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灵笔墨 书生情怀——史大作书法作品赏析


认识史大作兄是在2010年湖北仙桃楚简书法研究班上,俊秀、清朗的外表和敏捷的思维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俗的书生模样。我们“同居”三日,一起参加学习、一起探讨书艺、一起濡墨挥毫、一起在秋天的江南行走,后于汉上逗留,一起参观武汉博物馆、一起到古琴台游历,欣喜而惬意快乐,对大作先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多年来,大作兄沉浸二王一脉,尤钟情董华亭,对董氏法帖深研细究,经年不辍,颇多感悟,其下笔处颇得董氏神韵。功力扎实,笔墨老道,用笔法度谨严,率意自然,很少做作;线条爽利流畅而多轻盈浪漫;结字精巧,字势灵活多变;整体布局疏朗有致,以秀雅为主基调。数十年的笔墨功夫,手动笔到,墨舞性情,落墨处是其书写的灵性和对笔墨的精准理解与把握。


喜欢大作兄笔墨的清雅。在审美取向上,大作兄的书法以清雅为主。字如其人,大作兄外表儒雅斯文,秀外慧中,清新秀雅之气由内而外升腾,所以其书法多轻盈、俊美、潇洒、劲爽。这一点,亦是天分使然,他自幼聪慧,无论是笔墨驾控还是对章法布局的布置,都透着一股聪明劲。他的字中很自然地透着清雅之气,这份清雅是发自骨子里的,人骨清神秀,字自当没有俗意。即便以多秀媚之气的董华亭为宗,也没有一点媚骨,亮丽的墨液在纸面潇洒飞动,如清洌洌的山泉,甘美清凉,挥洒的是个人情怀与天性。


大作兄的笔墨巧妍而生动。自二王一降,行草书的流美成为审美基准点,笔墨的飞动、线条的蜿蜒灵动以及粗细变化和行笔过程中的提按停顿、疏密张弛及黑白分割、书写中的节奏感的把握,这些艺术感觉成为历代行草书书家沉溺其中的最好的注脚。宋以后,元明的赵、董又将这一审美风格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清初至中叶,因皇室偏爱,赵、董书风盛行,可惜,其时大多书人截取赵、董之媚态,将流美书风带到了死胡同。而后碑学兴起,二王一脉帖学受到很大冲击。误读赵、董已经成为书法界的惯性,而赵、董的才情和笔墨的灵性很少有人深究。大作兄独钟董华亭,也是被其才情笔墨所吸引,取董书的才情、灵动和秀妍,既取妍而舍媚。所以,看大作兄的行草书,笔墨灵动中有沉静,秀妍中多清隽,用笔干脆利落,使转斩钉截铁,没有丝毫柔弱和媚俗之气。如春日之清风徐徐,盛夏芙蕖之清泠潋滟。

【全国十一届书法展入展作品前留影】

大作兄善于学习,痴书如命,他在楚简研究上下过很大功夫,单购买与楚简书法相关的资料书籍近万元。大作兄更是一个善于动脑子的书家,他不断吸收前人笔墨精粹,借鉴今人优秀的书法元素,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创作。有时我们通过网络交流到深夜,他每每感悟:“一直在思索,要重新审视自己,最好有一次颠覆,天命已过,再不有所悟注定无成,但突破自己也是十分艰难的。”不满足于现状,从经典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为此,他再一次上溯魏晋,穷经皓首,在二王一系法帖中苦苦寻找着自己的那份灵感。非常欣赏他近期作品,用笔日趋老辣,迅捷果敢,运笔过程变化明显,古拙和厚重的成分逐渐增加,线条的力量感更加强烈,耐读耐看,越玩味越有滋味。
杨守敬在《书学迩言》中讲到:“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无论观点是否偏颇,但在书法学习中,天分、多见、多写都是很重要的成功要素。大作兄三点皆具,可谓幸哉。衣带渐宽终不悔,大作兄在自己的艺术王国努力追求着、快乐着、幸福着,生命因笔墨生发一定会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作者:王炳学(天津)

【群英玩墨馆挥毫】


史大作 1964年5月生,河南省范县人。书法师从张荣庆、李刚田先生。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展、永乐宫书画艺术节等。楷、行、草、篆四体皆擅,出版《史大作书法集》等字帖、书籍十余种。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篆书委员会执委,濮阳市板桥书画院院长。


【著名书法家张荣庆先生为史大作题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书生——当代艺坛70年70家
学问深时意气平——梁文斌书法写意情怀
「艺术中国 」——董修善的艺术世界
王冬龄,他的作品完全取于林散之的书法风格,巧妙结合,融汇运用
高进非纸质草书代表作《书法金句100句》
当代书法名家陈学启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