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情系列之一】故乡的原风景:陈艳萍散文选


陈艳萍,网名心然,湖北天门胡市人。70年出生,现居武汉。从事儿童教育工作。作品曾入选《湖北日报》等报刊杂志。2016年九月,获得TCL集团公司举办的“TCL成立35周年全国征文大赛”银奖。多年来,在散文这块园地耕耘,故乡,亲人,是我作为游子永远写不尽的眷念。乡亲,乡情,是我作为女儿永远话不完的情结。个人微信号15818820884


《故乡的白龙》

我的生日是腊月初四,儿时每年这一天,爷爷总不忘说一句:“萍伢好福气,和白龙太子一天过生日。”爷爷每次说这话时,极其虔诚。那时候小,虽不知道白龙太子是何方神圣?但心底笃定这是个真神,否则怎么会有生日呢!每每想起,心里荣耀至极,仿佛真有了另一种依靠。

稍稍大些后离开了故乡,每到生日,没有爷爷在耳畔唠叨白龙太子,但我依然记得它。只是随着年岁增长,已想当然地认为白龙太子是个子虚乌有的传说。爷爷如此说道,是想表示一份祝福。

春天里回天门老家,去皂市看望中学时的班主任,赫然发现老师的住宅傍着白龙寺而建。这难道就是爷爷经常念叨着的白龙太子?老师说是的,还给我讲了一段关于白龙太子的故事。

说是古时黄帝周游山川路经五华山时,大水咆哮奔流,便问是什么原因。一白发樵翁说:“昔日山下是肥沃的田园,一日,青白二龙突如其来。顿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山下一片汪洋,变成了青白二龙的戏水池。它们时而山前双蛟戏水,时而山后二龙戏珠,大有吞没五华山之势。”黄帝听完大发雷霆,下旨治罪二龙。众臣子连连称是,只唯独大臣风谏言黄帝说:“治罪惩罚,二龙反会更加猖狂,不利于民,不如规劝二龙引水入海,恢复田园,将功折罪。”黄帝应允。风氏马上传达旨意:“二龙引水入海,还土于民,保佑五华山风调雨顺,百姓世代平安,黄帝不仅不加惩罚,还将奉为神龙。如若不然,碎尸万段,遗臭万年。”青白二龙忙叩头谢恩。

青龙表面上听进去了,一转身却不择方向扭头而去。只听得一声巨响,金山穿眼,银山劈两半,虎山转了弯,惊动了山神爷,金山陡长千丈,银山突高万尺,将青龙王压在山下,只留一截龙尾在五华山西北化为山石,如今在皂市镇西5公里处称之为“龙尾山”。

再说白龙择向往东,摇头摆尾缓缓而行,穿过云梦泽,越过洞庭湖,把水引入东海,五华山下活土再现,百姓拍手称快。白龙所过之处,留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即如今的长汀河。从此古风城内,五华山下风调雨顺,百姓平安,有民间流传的儿歌为证:

长汀河,长汀河,九垴十八弯弯多,

要问湾湾哪里来,白龙引水抄的窝。

金满河,银满河,河水满满鱼虾多,

要问鱼虾哪里来,伏羲爷爷送给我。

于是黄帝将五华山交大臣风氏管理,送白龙图腾给黎民百姓作吉祥物,并筑风城于五华山上,设祭坛供奉白龙,世代相传。风城即现在的皂市。

讲完白龙的故事,老师引领我去白龙寺参观。一进大殿,看见的是或站或坐的大菩萨小菩萨。我问老师,白龙呢?老师说不急,在后面。这才看清,白龙寺前后两个大殿,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释迦牟尼等佛像,中间有一个放生池,白龙翘首欲腾立在池水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见过些寺庙,但没见过白龙寺这般清贫和富足相对立的场景。没有名山大川的地理优势,没有南来北往的游客烧香拜谒,却以龙和菩萨共处一寺的格局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古镇扎根千年。给人们普照信仰之光,领人们走进智慧之门。

树小也招风,地偏并不能免灾。历史上,白龙寺屡经发兴,屡经损毁。古书记载唐鄂国公尉迟敬德重修寺院时,使其拥有前殿、大雄宝殿、后殿、大悲殿、五云堂,五华清憩、官房、禅堂等建筑群体。明正德八年,嘉靖十五年,白龙寺又经几番装修,越来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工艺精湛。寺内有碑文载道:“栋楹穹窿,撑柱霄汉,丹碧辉煌,晃耀星日。”明文学家李濂到此,写下“白龙寺倚五华山,寺下长汀抱楚关,上界藤萝低日月,暮天钟磬送潺湲。石岩暗暗归云宿,松阁冥冥独鹤还。可讶老僧闲说法,异花飒沓落人间。”最灵异的一次是抗战时期,日本人攻到天门皂市,驻扎白龙寺内。修碉堡需要木料,打起大柱的主意。派人用铁链系着白龙寺的大方柱,用四匹马拉。柱子纹丝不动,改用两辆汽车拽,也岿然毅然。

日本人无奈何,只得派人爬上去用锯子锯。“噗通”一声,一日本兵坠地身亡。一众大呼白龙显灵,失色,罢手。白龙寺最近一次损毁是大炼钢期间,庙里的菩萨被打砸拆毁送进了炼钢炉。

此刻,面对白龙,面对着几根千年大柱,陷入了沉思。家乡并无森林,这么粗壮神性的树木是从哪儿运来的呢?我想起爷爷。这寺庙,爷爷肯定来拜过。回想起爷爷眼睛里的虔诚,我又回到了童年时的想法,白龙不是传说。正是白龙的护佑,才使生养我的这片土地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正是沾染了与白龙同月同日生的福泽,我才是今天的自己。

老师说,每年腊月初三,人们纷纷前来为白龙太子祝寿。白龙寺里,鼓声咚咚,磐声悠悠,沉香袅袅,梵音绕绕。香客们神情凝重,虔诚的在威风凛凛,功德无量的白龙太子面前三叩首,许下自己的心愿,祈祷安康如意。

如此渊源和荣福,我却今日才抵达。燃起一炷香,面向白龙太子,诉说心底的感动和歉疚。千年古刹,人间福祉。愿家乡的白龙,有更多人前来瞻仰。

 


《故乡的原风景》

人的心怀里有一张无声的琴,那里谱写着童年的旋律,故乡的深情。平时,它沉睡着,你并不清楚。只等一个偶然,它被外在的音乐拨动,和它共鸣起来。你才知道,你心底流淌着的是这样一支曲。

第一次听《故乡的原风景》,就迷上了那悠扬的陶笛声。笛声里,我回望故乡的原风景。笛声里,我生出翅膀,向故乡飞去。

故乡在一望无际的江汉大平原。放眼望去,视线之内平的像一面镜子。春天的故乡是大花园。乱风吹田野,紫云英小小的紫花被嫩绿的草叶托着,远远看,紫色滚滚。一群背着书包的孩童湿了裤子和布鞋在田间奔跑。雨后,草叶上点点水珠,阳光照着,似没擦干眼泪的孩子转身微笑般动人。大片的油菜花抱蕊摇风铺展在天地间。你放心,那惊心的黄一点不会刺到你的眼睛,轻轻吸一口,醉满整个春天。夏天,满池的荷花是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把河塘遮得严严实实。也或是天空布下的绿罗裙,让土地像少女一样美丽。微风吹过,几里外就能闻到合着鱼鲜的荷花香气。秋天,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饱满的颗粒散发养育生命的味道,像母亲的乳汁般醇香。微风吹过,稻谷起起伏伏,海洋般壮阔。冬天,庄稼收获了,田野寂静无声,满是空旷和萧索。一夜的白雪,给大地盖上厚厚的棉被,偷偷酝酿来年四季的清香。

故乡的原风景里,布满孩子们的脚印。开学了,乡间小路上就会有一支支由孩子组成的队伍扛着桌椅板凳向村庄中心的小学集结。那桌椅,各不一样,歪歪斜斜摆在教室里,像山间的石头般各自写满自身的悲喜。和小伙伴们放学归来采一把紫云英插在洗干净的小墨水瓶里,才发现刚刚在疯跑之中丢了母亲为我买的蓝纱巾。奶奶的责骂,心里的痛悔,眼泪一串串。

有星星月亮的夜晚,稻场是孩子们的游乐场。草垛子是躲迷藏的最好屏障,碾稻谷的石滚,大家踩在上面玩杂技。学堂破旧,窗户上钉着塑料薄膜,风一吹,薄膜气鼓鼓地喘息。要考试了,孩子们提一盏油灯去上晚自习,把农忙放假的时间补回来。小脑袋凑得太近,“扑哧扑哧”,头发烧得焦黄。没来得及拧熄,风穿过薄膜,灯火左冲右突,又赶紧拿手护住油灯。回家,走到池塘边,枯荷轻摇发出飒飒的“鬼”声。那时,压根儿不知道林黛玉钟情池水里的枯荷,且喜欢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只知道一路狂奔叫着家里的大人,他们好出来接。

故乡的清晨,木门次第吱吱呀呀,扭扭捏捏。梁上的老燕子等不及了,冲出去为儿女们寻食。乳燕们张着黄色的小口,抻头引颈候着妈妈寻回来的食物。打开鸡笼,鸡们扑腾扑腾翅膀,踏着碎步,各自在自家屋前屋后玩耍和拌嘴。房屋一侧的偏房,猪听到声响,大声嘟囔着叫饿,一瓢食下去,抢得鼻青脸肿。主妇们手忙脚乱。一会儿,各家各户的炊烟像花朵般开放在自家上空。孩子从床上爬下来,坐在青石门槛上,等着卖锅盔油条包子的生意人到来。傍晚,农人们扛着泥耙,牵着耕牛,向着村庄走去。孩子们写好作业,鸡鸭们拐进笼舍,妈妈们做好饭菜,总是那只狗先卧在桌下,小猫过来叼一口食,要看它的脸色。

村庄里的砖瓦房,石灰脱落露出灰色墙体斑斑驳驳,像一幅水墨画。黑色的瓦片依循着自身的弧度一层层一排排扣在屋顶。风来时,回旋的风声在屋顶穿梭袅绕。雨来时,雨水顺着瓦楞瓦槽给乡村瓦屋装上一道水帘。一夜大雪,早晨,一截截冰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的形状像一本翻开后仰面朝天的大书,中间那道横线两侧,往天空的方向造一弯飞扬的弧线,极像人嘴角的笑意,顿使脸部表情生动起来。猫顽皮,屋顶“飕飕”穿梭,踏出一片清脆。

“陶笛”,咬字嚼义,应该是泥巴制成。泥土的气息和成分构成了陶笛自然清新,质朴醇厚的天籁之声。它和土地上的人,有共同的乡愁。笛音倾诉自然对生命的关怀,呼唤生命和自然的和谐。你听,在笛音的跳跃下,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展妍。你听,在婉转的旋律中,溪流在歌唱,大树在招摇。你听,在音乐的魔力下,希望在挥手,生命在歌唱。情怀触动,远远近近的记忆都被唤醒。画面闪现,有形无形的力量都被激活。

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美感糅合成的自然之音与听者人生经历的碰撞形成一段赏心悦目的默契。如果你来自大漠,此刻浮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黄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圣境。如果你来自江南,此刻浮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情调……总之,不管你来自何方,它都会牵起你的手,走向心灵深处故乡的原风景,走向脑海深处眷眷无穷的念想之地。

走累了,要亲吻泥土;奔倦了,要休憩身心。《故乡的原风景》,是思乡的音乐,是将人们送往美丽自然之地的桥梁。城市的钢筋水泥,遮盖了太多泥土。高楼大夏,占用了太多属于自然界的地方。人的生命历程中,自然是不可忽视的美景,泥土是养育我们又最终接纳我们的归宿,是生命最原始的原风景,尤其需要亲近。而故乡,故乡是永恒的情感,是热爱一切的基石。

音乐赋予的感觉无穷无尽,无法一一抵达;笛音传递的情感绵绵不绝,无法一一描述。故乡的路很深很远,我再也走不到。没有抵达的,不能描述的,也是最动人的。一切尽在未达之处,未述之中。


 

《生命的原香》

拆开新买的书,一股醉人的气息袭来。书的封面是精致的黄板纸,融进些大白兔的奶香味。佩服这种匠心,何等勾人。每个人的原香记忆里都有奶糖,都有黄板纸的气息。在文字带你进入旧时光之前,心提前抵达,怀旧一番。

气息像一池水,沉醉的片刻,漾开了近来有些抑郁的心情。那把古旧的黄铜锁找到了,打开奶奶陪嫁的藏衣箱。小时候,父亲回家过年,总会带一些各种各样的糖果回去,奶奶用布包好,藏在衣箱的底部,款上铜锁,,钥匙挂在上面。趁奶奶不在,我搭着凳子,偷偷拿两颗出来。总不能好原,被奶奶发现。那股糖香味和洗干净晒透彻的衣服气混在一起,在时间和距离的沉淀下,加入到了我生命的原香。

原香这个词,我是受了原风景的启发,但它比画面更动人。每个人生命里都有一股原香,那是在生命初始地方的收集。它一直存在心海,抵达的交通工具不是记忆,而是闻到。对于游子,原香是一条路,不管生活在哪里,只要那熟悉的气息飘来,就会带你抵达童年。童年记忆是一味药,能疗治现实里的伤痛。

原香无影无形。人生活其中,看不见摸不着形容不好,它但却有着清楚的脉络和质地,能瞬间激活存在心底的人和事。这股书香,打开了奶奶的箱子,一路延绵,我回到了故乡小街的供销社。长长的房子,一边是烟酒糖醋味道,一边是印染花布气息,中间罗列着脸盆小桶毛巾饭碗之类的百货用品。

遥遥记得,烟酒糖醋一边一年四季潮湿阴凉,光脚走进去,打滑。说是孩子们流口水的地方,其实有些刺鼻。大人称盐买酱油,孩子的小手扒在水泥柜台上一跳一跳,隐约间看那玻璃瓶子里花花绿绿的糖果。哪天手里得了两分钱,巴巴往供销社赶,踮起脚尖,得两颗糖,甜丝丝绕舌尖三日。

女孩子爱美,想穿花衣服,有事无事到供销社去看,看大人们撕布,闻勾人的棉布味,仿佛那心仪的花布穿在自己身上。选好花色,卖布的营业员提着布边一抖,“梆梆梆”,叠着布的板子翻好多个跟斗,黄色的长木尺一量,刺喇一声,布撕好。那布香,伴着布灰在空气中回荡好一会儿。噼里啪啦,一阵算盘珠子响。五尺二寸,四元三角五分。

走在城市的街道,敞开的不光只有眼睛,还有鼻息。有意无意之间,飘过一股烟火味来,四顾间怅然独立。那是童年奶奶厨房里的味道。故乡江汉平原,喂进土灶烧火的是稻草。稻草不耐烧,需把它扭成草把。放学了,远远的我还没进家门,看见门口小山样一座零乱的稻草堆,就知道要扭草把。一万个不情愿只能放在心里吞吐。奶奶握草,我拿着一个由竹筒和铁丝绷得如弓箭一般的家伙什进退摇摆。

一群孩子,一个个辅导他们写作业,其中一个孩子身上发散出一种我熟悉的气息,那是童年玩伴秋秋身上的。秋秋是慢吞吞的性子,每天上学,都是我去她家催。紧紧挨着这孩子坐下。这时候,我是长大的我,玩伴还是孩提时的玩伴。片刻的相聚和沉入,别有一番滋味。赶紧拿出笔,记下这当下一刻的感受。孩子不明白:你在写什么呢?

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原香,会在气息中表达各自的偏爱,在心里投奔自己曾经最难忘的时光。我生活在乡村,我生命里的原香富含乡土气息。带着这股气息流浪,就是带着我的村庄我的田野生活。后来,我也经历过很多气息,许是先入为主,许是人的记忆有限,这气息无法向心海更深处漫溯。没有对应,只能形同陌路。

难怪香水的种类那么多,只为人们各有各的原香通道。曾经闻过一种香水味,太阳气息,一见如故。太阳是所有人的怀抱,这太阳气息的香水味应是所有人的生命原香。谁没有睡过阳光下暴晒过的香被窝?谁没有穿过阳光下晾晒过的香衣服?阳光本没有味道,投射到物品之上就有了味道。这让我想起了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没有意义,寻找的过程就是意义。原香也如此,风中吹,雨中跑,天空里飘,只因它曾经属于过我,在我就有了无限的意义。

我承认,日日里往那湖边赶,是为了闻荷叶的清香。还没等走近,气息就先跑来。眼下,村庄里正是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时节。炎炎烈日,酷暑离离,大人和孩子弯在田间地头劳作。累了倦了,一阵阵荷香味,是最好的提神剂。拉拢过一匹荷叶深嗅一口,是泥土深处的消息,是生命的原香。

经过汉水和长江交接的龙王庙,总要特意去闻闻水汽味。汉水,从故乡身上流过,飘来的水汽中,有鱼味,有稻味,有炊烟味,有菜园子味.......家乡高高的汉水大堤,趴在地上的马草又长又壮。星期天,伙伴们一邀,扯马草去豆腐坊换零用钱。下午,每个人一捆马草抱在怀里,刺鼻的草香直往鼻孔里钻,既解渴又抵饥。

四季里的闲暇时光,总要往有水的地方去,总要往草深叶多的地方去。天下草木一家香。一阵一阵的风,一阵一阵的气息在口鼻之间萦回。这是生命和自然一种美妙的熨贴,是我生命的原香在发出默默的邀请。我要时时让这条路保持通畅,抵达我最想去的地方。

看过一部的纪录片。生活在海洋的鲑鱼,三年后,全都回归自己的出生地——河流,产卵孵出孩子后死亡。三年前,它们是如何到达的大海?三年后,它们是如何回归的出生地?应该是生命原香的指引吧!

故乡,和我离散之后,留给我这缕生命的原香,让我以这样的形式和它相聚。


 

《生命的原香》

拆开新买的书,一股醉人的气息袭来。书的封面是精致的黄板纸,融进些大白兔的奶香味。佩服这种匠心,何等勾人。每个人的原香记忆里都有奶糖,都有黄板纸的气息。在文字带你进入旧时光之前,心提前抵达,怀旧一番。

气息像一池水,沉醉的片刻,漾开了近来有些抑郁的心情。那把古旧的黄铜锁找到了,打开奶奶陪嫁的藏衣箱。小时候,父亲回家过年,总会带一些各种各样的糖果回去,奶奶用布包好,藏在衣箱的底部,款上铜锁,,钥匙挂在上面。趁奶奶不在,我搭着凳子,偷偷拿两颗出来。总不能好原,被奶奶发现。那股糖香味和洗干净晒透彻的衣服气混在一起,在时间和距离的沉淀下,加入到了我生命的原香。

原香这个词,我是受了原风景的启发,但它比画面更动人。每个人生命里都有一股原香,那是在生命初始地方的收集。它一直存在心海,抵达的交通工具不是记忆,而是闻到。对于游子,原香是一条路,不管生活在哪里,只要那熟悉的气息飘来,就会带你抵达童年。童年记忆是一味药,能疗治现实里的伤痛。

原香无影无形。人生活其中,看不见摸不着形容不好,它但却有着清楚的脉络和质地,能瞬间激活存在心底的人和事。这股书香,打开了奶奶的箱子,一路延绵,我回到了故乡小街的供销社。长长的房子,一边是烟酒糖醋味道,一边是印染花布气息,中间罗列着脸盆小桶毛巾饭碗之类的百货用品。

遥遥记得,烟酒糖醋一边一年四季潮湿阴凉,光脚走进去,打滑。说是孩子们流口水的地方,其实有些刺鼻。大人称盐买酱油,孩子的小手扒在水泥柜台上一跳一跳,隐约间看那玻璃瓶子里花花绿绿的糖果。哪天手里得了两分钱,巴巴往供销社赶,踮起脚尖,得两颗糖,甜丝丝绕舌尖三日。

女孩子爱美,想穿花衣服,有事无事到供销社去看,看大人们撕布,闻勾人的棉布味,仿佛那心仪的花布穿在自己身上。选好花色,卖布的营业员提着布边一抖,“梆梆梆”,叠着布的板子翻好多个跟斗,黄色的长木尺一量,刺喇一声,布撕好。那布香,伴着布灰在空气中回荡好一会儿。噼里啪啦,一阵算盘珠子响。五尺二寸,四元三角五分。

走在城市的街道,敞开的不光只有眼睛,还有鼻息。有意无意之间,飘过一股烟火味来,四顾间怅然独立。那是童年奶奶厨房里的味道。故乡江汉平原,喂进土灶烧火的是稻草。稻草不耐烧,需把它扭成草把。放学了,远远的我还没进家门,看见门口小山样一座零乱的稻草堆,就知道要扭草把。一万个不情愿只能放在心里吞吐。奶奶握草,我拿着一个由竹筒和铁丝绷得如弓箭一般的家伙什进退摇摆。

一群孩子,一个个辅导他们写作业,其中一个孩子身上发散出一种我熟悉的气息,那是童年玩伴秋秋身上的。秋秋是慢吞吞的性子,每天上学,都是我去她家催。紧紧挨着这孩子坐下。这时候,我是长大的我,玩伴还是孩提时的玩伴。片刻的相聚和沉入,别有一番滋味。赶紧拿出笔,记下这当下一刻的感受。孩子不明白:你在写什么呢?

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原香,会在气息中表达各自的偏爱,在心里投奔自己曾经最难忘的时光。我生活在乡村,我生命里的原香富含乡土气息。带着这股气息流浪,就是带着我的村庄我的田野生活。后来,我也经历过很多气息,许是先入为主,许是人的记忆有限,这气息无法向心海更深处漫溯。没有对应,只能形同陌路。

难怪香水的种类那么多,只为人们各有各的原香通道。曾经闻过一种香水味,太阳气息,一见如故。太阳是所有人的怀抱,这太阳气息的香水味应是所有人的生命原香。谁没有睡过阳光下暴晒过的香被窝?谁没有穿过阳光下晾晒过的香衣服?阳光本没有味道,投射到物品之上就有了味道。这让我想起了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没有意义,寻找的过程就是意义。原香也如此,风中吹,雨中跑,天空里飘,只因它曾经属于过我,在我就有了无限的意义。

我承认,日日里往那湖边赶,是为了闻荷叶的清香。还没等走近,气息就先跑来。眼下,村庄里正是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时节。炎炎烈日,酷暑离离,大人和孩子弯在田间地头劳作。累了倦了,一阵阵荷香味,是最好的提神剂。拉拢过一匹荷叶深嗅一口,是泥土深处的消息,是生命的原香。

经过汉水和长江交接的龙王庙,总要特意去闻闻水汽味。汉水,从故乡身上流过,飘来的水汽中,有鱼味,有稻味,有炊烟味,有菜园子味.......家乡高高的汉水大堤,趴在地上的马草又长又壮。星期天,伙伴们一邀,扯马草去豆腐坊换零用钱。下午,每个人一捆马草抱在怀里,刺鼻的草香直往鼻孔里钻,既解渴又抵饥。

四季里的闲暇时光,总要往有水的地方去,总要往草深叶多的地方去。天下草木一家香。一阵一阵的风,一阵一阵的气息在口鼻之间萦回。这是生命和自然一种美妙的熨贴,是我生命的原香在发出默默的邀请。我要时时让这条路保持通畅,抵达我最想去的地方。

看过一部的纪录片。生活在海洋的鲑鱼,三年后,全都回归自己的出生地——河流,产卵孵出孩子后死亡。三年前,它们是如何到达的大海?三年后,它们是如何回归的出生地?应该是生命原香的指引吧!

故乡,和我离散之后,留给我这缕生命的原香,让我以这样的形式和它相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生命的原香
作文:细品麦香
故乡的春天-梦开始的地方
【语用与写作】老宅
野花绽放,草香伴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梵馨里-晓梦楼[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