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2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狭其所居,无厌(yà)其所生。

夫唯不厌(yà),是以不厌(yàn)。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以暴力、强力让民众害怕,民众当然是害怕的,所以可能一时屈服了,但是民众的心不服,他会盯着你,看你到底威风到什么时候?民众心里都盼着你倒掉。民众被压迫久了,终究会爆发的。这爆发的力量是巨大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这一爆发,立马成燎原之势。

“天生烝民 有物有则”(《诗经·大雅·蒸民》),上天创生民众,化育万物,有其法则。每一个人民都共一个上天,在道的视角下,人与人是平等的。“惟天惠民”《尚书·泰誓》,在中国的经典里,圣贤之公心就是安天下之民,顺天之命。

你看,老子他虽没有提出这种“光明而美好”的口号,但老子是彻底的实践派,是现实主义者,他是实际去推行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7章)老子是以民的感受和状态来看这个天下治理的水平,对口号性的宣言,少谈,实事求是,看结果。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那些圣人智者喜欢喊口号,喜欢谈理想社会,喜欢画大饼,老子对这一点是不愿为之的。老子会问,现在,能做些什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是君主直接可以做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49章)君民相互交心,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君主爱护民众。这是老子的提出的君民关系,朴素简单易行。但是如同老子在前面讲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如何安天下之民,成了中华文化最为核心的问题。

于是老子提出了——无狭其所居,无厌(yà)其所生。

居所和生存之满足。“无狭”、“无厌(yà)”,这是舒心与一定程度的自由与幸福。这就是老子的主张,完全站在百姓的立场提出的。他知道百姓到底需要什么。并没有画什么大饼,就是平平常常的生活与幸福生活的需求。

夫唯不厌(yà),是以不厌(yàn)。

因为生活得不压抑,所以对社会,对君王没有不满,所以能够相安。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所以呢,圣人要守住自己的本分,而不自我表现,突显自己的能力、功劳。心怀仁慈,而不自以为高贵。守持自知自爱,舍弃自贵自见,即行圣人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人不是脑残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德经 12、浑厚包容
轻轻松松读《老子》(49)
51、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己心——走进《老子》
无心德信 同学堂——道德经研读(S02E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