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中论黄疸(理论探讨)
     《伤寒论》中的发黄证,按其病因而分,大体可归纳为四类:即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寒湿发黄。前三类发黄中,它们同具有瘀热在里和邪热伤及血分的特点。而寒湿发黄是寒湿与瘀,伤及血分的表现。

    湿热发黄,原文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发黄的代表方剂。本条条文主要讲病机,病机为“瘀热在里”。可与 124条互参“太阳病六七日……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瘀热在里”可用“抵当汤主之”,“下血乃愈”,可以说明“瘀热在里”含有邪热瘀结于血分之义。指出了湿热之邪不得外解而内蕴,同时瘀热伤及血分的病理机制。仲景伤寒论中用“瘀’字,而不用“郁”字有其匠心之妙。瘀,《说文》谓“积血也”。“瘀热”两字三见于《伤寒论》中,即一见于抵当汤证;二见于茵陈蒿汤证;三见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而《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瘀热”仅一见,首条即言:“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肤色必黄,瘀热以行。”阐明了湿热郁闭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分,导致湿热发黄的机理。唐容川在《气血证治》中说:“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也,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脾为太阴湿土,主统血,热陷血分,脾湿遏郁乃发为黄……故必血分湿热乃发黄也。”

    火逆发黄,是火逆证候之一。火逆证候多耗阴伤血。原文111条:“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必黄。”是讲火逆发黄的机理,可知火逆发黄也是瘀热在里,耗阴伤血之侯。火疗是产生火逆的一种原因,而火疗之法目前已经很少应用。但因热毒炽盛,耗伤阴液,内侵营血,邪入心包的急黄证候还是常可见到的。而火逆所见的“发热而渴”、“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腹满”、“谵语”、“其人必躁”、“必清血”、 “必咽燥吐血”、“必惊狂”等诸症状,与急黄症状大致相同,了解火逆发黄的致病特点,对于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散血,养阴之法论治急黄是有临床意义的。

    瘀血发黄。是血分瘀热证。原文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此论蓄血发黄证治。肝为气机之枢扭,藏血而枢调全身之血,若蓄血不畅,则肝气失于条达疏泄,气滞日久则瘀血。肝失疏泄则胆汁又为蓄血所迫,不循常道故令发黄。是瘀热伤血最重者。所以仲景说“血证谛也”。用凉血散血、逐瘀破结的“抵当汤主之”。方后注指明,“下血乃愈”。就更说明黄疸伤及血分,应该应用活血化瘀之品。《金匮要略》用硝石矾石散治女劳疸有瘀血者,反映了阴黄亦有用活血化瘀之候。伤寒中所论黑疸、女劳疸,也均有瘀血之证机,与本文所论有相得之处,故当互参。

    寒湿发黄,伤寒论中仲景未明言其伤血,也未出方药,只谓“于寒湿中求之”。寒湿侵及脾胃,应属于中焦寒湿证,若不伤及血分,不会发黄。《灵枢·论疾诊尺篇》谓:“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张景岳说安卧,不嗜食,脉小而涩者是阴疸之候。“脉小而涩”,说明寒湿已影响到血脉的运行,是寒湿发黄伤及血分的脉证。所以不能认为寒湿发黄与血无关,或阴黄就不可用活血化瘀之法。当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沦治为原则,有是证即有是药。(中文医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天胆道闭锁..黄疸..血府逐瘀汤合小柴胡汤--王幸福案
医案解读——水郁和血瘀鉴别之要点
仲景治疗黄疸病特色探析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63)搜狗网页
《伤寒悬解》注解抵当汤与瘀血身黄的典型医案
黄疸必伤血 治黄要活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