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术后胃瘫用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好(各科临床)
     胃癌及各种腹部疾病病人在接受手术后,经常会发生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最终导致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进而使患者的胃处于“罢工”状态,不得不蒙受“雪上加霜”的痛苦。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刘志强博士针对这一棘手的并发症,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首次在临诊中将胃瘫分为脾胃瘀滞、胃气上逆、气滞血瘀等相应证型,同时采取针灸结合中药汤剂辨证施治,结果使患者的胃气迅速通畅,痛、呕、胀三症也随之迎刃而解。

    最近3年,刘志强主任共收治术后胃瘫病人50余例,病程最短者16天,最长者46天,分别在术后5~60天出现症状,其中有6例是在已经正常饮食后才发生的。所有患者均给予肠内外营养、胃肠减压,同时口服红霉素、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等药物,以及应用胃肠起搏器仍不能奏效。

    刘主任就此选取曲池、内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十余个腧穴,根据病情虚实采用补泻手法,并配合电针予以一定强度的刺激。在此基础上,他还首次将胃瘫辨证分为脾胃瘀滞、胃气上逆、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多种证型,分别给患者服用大承气汤、旋复代赭汤、血府逐瘀汤及十全大补汤。其结果使胃瘫的治愈率接近100%,其中最短者2天,最长者14天,平均6天,远远优于文献报道的常规治疗时间。

    据了解,胃瘫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手术创伤有关;手术导致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紊乱,而影响胃动力。清扫淋巴结的范围越广、越彻底,发生胃瘫的几率可能就越大。刘志强博士从中医理论出发,认为本病临床特征以腹痛、呕吐、腹胀三症为主,其发病机理在于胃腑瘀滞,气机不畅。腹部手术后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中焦受阻,因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及呃逆。“六腑以通为用”,治疗自然应以疏通气机为主,兼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降逆通便等中草药,胃气则随之通畅,痛、呕、胀三症亦皆消除。(衣晓峰 靳万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中药疗胃瘫
培养中医临床思维从六方面入手
如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这六方面是关键!
杏林精粹 |专方与辨证施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2例(第297期)
熊继柏老中医辨治胃脘痛经验
手脚冰凉的经筋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