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邦杰委员:发展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

中国生态农业有悠久的历史,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思路。结合现代技术,以畜牧业为核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中存在不可忽视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业生产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投入必要的种子、肥料、饲料等生产要素,经过动植物转化生产农产品,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一种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也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系统外部的投入、系统内部的运转、系统对外部的输出三个环节,存在资源浪费和污染:

1、系统外部投入环节

大量使用化肥既带来浪费,也对系统外输出污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基本上是靠大量的化肥投入支撑的。从1990年到2003年,化肥使用量(折纯)从2590.3万吨增加到4411.8万吨,增长70.3%,而粮食生产量单从年度对比来看,不仅没有增长,还下降了4.7%。由此产生四个问题:一是大量投入化肥,导致投入的边际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上升;二是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三是化肥利用率低(只有35%左右),大量的N、P、K营养元素流失,进入地下水造成硝酸盐含量过高,进入地表水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四是大量消耗化肥的背后是大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耗,因为化肥生产主要是以煤炭、天然气和磷矿石为原料。

2、系统内部运转过程

农作物秸秆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从而对系统外输出污染。在种植业产出环节,我们更多地利用了粮食等子实产品,而5亿吨左右的粮食秸、2000万吨左右的蔗渣和蔗梢、3000多万吨油料秸秆等,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如粮食作物秸秆,除用作牲畜饲料、农村生活燃料和直接还田的以外,未利用的还有2亿吨左右,其热值相当于的1亿吨标准煤;未利用的秸秆,要么被抛弃在田边沟渠造成面源污染,要么人为焚烧污染大气,是很大的浪费。直接作燃料的秸秆,燃烧的热效率只有10%,很不经济。

3、系统对外输出环节

畜禽粪便未能有效利用,对外输出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粪便、尿液和畜禽舍冲洗污水(统称粪污)。目前畜禽粪污主要是作肥料直接使用,用于沼气原料的还比较小。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向规模化、小区化集中饲养,粪污也相对集中在规模化养殖区域。由于管理不善和未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一是造成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二是夏季高温季节自然发酵产生臭气,污染周围的空气;三是养殖区域周围大量滋生蚊蝇,恶化了周围环境。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路线及潜力

依托畜牧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要途径有两条:

1、农作物秸杆三段循环利用

第一段利用:以主要农作物秸杆为粗饲料,搭配必要的精料或优质豆科牧草发展草食牲畜,转化为肉、奶、毛皮等畜产品。第二段利用:将畜禽产生的粪污通过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的生活用能。第三段利用:将厌氧发酵后剩余的沼渣和沼液作肥料使用。如果全国能新增利用2亿吨家作物秸杆,粗略估算,可养600万头奶牛,2700万头肉牛,年产牛奶2000万吨,牛肉150万吨,其粪污可产生沼气217亿立方米,相当于1540万吨标准煤。

2、畜禽粪污两段利用

将畜禽粪便由目前的作肥料一次性利用改为生物质能源—肥料两次利用,可一举两得。目前,全国每年养殖140亿只家禽、10亿头生猪、2亿头大牲畜、6亿只羊,粗略估算,每年产生粪便10.6亿吨(干粪),按可利用5.3亿吨外加人粪尿粗略估算,可产生1727亿立方米的沼气,相当于12262万吨标准煤。

三、发展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畜牧业是实现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点:

1、节约饲料用粮

在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矛盾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草食畜牧业,既可节约粮食安全,又可增加食物的供应,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有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通过青储、氨化等措施利用的作物秸秆已达20500万吨,节约饲料粮4450万吨。如果扩大利用2亿吨,约可节约饲料粮4000万吨。

2、缓解农村能源问题

以牲畜粪便为主要原料发展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农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都是可再生资源,以生物质能源替代数量越来越少的化石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形成新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对秸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带动畜禽养殖业,农村能源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

4、改善畜产品结构,增加市场供应

我国肉类构成中,牛肉的比重较低,2003年占14.2%,人均牛羊肉只有7.6公斤,奶的人均占有量只有13.5公斤,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农作物秸秆利用发展牛羊等草食性牲畜,可增加牛羊肉、牛奶的市场供应,改善畜产品结构。

5、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物秸秆是农业的副产物,过去农民怕麻烦,要么弃之荒野,要么付之一炬。畜禽粪便由于随意堆放,往往会随雨水进入河流、湖泊,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之一。通过对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在农业内部形成种值业、畜牧业、农村新能源产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对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依托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目前发展农循环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政策环境正在形成。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2、开展前期研究,制定总体规划

应加强前期研究,进一步摸清资源底数,研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路线和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

3、争取资金支持,实施重点示范工程

我国秸秆养畜技术、沼气技术已比较成熟,目前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布局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主要是在退耕还林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西部山区,秸秆资源却更多地集中在农业主产区,资金和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匹配。为此,建议国家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实施两大工程:一是秸秆养畜示范工程。目前农业部只有国有农业综合开发安排的有限的专项资金,其中有偿资金占70%,扶持力度较小。如果从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10亿元,启动100个左右的示范县建设,可迅速形成产业规模。二是重点畜禽场配套工程。扶持对象主要是已建成的畜禽场和大中型养殖场,建设重点是畜禽粪污能源利用工程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完善。

4、安排部分资金,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建议启动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原则上以农民、企业为主,国家资金重点扶持规模化养殖农户和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主要用于建设青储池、畜舍、挤奶厅、沼气池、技术服务及防疫设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此外,建议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草食畜禽规模化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杨邦杰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畜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浚县杂谈 - 浚县论坛 - Powered by Di...
解决农村畜牧业污染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
什么是循环农业?探秘多地循环农业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食用菌“还原”大农业生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