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5.犀角地黄汤药方详解研讨

65.犀角地黄汤药方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犀角地黄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组成;赤芍12克 地黄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冲服)(无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时)
加减;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瘀热互结,加大黄、黄芩。
2.郁恕而挟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侧柏叶、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黄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蓟。
7.发斑者,加青黛、紫草。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 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1.白血病  2.紫癜  3.黄疸  4.风疹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玻璃体内出血  3.上消化道出血   4。过敏性紫癜  5。荨麻疹   6。鼻衄   7。急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热人血分证 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不 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热伤血络证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本方主治热毒深陷血分的耗血、动血证。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 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证治要点。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卷2) 
    [异名]  地黄汤(《伤寒总病论》卷3)、解毒汤(《小儿卫生总微论》.卷8)、解毒散
  (《杨氏家藏方》卷19),。    .
    [组成]  芍药三分(12g)  地黄半斤(24g)  丹皮一两(9g)  犀角屑一两(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热人血分证  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不
  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热伤血络证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病机分析]  本方证为温热邪毒燔于血分所致。由于热毒炽盛于血分,故身热,心
  主血藏神,热人血分,扰乱心神,则神昏谵语。热在血分,势必迫血妄行,阳络伤则血
  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故热燔血分,上升者出于口鼻,则吐血、衄血;下泄者出于二
  便,则见便血、尿血;外溢者现于肌肤,则见斑色紫黑。心主血脉,开窍于舌,血分热
  盛,故见舌绛起刺,脉细数。热盛多致口渴喜饮,但邪居阴分,热蒸阴液上潮,故漱水
  不欲咽,血为热迫,渗于肠间,故大便色黑易解。总之,本方证是由营分邪热不解,深
  入血分,即叶桂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的“耗血动血”之证。其动血临床特点:上溢
  为吐血、衄血;下溢为便血、溲血;外溢为发斑成片。兼见谵妄如狂者,是为蓄血发
  狂;若发斑兼见神昏谵语,是为邪热由营人血,内扰心神。综上所述,出血、发斑虽有
  上下内外之分,但总的病机均为邪热由营人血,进而迫血妄行,甚则出血留瘀所致。
    [配伍意义]  叶桂曰:“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外感温热篇》)。本方
  正是以凉血散瘀为治疗大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归心、肝经,清心肝而解热毒,
且寒而不遏,直人血分而凉血。血热得清,其血自宁。《本草经疏》卷17曰:“犀角,今
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疮痘稠密热极黑陷等证,
皆取其人胃人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耳。”热盛伤阴又加失血,若不滋阴则阴液
难以自复,故臣以生地甘苦性寒,人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可复已失
之阴血,二可助犀角解血分之热,又能止血。《本经逢原》卷2曰:“干地黄,内专凉血
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芍药苦酸微寒,“酸,收也,泄也,
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气”(《注解伤寒论》卷6》)。本方用之养血敛阴,且助生地凉
血和营泄热,于热盛出血者尤宜;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气寒而无毒……辛以散结
聚,苦寒除血热,人血分,凉血热之要药也……热去则血凉,凉则新血生,阴气复,阴
气复则火不炎而无因热生风之证矣”(《本草经疏》卷9)。方中以之清热凉血止血,“所
谓能止血者,瘀去则新血自安,非丹皮真能止血也”(《重庆堂随笔》卷下)。又以其能
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两味用为佐药。四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于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二是凉
血与散血并用,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类方比较]  清营汤与本方相比,两者均以犀角、生地为主,以治热人营血证。但
前者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清气之品,以使人营之热转从气分而解;后者适用于邪热深陷
血分,而见耗血、动血诸证。两方同具清营凉血之功,在主证上均见身热、谵语、烦
躁、舌绛、脉数等症,其组成均有犀角、生地黄,此乃两方清热凉血共性之所在。在热
的程度和层次的深浅上,二者则是有区别的。清营汤主治邪热初人营分。尚未动血,血
热之势较轻。其热入夜尤甚,谵语,时作时休,斑疹处在隐现阶段,舌红绛,其治以清
营解毒,透热养阴为主,故在犀角、地黄等清营凉血药中配以黄连、竹叶、银花、连翘
清气药,以求透营分之热转出气分而解。而犀角地黄汤主治邪热深入血分,耗血、动血
之症状明显,有吐血、衄血、便血,斑疹透露,谵语渐转神昏,舌深绛,脉数。故治以
清营解毒,凉血散瘀为主,在用犀角、地黄血分药的基础上,再配伍凉血散瘀的芍药与丹皮。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主治热毒深陷血分的耗血、动血证。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
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瘀热互结,加大黄、黄芩;郁怒
而挟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心火炽盛者,加黄连、黑栀子;若吐血者,加侧柏
叶、茅根、三七;衄血者,加茅根、黄芩;便血者,加槐花、地榆;尿血者,加茅根、
小蓟;发斑者,加青黛、紫草。原方中芍药,现用赤芍;犀角,现用水牛角代。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
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使用注意]  阳虚失血及脾胃虚弱者禁用。
    [源流发展]  本方原名芍药地黄汤,系东晋陈延之《小品方》所制。因《小品方》
原书已佚,今见之于《外台秘要》卷2引《小品方》中。用于治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
而不发之,内有蓄血,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腹满;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
血,面黄,大便黑者。《备急千金要方》卷12载本方,始名犀角地黄汤,主治病证同
《小品方》。至清,温病学派创立“卫气营血”学说,认为热邪“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
须凉血散血”,主张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热人血分证。吴瑭在其著作《温病条辨》卷1中
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治“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认为“血从上溢,温邪逼迫血液
上走清道,循清窍而出,故以银翘散败温毒,以犀角地黄清血分之伏热。”又《温病条
辨》卷3曰:“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并解释
曰:“邪在血分,不欲饮水,热邪燥液口干,又欲求救于水,故但欲漱口,不欲咽也。瘀
血溢于肠间,血色久瘀则黑,血性柔润,故大便黑而易解也。犀角味咸,人下焦血分以
清热,地黄去积聚而补阴,故用此轻剂以调之也。”后世医家根据该方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的作用,将其作为治疗温热之邪燔于血分的代表方剂。
    [疑难阐释]
    1.关于散血药的运用  犀角地黄汤主治温热之邪燔于血分,迫血妄行而动血发斑
之证。叶桂总结提出了“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血分有热用
凉血药物此乃常理,但既已动血又为何用散血药呢?盖热在血分,一则耗血伤阴,二则
动血而致出血。耗血伤阴会导致热与血结而形成瘀血,动血发斑会致瘀血残留;再者,
凉血药寒凉凝滞,又有碍血行。为使血热解后而不致留下瘀血为患,故凉血解毒方剂要配伍散血药物。
  2.关于芍药  本方之芍药,在晋、唐时期每多赤芍与白芍混用,故原方组成中统
而言之为“芍药”,而未明言赤、白芍。现代临床多用赤芍药,因赤芍功能清营凉血,
活血祛瘀,其治疗热病出血、发斑的效果,较白芍为优。但若热伤阴血较甚。也可用白芍,不必过分拘泥。  .
  [方论选录]
  1。吴昆:“心移热于肺而咳嗽出血者,此方主之。心火也,肺金也,火者金之畏,
心移热于肺,乃咳嗽见火证,如吐血面赤是也,名曰贼邪,甚是难治。是方也,生犀能
解心热,生地能凉心血,丹皮、芍药,性寒而酸,寒则胜热,酸则人肝,用之者,以木
能生火,故使二物人肝而泻肝,此拨本塞源之治也。”(《医方考》卷2)    .
  2。赵献可:“犀角地黄汤乃是衄血之的方。若阴虚火动吐血与咳咯者,可以借用成
功;若阳虚劳力及脾胃虚者,俱不宜。盖犀水兽也,焚犀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衄之
血,从任督而至巅顶,人鼻中,惟犀角能下人肾水,由肾脉而上引。地黄滋阴之品,故
为对证。”(《医贯》卷3)
  3.张介宾:“此方治伤寒血燥血热,以致温毒不解,用此取汗最捷,人所不知。盖
以犀角之性气锐能散。仲景云: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此二味可以通用,其义盖可知
矣。”(《景岳全书》卷30)
  4.张璐:“血得辛温则散,得苦寒则凝。此方另开寒冷散血之门,待创清热解毒之
法,全在犀角通利阳明以解地黄之滞,犹赖赤芍、牡丹下气散血,允为犀角、地黄之良
佐。里实则加大黄,表热则加黄芩。脉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本方,不
应则加桂心。此《千金》不言之秘,不觉为之发露。”(《千金方衍义》卷u)
    5.柯琴:“气为阳,血为阴,阳密乃固,阳盛则伤阴矣。阴平阳秘,阴虚者阳必凑
之矣。故气有余即是火,火入血室,血不营经,即随逆气而妄行,上升者出于口鼻,下
陷者出于二便,虽有在经在府之分,要皆心肝受热所致也。心为营血之主,心火旺则血
不宁。故用生犀、生地,酸咸甘寒之味,以清君火;肝为藏血之室,肝火旺则血不守,
故用丹皮、芍药,辛酸微寒之品,以平相火。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之剂。盖血失则
阴虚,阴虚则无气,故阴不足者,当补之以味,勿得反伤其气也。若用芩、连、胆草、
栀、柏以泻其气,则阳之剧者,苦从火化;阳已衰者,气从苦发,燎原而飞越矣。”(录自《古今名医方论》卷2)
    6。汪昂:“此足阳明、太阴药也。血属阴,本静。因诸经火逼,遂不安其位而妄行。
犀角大寒,解胃热而清心火;芍药酸寒,和阴血而泻肝火;丹皮苦寒,泻血中之伏火;
生地大寒,凉血而滋水,以共平诸经之僭逆也。”(《医方集解.理血之剂》)
    7.吴谦,等:“犀角地黄汤治热伤吐衄、便血,妇人血崩,赤淋。……劳伤以理损
为主,努伤以去瘀为主,热伤以清热为主。热伤阳络则吐衄,热伤阴络则下血。是汤治
热伤也,故用犀角清心去火之本,生地凉血以生新血,白芍敛血止血妄行,丹皮破血以
逐其瘀。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日止血,而实去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可为
探本穷源之法也。若心火独盛,则加黄芩、黄连以泻热;血瘀胸痛,则加大黄、桃仁以
逐瘀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
    8.费伯雄:“犀角化斑解毒,凉血清心,又能引地黄直达肾经,壮水制火,故吐衄
症中多用之。然治心肾则有余,而非肺肝之正药,若治衄血等,不如羚羊角之效。至谓
升麻可代犀角,则其说尤谬。既有郁火,再加风药,逼血上升,不旋踵而败矣!”(《医
方论》)卷2)
    [评议]  诸家皆认为本方证乃血分有热,热迫血溢所致,故用犀角大寒而清心火,
凉血热;生地凉血止血,滋阴生血;芍药凉肝止血;丹皮泻血中伏火,又逐瘀血。张景
岳认为:“此方治伤寒血燥血热,以致温毒不解,用此取汗最捷,人所不知。”我们认为,
温毒不解深入营血,服用此方或可取汗,使热邪顿解。盖因温毒炽盛,每壅滞气机;且
热与血结成瘀,温毒更难以清解。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可使气机宣畅,并
能养阴以充汗源,故服后或能通身汗出,温毒之邪亦随之而解。这与伤寒表闭,须解表
散邪的治法迥然有别。张氏揭示该方取汗之功,可作参考。方中犀角昂贵药缺,张景岳
认为可代以升麻,费伯雄则力斥其非。就药性而言,升麻解表升阳,犀角凉血降火,二
者一升一降,相去甚远。若用升麻代犀角,恐有引血上升之嫌,故以费氏之说为是。张
璐对犀角地黄汤的临床运用提出,如“脉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本方,
不应则加桂心”。恐只能视为一家之言,有待临床验证。吴谦等提出“若心火独盛,则
加黄芩、黄连以泻热;血瘀胸痛,则加大黄、桃仁以逐瘀也。”赵献可则提出本方的使
用宜忌“若阴虚火动吐血与咳咯者,可以借用成功;若阳虚劳力及脾胃虚者,俱不宜。”诸家之论,对临证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验案举例]
    1.白血病  《浙江中医杂志》(1984,6:273):某女,46岁。一日突然高热39.s℃,
次日起便血色紫,每日4—5次,共3日,继则口腔粘膜、牙龈、鼻窍出血。经骨穿等
检查,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近有低热,畏寒,不思饮食,面色苍白,腹部
不适。胸骨处略有压痛,上肢、少腹、臀部均见散在性出血及瘀斑。证属邪热人于营
血,络阻血溢。治以清营热,安血络,佐育阴生津。方用犀角地黄汤加茜草炭、玄参、
鲜石斛。3剂后鼻衄止,加减服至22剂后,出血完全控制,食欲好转。
  按语:本案白血病中医辨证属于邪热扰动营血,故主以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邪去热静,出血自止。
  2.紫癜  《浙江中医杂志》(1984,6:274):某女,16岁。4 日来自觉劳累后疲乏头
晕。今晨解暗红色糊状血便3次,全身遍布出血点与乌青块,口吐粉红色液。齿龈渗
血。头昏,面色苍黄。西医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舌质淡、尖绛,脉虚数。此营血
之热迫血妄行,成为大衄重症。治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加仙鹤草、
白茅根、川连、焦山栀、侧柏炭。2剂后齿、鼻出血已止,体温正常,自觉有发热感,
汗出,舌质淡白,脉数。前方广犀角改水牛角,去侧柏炭、川连、加陈棕炭、党参继续
调治而愈。
  按语:本案患者体质素虚,又为邪热迫血妄行,其发病急、来势猛,故迳用犀角地
黄汤加味先治其标,待出血情况好转后,再参人补气止涩之品标本兼顾,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3.黄疸  《浙江中医杂志》(1984,6:274):某男,35岁。因舟车劳累,复饮酒过量
而致呕吐,次日寒战发热。经治后热退,但精神困倦,不思饮食,恶心,大便略稀。10
日后巩膜黄染并迅速加深。人院治疗后,西医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现症精神委靡,神
志恍惚,时有烦躁,巩膜及皮肤呈橘黄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尖绛、苔黄腻,脉
弦数。证属肝胆湿热郁蒸,热迫营血,窜人心包。以犀角地黄汤合茵陈蒿汤加黄芩、郁
金、连翘、过路黄。2剂后便解2次,色褐量多恶臭,烦躁稍定,鼻衄、齿衄减少。继
续调治50天,黄疸消退,出血全止而出院。    .
  按语:重症病毒性肝炎之出血,常为肝脑综合征之先兆。本案在邀诊时已有神志恍
惚、烦躁不宁等症,已露端倪。投犀角地黄汤合茵陈蒿汤加味清心泻火、凉血解毒药,
收到了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4.风疹  《浙江中医杂志》(1991,4:166):某女,35岁。2年来在明显诱因下,全
身反复出现风疹块,瘙痒甚,心烦,口渴,夜寐差。舌红、苔薄,脉弦滑数。予犀角地
黄汤加地肤子、紫草、浮萍、防风、生甘草、夜交藤。7剂后风疹块较前明显减少,心
烦夜寐均有好转。再服14剂,夜间基本不发,又服14剂告愈。
  按语:本病中医称之为“瘾疹”。所谓无风不痒,无热不红,治疗上依据“治风先
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以犀角地黄汤加疏风止痒药,达到标本共治之目的。
    [临床报道]
    1。蛛网膜下腔出血  以本方加黑大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其中男17例,
女3例,全部病例均有头痛、呕吐、项强症状,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有短暂意识丧
失者3例,合并动脉神经麻痹者2例,再次发作者2例,伴有一侧肢体瘫痪者3例,经
西药治疗不效转中医治疗者15例,发病后即用中药者5例。发热者N=-花、连翘,肢
体瘫痪者加桃仁、红花、鸡血藤、伸筋草,短暂意识丧失者加羚羊角。结果痊愈15例,
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疗程最长40天,最短工5天,平均30天LlJ。
  2.玻璃体内出血  应用本方加减(犀角1g,赤芍12g,生地30g,丹皮lOg,丹参
10g,麦冬6g,茜草lOg,元参12g,石决明20g,茅根30g,旱莲草30g。水煎服),治
疗玻璃体内出血3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12例由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性
出血并发,6例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8例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工O例由外伤引起。结
.果:经用药1—2个月,除2例无进步外,其余病例出血皆退,治愈率为94.4%L2j。
    3.上消化道出血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71例进行分型论治,其中胃热型39例,
用泻心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等治疗,大部分患者服药1天出血即停止L3j。
    4。过敏性紫癜  以本方加黄芩、紫草、荆芥穗、蝉衣、甘草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
52例。其中因感冒引发者24例,肠道寄生虫引发者3例,鱼虾河蟹过敏引发者6例,
饮酒过敏者1例,药物过敏者3例,不明原因者7例。临床表现为全身紫癜14例,单
纯两下肢紫癜28例,单纯四肢分布10例,伴有关节痛12例,腹痛3例(并发肠出
血),肾脏损害12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紫癜
消失天数最短3天,最长28天,平均10天。腹痛消失天数最短2天,最长14天,平
均6。5天。关节肿痛消失天数最短3天,最长10天,平均5天。血尿、蛋白尿多在1
个月左右消失。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80天,平均25天。12例紫癜肾出院时痊愈7
例,好转4例,无效1例,但其后继续在门诊肾病专科治疗3—6个月,只有1例至今
未愈,尿蛋白仍(+),其余全部治愈(43。应用本方加大小蓟、紫草、玄参、知母、甘
草、连翘治疗tJ,JL过敏性紫癜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岁5例,6一
10岁16例,u一14岁9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2年。结果:痊愈(紫癜全部消退)
26例,好转(紫癜反复出现)4例c,。另以本方加紫草、茜草、丹参、银花治疗21例。
结果:痊愈14例,好转5例,无效2例。方中犀角用3—5g或水牛角60一120g代L6j。
另有报道以本方加蝉衣、牛蒡、防风、野菊花等并以水牛角40—lOOg代犀角,治疗过
敏性紫癜54例。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r”。
    5。荨麻疹  以本方加白僵蚕、紫草、紫花地丁水煎内服治疗荨麻疹30例,其中,
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56岁。病程7天以内者22例,7天一2个
月6例,2个月一1年2例。结果服药3剂痊愈者27例,服药9剂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7%L0j。
    6。鼻衄  以本方为主,酌加三七、大蓟、藕节、川牛膝治疗鼻出血6l例,并兼以
烧灼法、填塞法进行局部止血为辅。结果:痊愈28例,显效25例,好转7例,无效1例[”。
    7。急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本方加黄芩、连翘、石膏、知母、银花治疗
本病1例。患者体温40.7"C,服药2剂而降至常温,余证亦大减。再用清气分湿热,
后用益气养阴收功“0j。
    [实验研究]
    1.对家兔体温的影响  对实验性发热动物(家兔)按成人剂量15倍(等效量)灌
胃给药(每次3.8ml/kg),观察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给药后2、4、6小时内体温变
化,并与对照组复方阿司匹林组解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均有显著的解热效果,但复方
阿司匹林组给药后4小时降温幅度不及黄连解毒汤。而中药起效缓慢,犀角地黄汤4小
时方呈现显著效果。黄连解毒汤6小时后体温仍继续下降,下降幅度也较大Ll”。
    2.对实验性温病血分证的治疗作用  观察犀角地黄汤对实验性温病血分证的作用,
结果表明:应用犀角地黄汤(水牛角30g、生地黄30g、赤芍12g、牡丹皮9g)、黄连解
毒汤(黄连9g、黄芩、黄柏各6s.栀子9g)及其合用方(即为两方组成药物合并);
上述3方各用水煎3次,过滤,滤液合并,水浴浓缩50%浓度。将家兔分为犀角地黄
汤组(按45ml/kg给药)、黄连解毒汤组(按17ml/kg给药)、合用方组(按60ml/kg给
药)、生理盐水对照组。按0.5ml/kg体重进行菌液注射出现血分证后用药,然后动态观
察96小时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细菌培养和死亡数及剖检。结果:3方对兔实验性温病
血分证均有一定作用,但合用方作用尤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犀角地黄汤
方剂歌诀详解——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说明书
犀角地黄汤皮肤科要方
7.犀角地黄汤:胃热吐血。伤寒温病,热入血分证。症见身
犀角地黄汤治疗紫癜血热妄行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