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之一:辛亥革命前后时期文学2|现代文学|革命|辛亥革命|秋瑾|中国同盟...
中国现代文学之一:辛亥革命前后时期文学2
正是在近代文学这种反帝反封建和要求社会进步传统影响下,加之西方文学作品与文学思想的大量翻译引入,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与文学家。他们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对清王朝已不抱任何幻想,决心以文学为武器来配合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他们办了许多革命报刊和文学期刊,组织了不少文学团体。其中革命家兼作家有章炳麟、秋瑾、邹容、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人,革命报刊和文学期刊有《东方杂志》、《苏报》、《民报》等,文学团体有'南社'、'春柳社'等。
章炳麟(1867-1936)字太炎,浙江馀姚人。他曾先后师从俞樾、孙诒让,研究经学、小学、佛学与子书。中日战争后,他开始关心政治、阅读新书,并受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的影响,他一度与康有为、梁启超有关系,但由于他倾向革命,终于大反属保皇派的康、梁。他热情地参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民主革命运动,曾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主持人。后来又反对过窃国大盗袁世凯。鲁迅先生在其《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称他'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并世无第二人'。曾'七被迫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他确实是这一时期学问渊博、具有强烈民主主义思想的革命家与学者。
章炳麟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尤以散文为突出。早在1901年,他刻于苏州的《訄书》中《客帝》一篇,就表现了鲜明的民族思想。发表于1903年《苏报》上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更是旗帜鲜明地主张民族民主革命,对打击改良派和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他的这些政论散文是他广博学识与革命激情的结合体,所以一般感情强烈,思想敏锐,内容充实,组织严密,有一种'所向披靡,令人神往'的气概。后来他在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时,由于不满汉及唐宋文,曾以魏晋文相号召。他的这种取法魏晋,好用古文,也是他政论文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文章的宣传效果。
章炳麟还写有一些古体诗歌。这些古体诗一般取法汉魏乐府,其古奥的文辞亦影响了其流传,不过一些发抒怀抱、歌颂革命的小诗却清新流畅、通俗可读。如《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乾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通俗明快中表达了革命家的友爱和英雄气概。
秋瑾(1878-1907)字璿卿,一字竟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人。她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年十八嫁予湘人王廷钧。1898年,随夫迁居北京。
在北京这个新文化和革命思想活跃的地区,使她很快觉醒,并决心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妇女解放而斗争。1904年,她东渡日本求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加入了光复会和同盟会,并发起组织了妇女团体共爱会。1905年底,由于日本政府颁发了无理的'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她愤而归国。回国后,她创办了《中国女报》,并奔走于沪杭之间,积极组织起义。1907年事发被害。
秋瑾这位在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革命家,在文学创作方面也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随着她思想的发展变化,她将文学创作与革命活动结合了起来。她早期在江南家乡时,多抒发离愁别绪,感叹春去冬来之作。到北京后,随着她思想的觉醒,其作品一变而为充满激昂慷慨和爱国之情。如著名的《宝刀歌》:'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河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主人赠我金错刀,我今得此心雄豪。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沐日沐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不观荆轲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殿中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我欲只手援祖国,奴种流传遍禹域。心死人人奈尔何。援笔作此《宝刀歌》。……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号,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坚定革命意志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还有《宝剑歌》、《剑歌》、《宝剑诗》《红毛刀歌》等,也以对刀剑的歌颂,表达了这一主旨。特别是她后期创作的诗作,对她这种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表现的更充分。如《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这些诗作多为宣传革命而作,不仅有充实的思想内容,而且表现形式方面注意大众化、通俗化。如《同胞苦》、《勉女权歌》、《支那逐魔歌》等。
秋瑾还写了不少词。其前期的词作多吟咏花鸟,内容较单薄,后期词如[满江红]'小住京华'、'肮脏尘寰'等,就与诗一样,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豪迈爽朗胸怀。
秋瑾在散文创作方面,为了宣传革命的需要,崇尚白话文。如她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敬告姊妹们》等文章,就以白话文写成,不仅表达了反对封建压迫,呼喊妇女独立解放的思想,而且代表了辛亥革命前后进步散文的发展方向。
秋瑾还写了一部通俗文艺作品弹词《精卫石》,目录20回,今残存6回。这部作品有作者自传的成分,写出身书香门第的女主人公黄鞠瑞,不满封建家庭的束缚,东渡日本,参加革命活动。塑造了一个追求妇女解放的鲜明艺术形象。
秋瑾丰富的创作完全是用她追求革命的一腔热血写出来的,即把革命和文学很好地统一了起来,因此她的作品闪耀着爱国热情和革命思想的光辉,对当时的革命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还有邹容(1885-1905)和陈天华(1875-1905)也是此时著名的革命家和文学家。邹容的《革命军》(1903)歌颂革命,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残酷统治,提出建立共和国的具体政治纲领,在当时恰如'天清地白,霹雳一声',使清廷大为震动,对政治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部作品还以奔放的感情,流畅的语言,使散文通俗化大大前进了一步,是一篇著名的表现革命内容的新体散文。陈天华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和出色的宣传家。他写的《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作品,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宣传革命思想,体现了作者优秀的宣传和艺术才能。其中《猛回头》是唱本,《警世钟》是白话散文,《狮子吼》是未完成的章回小说。这三部作品以它通俗化和高涨的革命热情,在当时广为传诵。
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团体主要有'南社'和'春柳社'等。
'南社'成立于1909年,主要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他们配合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和种族压迫,提倡民族气节。其取名为'南社',意谓'操南音不忘本',亦即表示反清革命。其于1910年出版《南社》期刊,分文录、诗录、词录三部分,到1923年,共出版22集。另外,1917年辽出版《南社小说集》1册。辛亥革命前有社员200余人,辛亥革命后猛增至1000多人,其中有不少同盟会会员。'南社'的成立对当时的文学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它标志着文学为革命服务的目的更明确了,文学的战斗性和群众性大大加强了。
'南社'的主要成员陈去病(1874-1933)字巢南,江苏吴江人。他最初受康梁维新运动的影响,后来转向革命。曾参加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拒俄义勇队(在日本),中国同盟会(在芜湖)等革命团体,并到岭南等地从事过革命活动。他勤于创作,诗歌尤多。著名者如《将游东瀛赋以自策》、《图南一首赋别》、《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等诗作,表现了激昂慷慨的革命气势。
高旭(1877-1925)字天梅,江苏金山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6年归国提倡革命,曾为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他不喜吟花弄月诗风,提倡通俗的鼓动革命的诗作。如他的《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军国民歌》、《光复歌》、《国史纪念歌十六首》等诗,就有这个特点。特别是他的长篇歌行体诗《海上大风潮起作歌》、《登富士山放歌》、《路亡国亡歌》等,以奔放浩荡的革命热情,抒发自己的革命理想,可作为民族民主革命的进军歌。可惜他在辛亥革命失败后,陷入颓唐失意,连'南社'的革命作用也开始怀疑。
柳亚子(1887-1958)名弃疾,江苏吴江人。他于1903年加入了中国教育会,并到上海认识了章炳麟、邹容等革命家,坚定了革命理想。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和光复会,1907年与陈去病、高旭等酝酿成立南社。1909年南社成立后,他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他同时是个著名的诗人,其作品歌颂民族英雄,悼念革命烈士,揭露清王朝的腐朽黑暗,抒发革命的理想与怀抱,表达旺盛的革命热情和爱国思想。艺术风格方面与陈去病的拘谨板滞和高旭的恣肆汪洋均不同,表现得清新朴实、流转自如。他在辛亥革命后,仍然追随时代步伐,积极鼓吹革命,表现了一个爱国诗人的高贵品质。
另外,南社作家中还有苏曼殊(1884-1918)、马君武(1882-1940)、周实(1885-1911)、宁调元(1885-1913)等人较为出色。
'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重要文学团体,它对辛亥革命是起过积极作用的,但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其中成员发生了分化。有的继续追求革命,有的陷入消沉颓唐,有的则走向了革命的反面,所以,它的作用不得不由'五四'前后新的文学团体和革命作家所代替。
'春柳社'是1907年至1908年间,由留学日本的一批青年学生发起成立的。它主要是组织戏剧活动来宣传革命思想,曾先后在日本和上海演出过《黑奴吁天录》等剧目。这个组织最早将话剧这种'新剧'或'文明戏'引入中国,对'五四'以后被大力提倡的话剧这种新的戏剧形式的繁荣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学,从总体看是对社会革命和文学革命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但不可否认,它毕竟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文学的范畴,它和辛亥革命这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一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如它虽然高扬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但实际上它的反封建是不彻底的,它在文学方面始终未能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封建口号。同时一些革命派作家的脱离群众和在语文合一、采用白话等问题上的模糊甚至保守态度,都阻碍了他们在组织辛亥革命的同时相应地发动一个强大的启蒙和文学改革运动。这样就造成了辛亥革命前后作为政治运动是轰轰烈烈,而作为文学运动却显得有些冷清,虽然其间也不乏响亮的口号,但却也淹没在政治运动中去了。致使这个时期文学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及维新改良派大。一些维新改良派代表人物如梁启超、严复、林纾等人还与遗老们合作起来,形成旧文学的大合唱以对抗这时的文学革命。出现了专写'才子佳人'的鸳鸯蝴蝶派及其作品,陈腐俗套又脱离现实的'言情小说'、'狭邪小说'以至色情小说,以及充满庸俗情调和低级趣味的戏剧等。这种局面的改变不得不由'五四'前后的新的文化运动来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秋瑾集》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晚清文学之十六:秋瑾和邹容
中国近代公认实现阶层跨越的六位人物
叶芝诗12首
辛亥风云中的石路内外
【中国近代现代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