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拳王格斗》译后记 | 史旭光:由杰克·邓普西到李小龙
userphoto

2022.07.08 云南

关注

对泰森来说,这张拳击海报意义非凡!

能与其他几位伟大的拳王并列,让他倍感压力,

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左上角是杰克·邓普西。

小时候,我喜欢看拳击比赛,那时候还没有如今这各式各样的搏击运动及相关赛事,只有央视体育频道的一档名为《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的节目。每逢周末,我便早早写完作业,安心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在主持人的解说以及拳手的对抗中,我逐渐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拳击知识,并知道了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德拉·霍亚、小罗伊·琼斯、刘易斯、莫斯利、特立尼达德、霍普金斯……在这些人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非泰森莫属。至于被誉为拳坛传奇的穆罕默德·阿里,对当时的我来说,其实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他在拳坛叱咤风云的时候,我还未出生。而再久远一些的拳王,我更不感兴趣,因为黑白画质的拳赛录像既模糊又粗糙,乍看上去,没有太大的视觉冲击力,无法“刺”到我【注:罗兰·巴尔特在《明室:摄影札记》中提到,在观看影像作品时,作品中的某一要素会像箭一样从作品中射出来,“射中”观看者,从而使观看者被触动,这一现象被其称为“刺点”(punctum) 】

后来到县城读初中,有了少许独立支配金钱的自由,我能够每个月从既定的生活费中省出一部分来购买各种武术杂志,其中持续订阅时间最长的是《拳击与格斗》。对男孩子来说,那真是珍贵的精神食粮,无论是拳赛介绍,还是拳坛轶事,甚至是与格斗有关的技术类文章,我都必定要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不错过任何信息。也正是自那时起,我开始疯狂地痴迷李小龙。因为,相比那些外籍拳王,李小龙对我来说更亲切,而且他的魅力以及不平凡的短暂人生经历也更有传奇色彩。

香港《功夫杂志》李小龙逝世六周年纪念专辑

初中毕业后,我去南方求学,一门心思练截拳道。2002年正式踏入社会,以教拳为生。出于教学需要,同时也是为满足自己对李小龙的好奇心,我开始陆续收集与李小龙相关的书籍和影像资料。2005年前后,我入手了Tao of Jeet Kune Do(中译本名为《截拳道之道》)一书,该书是由李小龙遗孀琳达女士联合吉尔伯特·约翰逊(Gilbert L. Johnson)依据李小龙笔记手稿整理而成。我在书中首次看到了邓普西的名字。李小龙在笔记中写道:“铲钩拳的重要性仅次于远距离冲撞直拳(根据邓普西的说法)。它会使你有机会击倒那些试图抓住你的对手,最不济也能让其瘫软下来(别忘记使用肘击、足踏、膝撞)……【注:Bruce Lee, Tao of Jeet Kune Do. Ohara Publications, Inc. 1997. p.111.】”括弧中的内容应是李小龙在阅读时所做的备注。

在李小龙的笔记中,初次见到邓普西的名字

之后不久,我在北京外文书店买到了Jeet Kune Do:Bruce Lee’s Commentaries on the Martial Way(中译本名为《截拳道:李小龙武道释义》),这是由琳达授权著名李小龙研究专家约翰·里特先生(John Little)查阅所有李小龙笔记,并重新整理而成的,与此前的《截拳道之道》相比,该书条目更清楚,而且附加了多篇未曾公开的内容。在本书中,杰克·邓普西的全名得以正式出现:“杰克·邓普西的拳击思想——“在打拳架时,最重要的武器是“引爆”体重。a. 坠步;b. 腿部弹簧式发力;c. 肩/腰转动;d. 急剧上提【注:Bruce Lee, ed. John Little, Jeet Kune Do: Bruce Lee’s Commentaries on the Martial Way. Tuttle Publishing, 1997. p. 252.】。”

李小龙笔记:杰克·邓普西的拳击思想

尽管在李小龙这里两次“偶遇”邓普西,但并未引起我的重视,这可能与我当时的知识结构和视野有关。直到2015年那封信件的出现,才让我真正开始正视这位对李小龙来说分量足够重的人物。某一次训练时,学生李超送给我一本李小龙企业授权出版的The Treasures of Bruce Lee: The Official Story of the Legendary Martial Artist(直译为《李小龙珍藏:传奇武术家的官方史料》),在该书收录的众多珍贵藏品中,有一封杰克·邓普西在1965年4月12日给李小龙的回信【注:详见本书引言,由此我才意识到二人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往来”。于是,我开始留意与邓普西有关的信息,并在2017年4月买到了这本Championship Fighting:Explosive Punching and Aggressive Defense(中文版取名为《拳王格斗:爆炸式重拳与侵略性防守》)。不过,书籍入手后,仅粗略浏览一番便束之高阁,显然收藏的意义远远大过了学习的目的。

杰克·邓普西给李小龙的回信

2018年4月初,为了做网络教学直播课,我需要事先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备课,将技术要点、训练方法以及技术背景一一厘清,于是又重新拿起邓普西的这本书。仔细翻看之后我发现,原来收录在《截拳道之道》一书中所有关于铲钩拳的笔记以及三则螺旋钩拳的笔记竟然全部出自这本著作,引文与原文对照,语句用词完全一致,只不过李小龙在摘抄时,将原书中的“left”(左)与“right”(右)对调了,因为截拳道是右侧置前的对敌姿势,与常规的拳击站架完全相反,简举一例如下:

李小龙在摘抄时,把“左”和“右”进行了对调。

在重沙袋前以常规拳架姿势站好……肘部内收,紧贴于髋骨前缘。将半握拳的左手稍向上翻转,使手掌偏向天花板,手掌倾斜之后,应与地板和天花板成45°角。与此同时,右手保持正常防护位置。现在,双脚不动,突然向右转动身体,左侧髋骨会随之出现一个转动、铲起的动作,将左拳狠狠地顶进沙袋,瞬间“引爆”,落点大约是在太阳神经丛(心窝)的高度。左手倾斜的角度会使你的拳峰结实地抵到沙袋上【注:Jack Dempsey, Championship Fighting: Explosive Punching and Aggressive De f ense. Simon & Schuster, 1950. p.85. 】。(杰克·邓普西)

起始姿势(右侧桩架):肘部内收,紧贴于髋骨前缘。将半握拳的右手稍向上翻转,使手掌偏向天花板,手掌倾斜之后,应与地板和天花板成45°角。与此同时,左手保持正常防护位置。现在,双脚不动,突然向左转动身体,右侧髋骨会随之出现一个转动、铲起的动作,将右拳狠狠地顶进沙袋,瞬间“引爆”,落点大约是在太阳神经丛(心窝)的高度。右手倾斜的角度会使你的拳峰结实地抵到沙袋上【注:Bruce Lee, Tao of Jeet Kune Do. Ohara Publications, Inc. 1997. p.110. 】。(李小龙)

铲钩拳的动作描述

这一发现让我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也让我对李小龙的学习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进而重新审视李小龙所遗留下来的笔记。然而,2018年底,网络教学直播课暂告结束,继续深入探究李小龙与拳击之间的关联也因缺乏动力而随之终止。

年20204月底,好友苑博洋告诉我,其所供职的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拿到了杰克·邓普西这本书的版权,正在寻找合适的译者。我非专业拳击出身,仅对拳击稍有了解,但出于对杰克·邓普西拳术理念的好奇,同时也希望能借机继续探究李小龙和拳击之间的关系,所以毛遂自荐,接下了翻译工作。

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它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家贺麟认为,翻译包含了理解、解读、领会、移译等诸多环节,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但内在却是译者与原文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仅就某一具体的翻译活动而言,对翻译对象的熟悉与陌生程度,往往决定了译本的优劣。所以,为了能准确地翻译这本书,我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先是收集了所有与拳击有关的书籍,尤其是翻译作品,仔细研读,目的是对翻译文体和特定的拳击术语有一基本的了解;其次,通过网络查找杰克·邓普西的相关资料【注:搜寻所得已整理成文,详见本书引言,图片、视频以及生平轶事全在搜寻之列,以期对他多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一番搜寻查找,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感谢互联网,它让我能够真切地回看历史,并可以借由暂停、放大等功能将以往所忽视的拳赛细节放大,使“模糊”变得“清晰”,从而加深印象、增进理解。在翻译期间,我与友人、学生交谈时,常会不自觉地把邓普西挂在嘴边,不是在大谈他生命中的高光时刻,就是在激动地分享刚刚厘清的拳术要义,以至于大家都以为我魔怔了。

坦白讲,翻译的过程是畅快且愉悦的,因为总会伴随着新知、新感受以及新认识出现。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打拳”(打拳架和打拳击)的理解,而且对于李小龙和邓普西之间的关联,我也有了更多的发现。

本书与目前市面上正在销售的大多数拳击著作不同的是,杰克·邓普西并不是在单一地讲拳击技术,而是对击倒对手的诸多不同因素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通过总结自身多年打拳和教学的经历(酒吧、拳台、拳馆、部队、战场),认真研究顶尖拳手的技术案例,并参阅同时代所有拳击书籍,由打拳的基本常识开始,围绕核心观点(爆炸式重拳和侵略性防守),构建出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自卫攻防体系,这也是他在拳坛能够扬名的关键所在。他用简练的图文将独特的格斗理论、攻防技术以及具体的训练方法,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英文版于1950年出版后影响深远,之后又多次再版,被视为当之无愧的拳击圣经。杰克·邓普西在书中所介绍的方法也已被事实证明,无论是职业拳手、拳击教练,还是拳击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对此,邓普西在书中早已言明,“我对自己所勾勒的体系十分自信。我确信我可以教授毫无拳击基础的初学者,乃至经验丰富的职业拳手,并且告诉他们自卫到底是什么。

年轻时的杰克·邓普西

年202011月24日,译稿提交一个月后,我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给约翰·里特先生发邮件时主动提到了这本书,“我认为杰克·邓普西对李小龙的影响很大,这本书让李小龙坚定了自己的格斗理念。”11月27日,李小龙诞辰八十周年,收到约翰·里特先生的回复,他认同我的观点,并分享了他的发现:“我记得我在影印李小龙手稿以及他写在书籍空隙处的笔记时,发现《拳王格斗》是截拳道的一个重要元素。当时我已经在黄锦铭师傅的指导下开始训练了,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他花了很多时间跟李小龙进行私人训练。他在给我上第一堂课时,向我解释了立拳打出时的那条’力量线’【注:2009年5月30日,我曾赴香港参加黄锦铭师傅的讲习会,那次他也提到了 “力量线”】。他让我站在那里,以立拳方式朝前出拳,拳面抵在他家墙上,接触点是拳面下端的三个指掌关节,他说是李小龙教给他的。后来,我在翻阅李小龙藏书中的《拳王格斗》一书时,发现书中有一幅插图,正好是一个人伸出手臂,把拳面抵在墙上的姿势【注:见本书第43页】。这让我意识到黄锦铭师傅教给我的东西是真实的,它来自李小龙。我确信当时他还没看到李小龙书中的注释。我认为李小龙偏爱立拳击打,是因为那类似于他在咏春拳中所学到的日字冲捶,但后来他开始意识到拳击中各种拳法的价值,尤其是以不同角度出拳(比如铲钩拳)。此外,李小龙还从邓普西的书中学到了如何使用’坠步’,即通过重力来增加出拳的冲击力……”

李小龙的钩拳动作演示

关于增加出拳的冲击力,李小龙阅读《拳王格斗》时,专门在“引爆”及“后续反应”等段落【注:见本书第56页】下面做了重点标记,并总结道:当放松的手在接近目标时,会瞬间握紧,拳头、手臂和肩膀如钢铁般坚硬,从而引发爆炸性的后续反应……举例来说,在拳击中,会教导拳手出拳时要“贯穿”对手——击中目标的瞬间,不仅要保持原有速度,甚至还要加速,将劲力贯入对方身体,使其被迫改变姿势……下定决心,尽全力给对方以痛击,并以坚定的意志来要求自己,务求在击中目标时,一次比一次狠……放松是更快、更有力出拳的必要条件。将你的右拳轻松、自然地打出,不到击中的那一刻,不能有丝毫的紧张,更不能握紧拳头。所有的击打必须能贯入目标数英寸,如此一来,你的拳头就会打穿对手,而非点到即止【注:Bruce Lee, Tao of Jeet Kune Do. Ohara Publications, Inc. 1997. p.96. 】

李小龙洛杉矶时期的重要弟子李恺先生曾在1948年取得过旧中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中丙级拳击冠军,他赴美生活后,于1967年拜入李小龙门下研习截拳道。他在教学时曾提及:“在截拳道中,前手冲捶的击打不能在触及目标后立即回收,而是要务求打透,能够在不减缓速度的前提下予以重击。”这一教学主张直接源自李小龙,而李小龙有可能是受杰克·邓普西的影响。在本书中,邓普西提到,“我之所以使用’左冲撞直拳’的称呼来代替’左刺拳’,是因为我不想让你将投掷出去的左直拳与现在大多数业余和职业拳手所使用的毫无杀伤力的左直拳或刺拳相混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使用左刺拳连你的帽子都打不掉,他们只会用它来轻快地点击、拍打、拂扫、挠人,就好像是往脸上打粉底一样【注:见本书第58页】。”邓普西的这一主张迥异于时下常见的拳击教学。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他征战拳坛的那个时代,有许多拳击著作特别注重直拳的有效击打,因为从拳击历史上看,现代拳击源于击剑,而早期的拳击就如同不持剑的击剑,较为注重直线击打,可是随着时代发展,这一高雅且艺术化的打法却逐渐被摆拳所取代了。摆拳较直拳更容易掌握,但一位真正的拳击高手一定能够打出硬朗、犀利的直拳。

杰克·邓普西的冲撞式直拳

杰克·邓普西的现身说法,让李小龙坚定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并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冲捶技术,其典型的推步冲捶的打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邓普西的启发。邓普西认为必须通过向前迈步去增强直拳击打的力量,李小龙也在笔记中提到了步法对增强力量的重要性:“在趋前攻击时,右脚不能在拳头未击中目标前先行落地,否则,身体重量就会落在地板上,而不是贯入到右拳的击打中。记住,要借助左脚蹬地,从地面获取力量【注:Bruce Lee, Tao of Jeet Kune Do. Ohara Publications, Inc. 1997. p.90. 】。”

李小龙

李小龙通过研究拳击,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武器库,掌握了后手直拳以及各种钩拳的打法,它们是对直冲捶(前手直拳)的完美补充。除此之外,邓普西在本书中所提到的侵略性防守也让李小龙共鸣颇多。一般的拳击教学总是将攻击技术和防守技术同时教授给初学者,但在邓普西看来,这种教学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大多数人不可能对一种情形同时具备两种反应。所以,他的理念是先教如何出拳击打,然后再进行侵略性防守的学习。所谓侵略性防守,是指在每次防守时都会伴随着反击——无论是同时反击,还是防守后反击。这与李小龙所接受的咏春拳训练中的连消带打颇为相似。只不过,李小龙在深入研究拳击之后,逐渐减少了连消带打的训练,而是更偏向于躲闪反击,因为这可以将双手解放出来,在躲避来拳的同时发起攻击。

杰克·邓普西的技术演示

与现代拳击教学相比,杰克·邓普西的做法似乎更老派,这与他打拳的经历以及生活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如今的拳击,早已变成了一项体育运动,但在邓普西看来,拳击是用拳搏击的艺术,其首要目的是教会一个人如何用拳头来自卫,而不是让他戴着拳击手套去参加业余或职业赛事,成为一名“精明”的比赛型拳手。对于打拳的人来说,拳头是他唯一的武器,如何通过这对武器快速击倒面前的对手是他唯一要考虑的事情,这也是杰克·邓普西写作的初衷。他早年在酒吧打拳,必须放倒对手才能获取酬劳、解决温饱;之后征战拳坛,他习惯快速结束战斗【注:快速解决战斗也是避免体力消耗的最佳格斗策略】,以勇猛、残忍的格斗风格著称。早期拳击规则尚未完善,在击倒对手之后没有读秒环节,对方站起来可以继续击打。邓普西曾在一个回合中连续7次击倒对手,那一情景像极了日常生活中的打斗:原始、本能、自然、粗粝,以拳头直接表达情感。据统计,在邓普西的人生战绩中,有60多场比赛是在首回合以击倒的方式取胜。二战期间,邓普西效力于海岸警卫队,负责格斗教学,其出发点也是要快速解决对手。这一核心理念终生未变。邓普西在70多岁时遭遇两名年轻歹徒实施抢劫,结果他一拳一个将他们放倒。

穆罕默德·阿里与杰克·邓普西

说回老派,一般而言,老派总会与“过时”扯上关系,但在邓普西看来,无所谓过时与否,有用才是关键。随着拳击运动的发展,拳击越来越远离打拳的初衷,而邓普西的举动让大众能够有机会重新审视打拳的行为,并再次关注那些早已被遗忘和忽视的技术,也正是这一点让李小龙为之着迷,让泰森将他奉为偶像。

晚年的杰克·邓普西

最后,翻译这本书令我个人受益匪浅。它激活了我小时候观看拳击比赛的记忆,更为我今后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特别感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苑博洋老师的信任和鼓励。在翻译过程中,也曾得到好友王浩淼(Bill Mattucci)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史旭光

21年2011月30日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现在很多所谓的“自卫格斗”都是笑话?一代拳王如是说
李小龙就是站在了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杰克邓普西
【新知】力量线:强烈推荐内家拳习练者一读
李小龙有多厉害,看李小龙与国外6大拳王格斗,格斗之王实力辗轧
推荐十部荷尔蒙爆棚的经典格斗电影(上)
不深蹲,无重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