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奥兰加巴德一】:阿旃陀石窟

 

 


 

 

 

 

    9月24日凌晨近五点,我们到达了奥兰加巴德。下车出站后,突突车的司机一下子围了上来,这次有了经验,一边摆手一边往外走。当只剩下一个突突车司机时,才掏出预订的酒店地址,50卢比把我们送到了酒店。

 

    酒店下午才能办理入住手续。把行李寄存酒店后,突突车司机问我们是否需要包车,他说可以帮我们找一辆。想着早点到达阿旃陀,就以3000卢比包了两天的车。这个价格比饭店的包车便宜不少。

 

    六点半小车司机到了。经过近三小时的车程(中途去吃了早饭), 我们终于到了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 周一休息)有三处收费
1.
下车后,第一道收费RS10 入场费,进去是个公园,绕过园子有市场,绕过市场是景区班车
2.
景区班车: 单程 RS10 (非空调车) RS20 (空调车), 两种车是轮流开的,不会等很久
3.
下班车后是景区售票处,景区门票RS250

 

    阿旃陀石窟位于德干高原西北、从奥兰加巴德向北104公里处的瓦格拉河断崖中的佛教寺院群,就是在这里保存着堪称人类瑰宝的壁画和雕刻等古代遗产(198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旃陀”一词来源于梵语“阿谨提那”,意为“无想”、“无思”。石窟環布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北部文达雅山的山腰間,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8世纪,前后历经千年之久。石窟主要有举行佛教仪式的支提窟(Chaitya塔庙,9,10,19,26,29号窟)与供僧侣修行用的毗诃罗(Vihara精舍、僧房之意)两种类型,共有29座石窟。石窟始建时,正值孔雀王朝的阿育王(Ashoka)时代。石窟内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佛教艺术及世界绘画艺术里的经典。按印度佛教石窟发展阶段划分,属于早期小乘佛教时期的计有第 4、5、8、9、10、12、13等窟,尤以第13号窟为最古,其开凿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2世纪,其余诸窟大约在前1世纪便已动工,但整体工程可能延续到3世纪才完成;中期佛教石窟有第6、7、11及14至19诸窟,年代从4世纪到6世纪中叶;属于晚期的石窟,基本排列在两端,即第1、2、3和第20至29等窟,其建造年代大约自6世纪中叶到8世纪。在鼎盛时期,这里的洞窟中居住了几百人,可惜的是瓦卡塔卡(Vakataka)王朝于5世紀突然覆滅了,所以那個时期的洞窟都没有最终完工,而整個阿旖陀的工程也突然停止。1819年,海德拉巴邦的藩王招待英国军官约翰·史密斯一起猎虎,史密斯追踪一头巨大的老虎来到溪谷,在断崖上举枪瞄准对岸之际,老虎在布满植物的岩壁上消失不见了。史密斯仔细观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于是报告了藩王。藩王下令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终于显露出来。随后,各国有关学者开始对石窟进行研究整理。自1992年起,印度政府着手维修工程。第一期百分之四十的工程费用,系由日本政府补助。

 

     让阿旃陀闻名于世的是杰出的壁画。虽然众所周知,印度的绘画从古时便发展起来,但由于高温多湿的气候,保存下来的几乎没有。然而唯一的例外就是这里——阿旃陀。而且不仅保留完整度高.内容也丰富。这些壁画可以说是中亚、中国及日本的古代佛教绘画的源流。如果说埃洛拉的石窟群以其巨大征服人,那么可以说阿旃陀的石窟群以其美丽征服人吧。

 

    阿旃陀的壁画被称为“阿旃陀类型”,是印度古代绘画的瑰宝。绘画者先要在窟壁上抹一层1.5厘米厚的土、牛粪和稻糠的混合物,然后涂上细石灰,再敷上几层色彩。现在保存壁画的洞窟有16个,壁画面积达3400平方米,色泽鲜艳,琳琅满目。壁画的内容题材多直接取材自佛经,内容描绘了佛陀成佛前修行的故事,表现了佛陀的降生、出家、成佛、降魔、说法和涅槃等等;还有描写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的。其中以1号、2号、10号、16号、17号保留得较好,尤其是1号和17号着实让人赞叹不已。

 

    1-6为1号石窟。第1窟是阿旃陀石窟群中最好的景点,是笈多王朝皇帝哈里谢纳开凿的,像宫殿一样豪华造型的石窟。第1窟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雕像。从中间和左右两侧三个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他的快乐、痛苦、冥想三种不同的神态。由于是按照优秀绘画师们的想法绘制的,所以壁画的完整度很高,而且保存状态较好。以致绘在后廊的本堂人口两侧的守护神像也作为阿旃陀石窟的象征而闻名。左边是莲花手菩萨,右边是金刚手菩萨Bodhisattava Padmapani/Vajrapani。 

 

    第一张照片就是莲花手菩萨。


2、右下方是金刚手菩萨



 

 

 

 

3、两边是上面的两位菩萨,中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雕像


 

     

4、


 

 

5、据说天花板和前廊右侧画着与伊朗使节举行欢庆活动,不知这张是不是当时的场面记录。


 

 

6、壁画就这样画满了墙壁,可惜有不少已经毁了


 

 

 

    7-10为2号石窟。

    第2窟虽然是后期开凿的中等规模的石窟,但由于保存状况良好,也是景点之一。左廊中央描绘着抱着刚出生的悉达多王子的婆罗门神和因陀罗神,以及注视着自己孩子的摩耶王妃的释迦出生的场面。左上方是未来佛弥勒菩萨。后廊右侧排列的神是作为鬼子母神得名的哈里提千手佛,屋顶装饰也值得一看。

 

7、细看图中有一个婴儿,应该就是“抱着刚出生的悉达多王子的婆罗门神和因陀罗神,以及注视着自己孩子的摩耶王妃的释迦出生的场面。”


 

 

8、壁画保留得比较完好


 

 

9、门框两边的雕塑经常是成双成对的男女





 

 

10、柱子的上方也雕刻着人物


 

 

    11-13为4号石窟。第4窟阿旃陀最大的比哈拉石窟。由28根柱子支撑石窟。里面的石雕非常精彩。如果完成就应该会成为宏大的僧房,但因为断壁横穿难以作业,终于连壁画都没有画就放弃了。

 

11、门框上的雕刻太丰富了


 

 

12、由柱子支撑的石窟


 

 

13、石雕很精美



 

 

 

 

 14-15是第6窟。

   6窟是后期窟中早期开凿的2层比哈拉石窟。虽然未完成.却可以看出僧侣们经常使用的样子。因为仅存的壁画表面被煤熏黑了。

   

 

14、每个石窟里都有工作人员



 

 

 

15、仅存的壁画已经熏黑了


 

 

    16-17为9号窟。

   9窟是简朴的前期查提亚石窟。公元前1世纪建造的。佛塔(古时候也曾把屋内的佛塔称为查提亚)是没有佛祖雕像或画像的时代信仰的核心。

 

16、这个石雕,可以看出时代的久远,公元前1世纪建造的,比敦煌早好几百年。


 

 

17、



 

 

 

 

    18-22为10号窟。

    10窟宽敞高大,却是比第9窟更简朴的查提亚石窟。也就是当年英国士兵在密林中发现的那个石窟。石窟壁画保留得比较完好。

 

18、


 

 

19、


 

 

20、


 

 

21、服装上的皱褶很细腻


 

 

22、色彩很鲜艳的一组


 

    第11窟已经改成修复办公室,里面展示了不少壁画和雕刻修复前后的对比图片。

 

23、这是修复的壁画拓片



 

 

24、16、17窟的大象门


 

 

    25-28为16窟。

      16窟。从象门上台阶,就来到了笈多帝国宰相开凿的比哈拉石窟前。寺院左侧的岩壁上刻着帝国宰相的碑文。内部屋顶非常高,空且大,但仍然是简朴的后期石窟。唐草花纹等作为装饰被括绘在没有雕刻的柱子上.左廊上残留的壁画是难陀出家的故事,难陀的新婚妻子世人皆知的美人突然听说丈夫要出家而不省人事的场面。   

 

 

25、



 

 

 

 

26、房檐上的石雕也很精美


 

 

27、新婚妻子突然听说丈夫要出家而不省人事的场面应该就在下面第一张


 

 

28、很多已经脱落和变色了


 

 

    29-33为17号窟。

   17窟是统治阿旃陀地区的土邦王开凿的比哈拉石窟。壁画保存状况良好,可以说是亏第l窟并列的最大的景点.背对入口的正面廊左壁上残留的是印度珍贵的六道轮回图(芋分)。正面廊右边部分是醉象臣伏的场面。那些试图杀掉佛陀将教团据为己有的提妥达多饲养的疯狂大象们,来到佛陀面前也变得驯服了:一进入内部,也许会感觉好象要被周围整面墙的壁亘压倒。第17窟壁画的主题大多数是讲述佛陀前世故事的《本生经》(《本生谭》),到处都描绘着梦一般的豪华宫廷生活。在远离人群的瓦哥拉河作画的绘画师们一定会画出梦一般的故事:另外,右廊前壁是照着镜子化妆的女子。虽然身上缠着饰物,但上半身全裸露出乳房的样子,是当时女性的风格。

 

29、柱子上的石刻很细致


 

 

30、照镜子的照片应该是左下


 

 

31、豪华的宫廷生活


 

 

32、难得有生活场景


 

 

33、疯狂大象们来到佛陀面前也变得驯服了


 

 

    34-36为19号窟。

   19窟是后期查提亚石窟。与前期简朴的第9窟、第lO窟比较,不同之处一目了然。装饰复杂、精巧。内部的佛塔与佛像合为一体,顶端到达屋顶,好像连天都能够到似的。排列的柱子上的雕刻也值得一看。但寺院正面的雕刻大多是后来加上的,而不是本来的样子。看起来眼睛都很粗糙的小佛像们,不是王侯而是百姓们竭尽所能进奉的。

 

34、门前雕满了石刻


 

 

35、佛像与佛塔融为一体,顶端到达屋顶,好像连天都能够着。佛塔顶部的伞是大乘佛教的典型。排列的柱子上也有许多雕刻。



 

 

 

36、这些雕刻可能是后期的


 

 

    37-40是20-23窟,具体哪张是哪个石窟有些记不清了。

 

37、


 

 

38、第23张的壁画来自这里。


 

 

39、还有这张




 

 

40、


 

 

41、24窟很容易被忽略,大多数人都过而不入。但是希望大家一定打着手电进去看看。从在开窟中途被放弃的大厅可以明白是怎么将岩壁雕出寺院的。同时试着想象曾经有几十个工匠在这里雕刻的情景。(这段话来自网络,很高兴我没有错过它,看到时真的很震撼)

   


 

 

    42-45为26窟。

   26窟是持续到阿旃陀石窟开凿过程最后的,华丽甚至豪华的查提亚石窟。以比第19窟更美丽的佛塔为中心,排列着拥有细致雕刻的柱子。侧廊左侧向右方横卧着印度最大的涅檠像。里面有佛教传说里最富戏剧性的降魔成道的雕刻。攻击在菩提树下冥想的悉达多的魔王波旬、诱惑他的魔王的女儿们都被雕刻出来。

 

42、比19窟更美丽的佛塔,石柱上的雕刻也比19窟精美


 

 

43、下面两张是印度最大的涅檠像,从两个方向拍摄的


 

 

44、菩提树下冥想的悉达多,周围的人物雕刻得惟妙惟肖


 

 

45、石窟的顶和佛塔都有精美的雕刻,这里应该是阿旃陀雕刻最好的石窟


 

 

    26号窟之后的27、28、29都不能攀登和进入。第25、26、27窟如果作为复合窟完成当初的计划,将成为阿旃陀最宏大的寺院。但是现在只有涅槃像和夕阳下平和的佛像不可思议的笑容作为阿旃陀的尾声存在着。

 

46、石窟群的外貌


 

 

47、29个石窟就起起落落地坐落在这里


 

    48、看完了石窟,本应爬上山对面看一看当年英国士兵在密林中发现的场景,以及石窟群全貌,但实在太累了,放弃了。把在11窟看的沙盘放在这里,可以看看石窟的全貌



 

    拍摄和整理这组照片异常费劲。因洞内几乎没有照明设备,用带去的手电照明拍摄的照片都色彩不对,只好放弃照明,用6400的高感光度拍摄,照片的质量肯定会受影响。整理照片时又对照书中和网上的资料,想弄清楚每张照片属于哪个石窟。因当时没有记录,只好凭记忆和拍摄时间整理,难免有差错。

 

    我本人非常喜欢这个石窟里的壁画,我去之前就听说这里是“印度的敦煌”,所以充满了期待。原以为期望值高,可能会失望,但看后我没有失望的感觉。虽说这里没有敦煌壮观,也没有敦煌保留的完整。但我喜欢看它时的从容,没有人打扰你,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经常一个窟内就两三个人(也许是我们到的比较早的缘故吧}。我还爱它的亲民,不会让你只看几个窟,还要由导游拿着钥匙开门,可以拍照(当然不能用闪光灯)。你可以带着干粮和水,安安静静地度过一整天(我们在那里呆了6小时),任思绪飞扬。

 

    这次的照片很多,我希望留给自己日后回忆(敦煌去过两次,第二次还特意多花钱看了两个比较完好的石窟,几年过去了,我现在就只记得那个飞天了。这次能记录下这么多照片,我很高兴),对给网速慢的朋友们带来不便。俺深表歉意。

 

    以上石窟的资料来自网络和书,还有朋友给的攻略。在此谢谢朋友们的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艺术黄金时期的见证者——世界文化遗产阿旃陀石窟壁画
印度印象 阿旃陀石窟
印度 阿旃陀石窟群
世界文化遗产
印度不毛之地与我国石窟艺术的内在联系(下)
【印度】令人惊艳窒息的壁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