陷之象。因此,在特殊情况下,还须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

3 思想方法

  

  主要有审察内外和分部相应两方面。

  

3.1 审察内外

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相适应。当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超过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时,就会发生疾病。正如《灵枢·本脏》中指出的“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即内在的疾病往往表现为可以察知的各种相应症状和征象,有的反映于全身,有的显现于人体的局部。外部异常表现与内在病变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关系。在临床上,审察内外,司外揣内,是诊法的思想方法和逻辑过程。内,即机体内部的脏腑等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外,即体表所出现的可为医者诊察的各种征象,以及可为病人感知的各种症状。要通过全面诊察,收集与疾病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各种症状和体征,以及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如季节、气候、居住环境、工作条件、生活习俗、精神因素等。不仅审察病人整体的病变,而且审察病人的外在环境,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3.2 分部相应

脏腑气血盛衰的疾病变化,反映于人体不同的部位,出现不同的病理征象,因而可据此诊察病变所在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素问·疏五过论》说,“审于分部,知病本始”。所谓分部,即人体某一局部分布有与全身脏腑器官、头面躯干等组织相对应的特定区域(或反应点)。如面部的额、颊、颏、鼻、颧等部位,分别与五脏六腑相对应;舌体的边、尖、中、根,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等。某一局部反映整体的变化,以寸口脉诊为典型。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与脏腑及躯干相对应,以寸口脉三部脉象变化来判断全身病变,与西医切脉仅察知脉搏频率、节律等不同。即便是人体的耳廓局部,也密集分布着与五脏六腑、躯干四肢相对应的特殊反应点(又称耳穴),通过这些反应点所呈现的各种反应(疼痛、变色、变形等),可直接判断疾病的部位与性质(见耳廓望诊)。分部相应的思想方法,在中医四诊发展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近现代形成的手诊、足诊、甲诊(指甲诊法)等,都是在这一指导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 基本内容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方法。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闻诊,是从患者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患者体内排出的气味辨别内在的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其知情者的询问,去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以及发病原因、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切诊,是诊察病人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情况,以测知体内外的变化。四诊的临床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

5 应用原则

  病人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以及与疾病发生有关的情况,必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进行周密观察和全面了解,从不同角度获得疾病信息,综合分析以提供诊断依据,才能正确辨明病证。这是诊法在临床应用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四诊取得信息所表示的疾病本质,应该是一致的。如病人自诉发热、头痛,问诊知其发病一二天,有恶寒、无汗、身痛、大小便正常等症;望诊见其神色如常,舌苔薄白,舌质如常;闻诊觉其声音重浊而鼻塞,无异常气味;切诊脉浮紧,皮肤干燥,其他部位无异常。综合四诊所得,应属外感风寒,病位在表,病情较轻。在特殊情况下,病证与症状和征象有矛盾,运用四诊合参的原则,周密详尽地掌握各种疾病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的真寒假热,因阳热内盛格阴于外所致的真热假寒,以及真虚假实证和真实假虚证,可出现许多假象。在临床上综合四诊信息,而以脉、舌、大小便等的变化为主,并结合病人体质以及病程长短等进行分析,便可防止仅依靠某一诊法得出错误诊断结论,从而提高诊断的正确程度。

  四诊合参,在临床分部诊察时也常结合应用。如舌部的望诊,有时还须用手扪拭舌面,以察舌之润燥和舌苔的有根无根。又如大小便的诊察,须望其形色,闻其气味,问其情况(如大小便的次数)。

6 步骤和注意事项

  

  临床可分为总体诊察和分部诊察两步进行。总体诊察是对全身一般情况的全面诊察,包括望神、望面色、闻病人散发的气味,听其呼吸和语言的声音,问其一般情况和现在主要症状等。可在接触病人之初进行,目的在于初步了解病人目前的状况和主要病痛,为有目的的分部诊察提供重要线索。分部诊察是对人体局部作有步骤的诊察,包括头、面、目、耳、口唇、齿、舌、咽喉、颈项、胸胁、腹、腰背、四肢、前后阴等各部的具体诊察。可在总体诊察后依照人体各部由上而下、由前而后、由左而右的顺序进行。其目的在于证实总体诊察信息的可靠程度,发现局部和全身的各种症状和病变征象。在总体诊察和分部诊察以后,要对疾病征象和局部症状反复仔细诊察,进一步了解其变化程度,为综合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诊察疾病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客观、系统、全面。医生须认真负责,思想集中,态度和霭,这有利于使病人配合诊治,并取得心理治疗的效果。在诊病时,要求有安静的环境,充足的光线,尽量使病人情绪安定,身心放松。对过度劳累、刚进饮食者,可稍事休息再进行诊察。在诊病过程中,切忌采用诱导的语言和行为去取得主观片面的疾病信息。要客观、系统、全面地应用四诊。不仅要诊察发生病变的部位,而且要诊察未发生病变的有关部位;不仅要了解目前病人的各种症状和病理征象,而且要联系季节、气候、居住环境、工作性质、人事变迁、情志变化、体质、年龄、性别、民族、家庭状况等。这样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望、闻、问、切在临床诊察搜集疾病反映的情况时,各有其独特作用,只有认真细致地运用四诊的方法客观地搜集,才能详细地占有材料;四诊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如果只强调一种诊法的重要而忽视其它,则搜集的材料不够全面,会影响对疾病的正确判断。

7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自已的视觉,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作为分析内脏病变的依据。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

  

7.1 (一)望精神

包括精神意识活动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通过神志状况、面目表情、语言气息等观察病人精神状况,意识是否清楚,反应是否灵敏、动作是否协调等,以判断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

  1.病人神志不乱,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楚,声音宏亮,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疾病轻浅,预后好,多属实证、热证、阳证。

  2.病人精神萎靡,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语言无力,声音低微,表示正气已伤,病势较重,多属虚证、寒证、阴证。见于重病及慢性病。

  3.神志昏迷、谵语、手足躁动,虽表现为阳证、热证、实证,但正气已伤,邪气过盛,病邪深入,预后不良。

  

  

7.2 (二)望气色

观察病人皮肤的颜色光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颜色的变化可反映不同脏腑的病证和疾病的不同性质;光泽的变化即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皆上注于面,面部气血充盛,且皮肤薄嫩,色泽变化易于显露,故望气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可以帮助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1.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2.面色红:为热证。血液充盈皮肤脉络则显红色。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所以热证多见红色。如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若两颧绯红,多为阴虚火旺之虚热。

  3.面色白:为虚寒证或失血。血脉空虚,则面色多白。寒则凝,寒凝经脉,气血不荣或失则脉空虚。若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气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

  4.面色黄:多为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之充养。若面目鲜黄为阳黄,多属湿热;面目暗黄为阴黄,多属寒湿;面色淡黄、枯槁无泽为萎黄,多为脾胃虚弱,营血不足;面色黄胖多为气血虚而内有湿。

  5.面色黑:多属寒证;虚证,常为久病、重病、阳气虚。阳虚则寒,水湿不化,气血凝滞,故多见于肾虚及血瘀证。

  6.面色青:多为寒证、痛证和肝病。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

  

7.3 (三)望形态

外形与五脏相应,一般地说,五脏强壮,外形也强壮;五脏衰弱的外形也衰弱。

  1.体形结实,肌肉充实,皮肤润泽,表示体格强壮,正气充盛;形体瘦弱,肌肉瘦削,皮肤枯燥,表示衰弱,正气不足。

  2.形体肥胖,气短无力,多为脾虚有痰湿。

  3.形体消瘦,多为阴虚有火。

  4.手足屈伸困难或肿胀,多为风寒湿痹。

  5.抽搐痉挛、多是肝风。

  6.足膝软弱无力,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7.4 (四)舌诊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见图3-1)。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 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8 闻诊

  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

  

  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③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风寒束表,肺系会厌受其寒侵,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即<灵枢·忧恚无言>所说:“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因其病性属寒属实,前人称为“金实不鸣。”久病声音嘶哑,为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因其病性属虚,前人称为“金破不鸣”。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哑,是脏气将绝危证。

  ④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是中气虚损象征。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⑤神昏谵语: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是急性热病,热人心包,蒙扰神明,成为此证。

  ⑥郑声:疾病末期,出现神志不清,语声低微,内容重复,是久病正衰,心气虚损,精神散乱。

  ⑦咳声高低缓急,可辨寒热虚实:咳声清高、无疾、舌红、乏津,是燥热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声重浊,痰多清稀,是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或少阴阳虚,水饮内停。咳声急迫,连声不止,是寒邪束表,气道挛急所致。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疾阻气道之征。

  ⑧呃逆:是隔肌痉挛病变。其声高亢,连声不止者,为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肝气不舒,导致膈膜痉挛,病性属实。若呃声低微,时呃一声,病性属虚,脾肾阳虚,膜失其温而呃者有之;肝肾阴虚,膜失其濡而呢者,间亦有之。

9 问诊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现在仅将《景岳全书》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行研讨,余未备述。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团,病机全从证象验。妇人尤必问经期,先后闭崩宜问遍,再添片语告儿科,外感食积为常见。

  

9.1 1.寒热

恶寒、发热是病人常有的自觉症状,都是卫气病变。

  恶寒:恶寒机理有二,一是外寒相侵,卫阳被郁;一是自身阳虚,卫阳不固。先以外寒言之:寒流骤至,机体为御寒侵,毛窍因寒而收缩,卫气不能出表,内郁腠理,成为病人自觉恶寒而以手摸之则热,反映了恶寒与发热并见的外寒特征。其基本病理是:外感风寒→毛窍收缩→卫阳被郁→不能出表而恶寒,郁结于里而发热。若寒邪长驱而人,直中三阴,多呈经遂痉挛,产生疼痛、气喘、吐泻、尿闭。次以自身阳虚言之:其人平素畏寒怯冷,是卫外阳气不足。追本穷源,卫外阳气不足是因肾阳虚损使然。其基本病理是:少阴阳虚→卫阳虚损→固护无权→畏寒怯冷。

  发热:一切发热都是卫气病变,究其机理,有气郁而化之实热,阴不制阳之虚热,也有营卫不和、阳气下陷、血虚阳浮、阴盛格阳之假热,临证必须察其虚实,辨其真假。

  实热:卫气行于三焦,其升降出人有赖肺的宣降,脾的升降,肝的升发。如果外感六淫,邪犯肺卫,卫气宣发之机被阻,郁结化热,此为外因导致卫气郁结而化之实热。五脏经隧以及少阳三焦膜腠是由肝系之膜构成,五大网络系统和膜腠三焦都是气血津液流通之所。如果内伤七情,经隧挛急,卫气升降出人受阻,郁结化热,此即所谓五志化火的机理。外感发热,其来势急,内伤发热,其来势缓;外感发热,以全身发热为特征,内伤发热,以局部发热为特征。虽然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而其气郁化热机理则同,都属实热。

  少阳三焦是津气共同运行之路。津为阴,气为阳,阳气得阴津相济,才不化热;阴津得阳气温煦,才不凝滞。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气郁化热,热盛伤阴,呈为高热、汗出、口渴、脉洪,此为气分实热。若热人营血,以夜热较盛,舌质红线为其特征。

  虚热:阴虚与发热证象并存,谓之虚热。形成虚热机理有二,一是外感发热,余热未尽;一是阴阳失调,虚热内生。热在气分,高热已退,仅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炉烟虽熄,灰中有火,此为气热伤阴,由实转虚的虚热;若热人营血,热势已减,仅见暮热早凉,此为血热伤阴,由实转虚的虚热。二是慢性疾病或中年以后,营阴暗耗,阴不济阳,成为阴虚阳亢,此为阴阳失调,热由内生的虚热。

  热证从其病变本质来讲,只有实热和虚热两类;从其临床证象来讲,也只有热盛伤津的纯热无湿与湿热并见的湿热互结两类,但其证象却因所在部位不同而异。邪在太阳,以恶寒发热为特征;邪在阳明,以热、渴、汗出为特征;邪在少阳,以寒热往来为挪;三焦湿热,以热势时高时低或午后身热为特征。此外,仅因局部气郁化热而呈红肿热痛尤为多见。其余营卫不和、阳气下陷、血虚阳浮,阴盛格阳四种假热,属于特殊发热机理,将在各论有关章节研讨,在此从略。

  

9.2 2.汗

少阳三焦,是津气升降之出路,汗的有无,与津气升降出人和盈虚通滞有关,反映了水津不通与外泄两类病变。临证所见,以无汗、热汗、自汗、盗汗、头汗、手足心汗最为常见,虽然都属卫气与水津失调,机理却有不同。

  无汗:见于外感风寒之表证。寒邪束表,毛窍为彻邪侵而呈收缩反应,妨碍津气出表,遂呈表实无汗。

  热汗:温邪上受或寒邪束表,肺卫受邪,气郁化热,热迫水津外泄,兼见发热、口渴,谓之热汗。

  自汗:外无表证而体常自汗,谓之自汗。卫强营弱,营卫不和者有之;表卫气虚,津失其固者,亦常有之。

  盗汗:睡中出汗,称为盗汗。此证阴虚、阳虚、湿热皆能致之,细究其理,都与卫气有关。素体阴虚,阳气偏旺,入睡卫阳内入营阴,不能固密于表,加之卫阳与阴分伏热为伍,狼狈为奸,阴虚阳凑,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盗汗作矣!若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停少阳三焦,当其人睡之时,卫阳内归阴分而表卫更虚,无力固护阴津,则水津外泄而盗汗作矣!若气郁化热,津凝成湿,停滞少阳三焦,入睡时卫气内归阴分,凌晨时卫气由阴出阳,水津随卫气外泄,而盗汗亦作矣!上述三类盗汗,湿热盗汗最为常见,阴虚盗汗偶亦有之,阳虚盗汗常与自汗并存而为数最少。或问:古人均谓盗汗是因阴虚阳凑,热蒸阴液而呈盗汗,何以径谓湿热盗汗居多?须知此证以小儿与青年、壮年最为多见,小儿与青年生机旺盛,阴阳无所偏颇,何来阴虚?察其舌红苔黄微腻,即为湿热盗汗指征。

  头汗:汗出见于头部,齐颈而还,兼有头身困重,脘痞苔腻,是三焦湿热上蒸头面引起;若食则头面汗出,是胃热上蒸使然。

  半身出汗:汗出仅见身体一侧,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多因营卫失调,或痰、瘀阻滞身体一侧,经脉不通,气血不能周流,以致患侧无汗,健侧有汗。

  手足心汗:脾主四肢,手足心汗多与脾胃有关。故<张氏医通>云:“脾胃湿蒸,旁达四肢,则手足多汗”。

  阴囊潮湿:是因水湿从少阳三焦下注前阴所致。究其病性寒热,则三焦湿热下注者有之;寒湿下注者有之;不偏寒热,仅因脾虚不能运湿,湿随气陷,下注前阴者,亦有之。

  

9.3 3.疼痛

疼痛是常见证象之一,实证是因经隧挛急,气血津液流通不利;虚证是因气血津液亏损,经脉失去阳气之温,津血之濡,挛急而痛。疼痛病理研究,岐黄早有论述.<素问·举痛论>云:“五脏卒痛,何气使然?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人经而稽迟,位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喘动应呼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助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闻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在此提出外寒相侵引起经隧痉挛产生疼痛,因其病位涉及五脏而有不同证象,如何辨证?下面对此作了解答。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率然而痛,得炅(热)则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化热而呈胀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弓做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呼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脉络挛急而)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 当是寒字)气客于阴股,寒(当是厥宇)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痛引阴胁……。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而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闻不通矣!”所举12种痛证,其中10种都因寒引起经脉挛急,气血凝聚而呈疼痛。惟有“满则痛不可按”是因寒导致局部气郁化热,才久痛不休;“痛而闲不通”是因风寒束表,导致气郁化热,热盛伤津,肠中燥屎停积,不通而痛,说明痛证因寒者多。因为五脏经隧均由肝系筋膜构成,筋脉有遇寒则挛的特性;流通于经隧中的气血津液,有遇寒则凝的特性。经脉挛急,气血不通,则痛作矣!不过应当留意,局部气郁化热,以致充血、水肿、化脓、糜烂而呈疼痛,较为常见,不可一律视其为寒。余如血瘀成癓,液结为石,骨质增生,导致气血不通而痛,亦复不少。

  疼痛随其性质不同,各具特征,不同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病变本质,常见疼痛特征,约有以下十种。

  

  一是胀痛:痛有胀感,谓之胀痛。以胸、胁、脘、腹、腰、胀痛最为常见。外感风寒或恚怒伤肝,经脉挛急,卫气运行不利,常成此证。单纯气滞者少,兼见血郁、湿滞者多。

  二是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谓之窜痛。病在气分,是因邪客少阳三焦,卫气运行不利,而兼经脉挛急使然。

  三是重痛:疼痛兼有重感,谓之重痛。湿滞体表常见此证.<金匮要略>所谓“腰下冷痛,如带五千钱”,即属湿滞体表腰部而呈重痛实例。

  四是刺痛:痛如针刺谓之刺痛。有外伤病史、或痛程较长、或痛点固定不移,属于血瘀。若系新病,部位并无定处,则与掣痛毫无二致,是因经脉挛急所致,不是瘀血阻络,应当明辨。以上是气血津液病变表现的特征。

  五是掣痛:经脉挛急而痛,谓之掣痛。寒主收引,经脉因寒而挛,牵引小络,则疼痛作矣!但亦不尽如此,因热而痛者偶亦有之。如暑温热人心包(大脑)而呈暴痛如裂即是一例。

  六是绞痛:疼痛剧烈犹如刀绞,谓之绞痛。机理不一,中寒气闭,胃肠经隧挛急、套叠而痛者,有之;情绪激动,包络挛急,心区绞痛者,有之;胆液凝结成石,阻塞胆道而痛者,有之;尿液凝结成石,阻塞尿道而痛者,亦有之。凡此种种,均因经脉痉挛或阻塞不通使然。惟有肿瘤后期剧痛难忍,不属此例。以上是以经脉挛急为主的特征。

  七是冷痛:痛处觉冷或遇冷即痛,谓之冷痛,病性属寒。多因寒滞经脉、关节,津血痹阻所致。也有自身阳虚,经脉失温而致者。

  八是热痛:痛处灼热谓之热痛。是气郁化热,津凝成湿,血郁于络,阻滞不通的综合反映,病性属热。如体表之疮、痈、疗、疖,牌系之龈肿而痛、胃痛、腹痛等等,都是局部病变。

  九是隐痛:局部微痛不休,谓之隐痛。多由局部气血微结不通,或糜烂久不愈合,或气血亏损不能温养经脉所致。见于多种慢性病中。

  十是虚痛:经隧空虚而痛,谓之虚痛,病性属虚。气虚、血虚皆能致此,如饥饿则胃部疼痛,乃气虚而挛也;吐、衄、血崩,大量失血而心区绞痛,小腹急痛者,乃血虚而挛也。

  

9.4 4.小便异常

小便异常,常见尿量异常、尿质异常、排尿异常三类证象。

  肾系经隧是由肝系之膜构成,三类证象虽然都是水液失调,实与尿路痉挛、松弛、受压有其密切关系。少阳三焦是将肾系与其余四脏连为一体的大腑,是水津升降出人之路。水液能在三焦运行,需要五脏相互协调/才能运行不息,通调无滞。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会引起水津通调失度。水津随其卫气升降出人,卫气发生病变,出现气虚、气滞、气陷,都可引起小便失调。所以小便异常,应当联系五脏与卫气进行分析,才能揭示致病机理。除此以外,肾系血瘀、血溢,液结成石,阻塞尿路。精壅精室,压迫尿路;或尿路痉挛,妨碍尿液下行;尿路松弛,肾关失健,也可引起小便失调。所以,五脏皆能令其小便失调,非独肾也;气血精液皆能令其小便失调,非独津也。

  (1)尿量异常:①尿量增多:口渴、尿多,昼夜尿量超过2 500毫升,谓之消渴。尿中含糖者谓之糖尿病,无糖者谓之尿崩证。多由肾阳虚损,不能化水为气,蒸腾四布使然。故景岳云:“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人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源泉不滋(指肾阳不能化水为气上升于肺),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证也。”但亦不能专责肾阳不足,气虚不能固精、摄精(指谷精)也难辞其咎,两种机理并存,尤为常见。此外,一般小便清长量多,畏寒怯冷,也是肾阳亏损,肾气不因所致。

  ②尿量减少:小便昼夜少于400毫升,谓之尿少。小便少而短赤,为热盛伤津,或吐泻失水,或过汗伤津所致。若尿少而见浮肿,则是肺、脾、肝、肾四脏功能异常,即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肝失疏调,水液内停所致。

  (2)尿质异常①尿浊:尿液浑浊,或白如米泔,或凝结如脂,排尿时无痛感,谓之尿浊。兼见形寒怯冷,腰膝酸软者,为肾阳不足,气化失司。脂液下流;兼见神疲食少,小腹下坠者,为脾虚气陷,气不固摄谷精,精微下泄;小儿尿如米泔,则因食积阻滞,运化失常,谷精随其水液下注前阴。所以小便浑浊,阳虚不能转化谷精,下泄而浊者有之;气虚不能固摄谷精,下泄而浊者有之;脾功能障碍,谷精下泄者亦有之。

  ②尿血:尿中带血,尿色变红,或夹血块,谓之血尿。兼见尿频、尿急、尿痛,为邪客肾系,气郁化热,由气人血,热迫血溢,成为血淋;兼见潮热盗汗,为痨虫侵人肾系,化热伤阴,肾水亏虚,阴虚火旺,灼伤血络,此为肾系自病。尿道涩痛,兼见口舌生疮,舌尖红降,为心经湿热从三焦下注前阴,热迫血溢,是心病及肾,心肾同病。兼见发热口苦脉象弦数,为肝经血热,迫血外溢,是肝病及肾,肝肾同病。小便呈洗肉水样,色淡微红,兼见面色苍白,食少神疲,为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是脾病及肾,脾肾同病。

  ③小便夹精:尿中夹有精液,或尿后精液自出,谓之小便夹精。兼见尿浊、尿痛,舌红苦黄,是湿热蕴结下焦,扰动精室.;兼见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是肾阴亏损,虚火扰动精室;兼见形寒怯冷,腰膝酸软,是肾阳虚衰,肾气不固,封藏不密;兼见食少便溏,少气懒言,是中气下陷,气不摄精。

  (3)排尿异常①小便频数:兼见尿急、尿痛,舌红、脉数,是邪侵肾系,气郁化热,湿热蕴结,尿路挛急所致。病在气分,谓之气淋,热人血络,谓之血淋;感冒咳嗽,兼见小便频数,是肺失宣降,水道失调;兼见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则病性属寒,是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

  ②小便不通:小便不通,谓之癃闭,寒热虚实皆能致之。骤感风寒,肺卫闭郁,尿路挛急而闭,病性属寒。湿热蕴结,精室肥大,压迫尿路而闻,病性属热。肾阳衰惫,气化无权;或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而闭,病性属虚。血瘀成癓,液结成石,阻塞尿路而闻,病性属实。此外,肾功能衰竭,气化不行,水停为肿而呈小便不通,间亦有之。

  ③小便涩痛:急欲小便又欲便不能而呈尿频、尿急、尿痛,是小便不畅。小便不畅是因尿路率急使然。盖五脏经隧均由肝系之膜构成,经隧感受刺激而呈挛急,于是频急而痛见矣!若小便不利兼见尿来中断,因结石阻于膀胱下口者有之;精室肥大压迫尿路者亦有之。

  ④余沥不尽:尿后点滴不尽,是因肾气虚损,不能固摄膀胱所致。

  ⑤小便失禁:小便失去控制而自遗,谓之小便失禁。为肾阳虚衰,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若病人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遗,是因心神失其主宰,病势垂危。

  ⑤遗尿:梦中小便自遗,谓之遗尿,小儿多见,成人偶亦有之。兼见食少神疲,是肺脾气虚,气不摄津;兼见形寒怯冷,是肾气未充,膀胱失约;两种机理并存,尤为多见。如果不是梦中遗尿,而是咳则尿出,妇女可见此证。是因肾的气化不及,水液内停,从三焦上逆犯肺而咳;复因肺气虚损,咳时耗气,津无气摄而遗。所以咳是肾失气化,水泛高源,病本在下而病标在上;遗尿是因肺气虚损,不能摄津,病本在上而病标在下。是下病及上与上病及下两种机理并存的反映。

  

9.5 5.大便失常

(1 )便秘:便秘属于牌系病变,以大便干燥为其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舌诊概论 (中日双語)
周仲英谈中医临床四诊技巧
【转载】周仲英讲中医临证技巧(一)
中医望诊:四诊合参之望诊闻诊【转帖】
中医学与健康自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