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2)

中医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2)

*特病专方.主治阴囊潮湿 ***特病专方乌发丸 ***特病专方:.消化系统息肉(济生乌梅丸) ***特病专方:.肾阳虚泻泄方 ***特病专方:消谷善饥 ***特病专方:开胃进食汤 ***特病专方.口臭方 ***哈尔滨院长--处方链接 ***奇方首奇投 ***(尿频)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尿毒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尿布皮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尿崩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脑积水)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泌尿道感染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毛细支气管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慢性咽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流行性腮腺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麻疹)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流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流行性乙型脑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肋间神经痛)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口疮)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惊厥)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疖与疖病)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脊髓灰质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急性咽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过敏性紫癜)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急性细菌性痢疾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急性肾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急性扁桃体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积滞)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蛔虫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汗证)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过敏性紫癜)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佝偻病)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高热)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风疹)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痱子)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反复呼吸道感染)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儿童近视眼)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儿童胃、十二指侈溃疡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肺脓肿)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肺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癫痫)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低热)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单纯疱疹性口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催乳)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传染性肝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疾)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肠套叠)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百日咳)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名医秘方 ***(便秘)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白喉)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营养不良)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哮喘性支气管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支气管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遗尿)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厌食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心肌炎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支气管哮喘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水痘)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食滞)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呕吐)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流涎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痢疾)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急性扁桃体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汗证)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发热)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高热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小儿感冒)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肾囊肿)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特病专方:7.主治阴囊潮湿

主治阴囊潮湿:
生牡蛎克,枯矾60克,黄丹克,研粉外用。将阴囊温水洗净,
擦干用粉,擦揉2-3遍。
【验证病案】:2008年3月8日西电公司一退休高工白某找
到我拿出一张药方,说吃了十几付了,治疗阴囊潮湿效果一点不明
显,没啥作用,阴囊还是水渍渍,很是懊恼不爽,并说此是省上某
名老中医的方子,问我有什么办法。我看了方子说这是二妙散加
减,方子用得不错。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我有一方保你药到病
除,隨后写下上方并帮其加工好,交待清楚便用方法。该工看如此
简单之方而且价格不到2元,很不在意。曰 :这能治病?我说试试
看嘛!又不费事,常言:单方气死名医。一句戏言,三天后该工找
到我,一进门就冲我一说你真神了!你那药真管用,两次后阴囊潮
湿就干了。我说没什么,此乃一老中医之方,吾屡用屡验,只不过
大医们轻视此方,觉得开出这样的方子有点掉份子,又没有效益故
而不开。此方我曾介绍给一出租车司机朋友用,谁知此公在治好自
己阴囊潮湿后,动了个小脑筋把此药分包卖给同行着实发了一笔小
财,因为司机夏天开车常有此病,。此乃后话,全当笑料。

特病专方:6.乌发丸

乌发丸:
生首乌150克,黑芝麻l5克,霜桑叶克,桑椹克,旱莲草
克,女贞子15克,生地克,金银花克,菟丝子克,杜仲
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克,侧柏叶克,黄精克,怀牛膝15
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克,代赭石克(衡通医学李
静:当归克,川穹克;赵炳南谓加天麻适量) 做蜜丸。每丸9
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外用柏叶50g,辣椒
10个,白酒500g泡酒一周后搽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
安专程治疗脱发。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
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
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
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
苔白腻。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
服多长时间都可以。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将乌发丸改
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
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
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
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
持又怎能大功告成。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
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特病专方:5.消化系统息肉(济生乌梅丸)

5.消化系统息肉(济生乌梅丸):
乌梅1500克 (酒醋泡去核),僵蚕500克,穿山甲50克蜜丸。
每丸9克,每日三次。
制法:乌梅1500克(乌梅以肥大肉多者为上,酒醋浸泡一宿,去核、焙焦存性)、僵蚕
500克(米拌炒微黄为度)、穿山甲50克(用碱水或皂水洗净,晒干,再用滑石粉入锅内
同炒至甲片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用)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每丸重9克。丸药制成后,装入瓷坛,或玻璃瓶内,放于干燥通风处,以防受潮霉烂变
质。霉变者切不可服用。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煎炒辛辣,成人忌
烟酒。
【验证病案】
患者,高XX,女,75岁,省体育学院退体老师,2006年7月20日就诊。因我将其丈夫的带
状疱疹后遗痛治好,其夫曾在省某大医院皮肤科治疗多时不愈,痛苦不堪,经人介绍找到
我用全虫蜈蚣散二月治愈,故对我崇信有加。这次找到我问:能否治疗胃息肉并拿出胃镜
报告单叫我看。我说可以,就是吃药时间长和做药麻烦。她说那不怕只要能治好,并担心
息肉转化为胃癌,我说不会的不用担心,随即开出上方并委托药店加工。半年过去了,其
间未见她来过,只是服药中途打电话说吃药后,胃酸过多有烧心感,我说不要紧,是正常
的,吃些西咪替丁即可。再未见回音,这次半年后突然找到我并带来一老妇,说吃完你的
药胃息肉全好了,在西安检查说没问题,但我不相信又专程到上海作了检查确诊无误,这
才放心了。特来报告并感谢。随后将带来的老妇介绍给我,说是过去自己的老同事现在广
州,专程来西安找我治疗胃息肉,云云。用此方我曾多次治愈过肠息肉,胃息肉,咽部滤
泡增生之咽炎,可以有把握地说疗效可靠。同时在临床上也用此方治疗过子宫息肉,胆囊
息肉疗效参半,不如消化道息肉可靠。请后学者注意。
按:此方为重庆中医研究所龚志贤老中医的经验方。乌梅丸出自宋·严用和为治疗肠风便
血而设,由僵蚕、乌梅组成,龚志贤加酒醋、人指甲、象牙屑用治各种息肉,疗效可靠。
因人指甲、象牙屑不易得到,故用穿山甲替代,效果不减。

特病专方:4.肾阳虚泻泄方

4、肾阳虚泻泄方:公丁香,肉桂,川椒,炮姜,伏龙肝,胜过四神丸。《贾
福华医话》
【验证病案】
陈某,男,35岁,教员。 1972年3月31日初诊,便泻不化,日必数次,五更晨
起即欲登圊,肠鸣腹痛,恙延已将四年,今日按脉缓而小,舌苔薄腻,脾阳不
振,运化失司,且有畏寒腰酸,肾阳亦虚矣。
处方:潞党参9克 ,炒白术9克,茯苓9克,炙草5克,藿香9克,煨木香4.5克,
煨葛根9克,炒白芍9克,炮姜炭3克,川椒3克,青皮6克。五剂
4月5日复诊:患者自述在服药第三剂后,大便已成形,四年腹泻,一旦痊愈,
再予原法续进五剂。
病例陈某,是一位慢性腹泻患者,用七味白术散时,就不去参,并和痛泻要方
(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同用,是正确的。但在脾肾阳虚时,往往选用四
神丸(肉豆蔻、补骨脂、吴萸、五味子),在理论上是对的,可是在临床实践
上似乎疗效不够理想,现在用逐寒荡惊汤,则能收到可靠的疗效。逐寒荡惊汤
出自清代学者庄在田写的《福幼编》中,原方组成是“公丁香、肉桂、炮姜、川椒、伏龙肝”。

特病专方:3、消谷善饥

3、消谷善饥:甘露饮+玉竹+黄精。
方药: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石斛15g,黄芩15g,
茵陈g,枳实10g,生甘草10g,枇杷叶g,玉竹g,黄精g。水煎服。
【方中用量为我经验用量】
用甘露饮治消谷善饥,另外加玉竹,玉竹的学名叫葳蕤,但少有人知道,玉竹
可能较多人知道,它和康乃馨同科。玉竹不寒不燥,可代替人参,黄芪;另外
加黄精,黄精吃了以后肚子不会饿。
【验证病案】
2010年6月17日初诊:吕姓 男42岁 市公交公司司机。经其姐介绍要求治疗能吃
不长肉证。刻诊:身高1.78米左右,瘦削,舌略红,苔薄净,脉弦细,口述,
饭量特别大,不到吃饭时间就饿了,而且吃完就要上厕所大便,一日两三次。
乏困无力,汗多。别无它症。辨证:胃火盛消谷,脾气虚便多。立法:清胃
健脾 补肾(因多年了,久病及肾)。
出方:天麦冬各15g,生熟地各15g,石斛15g,黄芩10g,生石膏g,茵陈
g,枳实10g,生甘草10g,杷叶g,仙鹤草60g,补骨脂g,玉竹g,黄精
g。 五付 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大便已正常,一天一次,成形。饭量略减,已不大汗淋漓,乏困
好多了。效不更方,续服十剂,饭量巳减去1/3,大便正常,自称腰部巳长
肉,人有劲不累,痊愈。
药解:黄精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黄精味甘,性平,归脾、
肺、肾经。功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
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关于黄精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有
一个女佣,大概在主人家里不小心犯了过错,害怕主人惩罚,因此她就逃跑
啦,逃到深山野外有相当长的时间。主人家当然也不忍心,怕她碰到坏人或野
兽,也担心她没有能力谋生,所以就派人到处寻找;结果有一天就在深山野外
碰到了,这个女佣一看到那么多人来,想必要把她抓回去,所以就拼命跑,一
溜烟就爬到树上,比猴子的动作还敏捷,后来总算找到了!问她:“这些日子
都干什么啊,怎么维生啊?”她说:“我吃一种草根,就不饿啊,一直维持健
康。”这植物就是黄精。女佣发现山里所有植物中,黄精的味道最好,很甜。所以以此为食,以解饥饿,又养容面。

特病专方:2.开胃进食汤

2.开胃进食汤:四君+二陈+藿香,木香,丁香,砂仁,厚朴,生麦稻芽,神
曲。
【方证体悟】
关于脾胃纳呆一证,过去临床上习用焦三仙,效果并不是太理想。一日读到北
京名医张炳厚回忆刘渡舟老中医的文章,其中谈到开胃进食汤,我觉得甚好,
就有意在临床上验证。
我这人不爱自拟方,特爱走捷径,投机取巧,从小上学就养成了不管干什么首
先找方法,找窍门。在学医上也是,爱看老中医的书,不爱看纯理论之书,除
了惯用经方外,就是找老中医的验方,尤其是他们一生最得意之方为我所用。
但我并非什么都相信,讲得再好,不在临床上检验十例以上,我是不会取的。
该方就是经过多次验证确实有效,故尔写出,供同道使用。
下录全文:
辨证精严,遣方入微----某星期天,吾与刘老对奕,吾师弃马掩护七步卒过河,
名曰仙人指路,对奕三局,吾皆遭惨败。欲求再奕,开饭时间已到。吾师兴高
采烈,餐饮逾常,吾心则久久不能平静,视食而不能进。吾师见而笑曰:“思
虑过度伤心肝,汝能触事如此费神,长此下去,必伤于脾,今余授汝一方,以
备后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载开胃进食汤(含党参,土炒白术,云
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藿香,木香,丁香,厚朴,砂仁,生麦芽,莲子
肉,建神曲),治疗饮食不馨或纳少。凡因脾胃虚弱,运纳无权者,投之即
效。”数日后,临床遇一脾虚纳呆患者,刘老即用上方。三日后,病人喜来奔
告:“服药后,脘闷消失,饮食倍增,总有欲食感,不知食多少为宜?”吾师
说:“胃气始复,食量应徐徐而增,以防重损脾胃。”后又遇一位不食病人,吾
欲投“开胃进食汤”,师摇头曰:“此人知饥而不能食,乃胃强脾弱。胃强,受纳
正常,故知饥;脾弱,失其健运,故不能食。正宜'消食健脾丸’,遂改为汤剂
(即平胃散加炒盐、胡椒、麦芽、山查、白蒺藜)。”听毕,真让吾耳目一
新,赞叹不已。四十年来,吾辨证运用此二方,每每获得佳效。

特病专方:1.口臭方

1.口臭方:
A.甘露饮:生熟地,天麦冬,石斛,黄芩,茵陈,枳实,枇杷叶,甘草。
B.祛臊方:黄连,枳实,甘草,各5克,焦山楂,钩藤各15克。(A方尤效佳)
【验证病案】
关于口臭一症的治疗,临床上要分二个方面。一是龋齿造成的,一是肠胃积热
造成的。这里指的是后者,胃肠积热一般都是用清胃散或玉女煎,但是临床上
都达不到百分之百有效,但有一方可以做到,这就是甘露饮。
忆2008年7月有一天,乐仁堂大药房附近空军家属院一少妇,朱女士经人介绍
找到我,说别得毛病都没有,就是口臭,请开中药治疗一下。刻诊:三十一二
岁,面色红润,能吃能喝,舌淡白胖大,苔厚腻,双关脉滑大,大便不干,小
便不赤热,略有饭后微胀,余无它症。看到舌淡胖大厚腻加脘腹微胀,我先辨
证为脾虚湿盛郁积化火,开出了平胃散加二陈汤加四君子汤,五付。
一周后,朱女士再诊,说前五付药无效,仍然是晨起口臭,请尽快解决此症,
天天口嚼口香糖也不是个办法,想参加个社交活动都不便。看到朱女士焦急的
样子,我觉得先前辨证有误,应该舍舌取症,直接用口臭专方甘露饮。又是五
付,一周后,朱女士喜形于色奔来告诉我,嘴不臭了,要求巩固。以后又吃了
二十多付甘露饮,口臭彻底治愈。
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口臭甚多,大多三五付即效,有时也将上二方合用,效果
亦可。但后方不如甘露饮效佳。此方乃从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书中学
来,张步桃在书中说到:“我看过有五十年口臭的,服一次甘露饮就好了一
半;很多口腔溃疡几十年的,服一次后症状就减缓一半”决非虚言。而且我还
看到别的老中医用此方治疗口臭和口腔溃疡得心应手,因此医者不可不重视此方。
治疗口腔溃疡我习惯用封髓丹和潜阳丹加验方更得心应手,此另文再谈。
附:
A方甘露饮:生地15克、熟地12克、天冬9克、麦冬12克、石斛9克、茵陈9克、
黄芩9克、枳壳6克、枇杷叶6克、甘草6克。
B方系浙江老中医胡室书所传秘方,经数代应用,历验不爽。胡氏认为,祛臊
方要旨在于一个导字,即借助药物作用引导体内上冲之浊气下降,这是治疗口
臭的中心环节,再配合辨证用药,则效果更佳。临床上我喜将两方和在一起使用疗效更佳。

(尿频)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
又称为小便频数。
危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对尿领患儿需
除外尿路感染、外阴或阴茎局部炎症等。
本病的治疗应针对病因,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尚不多。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羸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气化不
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
气化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颇多为虚证,临床上应用温补肺肾、收敛
固涩法可取得疗效。
1.[处方名称]滋阴益肺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肺清热养阴。主治小儿尿频。
[处方组成]北沙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5克、生地15克、知母6克、淮山药12
克、车前子9克、泽泻6克、石苇9克、桔梗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尿频6例,获得良好疗效。一般用4~6剂,症状有明显
好转。
[处方来源]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池绳业。
[处方备注]本方中取味甘微寒之北沙参入肺,补益肺气,清热滋阴,使肺气清
肃下行;麦冬养阴清肺,通调水道,以归膀胱;与生地配伍,取其肺分相生之
意;五味子敛肝固肾,生津收汗;知母清热除烦;山药培土生金;泽泻、车前
子、石苇通利膀胱;桔梗开提肺气,为下病取上之意。本方针对尿频症多有肺
肾阳虚证象,故能取得疗效
2.[处方名称]木瓜汤
[功能主治]功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治小儿尿频。

[处方组成]生木瓜三枚,切片,泡酒1周,然后取9克,水煎服。一般轻者5剂,
重者7剂。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尿频9例,治愈7例,显效2例。
[处方来源]上海市前哨农场职工医院孙兴大。
[处方备注]木瓜性酸温,入肝、脾二经,其治尿频似与抗利尿,解除痉挛,缓解急迫作用有关

(尿毒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尿毒症
尿毒症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小儿时期多见急性尿毒症。由于不同原因可引
起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或肾单位受到疾病破坏而减少,引起肾脏
的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出现严重的损害而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
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急性尿毒症初期有明显的少尿,每天尿
量仅50- 100毫升,伴有恶心、呕吐、出血、昏迷、酸中毒及高钾、低钙、低钠
等表现。慢性尿毒症最初可能表现多饮、多尿和夜尿,以后出现失眠、乏力、
头痛等,除电解质平衡紊乱外,机体各系统均被累及。
尿毒症的病因较多,如挤压伤、烧伤、中毒等物理化学因素;也可发生于原有
疾病基础上,如腹泻、呕吐、脱水、严童感染、肺炎、败血症;或是先天性肾
脏畸形、尿路梗阻、肾病、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红斑狼疮、流行性出血热等
的并发症或结局。
急性尿毒症有明显的尿量减少,但应与肾前性少原区别。慢性尿毒症尿量可不
减少,反而出现尿多症状。血尿素氮均有明显增高,慢性尿毒症血肌肝增高更
明显。小时尿肌肝清除率降低,血、尿β2微球蛋白增高表明肾小球及肾小
管功能障碍。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对急性尿毒症采用控制液体摄入量,纠
正电解质紊乱,限制蛋白质,控制和预防感染及止惊、降压、控制心表等措
施。如血尿素氛超过80毫克%,钾超过6毫克当量/升时应考虑透析疗法。对慢
性尿毒症应争取早期诊断,去除病因。长期有规律的各种透析有助于延长生
命。肾移植可使50-60%患者长期存活。
本病属中医“癃闭”范畴。其病住主要在肾与膀胱,如肾与膀胱气化失调可引起
本病。另一方面,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互为关联,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作
用。三焦的气化,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的通调、转输、蒸化,若因湿热壅
塞,三焦气化不利,或肾气衰微,命门火不足,三焦气化无权,形成无尿。闭
部甚者,则水邪、尿毒内攻,势必导致水肿、呕逆、心悸、喘促,或抽搐、昏
迷,危及人命
1.[处方名称]温阳益气养阴方
[功能主治]功能温阳益气滋阴。(1)方主治脾肾阳虚型尿毒症,表现肢冷、面
色皎白、舌胖、脉软;(2)方主治气阴两虚尿毒症,表现神疲、纳呆、口
干、舌质红、苔少等。
[处方组成](1)炮附子9克、党参12克、生龙骨克、生牡蛎3o克,水煎服。
(2)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地9克、知母9 克、黄柏9克、牛膝9克。水煎 服。
[辨证加减]浮肿加车前子9克、泽泻9克、猪苓9克;腹水加大腹皮9克、葫芦15
克;面色黛黑夹瘀加益母草克、当归9克、赤芍9克、桃仁9克;湿热加黄羊9
克、山栀9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9克(后下).另用生大黄18一克、煅龙骨
克、煅牡蛎3o克、炮跗子8-9克煎液100至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例小儿尿毒症,多数由慢性肾炎引起,结果显效6例,好
转13例,无效9例,无效病例中有3例死亡。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地科医院顾文华。
[处方备注]本方系上海著名中医儿科专家顾文华教授的经验方。尿毒症以脾肾
虚寒型多见。(1)方中附子温脾肾;党参补中益气;龙骨、牡蛎收敛固涩;
若配合大黄则泻而不峻。大黄有清热、泻下、活血等作用。对促进氮代谢物的
排泄有积极作用,加用大黄口服或灌肠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已为国内众多的临
床报道所证实
2.[处方名称]蟾蜍散
[功能主治]功能解毒利水。主治小儿尿毒症合并腹水者。
[处方组成]蟾蜍2个。巴豆14粒,焙干后研细末,分4天服用。以上是13岁儿童
用量。13岁以下酌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例狼疮肾炎伴尿毒症患儿,曾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无
效,病情日益加重,腹水明显,非蛋白氛达80毫克%。加服本方后尿量明显增
加,腹水消失。诸症好转。尿素氮下降至毫克%。
[处方来源]天津市儿童医院何世灵。
[处方备注]本方系天津市名老中医何世灵先生的经验方,由徐振纲整理。蟾蜍
味辛凉微毒,功专解毒症;主治腹中冷解,水谷瘀结;巴豆性味辛热有毒,善
逐水饮。与错综配合,能疏气机之痞塞,通三焦之壅滞,故可收和水消肿之
功。现代医学证实蟾蜍有强心利尿及激素样作用,此可能是治疗尿毒症伴脱水的药理基础

(尿布皮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尿布皮炎
是新生儿的皮肤病,它是由于尿布潮湿、不洁、或尿液、粪便清理不及时,对
局部皮肤产生刺激或小儿对尿布的纤维,染料过敏所致。臀部皮肤潮红,可见
针尖样红点丘疹,褶皱处较为严重。重者可见皮肤破损、溃烂、流水、裂口,
并伴有烦躁、哭闹。继发感染者,可见红肿、脓液,严重者可伴有发烧,拒食
等全身中毒症状。本病外治疗法效果很好,常用的简易方法有:
1.用温开水彻底清洗患处,擦干。然后涂上少许芝麻油1~2天即可愈。
2.鸡蛋煮熟后取蛋黄放在勺内,文火烤出油,取油备用。小儿每次大小便
后,清洗臀部,在患处涂擦少许鸡蛋油。
3.对有感染者,可将黄连素片数片研细末,用蛋黄油或芝麻油调和,涂抹患
处。或用金霉素、红霉素跟药膏涂擦患处。
4.青黛、滑石各等份,研细末,撒于患处。
5.黄柏、茵陈蒿各20克,水煎外洗。
6.有轻度渗出者,可用电吹风热风吹患处,但应注意防止烫伤。
  以上方法简便易行,一般采用一二种即可见效,也可采用“婴儿皮肤褶
烂”一节中的各种方法治疗。若上述诸法皆无效,或时常反复者,可参考“婴儿
湿疹”的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继发感染严重者,应去医院治疗。
  【防护】①坚持做到及时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燥,大便后清洗肛门、外
阴,可有效地防止本病发生。②尿布一定要洁净、干燥、柔软、浅色,以旧纯
棉织品为宜。③尿布要经常煮沸消毒,或阳光下曝晒或高温熨烫也可起到消毒
作用。④对患儿的尿布最好用后即洗净煮沸消毒。 
尿布皮炎
本病是指尿布覆盖区域的皮肤炎症。多发生在臀部、大腿内侧及生殖器部,可
蔓延到会阴、整个臀部及大腿外侧。皮肤首先发红变粗糙,有细小鳞屑,继而
为斑丘疹或疱疹,有时可有针尖形小脓疱,重者糜烂、渗液,甚或溃疡。
本病病因是未洗净的潮湿尿布,经常摩擦皮肤,加上新生儿及婴儿表皮和真皮
之间结构不致密,表皮角化发育不全,碱性物质易透入表皮屏障,刺激皮
肤。
依据尿布覆盖区域皮肤发红,甚或出现丘疹、疤疹等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
难。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采取勤换尿布,扑爽身粉,预防感染等措施。
本病属于中医“红臀”、“赤游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皮肤娇嫩,不耐刺
激,由于尿布粗糙,尿液、肥皂粉等刺激,感染湿热邪毒,则致皮肤发红、渗
液、溃烂,治宜祛湿致疮,解毒清热。
1.[处方名称]滑黛粉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祛湿。主治小儿尿布皮炎。
[处方组成]滑石、青黛按5:1比例研细合匀,瓶装备用。将小儿臀部用热水洗
净拭干,滑黛粉外扑臀部,每换尿布时扑粉1次,对脓疱渗液者,以黄连6克熊
永外洗(切勿用肥皂水洗臀部,以免刺激皮肤)。
[辨证加减]重症者如银花10克、绿豆衣10克、甘草3克,煎汤频服,连服3一7
天。
[疗程疗效]治疗例,全部治愈
[处方来源]四川省蓬溪县人民医院李武忠
[处方备注]滑石可干燥除湿;青黛可清热解毒凉血。内服银花、甘草、绿豆衣
可清热解毒,正合病机。(
2.[处方名称]苍柏牛膝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燥湿,止痒解毒。主治小儿尿布皮炎。
[处方组成]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0克、茵陈10克、知母10克、白藤皮10
克、白矾10克、苦参克、土茯苓20克、地肤子20克、银花20克,加水煎至200
毫升,待药液冷却后,用洗净的旧软布叠为4层,用药液浸湿敷患处,每间隔
分钟1次,每次约5分钟。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例重度尿布皮炎患儿,其整个会阴及肛门周围皮肤潮红、糜
烂,渗液淋漓,经他法治疗15天左右无效,用本方治疗5天而愈。
[处方来源]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唐淑梅。
[处方备注]本方苍术、苦参、土茯苓、白矾、地肤子、白藤皮祛湿;黄柏、牛
膝、茵陈、知母、银花清热解毒。本方药液湿敷后,患儿皮肤渗液量逐渐减少
直至消失,糜烂面逐渐结癫而告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小米清汤
[功能主治]功能精热护联消炎。主治小儿尿布皮炎。
[处方组成]取小米50克,加水1000毫升左右,同放人锅用文火煮至小米开花
(即熬烂)即可,取上层清汤备用(待温,以不烫皮肤为宜)。取消毒棉球蘸
米汤涂患处,涂后局部撤上一层滑石粉即可,每日3一4次,以愈力度。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6例,治愈39例。
[处方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宋江华。
[处方备注]方中小米即谷子脱壳之碎米,有清热、润肤之功,涂于患处,不仅
可保护皮肤,且能清热消炎;滑石粉清热祛湿,两者合用,效佳
4.[处方名称]葛根芩连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祛湿解肌。主治小儿尿布皮炎。
[处方组成]葛根5克、黄芩3克、黄连2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用。
[辨证加减]重症者加云苓3克、连翘5克。
[疗程疗效]治疗2例婴儿,其臀部及外生殖器皮肤充血、溃疡,并有大量渗出
液,用本方治疗,服药5剂而诸症消失告愈。
[处方来源]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唐冬秀。
[处方备注]本方所煎药液亦可外洗,若能内外合治,效更佳。本方原见《伤寒
论》,用治尿布皮炎为古方新用。

(尿崩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而致肾脏不能保留水份所
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多饮多尿为特征。患儿男多于女,起病多突然,呈持续
性多尿,每日尿量常在4升以上,甚至可达10升以上,遗尿和夜尿增多;烦渴
多饮,饮水量大致与尿量相等,喜饮冷水;如供水不足,尿量并不因进水量少
而减少。患儿出现烦渴不安,乏力,发热,体重下降,严重者因中枢神经细胞
脱水而发生惊厥、昏迷,可致脑损伤及智能低下。患儿因饮水量多而影响睡
眠、食欲低下,病程长者可致生长发育障碍。
本病患儿多数属原发性尿崩症,目前认为可能系控制抗利尿激素合成的基因有
缺陷,但基因缺陷的原因尚不明了,部分病例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性联遗
传,这些患儿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细胞明显减少。继发性尿崩症
则系因头颅外伤、手术后、肿瘤或炎症等造成下丘脑或垂体后叶损伤所致。
根据患儿典型的多饮多尿症状,尿比重低而固定,尿渗透压低而血渗透压高,
尿糖阴性,一般即可确诊。必要时可作限水试验或高渗盐水试验与精神性多尿
鉴别;作抗利尿激素试验与肾性尿崩症鉴别。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采用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近年来采用1一脱氨一3一右旋一
精氨酸加压素(DDAVP),作用强大、持久,副作用小。对抗利尿激素部分缺
乏者尚可用刺激释放型药物如氯磺丙脲、甲氨酸氮杂草、安妥明等,也有一定
效果。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上消”的范畴。因上焦燥热,肺阴受灼而致口渴引
饮,嗜水无度,尿频而多,胃纳减退,消瘦神疲,皮肤干燥。烦躁不安;燥热
过盛,耗阴更甚,阴液越亏,燥热越炽,这样互为因果,致使疾病顽固难愈
1.[处方名称]麦门冬饮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主治上焦火旺,肺阴耗伤所致的烦渴、
多饮、多尿。
[处方组成]黄芩15克、知母10克、芦根40克、麦冬15克、花粉20克、沙参20克、
竹叶10克。葛根15克、乌梅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7例经限水试验确诊的尿崩症,服本方3一6剂后,多饮多尿量减
半,胃纳渐佳,微汗,尿比重升高,服药4一18剂后全部痊愈,无副作用。随
访3年未见复发。
[处方来源]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杨学海。
[处方备注]本方中黄芩清上焦之邪热;知母、芦根清热润肺而止渴;麦冬、花
粉、沙参、葛根、乌梅滋阴生律而止渴,故对上焦火旺,肺明耗伤,津液不布
所致的烦渴多饮多尿有较好的改善症状的作用,但是否能改善下丘脑视上核、
室旁核的神经分泌,从而从根本上治愈尿崩症,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脑积水)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本病是由于颅内的脑脊液过量,压迫头颅骨和脑组织的疾病。脑积水可发生在
任何年龄,多数见于六个月以内。由于这时患儿的骨缝尚未按合,头颅容易扩
大,所以随着颅内脑脊液的增多,头颅增长的速度很快,同时骨缝开裂,前囟
扩大而饱满,头皮静脉扩张,颅骨叩诊可有破罐声。由于头增大太快,长得太
大,面部和身体就显得很小;头部太重,颈肌难以支持;目眶受到颅内液体的
压力,眼球常下转,上部巩膜外露,使眼睛呈“落日状”,这时,脑脊液虽多,
但因颅腔扩大,颅内压不高,患儿可以无特殊症状;若颅内压增高者,患儿常
烦躁不安,嗜睡;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偶有呕吐或惊厥。由
于长期受压。脑组织有萎缩趋势,患儿的运动、智力与言语发育都比正常小儿
迟缓而低下。
引起脑脊液过量的原因有三:(1)分泌过多;(2)吸收太慢;(3)液体运
动不畅。前两种情况少见,绝大多数是脑脊液循环障碍所引起。先天畸形,流
行性脑脊髓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等炎症后的纤维增生,外伤颅内出血吸收不
良,或因肿瘤等,都可阻碍脑脊液的循环,使之不能正常地从分泌处流到吸收
处,停聚颅内,故液体越积越多。
头颅增长过快,颅逢开裂,前囟饱满等体征,与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结合病
史,临床上不难确诊。注射空气进行脑室造影,不但可以看到增大的脑室及其
形状,还可以看到脑组织的厚度、阻塞的部位,甚至了解到某些致病原因。
西医用限制饮水与利尿剂暂时缓解脑积水;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此外,对部
分病儿可采用手术疗法,如切除侧脑室的部分脉络膜丛,或用导管将聚积的脑
脊液引到输尿管、右心房等。手术效果尚不够满意。
中医将本病归纳在“解颅”病中,认为其病的根源是肾虚。肾主水,肾虚则水液
运行障碍,而停积脑中;肾又主骨生髓充于脑,肾虚则主骨充脑无力,颅骨的
合缝与脑的发育均不良。所以从宋代的钱乙开始,就用补肾与利水两法治疗本
病。积水多,颅内压高;则重在利水;积水控制,颅内压不高,则重在补肾,
以治其本。此外,外伤瘀血不化,也会阻碍颅内津液的运行而导致积水,故这
类病人又当用活血化瘀利水为主要治法。
1.[处方名称]健脑利水丸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填精,益脑健脾利水。主治婴幼儿脑积水。
[处方组成]熟地10克、山药10克、鹿角胶10克、牛膝10克、茯苓10克、黄精10
克、茺蔚子10克、猪苓10克、车前子10克、肉苁蓉10克、丹皮10克、当归6克。
上药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1.5克,早晚各服1丸。3个月以下者,每次取半
丸。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脑积水病儿10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超声波检查正
常)4例,好转(症状减轻,脑室波缩小)5例,无效l例。
[处方来源]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何世英。
[处方备注]脑积水古称“解颅”,是由于肾虚随海不充,水湿停聚颅内而形成。本
方用熟地、鹿角胶、肉苁蓉补肾填精;山药、黄精健脾益气,以促进脑的发
育;同时以茯苓、猪苓、车前子利水;当归、丹皮、茺蔚子活血,血液流畅,
更有利于颅内积水的排出。牛膝一味,既补肾,又活血,还能引颅中之水自下
而排出。诸药互相配合,共奏排出积水,促进脑组织发育的功效。
本方为丸剂,作用较缓,故适用于颅内高压不十分剧烈,且未合并感染的病
儿。且因本方用药偏于滋腻,胃纳差、舌苔厚腻者亦不宜服用。一般在服药9
个月后收效,亦有长达两年零两个月而完全恢复正常者,故服药要有耐心。本
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黄红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补气利水。主治外伤或炎症后脑导水管梗阻而出现
脑积水。
[处方组成]生黄芪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赤芍10
克、川芎10克、穿山甲10克、地龙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枳
壳10克、牛膝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外伤引起脑导水管梗阻致脑积水1例,治愈,随访2年未发。
[处方来源]湖南省蔡勤。
[处方备注]外伤或炎症后,颅内瘀血不散,阻碍气的运行与水液的流通,水积
脑内而成此病。本方用红花、桃仁、三棱、莪术、当归、赤芍、川芎、穿山

甲、地龙等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同时用柴有升散;枳壳、牛膝潜降,以促
进气的升降运行;黄芪补气,加强气的推动力量;茯苓、泽泻利水。补气、行
气、化瘀、利水,共同促进瘀血的消散与积水的排出。编者亦用此法治疗产伤
与头部跌伤后的脑积水数例,收效颇佳。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利水补肾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补肾利水;(2)方功能通阳利水,补肾;(3)方功能
祛风,化湿。主治小儿脑积水。
[处方组成](1)熟地3克、山萸肉3克、车前子3克、川断3克、沙苑子3克、桑
寄生3克、首乌3克、淡苁蓉3克、淮山药6克、丹皮6克、茯苓6克、泽泻6克,
水煎频服,每日1剂,直至好转,减次以巩固服药。
(2)茯苓6克、猪苓6克、车前子6克、熟地6克、白术4克、陈皮5克、甘草3
克、姜半夏5克、全当归10克、桂枝3克、山萸肉3克、淮山药3克、川牛膝3
克,水煎频服,每日1剂。
在选用(1)、(2)方时,均应配合用(3)方外洗头部;仙鹤草克、赤茯
苓克、白茅根克、苍术9克、独活9克、天麻9克、荆芥9克、防风9克、水通
9克、苍耳草9克、川牛膝9克,水煎后,以毛巾浸药汁,轮流热敷头部,每日2
一3次,每次1小时,10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前2方根据辨证选用1方,或2方交替使用,配合头部外洗,治疗37
例,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1例,另有失访1年以上,情况不明者
8例。
[处方来源]山西省太原市晋安化工厂职工医院平兆愈。
[处方备注](2)方重在利水,所以颅内压较高,囟门凸起明显,或有呕吐者,
当用(2)方。(l)方重在补肾充脑,故颅内压下降,囟门较平,而此时智
力、动作、言语发育迟缓成了主要矛盾,则当用(l)方。在口服上二方时,
都可配用头部外洗方热敷,以祛风化湿,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对脑积水的吸
收起辅助作用

4.[处方名称]桃红五苓散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化气行水。主治头颅外伤后引起的脑积水。
[处方组成]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9克、白术9克、肉佳3克、红花6克、桃仁6
克、代赭石18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4次服(即服2日)。
同时,用夭南星克(研细)、地龙20克,加鸡蛋清同捣成饼,外贴前囟。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外伤引起脑积水1例,效果良好。
[处方来源]四川省渠县琅琊区卫生院蒋治国。
[处方备注]外伤瘀血阻碍颅内津液与气的运行,导致脑积水,故用红花、桃仁
活血化瘀;猪苓、茯苓、白术、泽泻利水;肉桂通阳化气;代赭石引气血与水
下行,共奏行气化瘀利水之功,以促进脑积水的消退。适用于外伤后脑积水之
水液较多,囟满常伴呕吐者。当水退囟平呕止之后,则应停用本方,改用补肾
剂收功。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杞牛地黄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健脑,利水。主治小儿脑积水。
[处方组成]枸杞子6克、牛膝7.5克、熟地12克、山萸肉6克、山药6克、云茯苓5
克、泽泻5克、丹皮5克,水煎服。
同时用肉桂、细辛15克、干姜3克,共研细末,用人乳或猪胆汁调敷囟门,药
干则换。
[辨证加减]阴虚,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惊躁不安者加龟版胶10克(烊冲)、
知母10克、黄柏10克、五味子5克、阿胶10克(烊冲);阳虚,肢冷畏寒,舌
淡胖,苔白润者加鹿角胶4克(烊冲)

[疗程疗效]治疗11例小儿脑积水,7例临床痊愈,2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3例
婴儿脑积水,均治愈。
[处方来源]吉林省人民医院徐相富等。
[处方备注]脑积水既有水湿上泛,又有肾虚髓亏脑不足。本方以泽泻、茯苓、
牛膝引水下出以治水湿;用杞子、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充髓以治脑不足。
从全方来看,补多利少,以补肾充脑为主。而培补之中又有补阴补阳之别,阳
虚火旺者宜加龟版胶滋阴云,阿胶补血,配知母、黄柏清虚热;阳虚有寒者则
宜加鹿角胶温补。若火炎水泛,高热惊躁,囟门高突,呕吐频作者,则非本方
所宜。外用药物温阳化水而除脑中水湿,对消除脑积水有辅助作用。本方名由
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鹿桃粉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健脑。主治脑积水。
[处方组成]鹿角粉120克、核桃仁200克,共研细末,分20天服完为1疗程,每日
服16克。同时,每日服用骨髓汤(猪、牛、羊皆可),量不限。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l例先天性脑积水,服7个疗程,治愈,随访2年未发。
[处方来源]山东省济宁市中医研究所工作人等。
[处方备注]脑积水是肾虚髓亏脑不足,脑中积水之症。经用行血化气利水之
剂,积水见消,囟门平复,呕吐停止之后,即当用本方之鹿角、核桃补肾充
脑,以促进运动、智力与言语的发育。本方名由编会所拟。
7.处方名称]杞骨散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填髓,健脾利水。主治婴幼儿脑积水。

[处方组成]枸杞子8克、补骨脂5克、淮山药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苡仁10
克、车前子10克、泽泻6克、桂枝4克、怀牛膝6克、陈皮6克、半夏6克,水煎
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例 5月男婴,服药剂,头围缩小4厘米,症状消失,随访半
年未复发。
[处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郭锦章等。
[处方备注]本方以补骨脂、杞子补肾;用山药、白术、茯苓、苡仁、桂技、泽
泻、车前子、牛膝健脾通阻利水。纵观全方,利水药多而补肾药少,适用于水
湿上泛,囟门凸起,时有呕吐,苔白腻者。若囟门已平,苔少时,当以补肾为
主,则非本方所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泌尿道感染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泌尿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婴幼儿较多见。女孩发病多于男
孩。急性期发病急,婴幼儿症状可不典型;慢性或反复感染可导致肾脏损害。
病程在6个月内者属于急性泌尿道感染,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年
幼儿可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年长儿有时伴有肾区及下腹部疼痛,少数
病儿仅有一过性血尿,全身症状并不突出。慢性泌尿道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
上,小儿时期较少,可出现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贫血等。病情逐渐加重
可发展成肾功能不全。
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数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
氏杆菌及副大肠杆菌等,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及支原体等。泌尿道的
先天性畸形、尿路梗阻、尿反流、结石是小儿易发生感染的原因。
根据尿路感染的症状、尿常规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应作尿培养及菌落
计数,以确定病原。对反复尿路感染者应作超声波检测、X线造影、肾图及肾
功能检查。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早期主要采用抗生素,如磺胺药、呋喃妥因、卡那霉
素。吡哌酸、氟哌酸等。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根据不同抗生素调节尿的酸碱
度,以增强抗菌药物的疗效。对慢性泌尿道感染宜联合用药或轮替用药,疗程
较长。
泌尿道感染属于中医的“淋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淋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
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淋证又可由肝脾不调、脾
土受损,或脾肾两虚,致脾虚不能运化精微、分清泌浊,致水道不清而来。
1.三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通利湿热。主治小儿泌尿道感染证属湿热下注型
者。
[处方组成]凤尾草15克、旱莲草15克、车前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泌尿道感染60例,服药3-5剂症状消失,化验小便恢复
正常,全部治愈。
[处方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人民医院张孟林。
[处方备注]本方凤尾草消炎解毒;旱莲草清热养阴止血;车前草清利湿热。方
剂组成简单,疗效明显。

(毛细支气管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毛细支气管炎仅见于2岁以前婴幼儿,多数为6月以内的婴幼儿,其临床表现同
肺炎,但喘憋更严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也有人称此病为喘憋性肺炎。
起病时体温一般不高,咳嗽、呼吸困难,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为重。喘憋发作
时,呼吸快而浅,常伴有呼气性喘鸣,有明显的鼻扇和三凹征,重症病儿有明
显的梗阻性肺气肿、苍白和发绀,部分病儿可发生酸中毒和脱水,处理不当可
发展成为心力衰竭。
本病由病毒引起,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
吸道肠道病毒和少数肺支原体均可引起本病。
患者发病年龄小,在病初时出现明显的发作性喘憋,X线检查初期出现的肺气
肿,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双份血清抗
体检查及鼻咽分泌物免疫荧光检查叫证实病原。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为主,对痰多喘憋者可给与超声雾化吸入及
供氧,重症者加用氢化考的松,碳酸氢钠、补液及控制心力衰竭。
中医文献中无毛细支气管炎病名。《幼科发挥》中描述“心火乘肺,脾之痰
生,故肺胀而喘,谓之马脾风”,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很相似。明清以来,用
一捻金等泻肺治疗,取得疗效
1.[处方名称]新太极丸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化痰,清热定喘。主治毛细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蝉蜕9克、僵蚕6克、姜黄2克、胆南星2克、天竺黄3克、大黄1.5克、
冰片0.01克(冲服)、黄芩4克、花粉6克、麻黄2克,水煎,昼夜频服,每日1
剂。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例毛细支气管炎,痊愈109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
有效率为96%;麻杏石甘汤对照组62例,痊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18例,总
有效率71%;西药对照组31例,痊愈17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
74.2%。本方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P<0.01)。同时在喘憋、咳嗽、发
热、肺部听(叩)诊异常和肺部X线异常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
[处方来源]湖北省夭门市蒋场卫生院石中顺等。

[处方备注]加味太极丸为清代杨熔治疗小儿温病的主方,有开逐风秽温毒之
功。本方以加味太极丸为基础,合花粉、黄芩清化上焦燥火之力;用麻黄宣肺
以靖卒感之风寒,诸药合用,并除新感臼伏之邪,使肺闭速开而取得疗效
2.[处方名称]加味五虎汤
[功能主治]功能轻宣利肺,化痰清火。主治毛细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6克、甘草1.5克、细茶1.5克、猴枣0.3克
(另吞),水煎取100毫升,频频少量喂服。
[辨证加减]大喘大汗者重用石膏,痰喘重加一捻金1.2克蜜水调服。
[疗程疗效]临床应用数10年,取得很好疗效。曾有2例停川搞菌素,用本方5~7
天痊愈。
[处方来源]江苏省徐州矿务局第二医院林世炘。
[处方备注]本方根据毛细支气管炎系寒邪客于肝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故
成。如应用适当,一捻金非必需之品。
3.[处方名称]射干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平喘,化痰止咳。主治毛细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射干6克、麻黄1.2克、草河车9克、银花9克、板蓝根9克、干姜0.3
克、细辛0.3克、五味子3克、紫苑6克、天竺黄6克、大枣3枚,煎汤分数次服
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本方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1例,其中轻症43
例,重症例,均痊愈。
[处方来源]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张梓荆等。
[处方备注]本方对以喘憋为主的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平喘作用。本方名由编
者所拟
4.[处方名称]定喘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降逆,清化痰热。主治毛细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麻黄3克、桔梗3克、青黛3克、杏仁5克、川椒目5克、甜葶苈5克、
冬花5克、地龙5克、天竺黄6克、桑白皮8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高热加生石膏15克、地骨皮7克:腹泻加茯苓7克、车前子7克,无腹
泻加竹沥15毫升,分3次服。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例毛细支气管炎,均获痊愈,例均在3天内哮鸣者消
失,喘憋缓解。平均住院4天。
[处方来源]浙江省温州医学院谢宗昌等。
[处方备注]本方在麻杏石甘基础上加川椒平喘;夭竺黄、竹沥清热化痰;桔梗
开提肺气;地龙平喘;青黛清热解毒,其泻肺定喘、行水消痰之力有所增强,
对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缓解喘憋的功效。

(慢性咽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慢性咽炎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如
咽淋巴样组织的增生等。慢性咽炎为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咽部不适
感,如异物感、痒感、吞咽微痛感等,主要由于分泌物附着或肥大的淋巴滤泡
影响所致。由于咽部分泌物增多、稠厚的刺激,常引起频繁的咳嗽,晨起较
剧。咽部异物堵塞感有的较著,随吞咽动作而上下,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此
外,有时会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便秘、溏泻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因屡发急性咽炎转为慢性,慢性扁桃体炎及牙病也可
引起。患有鼻中隔偏曲被迫长期张口呼吸者,亦可诱发此病。病变主要为咽部
粘膜层慢性充血,小血管扩张,周围有林巴细胞、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后
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粘液腺内的炎性渗出物被封闭其中,在淋巴
颗粒的顶部形成囊状白点,若破溃外溢,即见黄白色渗出物。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咽部不适,咽部稠厚分泌物的刺激,引起剧烈咳嗽,且易恶
心。咽部检查粘膜呈水肿样肿胀,斑点状或片状慢性充血,有时可见小静脉曲
张。咽后壁上常附有薄层粘液或含气泡的粘液块。悬壅垂可增粗,如蚯蚓状下
垂,与舌根接触。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和含漱治疗。也可用化学药品或电烙
法,烧灼肥大的淋巴滤泡,直至灼完为止,但不灼伤淋巴滤泡周围的粘膜。
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反复发作,正气难复,阴液暗
耗,虚火上炎,熏灼咽部,以致本病遂生,久久不愈;或冷热失宜,屡受风
邪,肺阴受伤,阴虚肺燥,上灼咽喉而为本病;或饮食失调,过食膏梁厚味、
辛辣之品,而使胃腑积热,上蒸咽喉而导致本病。中医辩证分阴虚型与阳虚
型,属阴虚喉痹,治宜滋阴、清热、利咽为主;属阳虚喉痹,治宜温肾扶阳、
引火归元为主。
1.[处方名称]清咽甘露丸
[功能主治]功能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主治慢性咽炎。
[处方组成]生地100克、熟地50克、赤芍75克、白芍75克。天冬100克、麦冬75
克、黄芩100克、玄参100克、楷杷叶100克、石斛75克、当归100克、生甘草
克,研为细面,成蜜丸,丸重10克,口服3次,每次1丸。1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1例,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检查基本正常)例,占
18.5%;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检查明显好转),64例,占52%;好转(自

觉症状和检查均减轻)31例,占%;无效(自觉症状及检查均无变化)6例,
占4.8%。
[处方来源]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薛春元。
[处方备注]阴虚喉痹的病因多由反复发作风热喉痹,风热留恋,迁延日久,正
气难复,致阴液暗耗,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或平索肝肾、体质素亏,复加刺
激性食物,耗损阴液,造成阴虚喉痹;或肺肾气虚,水火不济,以致水竭于
下,不能制火,虚火上炎发为本病。本方中生地、赤芍凉血祛瘀,清热利咽;
熟地、白芍、当归养阴补血;天冬、麦冬、石斛润肺生津,利咽;黄芩、玄
参、生甘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楷把叶清肺化痰。本方药理作用与其养阴清
热,抗病毒、抑制细菌生长,防止急性发作以及活血,扩张血管,促进慢性炎
症吸收有关
2.[处方名称]清咽化瘀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咽消肿。主治咽部不适、微痛、干
痒、异物感及阻塞感,以及咳嗽、干呕、咯痰。
[处方组成]全瓜蒌克、海浮石12克、苏子10克、大黄10克、桃仁10克、桔梗10
克、败酱草克、蝉蜕6克、甘草6克,水煎服。小儿酌情减量。
[辨证加减]咽干、口渴者加沙参、麦冬、玄参、石斛;咽部疼痛红肿显著加银
花、连翘、山豆根、牛蒡子;异物感明显者加旋复花、代赭石、苏叶、半夏、
厚朴。
[疗程疗效]应用60例,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咽部充血消退,滤泡消除或明显
减少,粘膜萎缩有明显修复)例,好转(自觉症状消失,咽部充血减轻,滤
泡减少)例,无效(服药6剂后,自觉症状及咽部检查无明显改变者)6例。
[处方来源]陕西省凤翔县中医院甘聚珊。
[处方备注]本病多由七情、六淫等不良刺激致邪毒结聚,气滞血瘀,损伤脏腑
所致。故在治疗时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驱邪为主。本方用全瓜蒌清热化
痰,散结消肿以通利咽喉;海浮石开胸利咽喉,蝉蜕清热利咽,宣通肺气,苏
子祛除痰涎;桔梗利咽宣肺;大黄清降实火热毒,破瘀消肿;败酱草清热解

毒;桃仁活血化瘀;甘草清热利咽,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
咳,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使咽部毒清瘀散肿消,肺气通畅。此方可根据患者
体质情况及兼证进行灵活加减。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进一步证明本方中大部分药
物有抗菌、抗病毒及消炎止痛的作用,所以治疗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3.[处方名称]养阴利咽汤
[功能主治]功能养阴利咽,生津。主治咽部异物梗阻感,咽干,咽痛和声音嘶
哑,肺热阴亏,头晕目眩,咽底壁结节色红而高突者。
[处方组成]大白芍9克、川百合10克、南北沙参各10克、天花粉9克、白桔梗4.5
克、生甘草2.5克、嫩射干4.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喉头无痰而音哑者加玉蝴蝶、凤凰衣、藏青果以涧肺开音;头晕目
眩者加稆豆衣、钩藤、杭菊花以平肝益阴,两目红丝缭绕者加粉丹皮、杭菊花
以凉肝明目;失眠者加炙远志、淮小麦、合欢花、忘忧草以养心安神;胸闷者
加广郁金、炒枳壳、野蔷蔽花以理气解郁宽胸;痰粘喉头者加川贝粉、地枯
萝、广桔白以清化痰热;纳少,腹痛者加广木香、土炒白术、台乌药、采芸曲
以理气悦脾和中;大便干结者选加瓜蒌仁、制首乌、桑椹子以滋阴涧肠通
便。
[疗程疗效]应用37例,1个半月至2个月为1个疗程。以经1个月疗程后,症状和
体征基本消失为显效,共11例,症状和体征好转者为有效,共18例;症状和体
征改善不稳定或无改善者为无效,共8例。总有效率为78%。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张赞臣。
[处方备注]慢性咽炎多由于急性喉症治疗不彻底,迁延日久演变而成,往往缠
绵日久,不易治愈,而用本方治疗,见效尚属迅速。方中南北沙参、天花粉、
百合养阴生津,清热利咽,涧肺化痰;大白芍滋阴利咽;桔梗、射干、生甘草
消肿,除咽热,宣肺化痰。经上方治疗,咽痛消失,平均10天左右,但咽底坚
结节的消失则见效最慢,有的迁延半载左右,其中与患者兼有其他慢性病有

4.[处方名称]荆芥防风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降逆化痰。主治咽部似有物阻,频频咯痰不利,吞
咽食物梗噎不舒,咽痛干燥,咳嗽,口渴欲饮。
[处方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僵蚕10克、薄荷10克(后下)、桔梗10克、
甘草10克,水煎服。小儿酌情减量。
[辨证加减]若咽峡淡红不燥,体倦乏力者加羌活、独活、苏叶、升麻;若咽部
充血红肿甚至有糜烂、脓点,加山豆根、银花、牛蒡子、青黛;若咽部干燥,
色红如猪肝,局部隆起,加黄柏、黄芩、玄参、生地、麦冬;若兼胸胁满闷,
嗳气不舒,咽颊痰涎粘,加法半夏、陈皮、竹茹、旋复花。
[疗程疗效]应用150例,痊愈(咽峡检查正常,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93
例,显效(症状消失,咽峡部色红,仍有少量粘液咯出)31例,好转(症状减
轻)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3%。所有病例服药时间均未超过2个月。
[处方来源]河南省巩县人民医院翟书庆。
[处方备注]慢性咽炎由素有肺胃积热,复受外邪,引动内热上升,风热相搏,
灼津伤阴而成本病。若反复发作,正气难复,阴液暗耗,虚火上炎,熏灼咽
部,本病遂生。久久不愈。本方中荆芥、防风、薄荷性味芳香,表药行上,可
领药直达病所,散风解毒,僵蚕舒络解痉;甘草、桔梗达肺祛痰,利咽止痛
5.[处方名称]开喑煎
[功能主治]功能养阴清肺,豁痰开喑。主治喉痒咳嗽,咽部干燥,咽喉壁滤泡
增生,伴低热,口渴欲饮,声嘶懒言。
[处方组成]玄参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僵蚕10克、诃子10克、泽泻10克、
枳壳10克、桔核6克、桔络6克、地龙6克、贝母6克、蝉蜕12克、蜂乳3~5毫升
(冲服),水煎服。
[辨证加减]喉痹咳嗽重者选加蜜麻绒4-6克、杏仁10克、白前10克;若声带充血
水肿为甚者酌加胖大海6~10克、车前子10克、郁金10克、金果榄10克:若声带
呈增生肥厚或呈息肉、结节性改变者选加牡蛎10克、昆布10克、炮甲3-5克、皂
荚4-6克、三棱6克、葶苈子6~10克;若并发鼻咽部干燥性改变者加知母10克、
花粉10克。

[疗程疗效]应用84例,痊愈(经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喉镜下声带色
泽、形态及功能均恢复正常者)44例,占52.4%。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但镜
检查病灶未完全消除,且少有反复者)例,占.2%;有效(症状有所改善,
但病灶仍存在,且时有反复者)16例,占19%:无效(症状无改善)2例,占
2.4%。总有效率97.6%。
[处方来源]湖南中医学院温民清。
[处方备注]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山于肺肾阴虚,肺失清肃之令,加之发声不当,
或说唱过劳致使伤气动火,以致虚火上炎,消灼津液,熬而成痰,从而痰火壅
滞声门为总的病理基础。本方取玄参、二冬为滋阴补肺之要药;地龙、桔核、
桔络、贝母、僵蚕、枳壳活血通络,化痰散结;诃子配地龙敛肺消肿,加蜂
乳,可助滋阴补肺之力,又可增进食欲,寓有补土生金、土旺金实之意,从而
促使尽早康复。
[处方名称]青连冲剂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滋阴,清热利咽。主治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口干微
痛,单纯性咽部炎症。
[处方组成]女贞子12克、墨旱连12克、大青叶15克、玄参12克、延胡索6克、木
蝴蝶3克,制成冲剂,组成每包克。服法每日2次,每次1包。7天为1疗程,
最长不超过2个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1例,显效(症状全部缓解,化验及物理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41例,占33.6畅;有效(两个以上症状缓解,化验及物理指标下降)54例,
占44.3%,无效(症状无改变)例,占.1%。总有效率77.9%。
[处方来源]顾丽水等。
[处方备注]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为阴虚火旺所致,一般分为肺阴虚及肾阴虚
两类。本方用女贞子、旱莲草为主补肾滋阴,配上肺肾二经的玄参,共奏养阴
降火之功,对阴虚内热,口干舌燥咽喉红肿有良好的作用,并可清除余热,祛
邪生津;大青叶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和玄参相配,功效益彰;延胡索能
行血中气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不论是血滞抑或气积,皆能通达畅行,对于
闭而不通之喉痹,甚为相宜;木蝴蝶为润肺开音之药,对于咽喉燥痒、灼热等症有独到功效。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

(流行性腮腺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的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多见于5~15岁
的儿童,以冬春季为多发。初起似重感冒,恶寒,发热,体温可达38~4
0℃,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数小时至两天后,出现腮腺肿大,一
般一侧先肿,1~2天后另侧也可肿大,以耳垂周围为肿胀的中心,不发红,
疼痛明显,吃酸东西时加重。约在2~3天时达高峰,4~5天后开始消肿,
一般7~12天可痊愈。年长儿童易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偶有并发脑炎者。
本病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在本病初起时,即腮腺尚未出现肿胀前,以及肿胀
后皆可采用如下药物治疗。
治流行性腮腺炎秘方
1 解毒散结汤
【来源】张荣显,《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生石膏各15克,黄
连、黄芩、夏枯草、玄参、蚤休各10克,薄荷、僵蚕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风清热;板蓝根散结消肿;黄
芩、黄连清心肺郁热;玄参、夏枯草清热散结;生石膏解肌清热;大青叶解毒
凉血;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僵蚕熄风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解
毒、消肿散结之功。再随证加减,可用于各种流行性腮腺炎。
【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加减】热盛,加栀子10克,龙胆草5克;淋巴结肿大,加花粉,赤芍、蒲公
英、川楝子各10克;肿而坚硬、加昆布、海藻各10克,土贝母5克;恶心呕
吐,加陈皮6克,竹茹、藿香各10克;易感风寒,加荆芥5克,苏叶、淡豆豉各
10克;低热,加青蒿、地骨皮、知母各10克;便干,加熟军6克;咽痛,加锦
灯笼、桔梗、山豆根各6克;睾丸肿痛,坚久不消,加茴香橘核丸3克,日服3
次;抽搐,加全蝎3克,蝉衣6克,钩藤10克;肿痛明显,加用金黄膏外敷,日
2次;高热不退,加紫雪或小儿牛黄散,救急散等。
【疗效】治疗900例,全部治愈。双侧腮腺肿大者409例,单侧肿者495例。治疗
1~3天痊愈者536例,4~7天9例,8天以上105例。
2 六味消毒饮
【来源】郑则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板蓝根、忍冬藤各15克,夏枯草、白僵蚕、赤芍、连翘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消肿。
【方解】方中以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忍冬藤通络;赤芍凉血活血;夏枯
草、白僵蚕软坚散结,本方对热毒蕴结之痄腮具有较好疗效。若能结合辨证加
减,则疗效更为理想。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加减】发热,加牛蒡子、大青叶;口渴,加天花粉、鲜芦根;伴扁桃腺炎,
加白桔梗、轻马勃、粉甘草;胃脘不舒或纳减,加川朴花、生麦芽;大便干

结,加全瓜蒌、大黄。合并睾丸炎用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橘核。外治可用金
黄散。
【疗效】治疗50例,均获痊愈,在治疗中无1例并发症,服药2~5剂,平均3
剂。
3 板蓝根汤
【来源】周观原,《河南中医》(4)1986年
【组成】板蓝根、大青叶、连翘各6~10克,金银花10~15克,甘草3~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5次(喂服)。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板蓝根散结消肿;大青叶解毒凉血;甘
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疗效】病重者,加用清热解毒注射液。
【疗效】治疗52例,全部治愈。一般2~3剂均能使热退肿消,且不留后遗症
流行性腮腺炎中药方剂
4.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温毒邪,邪壅少阳,热毒内阻。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名】清热解毒饮。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牛蒡子10克,紫背天葵子5克,生甘草3
克,柴胡10克,
马勃4克,元参10克,黄芩10克,升麻3克,薄荷3克,连翘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秋侠方。
5.中药处方(二)
【辨证】热毒蕴结。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软坚,消肿止痛。
【方名】芥防二连汤。
【组成】芥穗8克,防风8克,川连8克,连翘8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赤芍
10克,元参10
克,地丁8克,官桂6克,土茯苓10克,牛蒡子8克,忍冬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4次。
【出处】《医门新录》
6.腮腺炎的偏方
青叶敷剂
药物:大青叶(鲜品)100-0克。
用法:上药加白醋,捣烂敷于患处,每天一次,必要时2次。药干后加醋,连
敷5天为一疗
程。
疗效:次方治疗小儿腮腺炎12例,9例痊愈

7.腮腺炎糊剂
药物:木鳖子适量。
用法:木鳖子去壳,用瓷碗将木鳖子加少许水磨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10
次,干后即涂,
保持湿润。
疗效:次方治疗小儿腮腺炎18例,全部痊愈
8.消毒饮
药物:板蓝根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毫升,煎成60毫升,分次服,每4小时1次,空腹服。此为
一天量。
疗效:次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一般3-5剂可愈。
来源:黑龙江中医1989
内服外敷治腮腺炎
内服方:柴胡10克,连翘12克,银花15克,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
蒲公英、夏枯
草、昆布、海藻各20克。并发睾丸1肿痛者加龙胆草、荔枝核、川楝子各1
0克。轻者2
日一剂,重者1日1剂。水煎服至愈。外用敷方:冰硼散每次2支,冷开水调
成糊状,敷于
患处,纱布固定,2日换药一次。或,大黄40克,研细末,调醋适量,涂患
部,每日3
次。注:内服方药,小儿用量减半。
偏方;
1.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2.马齿苋、板蓝根、车前子各15克,或单味煎水代茶频服。
3.蒲公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天葵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
剂。
4.黄芩、黄连各15克,陈皮、生甘草、玄参、桔梗各6克,连翘、板蓝
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3克,僵蚕、升麻各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
用于红肿,热痛明显,咽喉疼痛,干燥口渴,发热重,头痛有继发感染表现
者。
5.绿豆、赤小豆煎汤代茶频服,或可加入金银花、连翘各10克。
6.蛇蜕2克,研末拌鸡蛋炒食,每日1次,连服3天。
7.绿豆100克,白菜心3个,绿豆煮烂成粥前加入白菜心,加少量盐或糖
调味,每天服2~3次,连服4天。适用于轻症。

8.白萝卜250克,紫菜15克,陈皮2小片,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
汤,加食盐、调料,饮服,每日2~3次。适用于热退,食欲不振,腮肿未
消,并发睾丸炎、卵巢炎症者。
9.白头翁9~15克,鸡蛋1个,将白头翁研极细末,鸡蛋打碎,共调匀,
炒熟吃,每日1~2个。
10.鲜马齿苋、鲜车前草各30克,捣烂绞汁内服,渣外敷患处。
二、外 治
1.紫金锭,醋或水调外敷患处,每日换1次,用至肿消。时常用醋湿润敷药
处,以保持药效。
2.马齿苋,或生土豆,或芥菜,或蒲公英,或侧柏叶,或凤仙花,各味药可
单独使用也可几味联合使用,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日换2~3次。
3.仙人掌捣烂如泥,朴硝或芒硝10克(如无亦可),调匀,外敷患处,常
用水湿润药物。每日换药1次,至肿消。
4.生大黄,或赤小豆,或绿豆可研细末,可各等份合用,也可单独使用,水
或醋调,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至肿消。
5.丝瓜1条,烧存性,研细末,或干马齿苋,干侧柏叶研细末,用芝麻油或
鸡蛋清调糊,敷患处,至肿消。
6.吴茱萸15克,生大黄12克,川黄连8克,胆南星4克,焙干,研细末
加醋调成药饼敷双脚心(涌泉穴),24小时可愈,效神速。
7.韭菜500克,盐少许,将韭菜捣烂,绞汁加入盐,调匀分成3份,涂抹
在患处,干后再涂。
8.活地龙(蚯蚓)适量,捣烂或加入白糖适量,浸泡2小时,外涂患处。
9.内服外敷治腮腺炎
内服方:柴胡10克,连翘12克,银花15克,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
蒲公英、夏枯草、昆布、海藻各20克。并发睾丸1肿痛者加龙胆草、荔枝
核、川楝子各10克。轻者2日一剂,重者1日1剂。水煎服至愈。外用敷
方:冰硼散每次2支,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纱布固定,2日换药一
次。或,大黄40克,研细末,调醋适量,涂患部,每日3次。注:内服方
药,小儿用量减半
10.
治疗痄腮(腮腺炎)的祖传秘方
七叶一枝花50 大黄50 地芋 乳香 没药 青黛王不留行10冰片10
将七叶一枝花 大黄 地芋 王不留行共同粉碎成细末,在用部分药粉同乳
香 、没药、冰片一起粉碎,最后加入青黛粉末。

使用时用鸡蛋清将药粉35-50g(用仙人掌一块去皮刺捣碎与药粉调和更
好)调和涂于患处。每天换2次药。
此方对无名肿毒疗效也是刚刚的。
三、其 他
(一)针刺
  取穴:翳风、颊车、合谷等。发热者加大椎、曲池;肿甚者加承浆、少
商,商阳;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者加三阴交、足三里、侠溪、行间等。
(二)三棱针疗法
1.在腮腺红肿处,上、中、下直线上,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
2滴,拔火罐10~15分钟,起罐后贴拔毒膏1张,或敷其他外用药。
2.在耳轮上、中、下三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次。
3.耳背第二条血管放血。
4.挑刺角孙穴:双侧肿胀者可刺双侧,单侧肿胀者刺单侧。常规消毒后用三
棱针挑刺1~3下,轻挤,微出血,每日1次。
(三)耳穴压豆
  取穴:屏尖、耳尖、肾上腺、神门、内分泌、艇中等。
  【防护】①患儿要忌食酸性、刺激性食物,改食流质,易消化的食物。②
多饮水、多排尿、多睡觉、多休息。③食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④在流行季
节,小儿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合去,可每日服1~2包板蓝根冲剂,年龄大的
孩子,应鼓励每天吃生大蒜1~2头。⑤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并可洒些
食醋,起蒸熏消毒的作用,尤其是每晚洒一次效果更佳。⑥症状重,有并发症
者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
胀疼痛伴有发热,并可延及各种腺组织或脏器。本病潜伏期为14一天。前驱
期多很短暂;表现为倦怠、纳少、肌肉酸痛。结膜充血、咽痛等症。本病起病
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纳呆等症,渐见腮部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
心,边缘不清,有轻度压病,表面有热感,以两侧肿大为多见,也有只肿一侧
者,还有始终腮腺肿胀者。肿胀于1~3天达最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腮腺肿胀时,颌下腺和舌下腺亦多受累,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呈水肿,有时
还可伴有胸骨前水肿,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对面膜上早期可有红肿。
本病可有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耳
聋、胰腺炎、肾炎、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等并发症。
腮腺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中,在集体儿童机构或人群集
密处易形成流行。一般流行为7一8年一周期,也可有散发。早期患者和隐性感
染者是重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以及发热、腮腺肿大的特征,诊断并不难。不典型病
例,可参照实验检查予以确诊。血清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早期有轻度或中
度增高,尿淀粉酶亦增高。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亦有一定诊断价值。
早期病人的唾液、血、脑脊液、尿等可分离到肥腺炎病毒。
现代医学对本病除一般治疗和对在处理外,尚少特殊疗法。
中医称本病为“痄腮”、“虾蟆瘟”、“搭腮肿”等,俗称“大嘴巴”、“猪头风”等;认为
本病由外感风湿时毒,内分积热蕴结所致。风热毒邪壅阻少阳经络,胆胃积热
上攻,少阳经脉失和,气血郁滞,凝聚成肿。少阳胆经与厥阳肝经相表里,若
循脉脉下行则可致睾丸肿痛;若大毒炽感、热机生风,或犯手足厥阴,即可致
昏迷、痉厥等变证。本病可分为风热轻症与民热重症。轻症发热恶寒较轻,仅
腮部肿疼痛;重症则壮热烦躁,头痛剧烈,腮肿坚痛,咽部红肿疼痛。本病变
证有热感动风,邪入心包,邪窜肝脉等。本病一般多以李东垣普济消毒饮为主
治疗。疗效可靠。
1.[处方名称]蚯蚓白糖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祛风,通络。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活蚯蚓与等量白糖搅拌,约半小时后,得出似蜂蜜状的浸出液,过
滤后备用。或加入2~3倍凡士林,加热调合成软膏,外敷,1日6次或更多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2例,全部在1-3天热退(平均1.16天),1一7天局部肿胀消
失。
[处方来源]贵州省贵阳市窄口滩工人医院。

[处方备注]蚯蚓有清热之功,通络之力,《日华子本草》就有治“天行热疾’之记
载。近代研究,其所含蚯蚓解热碱有使散热增加从而达到解热作用,其消肿原
因尚有待研究
2.[处方名称]池氏腮腺炎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主治小儿腮腺红肿,发热,咽痛等症。
[处方组成]黄芩6克、黄连4.5克、银花12克、连翘9克、板蓝根6克、牛蒡子3
克、马勃3克、薄荷3克、桔梗3克、蒲公英9克。山豆根6克、粉草S克、僵蚕4.5
克、大黄4.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55例,其中1一15岁小儿1例,3例并发脑炎,经
用本方后全部获效,一般服2刘即热退、肿消;有并发症者,最长也只需服13
剂而愈。
[处方来源]北京市池百中。
[处方备注]本方用牛蒡、连翘、薄荷、僵蚕轻散上焦风热;黄芩、黄连、大
黄、银花清热解毒;板益根、马勃、牛蒡子、桔梗、山豆根、粉草、蒲公英清
利咽喉。药无虚设,故其效显著。不仅单纯性腮腺炎能很快消除。对有共发症
者,亦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张氏腮腺炎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银花20克、连翘12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尾连10克,黄芩10
克、薄荷5克、生石膏15克、夏枯草10克、玄参10光、僵委5克、蚤休10克。每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辨证加减]热盛加栀子10克、胆草5克;淋巴肿大加花粉10克、赤苟10克、公英
10克、川楝子10克;肿而坚硬加昆布10克、海藻10克、土贝母5克;恶心呕吐如
陈皮6克、竹茹10克、藿香10克;易感风寒加荆芥5克、苏叶10克、淡豆豉10
克;低热加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便干加熟军6克;咽痛加锦灯
笼6克、桔梗6克、豆根6克;睾丸肿痛,坚久不消加茴香桔核丸3克,日3次;
抽搐加全蝎3克、蝉衣6克、钩藤10克;肿痛明显加用金黄膏外敷,日2次;不
退高烧,加绿雪或小儿牛黄散、救急散等。
[疗程疗效]应用900例,全部治愈。双侧腮腺肿大者409例,单侧肿者491例,治
疗1一3天痊愈者536例,4~7天9例,8天以上105例。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张荣显。
[处方备注]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风清热;板蓝根散结消肿,黄
芩、黄连清心肺郁热;玄参、枯草清热散结;生石膏解肌清热;大青叶解毒凉
血;蚤体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僵蚕息风散结。配伍考虑全面,再加详细加减
变方,确能应付各种流行性腮腺炎。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白花贩酱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白花政酱草,水煎服。1一3岁15~20克,4一15岁20一40克,16岁以
上40-60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50例腮腺炎,全部治愈。服药l剂痊愈者44例,服药2剂痊愈者4
例,服药3剂全部病例皆愈。
[处方来源]无
[处方备注]白花败酱草为清热解毒之品,可治肠痈等疾。用治本病亦有良效,
且方简价廉。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腮腺炎膏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穿山甲、乳香、没药、赤芍、连翘、栀子、生大黄、大青叶、板蓝
根各等量。五灵脂为各药量的5倍。上药研成细末,用炼好的蜂蜜调成育状。
药膏冷却后摊在纱布上,摊药范围略大于腮肿范围,敷于腮肿部位。每一36
小时换1次药。
[辨证加减]有高热者,可配牛蒡子、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赤芍、夏枯
草、重楼、生石膏,浓煎频服,1日1剂,剂量视年龄酌情调整。
[疗程疗效]治疗315例。敷药1次治愈者53例,2次治愈者3例,3次治愈者39
例。
[处方来源]内蒙古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曹立钢。
[处方备注]本方据血气邪毒瘀结之理论,用活血散瘀解毒之法,乳香、没药、
穿山甲通经达络;消肿定痛;赤苟凉血活血,消肿散结;大黄、栀子、连翘、
夏枯草散瘀软坚消肿;大青叶、板蓝枳清热解毒;重用五灵脂加强活血散瘀之
功。诸药外敷亦能使壅滞于经脉之气血得通畅,热毒得以解除。可免苦寒药碍
胃之副作用。
6.[处方名称]枯草黄芩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消肿。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夏枯草12克、黄芩10克、板蓝根10克、元参10克、马勃10克、连翘10
克、僵委6克、柴胡6克、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发热甚者加银花、蒲公英各10克;便秘者加大黄6克。另用赤小豆、
连翘、生大黄、赤芍各10克、青黛6克、鲜蒲公英克,共捣如泥,加陈醋调
敷患处。

[疗程疗效]治疗78例,全部治愈。除1例较重,服药2剂,敷药2次外,其余均服l
剂,敷药3天治愈.疗程最长6天,最短3天,平均4天半。
[处方来源]贵州省贵阳瓷厂职工医院王永新。
[处方备注]本方药味精而疗效甚著。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7.[处方名称]黄氏解毒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风退肿。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连翘、银花、防风、黄芩、甘草、荆芥、淡竹叶、夏枯草、大青叶
各10克,此为4-8岁小儿1日量,8岁以上,每味加3克,水煎2次,分3次内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204例,全部治愈,无1例发现并发症。其中1天治愈73例;占
35.78%;2天治愈119例。占58.33%;3天治愈11例。占 5.39%;4天治愈1例。占
0.49%。
[处方来源]黄英儒。
[处方备注]本方用银花、连翘、黄芩、大青叶清热解毒;荆芥、防风祛风;夏
枯草消肿;竹叶轻清;甘草解毒。对于腮腺炎初起证属民热上壅者为最宜
8.[处方名称]蛇蜕炒蛋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解毒,消肿。主治小儿腮腺炎腮腺肿痛。
[处方组成]蛇蜕6克、鸡蛋2个,将蛇蜕用清水浮去尘垢,切碎,加2个鸡蛋搅拌
后,用油煎炒熟(可酌加盐),1次服用。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蛇蜕用量加
倍,鸡蛋不增加。

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儿,可将上方作多次分服,其效果不太理想。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9O例。其中单侧腮腺肿大者63例,两侧肿大者例,均获满意
疗效。为对照疗效,将另外13例患者采用了六神丸、抗菌素、外敷综合治疗。
结果本方组81%病例于2日内肥腺肿消,而对照组9o%病例子9一12日才腮腺肿
消。90例中只有5例服用2剂,其余只服用1剂,均未发生脑炎、睾丸炎等共发
症。
[处方来源]甘肃省兰州铁路中心医院程彦。
[处方备注]蛇蜕有祛风、定惊、消肿、杀虫之功。《本经》言其能主寒热《别
录》述其可治恶疮;《千金方》、《圣济总录》皆有疗肿之记载,可见最方用
以治肥腺炎确有依据。炒蛋服法便于患儿接受服用,是一种借助食疗之好办
法。也有用蛇蜕蛋饼治疗颈痈者,与本方意略同。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9.[处方名称]蓍草片
[功能主治]功能退热,消肿,止痛。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蓍草,用活性炭吸附提取法提制片剂,每片含生药5.2克。2一6岁每
次取1一2.5片,7一11岁服3一4片,日服4次,3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1例,显效例,占61%;好转14例,占34.1%;无效2例,占
4.9%。总有效率95.1%。平均体温消退时间为1.天。
[处方来源]江西省德兴县卫生局江长生。
[处方备注]蓍草系菊科植物,近年来临床指导治疗急性阑尾炎、扁桃体炎、肾
炎、盆腔炎有较好疗效。用蓍草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其退热、消肿、止痛作用

迅速,有服用方便、治愈快等优点。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0.[处方名称]荆板解毒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板蓝根12一20克、连翘6一12克、黄芩6一12克、荆芬3一6克、薄荷3
一6克、牛蒡子6一12克、蒲公英12一20克、玄参9一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重症者另敷万应膏(当归、白芷、川芎、生地、桔梗、板蓝根、银
花、麻油、广丹组成)。
[疗程疗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0例,其病程为7一12天,皆愈。第1天即痊愈12
例。用银黄注射液每日2一3毫升、青黛散调敷患处作对照,对照组第1天仅愈6
例,本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处方来源]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刘大发。
[处方备注]本方据现代研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增加白细胞吞噬,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之作用
11.[处方名称]白降丹膏
[功能主治]功能解毒,散结,消肿。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以黑膏药为赋形剂,摊于4×4厘米甲纸上,用时将膏药于酒精灯上烤
化,用火柴尖点白降丹粉末于黑膏药中心,使膏药中心微见白色即可,不可过
尼将上了白降丹之黑膏药贴于腮腺部位。
[辨证加减]温毒初起,可兼服银翘加板蓝根;温毒蕴结,高热烦躁,可加服普
济消毒饮加夏枯草、花粉、北沙参;阴伤正损,可加服小柴胡汤去生姜加花
粉、北沙参、玄参、昆布、更枯草;寒冷致气血凝滞,颌下出现硬结肿块者,
加服舒肝溃坚汤。

[疗程疗效]治疗4例,温毒初起者108例,均在2-5天内治愈;温毒蕴结型86
例,均在4—8天内治愈;阴伤正损型65例,约在6一10天内治愈;寒凉致结型5
例,均在15一天内治愈。
[处方来源]贵州省顺安县中医院外科高平。
[处方备注]本方原为该院老中医李久该先生数十年之验方,疗效卓著,以后该
院继续用其治法亦皆有效。白降丹为化腐去毒之剂,用治本病并不多见,而大
量实例证明其确有一定消肿定痛之作用。但此药应掌握分量,不宜敷之过多。
以免造成不必要之溃烂
12.[处方名称]荆防十四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主治小儿腮腺炎。
[处方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黄芩6克、马勃6克、板蓝根12克。野菊花6克、
羌活6克、僵蚕4.5克、蝉衣6克、牛蒡6克、黄连6克、大黄6克、连翘6克、银花
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局部肿胀明显者,同时外敷三黄消炎膏(黄连、黄柏、大黄、白芷
各等分,研成细末,以凡士林调制成软膏)。
[疗程疗效]临床观察例,均在3一4天内痊愈,最快l刘即愈,平均取药3剂。合
并肩挑腺炎也同时治愈。未发现其它并发症。
[处方来源]江西省上饶铁路医院中医科许清泉。
[处方备注]本方用荆齐、防风、羌活辛温祛风之品以疏风散邪;蝉衣、僵蚕、
连翘、牛蒡轻散上焦风热;黄芩、黄连、六黄污火解毒;马勃、板蓝根、银
花、野菊花情解咽喉热毒。是方较普济消毒饮消热解毒之力丝毫不逊。而疏风
散邪之功大为增强。对痄腮初起尤为适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3.[处方名称]田螺磨醋浆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主治腮腺炎。
[处方组成]田螺与适量醋共磨至稀糊状浆计,涂布患处,干了再涂,日3一5次
以上,直至痊愈。
[辨证加减]热毒太盛者,加内服清热解毒方;玄参18克、桔梗6克、连翘9克,
牛蒡子9克、大青叶或极蓝根9~12克、甘草4.5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有
寒战者加升麻、荆芥各6克;热毒炽盛,唇舌朱红,苔黄,或出现惊厥症状
者,加黄芩9克、川连4.5克;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克;呕吐者加竹茹4.5克;
并发睾丸炎者加川楝子9克。
[疗程疗效]治疗140例,治愈138例。140例中轻型49例,中型71例,重型20例。
轻型治愈时间为1~5天,平均2天;中型1一11天,平均3.7天;重型5一14天,
平均5.1天。138例平均治愈时间为3.3天。一般轻型中型只需涂用田螺,重型适
当加用内服药。
[处方来源]广西中医药研究所。
[处方备注]田螺为甘咸寒之品,有清热解毒、软坚消肿之功。《普济方》有用
田螺1个,以上好冰片2片放在螺内,化为水点疮上,治一切疖肿的方法。本方
用醋磨以治腮腺肿痛,理亦近似。但重毒深者恐力所不及,当按辩证加减
之法加用内服药方妥。本方名为编者所拟。(
14.[处方名称]双黄散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除痛。主治流行住腮腺炎。
[处方组成]黄连10克、大黄10克、吴茱萸10克、胆南星7克,共碾成细末,用冷
水调敷患者双足心(翌晨去掉),连敷3晚。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200多例,一般均敷2-3日即愈。

[处方来源]四川省雅安县合江卫生院文远荣。
[处方备注]黄连、大黄为清热解毒之品,吴萸、南星有消肿止痛之效,四味外
敷,疗效亦不凡,既可减少服药之苦,又能取得速效之功。本方名由编者所
拟。(
15.[处方名称]痒腮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透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凉血生津。主治流行性腮腺
炎。
[处方组成]银花9克、连翘9克、板蓝根9克、玄参9克、蒲公英15克、僵蚕6克、
升麻3克、柴胡4.5克、甘草3克。轻者日1剂,重者日2剂,水煎2次,分2一4次
服。
[辨证加减]表热盛加薄荷;里热重者加黄连、黄芩、大青叶;肿甚者加夏枯
草、青黛、马勃;有痰加川贝、桔红。若同时外用生大黄、青黛各等分,用蛋
清或米醋调数患处,日换1一3次,其效更佳。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79例,服药3天痊愈者66例,服药4~6天痊愈者13例。
[处方来源]杨增昌。
[处方备注]方中柴胡和解少阳;升麻解毒;僵蚕化痰软坚;银翘、板蓝很清
热、玄参、蒲公英、甘草生律,组方较为精练,可供临床效仿
16.[处方名称]六味消毒饮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软坚消肿。主治流行性急性腮腺炎。
[处方组成]板蓝根15克、忍冬藤15克、夏枯草10克、白僵委10克、京赤芍10克、

净连翘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发热加牛蒡子、大青叶;口渴加天花粉、鲜芦根;伴扁桃腺炎加白
桔梗、轻马勃、粉甘草;胃脘不舒或纳减加川朴花、生麦芽;大便干结加全瓜
蒌、大黄;合并睾丸炎用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桔核;外治可加用金黄散。
[疗程疗效]治疗50例,均获痊愈,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并发症,最少服2剂,最
多服5剂,平均3剂。
[处方来源]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郑则敏。
[处方备注]极蓝根、净连翘清热解毒;忍冬藤通络;赤芍凉血活血;夏枯草、
白僵蚕软坚散结,故是方对热毒蕴结之痄腮具有较好疗效。若能结合辨证加
减,则疗效更为理想
治流行性腮腺炎(痄腮)妙方
1消肿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歌诀】.消肿汤中用连翘,升柴黄芩夏枯草,
薄荷公英大青叶,大力银藤车前草。
【组成】.连翘15克,升麻12克,夏枯草克,柴胡克,黄芩12克,蒲公英
克,大青叶克,薄荷10克,大力子10克,银花藤克,车前草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同时可用仙人掌冲绒外敷患处,每日
更换1~2次。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结。
【方解】.方中连翘、蒲公英、夏枯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薄荷、大力子疏
散风热,利咽散结;升麻发表解毒;银花藤、车前草清热解毒;柴胡和解退
热;黄芩清热燥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散结之
功。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加减】.若已化脓者,加挖耳草(即天名精)克。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屡用效佳。
2解毒消结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歌诀】.解毒消结蒲公英,柴芩木通荔枝核,
葎草银藤车前草,龙胆橘核与台乌。
【组成】.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5克,木通12克,蒲公英克,银花藤
克,车前草克,葎草克,橘核12克,荔枝核12克,台乌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降火,行气散结。
【方解】.方中柴胡和解退热疏肝;黄芩苦寒清热燥湿;龙胆草清泄肝胆之
热;银花藤、车前草、葎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木通利水降火;荔枝核、
橘核、台乌行气止痛,散寒消结。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水降火,行气消结之
功。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红肿疼痛者。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屡用效佳。
3加味升降散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吴传志方)
【歌诀】.加味升降用僵蚕,蝉蜕姜黄与大黄,
加入连翘金银花,柴胡黄芩配玄参。
【组成】.僵蚕、蝉蜕、姜黄各3~6克,大黄3~8克,银花10~克,连翘、玄

参各10~15克,柴胡4~8克,黄芩8~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同时用青黛5克,芒硝15克。共研细
末,用陈醋调擦患处,每日擦4~5次。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方解】.方用僵蚕、蝉蜕疏风散结;姜黄、大黄活血泻火;银花、连翘、青
黛清热解毒;柴胡和解退热;黄芩清热燥湿;玄参滋阴降火;芒硝软坚散结。
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消肿之功。多年应用,疗效显著。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加减】.项强,加葛根10~15克;热甚,加生石膏15~克;并发睾丸炎,加
橘核8~10克,川楝子、荔枝核各10~15克;胰腺炎,加茵陈、郁金各15~
克;脑膜脑炎,加生地、赤芍、丹皮10~15克。
4解毒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解毒汤中银翘丁,公英牛蒡板蓝根,
马勃蜜调冲汤服,玄菊蝉芍薄僵蚕。
【组成】.金银花15克,地丁15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板蓝根10克,炒牛
蒡子10克(打),玄参10克,野菊花10克,白僵蚕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
蝉蜕10克,马勃10克。另用蜜调成糊状冲服。
【用法】.上药除马勃另调外,余用水煎2次去渣,再将蜜调之马勃粉冲入,一
日分数次服。同时用青黛15克,蜂蜜、茶卤(浓茶)各半调成糊状,涂于肿
处,干了再涂。但每日要洗净1次,洗后再涂药,至肿痛痊愈为止。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方解】.由于本病为外感风热时毒所致。故方中以银花、地丁、连翘、蒲公
英、板蓝根、玄参、野菊花、赤芍、马勃清热败毒,消散肿痛;以牛蒡子、僵
蚕、薄荷、蝉蜕疏风散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败毒,疏风散热之效。
【主治】.痄腮(腮腺炎)。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屡用效佳,一般3~5日可愈。忌食辛辣、发疮动火之物。

(麻疹)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麻疹
俗称“痧子”,它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致,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好发于冬、春季。病初起似感冒,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同时还有
两眼发红、畏光,眼泪汪汪。2~3天后,口腔内两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
红晕,3~5天后皮疹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
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进入恢复期,病程约10
天左右。民间流传的“烧三天,出三天,回四天”即此。若疹出又突然隐没,或
出疹顺序杂乱,或疹出不透,伴面色苍白,咳嗽气急,高热肢冷,口唇紫绀
者,提示有并发症。常可并发肺炎、咽喉炎、肠炎、脑炎、中耳炎等,甚则危
及生命。:中医对本病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1 芦笋粥2肉末米粥3 荸荠酒酿4荸荠怪柳汤5 大米冬笋粥6鸽蛋大米粥 7 荸荠萝
卜汁 8 红萝卜芫荽汤
1.芦笋粥)
 来源《粥谱》原料;芦笋(芦笋的嫩苗)克 粳米50克
制法;先煎芦笋,去渣,后入粳米煮为稀粥。
用法;空腹服用,每日2次。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疹出不畅,症见发热,烦躁、喘咳、呕吐等。
2.肉末米粥)
 来源民间方原料;瘦狸肉末50克 粳米(或小米)50克
制法; 将肉末与粳米(或小米)同煮为粥。
用法;每日分3次服。
功效;适用于婴儿麻疹恢复期,为保证身体对热量、营养的需要。
3荸荠酒酿)
 来源《良方集要》原料;酒酿100克 鲜荸荠10个
制法;将酒酿与荸荠(去皮,切片),加水少许,煮熟。
用法;吃荸荠饮汤。每日分2次服。
功效;清热,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小痘以及风热外感。

4.荸荠怪柳汤)
 来源;民间方原料;荸荠90克 柽柳叶15克(鲜枝叶克)
制法;将荸荠、柽柳叶一同水煎。
用法;每日分2次饮服。
功效;温中益气,消风毒。适用于麻疹透发不快。
5. 大米冬笋粥)
 来源;《寿世新编》原料;冬笋50克 粳米50克
制法;将冬笋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为稀粥。
用法;空腹服。每日服2次。
功效;宣散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疹出不畅。
6.鸽蛋大米粥)
 来源民间方原料;鸽蛋2枚 粳米50克
制法;先将粳米煮粥,将熟时,入鸽蛋,调匀,煮成稀粥。
用法;空腹服,每日2次,连服5天。
功效;预防麻疹。
7.荸荠萝卜汁)
 来源经验方原料;鲜荸荠10个 鲜萝卜汁50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加白糖适量。
用法;空腹温热服。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
8红萝卜芫荽汤)
 来源经验方原料;红萝卜 芫荽(香菜)各适量
制法;将红萝卜、芫荽同煎汤。

用法;每日2次,适量饮服。
功效;清热透疹。适用于麻疹。
偏方;
1.香椿树皮30克,香菜(芫荽)15克,煎水,频服,每日1剂,至疹出
透。
2.白萝卜煎水代茶,频服。
3.黄芩3克,连翘6克,前胡3克,蝉蜕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
于病初起发热咳嗽者。
4.甜酒酿1碗、鲜荸荠10个(去皮),加水少许煮熟服用,适用于出疹
期。
5.香葱、香菜、生姜加调料,作汤,代茶频服,至疹透。有透疹作用。
6.豆腐250克,鲫鱼2条(约250克),放沙锅内同煮,加香葱、香
菜、生姜调料,多煎汤频服。每日1次。
7.橄榄核仁500克,面粉适量。将橄榄核仁捣碎,磨成粉,掺入面粉,做
成糕饼,给小儿作零食随意食用。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8.地丁20克,水煎,或可加糖适量,调味,代茶温服,以疹出为度。适用
于疹色紫暗,隐伏不出,高热便燥者。
9.荔枝肉煎汤,服食。有透疹作用。
10.鲤鱼1条,豆腐适量,加佐料适量同炖,服用。适用于退疹期。
11.莲子、银耳、雪梨适量,同煮粥,加冰糖适量,服食。适用于退疹
期。
12.荸荠、鲜藕、冰糖适量,煮熟服食。适用于疹退期。
13.鲜芦根、或鲜白茅根60~90克,或二味各半同用,水煎汤,代茶
饮。适用于发疹期或恢复期。

14.活蟾蜍(即癞蛤蟆)1个,取其肝脏,在碗中捣烂,加水浸泡取汁,慢
慢灌服,以疹出为度,如果微见好转,可继续使用数个,至疹出透为止。适用
于小儿体弱,疹出不透,或疹色不鲜,暗红者。
15.青蛙胆1个,加少许白矾,每次1个,日服2次。适用于麻疹并发肺炎
者。
16.公鸡心1个,捣烂开水冲服。适用于麻疹内陷者。
17.麻黄1.5克,杏仁6克,生石膏15克,生甘草3克,玄参10克,
桔梗5克,细生地黄10克,水煎服。适用于麻疹中期,疹出不透,高热者,
或合并轻度肺炎者。
18.桂花叶30~50克,荸荠150~250克,加水适量,煮至荸荠
熟,每天1剂,分3次吃荸荠,连吃2天。适用于麻疹初发者。
19.蝉蜕5~15克,菊花5~10克,每天1剂,水煎服,至疹退。适用
于麻疹恢复期。
二、外 治
1.鲜芫荽(即香菜)、西河柳各30克,水煎,加酒30毫升,煎5~6沸
后,先熏蒸口鼻,再用毛巾擦洗皮肤,或小儿浸泡洗澡5~10分钟,可助透
疹。
2.芫荽子30克(用鲜芫荽90克更好),西河柳30克,浮萍(或麻黄)
12克,用布包煮沸(春冬季气候寒冷时,可在小儿居室内煮,使患儿闻此药
味),用毛巾在煮沸的药液中打湿拧干,烫额、面、手等皮肤暴露部位。若浸
泡洗澡,一定要注意保温,免受寒湿感冒。否则极易发生并发症。适用于麻疹
隐伏或出而不透。
3.煮熟的鸡蛋1个(去皮),将热的蛋趁热滚擦如下各处:前胸肋骨间隙,
第七颈椎周围,肝区和脾区,肚脐周围,两臂弯,两手心和两脚心。适用于小
儿疹出不透,或闭汗不出者。
4.鲜香菜、鲜紫苏叶、鲜葱白各等份,面粉适量,共捣烂如泥,敷脐及足
心。每天换药1次,至疹透出。适用于疹子隐现不透,高热烦躁者。
5.黑白二丑各50克,白矾15克,面粉、醋适量。研末调糊,敷脐及足
心,每天换药1次,至疹透出。
6.烧酒、黄酒各30克,香菜1把切碎,放入酒内,烧开,用此酒擦前心、
后背和手足心。可再做1小碗香菜、香葱、生姜加调料的汤服下。适用于疹出
不透,或疹出又陷者。

  【防护】
①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小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②在流行季节可取南瓜藤10厘米长,煎水,每天服2次,连服3天,间隔5
天后再服。或用紫草5克,研末冲服,1次服完,7天后再服,共服3次。或
用樱桃核30个(捣烂),连根葱白1个,煎水,加糖少许内服,每天2次,
连服5天。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③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光,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好,但应格外注意
勿受风寒,以免诱发并发症。
④饮食不需特别忌口,宜多吃流质,易消化的食物,生冷之品不宜食用。多饮
水,多排尿。
⑤保持口腔、眼部卫生。⑥对发热小儿不宜退热过快、过低,以免影响透疹出
疹。39℃以上,日用小儿消炎退热栓或物理降温法,但应特别注意防风
寒。
麻疹
麻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8一12天。从发热到出疹约1一7
天称为前驱期,此期除体温上升外。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
继而出现流涕、喷嚏、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脸浮肿、声音哑等症
状。起病后2一3天,90%患儿的咽部、口腔粘膜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
周围绕以红晕的麻疹粘膜斑,对早期诊断有特殊意义。出疹期自发热第4天开
始,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逐渐密集融合呈鲜红色然后发展为暗红色;
皮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先见于耳后,渐及头面、颈部 躯干以至四肢达手
足心,一般在2一5天出齐;出疹同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更高,他症状更
明显。恢复期始于疹出全后、体温降至正常,皮疹依透发先后次序而隐退。
麻疹由麻疹病毒感染而发生。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结膜、鼻、咽、气管、
支气管及血液、大小便等处,具有较强传染性。人体对麻疹病毒普遍存在易感
性,发病以6个月至5岁小儿最高。主要通过接触、吸入带毒飞沫而受染,病毒
在周围物体的生存时间很短,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可大大降低传染性。麻疹息
后可产生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患两次麻疹者。
有典型临床表现者诊断不难。在流行期对有接触史而未患过本病的小儿出现有
卡他症状应首先考虑为本病,若发现有特殊粘膜斑即可确诊。病程中根据皮疹
特点及其他临床表现,恢复期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均为诊断之依据。
现代医学对本病除一般治疗和护理外无特殊治疗方法。对各种并发症则针
对其病理变化而予适当处理,如并发肺炎用抗生素,心血管机能不全予以强心
剂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内蕴热毒,外感天行所致,时邪疾毒入侵人体后首先犯肺,
继之脏腑受邪,邪热窜犯血络,气血津液耗损。一般分初热期、见形期、收没
期。对于麻疹的辨证认为应辨明须证与逆证。热势和缓,神志安详,皮疹依次

这发出齐,疹色红润荣活者为顺证;如热势过高,神志烦躁或昏迷,皮疹甫出
即隐,透发不齐,稀疏不均或稠密成片,疹色紫晴等为逆证。至于出现体温突
降,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指纹青紫等象则为热毒内陷,正气不
支,心阳虚衰,为险恶之证。一般治疗原则是初起辛凉透表、出疹期清热解
毒,亦重透发,收没期则以养阴益胃为主。
1.[处方名称]升麻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透表清热,解毒,利尿,止咳。主治麻疹侵袭期和出疹期。对
于收没期及麻疹各种并发症也有效。
[处方组成]升麻90克、连翘900克、牛蒡子600克、麻黄90克、桔梗120克。水
煎,取得流浸膏900毫升,再加糖浆100毫升。共成1000毫无 1一2岁小儿10毫升
1日,分6次服,4小时1次;3-5岁小儿10毫升分4次服,4小时1次;5一7岁小儿10
毫升分3次服,4小时1次;8一15岁小儿5毫升1次,4小时1次,续服至麻疹顺利
消退、热退为止。
[辨证加减]有开发症者,如续服2日,热不退,或并发症较重,可适当加用磺胺
类药或青霉素;若并发肺结核属活动期者,宜加用链霉素。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麻疹并发支气管炎14例,全部治愈,1~3天热退;治疗
麻疹并发腹泻39例,亦于2-3天全部痊愈;治疗麻疹并发肺炎例,有明显降温
及帮助麻疹速发作用,一般7天痊愈,部分病例曾加用青霉素;治疗麻疹并发
肺结核11例,2一6天热退,部分病儿曾加用链霉素。
[处方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鲁维周。
[处方备注]升麻有透疹解毒之功,为麻疹初、中期要药,既可利于麻疹较快出
齐,又能解除疹毒;配麻黄、牛蒡、桔梗宣肺解表,使邪初犯肺能尽速外解;
而重用连翘清热解毒,使疹毒得以清解。是方药简而用宏,既合传统精神,又
富一定新意,制成侵育又能便于小儿饮服,故甚为可取。
2.[处方名称]卤地菊汤
[功能主治]功能透发麻疹,清热解毒。主治单纯性麻疹。

[处方组成]卤地菊60一180克,制成浓缩液,或用新鲜卤地菊煎汤,以上为1口
量。连续服用,直至热退疹收。
[辨证加减]疹透以后可适当给予茅根、芦根代茶,或加用沙参、麦冬以善后。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51例麻疹,透疹天数从发病算起平均6.71天,较1例用
中药葱豉合剂、凉膈合剂等辨证组为短;合并症亦较中药辨证组减轻将近一
半。对减轻咽喉部症状亦有明显效果。
[处方来源]福建省福州市人民医院小儿科陈桐雨等。
[处方备注]卤地菊为福建民间草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民间用治乳娥喉痹、肺
热喘咳、鼻衄、痈肿、疗疮、白喉、百日咳等疾患。此处用于治疗麻疹,并与
中药辨证组、中西药组作了对照观察,证实其于治疗麻疹,减少并发症均有明
显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前胡汤
[功能主治]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小儿麻疹并发肺炎而属肺胃蕴热型
者。
[处方组成]前胡6克、白前6克、黄参4.5克、连翘4.5克、银花6克、桔梗3克、杏
仁6克、紫草6克、薄荷2克(后下)、鲜芦根15克。以上为1日剂量。每剂煎 2
次,滤取药汁约100毫升,分4次服。可连续服药直至病愈。
[辨证加减]热重者加羚羊角粉0.3克,分2次吞服。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66例小儿麻疹并发肺炎,辨证属肺胃蕴热型,西医分型
属轻、中型者(轻型57例,中型9例),体温恢复正常1一3天者占80%,4~6天
者占14.3%,7一15天者占3.8%;喘息消失l一2天者占83.9%,3一4大者占12.5%,
5~6天者占3.6%;皮疹消失1一4天者占82.8%,5一6天者占17.2%;咳嗽消失1-6天
者占85.7%;7天以上者占14.3%。对照组西医级明显低于中医组。

[处方来源]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师潇璋等。
[处方备注]宣肺透表法是治疗单纯麻疹或麻疹并发肺炎的主要方法。前朝宣肺
透表,白前降气化痰,一宣一降以涤畅气机,使肺气得以宣发;配杏仁宣肺止
咳;薄荷疏风透热;桔梗开肺气;黄芩清肺热;银花、连翘、柴草清热解毒;
鲜芦根生津清热。本方充分发挥辛谅解表,清热解毒之效,故于麻疹并发肺
炎,表症未解而肺冒热盛者颇为相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葱豉消毒散
[功能主治]功能辛温解表,疏风透疹。主治麻疹(出疹期)。
[处方组成]荆芥穗3克、炒牛蒡4.5克赤杨柳6克、连翘4.5克、淡竹叶4.5克、薄荷
叶2.4克、谈豆豉7.5克、鲜葱白2根。水煎2次,分2次服;8一15岁小儿剂量可增
加1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68例,有效166例,有效率为99.8%。药后能使麻疹易于透发,
退热较快,减少各种并发症。
[处方来源]浙江省行县城关医院叶龙生。
[处方备注]本方对于麻疹初起症见表寒者颇为相宜,是一辛湿透疹解表之方。
荆芥德、淡豆豉、鲜葱白辛温疏风透疹;牛蒡宣肺化痰;连翘、竹叶轻清肺
热;薄荷亦辛透以助透解,故本方透疹疏风之力较强,看似普通,其实,于麻
疹初期只需用此方即可
5.[处方名称]青蒲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主治麻疹合并肺炎。
[处方组成]蒲公英500克,加水3一5倍(50~60℃),浸泡半小时,然后煎1小

时,过滤;残渣复加水2一3倍,加热煮沸40分钟,过滤;合并2次滤液,蒸发
浓缩500毫升,即成。再取大青叶500克,依上法浸、煎浓缩,然后加等量95%
乙醇,静置一夜。取上层清液用精制棉滤过,所得滤液减压蒸馏,除尽乙醇,
然后于常压下蒸发至0毫升,再加入单糖浆及适量香精混合均匀,即得大青
叶糖浆。取大青叶糖浆、蒲公英浸煎浓缩各等量,混匀,加0.3%苯甲酸钠为防
腐剂,即成。用法1日3次,每次每周岁3一5毫升。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50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日数最短1天,最长者半个
月,一般以4一5天居多。痊愈标准为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追踪1月未见复
发。
[处方来源]山西省太原钢铁公司钢铁医院贾如宝。
[处方备注]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嗽化痰之功;大青叶亦为清热解毒之品。二
药配伍教能治麻疹热毒大盛而并发肺炎喘咳之正
6.[处方名称]牛膝甘草场
[功能主治]功能消肿解毒,利咽止痛。主治麻疹合并喉炎。
[处方组成]牛膝20克、甘草10克,加水150毫升,煎至60毫升。每次口服4~6毫
升,20一40分钟1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19例麻疹合并喉炎患儿,其中单纯性喉炎为99例,重症喉炎和
喉炎并发肺炎20例。结果症状消失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为13天。平均约3.4
天。117例仅用本方完全治愈,占总数98.32%。
[处方来源]姜经典。
[处方备注]牛膝有散瘀血、消痈肿、除喉痹之功。《千金方》早有治风瘙隐

疹、癞病及痔痛等皮肤病记载,《圣惠方》等均言其有祛风湿之作用,《本草
纲目》曾有新鲜牛膝根一握配艾叶七片,取汁灌鼻以治喉痹、乳娥之方,可见
此药兼祛风退疹。消除喉疾之功,配以清热解毒、利肺化痰之甘草,则于麻疹
而兼有喉痹突甚为相宜
7.[处方名称]透疹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解毒,清热透达。主治麻疹初期。麻疹将出未出,隐现于
肌肤之间,发而不透或出而即没者。
[处方组成]连翘2.4克、蝉蜕1.5克、北紫草3克、牛蒡子2克、葛根6克。桔梗2.4
克、银花2.4克、甘草1.2克,水煎服。以上为1~3岁小儿剂量,4~6岁加50%,
7一12岁加倍。每日1剂,服至疹收热退为止。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78例,其中882例为侵袭期。用药1一7剂,悉数治愈,
能缩短侵袭期病程并减轻其症状。本方也能缩短出疹期病程并减轻其症状,还
能减少并发症。其余各期也用本方加减变化治疗,除有15例死于并发症外,
63例均告治愈。
[处方来源]广东省东范县太平人民医院内科李启焜。
[处方备注]本方以连翘清热解毒;蝉蜕疏解风热,宣肺镇痉;北紫草凉血解
毒,透发麻疹;牛蒡子宣肺透疹;葛根透解肌热;甘草清热解毒、银花、开师
消热,故能协同进邪外达,清热解毒。方剂仍属辛凉面有透解之功,故对麻疹
侵袭期最为妥当。中医学历来重视麻疹透达,认为出疹之顺逆为至要一关,如
能迅速速达即可缩短病期,减轻症状,降低病死率。本方集透疹与解毒为一体
较为理想。
8.[处方名称]消炎透疹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肃肺胃,消炎涤痰。主治麻疹发疹期并发肺炎。麻疹收设期
并发肺炎者忌用。

[处方组成]粉葛根6克、南薄荷(后下)2克、光杏仁9克、炒牛善4.5克、白桔梗
3克、粉甘草1.5克、炒蒌皮6克、冬桑叶4.5克、净连翘6克、金银花6克、净蝉衣
2.4克。水煎,日服3一4次。每次40一60毫升。
[辨证加减]表寒重加荆芬、防风,去银花、连翘;里热甚加芦根、石膏,酌减
葛根、薄荷,去桔梗、甘草;伤津加麦各、天花粉;痰多加贝母,甚则加葶苈
子;腹痛有蛔虫加使君子。
[疗程疗效]治疗6o例,除20例病情特别危重加用抗菌素及输血。输液外,均始
终以本方加城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工人医院陈伯涛。
[处方备注]葛根、薄菏、蝉衣辛凉宣解透疹;杏仁、牛蒡、姜皮、桔梗、甘草
宣肺排痰;银花、连翘、桑叶疏风清热解毒,故本方有透风热于处之效。且有
辛散而不燥,轻清而无凉遏之弊,能使肺经郁火、胃中邪热一并清肃等特点,
而无麻杏石甘汤之猛峻、泻白散之泻伐、沙参麦冬汤之滋腻、犀角地黄汤之寒
凉,方药轻灵而确能获消炎透疹之效
治麻疹妙方
.1竹叶柳蒡汤
【来源】.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歌诀】.竹叶柳蒡汤蝉衣,荆芥干葛薄荷随,
知母玄参生甘草,养阴生津麦门冬。
【组成】.西河柳15克,荆芥3克,干葛4.5克,蝉衣3克,薄荷3克,炒牛蒡子4.5
克,知母3克,玄参6克,甘草3克,麦冬9克,淡竹叶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效】.透疹解毒,清泄肺胃。
【方解】.肺胃郁热,痧疹不透。方用西河柳、葛根、荆芥、蝉衣、薄荷解肌
透疹;配以竹叶、知母、玄参、麦冬清泄肺胃,养阴生津;牛蒡子宣肺透表,
化痰止咳;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综观全方,使透疹不致过于发散,汗出而

无伤津之虞,共奏透疹解毒,清泄肺胃,养阴生津之功。
【主治】.痧疹透发不出、烦热躁乱、咽喉肿痛者。可用于麻疹、风疹、荨麻
疹以及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病症。
【加减】.原书注云:“热甚,加石膏15克,冬米1摄”,旨在清阳明之热且和胃
气。如咽痛甚者,加银花、连翘;热甚伤津者,加沙参、生地;气虚者,加西
洋参;喘嗽剧烈者,加杏仁、前胡等。
2宣毒发表汤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
【歌诀】.宣毒发表用升麻,荆防葛根桔前胡,
枳薄木通淡竹叶,翘蒡芫荽生甘草。
【组成】.升麻、葛根、前胡、桔梗、枳壳、荆芥、防风、薄荷、木通、连
翘、淡竹叶、牛蒡子、生甘草、芫荽。(剂量可随证酌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透疹。
【方解】.方用升麻、葛根、芫荽透发麻疹;助以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
表;更佐以木通、淡竹叶清热利水,以泄邪热;桔梗、前胡、牛蒡子、甘草宣
肺化痰;连翘清热;枳壳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透疹之功。
【主治】.麻疹初起、恶寒发热、疹点隐而不发、烦闷躁乱、小便短涩或黄
赤、苔薄白、脉浮数者。可用于麻疹、水痘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加减】.原书【加减】法: “感寒, 加麻黄, 夏月勿用; 食滞, 加南山楂;
内热, 加黄芩。”
【附记】.凡麻疹已透,身热已退以及气短亏虚者,不宜服用。
3宣肺透疹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王东方)
【歌诀】.宣肺透疹用连翘,葛根紫草配牛蒡,
银花甘草荆芥穗,桔梗蝉蜕淡豆豉。
【组成】.连翘、牛蒡子、紫草、葛根、桔梗、银花、甘草、淡豆豉各3克,蝉
蜕12克,荆芥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此为1~3岁剂量,4~6岁适当加量,7~12岁加
倍。服至疹收热退为止。
【功效】.宣肺透疹,清热解毒。
【方解】.麻疹重在透达,故出疹之顺逆至关重要,应以迅速透达为首务。故
方用葛根、蝉蜕、荆芥、淡豆豉、桔梗、牛蒡子疏风宣肺透疹;连翘、银花、
紫草、甘草清热解毒,且紫草善清血分之热邪。综观全方,集宣肺透疹与清热
解毒于一体,用于疹出不畅者疗效显著。
【主治】.麻疹初期,麻疹将出隐现于肌肤之间,发而不透或出而即没者。
【附记】.有严重并发症者忌用。
4解毒透疹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舒忠民方)
【歌诀】.解毒透疹用蝉蜕,银花连翘桑叶施,
再加一味牛蒡子,麻疹可透效堪夸。
【组成】.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蝉蜕6克,桑叶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透疹。
【方解】.麻疹以透为贵。故方用蝉蜕、桑叶疏风透疹、牛蒡子宣肺化痰,调
畅气机;配以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且有透热之功,助疹透发。合而用之,共
奏清热解毒,疏风透疹之功。

【主治】.麻疹。
【加减】.若热毒甚或疹点隐晦, 加紫草、 丹皮; 面红目赤, 加菊花; 口渴
无汗, 加葛根; 表证明显者, 加荆芥; 咳嗽甚, 加鱼腥草、 川贝母或重用
桑叶; 喘促痰多, 加生石膏、 麻黄、 杏仁; 高热或有惊风, 谵语配用至宝
丹或安宫牛黄丸。
【附记】.麻疹初中期阶段,只要是顺证者,必有发热,咳嗽,泄泻。此3症缺
一都不是佳象。若3症均见,不必过早用退热、止咳、止泻的药物,以避免有
闭门留蔻之弊。
.麻疹病人应避风,又要保持空气畅通;保持安静环境,切勿惊忧患儿。应禁
食油腻、鱼腥及辛辣之品,少食生冷。对素体虚弱的患儿,反嘱食适量的鸡
蛋,瘦肉等,以扶助正气,驱邪外出。

(流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流涎是指唾液经常从口腔内流出。
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粘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神
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现象。由于婴儿
的口腔浅,不会节制口腔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不发达,到第五个月以
后,唾液分泌量增加,六个月时,牙齿萌出,对牙龈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而
唾液分泌也增多以致流涎稍多,均属生理现象,不应视作病态。随着年龄增
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
现代医学对本病无特殊治疗。
中医称流涎为“滞颐”,认为引起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脾之
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道路。若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廉泉不能制约,故涎液
自流而稠粘,甚则口角赤烂:或因小儿素体脾胃虚寒,不能收摄其津液,以致
口角流涎清稀,大便溏薄,面白唇淡
1.[处方名称]南黄府醋饼
[功能主治]功能温肾补脾,敛涎止唾。主治口角流涎,涎液清稀,小便清长等
症。
[处方组成]功能温肾补脾,敛涎止唾。主治口角流涎,涎液清稀,小便清长等
症。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32例,痊愈118例,好转11例,无效3例。
[处方来源]四川省南部县石泉医院褚成炎。
[处方备注]大凡小儿流涎,多因脾胃湿热,使廉泉不能制约,或脾胃虚寒,不
能收摄津液,均可致唾液自流。唾为肾之液,且肾为水火之宅,本病当责之于
肾。寒者肾阳可温,热者肾阴清调;涌泉乃肾经“井”穴,经气所出,如水之源
头,源头受控,远端得治,包涌泉穴,可平调脾胃寒热,此乃上病下取双向调
节。所以不论脾胃湿热虚寒,或见于肾家之唾为病,皆收良效。饼中除府醋味
酸性收敛外,南星、蒲黄二味均有温肾补脾,敛涎止唾之功。(

2.[处方名称]桑根白皮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虚清热,摄涎利水。主治小儿口角流涎,涎液稠粘,小便短
赤等症。
[处方组成]桑根白皮20克,不足1岁用10克,加水适量,中火煎。每日1剂,分2
~3次服,连服3-7日。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为5个月岁,全部治愈。随
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
[处方来源]湖南省衡阳县中医医院蒋治平。
[处方备注]小儿流涎症临床上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两类,或是脾胃湿热,或是脾
虚不约,究其根本是水道不利,水湿上溢于口而致,对本症的治疗多是清热泻
脾或温中健脾。而本方从肺论治,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而通调水道,使水
湿从下而除。本方单用桑根白皮一药,味甘寒,入肺经,有清热泻肺利水之
功,《本经》言其:“主伤中五劳六极,赢瘦崩中绝脉,补虚益气”,本方通过
补虚下气,清热利水,使水湿从水道下行而除,则流涎自除。
3.[处方名称]摄涎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燥湿,摄涎止唾。主治小儿脾虚之口角流涎,涎液清稀,
不能自制,纳呆,神疲等症。
[处方组成]自术6克、益智仁10克、鸡内金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4例患儿,均获痊愈。
[处方来源]山东省东平县铜山医院肖允明。
[处方备注]脾之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道路,若脾虚胃寒,不能收摄其津液,
以致唾涎从口中流出,不能自制。本方以益智仁为主药,暖脾温胃,摄涎止
唾;白术补气健脾,温中燥湿为辅;更有鸡内金既健脾胃又消食积。三药合用
共奏健脾燥湿,摄涎消食之功。本方用于治疗小儿脾虚流涎之证,实乃正中病机,故药到病除

(流行性乙型脑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
表现以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为特征。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出现呼
吸停止等危象,并往往留有后遗症。潜伏期10一15夫。起病后3天左右称初热
期,发热、头痛、精神倦怠,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 轻度嗜睡及颈部轻度强
直。病程第4一10天为极期。体温可高达40℃以上,初热期各症状加重,神志
昏睡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强直,甚至发生中枢性呼吸衰弱。极期后体
温下降即进入恢复期,各种精神神经症状不再加重而趋向好转。严重者可留有
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瘫痪等症,一般可在半年内恢
复。如虽经积极治疗,发病半年之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者为后遗症,以痴
呆、失语、肢体瘫。痪为多见。
乙型脑炎病毒为一种嗜神经病毒。家畜、家禽、鸟类等都可以成为疾病的传染
源。本病系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国内的主传要播媒介为三节喙库蚊。患病者
以儿童为多见。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
力。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明显的流行季节、临床表现特点、脑膜刺激征等体征及
血象、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多不难与它病鉴别。
现代医学对本病除一般治疗外,妥善地处理颇为重要,如及时施用呼吸
器,抗惊厥,纠正循环衰竭等对抢救危重病人均有重大意义。
中医学将本病多归入“暑温”、“伏署”范畴,在小儿科著述中也多列入“惊风
门”中。认为本病由于小儿正气虚弱,感受暑邪疫毒所致。本病急性期多按
卫、气、营、血进行辩证,一般邪在卫分极为短暂;治宜宣透卫分署邪为主;
多数很快即见阳明气分热盛,治以清气泄热;本病极期多表现为气营两燔,治
宜清气凉营;及暑热内陷营血,往往内闭心包,治当清营凉血,清心开窍。若
引动肝风则当凉肝熄风;若出现内闭外脱,证极危重,治当开闭同时固脱。本
病恢复期,或气阴两伤治以益气养阴,或真阴亏损治以滋阴退热,或精血亏耗
治以滋阴养血。对本病的后遗症,多为气血大亏,痰瘀阻络,经脉失养,治疗
颇为棘手,可用益气活血开窍通络之剂,配合外炙、推拿多法力求恢复。
1.[处方名称]脑炎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平肝熄风。主治流行乙型性
脑炎(急性期)。
[处方组成]白花蛇舌草9克、七叶一枝花9克、白马骨克、地耳草克,加水
浓煎至100毫升。5岁以下每日1一2剂。5~10岁每日2一3剂,10岁以上每日3一4
剂。服至急性期症状基本消失,一般连服4一6天。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5例,其中痊愈171例(79.5%),恢复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35
例(16.3%),死亡9例(4.2%)。恢复期神经精神症状,经治疗后痊愈或基本
痊愈出院者例。平均退热天数为3.2天。
[处方来源]福建省医药研究所。
[处方备注]白花蛇舌草有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能明显增强网状细胞的吞噬
能力,并能刺激嗜银物质倾向于致密改变,显示免疫过程中防御性升高的作
用;七叶一枝花则具有对抗右旋糖酐所致无菌性炎症,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作
用。本方临床证实确有较好退热作用,主要系通过增加免疫功能,间接消灭病
原从而达到消炎退热作用。白马骨与地耳草则有广谱抗菌作用,治疗乙脑合并
感染有一定作用。
2.[处方名称]犀石清宫汤
[功能主治]功能满热解毒,清营凉血。主治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
[处方组成]犀角5克,生地15克、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连翘10克、玄参10
克、麦冬6克、莲子芯2克、石决明10克。天竺黄5克、全蝎5克、僵蚕5克。水
煎服。
[辨证加减]口渴重用石膏、知母、玄参,加花粉、芦根;呕吐加玉枢丹;头痛
加羚羊角、菊花;舌质绿苔厚腻加竹沥、川贝母、石菖蒲、猴枣散;抽搐加蜈
蚣、天麻;心悸息微,脉促代,宜以西洋参煎水代茶服雷氏六神丸;神昏不语
选加安富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丹。
[疗程疗效]治疗9例,全部痊愈。平均住院日数为15.4天,最短6天,最长天。
[处方来源]江西省丰城县中医院朱枝荣。
[处方备注]本方有气营两清之效。乙型脑炎之重症者,气营两燔居多,故用此
方疗效显著。真犀角不易多得,此处当用广犀角代用。加减变化亦甚合法度,

堪为效法。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重症乙脑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清心开窍。主治小儿重症乙脑炎。
[处方组成]生石膏90克、龙胆草10克、紫花地丁60克、蒲公英60克、钩藤15克、
制大黄6克、羚羊角粉0.6克(分2次服)。每日1剂,浓煎150毫升,分2-3次由鼻
饲管内注入。
[辨证加减]痰多加服鲜竹沥,每日2次,每次15毫升;呕吐可加紧苏叶6克、黄
连5克、竹茹10克、桔皮6克;便秘加元明份5克(冲服);神志昏迷者以安宫
牛黄丸清心开窍;肝风内动症见痉厥为主,以紫雪丹熄风开窍;痰浊内蕴症见
神皆为主,用至宝丹化痰;痰湿内蒙症见昏睡,以苏合香丸辟秽开窍。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例,其中治愈例,好转4例,死亡2例。西医对照组
以治疗为主,补液退热降温纠正水电解平衡,合并感染者配合抗菌素。对
照结果表明治愈16例,好转8例,死亡6例。说明本方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
[处方来源]江苏省常熟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袁道生。
[处方备注]乙脑在临床多见于气营症状,起病急,传变快。本方中生石膏清热
泻火;龙胆草、钩藤平肝熄风,泄热止痉;紫花地丁、蒲公英清热解毒,提高
人血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蓝根承气汤
[功能主治]功能攻下实热,解毒通瘀。主治儿童乙型脑炎急性期高热、腹满便
秘等阳明腑实之症。
[处方组成]大黄15克、枳实9克、芒硝9克、板蓝根克、甘草5克,前水20o毫
升。每日1剂,分4一6次口服、鼻词或保留灌肠。
[辨证加减]高热者同时采用头颅部连续冷敷,周身体表用麻黄、薄菏各克,

煎水200毫升加等量95%酒精,趁热多次擦浴,必要时也可使用西药解热剂、镇
静剂或短程激素;抽搐者可用苯妥英钠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肠,呼吸衰竭和脑水
肿者应随时吸痰,给予大流量吸氧,同时用麝香加安宫牛黄丸鼻饲。
[疗程疗效]治疗55例,其中53例治愈,死亡3例均系极重型,病死率为5.5%;4例
出现后遗症,其中2例单肢活动轻度受限,2例智力轻度障碍。
[处方来源]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寺镇卫生院救济民等。
[处方备注]大黄泄热兼通瘀解毒;芒硝软坚通下;枳实推荡滞气,甘草和中解
结;板蓝很清热解毒。本方具增强清热解毒之力,故对乙脑急性期有效。本方
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羚羊丹参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营泄热,清心开窍。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暑入心营型)。
[处方组成]羚羊角2克、丹参20克、玄参克、黄连10克。生地50克、麦冬15
克、连翘克、竹茹克、菖蒲50克、郁金15克、天竺黄15克、胆星10克、大
青叶50克、紫草克、牛筋草15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高热用麻黄酒精擦浴;惊厥服紫雪散或止痉散;神昏用安富牛黄
丸、六神丸;神昏腑实服牛黄承气汤。
[疗程疗效]临床观察38例,治愈例,好转3例,死亡5例,有效率86.8%,平均
退热时间4.2天,神昏病人完全复苏4.l天。
[处方来源]辽宁省辽阳市中医院侯乐民等。
[处方备注]羚羊角凉肝熄风;丹参、生地、玄参、麦冬养阴凉血;黄连清心;
连翘、竹茹清气;菖蒲、郁金、天竺黄开窍,胆星化痰;大青叶、紫草、牛筋
草清热解毒。本方对于乙脑暑入心营、手足厥阴同病之证。有挽回危重之力。
药量较重尚需酌情减轻。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益气情解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扶正,清热解毒。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重型和极重
型患者。
[处方组成]生晒参4-8克、麦冬、板蓝根、大青叶各15一20克、金银花、连翘各8
一10克、生石膏一50克、丹皮、知母、竹叶各6一10克、生地10一2O克、甘草
2一5克,每日I剂,内服或鼻饲。
[辨证加减]用药同时辅以输液等支持疗法;高热者生石膏增为60克,加抗热牛
黄散1克,或紫雪散2克,每日2次;神志昏迷加石菖蒲、郁金各6一10克;抽搐
惊厥加地龙10~15克、钩藤、僵蚕各6一10克,或用止痉粉(全蝎、蜈蚣、僵
蚕等份研末)2一3克鼻饲、每日3次,重者再加羚羊粉1克鼻饲,每日3次;气
阴欲脱者生晒参改用5一10克;若虚阳外脱者加附子2~6克;痰浊盛加胆南
星、法半夏各4一6克;腹胀苔腻加藿香、厚朴、法半夏各4一6克;便秘不通加
生大黄、玄明粉各3一5克。
[疗程疗效]治疗80例,属邪犯卫气型11例,气营两燔型40例,疫毒内陷型例.
结果72例临床治愈,其中例于恢复期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等品调治,5例
留有神呆或失语、吞咽不畅、肢体麻痹等症;3例死亡。有效率为96.%,平
均疗程为8天。
[处方来源]安徽省无为县医院陈恩树。
[处方备注]本病多既有实热又有气阴耗损之候,故遣药宜顾护正气,清热解
毒,是方之设即针对此。方中人参、麦冬、甘草益气养阴;石膏、知母大清气
分实热;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银花、连翘、竹叶轻宣泄热;生地、
丹皮养阴凉血。故疗效可靠,堪为效法。尤其辨证加减皆能针对病情,用药得
体,确较妥贴。
18.1 益气清解汤
【来源】陈恩树,《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晒参4~8克,麦冬、板蓝根、大青叶各15~20克,金银花、连翘各
8~10克,生石膏~50克,丹皮、知母、竹叶各6~10克,生地10~20克,甘

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或鼻饲。
【功用】益气扶正、清热解毒。
【方解】本病多实热,又有气阴耗损之候,故遣药宜顾护正气、清热解毒,是
方之设即针对此。方中人参、麦冬、甘草益气养阴、顾护正气;石膏、知母大
清气分实热;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金银花、连翘、竹叶轻宣泄热;
生地、丹皮养阴凉血。故疗效可靠,堪为效法。尤其辨证加减皆能针对病情、
用药得体,确较妥帖。
【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重型和极重型。
【加减】用药同时辅以输液等支持疗法;高热者,生石膏增为60克,加抗热牛
黄散1克,或紫雪丹2克,每日2次;神志昏迷,加石菖蒲、郁金各6~10克;抽
搐惊厥,加地龙10~15克,钩藤、僵蚕各6~10克;或用止痉粉(全蝎、蜈蚣、
僵蚕等分研末)2~3克鼻饲,每日3次,重者再加羚羊角粉1克鼻饲,每日3次;
气阴欲脱者,生晒参改用5~10克;若虚阳外脱者,加附子2~6克;痰浊盛,
加胆南星、法半夏各4~6克;腹胀、苔腻,加藿香、厚朴、法半夏各4~6克;
便秘不通,加生大黄、玄明粉各3~6克。
【疗效】治疗80例,属邪犯卫气型11例,气营两燔型40例,疫毒内陷型例。
结果临床治愈72例(其中例于恢复期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等品调治),5例留
有神呆或失语,吞咽不畅,肢体麻痹等证,3例死亡。有效率为96.%,平均
疗程为8天。
18.2 抽薪饮
【来源】李瑞云,《新中医》(5)1981年
【组成】大黄10克,生石膏~45克,竹叶、金银花、麦冬各15克,钩藤、知
母各12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1次口服,或分2次鼻饲。一般1~2
剂,大便通畅,排出污黑烂便,体温则开始下降。
【功用】攻逐邪热。
【方解】“乙脑”乃属中医之温病范畴。其特点是发病急骤、传变迅速,且易伤
津,早期如果失治或误治,则邪热旋即入侵气分或营分而很快出现壮热不退,
并见神昏抽搐。治宜急下泄热以存阴。故方用大黄攻下,取其釜底抽薪之法而
达到急下存阴之目的。石膏辛凉,质重而气轻,不但清热泻火之力强,而且善
于排泄内蕴之邪热,合大黄而共奏攻逐邪热之效;知母苦寒质润,既助石膏清
热,又合麦冬养阴;竹叶清热利尿,以助石膏、大黄除胃中实热,并能止渴除
烦;甘草助石膏、知母清热而生津。本方配伍,丝丝入扣,恰中病机。急症急
治、堪为效法。通过釜底抽薪,邪热从大便而泄,可顿挫病势,则昏迷、惊厥
诸症亦随之而解。
【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证见高热、神昏、抽搐。
【加减】如病情重笃、热深厥深,即使邪热已退,也不能旋即清醒者,可加服
安宫牛黄丸以荡涤痰浊,清心开窍;如见抽搐频作,则加蝉蜕、地龙、石菖蒲
之类以祛风镇痉。
【疗效】临床适当运用本法,对“乙脑”出现的高热、抽搐控制快。治疗12例,
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捷效。但方中大黄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再随证加减
调治,以收全功。

18.3 镇心涤痰汤
【来源】陈树庄,《浙江中医杂志》(3)1988年
【组成】龙齿、鲜生地各克,琥珀5克,半夏(竹沥拌炒)、天竹黄各12克,陈
胆星9克,石菖蒲8克,辰麦冬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豁痰开窍、滋阴熄风、宁心安神。
【方解】“乙脑”治后留有神志痴呆、表情淡漠、耳聋失语、手足抽搐,甚至瘫
痪等后遗症。治疗颇感棘手。遵“百病多由痰作祟”、“痉病多痰”之训,治宜从豁
痰开窍入手。故方用龙齿、琥珀镇心安神而定惊,俾心宁神安则精神振而神识
转清、痴呆消失而举止复常;以陈胆星、竹沥、半夏、天竹黄、石菖蒲豁痰开
窍,使语言通利而耳聋复聪;麦冬、鲜生地养阴滋液,阴液复则内风自灭、抽
搐自止。诸药合用,共奏豁痰开窍、滋阴熄风、宁心安神之功,用治乙脑后遗
症可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主治】乙脑后遗症。
【加减】痰浊蒙窍、精神神志症状偏重者,加礞石滚痰丸,中病即止;气阴不
足、余热留恋者,加北沙参、焦山栀、地骨皮;津耗过度、口咽干燥、大便干
结者,加鲜石斛、玄参、生首乌;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手足拘挛或蠕动者,
加知母、鳖甲、玳瑁;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耳鸣耳聋者,加龟板、枸杞子、
五味子。
【疗效】治疗11例,结果全部治愈。
18.4 通络健脑汤
【来源】关幼波,《千家妙方·下》
【组成】生地、丹皮、石斛各10克,全蝎3克,蜈蚣1条,僵蚕3克,钩藤4.5
克,茯神12克,佩兰4.5克,木瓜10克,生石决明18克,赤白芍各10克,忍冬藤
15克,炒知母、炒黄柏、丝瓜络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育阴清热、活血化痰、通络解痉。
【方解】原发中毒性痢疾,系因湿热为患,而且湿热俱盛,弥漫三焦,蒙闭心
包,故见高热神昏,经治虽愈,但由于热盛灼津炼液,湿盛黏滞胶固,湿热交
阻而成痰,痰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致中毒性脑炎后遗症,证见左上下肢痿
软,右上肢屈曲僵硬,手指拘急,握拳不能伸张,时有痉挛、神疲乏力、目光
呆滞、反应迟钝,舌根强直、语言謇涩、说话不清。苔薄白、脉沉滑稍数。正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
长为痿。”由于湿热炽盛、津液大伤,水精不能四布,筋脉失于濡润,则为
拘、为痿、舌根强直、语言謇涩。所以治以育阴清热、活血化痰、通络解痉为
法。方中生地、白芍、木瓜、知母、石斛育阴缓急舒筋;黄柏、忍冬藤清热燥
湿、解毒通络;赤芍、丹皮、丝瓜络凉血活血通络;钩藤、全蝎、蜈蚣、僵蚕
熄风化痰通络;茯神、生石决明宁心安神、平肝潜镇;佩兰芳香醒脾、化湿助
运,以防痰湿再生。诸药合用,以育阴清热、生津增液,以化结痰、濡润筋
脉,气血流畅,水精四布,使拘挛者急缓舒展,废痿者强力复用。
【主治】中毒性脑炎后遗症(中毒性痢疾后)。症见左上下肢痿软、右上肢屈曲
僵硬,手指拘急,握拳不能伸张,时有痉挛、神疲无力、目光呆滞、反应迟
钝、舌根强直、语言謇涩、说话不清。苔薄白,脉沉滑稍数。

【加减】临床运用,可随证加减。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一般服药3剂见效,20剂即获痊愈。
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妙方
1大定风珠
【来源】.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歌诀】.大定风珠鸡子黄,生地牡蛎龟鳖草,
麻仁阿胶芍麦味,育阴潜阳是妙方。
【组成】.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烊化),生龟板12克(先煎),干地黄18
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先煎),麦冬(连芯)18克,炙甘草
12克,生鳖甲12克(先煎),鸡子黄2枚(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去渣,再入阿胶烊化,鸡子黄搅匀服。日分
2次服。
【功效】.滋阴潜阳,养血熄风。
【方解】.本方证是因邪热久留,灼伤真伤,或因误下,重伤阴液所致。阴液
受伤,不能荣筋而虚风内动,故手足瘛疭;气阴两伤,故神疲脉虚;真阴大
亏,故舌绛苔少。此时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方中用生地、白
芍、阿胶、麦冬、五味子、鸡子黄、麻仁等滋阴润燥、养血柔肝之品,大队滋
补,以救下元真阴;再以生牡蛎、生龟板、生鳖甲育阴填精,潜镇浮阳;鸡子
黄滋养为用,又兼交通心肾水火之妙,使阴阳既济;甘草清热补中,合白芍
为“芍药甘草汤”,有益阴荣筋,缓急止痉之功;麦冬、五味同用,有“生脉散”之
意,能强心生脉。全方救阴潜阳,使水火相济,则无阴阳离决之意;木得水
涵,则不生肝风内动之变。
【主治】.外感热病后期,或因误用攻下,以致虚风内动,出现手足心热、神
倦痉厥、或四肢蠕动、舌绛苔少或光剥、脉虚无力、时时欲脱等症。或妇人产
后阴血大亏,肝风内动之痉厥、郁冒等症。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震颤性麻痹、伤寒等病症。
【加减】.若兼见气虚而喘者, 加人参; 自汗者, 加龙骨、 党参、 浮小麦;
心悸者, 加茯神、 党参、 浮小麦; 有痰者, 加天竺黄、 竹茹; 低热者, 加
白薇、 地骨皮。
【附记】.①本方为虚风内动之首方,用治多种杂病,如咯血、虚烦、惊恐、
不寐等,收到较好效果。②乙型脑炎后遗失语症,加菖蒲,效佳。③壮火尚盛

者,不得用定风珠。
2夺痰定惊散
【来源】.程宝书《新编汤头歌诀》(验方)
【歌诀】.奇痰定惊巴豆霜,犀黄雄黄天竺黄,
朱砂硼砂陈胆星,全蝎川贝好麝香。
【组成】.炙全蝎15克,巴豆霜0.克,犀黄0.克,硼砂1克,飞朱砂1.5克,
飞雄黄1.2克,陈胆星3克,川贝1.5克,天竺黄1.5克,麝香0.15克(后入)。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密贮。每服0.7克,幼儿0.4克,每日1~2次。一般
鼻饲后3~4小时排出黑色而杂有黄白色黏液的大便,即痰消神苏。若未排便
者,可续服1次。
【功效】.涤痰泄热,清心开闭。
【方解】.方中全蝎祛风定惊,涤痰开瘀解痉;巴豆霜扫膈上之痰涎,下胃肠
之壅滞,开气道之闭塞;胆星祛风痰;川贝、天竺黄、硼砂清热痰;雄黄、朱
砂解毒坠痰;犀黄镇惊解毒化痰;麝香开窍醒神。诸药合用,具有化痰开闭,
通腑泄浊,熄风定惊之功。朱良春氏通过实践证实,该方“不仅可用于乙脑极
期,且对肺炎、中毒性菌痢、百日咳脑病、脊髓灰质炎等痰浊交阻、痰鸣如嘶
之症,亦有泄化浊痰,防止窒息之效。历年使用,屡获佳效”(《中医杂志》
(1)1984年)。
【主治】.暑温、暑痉,症见邪毒炽盛、痰浊阻滞、清窍被蒙、高热神昏、喉
间痰如拽锯,惊厥频作。可用于乙型脑炎极期。
3阿胶鸡子黄汤
【来源】.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歌诀】.阿胶鸡黄是妙方,白芍钩藤石决襄,
生地炙草生牡蛎,再加茯神络石藤。

【组成】.阿胶(烊冲)6克,生白芍9克,石决明(杵)15克,钩藤6克,大生
地12克,炙甘草1.8克,生牡蛎(杵)12克,络石藤9克,茯神12克,鸡子黄2枚
(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解】.方用阿胶、鸡子黄、生地滋阴血,熄内风;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柔肝熄风;佐以钩藤、石决明、生牡蛎平肝潜阳;茯神宁心安神;络石藤祛风
通络。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柔肝熄风之功。
【主治】.邪热久留、灼伤阴血,症见筋脉拘急、舌绛苔少、脉细者。可用于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后期引起的肢体抽搐、手足活动不能
自如等。
【加减】.如见筋脉拘急、肢体抽搐等动风证者,可加生龟板、生鳖甲、生龙
骨。
【附记】.凡阳热亢盛,热极动风引起的手足抽搐,不宜使用本方。
4二鳖山甲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二鳖山甲用桃仁,银柴僵蚕带心翘,
石菖蒲根茹青蒿,另加一味炼雄丹。
【组成】.土鳖虫3个,制鳖甲15克,土炒穿山甲、桃仁泥、银柴胡、白僵蚕、
带心连翘、鲜石菖蒲根、青蒿、竹茹各10克。另用炼雄丹10克(分作10包)。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水用急水煎三沸,代茶频频灌服。
.炼雄丹(净芒硝180克,水飞明雄黄克。将上药入铜勺内,微火熔化,用柳
根不住手搅匀如水,离火,俟冷定,研细,瓷瓶收贮)。每取1克。先取陈雨
水十碗,只用一碗煮通草、木通各10克,再兑入九碗陈雨水中,另磨犀角10
克,取汁兑入药水中,每药水一碗加炼雄丹1克搅匀,继续与服,日以继夜,
能在三天服完为好。(注:现在真犀角甚少,价亦昂贵,拙见可用升麻10克,
代替之)。

【功效】.通络逐瘀,破滞行气,泄热清神。
【方解】.本病以昏睡不醒为特征。陈平伯曰:“昏愦不知人,不语如尸厥,脉
数者,此热邪内蕴,走窜心包络。”薛生白亦云:“湿热证,七、八日,口不
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香惊泄,芳香逐秽,
俱不效。此邪入厥阴。”方用能去五脏积热咸寒纯阴之芒硝,与能杀恶邪百蛊
毒辛温纯阳之雄黄二味,火上熔化,俟冷研细,以陈雨水化服;更用异类灵物
之鳖甲入厥阴经,引以银柴胡、土鳖虫入血分,引以桃仁、穿山甲入络脉,引
以僵蚕为剂;更加连翘、石菖蒲、青蒿、竹茹,使深入厥阴之邪,由里达表而
散。
【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症见初起头痛、眩晕作呕、发热、精神疲乏、继
则嗜睡、日夜不醒。轻证在唤醒时,神识语言饮食清楚,但移时仍入睡乡;较
重证在唤醒时,神识似尚清楚,问之能答,与之饮食亦不却,但食物含在口内
未吞咽时,又已熟睡;更重证则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如此有经过数日或
数周得到自愈者,有病后遗留多种后遗症者。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多年应用,效果甚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本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
呕吐、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征。本病以儿童发病为多,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潜
伏期为2~10天。发病后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期,可见咽痛、咳嗽等症;
继则进入败血症期,表现为畏寒,甚则寒战、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等,
约70%患者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班;随后即为脑膜炎期,多数菌血症患者
于小时出现脑膜刺激征,高热持续,头痛加重,呕吐频繁,烦躁不安或昏
迷、惊厥等,少数病儿则表现为咳嗽、腹泻而脑膜刺激征缺如。由于本病除上
述普遍型外,尚有约10%表现为暴发型或慢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型。本病也
可有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本病根据流行季节而突然高热、头痛、恶心伴神志改变,体表瘀点,脑膜刺激
征,诊断即可成立。脑脊液检查,瘀点涂片找病原体及免疫学检查有助于确
诊。败血症期血培养,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均可找到致病菌。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普遍采用磺胶药,青霉素、氯霉素与先锋霉素也有较好疗
效,但均需注意其副反应。
本病中医学中多属“春温”或“风温”范畴,在儿科学中也多与“急惊风”有关。或为
优邪随春升之气而发病,或新感温疫毒邪。其病传变甚速,卫气营血界限多不
明显,多见热毒内盛,或气营两燔,治以清气凉营;或营血并见,治以清营凉
血;更多以手足厥阴同病,治以开窍熄风;也有内闭外脱,以脱闭轻重缓急而
施治;后期则多气阴两虚,治予养阴益气,清解余热。至于后遗各症或滋养息
风,或化痰通络,或益气凉血,皆宜随证变法
1.[处方名称]栀子金花汤
[功能主治]功能泻火解毒,杀菌消炎。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黄柏15克、黄连12克、黄芩9克、大黄12克、山栀15克,加水适量,
煎至100一150毫升,为1剂。一般内服,如有昏迷等可改行鼻饲法,每隔8小时
服1剂或1/3剂,直至症状、体征消失。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9例,1例中途改用西药,3剂痊愈。用药天数3、4、6天各1例,5
天或7天各2例,8天1例。其中日服3剂3例,日服1剂5例。体温下降至正常平均
服药天数为3.8天,神经反射转阴性为5天左右,脊髓液正常平均天数为7天
弱。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传染病院骆龙江。
[处方备注]本方最宜于本病菌血症期。其他各期应采用他法,或对本方进行较
大变化为是
2.[处方名称]银花双黄解毒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保津,解毒逐秽。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生石膏60克、金银花12克、鲜芦根60克、大青叶15克、胆草6克、黄
芩9克、黄柏9克、栀子9克、连翘1克、板蓝根9克、薄荷3叶克,水煎服。婴儿
用量酌减。
[辨证加减]表本解者加荆芥、防风、葱白、麻黄;里热盛者加大黄、芒硝;呕
吐者加竹茹、赭石;抽搐者加全蝎、蜈蚣;昏迷者加牛黄丸、紫雪丹、犀角;
舌赤绎干者加生地、丹皮、赤芍、玄参。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3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治愈期最短3天,最长8天,
平均5天。
[处方来源]湖南省衡阳市第一医院中医科颜文明。
[处方备注]本方重用石膏退热;大枣、胆草、黄芩、黄柏、栀子、连翘、板蓝
根清热解毒;薄荷透解。对于热体温甚高者最为相宜。临床对付各期当注意参
照辨证加减为是
3.[处方名称]龙胆钩藤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肝熄风,消炎解毒。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龙胆草3一4.5克、约藤15一18克、蝎尾5一IO枚、连翘6一15克、生石
决明一克、忍冬藤15一18克、黄芩4.5一6克、黑山栀12~15克、僵蚕12一15

克、蒲公英12一15克、炒赤芍6一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神志昏迷加鲜石菖蒲、川郁金各9克、牛黄清心丸1粒,重症配合玉
枢丹(研末灌送);颈项强直加回天丸1粒(研服);呕吐剧烈加竹茹9克、代
赭石克,配合服用玉枢丹;抽搐痉挛加蜈蚣、全蝎各1一1.5克;食欲呆滞加
神曲12克、陈皮6克、炒积壳4.5克;口干液少加鲜石斛12克、麦冬9克、天花粉
12克。
[疗程疗效]治疗16例,全部治愈。平均服药7就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
常。
[处方来源]浙江省嘉兴塘汇中心医院周渭南。
[处方备注]由于脑膜炎多表现为热盛动风之证,故用清肝镇惊熄风之剂,甚为
合理,辨证加减亦为符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龙胆清脑汤
[功能主治]功能泻火解毒,清热养阴。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龙胆草9一15克、大青叶9一12克、连翘9一12克、山栀6一9克、黄芩6
一9克、黄连3一4.5克、石膏15~克、丹皮6~9克、生地9~15克、玄参9~12
克、天麻6一9克、钩藤9一12克、石决明15~克、杭菊花9一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呕甚者加赭石、竹茹;抽搐剧烈者加全蝎、地龙;角弓反张者加僵
蚕、蜈蚣;神昏者前用种犀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虚脱者用独参汤
等。
[疗程疗效]治疗37例,痊愈36例,1例有后遗症,疗程最短2天,最长10天,平均
3.5天。治愈标准为临床症状消失,出院时血象及脑脊液正常或接近正常。
[处方来源]江苏江韵樵。
[处方备注]龙胆草苦寒泻火,有杀菌消炎之效,曾有用以单味煎服须防本病而

取得满意效果者;大青叶、连翘、山栀、黄芩、黄连皆为清热解毒之品,协同
抗菌其效更著;石膏退热;丹皮凉血;生地甘寒、玄参咸寒皆为养阴之味;天
麻、钩藤、石决明、菊花为平肝息风之用。本方对于流脑热盛之时,用之当有
著效,若初起则非所宜,至于神昏闭脱宜于加减法中求之,庶不为误
5.[处方名称]蒲公英汤
[功能主治]功能解毒凉血。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蒲公英100克、银花50克、连翘50克、辛夷克、蝉衣克。加水
1000毫升,煎320毫升;分8次服,每3小时毫升。1岁以下婴儿3小时服20毫
升。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例,均为普通型。在所限定的5一7天的疗程内,临床症状及
体征完全消失,脊髓液细胞数明显减少或恢复正常为18例,改用其他疗法12
例。治愈病例,症状消失日数,最短为2夭,最长为6天,平均4.6天。
[处方来源]福建省中医研究所。
6.[处方名称]清温安脑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养阴凉血。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生石膏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天门冬12克、麦冬12克、金银花
12克、连翘9克、赤芍6克、丹皮4.5克、生甘草3克、生栀子6克、谈豆豉9克。
上药加水45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3次,每次60毫升。10岁以下每日3次,
每次40毫升。
[辨证加减]昏迷、剧烈头痛、呕吐着先服至宝丹半粒至2粒(不能口服者用鼻
饲);体温已下降者本方去生石膏。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50例,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治疗中有6倒出现并发症,

加用中西药而愈。其中单纯用本方治愈34例,其余曾用部分磺胺嘧啶或青霉
素。单用本方退热平均天数为4.5天,脑脊液恢复正常平均天数为8.6天。
[处方来源]安徽省肥东县医院肖峰等。
[处方备注]本方金银花、连翘、桅于清热解毒,有明显抑菌作用;生地、麦
冬、玄参、天冬、生甘草滋养阴液;石膏退热;丹皮、赤芍凉血;豆豉配生
地、麦冬能使气血邪热向外透解
7.[处方名称]黄甘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黄柏克、甘草12克,加水400毫升,煎成100毫升,口服或灌肠。口
服,每日3次,每次毫升。5岁以下小儿,每次20毫升;灌肠,每6小时一50
毫升保留灌肠。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口服治疗数十例,证明其疗效与磺胺类药相同。部分患者,因
反复呕吐,而改用保留灌肠法,亦治疗10余例,均获与内服同样疗效。灌肠后
一般体温在l一2天内即恢复正常,治愈时间在1一2周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传染病院胡鉴波。
[处方备注]黄柏、甘草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效,用药虽简,而疗效亦可肯
定,尤以灌肠之法对于口服难进者更有意义
8.[处方名称]贯青大蒜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养阴。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贯众克、大青叶克、大蒜克、生石膏克、龙胆草15克、钩藤

15克、连翘15克、知母15克、明雄黄3克、甘草6克。上药加水1200毫升,文火
煎成60o毫升,每日口服0毫升,6岁以下小儿每日200毫升,分2次服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例,3例因合并其他感染中止治疗外,例均获痊愈。治疗后
第1一2天临床症状均有显著减轻,体征明显改善,至第7天症状完全消失或大
部分消失,均未出现后遗症。
[处方来源]湖南省益阳县医药科学研究所。
[处方备注]贯众、大青叶、大蒜杀菌解毒;钩藤祛风镇痉;菊花、石膏清热保
津。由于贯众等品有一定毒性,故需掌握剂量及用药天数,一般1个疗程为6一
8夭
9.[处方名称]云母清瘟汤
[功能主治]功能逐痰镇惊,清热解毒。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云母石15克(先煎)、贯仲克、连翘克。加水适量,煎至120毫
升为1剂量,1日分2次日服。5岁以下小儿1日服2/3剂,均服至体温正常,体
征消失3一4天方止。
[辨证加减]高热加生石膏克(先煎);颈项强直加钩藤I8克、当归克;剧烈
呕吐加法半夏15克;大便秘结加生川丁、元明粉各9克。
[疗程疗效]治疗8例,全部治愈,住院天数平均7天,服药剂数4一8剂。
[处方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传染病院徐天池。
[处方备注]云母坠痰纳气,能使火下行;贯仲解毒杀菌;连翘清热。方药简
洁,别出心裁。本方经重复验证有效

10.[处方名称]雷击散
[功能主治]功能豁痰开窍,祛风解毒。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处方组成]广香6克、牙皂10克、细辛10克、朱砂7.5克。雄黄7.5克、薄荷9克、
藿香9克、枯矾3克、白芷3克、桔梗6克、陈皮6克、防风6克、贯众6克、法半
夏6克、生甘草6克。共研细末(朱砂、雄黄单研后混合),贮于磁瓶内蜡封备
用。口服:10一15 岁每次3一6克,5一9岁每次1.5一3克,2一4岁每次1.5克,早
晚各服1次,姜汤或开水冲服。吹鼻:每次少许吹入鼻腔,每天多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98例,全部治愈。体温于1一3天内恢复正常,主要体征与症状
绝大部分于2一5天内消失,少数6一8天消失,脊髓液一般在症状与体征消失后
1~2天内也恢复正常。
[处方来源]湖北省充化县人民医院刘志钧。
[处方备注]广香芳香燥湿,强智通心,有消毒杀菌之效;牙皂开窍祛痰;细辛
利窍止痛;薄荷镇痉健胃;藿香芳香化湿;白芷祛风镇痉;桔梗祛痰消炎;防
风祛风解毒;法半夏化痰止吐;陈皮利气开痰;贯众解毒杀菌;朱砂镇心安
神;雄黄燥湿解毒;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方作用全面,有调节中枢,
保护神经,促进全身机能增进之功。制方与用法独具一格喷鼻法虽来自古法,
但对神昏者最为合适。
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妙方
.1小儿回春丹
【来源】.现代·郑显庭《丸散膏丹集成》
【歌诀】.回春丹用附雄黄,冰麝羌防蛇蝎襄,
朱贝竺黄天胆共,犀黄蚕草钩藤良。
【组成】.牛黄3克,冰片4.5克,朱砂9克,羌活9克,僵蚕9克,天麻9克,防风
9克,麝香4.5克,雄黄9克,胆星60克,天竺黄克,川贝母克,全蝎9克,

制白附子9克,蛇含石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用甘草克,钩藤60克,煎水,和蜜作丸,如花椒
大,晒干后用蜡封固。小儿1~2岁每服2粒,3~4岁每服3粒,5岁以上每服5
粒,温开水调服,日服1~2次。周岁以内小儿,可将此丹化开1粒,搽乳头上
吮下。
【功效】.清热化痰,镇惊熄风,醒神开窍。
【方解】.方用羌活、防风、全蝎、天麻、僵蚕、钩藤疏风解惊;白附子、川
贝母、天竺黄、胆南星化痰散结;雄黄、朱砂、蛇含石解毒熄风;冰片、麝香
芳香开窍;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定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镇惊熄风,
醒神开窍之功。
【主治】.急惊风,症见四肢抽搐、神志昏迷、痰热壅盛、发热烦躁、痰喘气
急等。可用于小儿发热惊风、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婴儿手足抽搐
症、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中毒性菌痢、破伤风、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
神经麻痹等病症。
【附记】.若属虚寒性慢惊风者忌用。
2清热熄风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清热熄风翘菊斛,芍地寸冬石菖蒲,
玄参竹茹忍花藤,钩藤僵蚕川黄连。
【组成】.带心连翘、菊花、鲜石斛、石芍、寸冬、生地、玄参、竹茹各15
克,忍冬花、忍冬藤各克,石菖蒲、川黄连、钩藤、白僵蚕各10克。另加局
方至宝丹2粒。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浓煎,频频灌服。至宝丹分2次化服。
【功效】.清热泻火,增液熄风,宁神开窍。
【方解】.本病痉厥是因温热化燥,生火动风所致。故方用生地、玄参、麦
冬,增液以滋阴;鲜石斛、白芍、菊花、钩藤平肝以熄风;忍冬藤、忍冬花、
连翘、竹茹清热败毒;黄连泻火;石菖蒲透窍,更加至宝丹芳香通络,开窍清

神。
【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见初起神疲体乏、头背微痛、憎寒、继以剧
烈头痛、恶寒、战栗、高烧渐至颈背强直角弓反张、肢体痉挛、搐搦咬牙、神
昏妄见、谵语、呕吐、皮下有出血点、苔白而薄、舌色深红、脉弦数。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多年应用,治验甚多,疗效肯定。
3银花解毒汤
【来源】.《百病治验良方》(颜文明方)
【歌诀】.银花解毒用石膏,芦根连翘龙胆草,
黄芩黄柏大青叶,薄荷栀子板蓝根。
【组成】.生石膏、鲜芦根各60克,金银花、连翘各12克,大青叶15克,龙胆草
6克,黄芩、黄柏、栀子、板蓝根各9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口服或鼻饲。婴儿用量酌减。
【功效】.解毒逐秽,清热保津。
【方解】.方中重用生石膏、鲜芦根,旨在清气退热;配以金银花、连翘、大
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草清热泻火;薄荷辛凉散
热。合而用之,共奏解毒逐秽,清热保津之功,故对热毒炽盛,充斥三焦之
证,用之有较显著的疗效。
【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加减】.若表未解者,加荆芥、防风、葱白、麻黄;里热盛者,加大黄、芒
硝;呕吐者,加竹茹、代赭石;抽搐者,加全蝎、蜈蚣;昏迷者,加安宫牛黄
丸、紫雪丹、犀角;舌赤绛干者,加生地、丹皮、赤芍、玄参。

(肋间神经痛)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肋间神经痛
一、马铃薯牛奶饮
配方:马铃薯200g,牛奶0g,白糖15g。
制作:马铃薯去皮,切碎绞取汁液待用。牛奶放入奶锅内煮沸,加人马铃薯
汁液、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当茶饮用,每次1杯。
功效:顺气消炎,生津活血。用于肋间神经痛患者食用
二、红花拌三丝
配方:红花6g,黄瓜0g,芦笋lOOg,莴苣lOOg,姜10g,葱15g,酱油20g,
醋10gg,盐4g,芝麻油4g,白糖6g。
制作:红花洗净装入碗内,加少许水置锅中蒸10分钟待用。黄瓜去皮,洗
净,切丝;芦笋洗净,用沸水焯熟,切细丝;莴苣去皮,切丝,去汁液;姜切
丝,葱切丝待用。黄瓜、芦笋、莴苣、红花(带汁液)、姜、葱、酱油、醋、
盐、白糖,放人盆内拌匀,加入芝麻油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佐餐食用。
功效:活血凉血,祛瘀通经,用于肋间神经痛气滞血瘀患者
三、甘草人参蒸鲮鱼
配方:人参10g,白术10g,甘草6g,大枣6枚,鲮鱼500g,豆豉g,绍酒
20g,姜100g葱15g,盐4g,酱油20g。
制作:鲮鱼洗净,去鳃、内脏、鳞;人参白术润透切片;大枣去核,甘草润
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鲮鱼抹上绍酒、酱油、盐放人蒸盆内,加入豆豉、
姜、葱、人参、甘草大枣,加水200ml。蒸盆置于武火蒸笼内,用大气蒸分
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鱼50g。
功效:补益气血,缓急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痛无定处且手之节冷脉弱患

四、西洋参甘草炖雪蛤
配方:西洋参3g,雪蛤糕10g,冰糖15g。
制作:西洋参润透切片;雪蛤糕用清水发透,发胀,用镊子夹去黑仔及筋
膜,用姜片,水,煮5分钟,沥干水分;冰糖打碎;待用。雪蛤糕、西洋参、
冰糖,同放炖杯内加水200ml。炖杯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0分钟即
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1杯。
功效:益气生津,缓急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口渴乏力患者
五、人参甘草大枣茶
配方:人参10g,甘草6g,大枣10g,白糖15g。
制作:人参、甘草润透,切片;大枣去核洗净。人参、甘草、白糖,放入炖
杯内加水200ml。炖杯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1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1杯。
功效:宁神益智,缓急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心悸气短患者
六、人参番茄汤 配方:人参lOg,白术lOg,甘草6g,番茄0g,鸡蛋2枚,姜
10g,葱15g,蒜5g,素油3g,盐4g。
制作:人参润透切片;番茄洗净切片,甘草润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炒
锅置于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注上汤或清水
800ml,下入人参、白术、甘草、番茄煮分钟把鸡蛋打人搅散,烧沸,即
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番茄50g喝汤佐餐食用。
功效:补气益血,健脾益胃。用于肋间神经痛胃弱患者
七、白芍川芎炖鱼头
配方:白芍lOg,川芎lOg,甘草6g,鲤鱼头1只(500g),料酒20g,姜lOg,葱
15gg,盐4g。
制作:白芍、甘草、川芎润透切片;鲤鱼头洗净,去鳃;姜切片,葱切段。
鱼头抹上料酒、盐,放入炖锅内,加入白芍、甘草、川芎,注入清水800ml放
入姜葱。炖锅置于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鱼头50~100g。
功效:行气补血,镇静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患者
八、三白灵芝茶 配方:白芍lOg,白术lOg,菌灵芝10g,白糖15g,甘草6g。
制作:自芍、白术,润透切片;菌灵芝润透切片。白芍、白术、灵芝、白
糖,放炖杯内,加水200ml,用武火烧沸,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解痉,降压。用于肋间神经痛高血压患者
九、佛手蒸白鹅 配方:佛手lOg,丹参lOg,甘草6g,白芍lOg,当归lOg,白鹅
肉500g,姜lOg,葱15gg,盐4g,料酒20g。
制作:佛手、丹参、甘草、白芍、当归润透切片;白鹅肉洗净,用沸水焯去
血水,沥干水分;姜切片,葱切段。白鹅肉放在蒸盆内,抹上酱油、料酒、
盐,放入姜、葱,把佛手、丹参、甘草、白芍、当归片,放在白鹅肉上,注入
清水200ml。蒸盆置蒸笼内,武火蒸4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鹅肉50g。
功效:活血祛瘀,补气行气。用于肋间神经痛瘀血内阻患者
十、当归佛手炖黄鳝 配方:当归10g,佛手6g,黄鳝0g,绍酒15g,姜lOg,
葱15g,盐4g。
制作:当归、佛手洗净切片;黄鳝去骨和内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黄鳝
加入盐、料酒,腌渍20分钟待用。黄鳝置炖锅内,加入当归、佛手、姜、葱、
盐,放入清水600ml。盛装黄鳝的炖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煮35分钟即
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黄鳝50g,随意喝汤。
功效:顺气祛瘀。用于肋间神经痛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患者
十一、佛手白芍煲蛤蜊
配方:佛手6g,白芍10g,白术lOg,郁金6g,蛤蜊肉30g,西兰花50g,料酒
20g,姜lOg,葱15g,盐4g,素油g。
制作:佛手、白术、郁金、白芍润透切片;蛤蜊洗净切片;西兰花洗净撕成
小花朵;姜切片,葱切段。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至六成热时,下入
姜葱爆香,随即加入蛤蜊肉、盐、料酒和佛手、白术、白芍、郁金片,注入清
水400ml烧沸,加入西兰花,文火煲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蛤蜊肉50g随意吃西兰花。
功效:疏肝行气,缓急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肝郁气滞患者
十二、田七丹参佛手炖墨鱼

配方:田七lOg,丹参6g,佛手6g,鲜墨鱼400g,,料酒20g,盐4g,姜lOg,
葱15g。
制作:田七烘干,打成细粉;丹参、佛手润透切片;墨鱼洗净,去墨鱼黑
膜,切4em见方的块;姜拍松,葱切段。墨鱼、佛手、丹参、田七放入炖锅
内,加人料酒、姜、葱、盐,注入清水800ml。炖锅置武火上炖煮35分钟即
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墨鱼50g,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补血,通络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气滞血瘀患者
十三、丹参红花蒸茄子
配方:丹参lOg,红花6g,茄子500g,姜lOg,盐4gg,葱15g,芝麻油4g,酱油
20g。
制作:丹参、红花洗净,丹参切片,茄子洗净去蒂,一切两半,葱切花,姜
切粒剁茸待用。茄子上笼,武火蒸85分钟停火出笼。姜、葱、盐、酱油、芝麻
油同茄子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茄子80g。
功效:活血通络,清热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小便不畅肠风下血患者
十四、红花拌莴苣
配方:红花6g,莴苣0g,海带150g,鸡肉0g,姜llOg,葱15g,盐4g,酱油
20g,醋10g,白糖lOg,芝麻油5g。
制作:红花洗净,放入碗内,加水50ml,在蒸笼内蒸20分钟待用。莴苣去
皮,切细丝挤干水分;海带洗净用沸水蒸煮切成细丝;鸡肉洗净煮熟切成细
丝;姜切丝,葱切丝。莴苣、鸡肉丝、海带丝、红花同放盆内加入姜、葱、
盐、醋、酱油、白糖、芝麻油,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用于肋间神经痛小便不利患者
十五、干姜炒韭菜
配方:干姜10g,韭菜400g,鸡蛋2枚,盐4g,素油g。
制作:干姜洗净切成细丝;韭菜洗净,切5cm长的段;鸡蛋打人碗内,加入
盐少许,水调匀,待用。炒锅放在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加

姜、葱、鸡蛋炒匀,随即投入韭菜、姜丝炒断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温中散血,行气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
患者
十六、丹参红花炖牡蛎
配方:丹参6g,红花6g,牡蛎0g,料酒20g,姜lOOg,葱15g,盐4g。
制作:丹参润透切片;红花洗净,牡蛎用稀盐水洗净,沥干水分,切成薄
片;姜切片,葱切段。牡蛎、丹参、
红花、料酒、姜、葱、盐,同放炖锅内注水600ml。炖锅置武火烧沸,再用文
火炖煮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牡蛎肉50g。 功效:行气活血。用于肋间神经痛患
者 十七、
红花烧豆腐
配方:红花6g,豆腐500g,姜10g,葱15g,盐4g,淀粉粉g,素油g。
制作:红花洗净,豆腐用水煮透,沥干水分,切成小块;姜切片,葱切
段。素油放在炒锅内,加热至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加入豆腐、红
花,加少许水,煮5分钟下人湿淀粉勾芡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活血通经,益气和中。用于肋间神经痛患者
十八、马铃薯姜橘汁
配方:马铃薯400g,生姜50g,橘子4个。
制作:马铃薯去皮,生姜共切碎,绞取汁液;橘子去核,绞取汁液;大米淘
洗干净。大米放锅加水600ml,置武火烧沸,用文火煮分钟,下入红花、茯
苓粉再煮10分钟即成。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功效:行气,消炎

(口疮)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口疮是指口腔粘膜、舌及齿龈等处发生疱疹、溃疡面或糜烂,可包括现代医学
的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等。口疮患儿均有局部疼痛、
烦躁、拒食等表现。疱疹性口炎起病可有发热,疱疹和溃疡可发生在口腔粘膜
任何部位,如舌、齿龈、唇、颊、上腭,咽部或口角唇周皮肤等,颌下淋巴结
肿大;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发热,咽部充血,疱疹和溃疡主要在咽部和软腭,有
时见于舌,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不肿大;急性细菌性口炎主要见
口腔粘膜各部位充血、水肿及糜烂面,表面或有假膜覆盖,或出现浅表溃疡,
局部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现代医学认为,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为急性上呼吸
道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多由柯萨基病毒引起;细菌性口炎主要由链球菌或葡萄
球菌等引起。机体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低下,如急性传染病后,长期消化营养紊
乱,粒细胞缺乏,口腔卫生不良等,均可为本病诱因。
本病的治疗,主要为控制感染,加强口腔护理。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感受邪毒,心脾胃素蕴积热,郁久化火,循经上行,熏
灼口舌而致口疮作痛、发热、便于等实热证候;如小儿素体阴虚液亏,虚火上
炎,加上邪毒乘虚侵入口腔,损伤粘膜,则见口疮散在、口干虚烦等阴虚火旺
之象
1.[处方名称]清热降火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降火,敛疮解毒。主治小儿急性口腔粘膜溃疡伴有发热、
口臭、疼痛灼热、吞食困难等症。
[处方组成]生大黄(温开水泡10余分钟)5~10克、生石膏10~克、人中黄3~
6克、人中白3~6克,剂量应根据年龄不同而增减。每日1剂,水煎,空腹凉
服。
[辨证加减]热甚者加黄连、黄芩、山栀、天花粉:津耗阴伤者加北沙参、麦
冬、生地、鲜石斛、玄参、茅根;夹宿食者加山楂、谷芽、麦芽,大便不秘者
生大黄改为酒炙大黄。
[疗程疗效]治疗51例,服7剂以下痊愈,溃疡消失。
[处方来源]周一祥。

[处方备注]小儿口疮初起多为肺胃火盛或心脾热盛,循经上炎,熏灼口舌而
致,治疗当宜清热降火。本方以生石膏清泻肺胃之火,该药为清解气分之热的
要药;大黄清热泻火,通便解毒,使上炎之火从大便而出;佐以人中白、人中
黄两药咸寒而清热解毒,敛疮生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降火敛疮之
功,对于急性口疮伴有高热、烦渴、便秘、吞食困难等症的患儿尤为适宜,临
床观察疗效显著。由于本方清热泻下之力峻猛,运而本方时应根据不同年龄而
制定不同剂量
2.[处方名称]沙麦玉天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清肺养胃,生津润燥。主治口腔粘膜白色溃疡。
[处方组成]沙参6~9克、麦冬6~9克、天花粉6~9克、扁豆6~9克、冬桑叶6
克、甘草3~6克、大青叶9~12克、玉竹6~9克、人中白9~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大便干燥者加大黄3~6克;热甚者加青蒿9克、野菊花9~12克;舌
质红少苔者加知母、石斛各9克,营养不良者去大青叶,加太子参9~12克。
[疗程疗效]治疗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2~5剂,平均服药3剂,溃疡面愈
合,饮食、二便如常。
[处方来源]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韦振群。
[处方备注]口疮一证多为心脾积热,然也有素蕴积热、肺胃阴伤、虚火上炎所
致。本方用沙参、玉竹、花粉清热生津,麦冬去心火除烦热;扁豆健脾化湿,
桑叶疏散风热;人中白、大青叶清热解毒。本方攻补兼施,既可清热解奇,又
可养阴润燥,对于素蕴积热又有麻火上炎之虚实夹杂的小儿口疮,疗效较好
3.[处方名称]竹叶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主治心脾积热、复感邪毒所致的口疮。
[处方组成]竹叶9克、山栀9克、大青叶9克、银花9克、连翘9克、生石膏克、

川连4.5克、甘草4.5克、薄荷4.5克,水煎服。5剂为1疗程。
[辨证加减]热盛加万氏牛黄清心丸2粒,便秘加生大黄4.5克,津亏加川石斛9
克、元参9克;溃疡局部外敷犀青丹(犀牛黄1.5克、梅片1.5克、青黛9克、西
瓜霜9克、人中白9克、寒水石15克、月石15克、川连6克),每日0.3克,分4次
吹敷。
[疗程疗效]治疗50例,治愈42例,好转7例,无效1例。
[处方来源]浙江省中医院杨樟辉。
[处方备注]《幼幼集成》日:“口疮者,满口赤烂,此因胎禀本厚,养育过温,
心脾积热,熏蒸于上,以成口疮。”说明心脾积热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本
方系针对心脾积热而设,方中竹叶清心泻火,生石膏清解气分之火;黄连、山
栀、大青叶清热解毒;银花、连翘凉血散热,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佐以
犀青丹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防腐生肌。内服外用兼备,对小儿心脾
积热之口疱具有较满意的疗效
4.[处方名称]化腐生肌定痛散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化腐生肌。主治小儿口腔粘膜溃疡、疼痛灼热,或
伴发热口臭。
[处方组成]生硼砂克、朱砂3克、飞滑石55克、琥珀6克、冰片4克、甘草20
克,各研细未,再将朱砂和硼砂和匀,共研极细未后,诸药和之,共研成粉
未,装瓶内备用。用时涂搽在溃疡面上,每日3次。痛甚不能进食者,饭前可
加涂1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52例,用药1天痛止者13例,2天痛止者例, 3~6天痛止者10
例,余者均有好转;5天内溃疡愈合者例,10天内愈合者13例,余者溃疡均
较用药前缩小。
[处方来源]山东省阳谷县城关镇医院任国医。

[处方备注]口疮是小儿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临床上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口
疮的病因早在《圣济总录》就已论及,“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
口疮,故作痛也”,疼痛溃烂是口疮的主证。本方用硼砂清热解毒,消肿化
腐;朱砂清心解毒,琥珀消肿定痛;滑石清热渗湿;冰片散热止痛,甘草清热
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对于心脾积热之口疮效果颇佳
5.[处方名称]黄白一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心解毒敛阴。主治小儿口腔粘膜溃疡反复发作,微痛灼热。
[处方组成]川黄连、杭白芍,剂量之比为1:3,均用生品。周岁以内黄连1克、白
芍3克,1~3岁者服2倍量;3~6岁者服3倍量;6岁以上者服4倍量。水煎内服,
隔日1剂,1日服1次,连服3剂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例,大都在1、2个疗程内见效或临床治愈,经3个疗程治愈
者,都是病史在3~5年以上,共16例。治愈后有7例复发,继续用药仍有效。
[处方来源]山东省滕县卫生学校谢韶祥。
[处方备注]小儿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多与心脾积热有关,盖平素过食甘肥厚
味,致湿热留滞肠胃,心脾之热难以去除,复为邪毒久恋而致。本方以黄连泻
心火,清热毒,燥湿滞;佐以白芍敛阴益脾,以除黄连苦寒伤脾之弊。药味简单,疗效颇佳。

(惊厥)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惊厥
体厥又名惊风,俗称抽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紧急症状,婴幼
儿尤为多见。惊厥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小儿的意识突然丧失,两眼上翻、斜视
或凝视,面部与四肢肌肉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几秒钟或几分
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引起惊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至3
岁的患儿,4一5岁的患儿也偶有发生,其发病原因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
见。常发生在高热骤起的初期,一般发作几秒钟到几分钟,也有发作长达数十
分钟者。只要高热解除,惊厥即缓解,神志随之恢复正常。如果高热不退,反
复惊厥,或热退后仍发作惊厥者,即应考虑到其它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惊厥
的其它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非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产伤引起的
颅内出血、脑肿瘤等;中毒也可以引起惊厥,如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
毒、毒草中毒等。此外,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维生素D缺乏的手足搐搦症
和尿毒症等,也是引起惊厥的原因。
根据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即可作出惊厥的诊断。至于引起惊厥的原因,则要按
照各种疾病的特征,进行逐一鉴别,经过必要的检查,然后分析综合,作出判
断。
对于惊厥的急救,首先应将小儿平卧,头侧位,用纱布包住压舌板将口扩开,
以防舌咬伤,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保持安静,减少刺激;若有紫绀,应
适当供给氧气;伴高热者,立即给退热药。并给予较大剂量的镇静剂,如苯巴
比妥纳、氯丙嗪、水合氨醛之类。在急救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尽早明确
诊断,为进一步彻底治疗作准备。本节所载方剂皆属治疗高热惊厥者。
中医将本症纳入“惊风”范畴。中医把惊风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本节所载
方剂都属治疗急惊风者。急惊风的发作,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为主要因素,
其中尤以热邪为主。小儿为纯阳之体,真阴未充,感邪之后,易从热化。热邪
一方面内犯心肝二脏,肝主风,心主惊,肝热可以生心大而惊,心火又可动肝
风,二脏交争,惊风乃发。同时,火邪煎熬津液成痰,痰蒙心窍而神志不清。
故中医治疗急惊风,主要从痰、火、惊、风这四方面入手。
1.[处方名称]钓藤凉膈散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泻火平肝。主治小儿高热惊厥。
[处方组成]薄荷3克(后下)、连翘10克、黑山栀6克、黄芩6克、生大黄6克
(后下)、钩藤10克(后下)、石决明15克(先煎)、炙全蝎5克、龙齿15克
(先煎)、蜂蜜20克,水煎,分2至3次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小儿急惊风百余例,收效颇佳。
[处方来源]江苏省泰县中医院内科谢兆丰。
[处方备注]本方为王玉玲老中医之验方。高热惊厥是热邪太盛,犯及心肝二脏
而发,故当以去除热邪为首务。方中用连翘、山栀、黄芩清热;用薄荷发汗,
以散热于外;大黄攻里,以泻热于下,使热邪尽除。同时用钩藤、石决明、全
蝎、龙齿平肝镇惊熄风,则病转安
2.[处方名称]镇惊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散风,镇惊平肝,化痰。主治高热惊厥。
[处方组成]羚牛角粉1克(冲服)、钩藤4克、防风4克、全蝎4克、僵蚕4克、胆
南星4克、麦冬4克、生地5克、当归3克、天麻3克、生龙骨克(先煎)、生
牡蛎克(先煎)、生石膏克(先煎)、薄荷2克(后不)、甘草2克、灯芯
1克,水煎顿服,或分2次服。
[辨证加减]发现惊厥可即灸双侧惊风穴,各3壮。该穴在足大趾第二趾节足背高
骨处,行间内侧。
[疗程疗效]本方加灸惊风穴,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
[处方来源]陕西省榆林县中医院雷泽林。
[处方备注]小儿急惊风是火、风、痰、惊共同为患。本方用石膏清火;薄荷、
防风解表泄热;钩藤、天麻、羚牛角、全蝎、僵蚕平肝熄风;胆南星化痰开
窍;龙骨、牡蛎、灯芯以镇惊;由于热盛易耗阴血,故用生地、麦冬、当归滋
养护卫,以达除热止惊,又少伤正气的目的。惊风穴是雷氏应用多年的止惊经
验穴,在汤药未熬成之前即可先灸,以应急证之需要。(

3.[处方名称]撮风散
[功能主治]功能熄风,镇惊,开窍。主治小儿急惊风,
[处方组成]全蝎2克、蜈蚣2克。朱砂2克、麝香0.2克,共研细末,吞服。
同时配合烧灯火法。即用麝香做成捻子,蘸桐油点饶有关穴位。常取百会、囟
会、印堂、素窕、人中、脐心、脐轮等。危重者加烧少冲、大敦、少商、涌
泉。点烧上穴后,抽搐多能立即停止,严重者15分钟左右可止。1小时未止
者,重复点烧。
[辨证加减]热极生风者加羚牛角粉0.5一1克(冲服)、银花15克、连翘10克、竹
叶心10克,危重者冲安宫牛黄丸1丸;痰蒙心包,神昏,痰鸣,苔腻者加胆南
星10克、石菖蒲6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危重者冲服玉枢丹半锭-1锭;痰热
变盛,神昏,时时烦躁,面红,苔黄腻,痰鸣者加黄连3一6克、黄芩6克、天
竺黄6克、青礞石10克,重危者加至宝丹半丸-l丸冲服;暑热者加香薷6克、厚
朴6克、扁豆10克、大青叶10克,危重者服行军散0.3-0.6克。
[疗程疗效]本方为李伯川老中医的验方,李氏行医数十年,治急惊风上千例,
疗效多满意。
[处方来源]四川省巫溪县中医院李伯川。
[处方备注]高热急惊风病因很多,但火邪扰动心神,引动肝风则是相同的。本
方用全蝎、蜈蚣治肝之风;以朱砂镇心之惊;麝香开心之窍,作为基本方;可
调抓住要领。而且用粉末,可立即冲服,以应急用。李氏根据不同病因,处以
治热、治痰或治暑的方药,以求疾病的彻底治愈。
惊厥势急,口服散剂尚嫌太慢,所以李氏继承《幼科铁镜》的经验。用烧灯火
法配合治疗,有立竿见影之效。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本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以一定随意肌变性逐渐进行,终至萎缩而不能运动
为特征的疾病。由于发病年龄的早晚、变性肌肉的部位等差异,本病的临床表
现可以分若干类型,而其中以假性肥大型为最多。本病在婴儿期起病者甚少,
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发病。患儿通常先觉得下肢无力,步行摇摆如“鸭步”,容
易跌跤。上楼梯困难是本病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大腿的伸肌衰弱,无力
抬举躯干上升,患儿必须一手抓住楼梯的栏杆,另一手撑在大腿上面,以帮助
膝股关节伸直。这种病儿从仰卧爬起到直立,有一连串典型的动作,即先翻身
成俯卧位,屈起膝关节和股关节,并用上肢支撑躯干成俯跪位;然后将四肢伸
直以支撑躯干,再持双手撑在小腿前,使身体成深鞠躬状;以后再把双手沿着
小腿、膝、大腿上移,以帮助骨盆和大腿的伸肌,使躯干渐渐直立起来。这一
连串典型的动作,多在本病的中期出现。由于肩、臂肌肉无力,患儿举臂时,
肩胛骨内侧远离胸壁,宛如鸟翼。当医护人员试图自两腋将患儿举起时,病儿
的两臂向上滑脱,肩胛高耸至耳,而躯干则有向下滑落的趋势。腱反射早期存
在,以后逐渐减弱,终至消失。但病儿的感觉始终正常,大小便能自己控制,
不出现肌肉颤动。本病初期,有少数肌肉常呈假性肥大,其余肌肉则开始萎
缩,到后来假性肥大的肌肉也萎缩,患儿日益衰弱。病程一般5一10年,能生
存至青春期者不多。
本病由于家族性遗传因素引起肌肉的代谢障碍而致病。
对于本病的诊断,除典型的症状外,有五点值得注意:(1)病肌先出现在四
肢近端,左右对称。(2)早期有假性肌肥大,以腓肠肌最多见。(3)皮肤感
觉正常,没有肌肉颤动。(4)病情持续发展,但进行缓慢。(5)家族中常有
同患此病者。同时患儿血清中醛缩酶与肌酸激酶活力增强,有助于早期诊
断。
西医治疗本病,常试用加兰他敏或三磷酸腺管肌肉注射。有人主张用乳酸钠
0.5一1.0克作成1/6克分子溶液每日静脉注射,认为能增强肌力,减轻假性肥
大。或使病情停止,也有人主张用甘氨酸、谷氨酸、维生素E等,疗效均不肯
定。
中医认为本病属“痿证”范畴。所谓痿,即筋骨肌肉柔软无力,渐至痿缩的证
候。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故中医治疗本病多从补益肝、肾、脾三脏入
手。同时再配合针灸、推拿,以利气血之流通。
中医认为本病属“痿症”范畴。所谓痿,即筋骨肌肉柔软无力,渐至痿缩的证
候。肾主骨,肝主盘,脾主肌网,故中医治疗本病多从补益肝、肾、脾三脏入
手。同时再配合针灸、推拿,以利气血之流通
1.[处方名称]参芪鹿地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肝肾,益精血,健脾益气。主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处方组成]熟地6克、枸杞子6克、制首乌9克、鹿角霜9克、菟丝子6克、巴戟天
6克、杜仲6克、川断6克、川中膝6克、狗脊9克、党参6克、黄芪9克、白术6
克、淮山药9克、当归5克、知母6克、黄柏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2例,均痊愈,疗程在7一8月。
[处方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儿童医院范宝安。
[处方备注]本病是筋骨肌肉痿软无力之证。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三脏
兼顾,精气血同补是治疗本病的大法。故本方以党参、黄芪、白术、山药健脾
补气;鹿角霜、菟丝子、巴戟天补肾肝之阳;熟地、杞子、首乌、当归补肝肾
之阴与血;知母、黄柏强管阴而降火;杜仲、川断、狗脊、牛膝,补肝肾,壮
筋骨。诸药共奏扶弱起痿之功。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马钱复痿灵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补肾填精,养血活血,止痛生肌主治进行性肌营养
不良。
[处方组成]黄芪10克、山药10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
川芎6克、熟地10克、肉苁蓉10克、地龙1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
克、附子6克,水煎服。
另用马钱子粉0.3克(3岁以下用0.15克,成人用0.6克)。分2一3次于饭后半小
时至1小时间冲服。20天为1疗程,停药5一10天再服。
[辨证加减]可配合针刺肩髃、曲池、合谷、髀关、伏兔、足三里等;亦可用
按、揉、捏、拿、点等推拿上述穴位。针刺与推拿可交替使用,每周各3次。
[疗程疗效]治疗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沙海汶。
[处方备注]本方用黄芪、山药、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当归、丹参、川芎、地
龙养血活血通络;熟地、苁蓉、桑寄生、牛膝、杜仲、附子补肝肾,强筋骨。
马钱子止痛生肌,能增强肌肉的紧张度。故取此方后下肢有力,走路有劲。
马钱子有毒,口服不可过量。若服后有肌肉抽搐,可刺人中,或肉桂6一10
克,或甘草克,煎场缓缓服下即止

(疖与疖病)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疖与疖病
疖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局部形成炎性浸润结节。单
个者称为疖,反复多发者称做疖病。本病多见于炎热季节。最初为与毛囊一致
的炎性丘疹,渐渐增大成为粉红或暗红色浸润结节,具疼痛和触痛。经2一3天
后结节化脓坏死变软,形成脓疡,中央有波动,并有脓栓,破溃后形成一个火
山口状孔洞,不时有胜波溢出.当脓栓和坏死组织排出后,疼痛顿减,炎症红
肿逐渐消退,约1一2用愈合,局部残留疤痕。患者可伴有发热头痛、周身不
适、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体质弱者甚至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轻者可
不破溃,炎症硬结逐渐吸收消退。本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易发生于
预、面、头皮、腋窝及臀部等处。发生于面部者,尤其在鼻附近的疖易引起海
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或败血症。
本病的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时表皮葡萄球菌也可致病。皮肤不
洁、擦伤,高温潮湿多汗,皮脂分泌过多,糖尿病,维生素缺乏及原发或继发
性免疫功能低下等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毛囊性丘疹脓疱,局部浸润性硬结,疼痛和压痛,坏死破
溃及脓栓的存在。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局部于未成熟破溃时外敷鱼石脂软膏,
已化脓尤其波动明显者可切开排脓,对溃破创口或切开切口则用,凡士林纱布
引流;局部还可施行物理疗法。面部疖肿切忌挤压,应早期应用大量抗菌素。
对反复多发长期不愈的疖病可应用自血疗法或注射自家菌苗、多价葡萄球菌
苗。
祖国医学认为疖多因夏秋季气候酷热干燥,感受暑毒而成,或因天热时汗泄不
畅,暑湿阻于皮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生。疖病则因内郁湿
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所致;亦有因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等慢性病,阴
虚内热,易于染毒所致
1.[处方名称]疡五消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多发性疖肿。
[处方组成]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9克、连翘9克、石斛9克,水煎
服。
[辨证加减]红肿加皂刺、花粉、浙贝;有脓加当归、山甲;脓稀加黄芪;痛甚
加乳香、没药;便溏加山楂;便秘加大黄、瓜蒌仁;硬结经久不破溃者合用他
方活命饮;经久不愈,体虚毒甚,续发不断,脓稀不调者合用四妙汤,疖肿初

起,局部外用三黄膏;脓已成或已破溃,外用青银育或九一丹;溃后流水,则
外用九华膏。
[疗程疗效]治疗多发性疖肿患儿56例,多于用药2一3夭即明显好转,疗程平均
为1~3周。治愈率为87.5%,有效率为91%。
[处方来源]湖南省衡阳市立中医院李石城。
[处方备注]本方以野菊、公英、地丁、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佐以石斛滋
养胃阴,防苦寒药过用败胃。结合临床辨证,适当配合仙方活命饮、四妙汤等
成方,并辅以局部外用成药,切合病机,配伍价当,可适用于各期多发性疖肿
的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清热解毒药不仅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还对机体
的非特异及特异性免疫机能有调节作用。而诸如穿山甲、皂角刺的消肿排脓作
用,生黄芪的托毒排脓,益气收敛作用以及外用药的投毒生肌作用等,更是单
用西药抗菌素所难以实现的
2.[处方名称]柏矾黄石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燥湿解毒。主治小儿疖肿。
[处方组成](1)川黄柏克、明矾1克、徐长卿克、野菊花克、地肤子
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过滤去渣备用。(2)大黄、飞滑石、黄
柏、青黛、冰片、甘草,共研极细末。
初起局部皮肤潮红、丘疹、瘙痒或汗出较多者,用(1)方洗涤患处或用药液
纱布湿敷,每日2~3次,每次5一10分钟;疖肿已成,有脓头者,用(2)方及
如意金黄散(市售)备等分,加入适量(1)方药液调成糊状,徐敷患处,每
日2次,并经常用药液浸湿患处。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00例小儿疖肿,疗程一般为3一6天,少数达9天。痊愈87例,好
转13例。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通市中心医院倪毓生。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蟾蜍方
[功能主治]功能攻毒散肿,止痛。用于防治多发性疖肿
[处方组成](1)端午节前后1个月内,取大个活蟾蜍1只。剥皮,去头及四肢的
爪掌,用黄酒2匙及适量食盐,隔水蒸熟,连汤一同服下。作为预防、吃1、2
只即可;作为治疗,需服2只以上。
(2)新鲜蟾酥加入烧酒、面粉各少许和匀,搓成米粒状,阴干密贮。使用时
将疖肿患处,以三棱针轻刺出血,将蟾酥粒于针孔中插入,即以膏药盖贻,匆
使移动,2,3日后患处肿退痛止,坏死组织脱落,掺生肌散收口愈合。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3例,均获显效。
[处方来源]袁止白
4.[处方名称]大桉树叶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煤湿收敛。主治小儿疖肿。
[处方组成]生大桉树叶500克,洗净阴干,加水1500毫升,煎存药液750毫升,过
滤澄清。内服每次10毫升,每日2一3次;外用以药棉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3
一4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例小儿疖神,除4例因病程较久形成瘘管,治疗后只呈好转,

尚未痊愈外,其余例均在3~7天内痊愈。
[处方来源]广东省潮安县民精卫生院方昭酸等。
5.[处方名称]大桉树叶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煤湿收敛。主治小儿疖肿。
[处方组成]生大桉树叶500克,洗净阴干,加水1500毫升,煎存药液750毫升,过
滤澄清。内服每次10毫升,每日2一3次;外用以药棉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3
一4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例小儿疖神,除4例因病程较久形成瘘管,治疗后只呈好转,
尚未痊愈外,其余例均在3~7天内痊愈。
[处方来源]广东省潮安县民精卫生院方昭酸等。
6.[处方名称]稻草灰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收敛。主治多发性疖肿。
[处方组成]取新烧稻草灰适量,装入干净纱布袋内,用开水浸泡,取过滤液
(浓度大些,效果才佳),趁热洗抹疖肿患处。12小时后,再用温水洗洗疖
肿。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多发性疖肿,一般3一4次即愈。1例4岁男孩,多发性疖肿反复
发作,多方治疗无效,用本方法洗2次,疖肿即明显缩小,洗4次即痊愈。

[处方来源]广东省乐志县志仲中学罗新昌。
[处方备注]稻谷灰含碳酸钾,其水溶液呈碱性,去污力和渗透力均强,有抑
菌、收敛等作用
7.[处方名称]李氏治疖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通腑,除风祛湿。主治多发性疖肿。
[处方组成]蚤休9克、苍耳子3克、野菊花6克、麻黄1克。紫花地丁15克、稀莶
草6克、生大黄6克、芒硝6克、银花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多发性疖肿患儿10例,均获痊愈。最少者服药3剂,最多者服12
剂。
[处方来源]李超
[处方备注]本方以银花、地丁、野菊、蚤体治热解毒;稀莶草、苍耳子散风除
湿;用生大黄、芒硝通腑泻火逐瘀及麻黄引经,概因肺主皮毛,又与大肠相表
里,通腑而起到治疗皮肤热毒的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8.[处方名称]藤黄末方
[功能主治]功能化毒消肿。主治多发性疖肿。
[处方组成]藤黄3克研细,醋调如糊状,涂于疖肿周围,中露小孔。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多发性疖肿余例,大都涂1至2次即愈。如红肿之处甚
多,可择红肿范围较大省3至4处外涂,往往大者消散,余亦随之而愈。
[处方来源]江苏省仪征县人民医院孙浩。

(脊髓灰质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脊髓灰质炎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弛缓性麻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故又名小儿麻痹症。
临床以发热,伴有咳嗽、咽痛,或呕吐、泄泻、腹痛,全身肌肉疼痛,继而出
现肢体痿软、肌肉弛缓萎缩等为主要表现。潜伏期为3一35天。前驱期数小时
至3一4天,起病缓急不一,低热或中度发热、乏力、咽痛、咳嗽或纳呆、恶
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多数患者体温下降而迅速痊愈,称为须挫型;少数进
入瘫痪前期,体温再次上升,除呼吸道、肠道症状外,往往出现头痛、全身肌
痛伴有感觉过敏或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一般经3一4天热降、症状消失而愈。
少数进入瘫痪期,在起病后 2一10天,可突然出现肢体瘫痪或逐渐加重,轻症
1一2天后不再进展,多数在体温下降后瘫痪停止发展。据瘫痪出现部位和程
度,临床还分脊髓型麻痹、延髓型麻痹、脊髓延髓型麻痹、脑型麻痹等类
认。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一种圆形的微小病毒,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强,低温下可长
期存在。l一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染源为病人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感染者
的鼻咽分泌物及粪便内均可排出病毒,由于通过飞沫传播的时间很短,故粪便
污染饮食,经口摄入为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后人体对同型病毒能产生较
持久的免疫力。
本病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当时流行情况和接触史。脑脊液的检查有助诊
断,瘫痪前期脑脊液即有明显变化,外观清沏或微浊,压力稍高,细胞数每立
方毫米数十至数百,偶然见到100O以上,中性粒细胞增多,蛋白质量逐渐增加
且持续较久。恢复期血一清较早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增长亦有助于诊断。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除一般疗法外,于重症患者可考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对瘫痪肢体可用理疗以促进恢复。此外无特殊治疗
方法。
中医学对本病很早就有论述,如《内经》中就有“五脏使人痿”之说,疾论中将
疫证分为痿甓、脉疾、筋痪、内痿、骨痿等,且很早就认识到本病是一种时疫
性疾病,有较为强烈的传染性。对本病急性期,一般用清热解毒、利湿疏风等
法治疗;若湿热已尽,则多子补养气血、调补肝肾之剂。临床上可分为:
(l)邪犯肝胄,肺失清肃,胃失和降,治宜解表清热,利湿通络;(2)邪窜
经络,湿热内蕴阳明,熏蒸于里,窜犯经络,治宜清热解毒,宣络利湿;
(3)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气血受损,治宜补气养血,活血通
络;(4)肝肾亏损,肝肾两伤,筋脉失养,治宜补益肝肾,温通经络。此
外,更有邪陷心肝,治予清心开窍,平肝熄风;痰阻肺络。治用豁痰理气等辩
证论治法。
1.[处方名称]膏葛芩连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透表,芳香逐秽,调肝熄风,宣痹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

(急性发热期)。
[处方组成]生石膏15克、葛根12克、甘草9克、银花12克、杭白芍12克、川连4.5
克、黄芩9克、全蝎3克、蜈蚣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初起可加局方至宝丹、安宫半黄丸、紫雪丹;无汗者加麻黄;发热
者加大青叶、板蓝根、连翘;烦躁加钩藤、胆草;痛者加天麻、芍药;通络加
地龙、僵蚕;麻痹在下肢加牛膝、寄生;麻痹在上肢加川芎、地龙、寄生;口
眼歪斜加细辛、辛荑、川芎、白芷等;兼暑者加藿香、滑石;呕者加半夏、陈
皮、竹茹;大小便闭者用大柴胡汤加芒硝、车前、地肤子、紫雪丹。
[疗程疗效]治疗1例。重型52例,痊愈10例,占19.2%;基本痊愈7例,占
13.5%;显著好转7例,占13.5%;好转例,占53.8%。中型67例,痊愈33例,
占49.%;一好转34例,占50.75%、轻型10例,全部痊愈。以上统计为2个月期
间观察结果,一般中型及轻型多在1个月左右痊愈,最快l例为时仅1周即已痊
愈。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赵锡武。
[处方备注]本病为风热暑湿疫毒所致,故于急性发热期当予疏风清热、利湿通
络之法,颇切病机。方中葛根、银花、石膏清透肌表之热;黄芩、黄连清热解
毒;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防伤阴;全蝎、蜈蚣驱风通络,并防痉厥瘫痪。故
是方疗效确凿,若能进而掌握其辨证加减则不独可应付各种兼变之证,且于麻
痹各期亦有一定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五妙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滋阴熄风。主治小儿麻痹症后期患者。
[处方组成]银花60克、连翘15克、黄柏15克、玄参15克、胆星3克、全蝎3克、鲜
车前草60克(干15克)、山慈菇3克、板蓝根15克。加水至药面,文火煎4小时
左右,中途加水少量,得100毫升,分4次服。6个月以内患儿,可酌减用量为
每日60一80毫升、有呕吐或腹泻者,作多次少量分服。
[辨证加减]服药5天后去玄参;高温者加服石膏场;肢体软弱无力,不论是否出
现瘫痪,均用苏木铁打酒(苏水、归尾、桂枝、泽兰、血竭、桃仁、骨碎补、

续断、红花、马胎、十鳖各15克、泡酒1000克,5天后使用),小心轻力外搽
患儿肢体,每日3次。
[疗程疗效]治疗162例,除死亡16例,其余均痊愈或好转。其中111例瘫痪病例,
痊愈或近愈66例。与综合疗法(西药为主)比较,综合疗法病死率为72.73%,
本疗法仅9.88%;出现瘫痪情况,综合疗法44例中有40例,本疗法118例中仅71
例;瘫痪恢复前况,综合疗法痊愈为50%,本疗法为59.5%。
[处方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芦承克等。
[处方备注]银花、连翘、黄柏、权益根清热解毒;玄参滋阴;胆星,全蝎化痰
镇痉;鲜车前草清热利湿;山慈菇解毒效结。故对小儿麻痹症后期皆可酌情加
减应用。然本方以解毒清热为主,对肢体麻痹尚需配合其他疗法
3.[处方名称]通经活血膏
[功能主治]功能通经络,舒筋骨。主治小儿麻痹症热退成瘫后患者。
[处方组成]五倍子、血竭、乳香、没药、赤芍、红花、地鳖虫、雄黄、马前
子。上药备等分共研细末,以等量之蜂蜜调成膏状。
用法:将药敷在患肢的阳面各关节处。其面积等于该关节阳面之大小,如下肢
麻痹,可在足关节、膝关节及足心涌泉穴等处糊之,每天换药1次。为防止渗
蜜,药的外面可加一层油纸,再以纱布绷带缠好,但不要扎得过紧,以免阻碍
血液循环。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14例,疗效标准;痊愈为症状完全消失,功能复常;显效力症
状大为减轻,功能近复常;进步指症状好转,功给仍有障碍。结果痊愈92例,
显效、进步例。
[处方来源]马理琦

[处方备注]小儿麻痹症瘫痪后治疗较为困难。本方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
功,采用外治法,疗效颇佳,很有研究价值。(
4.[处方名称]苍防独活汤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去湿,活血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肢体不举者。
[处方组成]苍术6克、防风4.5克。炙甘草4.5克、木瓜9克、当归6克、桑寄生6
克、秦艽4.5克、赤芍4.5克、桂枝4.5克、威灵仙4.5克、川三七4.5克、川芎6
克、苍耳子6克、独活6克、熟地9克、赤茯苓9克、薏苡仁12克、细辛2克。水
煎,冲黄酒少许,分3次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6例,5例病程在 1个月以下者均迅速痊愈,最少服2剂,
最多服5剂;l例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服药剂,患儿能行走,但患足不能追随
发育,未曾完全治愈。
[处方来源]广东省龙川县黎咀医院李英南。
[处方备注]本方桂技、防风、独活、细辛、苍耳子皆善于祛风;而苍术、木
瓜、寄生、秦艽、灵仙、苡仁等又擅长驱湿;当归,赤芍、热地、川芎、三七
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赤苓清热利湿;甘草调和诸药。故于麻痹初期最为相
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补筋汤
[功能主治]功能通经活络,祛风舒筋。主治小儿麻痹症发病20天以上至3个月
者。
[处方组成]当归6克、黄芪9克、川断6克、杜仲4.5克、羌活6克、独活4.5克、陈
风9克、防己6克、木瓜6克、牛膝4.5克、丹参9克、甘草15克、鹿角胶6克,水
煎服。

同时外用:川断9克、杜仲12克、黄芪克、防风9克、羌活9克、独活9克、当
归9克、五加皮15克,水煎外洗。
[辨证加减]上肢瘘瘫者去木瓜、牛膝、防已,加桂枝1.5克;腰软者加巴戟肉12
克、狗骨9克;气血亏损者加热地9克、山药9克、茯苓6克、白术6克、砂仁3
克。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0例,有效率占93.6%。其中痊愈169例,占56.3%;显著
进步112例,占37.3%;无效19例,占6.3%。
[处方来源]河南省平乐整骨学院曹心一等。
[处方备注]由于本症为湿热两邪兼伤所致,故治疗方法以除湿为主,通其经,
活其络,调其营卫,坚其筋肉。本方诸药除有舒筋活络之功外,还有益气血、
和营卫、祛风化湿清热之功,且能壮筋益肾,活血柔筋,故对小儿麻痹症筋脉
接软之症颇有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起痿丸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热,清胃火,化湿浊,能经隧。主治小儿麻痹症瘫痪各期
患者。
[处方组成]黑犬胫骨克(香油炙酥)、马钱子15克(温水浸10天,刮去皮
毛,香油中炸黑,去净油气)、地龙20克、大蜈蚣15条、黄芪克、党参50
克、白术20克、玉竹50克、当归20克、红花8克、牛膝15克、茯苓20克、黄柏15
克。炼蜜为丸,每日3次,每次5克。不能服丸者可改作散剂。每次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愈例,其中0.5-1周岁6例,2-3周14例,4周岁4例。
[处方来源]广东省澄海县高俊彦。
[处方备注]本方中用参、芪、术补阳阴之气;玉竹滋润宗筋,补阳阴之液;佐

以黑犬骨、牛膝补骨强阴益肾;地龙、蜈蚣通经活络;当归、红花养血活血;
茯苓清肃肺气;黄柏泻肾火,且能制约久服温药;再以马钱子为使,马钱子走
窜之功甚伟,周身百节无隙不到,本方用之,使与虫类药相得益彰,共奏起痿
振筋之效。
7.[处方名称]大造丹
[功能主治]功能疏通经络,滋阴活血。主治小儿麻痹症后期。
[处方组成]三七、血竭、麝香、鳖甲、骨碎补、川军、地龙各等分,共研细
末,装入瓷瓶内密封,勿令泄气。服法:1一5岁每服0.3克,1日2次,早晚服,
并依年龄酌情增减。
[辨证加减]初期热未退无论使燥、秘、稠、溏,均可用小儿太极丸,热退后麻
痹证已发时,可长期服用;热重者加羚羊(无羚羊加生石膏),热退后再服本
方。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小儿麻痹症瘫痪晚期患者60例,属3个月以内者,其有效
率90%以上,治愈率60%;患病1一2年者,服药后仅能使症状减轻,而痊愈者
很少。
[处方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医院彭洪钧。
[处方备注]三七、血竭祛瘀生新;骨碎补行血利气治折伤;大黄破结开瘀;鳖
甲滋阴退热;地龙疏通经络;麝香开关利窍。故本方能通经络结带,散血和
营,有推陈致新之功,对小儿麻痹症后期始成瘫痪者颇有一定疗效。(
8.[处方名称]田基黄煎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祛湿利尿。主治急性脊髓灰质炎发热期患者。
[处方组成]田基黄水效,煎剂浓度为10毫升等于原药3克,分3次口服(味略苦
涩可适拌糖,多无呕吐现象),2周为1疗程。10月以内婴儿每日9克,1~3岁
每日15克、3~7岁每日克,7一10岁每日克,10一13岁每日36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38例,其中退热天数1-3天16例, 3~5天13例,5一7天6例,7一
10天1例,10一15天1例,15~20天1例。接受治疗后瘫痪症状仍进行6例,无进
行32例。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为4岁。
[处方来源]广东省佛山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处方备注]田基黄为清热解毒利湿之品,对各种疾病具有明显退热之功,于本
病亦有肯定疗效,故早期发热者可用本方,这对于减轻症状,减少病情进展显
然也有一定意义,但仅用本方对于瘫痪之症无特殊价值,故应用者当明于审

9.[处方名称]麻痹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主治小儿麻痹症后期肢体瘫痪、肌肉萎
缩,甚或肢体变型者。
[处方组成]黄芪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建羊藿15克、巴戟肉15克、肉苁蓉
15克、川断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肌萎重者加漏芦20克;四肢冷者加地鳖虫5克、血竭3克;畸型者加
没药10克、骨碎补5克。服药同时针刺眉距、八髎,上肢配曲池、支沟;下肢
配足三里、髀关、委中。
[疗程疗效]治疗144例,疗效标准:基本痊愈为行动自如,皮温恢复正常,畸型
基本纠正;显效为与初诊相比症状大半好转;进步为与初诊比较功能有改善。
结果基本痊愈57例,显效43例,进步例,无效15例。
[处方来源]曲海瀛
[处方备注]本症后期肢体痿顿,肝肾亏损,故治用本方。本方黄芪、觉参补
气;当归养血;淫羊藿、巴戟肉、肉苁蓉、川断壮筋益肾,临床有一定疗效

(急性咽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急性咽炎为咽部粘膜与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部的淋巴组织亦常被侵及,
淋巴内环的一部分或全部同时发炎,可波及整个咽部,或仅限于鼻咽、口咽、
喉咽的一部分。此病可为原发性,亦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之后,
冬、春季多见。临床症状一般起病较急,初觉咽部干燥、灼热,或有粗糙感,
微痛渐加重,以致吞咽不便。咽侧索受累,则可发生剧烈的放射性耳痛及颈部
疼痛,重者头部转动也感困难,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体温在38℃
左右,甚至高达40℃)、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便秘、口渴、恶心、呕
吐、四肢酸痛等。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为病毒感染,如为细菌感染,以链球菌多见,在幼儿
常为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风疹等的前驱症状或伴发症
状。或受凉后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局部血管收缩,呈缺血现象,白细胞减少,
如为时较久,局部抵抗力减弱,病毒与细菌乘虚而入,致发生此病。或鼻部疾
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均可为其诱因,病理变化为咽部粘
膜充血肿胀,粘液腺分泌物增多,有浆液渗出,以致粘膜上皮及粘膜下层水
肿,其间有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浸润,使粘膜肿胀增厚。咽部的淋巴组织也常受
累,故淋巴滤泡肿大。病变较重者,软腭水肿,咽壁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局部检查咽粘膜急性弥漫充血、肿胀。早期粘膜干燥、发
亮,由于分泌物增多而有粘脓附着,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呈结节状隆起。感
染较重者可见悬壅垂及软腭水肿。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病毒或抗菌药物以及处理。同时可以局部用
药,使炎症消退。
本病属中医的“喉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初期多为风寒、风热,而后多发展为
实热或痰热,亦有风、热、痰三邪兼有者。从急性咽炎的性质和临床表现特点
看,因其发病较快,有不同程度的表证,故又可统属于外感病的范围。在治疗
上,属风寒型,宜疏风散寒,解表利咽;属风热型,宜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属肺胃积热型,宜清热解毒,通腑利热
1.[处方名称]清咽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咽,凉血止痛。主治咽部粘膜充血红肿、干痛、烧灼
感,吞咽疼痛。
[处方组成]薄荷3克(后下)、甘草3克、桔梗3克。麦冬6克、板蓝根6克、玄参
6克、生地6克、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白茅根10克、莲藕节10克,水煎服。
连服3剂为1疗程。
[辨证加减]热盛便结加生大黄6克(后下)。

[疗程疗效]应用200例,显效178例,咽部粘膜充血红肿消退,自觉咽部干痛、
烧灼感等症状消失,一般治疗1个疗程可控制症状,治疗之个疗程即愈,有效
13例,咽部粘膜红肿明显消退,自觉咽部干痛、烧灼感明显减轻;无效4例。
[处方来源]广西来宾县人民医院卓开清。
[处方备注]风热之邪从口鼻入侵咽喉,致便气血瘀滞,经气郁遏,生热化毒而
成本病,或素有积热于内,复有风寒在外,两相搏结,蕴于咽喉,皆能引起本
病,本方中金银花、板蓝根、菊花、薄荷疏风情热,解表利咽;麦冬、玄参养
阴生津;桔梗、甘草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生地、白茅根、藕节凉血止痛,消
肿利咽。诸药同用共奏清热利咽、解毒消肿,养阴生洋,凉血止痛功效,在临
床上利用均收到良好效果
2.[处方名称]利咽煎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感冒后咽喉疼痛,吞咽困难,涎多
声嘶,咽腔后壁见颗粒状突起,色红赤,颌下淋巴结发炎。
[处方组成]金银花9克、杭菊花9克、玄参9克、马勃3克、生甘草3克、木蝴蝶1.5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憎寒壮热加荆芥9克、防风9克、薄荷(后下)3克,火热炽盛加土牛
膝15克、黄连6克、黄连1.5克、山栀9克;便秘加全瓜蒌10克、大黄6克、元明
粉6克;咳嗽痰多加浙贝母9克、牛蒡子9克、射干6克、桔梗6克、天竺黄6克;
咽部水肿 音嘶加僵蚕9克、蝉衣6克。
[疗程疗效]应用67例,经用上方3~5天后,临床治愈54例(咽部粘膜充血、水
肿消退,疼痛消失),有效12例(自觉症状减轻,咽部粘膜病灶好转),无效
1例(症状改善不明显)。
[处方来源]浙江省武义县邵宅卫生院叶永生。
[处方备注]本病发病原因每因气候失常,冷热不当,外邪乘虚而入,风寒犯于
皮毛,营卫失和,邪郁不能外达;或风热之邪外受,或风寒受外,郁久化热;

或素有肺胃积热者,多因炽热内蕴,复受风热引劝内热,风痰相搏,上壅咽
部,发为本病。因此治疗宜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本方用金银花、菊花清热解
毒、利咽为主药;玄参、马勃散结解毒、清利咽喉为佐药;木蝴蝶清肺疏肝,
疗咳嗽音哑、咽喉肿痛;生甘草加强其清热解毒作用
3.[处方名称]山豆膨蜞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清咽解毒。主治急性咽炎。
[处方组成]山豆根9克、蟛蜞菊克、浙贝母12克、桔梗9克、郁金9克、秋蝉蜕
4.5克、薄荷6克、荆芥9克、桑叶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若表证已罢,但热无寒,咽部红肿疼痛日趋明显时,去荆芥、桑
叶,山豆根增至15克,蟛蜞菊增至60克,浙贝母增至15克;若表有风寒,肺失
宣降者加杏仁、前胡、苏叶;大便不通者加瓜蒌,食欲不振者加麦芽。
[疗程疗效]应用158例,多数病例能在1剂药后咽部肿痛明显减轻,3剂药后大部
分临床症状消失。100例中3剂痊愈89例,显效11例,53例中服4-5剂痊愈例,
显效例,无效4例。
[处方来源]陈剑馨
[处方备注]急性咽炎多由气候失常,冷热不当,或起居不慎,外邪乘虚而入,
风寒犯于皮毛,肺胃积热内蕴,上壅咽部而发。本方中山豆根、蟛蜞菊清热解
毒,利咽喉;浙贝、桔梗、郁金开宣肺气而利咽喉;蝉蜕、薄荷、桑叶、荆芥
疏散风热,清利咽喉;生甘草调和诸药,又能解毒

(过敏性紫癜)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过敏性紫癜
本病为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除紫癜外,有皮疹、浮肿、腹
痛、关节肿痛及肾炎等。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实验检查均正常。以3至7岁小
儿为最多见。起病前1一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起病前可有全身不适、发
热、食欲不振,发病以皮肤紫癜为最常见,也有以胃肠道或关节症状出现。紫
癜大小不等,多呈紫红色,可略高出于皮肤,常伴有荨麻疹或四肢浮肿,严重
的紫癜可融合成大疱,发生中心性出血性坏死,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每有似腹
绞痛,亦可反复发作,并可诱发肠套叠。胃肠道症状以恶心呕吐、呕血、便血
为最常见。关节肿病多见于膝踝关节,有压痛或有积液,但无红、热及游走性
疼痛。1/3至l/2患者可并发肾炎,出现蛋白原、血尿或管型尿,可表现有浮
肿、少尿等症,能持续数月或数年,小部分发展为慢性肾炎。
本病直接致病原因不易确定,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
染,鱼、虾、蟹等异体蛋白食物,抗菌素、磺胺类、苯巴比妥钠等药物,花
粉、虫咬等其他因素均具有致病原作用,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本病诊断一般不难,皮肤紫癜以下肢为主。分批出现,呈对称性分布,多有胃
肠症状、关节肿痛、肾炎等。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正常多可与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鉴别。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除病因外,主要用抗组织胺药物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但疗效不很理想,或有毒副反应,且多易反复。
中医学对本清早有描述,如巢元方称为“斑毒之病”,认为系热挟毒蕴积于胃,
毒气蒸发于肌肉;朱丹溪称“温毒发斑”,认为或外感热病,下之过早,热伤内
陷;或热毒极益,毒发于外。主要由于小儿腠理不密,表卫不固,易感受外邪
且易从热化,邪热与气血相搏,灼伤血络。外溢肤表而出现紫癜。证属风热伤
络者,治宜祛风清热,凉血止血;证属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治宜清热解毒,
凉血化斑。热邪清除,紫癜消退后,则又宜据证以健脾益气或滋阴益肾善后
1.[处方名称]金蝉脱衣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连翘9克、银花9克、蝉衣3克、防风4.5克、苡仁12克、泽泻9克、茵
陈12克。郁金4.5克、猪苓6克、苍术9克、赤芍5克、桂枝1.8克、红枣3枚。水煎
服。6岁以下小儿量酌减。
[辨证加减]出血较多者,可加女贞子 12克、墨导莲12克;热邪较盛者,可加桑
叶9克、紫草2克、丹皮3克;止虚者,加当归6克、生地9克。症状消失,气血

亏虚者,用归芍六君子汤、归脾汤等善后。
[疗程疗效]临床应用本方取得满意疗效,一般3一4剂即见明显疗效,7-8剂即可
症状完全消失。曾重点观察14例,3剂治愈者7例,4刘治愈者4例,5剂治愈者3
例。
[处方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俞豪民。
[处方备注]本方针对过敏性紫癜多由热毒内蕴,热与湿搏,气血凝滞,毛窍闭
塞而设。经多地治疗验证,疗效可靠
2.[处方名称]消瘀化斑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营通络,疏风化斑。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当归10克、桃仁8克、赤芍10克、牛蒡子15克、茯苓20克、浮萍
克、防已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兼见恶寒发热者,加防风8克、桂枝10克;潮热颧红者,加丹皮15
克、生地20克、白茅根5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2例,皆能获效,一般服10余剂即可痊愈,半年后追访,
无异常发现。
[处方来源]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医院马绍飞。
[处方备注]方中当归、桃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赤书凉血活血;牛蒡子疏风
解毒,浮萍祛风止血;茯苓利湿消肿;防已祛风止痛;甘草解毒清火。对本病
之多由风、寒、湿、火诸邪使脉络损伤,血液不循常过而溢于脉外者颇可奏
效。对于热毒炽盛者则当加重凉血解毒药为更妥
3.[处方名称]犀角地芍汤

[功能主治]功能养血凉血,活血止血。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温毒发斑型。
[处方组成]犀角3克、生地15克、白芍9克、茜草9克、丹皮9克、连翘15克、仙鹤
草15克、麦冬9克、阿胶9克、丹参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不甚者去犀角,改用水牛角或大青叶克;腹痛者加白芍15克、
甘草3克;上肢关节肿痛者加姜黄6克、桑枝15克;下肢关节肿痛加防风、秦艽
各6一9克;瘙痒者加地龙、蝉衣各6克;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各克;大便
带血者加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大出血者加三七粉3克,或白药冲服。
[疗程疗效]治疗146例,经治1-2周,紫癜完全消失。其中例伴有大量出血者,
同时应用氢化考的松和抗血纤溶芳酸静滴1~3天出血停止。
[处方来源]陕西省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韦俊。
[处方备注]本方用犀角凉血解毒;生地、白芍养阴益血;丹皮凉血;茜草活
血;连翘清热;仙鹤草止血;麦冬养阴;阿胶补血止血;丹参养血活血。对于
气血热毒炽盛、斑疹布发之证甚为相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双丹汤
[功能主治]功能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丹参15克、大青叶15克、丹皮 10克、生地10克、紫草10克,水煎
服。6岁以下小儿量酌减。
[辨证加减]丹参15克、大青叶15克、丹皮 10克、生地10克、紫草10克,水煎
服。6岁以下小儿量酌减。
[疗程疗效]应用15例,服药6一60剂,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一般于7一
14天见效。
[处方来源]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儿科诸惜勤。

[处方备注]本方用丹参养血活血;生地养阴补血;丹皮凉血活血;大青叶、紫
草清热解毒,对热毒炽盛、但血妄行者尤为适用。若参以辨证加减,则可用于
各种过敏性紫癜。立方明简,颇切实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紫赤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活血。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丹参15克、紫草10克、大青叶15克、赤芍10克。干地黄10克、丹皮10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关节肿胀疼痛者加虎杖、牛膝;皮肤瘙痒反复发作者加地肤子、蝉
蜕;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炭、仙鹤草;尿血明显者加大小药、黄柏、早莲
草;伴面黄乏力、头晕、心悸者加党参、白术、黄茂等。
[疗程疗效]以治疗4周,临床症状消失者为痊愈;临床症状改善者为好转;症状
未见改善加用西药治疗者为无效。治疗15例,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
一般服药7一14天见效。痊愈者最少服药6天,最长服药60天,一般服药10一
天。
[处方来源]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儿科诸惜勤。
[处方备注]丹参活血散瘀;紫草、赤芍凉血活血;丹皮、干地黄清热凉血;大
青叶清热泻火、凉血散瘀。故本方重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对于本病因邪热
迫血妄行而溢于肌肤者颇多适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防风乌梅汤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清热,补血敛阴。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防风15克、乌梅9克、大枣15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重者可加犀角粉、生石膏、鲜生地、紫草、茜虚内热者加六味地
黄丸或大补阴丸。
[疗程疗效]以皮疹消退关节症状消失各种出血停止为治愈;症状显著减轻,尿
检明显好转为好转。经治20例,治愈17例,好转3例。20例中关节型11例,平均
关节症状消失天数为2.9天;腹型5例,平均消化道停止出血为时3天;出血性皮
疹消退时间平均为8.6天。
[处方来源]上海市瑞金医院姚永芳。
[处方备注]本方药味有四,防风祛风胜热;马梅酸收敛阴;生甘草清热解毒;
大枣补血止血。据药理分析报道,乌梅、甘草、大枣均有抗过敏作用,防风对
关节有镇痛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过敏因素引起,而应用此方治疗证实也
确有抗过敏作用。如能注意辨证治疗,适当形用本方加减法,则于临床应用更
为理想。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7.[处方名称]疏风化斑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主治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防风6克、荆芥6克、薄荷3克、生山栀6克、丹皮4.5克、丹参6克、鲜
生地12克、白芍6克、茜草6克、茯苓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毒亢盛者加小蓟、石膏、茅根、滑石、紫草;阴虚火旺者加知
母、黄柏、阿胶、麦冬、王竹;脾虚气亏者加黄芪、白术、山药;血瘀气滞者
加川芎、红花、益母草;腹痛者加川楝子、木香、香附。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5例过敏性紫癜患考,结果皮肤紫癜消退,均痊愈,并没
有对照组15例(其中9例用强的松、地塞米松,6例用脱敏药物)。本方组疗效
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
[处方来源]辽宁省大连市儿童医院刘景珍等。
[处方备注]本方治疗若能结合辨证加减,临床疗效将更满意。

(急性细菌性痢疾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急性细菌性痢疾
又称急性菌痢,是一种常见的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小儿最为
多见。夏秋季为高发季节。起病急,头痛、恶寒发热、体温可达38~4
0℃,周身不适。初起即为糊状或水样便,很快便转为黏液脓血便,便意频
频,里急后重,便次可多达几十次,量较少,伴阵发性腹痛。中毒型菌痢,常
没有腹泻,起病即见高热,嗜睡,甚至昏迷,抽搐等症,可危及生命。血常规
和大便常规检查可以确诊。本病重症必须送医院治疗,轻症可用家庭巧治法。
一、内 治
1.鲜马齿苋捣烂,取汁20~50毫升,加糖适量调味,隔水蒸熟,或干马
齿苋120克煎浓汁。适用于婴幼儿服用,每天2次。年龄大点的孩子,可将
马齿苋入开水中焯熟,加大蒜、醋、盐、等调料,作凉拌菜食用。同时还可用
马齿苋50克,煎汤代茶频服,直至病愈。
2.紫皮大蒜煮熟吃,每次1~2瓣以上,每日3次,或不拘时,尽量多服
用。
3.马齿苋、薏米、山药各适量,煮粥食用。每日3次,或少食多餐,至病
愈。
4.生姜、葡萄、萝卜各等量捣烂,取汁50毫升。加糖适量,顿服,每日2
次。适用于有呕吐的小儿,效果颇佳。
5.生大蒜4~8瓣,捣烂后用冷开水400毫升浸泡4小时,过滤取汁,加
糖适量调味,1天分4次服完。或加油盐调服。
6.山楂30克,木香10克,水煎,加糖适量,每天2次分服。
7.黑木耳80克,豆腐250克,大蒜1头共煮汤,加调料适量,每天3次
分服,连服数日。
8.牛奶250克,荜茇10克,红糖30克,水煎,加糖调服。
9.怀山粉150克,荜茇10克(研细末),或马齿苋100克(切碎),
红糖适量,煮粥,随意食用。
10.醋冲白糖,代茶频饮。
11.霜打的萝卜叶,煎汤代茶频饮。
12.柞树皮10克,煎汤加入白糖代茶频饮。
13.薤白(小根蒜)30克,同小米煮粥吃。
14.野苏子(铁苋菜)鲜全草1把,洗净,切碎绞汁加适量糖,上锅蒸熟服
用。每天2次。

15.旱莲草(牛心草、红旱莲)15~30克,水煎代茶饮。
16.黄瓜藤、叶或干黄瓜藤,不拘量水煎代茶。
17.马齿苋适量,大蒜数瓣,共切碎,打入鸡蛋1个,拌匀炒食,每餐1
个。
18.小蓟根(刺菜的根)30克,水煎代茶服。
19.鸡冠花100克,水煎加入白糖代茶。
二、外 治
1.鲜马齿苋捣如泥,合芥末粉调匀,敷脐,每日换药1次。
2.五倍子末用醋调糊,敷脐,每日换药1次。
3.五倍子15克,黄连5克,木香10克研末,酒调匀,敷脐,每日换药1
次。
三、其 他
(一)针灸或点穴疗法
  针刺、艾灸或点按天枢、足三里穴(均为双侧)。针刺以中度刺激,留针
15分钟;艾灸各穴为10分钟,勿烫伤皮肤;点按穴时适度。每日1次,6
~10次为1个疗程。
(二)耳穴压豆或按摩
  取穴大肠、小肠、神门、交感。白痢者加脾穴;赤痢者加心穴;里急后
重,便次多者加直肠;恶心呕吐者加胃、贲门;发热者加耳尖放血;久痢者加
肾。
(三)推拿对湿热痢者: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清河水,推下七
节,分阴阳,运内八方,清肺经,揉天枢。
对于寒湿痢者: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分阴阳,摩腹,按揉足三
里和上巨虚。
  【防护】①密切注意小儿的病情变化,对高热、嗜睡、抽搐者应立即送医
院治疗。②患儿要多喝水,吃流质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腻之品。③注意隔
离,处理好排泄物。小儿用具煮沸消毒。④教育培养孩子养成生吃大蒜的习
惯,尤其是在流行季节,应每天吃生大蒜5瓣以上。⑤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孩
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急性肾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急性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不同病因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绝大多数
由链球菌感染后所致,临床上以水肿、尿少、血尿及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此病
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脓皮病等病
史。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一般病例有浮肿、血尿及高血压,严重病例可引起以
下并发症;(1)心力衰竭,表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肺底水泡音,奔马
律,心率快,肝脾增大:(2)高血压病,表现头痛,眼花,昏迷,抽筋,血
压明显增高;(3)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少尿或尿闭,氮质血症及酸中毒。
不典型的病例仅有血尿及蛋白尿,或仅有尿轻微改变。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常继发子上呼吸道或皮肤的链球
菌感染之后。呼吸道感染主要是B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4型,皮肤感染是49
型及57型。致肾炎的链球菌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
物,沉于肾小球并激活补体,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害致病。
典型的急性肾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尿检查有蛋白、红细胞及管理即可确诊,不典
型者还需检测抗0、C3及咽拭培养等以明确诊断。血沉常增快,2~3月恢复正
常,抗O增高,C3下降,1~2月恢复正常。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治疗,早期应用青霉素以清除咽部或皮肤的链球
菌,给予短期卧床休息及低盐饮食。严重水肿可用速尿,高血压用利血平或甲
基多巴等,有心衰者予以镇静及快速洋地黄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限制补液
量,用速尿或甘露醇及纠正酸中毒和高血钾,必要时给与透析疗法。目前国内
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本病,疗效有明显提高。
本病属于中医水肿的“阳水”范畴。其病因与感受风寒、风热。水湿等外邪有
关。病理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风邪上逆,首先犯肺,肺失宣肃,水道不
利,溢于肌肤,而发为水肿;湿邪内侵,脾失健运,以致水湿不能下行,泛于
肌肤。肾为全身诸气之根,肾主开合,如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受损,水泛为
肿。湿热内侵,损伤血络是肾炎尿液变化的原因。此外水气凌心,水气上扰清
空,肾气不足。开合不利等是形成急性肾炎并发症的机理。
1.芳化清利方
[功能主治]功能劳香化浊,清热利尿。主治以湿热型为主的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功能劳香化浊,清热利尿。主治以湿热型为主的急性肾炎。
[辨证加减]兼有外感者加荆芥、蝉衣、薄荷、牛蒡子、桑叶;热重或因于脓疮
诱发者加银花、黄芩、黄柏、紫地丁、蒲公英、赤芍;湿重者加茯苓、泽泻、
车前子;血尿明显者酌加丹皮、赤芍、蒲黄、大小蓟、凤尾草;小便短赤,大
便秘结,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加用生大黄6~10克(后下);浮肿显著,气急
咳嗽,有心衰或肺水肿者加苏葶丸(苏子、葶苈子)或酌加主大黄(后下)、
川朴10克、莱菔子10克、黑白丑10克。
[疗程疗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36例,痊愈84例(62%),好转52例(38%),经
过6个月至1年的随访,全部患儿均痊愈,未有转为慢性者。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夏承义等。

[处方备注]本方根据急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湿热蕴结,治疗上采用芳香化
湿、清热利尿为主要治则。藿香可去脾经之湿;柴苏可去肺经之风;连翘清热
解毒兼有利水功能;忍冬藤可清热解毒。根据现代临床观察,认为发表和芳化
法对解除小血管痉挛,减轻组织水肿,防止心衰及高血压脑病有一定作用。
(时毓民)
2.苓茅英坤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水,凉血止血。主治小儿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土茯苓12克、白茅根克、坤草(益母草)克、蒲公英15克、匾蓄
15克、瞿麦9克、滑石9克、蒲黄9克、竹叶9克、车前9克,泽泻9克、连翘9克、
旱莲草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风热期宜宣肺平喘,泄热利水,用麻黄、连翘、杏仁、桑白皮、葶
苈子、益母草、蒲公英、土茯苓、蒲黄、滑石;热重于湿期宜清热解毒利湿,
用土茯苓、白茅根、车前、泽泻、连翘、益母草、蒲公英、瞿麦、匾蓄、滑
石、小蓟、蒲黄、旱莲草、竹叶;湿重于热期宜通阳利水,佐以清热利湿,用
白术、泽泻、茯苓、车前、桂枝、猪苓、土茯苓、益母草、蒲公英,血尿明显
加藕节、大小蓟、旱莲草、侧柏叶;蛋白尿高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山药:
血压高者加山楂、牛膝、龙骨、牡蛎、黄芩、夏枯草、草决明。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10例,结果痊愈78例,显效19例,好转12
例,无效1例。浮肿消退平均6.3天,血压下降至正常平均6.8天,尿检转阴平均
17.5天。
[处方来源]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玉乾。
[处方备注]本方辨证将急性肾炎分为3期,风热期在用土茯苓、益母草、蒲公英
清热解毒利水同时,加用麻黄、杏仁、桑白皮等宣肺乎喘:热重于湿期用土茯
苓、白茅根、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消炎利水,蒲黄活血,小蓟凉血止血:
湿重于热期用桂枝温经通阳,合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车前利水,土茯
苓、益母草、蒲公英清热利湿。本方对湿热症象明显的急性肾炎尤为适用。本
方剂量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3.茅丹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宣肺利水,健脾滋阴。主治急性肾炎急
性期及恢复期。
[处方组成]急性期:(1)茅根克、丹皮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车
前草克、龙葵15克,水煎服。(2)恢复期:于术10克、茯苓15克、黄精15
克、生谷芽15克、生麦芽15克、生地10克、生甘草6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咳喘、浮肿明显加麻黄3~6克、生石膏20-克、杏仁8克、生姜6
克;血尿明显加茜草10克、丹参10克、生地10克;咽部症状明显加锦灯龙6
克、草河车10克,脓痂疹加苦参10克、地丁草12克、地肤子1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61例小儿急性竹炎,痊愈57例,占93.4%,4例转为迁延性肾
炎。
[处方来源]北京市中医医院儿科。
[处方备注]本方中蒲公英、板蓝根,龙葵等具有抗菌、抑毒、消炎、退热和提
高机体屏障作用,利于清除病灶和过敏原;丹皮、茜草、丹参、生地等凉血活
血药可改善肾血管通透性,抑制抗体生成,使肾脏损害减轻,有利于疾病的康
复。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4.麻茅汤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清热,宣肺行水。主治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麻黄4.5克、鲜茅根15克、杏仁5克、连翘5克,赤小豆10克、茯苓6
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重,咳嗽气促者加荆芥、桑皮,咽喉红肿,扁桃体肿大疼痛者加
银花、黄芩、川牛膝,皮肤疮毒者加银花、蒲公英、栀子;尿血者加生地、小
蓟。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98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痊愈90例。占91.8%,好转7例,占
7.1%; 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治愈时间最长天,最短7天,平均10
天。
[处方来源]湖南省江永县中医院蒋先明等。
[处方备注]杏仁、麻黄祛风解表,宣肺行水;鲜茅根、赤小豆、连翘清利小
便;茯苓、车前子健脾利水消肿,本方对急性肾炎早期较适用。(时毓民)
5.益气温阳利水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利水,清热解毒,主治小儿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黄芪15克、防己15克、白术10克、淫羊藿克、附子10克、车前子15
克、白花蛇舌草15克、苦参10克,水煎至180毫升,分2次口服,大为1疗
程。
[辨证加减]小便不利加西瓜翠衣;血压高加钩藤;血尿明显酌加紫珠草、旱莲
草、益母草。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痊愈例,好转8例,无效1例。
痊愈者平均住院.1天。浮肿消退平均5天,血压正常平均6天。
[处方来源]吉林省中医药研究所王庆文。
[处方备注]本方特点为重视治肾。益气利水,使卫阳表固,脾阳旺盛,水湿行
而不致复聚,标本兼顾而收显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6.急性肾炎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主治急性肾炎急性期及恢复
期。
[处方组成](1)急性期方:益母草克、茅根克、地丁草12克、板蓝根12
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4.5克,水煎服。(2)恢复期方:生地9克、大蓟9克、
小蓟9克、生地榆9克、藕节15克、炙甘草4.5克、茅根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感冒加荆芥9克、防风9克:血尿明显加琥珀屑1-1.5克或三七粉1.5-3
克:浮肿、尿少加猪芩9~12克、茯苓9克、车前子9~12克(包煎);血压
高加夏枯草9克、钩藤(后下)9克;气虚加党参12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67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痊愈59例,好转8例。对35例病程
在3月以上的病儿检测尿12小时爱迪氏计数,表明有例已恢复正常。同期随
机应用西药治疗的58例小儿急性肾炎,有40例痊愈,18例好转,在痊愈率及尿
爱迪氏计数恢复正常方面均较以本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组差。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时毓民等。
[处方备注]本方急性期用地丁草、野菊花、板蓝根清热解毒,茅根凉血,益母
草活血化瘀。恢复期以凉血止血为主。三七粉及琥珀屑凉血止血,对急性期及
恢复期血尿均有较好的效果。本方疗效证实,应用中西医结合以本方为主的方
法,可改善肾炎临床症状及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时毓民)
7.归芎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主治急性肾炎早期及晚期。
[处方组成](1)急性肾炎早期:当归9克、川芎9克、鸡血藤9克、儿茶9克、益
母草9克、丹参9~12克,水煎服。(2)急性肾炎后期:当归9克、川芎9克、
三棱9克、莪术9克、水蛭9克、虻虫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槐花9克、艾叶9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97例,与115例西医疗法比较,尿常规3月内

转阴率为:蛋白尿分别是84.5%/41.7%;尿红细胞分别是56.7%/.7%(P<
0.01),表明本方疗效优于西医组。
[处方来源]北京市友谊医院李贵等。
[处方备注]当归、川芎、鸡血藤、益母草、红花有活血化瘀作用;桃仁、三
棱、莪术、水蛭、蛇虫可破血逐瘀;儿茶清热收湿兼治血瘀症;艾叶、槐花止
血。通过对小儿急性肾炎甲皱微循环、舌微循环、舌血流量及血液流变学的观
察表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异常,提示小儿急性肾炎有血瘀症。本方的活血化
瘀及破血逐瘀药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并有解除微血管痉挛、防止和治疗弥漫
性血管内凝血作用,因而对急性肾炎早日恢复和防止迁延不愈有一定效果。本
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8.茅根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尿,凉血活血,主治小儿各型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茅根克、益母草12克、小蓟10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风寒型去小蓟加麻黄5克、苏叶10克、杏仁10克;风热型加银花12
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山豆根8克:热重于湿型加赤小豆15克、冬瓜皮15
克、泽泻10克、早莲草15克;湿重于热型去小蓟,加茯苓皮15克、大腹皮10
克、姜皮6克、白术8克;高血压加夏枯草15克、牛膝6克、草决明12克;脾肾
虚去小蓟、车前草,加党参12克、黄芪15克、芡实15克、金樱子15克、山药15
克、白术10克、鹿角霜1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84例,其中痊愈例(35.7%),显效32例
(38.1%),好转18例(.4%),无效4例(4.8%),总有效率为95.2%。
[处方来源]广西桂林市医学专科学校梁家禧。
[处方备注]本方中茅根性凉,味甘淡,能去实火,清热,利小便,益母草味
苦,微寒,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的作用;车前草可清热利小便,小蓟性凉善
入血分,可清血热,治血尿。(时毓民)
9.浮葶双消汤
[功能主治]功能消肿利水,益气补肾。主治小儿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浮萍9克、葶苈子9克、旱莲草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肾气虚加黄芪12克、熟地9克;肾阳虚加附片9克、山萸肉9克:肾阴
虚加生地9克、五味子5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60例小儿急性肾炎,服药4剂消肿78例,6剂消肿69例,13
例消肿较慢,总有效率92%,服药10剂蛋白尿消失者14例,15剂消失者59例,
20剂消失者例,35例消退不佳,总有效率61%。
[处方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郊区医院张益林。
[处方备注]本方浮萍、葶苈子利水消肿;旱莲草凉血止血。待消肿后辨证加用
补肾益气中药以消蛋白尿,取得消肿快、消蛋白尿稳定的满意疗效,本方剂量
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10.苍黄利湿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主治各型小儿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苍术9克、黄柏9克、苡仁9克、牛膝9克、茯苓9克、泽泻9克、车前
子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兼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兼风寒表证者加防风、羌活;伴咽
喉红肿疼痛者加牛蒡子、桔梗;湿重于热者加重苍术量,热重于湿者加重黄柏
量,兼脾虚者加太子参、白术、山药;以血尿为主者加小蓟炭、蒲黄炭、白茅
根;以蛋白尿为主者加鸡内金、黄苍、麦芽、六曲。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35例,疗程最短18天,最长52天,结果全部
治愈。
[处方来源]江苏省靖江县中医院陈建平。
[处方备注]苍术、黄柏、苡仁、牛膝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加茯苓、
泽泻、车前子以健脾利水,故本方以清热利水为主,兼有健脾利水的功效,适
用于急性肾炎急性期湿热明显伴有浮肿者。(时毓
民)
11.活血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活血利水。主治急性肾炎急性期及恢复期。
[处方组成]归尾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茜根10克、黄芪12克、益母草10
克、防己10克、车前子6克、旱莲草10克、泽泻10克、大枣5枚,水煎服。
[辨证加减]风热表证加银花、连翘;血压高加夏枯草、豨莶草;恢复期脾虚纳
少去活血利尿药,加党参、白术、淮山药;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汤)。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急性肾炎56风平均利尿时间4.1天,平均降压时间3.4天,蛋

白尿转阴平均16.2天,血尿消失平均9.7天。出院时痊愈40例,好转16例。对病
情严重,出院后3~6月随访病儿20例未见复发者。本方无明显副作用,曾用本
方药煎剂按人用量的150倍灌胃作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有不良反应。
[处方来源]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院儿科富雅珍等。
[处方备注]归尾、丹皮、牛膝、益母草活血法瘀,黄芪补气行血;旱莲草、茜
根止血;泽泻、车前于、防己利水消肿。本方以话血化瘀为主,针对急性肾炎
有肾小球内局部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理,应用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肾微循环,解
除肾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量,抑制血小板集聚,增加纤维蛋白溶血活性。此
外,当归还有抑制抗体产生,牛膝的水溶部分有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提
示可影响肾免疫反应。(时毓民)
12.急肾辨证方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利水,清热利湿,滋肾和血。主治急性肾炎急性期及恢复
期。
[处方组成]急性期:(1)表证型:炙麻黄3克、生甘草3克、生石膏20克、白茅
根15克、板蓝根10克,黄芩10克、陈皮10克、生姜皮10克、茯苓皮10克,冬瓜
皮10克。(2)湿热型热重者:炙麻黄9克、木通3克、连翘10克、炙桑皮10克、
生姜皮10克、滑石10克、生地10克、赤小豆12克、大蓟12克、小蓟12克、白茅
根15克;(3)湿热型湿重者:陈皮10克、大腹皮10克、茯苓皮10克、桑皮10
克、猪苓10克、生姜皮6克,泽泻6克、白术6克、桂枝6克。(4)湿热型肝亢
者:龙胆草6克、通草6克、泽泻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当
归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生石决明12克、生甘草3克。
恢复期:(1)肾阴虚,尿红细胞多者:生地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茯
苓10克、旱莲草10克、藕节炭10克、益母草10克、熟地10克、白茅根10克、泽
泻6克。(2)下焦不固,尿蛋白持续者:生熟地各10克、山药10克、茯苓10
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3克。(3)脾肾两虚:党参10
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车前子10克、
泽泻10克、枸杞子10克、肉桂2克、熟附子3克、黄芪15克。
以上均为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203例小儿急性肾炎,结果浮肿消退时间平均5.2天,血压恢
复正常平均5.1天,蛋白尿转阴时间平均14.5天,尿红细胞转阴平均16.6天。总
有效率为96.5%。远期随访61例未见复发。
13.消利肾炎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健脾益气。主治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银花9克、黄芩9克、黄柏9克、泽泻9克、茯苓皮9克、桑白皮9克、
猪苓9克、丹皮9克、陈皮9克、大青叶压15 克、车前子15克、山药15克、茅根
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血尿加旱莲草;水肿严重加大腹皮:蛋白尿严重加杜仲、益母草。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94例小儿急性肾炎,与西药对照组31例比较,在浮肿消退
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尿镜检转阴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在
血沉恢复正常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愈例,显效10例,好转5例,平均
治愈日16.5天;对照组治愈例,好转7例,无效例平均治愈日.5天。
[处方来源]湖北省沙洋农场医院儿科李永龙。
[处方备注]本方以银花、黄芩、黄柏、大青叶清热利湿;山药;健脾;泽泻、
茯苓皮、猪苓、车前子利水;丹皮、茅根凉血止血;桑白皮泻肺平喘、行水消
肿。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显示有较好的疗效。(时毓民)
14.肾炎分型论治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宣肺,健脾利湿。主治各型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1)麻黄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甘草6克、连翘20克、泽泻6
克、车前子9克、云苓9克、瞿麦6克、白茅根克。适用于风湿型。
(2)生地9克、小蓟12克、栀子9克、滑石18克、通草3克、白茅根克、连翘
20克、双花20克、丹皮3克、甘草3克。适用于湿热型。
(3)白术9克、云苓12克、泽泻12克、猪苓9克、桂枝8克、陈皮6克、大腹皮9
克、黄芪6克、白茅根克。适用于寒湿型。以上均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75例小儿急性肾炎,并与西医组75例对照,结果在血压恢
复正常、尿中管型、蛋白尿、红细胞正常及浮肿消退天数方面本方治疗组均优
于西医组(P<0.01)。
[处方来源]河北省衡水地区人民医院刘秀琴等。
[处方备注]本方的特点是发汗与利尿同时并用。利水剂中加入行血凉血之品如
小蓟、白茅根、茜草等常可提高疗效。病至后期,常用补脾肾佐以分利。以上
方法与西医组对照显出其优越性。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15.健脾清热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清热渗湿。主治小儿各型急性肾炎。

[处方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板蓝根10克、荠菜10克、茯苓10克、银花3
克、连翘3克、白术3克、爵床6克、茅根12克、海金砂5克、石苇5克,水煎
服。
[辨证加减]肺热型去党参、黄芪、白术,酌加鱼腥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淡竹叶等;脾虚肺热型肺热较重者加淮山药、芡实、莲肉;脾虚型去银花,连
翘、板蓝根、爵床,酌加苍术、淮山药、芡实、莲肉。
[疗程疗效]肺热型去党参、黄芪、白术,酌加鱼腥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淡竹叶等;脾虚肺热型肺热较重者加淮山药、芡实、莲肉;脾虚型去银花,连
翘、板蓝根、爵床,酌加苍术、淮山药、芡实、莲肉。
[处方来源]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杜锦海。
[处方备注]壮氏认为小儿急性肾炎是脾虚气弱而肺部受邪的结果,故以健脾清
热渗湿为大法。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莲肉、芡实、淮山药有健脾的
功效;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银花、连翘、板蓝板、爵床、蒲公英、淡竹叶有
清热作用;海金砂、茅根、荠菜、石苇、茯苓可以利水渗湿。本方近期疗效较
好,尚缺少远期疗效观察。(时毓民)
治小儿肾炎妙方
.1商陆麻黄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王玉玲方)
【歌诀】.商陆麻黄茯苓皮,再加泽泻与赤豆,
发汗利尿并举用,急性肾炎此方良。
【组成】.麻黄(先煮去上沫)1.5~3克,商陆3~6克,茯苓皮10克,赤小豆10
克,泽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发汗利水,渗湿健脾。
【方解】.商陆麻黄汤是著名儿科医师王玉玲先生治疗肾炎经验方。小儿急性
肾炎,多属阳水,证情属实,归属风水范畴,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本
方发汗与利尿并举,正所谓“开鬼门,洁净府”之治法。方中麻黄具有发汗、定
喘、利水消肿之功;商陆入肺肾而利水泻下,有可靠的通利二便之效;茯苓
皮、赤小豆、泽泻淡渗,利湿,健脾。本方用药少而精,但方严而谨,商陆配

麻黄,相反相成,既可防麻黄之辛温发汗太过,又可防商陆之苦寒力峻而损伤
元气。
【主治】.小儿急性肾炎。
【加减】.发热加荆芥、连翘;扁桃体肿大,加牛蒡子、板蓝根;皮肤疮毒,
加紫花地丁、蒲公英;尿血,加生地、小蓟。
【附记】.姜润林氏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显著、确切。本方用治成人急性肾
炎,仅加大剂量,效果亦佳。
2复方茅根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张淑琛方)
【歌诀】.复方茅根用黄芩,黄柏浮萍与蝉蜕,
银花连翘清热毒,宣肺利水效堪良。
【组成】.白茅根克,黄芩9克,黄柏9克,浮萍9克,蝉蜕9克,银花15克,连
翘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混合,分4次服完。
【功效】.宣肺利水,清热利湿。
【方解】.方中蝉蜕、浮萍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有“开鬼门”之意;白茅根清热
利湿,驱水湿从小便而出,有“洁净府”之意。三药同用,一宣一利,使三焦气
机畅通,水液代谢功能复常。再伍以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黄芩、黄柏解毒燥
湿。本方着眼祛邪,正符合急性肾炎以“邪甚”为主之病机。临床观察,本方有
较确切的利尿、消肿、降压、消炎等作用。
【主治】.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加减】.若血压过高, 加夏枯草、 石决明、 牛膝、 杜肿、 磁石;血尿甚
者, 加大、 小蓟炭及侧柏炭、 藕节、 三七粉;咽部红肿, 加射干、 山豆
根、 牛蒡子;便秘, 加大黄、 槟榔;恶心, 加竹茹、 半夏;肝大,加丹
参、 桃仁、 红花、 当归。

3黄芪玉须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岳美中方)
【歌诀】.黄芪玉须用苡仁,红枣泽泻白茯苓,
山药白术金橘饼,再加萸肉汉防己。
【组成】.生黄芪20克,苡仁、红枣、泽泻、玉米须、白茯苓、金橘饼、淮山
药各15克,生白术、汉防己、山萸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消肿。
【方解】.本方是根据已故著名中医岳美中先生治疗小儿慢性肾炎经验方黄芪
粥、玉米须化裁而成。小儿慢性肾炎多迁延不愈,若尿检蛋白在十与微量之间
徘徊者则治疗更为棘手。岳老以黄芪粥、玉米须治疗本病(包括有尿毒症前期
者),药极平淡而疗效卓著,用之得当确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黄芪粥始载
《冷庐医话》,原治肿胀小便不通之方,岳老以此方加苡仁、赤小豆、鸡内金
(为细末)、金橘饼。取黄芪托毒败疮,排脓止痛和利阴分之功用,现代药理
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尿作用,能消减肾病综合征、慢性肾
炎患者的尿蛋白;加苡仁、赤小豆渗湿消肿排脓;鸡内金、金橘饼健脾益气助
消化,共奏健脾益气利尿之功;玉米须乃岳老治疗小儿慢性肾炎必用之良药。
本品甘平无毒,有利尿消肿益肾之效。根据岳老经验,确认本品治疗慢性肾炎
效佳,用治15岁以下儿童,坚持服用六个月,基本可愈。黄景氏根据岳老经
验,结合自己临床体会而稍作化裁而成本方。方中加重了健脾益气之品。“脾
为水之制,脾旺则能运水”。使用时,在确诊后,务求守方,切忌动辄易方。
坚持服用,疗效满意。
【主治】.小儿慢性肾炎。
4参芪三草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陈建平方)
【歌诀】.参芪三草用苡仁,白术山药益母草,
车前蛇草菟丝子,生地丹参川断投。
【组成】.黄芪15克,太子参(党参亦可),白术、淮山药、益母草、车前
草、苡仁、生地、丹参、菟丝子、川断各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脾肾,祛湿瘀。
【方解】.小儿慢性肾炎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表现为肝、脾、
肺、肾的虚损;标实为水湿、湿热、瘀血之邪等。因此,治宜扶正祛邪。故方
中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补气健脾;白花蛇舌草、苡仁、车前草祛除湿
浊;益母草、丹参、生地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菟丝子、川断益肾固精。诸药
合用,补而不滞,补中有通,通中有养,泄浊而不伤正,从而达到补脾肾而固
护正气,祛湿瘀而导邪外出的目的。本方适用于慢性肾炎不同证型的患者。根
据临床观察,使用本方治疗小儿慢性肾炎,疗效稳妥可靠,但服药时间必须坚
持3个月以上,其效始著。
【主治】.小儿慢性肾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主要为鼻、咽、喉的急性炎症。多见于
秋冬及冬春天气多变时节。病原以病毒为最多,细菌感染大多继发于病毒感染
之后。营养不良,佝偻病,缺乏锻炼及环境卫生不良等,均可使小儿抵抗力减
弱而易患此病。本病症状轻者只有流涕、鼻塞、喷嚏、微咳、咽部不适;重者
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常伴有头痛、全身乏力,婴儿常出现呕吐、腹泻,
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咽部充血明显,可伴有疱疹和溃疡。
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基及埃可病
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经过病毒感染后,
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常见的细菌有A组链球菌、肺炎
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本病一般病例诊断较易。如咽壁附近有小疱疹及小溃疡者可确诊为疤疹性咽峡
炎。对极轻症或极重症者诊断可致困难,应与常见的传染病(如伤寒、幼儿急
疹、麻疹、疟疾病等)鉴别,血白细胞明显增高,尤其中性粒细胞超过75%的
应考虑细菌性感染可能。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为主。早期病毒感染可选用吗啉胍、盐酸金刚烷
胺或三氮唑核苷(病毒唑)等,抗菌素非但无效,反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不
能滥用。热高用阿斯匹林、安乃近等退热:鼻塞用麻黄素滴鼻:咳嗽用各种止
咳祛痰药;惊厥者用苯巴比妥,水合入醛。如合并细菌感染可选用磺胺美药或
青霉素等抗菌素。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以“伤风”、“感冒”、“小儿伤寒”命名。祖国医学认为致病原
因以风邪为主,小儿肺常不足,卫外功能未全,抵抗力差,遇到气候骤变,容
易感受外邪而发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邪自口鼻吸入,皮毛开合失常,卫阳
被遏,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循经上犯,可见鼻塞
流涕、咽喉红肿;肺失宣肃,产生咳嗽。小儿脾常不足,感冒后往往影响运化
功能,常有胃肠道症状。婴幼儿神气怯弱、筋脉未盛,若有高热熏的,易抽痉
动风
1.[处方名称]卫气双解汤
[功能主治]功能淌热,解表。主治小儿各型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羌活4.5~9克、桔梗4.5-9克、羊蹄根4.5~9克、板蓝根6~12克、七叶
一技花9~18克、黄芩4.5-6克、生石膏12-75克、寒水石9-45克、生甘草1.8-3克。
水煎服。
[辨证加减]寒象明显者加麻黄或桂枝;痰多加杏仁或皂荚;咳剧加鱼腥草;咳
剧久加半枝莲或桑皮:神烦不安加糯稻根或朱灯心。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8例,服药后12小时退热者37例,占
31.3%; 12~小时退热者71例,占60.2%;~43小时内退热者6例,占
5.1%; 48小时后仍不退热为无效,共4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
[处方来源]上海市虹口区中心医院洪百年。
[处方备注]本方体现了标本、表里及温清三结合。中医传统治疗上感用解表法
为主,本方用表里同治法,即既用羌活、板蓝根、黄芩等清热解表,又用生石
膏、寒水石清热泻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根据洪氏经验,如方中去寒
水石,降高热速度稍减;去寒水石及石膏则降热速度明显减慢;去黄芩、七叶
一枝花、板蓝根后,则退热后有起伏;若属寒证仍用羌活、桔梗,不用麻黄、
桂枝,对降热影响不大,但其他症状消失慢。此种探索有益于对传统方剂的改

2.[处方名称]清热解毒灵
[功能主治]功能清暑热,利暑湿,益气阴,解表发汗。主治小儿流行性咽结合
膜热。
[处方组成]藿香10克、荆芥穗10克、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滑石12克、生石膏
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3克,以上药研成粗未,分装每袋10克。4岁以
下每次1袋,5~9岁每次2袋,10岁以上每次3袋。服用时将药袋浸泡在开水内15
分钟,中间搅拌2-3次。每隔2~3小时服药1次,昼夜频服。热退后应继续服药
3-5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41例患儿,药后1天内热退者37例,l~2天热退者4例。扁桃
体红肿及其伪膜在2天内消退者16例,占39.0%;眼红在热退后的2~4天内消退
者15例,占36.6%。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刘征利等。

[处方备注]本方解表、清热和利湿诸法并用。目前尚无治疗流行性咽结合膜热
的西医特效药物,应用本方疗效较好,且方法简便。(
3.[处方名称]上感汤
[功能主治]功能解表清热,镇静消食。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银花6-9克、连翘6-9克板蓝根9克、黄芩6~9克、生石膏15~克、淡
竹叶6克、荆芥6-9克、建曲6~9克、防风6克、僵蚕6~9克,水煎,分3-5次服
用。3岁以上者,每日1剂,3岁以下者,上药量减半。
[辨证加减]咳剧加杏仁6-9克、前胡6-9克,发热高重用生石膏;冬春季加苏叶6
克;大便干结加熟大黄6克;大便稀去连翘,并减少黄芩及石青用量,呕吐明
显加竹茹;感冒流行时加贯仲12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209例,其中显效147例(70.33%),有效
52例(.88%),无效10例(4.78%),总有效率为95.%。
[处方来源]宋琼芬等。
[处方备注]本方用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石膏等药清热解毒;僵蚕熄
风,利咽,化痰;建曲消积滞,调脾胃;荆芥、防风开腠解表;淡竹叶清热利
尿;大黄通里热。本方对有口腔溃疡、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的患儿疗效
较差。
4.[处方名称]小儿退烧宁
[功能主治]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咳,消食和中。主治小儿上呼吸
道感染发烧。
[处方组成]僵蚕12克、蝉蜕12克、薄荷12克、荆芥12克、桔梗12克、黄芩20克、
连翘20克、神曲20克、玄参20克、竹叶20克、山栀20克、甘草6克,蔗糖适量,
制成糖浆100毫升。l岁以内服5~10毫升,1-2岁服10~15毫升,2-5岁服15~20毫
升,6岁以上服20~毫升,日服3次。高烧患儿服药体温未降者,改2小时服

药1次,体温降后,仍依前法服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10例,服药后6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者
例(.8%),12小时内例(.5%),1天内34例(.9%);2天内13例
(11.8%),3天内4例(3.6%),4天内2例(1.8%),无效者5例(4.5%).有
效率95.5% ,小时退热者78.2%。
[处方来源]湖北省宜昌地区卫校陈仁庆等。
[处方备注]本方取僵蚕、蝉蜕散风清热,解毒止惊; 荆芥、薄荷解表散热,黄
芩、山栀、竹叶、连翘清热解毒,透热外出;玄参养阴清热,桔梗、甘草利咽
止咳,神曲消食和胃。综观全方,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功能。
因服药量少,无副作用,适用于儿科临床运用。(
5.[处方名称]石膏汤
[功能主治]功能解表邪,清里热。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
[处方组成]生石膏0克、桂枝20克、赤芍20克、麻黄10克、甘草5克(以上为冬
季剂量,如为春夏季改桂枝6克、赤芍6克、麻黄6克)。上药加水1000毫升,
煎2次,共0毫升。按患儿体重每公斤每次3毫升,保留灌肠。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灌肠治疗50例小儿外感高热,痊愈45 例(90%),无效5例。
3小时内体温降至38℃以下者例,降至38.5℃以下者例。小时内体温正常
者例,48小时内体温正常者例。
[处方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金福厚等。
[处方备注]本方石膏辛寒解肌清热;麻黄、桂枝辛温发表;甘草和中。本方针
对小儿外感发热以外寒里热或寒热夹杂者居多,故采用表里双解法取得疗效。

灌肠法对不愿服药小儿也较方便。(
6.[处方名称]清热冲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连翘3.75克、黄芩3.75克、大青叶3.75克、生甘草0.75克,制成冲剂
(以上为1包量)。1岁以上小儿每日2次,每次1包。1岁以下减半。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上感80例,显效61例(76.%),有效12例(15%),
无效7例(8.75%)。与野菊感冒冲剂治疗的12例对照,野菊感冒冲剂显效6例
(50%),有效3例(%),无效3例(%)。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饶儒谨。
[处方备注]本方中连翘能治热性病初起及上焦诸热,黄芩清肺热咳嗽,也清肠
中之湿热,此二药在体外实验有一定抗菌作用;大青叶清热解毒,有抗病毒作
用。本方对上感初起者效果较佳。
7.[处方名称]小儿上感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辛凉解表;(2)方功能化湿透表,清热和中;(3)方
功能解表泄热,主治小儿各型上感。
[处方组成](1)荆芥穗10克、薄荷6克、连翘15克 黄芩10克、板蓝根12克,水
煎服,适用风热型。(2)苏叶10克、藿香10克、白芷10克、连翘15克、黄芩10
克、板蓝根12克,水煎服,适用风邪挟湿型。(3)荆芥穗10克、薄荷6克、连
翘15克、石膏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芦根克,水煎服,适用表里俱热
型。
[辨证加减](1)风热型:目赤肿痛者加木贼10克、赤芍6克、蝉蜕3克;咳重加
前胡10克、杏仁6克、括蒌10克,咽痛者加山豆根6克。(2)风邪挟湿型:热

重者加黄连6克,咳重加前胡10克、杏仁6克、括蒌10克;恶心呕吐甚者加半夏
10克、陈皮6克;腹泻者加滑石10克、炒苡仁1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60例患儿,治愈152例,无效8例。其中风热型84例,治愈
81例(96.4%);凤邪挟湿型58例,治愈54例(93.1%);表里俱热型18例,治
愈17例(94.4%)。
[处方来源]山东省人民医院王传吉等。
[处方备注]风热型方中荆芥穗、薄荷疏风解表,连翘、黄芩、板蓝根清热解
毒。风邪挟湿型方中苏叶、藿香、白芷化湿解表和中;连翘、黄芩 板蓝根清
热解毒;表里俱热型方中荆芥穗、薄荷、芦根解表,知母、连翘、石膏、黄芩
清热解毒。本方立足于小儿易从阳化热,于表证同时多兼里热,单纯表证极少
见,故方剂中除解表药外常加入清热之药,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
拟。
8.[处方名称]上感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解表,退热,清咽,消痰止咳。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薄荷9克、荆芥6克、板蓝很9克、黄芩9克、牛蒡子9克、桔梗3克、
甘草3克,上药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1岁以下每次10毫升,2-5岁每次20
毫升,5岁以上每次毫升,日服3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2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均在服用1~2剂后治愈,无并发
症发生。
[处方来源]河北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邱学澧等。
[处方备注]本方中薄荷、荆芥辛散解表:牛蒡子、板蓝根清热利咽;黄芩清肺
火;甘草清热止咳;桔梗宣肺散寒,载药上行。方剂组成简单,处方合理,疗
效显著

9.[处方名称]三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
[处方组成]三叶青15-克、小春花6克、鸭跖草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表证明显加桑叶、薄荷;咽充血显著、有较多滤泡加板蓝根、桔
梗,口唇干燥加鲜芦根、川石斛;小顺短赤加淡竹叶、碧玉散。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体温在39.5℃以上的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小儿54例,有45例在
2天内退热,占83.3%。总有效为92.57%。
[处方来源]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美琴等。
[处方备注]本方中三叶青性平味微辛,小春花性平味淡,鸭跖草性寒味苦,都
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效,既能清气分热毒,又可达邪于表,故能起到较好的
退热作用。本方药性味平和,无损脾伤胃之虞,便于小儿应用
10.[处方名称]清化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解表利咽,芳香化湿。主治流行性咽结合膜热。
[处方组成]生石膏克、知母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板蓝根15克、射干
12克、藿香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6克、滑石12克、甘草3克,随证加减大
黄。日服1.5~2剂,昼夜频服,服药前需服米粥1小碗。
[辨证加减]恢复期湿热未净兼伤阴用竹叶10克、生石膏15克、南北沙参各12
克、玉竹12克、花粉12克、蔻仁10克、薏米15克、滑石15克、甘草5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354例小儿流行性咽结合膜热,小时内退热者72例
(20.34%),48小时内退热者198例(55.93%),72小时退热者76例
(.47%),4天以上退热者8例。治疗后,75%病例汗出,二便通,热解,证

消。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刘征利等。
[处方备注]流行性咽结合膜炎中医辨证属温热束表、袭咽,湿阻中焦,方用金
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香薷、射干、薄荷、荆芥络解表利咽:藿香
芳香化湿。诸药相配,故取得平均2天内退热的良好疗效。
11.[处方名称]神解散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解表情热。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白僵蚕15克、蝉蜕5克、金银花15克、黄芩6克、黄连6克、黄柏6克、
桔梗6克、车前子10克、木通5克、生地6克、神曲10克。每日1剂,水煎,分4~
5次服。学龄前儿童用3/4~2/3剂量;幼儿期用1/2-1/3剂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服药后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为
显效,共例;~48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为有效,共例;48小时尚未阶至
正常为无效,共7例,总有效率为88.3%。
[处方来源]湖北省宜昌地区卫校孙会文。
[处方备注]本方僵蚕咸辛性平能疏凤泄热;蝉蜕甘寒,可祛在表风热,黄连、
黄芩、黄柏是苦寒之品,善清里热;金银花解毒;桔梗宣透上焦,神曲化滞中
焦;木通、车前子淡渗下焦;生地养津护阴。本方外解表热,内清里热,去邪
不伤正。用于小儿上感,药切病证,故能收效
12.[处方名称]桑杏石膏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利咽止咳。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桑叶3-6克,杏仁3克、生石膏20~40克、银花6克、射干3克、瓜蒌皮
3~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肠胃积滞者加枳实、大黄、鸡内金、焦山楂;湿热郁滞者加藿香、
厚朴、苡仁、茯苓,燥热伤津者加生地、玄参、麦冬、玉竹;惊厥、烦渴、高
热加天麻、钩藤、僵蚕、丹皮、赤芍;恶寒无汗,痰多加麻黄、葛根、芦
根。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服1剂热退,诸证惧除共例;
服1剂热退,余证未尽共54例;服1剂体温下降,再剂调治共例。
[处方来源]云南省昆明市正义门诊部魏永庆。
[处方备注]本方桑叶、银花解表清热,生石膏清里热;杏仁、射干宣肺祛痰,
利咽止咳;瓜蒌皮宽胸化痰。结合辨证予以加减,疗效满意。(
13.[处方名称]热毒清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祛风解痉,健脾化湿,消热生津。主治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处方组成]金银花20克、大青叶20克、荆芥12克、薄荷12克、桔梗12克、藿香12
克、神曲12克、蝉衣12克、芦根克、甘草9克,上药制成糖浆180毫升,分2~
3次服完,至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反跳停药。高热患儿药后体温不减者,剂量增
加1/3- 1/2,至体温下降再恢复原剂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200例,服药后1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者1
例(62%)。2天降至正常者53例(.5%),3天降至正常者16例(8%),4天
降至正常者6例(3%),无效1例(0.5%).总有效率达99.5%。
[处方来源]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祝江迁。

[处方备注]方中金银花宣散风热,清热解毒;大青叶解入里邪毒;荆芥、薄荷
辛散表邪透热外出,芦根清热生津;桔梗、甘草宣肺化痰,利咽止咳;藿香、
神曲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蝉衣疏散风热,祛风解痉。本方无副作用,易为
小儿接受,对高热不需加用退- 热剂也有较好的效果
1 桂芪汤
【来源】朱瑞群,《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桂枝2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甘草3克,生姜2片,红枣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方解】易感小儿,大多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感冒之后,过服解表
剂,损伤卫阳,以致表卫气虚、营卫失和所致。故方重用黄芪益气固表;桂枝
辛温解表、祛风通阳;白芍酸苦微寒,和阳敛阴;体弱儿童,卫气虚弱,营卫
不和,营阴不守,故桂枝用量宜轻,再重用白芍,二味相合,达到解表中寓敛
汗之功;生姜微量,助桂枝以通阳;甘草、大枣甘缓调中,并助芍药和营。诸
药合用,共奏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之功。
【主治】上呼吸道反复感染。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2 卫气双解汤
【来源】洪百年,《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羌活、桔梗、羊蹄根各4.5~9克,板蓝根6~12克,七叶一枝花9~18
克,黄芩4.5~6克,生石膏12~75克,寒水石9~45克,生甘草8~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表。
【方解】外感之邪、由卫分入气分、治宜表里同治、卫气双解为法,方用羌
活、桔梗宣肺散寒、除湿解表,以板蓝根、黄芩、七叶一枝花、羊蹄根清热解
表,加生石膏、寒水石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伍,又能化痰止
咳。根据洪氏经验,方中去寒水石,降高热速度稍减,去寒水石及石膏则降热
速度明显减慢,去黄芩、七叶一枝花、板蓝根后,则退热后有起伏。故合而用
之,效果颇佳。
【主治】小儿各型上呼吸道感染。
【加减】寒象明显者,加麻黄或桂枝;痰多,加杏仁或皂荚;咳剧,加鱼腥
草;咳剧日久,加半枝莲或桑白皮;神烦不安,加糯稻根或朱灯芯。
【疗效】治疗118例,服药后12小时退热者37例(占33%);12~小时退热者71例
(占60.2%);~48小时内退热者6例(占5.1%);无效(48小时后仍不退热者)4例。
总有效率为96.6%。
3 荆芥消风汤
【来源】楚中鑫,《湖南中医杂志》(1)1991年
【组成】荆芥、防风、浙贝母、荆胡、杏仁、木通各5克,粉葛根12克,枳壳4
克,僵蚕6克,薄荷、蝉蜕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婴幼儿分数次服完。
【功用】祛风解表、化痰止咳。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为主药,二药协同,其祛风解表之功颇著;辅以薄
荷、蝉蜕、僵蚕疏散风热,化痰止咳;粉葛根解肌,缓解肌肉痉挛;以浙贝
母、杏仁、前胡宣肺化痰止咳;枳壳宽胸下气;木通清热利小便,使热从溲
泄。此方融辛温、辛凉、辛散之药寓于一方,实属辛平解表之良剂。诸药合
用,各专其长,故“风寒”、“风热”之感冒,皆可应用。据吴介作医师大量病例观
察:疗效可靠、效著,确是临床上能够重复使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的良方。
【主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加减】咽喉痛而见咽红或扁桃体肿大者,加牛蒡子、射干、山豆根各5克,
板蓝根12克;喉中痰鸣者,加麻黄2克,赤芍5克,葶苈子6克,地龙、蒲公英
各10克;呕吐、腹泻、纳呆者,去杏仁、防风,加桔梗5克,丁香2克,神曲10
克,车前草5克;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15克,知母15克;低热不退者,加青
蒿、知母各5克。
【疗效】吴介作报道:治疗198例,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12岁。发病1~3
天者占70%以上。本组病例均有流涕、鼻塞、喷嚏、咽部不适、咽痛,喉中痰
鸣、发热,食纳欠佳、呕吐、腹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微
数或浮数。结果服药3剂而获痊愈143例,显效37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
效率为98%。
4 银前荆杏汤
【来源】李江,《云南中医杂志》(6)1988年
【组成】金银花、元参各15克,白前、杏仁各12克,荆芥、薄荷、甘草各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
【功用】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方解】方中以金银花轻宣透表、清热解毒为主药;辅以薄荷、荆芥辛散表
邪,透热外达;白前性微温而不燥,长于降气止咳、祛痰,与杏仁、甘草同
用,益增宣肺止咳之功;配以玄参清热养阴、利咽解表,又可避免因辛散太过
而耗劫阴津之弊。方中白前、杏仁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金银花等辛凉
药相伍寓反佐之意,有平衡阴阳之妙用。甘草能调和诸药。诸药配伍为用,共
奏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之功。
【主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3克;挟湿邪者,加滑石18克。
【疗效】治疗3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15岁。病程为12小时至1周。本
组病例多见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咽壁滤泡
增生。舌质红苔薄黄或白润、指纹红、脉浮数。结果,除3例因拒服中药而治
疗失败外,余3例,服药2~3剂后均获痊愈。治愈率达100%。随访一周以上
均属正常。
5 白附麻辛汤
【来源】何志,《云南中医杂志》(6)1989年
【组成】白附子、半夏、陈皮、茯苓各3克,麻黄、细辛、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
【功用】祛风燥湿、化痰止咳。
【方解】方用白附子温燥辛散,祛风豁痰;麻黄散肺寒、驱邪气、宣肺气、平

咳喘;细辛开肺气、破凝寒、涤痰浊;半夏燥湿祛痰、降气平喘;陈皮行气健
脾,燥湿化痰;茯苓渗水湿、健脾胃,甘草益脾和胃、消除痰源。诸药合用,
共奏祛风散寒,燥湿化痰、宣肺止咳之功。
【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寒咳嗽)。
【加减】兼喘者,加干姜、杏仁、苏子;呕吐者,加砂仁、生姜、白术;泄
泻,加藿香、厚朴、桔梗;腹痛,加肉桂、木香;恶寒发热者,加防风、荆
芥、羌活;头痛者,加川芎、白芷。
【疗效】治疗18例,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14岁。本组病例:多见咳嗽频
作、咳声重浊、喉间痰鸣、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或发热头痛、全
身酸痛、恶心呕吐、口唇色淡、苔薄白、脉浮紧。以咳嗽、痰多、鼻塞、唇
淡、苔白为主要特征。平均服药2剂,全部治愈。
6 新加正气汤
【来源】王传吉,《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苏叶、藿香各10克,连翘15克,薄荷5克,白芷、川黄连、黄芩各10
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4次。水煎取汁约150毫升。1岁以内1次服20毫
升,2岁以内毫升,3岁以内40毫升,隔2小时服1次。3岁以上150毫升,日分3
次服之。
【功用】解表化湿、清热和中。
【方解】临床所见小儿外感表证以风邪夹湿、阻中化热型较为多见。应用本方
疗效较好,且取效迅速。方中主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而能解表;辅以苏
叶、白芷、薄荷,解表而化湿邪,四味合用解表化湿之功相得益彰;佐以黄
连、黄芩、连翘、甘草清热解毒。综观全方具有解表化湿、清热和中之效。
【主治】小儿外感表证,风邪夹湿,阻中化热者。症见发热汗少,头痛身重,
困倦嗜睡,纳呆便溏,胸闷泛恶,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不甚,口渴
而不多饮,苔白或滑腻,舌质偏红,脉浮濡而数等风邪夹湿,阻中化热的外感
表证。
【加减】若咳嗽,可加前胡10克,杏仁5克;恶心呕吐,加半夏10克,陈皮5
克;腹泻,加滑石12克,炒苡仁10克。
治上呼吸道感染妙方
1华盖散
【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华盖散中用麻黄,苏子杏仁桑白皮,
橘皮赤苓炙甘草,宣肺化痰止咳喘。
【组成】.麻黄克,苏子克,桑白皮克,橘皮克,杏仁克,赤茯苓
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6克,水煎服。或改用饮片做汤剂水煎服,各
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方解】.方用三拗汤为基础,加桑白皮、紫苏子降气平喘;配以茯苓、橘红
理气化痰。合而用之,共奏降气化痰平喘之功。
【主治】.素有痰饮、复感风寒、咳嗽上逆、喉中作鸣、胸膈烦满、项背拘
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脉浮紧、苔白腻者。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
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症。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2桑杏汤
【来源】.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歌诀】.桑杏汤中用沙参,象贝山栀豉梨皮,
轻宣燥热兼润肺,外感燥热此方宜。
【组成】.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母3克,豆豉3克,山栀3克,梨
皮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轻宣燥热,润肺止咳。
【方解】.方中桑叶、香豉轻宣透热,以清解在表温燥之邪;杏仁苦润,降肺
气以止咳;象贝性寒,宣肺止咳化痰;栀皮其质轻而入上焦,泄肺热;沙参、
梨皮生津润肺。诸药合用,共奏宣解表邪,清肺润燥之功。
【主治】.外感燥热、肺津受伤、微热头痛、干咳少痰、或痰稠难咯、口干舌
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麻疹恢复期咳
嗽、支气管扩张、百日咳、肺结核、咯血以及妊娠便秘等病症。
【加减】.若见温燥伤肺、表热不甚者,去豆豉、山栀,加玉竹、天花粉以养
阴生津;热灼肺络而咯血者,去豆豉,加白茅根、茜草根、生地、侧柏叶、白
芨以凉血止血;燥热较甚,加麦冬、玄参以养阴清热。

【附记】.本方确为治外感温燥之良方。使用得当,疗效甚佳。
3大青蚤休饮
【来源】.葵化理《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验方)
【歌诀】.大青蚤休饮桔便,玄参苏叶薄荷同,
再加一味生甘草,发汗解表热毒清。
【组成】.大青叶克,蚤休9克,桔梗9克,玄参9克,苏叶9克,薄荷9克,甘
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大青叶、蚤休清热解毒;桔梗快膈利咽;玄参滋阴清热;苏
叶、薄荷解表散热;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合而用之,有较强的消炎解毒作
用。
【主治】.上呼吸道各种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
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加减】.高热惊厥,加钩藤、地龙各15克,蝉蜕12克;呕吐,加陈皮、竹茹各
9克,神曲15克;腹泻,加白术、茯苓各9克,车前子15克;腹痛,加木香6
克,延胡索9克;颌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克,连翘12克;咳嗽,加百部
15克,橘红12克。
4疏解退热汤
【来源】.陈建平《黑龙江中医药》(2)1991年
【歌诀】.疏解退热汤香薷,荆芥藿香半夏随,
党参柴胡茯苓配,再加黄芩生甘草。
【组成】.荆芥、香薷、藿香、半夏、茯苓、常参、柴胡、黄芩各10克,甘草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
【功效】.疏解退热。
【方解】.上感发热,一般由病毒引起,治当解表退热。方中荆芥、香薷具有
较好的温散发汗解热之功;藿香、茯苓芳香开窍,渗湿宽中,有助于卫阳腾
越,助长驱邪之力,设防于表里之间,防邪传里;党参甘平,补中益气,扶助
正气;柴胡、黄芩性凉和解清热。本方清解与辛温之品同用,则温凉兼施,以
起到疏、和双解之功,疏解退热之效。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附记】.多年应用,疗效显著,退热有效率达100%。
5加味玉屏风散
【来源】.张宪军《中西医结合杂志》(10)1991年
【歌诀】.加味玉屏风散康,黄芪白术防风襄,
茯苓内金五味子,预防复感效果良。
【组成】.黄芪克,炒白术16克,防风8克,白茯苓16克,鸡内金10克,五味子8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筛装瓶备用。小于3岁每次5克,大于3岁每次7
克,每日1次,温开水冲服。疗程为2个月。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消食。
【方解】.反复上感,多因脾肺气阴不足所致,当以培土生金法预防之。方中
以黄芪益气固表,能增强免疫功能;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培土生金;鸡内金
消食健胃;配防风能引药力达表,无留邪之弊;五味子敛阴止咳,生津。合用
能达到增强免疫功能,预预防复感的目的。多年应用,疗效甚佳。
【主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扁桃体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急性炎症,也可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
其他淋巴组织的炎症,但以腭扁桃体的炎症为主。本病非常多见,往往与轻重
不等的急性咽炎同时发生。发病以春、秋两季最多见,临床表现起病急,潜伏
期约3~5天,患者感全身不适、恶寒、发热伴头痛,食欲不振,腰背及四肢酸
痛,便秘,小儿病人可因高热引起昏睡、抽搐,同时,咽喉干燥疼痛,吞咽时
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可发生吞咽困难,因舌咽神经的反射作用,可有同侧耳
痛,有时咽软腭运动失灵而言语含糊。若炎症侵及咽鼓管,则可有耳鸣和听力
减退。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乙型及甲型为主。但非溶血
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病毒等也可以引起。本
病的恢复期,病人血清中能产生抗体,故具有一定的免疫;出但其免疫力较短
暂而微弱,免疫作用不明显。因此,一次急性发作后,多有两周左右的间歇
期。如在两周内复发,应考虑到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病人面色潮红,呈急性病容,不愿说话,吞咽困难,口臭,
高热甚至抽搐。咽部充血明显,以扁桃体与两腭弓最显著。扁桃体肿大,有时
在其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滤泡,或在隐窝口处有黄白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
物,融合后状如假膜,易拭去。血液检验: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中度
增加。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局部药物以及封闭和治疗等方法,反
复发作者宜在急性期过后施行扁桃体切除术,以免复发。
祖国医学历来称本病为“乳蛾”、“喉蛾”等,因其形状似乳头或蚕蛾而名。根据本
病临床特点,最立要的原因为有积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结于咽旁,使气
血壅滞,郁而化毒,遂成本病,风邪热毒从口鼻而入,肺必先受,所以历代医
学家大多认为“疫喉皆以肺、胃二经为战场。”乳蛾为儿科常见疾病,小儿症状
一般较重,往往伴有高热,大都由外感而致风热乳蛾,故治疗原则是以清热解
毒为主,有表证时佐以辛凉解表,有里证时佐以通腑泄热
1.[处方名称]清热解毒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生石膏克(先煎)、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儿茶5克,水煎服。
幼小患儿可予3~4次分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153例,显效(咽部充血红肿明显减轻,3天以内体温降到正
常,脓性分泌物消失)120例,占78.4%;有效(咽部充血减轻,3天以内体温
基本正常,脓性分泌物减少)19例,占12.4%,效差(咽部充血减轻,6天以内
体温下降到正常,脓性分泌物减少)11例,占7.2%,无效(症状无改善,整个
病程超过1周以上者)3例,占2%。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小儿科。
[处方备注]本方辛凉清解,酌加收敛去腐之品。方中玄参味咸微苦,能滋阴凉
血,清热解毒,对郁火冲喉、烦热咽腐,奏效甚捷;生石膏性味辛寒,凉血能
散,清肺胃之热,通腑泻火;板蓝根性味咸寒,能凉血解毒,清利咽喉;儿茶
味苦,能清,有解毒去腐之功。收湿泻热,生肌止血。
本方在临床上使用,不但药味少服用方便,而且易为小儿接受,在疗效上能得
到保证。本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退热效果快,体征改善明显,故得到满意效

2.[处方名称]石膏三根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生石膏120克、麻黄6克、桂枝6克、板蓝根克、山豆根10克、芦根
15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两煎分3次服,重症可1日服2剂。小儿
酌情减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36例,全部于3日内退热,咽喉肿痛消失。服药1剂热退者10
例,服药2剂热退者16例,平均退热时间2天。
[处方来源]河北大学医务室石英秀。
[处方备注]临床上有些患者风热表证不明显,往往以咽喉肿痛、高热不退为特
征。咽喉为肺之门户,肺热除则咽喉自利,故方中重用石膏清解肺热,虽4-5
岁小儿亦可用50~60克,故配小量麻黄、桂枝稍发其汗,疏松玄府,宣通肺
气,以助石膏逐热外出。麻黄、桂枝其性虽温,但因生石膏量大,所以并无温

阳助火之弊;板蓝根、山豆根、桔梗、甘草解毒利咽;芦根甘寒多液,滋阴润
肺,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利咽上痛之功
3.[处方名称]通泻利咽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排脓。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生大黄6~10克(后下)、软柴胡6-9克、淡黄芩6-9克、金银花10~15
克、连翘壳10~15克、射干10克、夏枯草10克、蒲公英10~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表热盛者加薄荷叶,里热甚者加生石膏、川黄连。
[疗程疗效]应用52例,痊愈(经治1天热即见退,临床症状改善,3天之内热退
身凉,临床症状及扁桃体红肿和脓性分泌物等均消失者)46例,好转(经治1
天发热渐退,临床症状改善,但3天内热未退尽,扁桃体仍有轻度肿痛者)4
例,无效(经治1天热势不减反增,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扁桃体红肿继续扩大
者)2例,总有效率为96.2%。
[处方来源]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医院戴舜珍等。
[处方备注]本方中生大黄泻火通腑,清热解毒,黄芩、银花、连翘、蒲公英清
热解毒,疏风散热,利咽消肿;射干、夏枯草、柴胡软坚散结,利咽排脓。诸
药共奏泄热解毒,利咽通腑,排脓散结之功,故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素体脾虚
而便溏者当慎用
4.[处方名称]乳蛾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排脓。主治咽喉疼痛,扁桃腺红肿、脓点,颌
下淋巴结肿痛,伴高热、口渴等症。
[处方组成]柴胡10克、葛根18克、板蓝根12克、杏仁10克、山豆根10克、桑时10
克、天花粉12克、白芷10克、丹皮10克、生甘草6克,水煎,频频饮服。儿童
酌减量。

[辨证加减]热毒壅闭证加枳壳10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肺胃蕴热证加厚
朴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
[疗程疗效]应用43例,服药1天退热、3天脓点消失者11例;2天迟热、5天脓点消
失者例,3天退热、6天脓点消失者10例。
[处方来源]云南省昆明冶金机械厂卫生所高炬。
[处方备注]本方中柴胡、粉葛根清泄少阳,生津,板蓝根、山豆根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桑叶、白芷疏风解表,化痰止咳;杏仁、丹皮凉血祛瘀,通腑泻
火;天花粉养阴生津,利咽,生甘草配板蓝根、山豆根加强其清热解毒作用,
也是调和诸药之品。故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在临床中可根据临床表
现的变化,再配伍其它药物,以加强本方的功效。中药煎剂治疗急性热病,尤
其是咽喉一类疾病,服药时要频频服,使药物的作用直接到疾病部位,起到治
疗效果
5.[处方名称]扁桃体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九里明12克、一点红9克、射干6克、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若高热者加山芝麻9克、野菊花9克、青蒿6克或生石膏20~克;抽
搐者加钩藤6克、蝉蜕6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克,伴化脓者加炎秤根6-9克、
玄参或马勃6-9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51例,其中治愈(体温降至正常并稳定在2天以上,扁桃体
红肿消退,脓点消失,精神与饮食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者)43例,
好转(体温降至正常,脓点消失,肿大的扁桃体缩小,但未完全消退,或扁桃
体红肿消退,脓点消失,血常规正常,但仍有低热者)7例,入院治疗1天自动
出院者1例。
[处方来源]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院儿科王振熹。

[处方备注]本方中九里明、一点红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射干、甘草利咽止
痛;热甚加山芝麻、野菊花,旨在增强清热解毒之功。本组病例用本文治疗疗
效尚称满意,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6.[处方名称]青乳紫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青黛3克、乳香9克、紫草9克、白芷4.5克、五倍子9克、寒水石9克,
水煎服。
[辨证加减]咳嗽加白果9克、紫苑9克、百合9克、乌梅9克、木瓜9克;恶心呕吐
加竹茹9克、厚朴9克、丁香1.5克;胃纳差加草蔻3克、砂仁3克、神曲9克、焦
山楂9克,口疮加通草3克、金果榄9克;烦躁加钩藤9克、竹茹9克;抽风加益
元散9克、钩藤9克、木瓜9克。
[疗程疗效]治疗55例,治愈(烧退,咽与扁桃腺红肿消失)49例;其余5例服药
后加用庆大霉素而治愈;无效1例。
[处方来源]煤炭部第一建设公司医院吴彤等。
[处方备注]本方配伍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大法,方中青黛、寒水石、五倍
子清热解毒;紫草、乳香活血凉血,白芷疏风解表。在风热乳蛾的发病过程
中,热毒和肺胃之火虽然是关键所在,然而脉络瘀阻亦不可忽略,至于扁桃腺
的肿大也说明有瘀血停留,导致乳蛾疼痛。因此,在治疗风热乳蛾时加用活血
化瘀之品,其效果亦甚为理想。本方选用了一些很少彼人用于治疗乳蛾的药
物,如青黛、寒水石、乳香、白芷而又获效显著。在用药方面,不应完全局限
于传统的用药习惯,而可以根据中医理论大胆地扩大临床用药范围,以达到药
到病除之效果
7.[处方名称]蒲苇汤
[功能主治]功能泻火解毒,养阴活血,清肺止咳。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蒲公英克、苇茎克、薏苡仁克、冬瓜子克、玄参克、紫花

地下克、桃仁12克、生石膏(先煎)60克、甘草10克,水煎-分钟,日服
3-4次。小儿酌情减量。
[辨证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12克,咽红肿加射干、马勃。
[疗程疗效]应用94例,显效(4天内症状完全消除,咽部充血及扁桃体红肿等消
退,隐窝无脓性分泌物)70例,有效(6天内症状消失,咽部充血及扁桃体红
肿等基本消退,隐窝基本上无脓性分泌物)12例,无效(6天以上未见好转或
好转不明显)12例。有效率为87.2%。
[处方来源]广东省湛江地区中医院林树芳。
[处方备注]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为诸经脉所络,但一般发病属肺、胃、肾三经
为多。本组病例多为青少年及幼儿,阳盛者居多。本方治疗泻火解毒,养阴活
血,清肺止咳同时进行。胃气直透咽喉,故阳明之火为最盛,宜以生石膏为
主,本组治法正体现了这种观点。以大剂量苇茎、石膏、玄参直清肺胃之郁
热,用大黄苦寒,荡涤胃肠实热,清泻同用,急折上冲的火毒,同为主药;辅
以足量的地丁、蒲公英清热泻火,加强主药清热解毒之功;桃仁活血凉血,冬
瓜子、苡仁清热养阴排脓,促使热、瘀、痰消散,热清阴复,共为佐;甘草清
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故收到其显著的效果。
8.[处方名称]消蛾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解表,清热利咽。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蒲公英10克、夏枯草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前胡5克、桔梗5
克、黄芩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应用8例,痊愈(服药3天以内症状全部消失者)8例,占93.5%;
好转(服药3天症状基本控制者)19例,占6.2%;无效(服药2天症状好转不明
显)1例,总有效率为99.7%。
[处方来源]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医院张超景。

[处方备注]本病由外感风热邪毒,结于咽喉所引起。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利
咽之功,方中蒲公英、板蓝根、连翘、甘草能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夏
枯草、桔梗软坚散结,化痰排脓;前胡、黄芩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但应根据
病情轻重与症型的不同适当加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
炎,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本组服药3天,其症状全部消失8例。中药的治疗特
点具有退热快,疗效好,局部症状明显改善。小儿易虚易实,用时应注意中病
即止,服药期间应避风寒,以兔重感外邪。
9.[处方名称]苏危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组成]桔梗6克、山豆根3克、荆芥穗3克、防风3克、甘草3克、玄参5克、
升麻2克、竹叶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扁桃体化脓溃烂者加金银花6克、蒲公英6克、鱼腥草6克;发热、口
渴加生石膏9克,扁桃体肿大明显者加僵蚕5克、山慈菇3克。
[疗程疗效]应用50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合并它症),总有效率为
94%。一般服药2剂见效,6剂痊愈。
[处方来源]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儿科庞志奎。
[处方备注]本方选用清热解毒、泻火和中、利咽喉、消痴肿之药组成,取得了
较满意的疗效。在临床中,还可以根据临床表现的变化,再配伍其他药物,以
加强本方功效
10.[处方名称]黄花赤芍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以发热、咽喉
红痛肿胀为其主证。
[处方组成]一枝黄花18克、川大黄3克、赤芍6克、荆芥6克、连翘8克、射干6

克、桔梗5克、粉甘草5克、鱼腥草15克,水煎服,日服4次,徐徐咽之。以上
是5岁的用量,不同年龄可随之增减。
[辨证加减]外感风寒加蜜麻黄或桂枝;风热加薄荷、牛蒡子;高热烦渴加石
膏、银花;阴虚火旺加玄参;挟食积加神曲;化脓者加白芷、皂角刺。
[疗程疗效]应用57例,全部采用中药治疗,未加用任何西药,服药1-3剂治愈者
39例,4-6剂者18例。
[处方来源]福建省惠安县惠北华侨医院赵伟强。
[处方备注]小儿咽喉疾病,多由风毒湿热搏于气血所致,盖小儿外感风热邪
毒,搏结干喉,或过食辛辣炙博,肺胃蕴热,化火炼痰,上攻咽喉,壅闭气
血,瘀滞不通。故治小儿乳蛾,以风、热、痰、瘀为主进行辨证,本方则是专
为此而设。方中一枝黄花、连翘、鱼腥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射干、桔梗、
赤芍清热利咽,凉血止痛;荆芥疏凤解表;川大黄清热通腑;甘草调和之品。
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活血清热法较单纯用若寒清热治疗乳蛾效果好,具有退热
快、疗效捷、病程短等特点。小儿素禀纯阳,阳气旺盛,感邪之后,多从火
化,对于高热幼儿则须谨防惊厥生发,随证可使用蝉衣、钩藤等药以防患于未
然。对于阴虚火旺,则以养阴清热为主,否则疾病迁延不愈

(积滞)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积滞是指小儿宿食不化、停聚中脘所致的一种慢性消化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起
病缓慢,主要症状是食欲不振,体重不增以及多量的粪便。大便呈糊状,粪色
淡黄带白,含脂肪及泡沫,常有恶臭味。病儿有时大便秘结,腹部隆起,食后
觉胀,且多神经症状,如坐立不安,睡眠不宁,易受刺激,亦易疲劳。重症病
例贫血显著,大多是小细胞性贫血。积滞过久者体格发育迟缓,可发展成疳
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喂养无节制,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主要是对脂
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低。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长期食欲不振,口气臭秽,大便恶臭,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
肪滴及食物残渣。患儿大多为人工喂哺的乳幼儿,往往跟随急性腹泻、呼吸道
感染之后,消化能力不易恢复而发病。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调节饮食,多给各种维生素,少进脂肪与碳水
化合物,避免难以消化的过油、过硬的食物。断奶前后逐步添加辅食品。给予
助消化药,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乳食不节,损伤脾胃,以致脾胃不和,脾运失司
而成。或因脾胃薄弱,饮食稍有不当,则停滞不消,形成虚中挟实的积滞;过
食生冷,寒伤中阳,脾运失职,寒积留滞中脘,气机不利,则成寒积。由于积
滞中脘,停聚不消,脾胃失和,运化不健,气机不舒,故见食欲不振,腹满,
食后觉胀,大肠传导失司,故大使时秘时泻。病久者可因积滞不除而化热;灼
烁津液,耗伤气阴,或脾虚生化无源,气血不足,以致脏腑失养,发展成疳

1.[处方名称]消食散
[功能主治]功能消食导滞,行气消积。主治纳呆,不思乳食,嗳吐酸腐,腹
痛,大便秘结等。
[处方组成]厚朴、茯苓、陈皮、广木香、槟榔、建曲、谷芽、麦芽、石斛、灯
芯,按常规剂量,研未。
[辨证加减]兼有风寒加苏叶、荆芥;兼有风热加银花、连翘;兼有暑湿加藿
香、佩兰、香藿;食滞发热加生石膏、连翘;脾虚食滞去厚朴、摈榔,加北条
参、白术、莲子。
[疗程疗效]治疗1000例,1~3天治愈569例,4~7天治愈0例,8天以上治愈112
例。无效例。

[处方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张介安。
[处方备注]小儿积滞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脾胃素虚,兼感外邪而影响脾
胃运化功能,以致饮食停积,气滞不行而成,治疗当以消导为主。本方以厚
朴、木香行气宽中;陈皮、茯苓健脾和胃;槟榔消积导滞;建曲、谷芽、麦芽
消食化滞;石斛、灯芯养脾胃之阴而清内热。积滞一去,脾胃功能则复,积滞
可愈,本方补而兼消,补而不过,消而不伐。在服药过程中宜少食或禁食生
冷、油腻、辛辣之品,以免复损脾胃之气,有碍本病康复
2.[处方名称]大黄导滞保和散
[功能主治]功能消积导滞,开胃进食。主治小儿积滞。
[处方组成](1)神曲45克、麦芽45克、山楂45克、茯苓15克、半夏15克、陈皮
10克、连翘15克、谷芽10克、鸡内金15克、枳壳10克、川朴15克、砂仁5克、焦
摈榔15克、莱菔子10克。(2)生大黄20克、酒军20克、僵蚕15克、胆星20克、
天竺黄15克、冰片1克、姜黄5克。上药共为细未,以2:1比例服用,每日服2
~3次。婴儿每次0.5~l克,幼儿每次1-2克,学龄前儿童每次2~3克,学龄儿童
每次3-4克。
[辨证加减]若病程较长、症状较重的患儿采用汤剂治疗,以香砂枳术丸或枳实
导滞丸化裁。
[疗程疗效]治泞100例。全部病例近期疗效满意,一般为
[处方来源]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秀婷。
[处方备注]小儿积滞在临床上分实证和虚实夹杂两型,而又以实证为多,积久
化热者居多,故本方中重用大黄攻积导滞,效果满意,患儿常于通便后诸证相
继消失。从现代药理看,大黄可能有调节胃肠植物神经功能。本方既可消食导
滞又可荡涤积热,治疗小儿积滞证见虚中夹实,积久化热,效果满意。在服用
药物同时,应注意调节饮食。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山扁术金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主治纳呆厌食,面色无华,嗳呕酸腐,
神疲乏力等。
[处方组成]炒山药5~10克、炒扁豆3~5克、土炒白术3~5克、鸡内金3~5克,
水煎服。
[辨证加减]卫外不固加生黄芪、防风;夜寐不宁加灯芯、竹叶,钩藤、生龙
骨、生牡蛎;便秘腹胀加焦槟榔、炒莱菔子;脾肾不足甚者加龟版、鳖甲、山
萸肉;胃阴不足加石斛、北沙参:胃热嗜异加乌梅、青蒿、黄芩。
[疗程疗效]治疗15例患儿,痊愈3例,显效3例,好转587例,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98.9%。
[处方来源]北京市东城区钱粮门诊部王德润。
[处方备注]小儿脾常不足,若饮食不节及其他疾病等因素容易损伤脾胃,胃伤
则纳差,脾伤则运化失调而成积滞。本方针对脾胃虚弱的乳食停滞而拟,以淮
山药平补脾胃;扁豆补脾不滋腻,化湿不燥烈;白术健脾燥湿;鸡内金消食导
滞。全方为甘平之品,补而不腻,补中寓消,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复而积滞自
除,对不宜过用苦寒药的患儿起到益脾护胃又兼益他脏之功。在用本方治疗
时,须辅以饮食调护,在服药中禁食生冷,控制甜食和偏嗜等,可确保疗效
4.[处方名称]健脾消积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健脾,消食导滞,祛虫安蛔。主治纳呆厌食,食而不化,
腹痛时作等症。
[处方组成]乌梅18克、槟榔9克、川椒5克、党参10克、黄柏6克、淮山药15克、
白术6克、陈皮6克、枳壳6克、神曲3克、山楂3克、麦芽3克、茯苓10克、甘草5
克。每煎取100毫升,学龄儿童3次分服,学龄前服1/2,3岁以内服1/3,连服
3天,停3- 4天再服。愈后每周服之剂,以巩固疗效。
[辨证加减]虫症为主加重乌梅、槟榔之药量,便秘加大黄;脾虚易感去川椒、

槟榔、枳壳、黄柏,加黄芪、防风;肉食消化不良加内金,寒重加干姜,去黄
柏;阴虚有热减枳壳、川椒,加沙参、麦冬。石斛、地骨皮。
[疗程疗效]治疗例,有效为例,无效为2例。
[处方来源]河北省第5医院小儿科李振基。
[处方备注]小儿积滞部分因虫症而致,积滞和虫症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治疗
时既要消积除虫,又要补脾健胃。本方酸苦辛甘俱备,既有安蛔祛虫、止痛下
气之用,又有健脾益气、开胃燥湿之劝,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正合治疗
虚实夹杂之小儿虫症积滞,本方还可用于胃弱脾虚之积滞。(
5.[处方名称]使香消积散
[功能主治]功能理气止痛,安蛔消积。主治虫积食滞、气滞血瘀的小儿积滞。
[处方组成]使君子10克、榧子8克、川楝子10克、神曲8克、楂肉10克、乌梅3
枚、木香6克、茯苓6克、白芍8克,每日1 剂。温水浸泡半小时后文火浓煎,
半饥饱温服,数次服完。
[辨证加减]以驱虫为主且大便不溏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川楝子易苦楝根皮
6克;便溏者加石榴皮8克,腹部膨胀者加槟榔8克;疳积加疳积草10克。
[疗程疗效]以驱虫为主且大便不溏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川楝子易苦楝根皮
6克;便溏者加石榴皮8克,腹部膨胀者加槟榔8克;疳积加疳积草10克。
[处方来源]福建省厦门市中医医院吴逸华。
[处方备注]小儿积滞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寄生虫停积肠胃,致使肠胃气滞,引
起中焦气机阻遏而出现纳呆腹痛等症。本方以使君子、榧子驱虫消积;木香行
气止痛:乌梅安蛔和中;川楝理气杀虫;神曲、楂肉消食和胃;茯苓渗湿健
脾;白芍缓急止痛。全方杀虫而不碍胃,驱邪而不伤正,诚为幼儿消积之良
方。
治小儿积滞妙方

.1厚朴消食散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张介宾方)
【歌诀】.厚朴消食谷麦芽,茯苓陈皮广木香,
槟曲石斛灯芯草,消食化积效堪夸。
【组成】.厚朴、 茯苓、 陈皮、 广木香、 槟榔、 神曲、 谷芽、 麦芽、 石
斛、 灯芯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效】.消食导滞,行气消积。
【方解】.食滞病位在脾胃,且以实证居多。故方中以厚朴、木香行气宽中;
陈皮、茯苓健脾和胃;槟榔消宿积;建曲、谷芽、麦芽消食化滞;石斛、灯芯
草养脾胃之阴以清心火。全方具有消食导滞,行气消积之功。投之可使积滞
去,腑气通,则脾胃功能自复,食滞可愈。因小儿脾常不足,应中病即止,不
可过剂,以免犯虚虚之戒。同时,对于积滞虽去而脾胃虚弱者,即应以健脾为
法;对于虚中夹实者,则宜补而兼消,补而不过,消而勿伐,使脾胃运化功能
逐渐恢复正常。故用药应随症进退。
【主治】.小儿食滞。
【加减】.若兼风寒者,加苏叶、荆芥;兼风热者,加银花、连翘;兼暑湿
者,加藿香、佩兰、香薷;食滞发热,加生石膏、连翘;脾虚食滞者,去厚
朴、槟榔,加北条参、白术、莲子肉。
【附记】.多年应用,疗效显著,治愈率达91%以上。在服药过程中,宜少食或
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以免复损脾胃正气,有碍身体康复。
2保赤万应散
【来源】.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歌诀】.保赤万应天南星,朱砂六曲巴豆霜,
消食化积惊痰去,药简力专效更宏。

【组成】.天南星克,朱砂15克,六神曲15克,巴豆霜3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服0.1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应中病即
止,不可过剂。
【功效】.消食化积,祛痰定惊。
【方解】.方用朱砂、天南星豁痰定惊;配以六神曲,巴豆霜消食导滞。合而
用之,共奏消食化积,祛痰定惊之功。
【主治】.小儿食滞(积),脘腹胀痛或痰多抽搐者。可用于小儿食积、腹
泻、癫等病症。
【附记】.方中巴豆霜毒性较大,切勿过量。同时,药后勿食生冷、油腻及不
易消化之品。凡感冒、发疹、泄泻者忌服。
3小儿四症丸
【来源】.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歌诀】.小儿四症香苏陈,厚藿苓术麦苍花,
泽楂猪夏芷滑桔,砂仁神曲琥珀投。
【组成】.木香6克,苏叶45克,陈皮克,厚朴(姜制)克,藿香克,白
术(麸炒)克,茯苓(去皮)克,炒麦芽克,炒苍术克,天花粉.5
克,泽泻.5克,山楂.5克,猪苓.5克,半夏.5克,白芷15克,桔梗15
克,滑石15克,砂仁15克,神曲.5克,琥珀面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
送服。
【功效】.消食健脾,理气化湿。
【方解】.本方主要为食积湿滞,或受寒伤食,运化失健所致的消化不良、呕
吐泄泻、脘腹痞满之证而设。故方用苏叶、藿香、白芷发散风寒;麦芽、神
曲、山楂消化食积;陈皮、木香、砂仁理气除胀;苍术、白术、茯苓健脾除湿
止泻;更佐以泽泻、滑石、猪苓利小便而实大便;天花粉养阴生津;半夏散
痞;朱砂、琥珀宁神定惊。诸药合用,可使外邪除,食积消,气机利,运化
复,四者兼顾,共奏消食健脾,理气化湿之【功效】。
【主治】.小儿停食积滞、消化不良、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小便不利;或感
受风寒、身热头痛、腹痛腹泻、烦躁不宁、苔白腻者。可用于小儿积滞(消化
不良)、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病症。

(蛔虫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蛔虫症是由于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为小儿时期最多见的肠寄
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小肠,常因蛔虫或毒素的刺激而有消化遗症状,如腹痛,
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异嗜癖等,以阵发性脐周腹痛最为常见。少数病儿
兼有食欲减退或易饥,头痛,磨牙,面部见白色斑块。常见的并发症有胆道蛔
虫症、肠梗阻等。肠道蛔虫症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出现的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
剧烈绞痛,发作时小儿弯腰捧腹,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冷汗淋漓,面色苍
白,常伴呕吐,吐出胆汁和蛔虫。少数继发胆道感染者,可有寒颤、发热,偶
见黄疸。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吞食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穿过小肠壁→
肠系膜静脉(淋巴管)→门静脉→肝脏→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泡→
支气管、气管→会厌→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并寄生于小肠。此过程历时2一2
/2月,成虫在肠内存活1年左右。
本病的诊断依据为有蛔虫史或便蛔虫史,粪便镜检找到蛔虫卵;不规则脐周腹
痛,腹部有蛔虫条索感等均提示蛔虫感染。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主要是驱蛔。如出现并发症则治疗。胆道蛔虫症治疗
原则是解痉,止痛,控制感染和驱虫。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属于“虫证”范畴。认为饮食不洁,误食虫卵,再加上饮食不
节,饥饱失时,并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形成虫症,虫体损伤脾胃,影响运化
之机。虫居肠中。吸吮水谷精微,耗伤人体气血,饮食不为肌肤,致面黄肌
瘦,虫扰腹中则嘈杂而脐腹疼痛,虫静则痛止故时痛时止;蛔虫扰动胃腑,气
不和降而有恶心呕吐。蛔虫性喜团聚,又好钻窜,若钻入胆道,则胁腹剧痛,
若聚而成团,阻于肠中梗塞不通,则腹中剧痛,大便不通。若湿热壅滞,则见
黄疸。
1.[处方名称]使香消积合剂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驱虫消积。主治小儿蛔虫症。
[处方组成]使君子8克、槟榔8克、神曲8克、白芍8克、榧子8克、川楝子8克。
山楂肉10克、茯苓10克、乌梅3枚、木香6 克。以湿水2碗半浸泡半小时后,文
火浓煎至半碗,半肌炮时温服。婴幼儿可分数次取突.一般连服3天。
[辨证加减]驱虫为主且大便不溏加大黄6克(后下),川楝子易苦楝根皮6克;
便溏或泻下完谷不化或大便次数增多加石榴皮8克;疳积患儿加疳积草10克。
[疗程疗效]一般服3剂后腹痛解除,排出大量虫体或粪检虫卵转阴。治疗8例

中,治愈3例(87.41%),有效33例(11.87%),无效2例(O.72%),近期有
效率达99%以上。
[处方来源]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吴逸华。
[处方备注]蛔虫症一般既有虫积,又有脾虚。本方以使君子、榧子为驱虫药,
其性平味甘,能消积除疳,杀虫而不碍胃;木香行气止痛,温暖脾土,通畅气
机;马梅安蛔;川楝子理气止痛杀虫;神曲、山楂等消食和胃导滞;获警渗湿
健脾;白芍缓急止痛;更取大黄清下陈积之功,使虫邪排出体外,肺气得以通
畅。全方攻补兼施,药性平和,杀虫不碍胃,祛邪不伤正
2.[处方名称]三七乌梅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祛湿,驱虫。主治小儿蛔虫症。
[处方组成]杏仁6克、苡仁15克、冬瓜仁6克、滑石9克、半夏6克、厚朴9克、黄
连3克、马梅2枚、香丸12克、川椒2克、甘草6克、砂仁6克。水煎,分5次1日服
完。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小儿蛔虫症32例,疗效满意。
[处方来源]云南中医学院杨卫平。
[处方备注]小儿脏腑娇嫩,脾胃易伤,最易生湿生热,湿热内蕴又为蛔虫的生
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古人谓之“湿热生虫”。因此,小儿蛔虫症主要是脾
虚、湿热、虫积三者互相作用而发病。本方以三仁开上焦、宣中焦、导下焦,
使三焦湿热得以分消,气机得以调畅;用乌梅、雷丸、川椒、黄连等使蛔虫得
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砂仁健脾扶中。诸药合用以除体内之湿而扶
中,制蛔虫之扰又达安蛔、止痛。驱虫之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是小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多因吃下了被蛔虫卵污染过的食物或水,或不注意个
人卫生,蛔虫卵从口食入而引起。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经常腹痛,食欲不
振。还常有异食癖,如喜吃炉渣,土块等。时有恶心,呕吐,轻度腹泻或便秘

等,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出现贫血,面容黄瘦,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易并发胆道蛔虫。肠梗阻、阑尾炎等疾病。
(一)西药
1.安乐士:不分年龄、体重,均为200毫克,一次服下,服用一次即可。
为广谱驱虫剂,同时可驱除蛲虫、鞭虫、钩虫,对成虫、蚴虫、虫卵均有杀灭
作用。
2.肠虫清:注意:小于2岁的小儿禁服。大于2岁的小儿,0.2克一次服
下。服用一次即可,或遵医嘱。
(二)中药
1.乌梅5个,川椒6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2次。有安蛔、驱蛔、止
腹痛的作用。
2.葱白数节,菜油2匙,葱白洗净,切碎捣烂,纱布绞汁,加入菜油搅匀,
空腹服下,每日2次,连服3日。有安蛔止痛的作用。
3.鲜青梅适量,冷开水洗净,去核,捣烂纱布绞汁,残渣晒干研末,8岁以
下每服5克,早晚各1次,一般一天即可。可安蛔,止痛,并有一定的驱蛔作
用。
4.干生地黄120克,水煎,空腹服下。
5.百部根适量,炒后研成粉末装瓶备用。剂量,每岁1克,每日1次,最大
剂量不超过8克。
6.黑色生丝瓜子20~30粒,将丝瓜子去壳,空腹嚼烂咽下,每日1次,
连服3天。
7.瘦猪肉90克,使君子9克。使君子去壳取肉,与猪肉捣烂,放碗中上笼
蒸熟,1次吃完。
8.白杨树皮根(刮去外皮)适量。切细晒干,研成细末,每日服3克,用白
糖拌匀,早晚空腹服下。
9.使君子炒香,小儿每月剂量为(年龄+1)克;每日总量不超过10克,
或每岁每日服1粒,最大量不超过10粒,1次服完,连服3日,有驱虫作
用。
10.鹤虱15克,南瓜子15克,加煎浓汁,1次服下,有驱虫作用。
11.老南瓜瓤带南瓜子1个(约半碗),加白糖75克,蒸熟。1次吃完。
有驱虫的作用。
12.南瓜子、槟榔各120克,将南瓜子炒香1次吃完,半小时后服槟榔煎

液有驱虫作用。
二、外 治
  鲜苦楝根皮50克,葱根7个,韭菜根7个,鲜橘叶、萝卜子各25克
,黄酒渣共捣为泥,文火炒热,敷于脐部,上盖塑料布,外用毛巾包裹固定,
上放热水袋加温,保持温度半小时,每日1次,一般敷药半小时后腹痛消失,
次日可排出蛔虫。
三、其 他
(一)针刺或点穴
  取穴大横(双)、足三里(双)为主。以强刺激或中刺激手法,每日于半
空腹针刺1次,1~3次即可。点穴位,以中等手法为宜。
(二)耳穴取穴胆、三焦、小肠、耳迷根。用压豆法或耳穴按摩法。
  【防护】①注意小儿卫生,教育小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防
止“虫从口入”。②患儿服药期间应按时足量服药。③有条件的最好去医院,在
医生指导下用药,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蛔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食欲缺乏、面色萎黄、脐周疼痛
时作时止、大便下虫或粪检
有虫卵为主要特征。男女老幼都可感染,但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在农村尤为多
见。由于成虫寄生于小肠,出现不
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若蛔虫误入临近器
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则危
及生命。
  中医医籍中,将蛔虫称为“长虫”、“大虫”、“食虫”、“消谷虫”等。
  病因病机
  蛔虫寄生于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故可见面黄少华等气
血不足之证。蛔虫恶寒怕热,性动
好窜,善于钻孔,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
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如蛔
虫上窜入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钻入胆道,使气机不利,疏
泄失常,脘腹剧痛,而形成“蛔
厥”;钻入阑尾,使气滞血瘀,肉腐血败,而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缠结
成团,阻塞肠中,使传化不行,
腑气不通而成“虫瘕”。
  辨证论治
  1.蛔虫证
  [证候] 脐周腹痛,时作时止,食欲缺乏,日见消瘦,大便不调,面色萎
黄,或恶心、呕吐,或吐蛔虫,或大
便下虫。睡眠不安,寐中磨牙,甚则爱挖鼻孔,咬衣角,嗜食泥土等;有的患

儿面部出现淡色白斑,巩膜出现蓝
色斑点,或下唇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粪便镜检有蛔虫卵。
  [治法] 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 使君子散加减。主要药物:使君子、乌梅、苦楝根皮、白芜荑、雷
丸、槟榔。
  腹部胀满,大便不畅者加大黄,或玄明粉;在蛔虫治疗后,继续健脾和
胃,选用四君子汤加减。
  2.蛔厥证
  [证候] 具有蛔虫证的一般症状。突然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弯腰屈背,辗转
不安,恶心、呕吐,肢冷汗出,常
吐出蛔虫。重者腹痛持续,时轻时剧,畏寒发热,甚则出现黄疸。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 安蛔定痛,继以驱虫。
  [方药] 乌梅丸加减。主要药物:乌梅、党参、桂枝、细辛、干姜、附子、
黄连、黄柏、蜀椒、当归等。
  若唇舌红赤,偏于热甚者可重用黄连、黄柏;若腹痛喜按,面色苍白,形
寒肢冷,唇舌淡白,偏于寒者可重
用干姜、桂枝;腹痛剧烈者酌加大黄、玄明粉、枳壳,腹痛缓解后再予驱虫治
疗。
  3.虫瘕证
  [证候] 有蛔虫病史,突然阵发性剧烈腹痛,常伴有频繁呕吐,甚至吐出蛔
虫,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部可
按及大小不等、部位不定的条索状、或呈团状样包块,按之可活动,腹部柔
软,压痛不明显。病情加重者,腹部
可有硬块状,肠鸣和压痛明显,舌质偏红、舌苔白腻,或舌苔黄腻,脉象滑
数,或弦数。
  [治法] 行气通腑,继以驱虫。
  [方药] 驱蛔承气汤加减。
  主要药物: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使君子、乌梅、槟榔、苦楝皮
等。
  经验方
  1.百部汤
  [药物组成] 百部9克,槟榔9克,使君子 9克,青皮6克,苍术6克,黄柏6
克,甘草3克。
  [功效] 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适应证]蛔虫症。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空腹时服,连服3剂。
  2.施今墨经验方
  [药物组成] 炒槟榔5克,炒吴茱萸0.6克,姜厚朴3克,炒建曲5克,炒黄连
2.4克,姜半夏3克,使君肉
10克(炒),炒榧子6克,炒枳壳3克,野于术 3克,壳砂仁3克,莱菔子5克,炙甘
草1.5克。
  [功效] 驱虫和胃消积。
  [适应证] 蛔虫病。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空腹时服,连服3剂。

  3.自拟安蛔汤
  [药物组成]柴胡15克,杭芍15克,枳壳10克,槟榔15克,金铃子15克,郁金
15克,乌梅15克,山楂15
克,厚朴15克,香附15克,木香15克,连翘15克,生甘草10克。
  [功效] 镇痛、清热、安蛔虫。
  [适应证] 胆道蛔虫症。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6剂为一疗程。
  4.安蛔汤
  [药物组成] 乌梅、茵陈、大黄、黄柏、川楝子、干姜、党参、当归、枳
壳、甘草各6~10克,肉桂1~3
克。
  [功效] 安蛔止痛。
  [适应症] 胆道蛔虫症。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早中晚分服。
  5.梅椒二黄汤
  [药物组成] 黄连2克,花椒、乌梅、使君子、鹤虱、大黄各10克。
  [功效] 辛开苦降、安蛔驱虫。
  [适应证] 胆道蛔虫症。
  [用法用量] 水煎两次,分次频服,日服一剂;腹痛剧者日服两剂。
  适宜技术
  1.敷贴法
  驱蛔散、韭菜蔸、葱蔸各10个,苦楝皮1克,艾叶、川椒各10克,橘叶
克,莪术6克,芒硝 5克,酒
药子一粒。将艾叶、酒药子、川椒、莪术、芒硝研成细末,再将韭菜蔸、葱
蔸、橘叶、苦楝皮等切碎,将上药混
合,加酒炒热,敷于痛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药物温度保持在37℃以上,每
日1~2剂。用于肠蛔虫证或虫瘕
证。
  2.针灸法
  先刺迎香透四白穴、胆囊穴,然后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水沟。亦可
刺“胆蛔压痛点”,部位在两小腿外
侧足三里穴下方,先以针柄或棉棒按压皮肤,寻找压痛敏感点,再用毫针刺
入,出现第一次针感后,继续深刺至
出现第二次针感,双手同时运针,边捻转边提插,针刺后保留至痛疼缓解或消
失。用于蛔厥证。
  3.推拿法
  方法一:在治疗前10~20分钟时,可肌内注射阿托品0.2~0.3毫克。患
儿屈膝仰卧于 B超检查台上,腰
背部适当垫高,操作者立于患儿右侧,以右手拇指涂上液体石蜡后连续按摩患
儿右上腹,先由胆囊区沿肋下向左
下方挤压达到剑突,再由剑突右侧垂直向下按压达脐旁,反复按摩3~5次,约
5分钟,具有促使胆囊收缩的作
用。当患儿剧烈腹痛突然缓解,再次挤压无不适时即可停止。如无效再次推
压。用于蛔厥证。
  方法二:先让患儿口服植物油50~100毫升,一小时后开始按摩腹部。术

者宜站在患儿右侧,涂搽滑石粉
后,用右掌心贴住患儿腹部皮肤,以脐为中心,由轻至重做顺时针方向按摩,
如虫团松动,但解开较慢,可用手
捏法帮助松解。一般经过~40分钟按摩后,虫团即可渐渐散开,腹痛和压痛
可明显减轻,使肠道梗阻症状缓
解或消失。用于虫瘕证。
  预防护理
  预防: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手,不吸吮手指,
不吃生冷及未洗净的瓜果。
  护理:服用驱虫药时,应注意休息和饮食,并注意服药后是否有反应及排
虫情况。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
食辛辣肥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热。

(汗证)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
则大汗淋漓。小儿体禀腠理疏薄,在日常生活中,若因天气炎热,或衣着过
厚,或喂奶过急,或活动剧烈,都可引起汗出,如无其他疾苦,不属病态。小
儿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睡中汗出,醒时汗止者称“盗汗”,不分寐寐,无
故汗出者称“自汗”。
现代医学主要分下列三方面来考虑病因;(1)全身性多汗,凡急慢性感染性
疾病、循环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疾病、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疾病、营养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异常的疾病、食物性刺激、药物作用、中毒、精神因
素等均可致之。(2)半侧身多汗,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占位病变(脑肿
瘤、脑出血、脑损伤、脑血管病变等)在脑神经中枢;病变在脊髓,可致下半
身出汗,或一个肢体多汗;局部交感神经节受损或病变。(3)局部多汗,如
手足掌、腋下、会阴的多汗,多为汗腺分泌异常所致。
依据临床症状,诊断本病并不困难,关键是查明病因,审因论治。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祛除病因法,有些病例效果良好,部分病例疗效较
差。
中医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来。“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
其根本”。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阴为营血,阴阳平衡,营卫调
和,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膳理开
阖不利,则引起汗液外泄。表虚不固,卫失外护;营卫失调,腠理不密;气阴
虚弱,汗液外泄,均可引起汗证。
1.[处方名称]消食止汗汤
[功能主治]功能消食积,止汗。主治小儿汗证。
[处方组成]神曲12克、山楂6克、胡黄连6克、海浮石9克、糯稻根9克,水煎,
日服1剂,分3次服。此为学龄儿童剂量。
[辨证加减]若汗出日久,脾虚纳呆者加白术4.5克。
[疗程疗效]治疗178例,全部有效。
[处方来源]湖南省澧县中医院彭元成。

[处方备注]方中神曲。山楂消食积;胡黄连、海浮石、粳稻根固涩止汗。对食
积胃腑,卫表不固的汗疗效较好。用该方需抓住出汗不分昼夜和鲁纳过旺而体
反消瘦或有伤食史两点
2.[处方名称]五味敷剂
[功能主治]功能收敛止汗。主治小儿顽固性盗汗。
[处方组成]五倍子100克、赤石脂100克、没食子100克、煅龙骨100克、煅牡蛎
100克,共研细末,加辰砂5克,和匀备用。6个月至1岁者每次用10克,l一5岁
者用15克,5岁以上者用20克。用凉水、食醋各半调药成稀糊状,每晚临睡前
敷肚脐,以纱布绷带固定,到晨揭去,3一5夜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18例顽固性盗汗,连敷3夜盗汗止者48例,连敷5夜盗汗止者31
例,连敷6至7夜盗汗止者例,无效者6例(其中包括结核性盗汗3例)。愈后
复发,继敷有效者9例,继敷无效者3例。
[处方来源]湖北省云梦县医院方郁文。
[处方备注]方中五倍子、赤石脂性涩,收敛止汗;煅龙骨、煅牡砺敛汗固表;
辰砂引诸药入心;乃汗为心液也;没食子又名墨石子,为没食子蜂的幼虫,味
苦性涩,能固气敛汗。各药配合,实为治标之法。本方无毒副作用,具有较强
的收敛功能和抑制汗腺非正常分泌作用
3.[处方名称]泥鳅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虚,止盗汗。主治盗汗。
[处方组成]泥鳅鱼150一200克,用热水洗去鱼身粘液,割腹去内脏,用适量油
煎至黄焦色,加水一碗半,煮汤至大半碗,可用盐调味,服汤即可。年龄小者
可分次服,每天1次,连服3天,其中鱼肉也可同时服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1例,显效37例(占90.2%),无效2例,进步2例。
[处方来源]广东省中山县涌乡卫生院林华简。(
4.[处方名称]清利止汗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止盗汗。主治小儿盗汗。
[处方组成]绵茵陈9克、黑栀子9克、薏米克、茯苓9克、丹皮6克、白芍6克、
柴胡9克。水煎,日服1剂,分3次服用。此为2岁小儿剂量。
[辨证加减]病程迁延日久,面色萎黄,乏力体瘦加黄芪9克、五味子3克、麦冬9
克、牡蛎克。
[疗程疗效]治疗2例2岁男性盗汗患儿,服本方 2剂,盗汗止半,3剂告愈。
[处方来源]福建省福州市人民医院萧诏玮。
[处方备注]小儿易热易寒,且多内伤饮食,积滞生湿,湿热作祟,熏蒸迫汗。
本方茵陈、栀子、薏米、茯苓清热利湿;丹皮、白芍、柴胡泄肝热。辨证加减
中黄芪补气;麦冬、五味子生津敛汗;牡蛎敛汗固表。本方宜于湿热型盗汗
者,临床中见夜喜俯卧,啮齿呓话,厌食,小便浑浊等症状者,用之较佳。
5.[处方名称]益气养心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心阴。主治小儿盗汗症。
[处方组成]黄芪6克、党参6克、山药6克、龙眼肉6克、浮小麦12克,水煎,每
日1剂,分3一4次服用。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31例,少则用药1剂,多则3一4剂,即可见效。31例全部有效,
未发现不良反应。
[处方来源]陈承智。
[处方备注]本方用黄芪、党参、山药补气;龙眼肉养心阴;浮小麦养心固涩。
诸药合用,对体虚型特别是气虚盗汗患儿效佳。本方不适于面红目赤,口渴引
饮,百红苔黄等实热型汗证
6.[处方名称]参地龙牡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滋阴,固表敛汗。主治小儿顽固性自汗。
[处方组成]生地9克、炙甘草3克、地骨皮8克、党参9克、五味子6克、麦冬9
克、大枣9克、银牡蛎15克、煅龙骨15克,水煎,每日1剂,药量视小儿大小而
定,分2次内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例2岁汗证患儿,白夭自汗,活动尤甚,入睡盗汗,经西药治
疗数月效不显,股本方1剂汗少,续服2剂痊愈。
[处方来源]广西玉林市茂林卫生院李家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全身性疾患引起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原因。目前认为该
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全身性小血管炎。近年发病有增高趋势。本病年长儿发
病较多,绝大多数患儿以皮肤紫癜为前发症状,其次有腹痛及肠胃道出血,可
表现黑便、血便或仅潜血试验阳性,常伴有关节疼痛及关节周围肿胀。肾脏受
累症状一般在紫癜出现后发生,有轻度浮肿、血尿、蛋白尿,少数病例可发生
急性肾功能不全。
本病大部分病儿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预
防接种及虫咬等有可能引起发病。引起紫癜性肾炎的过程很可能是包括抗原、
抗体及补体三方面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血管的过程。
本病根据在紫癜的病程中或消退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或蛋白尿、管型者即可
作出临床诊断。血IgA在,急性期高于正常,血沉初期增快,血中可查到IgA免
疫复合物。肾穿刺活组织检查主要是系膜增生改变。免疫荧光检查系膜处IgA
沉着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为主,包括急性期休息,控制感染,寻找并去除
可能的过敏原。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本病的效果尚难作肯定,对一般轻症及肾炎
型患者,不主张应用,对肾病型可试用。近年尚有用肝素等抗凝疗法报道,尚
未被广泛采用。
中医文献中没有本病这一名称,一般可归于“血证”、“斑疹”等门类中。祖国医学
认为小儿腠理不密,表卫不固,易感受外邪从阳化热;小儿脾常不足,脾胃易
受损,气血生化不足,统摄血液功能削弱;小儿体禀阳有余而阴不足,久病夫
调使肝肾阴亏,虚火向生。血随火动,以上种种原因都可引起紫癜。紫癜性肾
炎的原因尚与中医“水肿”形成机理有关,因在“肾炎”章节中已阐明,此处不再赘
继。
1.[处方名称]清活辨证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利湿。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处方组成](1)犀角3一6克、生地15一3O克、白芍15克、丹皮9克、连翘15克、
白茅根SO克、麦各6克、丹参15一2O克、仙鹤草15克、小蓟克、炒茜草9克,
水煎服。适用于温毒发斑型。
(2)黄柏6克、知母9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玄参g克、山萸肉克、山
药15克、鳖甲15克、阿胶6克、白茅根克、早蓬草克、丹参15克,水煎服。
适用于阴虚火旺型。
(3)生地15克、小蓟15一克、白茅根克、当归6克、炒蒲黄9克、益母草

克、黄柏6克、连翘15克、滑石15克、通草6克、山栀6克、藕节15克。水煎服。
适用于湿热型。
(4)桃仁6克、红花6克、丹参20克、生地12克、赤芍6克、川芎9克。当归6
克、白茅根克、益母草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水煎服。适用于血
瘀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6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其中39例随紫癜消失,尿常规正
常;20例在紫癜消失后,原常规2月正常。5例肾病,3例痊愈,2例蛋白尿消
失。
[处方来源]陕西省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韦俊。
[处方备注]本病多由于湿热之邪结于下焦膀胱,迫血渗于尿中所致,故本方中
用清热利湿法是重要治疗方法。对所有病例约加入2一3味活血化瘀药,可起到
有益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清热活血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止血。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肝炎。
[处方组成]益母草克、茅根克、荠菜花15克、银花6克、连翘9克、大蓟9
克、小蓟9克、留行子12克、三七粉2克(吞服),水煎服。
[辨证加减]血尿明显加琥珀屑1.5一3克(吞服);气虚加黄芪12一15克、党参9
一12克;阳虚加生地12克、麦冬9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3例痊愈,11例好转。13例痊愈病
例用药后见效时间为0.5一4.5月,平均1.7月。14例随访平均1年半,未见复发病
例。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时毓民等。

[处方备注]本方茅根、大药、小蓟有凉血止血作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荠
菜花清热凉血;三七活血止血;留行子活血行血;益母草活血化瘀为本方之主
药。应用本方治疗紫癜性肾炎肾病型有一定疗效,如加用雷公藤联合治疗效果
更显著。(
3.[处方名称]益消饮
[功能主治](l)方功能清热祛风,活血化瘀;(2)方功能健脾固肾,利湿化
浊。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处方组成](1)土地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小蓟10克、广犀
角1.5一3克(冲)、白茅根克,水煎服。适用于郁阻经络型。(2)黄芪15一
20克、龟版1一12克、山药10克、薏米10克、扁豆10克、谷芽10克,水煎服。适
用于脾肾两虚型。
[辨证加减]肾功能不全加生大黄10克(后下)、槐花10克、黄柏10克、当归10
克、川芎10克,前后直肠透析。
[疗程疗效](1)方治疗65例,(2)方治疗45例,两组共110例。结果痊愈87例
(79.l%),基本痊愈15例(13.6%),有效6例(5.5%)。无效2例,总有效率
98.2%。5天内紫癜消失占60.5%,10天内血尿消失占73.6%,3周内尿蛋白消失占
78%。
[处方来源]甘肃省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曹博儒。
[处方备注]如有脾肾阳虚者,本方尚须添加温补肾阳药物
4.[处方名称]五草消毒饮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处方组成]白花蛇舌草15一克、益母草15一克、紫草~50克、旱莲草15一
克、仙鹤草15一克、野菊花—50克、地肤子~50克、白茅根15一克,
水煎服。

[辨证加减]本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2例,结果痊愈6例,好转5例,无效1
例。其中用药1疗程(15剂)者2例,2个疗程者6例,3个疗程或以上者4例。
[疗程疗效]河北省张家口医学院附属医院张维芳等。
[处方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医学院附属医院张维芳等
[处方备注]本方中白花蛇舌草、野菊花清热解毒;地肤子清热利湿;益母草,
紫草清热活血;旱莲草、仙鹤草、白茅根凉血止血。推测上述药物有抗过敏、
抗炎、抗渗出和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5.[处方名称]二期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补气健脾,活血化瘀。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
炎。
[处方组成](1)柴胡9克、黄芩9克、玄参9克、生地15克、黄连4.5克、黄柏9
克、大黄6克、山栀6克、猪苓9克、茯苓克、白术9克、丹皮9克、生草6克,
水煎服。用于急性期。(2)柴胡9克、黄芩9克、生甘草6克、当归6克、川芎5
克、茯苓15克、生白术9克、赤芍9克、炙黄芪20克、益母草9克、琥珀屑3克
(吞服),水煎服。用于恢复期。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结果治愈例(86.2%)好转3例
(10.3%),死亡1例(3.4%)。病后5月年随访,除3例未能联系外。例均无
复发。
[处方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焕武等。
[处方备注]本方急性期着重清热利湿,恢复期增加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炎症
早日吸收。柴胡及黄芩均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对紫癜肾炎颇有益处。本方名
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清热凉血益气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滋肾和血,健脾益气。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处方组成](1)青黛10克、炒栀子10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犀角粉1克、生
地10克、丹皮10克、元参10克、柴胡10克、川牛膝10克、黄连6克、白茅根10
克、大小蓟各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热型。(2)生熟地各10
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连翘10克、
白茅根10克、旱莲草10克、棕榈炭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肾阴虚型。(3)党
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
升麻6克,柴胡10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0例,其中痊愈4例。显效4例,好转10
例,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0%。对8例随访2一10年,仅1例感染时偶有
尿异常。
[处方来源]靖雨珍等。
[处方备注]过敏性紫癜合并肾炎之发斑均属阳症发斑,乃系热伤营血所致,故
本方采用清热凉血。化班解毒的治疗方法。在紫癜消退后,表现为肾炎者多有
肾阴虚或脾虚表现,本方分别用滋阴和血,健脾益气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
方名由编者所拟。(
7.[处方名称]温肾实脾饮
[功能主治]功能温肾健脾,清热利湿。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程较久者。
[处方组成]附子6克、肉豆蔻2.4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桑螵蛸12
克、车前子10克、大腹皮10克、当归10克、阿胶珠10克、青黛6克、茜草10克,
水煎服。同时用炒鸡金90克、苡仁克、芡实克,研粉,每次服1.5克,日服2
次。

[辨证加减]无地自容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2例,尿常现分别为蛋白“卅”,红细胞满视野及蛋白“十”、红
细胞“卅”,经治疗1月余,原常现均转为正常。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赵心波。
[处方备注]本方系北京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赵心波的临床验方。对病程短的紫癜
性肾炎,一般采用清热凉血法,但对病程已久,又长期用清法治疗的患者,则
重用附子、肉豆蔻温肾;茯苓,苡仁、芡实健脾;佐以青黛、茜草、阿胶珠凉
血止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治小儿紫癜性肾炎妙方
1地黄紫草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王洪忠方)
【歌诀】.地黄紫草用防风,大黄甘草山楂鹿,
每日一剂水煎服,紫癜肾炎此方良。
【组成】.生地10克,防风10克,大黄12克,鹿含草12克,甘草12克,紫草15
克,生山楂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方解】.紫癜性肾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弥漫性小血管炎。此病多因血分热
盛,复感外邪,风热搏结于营血、必迫血妄行,致血溢肌肤发而为斑。方中生
地、紫草、大黄活血凉血,逐内伏营血之热毒;防风疏风以祛表邪;生山楂善
入血分,为活血化瘀之要药;鹿含草祛风除湿而通利关节,且止血而不留瘀;
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主治】.紫癜性肾炎。
【加减】.若风热内盛兼咽痛重者,加蝉蜕、玄参、山豆根;热伏营血、紫癜

密集、经久不消者,加丹皮、赤芍;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旱莲草;腹痛兼
便血者,加白芍、焦大黄;气虚倦怠乏力者,加太子参、冬虫夏草、黄芪;阴
虚明显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热象明显者,加白花蛇舌草、败酱草。
2清热活血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时毓民方)
【歌诀】.清热活血用茅根,银花连翘三七投,
大蓟小蓟益母草,王不留行齐菜花。
【组成】.益母草克,白茅根克,荠菜花15克,银花9克,连翘9克,大蓟9
克,小蓟9克,王不留行12克,三七粉2克(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一般于尿常规正常后仍须继续服上
药数月以巩固疗效。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方解】.临床所见,本病多有热证和瘀证表现;故方中白茅根、大蓟、小蓟
凉血止血;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荠菜花清热凉血;三七活血止血;王不留行
活血行血;益母草活血化瘀。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
【主治】.小儿紫癜性肾炎。
【加减】.血尿明显者,加琥珀屑1.5~3克(吞服);气虚者,加黄芪12~15
克,党参9~12克;阴虚者,加生地12克,麦冬9克。
【附记】.经临床证实,疗效满意。

(过敏性紫癜)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过敏性紫癜
本病为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除紫癜外,有皮疹、浮肿、腹
痛、关节肿痛及肾炎等。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实验检查均正常。以3至7岁小
儿为最多见。起病前1一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起病前可有全身不适、发
热、食欲不振,发病以皮肤紫癜为最常见,也有以胃肠道或关节症状出现。紫
癜大小不等,多呈紫红色,可略高出于皮肤,常伴有荨麻疹或四肢浮肿,严重
的紫癜可融合成大疱,发生中心性出血性坏死,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每有似腹
绞痛,亦可反复发作,并可诱发肠套叠。胃肠道症状以恶心呕吐、呕血、便血
为最常见。关节肿病多见于膝踝关节,有压痛或有积液,但无红、热及游走性
疼痛。1/3至l/2患者可并发肾炎,出现蛋白原、血尿或管型尿,可表现有浮
肿、少尿等症,能持续数月或数年,小部分发展为慢性肾炎。
本病直接致病原因不易确定,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
染,鱼、虾、蟹等异体蛋白食物,抗菌素、磺胺类、苯巴比妥钠等药物,花
粉、虫咬等其他因素均具有致病原作用,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本病诊断一般不难,皮肤紫癜以下肢为主。分批出现,呈对称性分布,多有胃
肠症状、关节肿痛、肾炎等。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正常多可与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鉴别。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除病因外,主要用抗组织胺药物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但疗效不很理想,或有毒副反应,且多易反复。
中医学对本清早有描述,如巢元方称为“斑毒之病”,认为系热挟毒蕴积于胃,
毒气蒸发于肌肉;朱丹溪称“温毒发斑”,认为或外感热病,下之过早,热伤内
陷;或热毒极益,毒发于外。主要由于小儿腠理不密,表卫不固,易感受外邪
且易从热化,邪热与气血相搏,灼伤血络。外溢肤表而出现紫癜。证属风热伤
络者,治宜祛风清热,凉血止血;证属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治宜清热解毒,
凉血化斑。热邪清除,紫癜消退后,则又宜据证以健脾益气或滋阴益肾善后
1.[处方名称]金蝉脱衣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连翘9克、银花9克、蝉衣3克、防风4.5克、苡仁12克、泽泻9克、茵
陈12克。郁金4.5克、猪苓6克、苍术9克、赤芍5克、桂枝1.8克、红枣3枚。水煎
服。6岁以下小儿量酌减。
[辨证加减]出血较多者,可加女贞子 12克、墨导莲12克;热邪较盛者,可加桑
叶9克、紫草2克、丹皮3克;止虚者,加当归6克、生地9克。症状消失,气血

亏虚者,用归芍六君子汤、归脾汤等善后。
[疗程疗效]临床应用本方取得满意疗效,一般3一4剂即见明显疗效,7-8剂即可
症状完全消失。曾重点观察14例,3剂治愈者7例,4刘治愈者4例,5剂治愈者3
例。
[处方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俞豪民。
[处方备注]本方针对过敏性紫癜多由热毒内蕴,热与湿搏,气血凝滞,毛窍闭
塞而设。经多地治疗验证,疗效可靠
2.[处方名称]消瘀化斑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营通络,疏风化斑。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当归10克、桃仁8克、赤芍10克、牛蒡子15克、茯苓20克、浮萍
克、防已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兼见恶寒发热者,加防风8克、桂枝10克;潮热颧红者,加丹皮15
克、生地20克、白茅根5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2例,皆能获效,一般服10余剂即可痊愈,半年后追访,
无异常发现。
[处方来源]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医院马绍飞。
[处方备注]方中当归、桃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赤书凉血活血;牛蒡子疏风
解毒,浮萍祛风止血;茯苓利湿消肿;防已祛风止痛;甘草解毒清火。对本病
之多由风、寒、湿、火诸邪使脉络损伤,血液不循常过而溢于脉外者颇可奏
效。对于热毒炽盛者则当加重凉血解毒药为更妥
3.[处方名称]犀角地芍汤

[功能主治]功能养血凉血,活血止血。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温毒发斑型。
[处方组成]犀角3克、生地15克、白芍9克、茜草9克、丹皮9克、连翘15克、仙鹤
草15克、麦冬9克、阿胶9克、丹参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不甚者去犀角,改用水牛角或大青叶克;腹痛者加白芍15克、
甘草3克;上肢关节肿痛者加姜黄6克、桑枝15克;下肢关节肿痛加防风、秦艽
各6一9克;瘙痒者加地龙、蝉衣各6克;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各克;大便
带血者加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大出血者加三七粉3克,或白药冲服。
[疗程疗效]治疗146例,经治1-2周,紫癜完全消失。其中例伴有大量出血者,
同时应用氢化考的松和抗血纤溶芳酸静滴1~3天出血停止。
[处方来源]陕西省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韦俊。
[处方备注]本方用犀角凉血解毒;生地、白芍养阴益血;丹皮凉血;茜草活
血;连翘清热;仙鹤草止血;麦冬养阴;阿胶补血止血;丹参养血活血。对于
气血热毒炽盛、斑疹布发之证甚为相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双丹汤
[功能主治]功能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丹参15克、大青叶15克、丹皮 10克、生地10克、紫草10克,水煎
服。6岁以下小儿量酌减。
[辨证加减]丹参15克、大青叶15克、丹皮 10克、生地10克、紫草10克,水煎
服。6岁以下小儿量酌减。
[疗程疗效]应用15例,服药6一60剂,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一般于7一
14天见效。
[处方来源]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儿科诸惜勤。

[处方备注]本方用丹参养血活血;生地养阴补血;丹皮凉血活血;大青叶、紫
草清热解毒,对热毒炽盛、但血妄行者尤为适用。若参以辨证加减,则可用于
各种过敏性紫癜。立方明简,颇切实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紫赤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活血。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丹参15克、紫草10克、大青叶15克、赤芍10克。干地黄10克、丹皮10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关节肿胀疼痛者加虎杖、牛膝;皮肤瘙痒反复发作者加地肤子、蝉
蜕;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炭、仙鹤草;尿血明显者加大小药、黄柏、早莲
草;伴面黄乏力、头晕、心悸者加党参、白术、黄茂等。
[疗程疗效]以治疗4周,临床症状消失者为痊愈;临床症状改善者为好转;症状
未见改善加用西药治疗者为无效。治疗15例,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
一般服药7一14天见效。痊愈者最少服药6天,最长服药60天,一般服药10一
天。
[处方来源]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儿科诸惜勤。
[处方备注]丹参活血散瘀;紫草、赤芍凉血活血;丹皮、干地黄清热凉血;大
青叶清热泻火、凉血散瘀。故本方重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对于本病因邪热
迫血妄行而溢于肌肤者颇多适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防风乌梅汤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清热,补血敛阴。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防风15克、乌梅9克、大枣15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重者可加犀角粉、生石膏、鲜生地、紫草、茜虚内热者加六味地
黄丸或大补阴丸。
[疗程疗效]以皮疹消退关节症状消失各种出血停止为治愈;症状显著减轻,尿
检明显好转为好转。经治20例,治愈17例,好转3例。20例中关节型11例,平均
关节症状消失天数为2.9天;腹型5例,平均消化道停止出血为时3天;出血性皮
疹消退时间平均为8.6天。
[处方来源]上海市瑞金医院姚永芳。
[处方备注]本方药味有四,防风祛风胜热;马梅酸收敛阴;生甘草清热解毒;
大枣补血止血。据药理分析报道,乌梅、甘草、大枣均有抗过敏作用,防风对
关节有镇痛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过敏因素引起,而应用此方治疗证实也
确有抗过敏作用。如能注意辨证治疗,适当形用本方加减法,则于临床应用更
为理想。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7.[处方名称]疏风化斑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主治过敏性紫癜。
[处方组成]防风6克、荆芥6克、薄荷3克、生山栀6克、丹皮4.5克、丹参6克、鲜
生地12克、白芍6克、茜草6克、茯苓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热毒亢盛者加小蓟、石膏、茅根、滑石、紫草;阴虚火旺者加知
母、黄柏、阿胶、麦冬、王竹;脾虚气亏者加黄芪、白术、山药;血瘀气滞者
加川芎、红花、益母草;腹痛者加川楝子、木香、香附。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5例过敏性紫癜患考,结果皮肤紫癜消退,均痊愈,并没
有对照组15例(其中9例用强的松、地塞米松,6例用脱敏药物)。本方组疗效
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
[处方来源]辽宁省大连市儿童医院刘景珍等。
[处方备注]本方治疗若能结合辨证加减,临床疗效将更满意。

(佝偻病)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佝偻病
是小儿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病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所
致。轻症小儿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汗多,头部可见枕
秃、囟门迟闭、方颅等。重者,除有上述症状外,出现鸡胸、下肢呈“”形或“”形
腿,脊柱弯曲等表现。本病确诊后可在家庭进行如下巧治。
中药成药
龙牡壮骨冲剂 每次15g(1包),1日3次。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气血不
足,睥肾虚损者.
  二、单方验方
  1。紫河车l具,蜈蚣10条,全蝎g.焙干,共研细粉,每次服1.5g,早晚
各服1次。
  2.紫河车l具,煅牡蛎、黄芪各g,蜈蚣工O条,青盐lOg。焙干研为细
粉,分1OO小包。每次温开水冲服1包,1日2次,连服1个月。
  3。龟版、鳖甲、鸡内金、鹿角、乌贼骨各等分,研成细末。每次服1g,1
日2次.
  三、西医疗法
  1.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
  (1)口服法 活动早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 1—0弘g(O。5万一1万IU),服完1
月后改服预防量。活动激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 0一500μg(1万一2万IU),服完1
月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
  (2)突击疗法 活动早期或轻度可肌注维生素D2 10000~g(40万IU),或D3 
7500gg(万IU),一般一次即可。1个月后随访如好转,以预防量口服维持,若
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1次。活动激期或中度可按上述剂量肌注2次,重度可肌
注3次,每次相隔时间为2---4周,1个月后随访。按预防量维持,直至2岁.
  2。口服钙剂 3个月以内婴儿或有手足搐搦病史者,肌注维生素D时,宜先
口服钙剂2—3日,然后继续服至2周,可用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每日1—
3g,或活性钙每日200~0mg。
1)饮食疗法:
  ①黄芪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
  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一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一小时滤去
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入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
  一剂可分二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②鲜鸡枞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0克,酱油20克;
 将鲜鸡枞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入猪油,待汨温上升到50℃
时,鸡枞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

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枞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匀,
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
  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③鹿茸100克,附片克,猪蹄二只;
  将鹿茸切薄生,猪蹄洗净,与上三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2)单方验方:
  ①鸡蛋皮若干,将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研粉过
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
  ②虎胫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
风、当归、川芎、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
吞下或木瓜汤下;
  本方出自明的《普济方》。
  ③鸡蛋壳炒黄研末,每服2克,每日3次。
  ④牛骨或猪骨,共研细面,饭后每服10克,每日3次。
  ⑤乌贼骨研面,加白糖等量,每服2.5克。
  ⑥蛋壳猪肝散:鸡蛋壳1克、骨碎补90克、猪肝1克,焙干研末,每服2
克,每日3次。
  3)针灸推拿
  ①针灸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关元、气海,直刺进针0.2~0.6
寸,不留针。
  ②推拿脾土、三关,两侧各推20次。下肢变形加足三里,两侧各揉20次;
前胸变形,推膻中20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捏脊方法:自尾骶部起,沿脊柱两旁向上推捏至大椎穴,反复3~5次,
提至第三次时,每捏3把,将皮肤提一下,提完后,以拇指按摩两侧肾俞数
次,每日1次,6次为1疗程。用2~3个疗程。
偏方;

1.龙牡壮骨冲剂,每次1包,每天2~3次。
2.小鱼,去肠杂洗净后放少量醋及调料,清蒸至骨刺可研烂即可,每日三餐
喂服。可长期食用。
3.排骨,加盐及调料,入高压锅,久煮,至骨软,同肉研如泥,每日三餐喂
服,或可做馅包饺子、馄饨等,随意食用。可长期服用。
4.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每次3~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
于肾虚明显,发育迟缓者,同时配合其他疗法效果更佳。
5.鸡蛋壳、米醋适量。将蛋壳炒黄研末,米醋调服,每次1.5克,每日3
次。
6.鸡蛋壳炒黄,研极细末,每日拌粥,加糖或盐及其他调料,适量服用,每
次0.5~1匙。
7.乌贼骨20克,煅石膏30克,石决明,研细末,每服1~3克,每天1
次。加入适量醋调下。
8.蚕蛹用盐水浸泡后晒干,用清油炸至香酥食用,每次3个,每天2次,也
可将蚕蛹炒熟,每次3个,每天3次。调适量蜂蜜服下。
9.龟版(醋炙)、鳖甲(醋炙)、穿山甲(炒)、鸡内金、槟榔、使君子各
100克,共研细末。将鸡蛋打一小孔,把蛋黄、蛋清倒入碗中,放入药末6
~9克拌匀,再装入蛋壳中上锅蒸熟,或装入白面包,火上煨熟,每天1个。
吃蛋后不宜马上吃热饭和喝开水。忌一切不易消化的食物。
10.胎盘粉、鸡蛋壳粉各等量,每天内服2次,每次2~3克。
11.五加皮15克,牛膝、木瓜各8克,研为细末,每服1.5克,米汤加
2~3滴酒送服。每天1~2次。
二、其 他
(一)耳穴压豆取穴肾、心、脾、肝、神门。同时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推拿
1.用大拇指自小儿拇指尖外侧,推揉至掌大鱼际边缘,100~300
次。
2.用大拇指自小儿小指外侧缘推揉至掌小鱼际外侧缘,100~300次,
每日早晚各一次。按揉足三里300次,用力以小儿能耐受为度。可促进小儿
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还应配合其他疗法。
  【防护】
①小儿要多在户外晒太阳,切勿隔着玻璃晒太阳。

②要在医生指导下,适时服用维生素及钙剂(预防量:每日500~1000
单位,约3~5滴)。
③平素加强饮食营养,增加食物中的含钙量。条件差的农村地区,可多给小儿
吃些豆制品,以补充钙剂。
④孕妇从妊娠四个月开始就应注意补钙。
⑤未治愈的小儿,不要过早行走,以防加重腿部畸形。
⑥培养小儿饮酸奶的习惯,每天饮用2瓶。
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易惊、多汗为主要特征的
全身性疾病。
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
致脾肾虚损,
骨质柔弱或畸形。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黄芪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
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
片与药渣,将
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
常服,直至病
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方二]
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0克,酱油20克。将鲜鸡
肉削去皮,揩
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
捞起,锅中留
油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
内,加入酱油,
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
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方三]
鹿茸100克,附片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
火煮数沸,调
味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方四]
生板栗500克,白糖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
再蒸40分钟,
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
即成色味俱佳
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
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方五]

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
垢,放入砂锅
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
末。每次1克,每
日2—3次,开水吞服。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病。
[方六]
鸡蛋皮若干。将鸡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
克;1—2岁,每
次1克;每日2次。
本方可用以防治小儿佝偻病。
[方七]
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
料吃,可以常
煮食。
本方可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病。
[方八]
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
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方九]
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炒鸡蛋壳20克,白糖克。共研细末,每次0.5
克,1日3次,
宜久服。
本方适用于因肾气亏损所致小儿佝偻病。
[方十]
虎胚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
归、川穹、牛
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
本方出自明朱橡著的(普济方》,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方十一]
怀山药、牡蛎、生龟板、黑芝麻各15克,怀牛膝、熟地、茯苓各9克,制首乌
12克,山萸
肉、生白术、西党参、全当归各6克,益智仁3克,大红枣3枚。水煎服,或将
药研成细末,
和匀,每日早晨、晚上用开水冲调4.5克。同时用炙黄芪9克,大红枣5枚浓
煎,连汤带枣1
次服完,每日1次。
本方源于《中医临证摄要》,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方十二]
黄芪、菟丝子、白术各10克。水煎服,上药煎成200亳升,装人瓶中备用,每
次服10毫升,
每日3次,全程2个月。
本方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9月,可主治小儿佝偻病

佝偻病食疗方
【龟甲鸡骨核桃汤】
配方: 龟甲克,乌鸡胫骨2对,核桃1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 将龟甲、鸡骨打碎,加水适量,文火炖约2小时,再加核桃、食盐继续
炖至核桃熟烂,入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益肾气,填肾精。
用法: 每日1次,常食。
【龙牡山萸粥】
配方: 龙骨克,牡蛎克,山茱萸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将龙骨、牡蛎打碎煮约1小时,再加山茱萸煎半小时,用纱布过滤出药
汁,后再如法煎煮提取2次,把3次药汁合在一起,加入粳米,加适量的水煮
粥。
功效: 补肾壮骨。
用法: 早晚分食。
【一品山药】
配方: 生山药500克,面粉150克,核桃仁100克,什锦果脯、白糖、猪油、蜂
蜜、豆粉适量。
制法: 将生山药洗净去皮蒸熟,加面粉揉成面团,放在盘中,拼成圆饼状,
饼上摆核桃仁、什锦果脯,然后放入蒸锅内,置武火上蒸20分钟。将白糖、猪
油、豆粉放入另一锅内熬成糖汁,加入蜂蜜,浇在圆饼上。
功效: 补脾益肾。
用法: 可作点心食。
【补虚正气粥】
配方: 炙黄芪60克,人参5克,粳米150克,白糖10克。
制法: 将黄芪、人参切片,用冷开水浸泡半小时,入锅煎沸后改用文火煎成
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两次药汁合并,用药汁与粳米
一起煮粥,粥成加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 益气健脾。
用法: 早晚服用。
【人参核桃饮】
配方: 人参3克,核桃仁3个。
制法: 将人参切片,每个核桃仁分成两块,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武
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熬煮1小时。
功效: 益气健脾温肾。 用法: 早晚服用。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和磷吸收不良,引
起骨骼生长障碍,以致影响其他器官发育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疾病。患该病的
小儿,开始主要以精神改变为主,烦躁不安、易激惹、睡眠不安、夜间惊叫、
多汗及因头汗出而致头皮发痒,摩擦枕头,使脑后头发脱落而形成“枕秃”。若
不及时治疗,将进一步发展为全身肌肉松弛无力,腹部膨隆如蛙状,并可逐渐
出现骨骼系统的改变,6个月以内婴儿形成颅骨软化,出现“乒乓头”方颅、前囱

过大和闭合过晚、出牙延迟,6-8个月可出现方头,肋外翻、肚子大,严重者
可形成鸡胸或漏斗胸,O或X形腿、驼背,甚至出现脊柱和骨盆变形等,且体
质弱,易染其他疾病。
1.虾皮蛋羹预防小儿佝偻病
[配 方] 虾皮10克,鸡蛋1个。
[制用法] 将鸡蛋打花与虾皮搅拌均匀,放入蒸锅中蒸熟。佐餐。
[功 效] 经常食用可预防小儿佝偻病。
2.鸡蛋应治小儿佝偻病
[配 方] 鸡蛋皮。
[制用法] 将鸡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
岁每次1克,每日2次。
[功 效] 制酸补钙。用治钙质缺乏手足搐溺症、佝偻病。
3.猪骨菠菜汤治软骨病
[配 方] 猪脊骨或腿骨、菠菜各适量。
[制用法] 将猪骨砸碎,加水熬成浓汤,加入洗净切成小段的菠菜稍煮即成。饮
汤吃菜,最后将骨髓亦吃下。每日2次,可连续饮服。
[功 效] 养血,利骨。用治小儿软骨病。
4.蛤壳双甲丸补钙强骨
[配 方] 蛤壳、炮山甲片、炮鳖甲片各等份,蜂蜜适量。
[制用法] 将上述前3味各研极细末,炼蜜为丸,以米汤送服。每服10克(小儿减
半),每日2次。
[功 效] 治小儿佝偻病或因缺钙而痉挛抽搐。
5.海蛤壳散治小儿佝偻病
[配 方] 海蛤壳、甘草各等量。
[制用法] 将上2味研粉,混合后备用。每次3-5克,每日2-3 次,开水冲服。
[功 效] 健脾壮骨。治疗小儿佝偻病。
6.瓦楞子龙骨散治小儿佝偻病
[配 方] 毛蚶壳(瓦楞子)、龙骨各克,苍术9克,五味子3 克。
[制用法] 先煅瓦楞子,然后与诸药共研为细末。每次1,5克, 1日3次,连服1—
2个月。
[功 效] 健脾燥湿,补肾壮骨。治疗小儿佝偻病。
7.珍珠贝太子参治小儿佝偻病
[配 方] 珍珠贝克,太子参9克,苍术、熟地、五味子、女 贞子各6克。
[制用法] 上6味共研细末,或水煎。每次服1克,每日3次, 连服2个月;或上药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 效] 补肾益脾。治疗小儿佝偻病。
8.竹叶卷心治佝偻病

[配 方] 竹叶卷心6克,灯心1克。
[制用法] 煎后取液50毫升,加奶100毫升,每次毫升,每 日3次口服。
[功 效] 治佝偻病患儿夜间啼哭,白天吃奶正常者。
9.黄连治佝偻病
[配 方] 黄连3克。
[制用法] 水煎,取毫升,加奶100毫升,加糖20克,每次 100毫升,每日3次口
服。
[功 效] 治佝偻病患儿夜间啼哭,白天吃奶正常者。
10.生地麦冬治佝偻病
[配 方] 生地6克,麦冬6克。
[制用法] 取液与粳米煮粥,喂粥,每日 2~3次。
[功 效] 治佝偻病。
11.蜜饯黄精治小儿下肢无力
[配 方] 干黄精100克,蜂蜜200克。
[制用法] 干黄精洗净放在铝锅内,加水浸泡透发,再以小火煎煮至熟烂,液
干,加入蜂蜜煮沸,调匀即成。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
[功 效] 补益精气,强筋壮骨。用治小儿下肢萎软无力。
12.生黄芪治佝偻病
[配 方] 生黄芪9克,党参9克,丁香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治佝楼病。
13.苜蓿治佝偻病
[配 方] 苜蓿60克。
[制用法] 水煮,频服。
[功 效] 治佝偻病。
14.干香蕈治佝偻病
[配 方] 干香蕈9克。
[制用法] 先用开水泡发,发透后再将香蕈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并将泡
发香蕈的开水去掉沉淀物后,一起倒入锅内煎煮,每日3次温服。
[功 效] 预防佝偻病。
15.钩藤治佝偻病
[配方] 钩藤6克。
[制用法] 水煎15分钟,取液毫升,加奶100毫升,每次20 毫升,每日3次。
[功 效] 治佝偻病,夜惊夜闹甚者。
16.鸡肝治佝偻病
[配 方] 鸡肝1具。
[制用法] 煮粥,常吃。

[功 效] 治有明显软骨表现者。
17.炒黄豆治佝偻病
[配 方] 炒黄豆研末,鸡蛋皮炒糊研末。
[制用法] 等量混合,加白糖,每次服3克,每日3次,连服1个月。
[功 效] 治佝偻病。
18.田螺治佝偻病
[配 方] 田螺0克。
[制用法] 在清水中放置小时后再用水炖熟,加盐调味,喝汤吃肉。
[功 效] 治佝偻病。
19.鸡蛋壳治佝偻病
[配方] 鸡蛋壳。
[制用法] 洗净烤干研粉过筛。6个月至1岁每次0.5克,1—2 岁每次1克,日服2 次。
[功效] 治佝偻病。
20.生板栗白糖预防佝偻病
[配 方] 生板栗500克,白糖0克。
[制用法] 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 蒸40分钟,趁热
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人白糖搅匀,再把栗泥 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
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儿经常食用。
[功 效] 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高热)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高热
体温在38一39℃者称中等度热;在39一41℃者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其
临床表现可分为:(1)体温上升期。表现为疲乏,不适感,肌肉酸痛,皮肤
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或寒战等症状。(2)高热持续期。此时体温已达高
峰,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可有出汗。此期持续数小
时、数天或数周。(3)体温下降期。该期由于治疗适当,疾病得到控制,体
温恢复正常。为便于叙述,中等度热亦归入本节。
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常区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发热
者,由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所引起,不论是急性、亚
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非感染性发热者有无菌性坏死
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失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依据临床症状和体温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鉴别病因。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查明病因,审因论治及处理的原则。
中医认为,高热是外感邪毒,或内伤七情等,造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体温升
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发热性综合征。温病中卫气管血各阶段的高热,
伤寒太阳、阳明和少阳中的高热,脏腑杂病内伤所致的“大热”等,都属于
此。“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消长转化,可致高热;外阳束表,表卫阳气
受遇或卫表调节功能失司,可致高热;外邪入内,正邪相争,可致高热;邪毒
内侵,可致高热;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情志抑郁,瘀血内停,湿热滞留等导
致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津液内耗,以致阴阳偏废可发高热。
1.[处方名称]银翘薄荷汤
[功能主治]功能辛凉透表,清气退热。主治小儿外感高热。
[处方组成]薄荷6克、荆芥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栀子6克、桔梗6
克、大青叶15克、律草20克。以上为1~2岁剂量,每日l剂,水煎3次,分3至5次服。
[辨证加减]咳嗽频作加杏仁以降气止咳;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以理气和胃,
清热止呕;乳蛾红肿,大便燥结加新雪丹以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夏月伤暑,
无汗加香薷以辛散表邪,祛暑化湿;口渴,汗多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实
热;小便黄少加车前子以清热利湿;大便秘给不解加生大黄以清热泻火,通腑
泄热;苔黄厚腻,选用藿香、陈皮、法半夏以芳香化湿;乳食积滞加山楂、麦
芽以消食导滞;四肢抽搐酌加钩藤、蝉衣、地龙以疏风清热,平肿止痉;突然
神昏惊厥,立即指掐人中、双侧合谷穴,或针刺合谷、百会、神门,同时灌服
万氏牛黄情心片,外用栀桃散敷剂:栀子3克、桃仁3克、杏仁3克,共捣如泥
状,加入一个鸡蛋白(去蛋黄),另加入少许面粉,适量白酒,调匀,摊纱布
上,贴敷患儿胸窝或一侧手足心,胶布固定,如敷剂干燥,再加适量白酒调匀
敷至退热为止。凡口服场药退热效果不显者,兼用本剂有加速退热之效。该药
数后皮肤呈深蓝色约2至3天自行消失。
[疗程疗效]治疗小儿外感高热0例,年龄在4个月~10岁之间。治愈2例,好
转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4.8%,平均退热天数0.98天。
[处方来源]四川省重庆市中医院汪鑫涛。
[处方备注]本方对小儿高热偏于外感风热,鼻塞、流涕、咳嗽症状明显,而兼
见咽红或乳蛾红肿等,效果较好。该方配伍恰当,选药精良,特别是使用栀桃
散敷剂,有其独到之处
2.[处方名称]石膏灌肠方
[功能主治]功能解表发汗,清解里热。主治小儿外感高热。
[处方组成]石膏0克、桂枝20克、赤芍20克、麻黄10克、甘草5克,此为冬季11
一3月剂量。春夏季用药剂量为;石膏0克、桂技6克、赤芍6克、麻黄6克、
甘草5克。用法:将石膏细未置1000毫升水中,先煎分钟,加桂枝、赤芍、
甘草煎煮15分钟,再加麻黄煎15分钟,头煎共60分钟,二煎分钟,两次煎取
药液0毫升,装瓶备用。
用量:每公斤体重3毫升保留灌肠,每12小时用完1剂药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50例,热退者45例,占90%。
[处方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金福厚等。
[处方备注]小儿外感高热属临床常见之症状,中医药治疗效果良好,而小儿服
药不便,给治疗带来困难,此方另辟蹊径,为高明之法。据现代药理研究,石
膏、桂技、麻黄、赤芍诸药均有明显的解热、抗炎、抗病毒、抗菌等作用。
用本方需注意两点:(1)要求覆盖被子以取汗,便于助药力增加疗效。(2)
用药3小时汗出或不出,热不退者,必为他证,需进一步查明原因,采取其他治疗
3.[处方名称]热毒清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祛风解痉,健脾化湿。消食导滞,清热
生津。主治小儿外感热病。
[处方组成]金银花20克、大青叶20克、荆芥12克、薄荷12克、桔梗12克、藿香12
克、神曲12克、蝉衣12克、芦根克、甘草9克。上药共煎液并加蔗糖适量,
制成糖浆180毫升。1岁以下者日服90毫升;2一4岁日服12O毫升;大于5岁者日
服18O毫升.每日量均分2一3次服完,至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反跳停药。高热忠
儿药后体温不减者,剂量可增加1/3至1/2倍,至体温下降再恢复原剂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200例,有效199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9.5%。
[处方来源]广东省广川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视江迁。
[处方备注]方中桔梗宣肺止咳;荆芬、薄荷解表祛风退热;银花、大青叶清热
解养;藿香既可解表,又可芳香化湿;神曲消食导滞;蝉衣祛风解痉;芦很清
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该方用药全面,有主有次,所用剂型尤为小儿乐于接受
4.[处方名称]蒿柴薇丹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益阴透络。主治小儿高热。
[处方组成]青蒿10克、银柴胡10克、白薇10克、丹皮10克。水煎,每日1剂,分3
~4次服。

[辨证加减]兼咳嗽者,加苏子9克、黄芩9克、桑白皮9克。杏仁9克;咽红肿痛
者加野菊花10克、大青叶15克。
[疗程疗效]治疗320例小儿高热患者,痊愈(服药3剂,体温降至正常,诸症消
失)3例,有效(服药4一6剂,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好转)例,无效(服
药6剂以上,体温不降或降后复升,体温不稳定者)5例,总有效率为98.4%。
[处方来源]北京市中医医院儿科滕宣光等。
[处方备注]方中取青蒿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银柴胡入少阳厥阴,搜邪
退热;白薇、丹皮清热凉血。四药合用,既清气营之热,又育阴防灼,从而避
免了热邪伤阴耗液之弊。
5.[处方名称]双解降热散
[功能主治]功能双解表里,祛邪退热。主治小儿高热。
[处方组成]薄荷叶3.7克、蝉蜕5.6克、黑丑5.6克、葶苈子5.6克、瓜萎仁7.4克、
山栀子7.4克、生大黄11.1克、熟大黄11.1克、前胡11.l克、僵蚕11.1克、黄芩11.1
克、葛根9.2克。上方共100克,研极细木,分装干20个小瓶中,每瓶重5克。1
周岁每次1/3瓶,日2一3次(或每4小时服1次),用开水冲服,其余年龄酌量
增减。
[辨证加减]夏天国感受暑邪所致者,用青蒿、六一散煎水冲服。
[疗程疗效]治疗小儿高热急症100例,显效57例,有效例,无效16例,总有效
率达84%,平均1.89无退热。
[处方来源]广东省潮州市第一中医医院儿科陈先泽。
[处方备注]本方薄荷叶、蝉蜕、前胡、葛根解表散邪;黄芩、山栀子、瓜蒌仁
清热化痰;生熟大黄、黑丑通大便而泄热;僵蚕、蝉蜕能镇惊祛风。本方对高
热等里症明显而恶寒、头身疼痛等表症较轻音效疗较好,对单纯见表症或单见
里症者,则非本方所宜

6.[处方名称]石板柴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熄风止痉。主治小儿外感高热。
[处方组成]生石膏(先煎)克、板益根15一20克、大青叶15一20克、柴胡9
克、僵蚕9克。水煎,每日1剂,分3一4次温服,每次口服量不宜少于20毫升。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00例体温均在39℃以上患儿,显效(用药后36小时内体温恢复
正常)96例,有效(用药后36一4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2例,无效(用药2天以
上,体温恢复正常)2例。
[处方来源]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唐业忠。
[处方备注]本方石膏大寒清热;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柴胡退热,祛半表
半里之邪;僵蚕熄风止痉,以防高热惊厥。全方药味简单,但份量较重,药力
专宏。每次口服量不宜少于20毫升。以保证药物疗效。

(风疹)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风疹
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所致。多发生
于冬春季,发病多见于1~5岁小儿。病后可获终身免疫、病程3~5天。发
病初起颇似感冒,大多症状不重。一般为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声音嘶
哑,头痛,结膜发炎,食欲不振,发热(38~39℃),1~2天后面部开
始出现皮疹,24小时内遍布全身。疹初为稀斑的红色斑丘疹,面部四肢往往
融合成片,似麻疹,疹出后第二天变红,呈针尖样,颇似猩红热皮疹,发痒,
3~5天后可隐退,出疹时伴有耳后、枕后、颈、腋下、大腿根部等处淋巴结
肿大,1周后肿可消退,据此可与麻疹相区别。:主要为处理。
1.高热者,可参照感冒发热处理。
2.结膜炎,可用0.25%氯霉素药水点眼数日。
3.瘙痒者,可用含石碳酸1%的氧化锌溶液拭擦。或蛇床子、防风各等份,
水煎外洗。或可参照“皮肤瘙痒症”一节处理。
4.咽痒咽痛、咳嗽者,可服桑菊感冒片或银翘
解毒片。或参照“急性扁桃体炎”一节处理。
【防护】①流行季节不要带小儿去公共场所。②患儿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多
排尿,食用流质,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加强营养,忌油腻、生冷食品。③注意
口腔卫生,小儿用品宜煮沸消毒或日晒消毒。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郁在表 .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
头面,躯干,髓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天消退,有痒感,耳后
及枕部痰核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克,连翘45克,竹叶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
克,荆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内盛
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便黄少,舌质红,苔黄
糙。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 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
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
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蒌、郁李仁等.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是支持疗法,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复
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o.%氧霉
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
(2)浮萍、苦参各7克,麻黄、蝉蜕、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肤子、生苡仁各45
克,僵蚕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治小儿风疹。
(3)花生油50克,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叶克,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外涂皮肤
痒处,有止痒作用.
(五)中成药治疗: ,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毒内盛。
(2)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银翘解毒片:每次1片,每日3次。
(六)饮食疗法
(1)银翘解毒粥: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竹叶、荆芥各10克,芦根15克,牛蒡
子、甘草各6克,粳米100克。上8味药洗净煎汁,去渣,再煮洗净的粳米成
粥,待粥将熟时,加入上药汁,煎1—2沸即可.分2次,早晚温热服。
本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
汗而不多,口渴,咳嗽咽痛,舌尖虹,舌苔薄黄,脉浮数.注意:外感风寒,
恶寒重,发热轻不宜用.
(2)清营粥:生地15~克,竹叶卷心6克,银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
代),粳米100克。将生地、竹叶卷心、银花、水牛角洗净,同入砂锅煎汤,取
汁去渣,再入洗净的粳米,同煮为稀粥.每日2~3次,温热服食.
本粥清营泄热,兼以透表.适用于营分热盛。症见身热,夜间尤甚,烦燥,咽
干但不欲饮,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预防与护理:
1.发现风疹病儿,应立即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2.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
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儿。
3.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
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4.防止播搔破皮肤,引起感染。
辨异
风疹与风疹团(风疹块)一字之差,曾发生因有风疹团病史误认为是风疹而考
虑终止妊娠的病例。事实上,风疹团是荨麻疹的别名,与本病无关。
风疹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又名风痧。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
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症见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
无落屑及疹痕,状如痧子。多由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治
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或加味消毒饮。 
风疹
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春冬两季发病较多,传染性
强。5岁以内的小儿患病最多,预后良好,并发症少,恢复投快,但妇女妊
娠 3个月内患本病容易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不论症状轻重,大多终身免疫。本
病临床特征为上呼吸道轻度炎症,低热,特殊的斑丘疹,耳后、枕部及颈后林
巴结肿大。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体为风疹病毒,病原体由口鼻及眼部的分泌物直接传
给他人,或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母亲妊娠中或生产时感染风疹病毒可以
发病,或得隐性感染。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史。潜伏期一般10一ZI夫,前驱期很短,症状不严
重,一般为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等轻微的上呼吸道炎症,体温38℃左右,
发热当天即可出3尼政疹。见于头面部,第2天见于躯干及四肢,为淡红色斑丘
疹。手掌足跖大多无疹,皮疹2一3天消退,无脱屑或色素沉着。耳后预后及枕
部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一天出现,持续2一7天 如有条件测定血内风疹病
毒抗体,确诊即比较容易。
本病西药无特殊治疗。在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给流质半流质饮食,外
理。要注意隔离,发现风疹患儿应隔离到出疹后五天。

本病属中医临床所称的“风疹。”由外感民热时邪,从口鼻而入,郁于肌肤,与
气血相搏,发于肌肤而发病。由于邪毒较轻,一般只伤及肺胃,肺主皮毛,邪
从外泄,疹点透发后,即热退而解。病理变化在卫分,故有皮肤小疾之说,由
于病情轻而少传变,一般用疏风清热法,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1.[处方名称]银花紫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清热,透疹凉血。主治小儿风疹。
[处方组成]银花15克、玄参15克、蝉农6克、薄荷9克、生石膏克(2岁以下
克2一5岁3O克、5岁以上的45克)、紫草9一15克(疹色淡红用9克,深红用15
克),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0毫升。分5一6次服完。
[辨证加减]大便干加生军3一6克;挟湿加六一散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风疹1200例,多数服用l一2剂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少数用
3一4剂有效,1200例均获痊愈。
[处方来源]湖北省沙市市中医医院李红等。
[处方备注]风疹为外感风热时邪部于肌肤所致。本方性味甘寒,略具苦味。银
花、蝉衣、薄荷有疏风清热,透疹止痒之功;紫草清热凉血;石膏有良好持久
的退热作用。诸药共奏疏风清热,透疹凉血之效。适用于风疹邪郁肺卫,或邪
热炽盛,能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缩短风疹的病程,疗效较佳。
2.[处方名称]卢氏风疹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风发散,解表退热。主治小儿风疹。
[处方组成]鲜牡蒿嫩叶120克,洗净切碎,加油盐运量,炒熟当菜吃,早晚各1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8例,服药1天,治愈5例;2天治愈2例;无效1例
[处方来源]广西凤山县乔音卫生院卢自昌。
[处方备注]风疹病情较轻,本单方当菜食用,服之方便,感为儿童接受,适用
于风疹初起的轻症,可以缩短风疹的病程。

(痱子)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痱子
是由于汗腺及其周围组织被细菌感染后发炎,而产生的一种儿童常见皮肤病。
多发于盛夏季节。皮疹为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圆形或尖形,尖端或见微泡,
周围有红晕,易出现在出汗较多的额头、脖子、胸背等处。重症者皮疹成片,
瘙痒难忍,搔抓时伴有针刺样疼痛,易继发感染,形成疖肿。
一、内 治:本症用中药煎汤代茶效果较好。
1.蜜枣10个,鲜鸡矢藤叶30克,红糖少许,将前二味加水适量,煎煮1
0分钟,成1小碗,加入红糖饮服。每日1剂,连服6~8天。
2.绿豆30克,海带15克,冬瓜60克(或丝瓜亦可)煎汤,加白糖适
量,每日1剂,连服6~10天。
二、外 治
1.用温开水给小儿洗澡后,搽止痒炉甘石洗剂,效果较好。每日3次。
2.可采摘鲜竹叶、鲜薄荷、野菊花、鲜枣叶、鲜丝瓜叶、蒲公英、大青叶、
地丁、鱼腥草、白蒺藜、夏枯草、桑叶、苍耳、马齿苋、金银花、枸杞叶、鲜
枣树叶、苦瓜叶、臭梧桐、鲜桃叶、鲜丝瓜叶、桑叶等,或藤、或叶、或全草
等清热解毒的草药(干品亦可)或单味或数味相合,煎水,给小儿洗澡,每日
数次,以保持小儿皮肤干爽,无黏汗感为宜。一般2~3天可愈。
3.如仅局部有痱子,可洗净后用鲜丝瓜或鲜冬瓜搽患处。
4.或用花椒适量,煎水或开水泡后涂擦患处。
5.对伴化脓感染,成为疖肿者,如疖肿少,小儿又无其他全身症状,可
按“脓疱疮”方法处理(见“脓疱疮”)。如疖肿多而严重,同时伴有全身症状者,
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防护】炎热的夏季,应每日给小儿洗澡2~3次,换衣服1~2次,以
保持小儿皮肤滑爽,没有黏汗感为度,另外也不要给小儿穿得过多,以穿宽松
肥大的丝绸织物或纯棉织物为好,最好不要穿不吸湿,不透汗的化纤织物,同
时每天晚上,还可用一二味上述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煎水洗澡1次,如能坚持
这样做,那么您的小宝宝就不易生痱子。对已生痱子的小儿,洗澡不要用肥
皂。禁止用力擦和搔抓痱子,以免造成感染。平时多给小儿喝些白开水、绿豆
汤,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要让小儿在通风凉爽的地方玩耍和睡觉。
推拿治疗小儿痱子
1.用拇指推肺经、心经、肝经、天河水、六腑,各100次。
2.用拇指点压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各2分钟。
3.用手指掐揉多汗点、神门、大陵、劳宫、心穴,各2分钟。

4.用拇指点揉曲池、合谷,各2分钟。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两遍,每日两次  
小儿痱子
   冰黄酒
[药物]生大黄 6 克,黄连 5 克,冰片 4 克,白酒或 75%酒精 150 毫
升。 [用法]  上药装瓶密封,浸泡,徐徐摇动使其充分浸透后可使用。
用 时取棉签蘸药酒涂搽患处,每天 3—5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痱
子数百例,一般用药 1—2 天即愈。 [来源]  张维义,四川中医 198
5;  (7)  :  37     参黄冰酒    [药物」苦参、生大黄
各 20 克,黄连、雄黄、冰片各 10 克,  75%酒 精 300 毫升。
[用法]将上药装瓶密封浸泡 2—3 天即可。用消毒棉签蘸药酒擦患处, 每
天 3—4 次,防止入眼肉。 「疗效]此方治疗夏季小儿热痱,有良效。 [病
例]黄×\u652X男,3 岁。时值盛夏,患儿额及颈部有密集如粟米样的 红色
丘疹,瘙痒灼痛。用此方治疗后痱子全消。 [来源」刘心德,四川中医

(反复呼吸道感染)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反复呼吸道感染以2岁内小儿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据有关方
面统计,呼吸道易感儿每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平均为健康儿的4.5倍。目前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者除较健康小儿
多罹患几倍的呼吸道疾病外,多有食欲不振、盗汗、体重不增、面色萎黄等表
现。
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幼儿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易患呼吸道疾
病,母乳喂养则较人工喂养免疫力强。此外,长期偏食、挑食,以及耐寒力差
的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大气污染对易感呼吸道病也有影响。有报道易感儿血
中IgG及IgA等抗体均有下降,但也有认为变化不大。唾液中SIgA水平低下及细
胞免疫低下,各地观察基本一致。易感儿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有降低,如巨
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
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各地有不同的诊断标准,但一般认为
每月患感冒或气管炎1-3次以上或1年内患肺炎2~3次以上可定为反复呼吸道感
染。
现代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手段尚不多,远期疗效有待观察,如左
旋咪唑、酮替芬等长期服用对减少反复感染有一定作用,应用丙种球蛋白对免
疫球蛋白低下所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作用。国内目前尚用核酪、卡慢舒
口服及气管炎疫苗、胎盘酯多糖注射,对防治本病有效。
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医“虚证”范畴。由于小儿禀赋不足,肺脾两虚,肺气虚
弱则表卫不固,脾胃虚弱则化源不足,五脏皆虚,故易受外邪侵袭
1.[处方名称]黄芪防风散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健脾固表。主治反复呼吸道感染以气虚为主。
[处方组成]生黄芪36克、防风12克、生牡蛎36克、山药36克、白术克、陈皮
克,研制成粉未。2岁以下每次2克,2岁以上每次3克,每日2次,隔日服用。1-
3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15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服本方后,1周后见效2例,2周见效5例,3
周见效6例。2例停药后第3个月开始发病。
[处方来源]河南省洛阳市石化工程公司职工医院孟月华。

[处方备注]实验证实黄芪、白术有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
能,从而收到预防反复感冒的效果。患儿应坚持服药,疗效才能巩固。(
2.[处方名称]健儿散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健脾,固表敛肺,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人参、五味子、川贝(3:2:1),研为细未。3岁以下每次0.3克,4
~6岁0.6克,7~10岁1克,11~14岁1.2克。每天服2次,于夏季服药,连续服用
~60天。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防治35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服药后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显效118例,占33.5%;有效0例,占59.7%;无效例,占6.8%。服药时间愈
长,显效率愈高。在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同时,患儿纳食增加,大便转为正常,
自汗减少或消失。
[处方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院儿科陈杰等。
[处方备注]本方立足于患儿多系肺脾不足,或肺热,易患呼吸道感染,故用人
参益气健脾;五味子、川贝固表敛肺化痰。本方具有助脾肺元气,固腠理,增
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3.[处方名称]参芪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润肺,养阴生津,扶正固本。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黄精15克、丹参15克、沙参15克、
熟地15克、五味子15克、仙灵脾15克,水煎200毫升。乳儿每次20毫升,幼儿
毫升,学龄前儿童50毫升,每日服2次,7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每年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3次以上者36例,经实验检查证
实免疫指标低下,结果有例未再复发,占75%。服药后患儿精神、食欲、体
力均有明显好转,不仅复发次数减少,复发时症状也有减轻。测定服药前、服
药4周及半年后T细胞计数、PHA试验、IgG、IgM、IgA、CH50,表明服药4周及半
年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补体水平均有明显提高,疗效巩固。
[处方来源]辽宁省鞍钢立山医院石呈峰。
[处方备注]本方立足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均属虚证,以气虚为主,有肺气虚、
肺脾气虚及肺肾阴虚,故治疗应以补虚为主。方中党参、黄芪、黄精均属补气
良药,且兼补脾肺之虚,沙参有清肺热、养肺阴、补肺虚的作用;熟地、沙
参、黄精、五味子有滋阴作用;仙灵脾有壮肾阳作用。全方既有补气又有养阴
及壮肾阳的药物,较为全面,适合于防治有各种虚证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者。(
4.[处方名称]中药免疫冲剂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养阴。主治气阴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黄精、白扁豆、元参、麦冬,炒山楂,
制成冲剂,每袋克。1~4岁每次半袋,5岁以上每次1袋,每日2次。入冬开
始服用,连服4天停11天,共6次(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月达1-3次者59例,服药后不发病或
在整个冬季发病不超过1次为显效,共54例;整个冬季发病2次,经服药3~5天
即愈者为有效,共5例。对例体液免疫测定表明服药前免疫指标低下者,服
药后升高较为明显。
[处方来源]解放军兰州部队第二门诊部儿科晋云桥等。
[处方备注]本方党参、黄芪益气,白术、扁豆、茯苓健脾;元参、麦冬润肺滋

阴;黄精益气养阴,炒山楂消食。据有关资料表明,党参,黄芪、白术、茯苓
可增强单核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黄芪可促进机体产生干扰素并增强细胞免
疫,元参、麦冬能延长抗体存在时间;黄精则能促进抗体早日形成;白扁豆对
活性E玫瑰花形成有促进作用,并可刺激T淋巴细胞的转化。本方对神疲纳呆、
面色少华、有花剥舌苔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尤为适用。(
5.[处方名称]保儿宁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固表。主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黄芪15~20克、芦根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鸡内
金5克、防风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61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显效率达63.35%,总有效率
86.33%。绝大多数患儿在药后1周左右即显精神较佳,食欲增加,出汗减少,
睡眠安定,呼吸道感染减轻或不发病。
[处方来源]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儿科。
[处方备注]动物实验证实本方有明显增强食欲、抗贫血、耐缺氧及调节免疫功
能.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黄芪麦苓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脾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
[处方组成]黄芪、浮小麦、茯苓、桔红、鸡内金,制成冲剂,每袋含生药5克。
1~3岁每次1袋,3-5岁2袋,5岁以上3袋,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脾虚易感小儿62例,结果治愈36例(58.1%),有效率达
90.3%,除反复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外,厌食改善,多汗消失,体重增加达
90.3%。其中增加2公斤以上达40.3%。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邹治文等。
[处方备注]本方立足于“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主要治则为健脾益气法。方中
黄芪益气固表;茯苓健脾;浮小麦敛汗;桔红、鸡内金理气助运消食。黄芪及
浮小麦用量可大至克,桔红及鸡内金量偏小,一般3-5克。冲剂应用方便,也
易为小儿接受。经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兔疫功能的作用,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巨噬细胞内的糖元与X一醋酸萘酯酶均有明显增
加,表明巨噬细胞的能源增加,活动力增强,促进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
高机体的抗病功能。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儿童近视眼)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近视眼中医称能近怯远证,多因过度耗用眼力,损伤肝血,目中经络涩滞,筋
失所养,失却正常的舒张功能,而出现视近清楚,视远模煳。平常除了药物治
疗外,食疗也是个不错选择。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有助治疗近视的中医食疗
法。
1、杞子粥:
有补肝肾、明目的功效,对肝肾阴虚型近视者非常适合。用料是杞子一两、粳
米二两,加水煮成稀粥,即可随量服用。亦可在粥料中加菟丝子一两同用,可
加强养肝明目之效。
2、参杞饮:
是护眼佳品,对各类型的视力疲劳者都可饮用。
用料:是枸杞子四钱,红参一钱,冰糖一两。
做法:将杞子洗净,晒干;红参放镬中蒸软,切成薄片;将杞子、红参片一并
放茶杯内,加冰糖,冲入沸水,焗约十分钟即成。
服用:可连茶及茶料同服。(如有阴虚内热者,可将红参改为生晒参或西洋
参。)
3、羊肝枸杞汤:
是一味有助于眼睛保健的民间食疗,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近视眼。但现时菜
市场羊肝较难买到,无妨以鸡肝或猪肝替代。
  治视灵
[药物]茯苓、白术、杞子、菊花各 5 克,桂枝、丹皮、泽泻各 4 克, 淮
山药、石决明、生地各 6 克,山萸肉 3 克,白糖 25 克。 [用法]上药与
白糖熬炼成糖浆 30 毫升,5~7 岁儿童每天服 25 毫升, 8~14 岁每
天服 30 毫升,均分 2 次服用,一般服用 2~4 周。 [疗效]此方治疗儿
童近视眼 92 例,184 只眼,治愈 46 眼,显效 41 眼,进步 70 眼,
无效 27 眼,有效率 85.3%。 [来源]丁培植,等,浙江中医杂志
疴明眼丸
[药物]生地、丹参、白术、青葙子、枸杞子、酸枣仁各 20 克,川芎、 人
参、石斛、熟附子、五味子、决明子、红花、肉苁蓉各 15 克,山萸肉、当
归、丹皮、菖蒲、远志、蝉蜕、桃仁、夜明砂、枳壳各 10 克,桂枝、泽
泻、 炙甘草各 5 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10 克,每天早
晚各服 1 丸,温开 水送服。连服 7 天,停服 8 天,再服 8 天,休息 8
天,共 1 个月服药 30 丸为 1 疗程。视疗效服 1~3 个疗程,每疗程中检

查视力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近视限 300 例,计 586 只眼,其
中显效 134 只眼,有 效 312 只眼,无效 141 只眼。 [病例]孔×
\u652X女,  12 岁,学生。双眼视远物不清 2 年,久读后眼胀, 视力
疲劳,舌淡红,脉缓。检查远视力:右 0.6,左 0.7,双眼屈光度均为
— 1.75D;近视力 1.5(双),两眼底正常。属功能性近视。经治疗
3 疗程,双 眼视力皆上升至 1.5,不需视力矫正。8 个月后随访,视力仍为

(儿童胃、十二指侈溃疡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儿童胃、十二指侈溃疡
胃 痛
【处方 1】 白芷  ~ 60g,甘草 15 ~ g。
加减 若胃部冷痛,喜得温按,进食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属脾胃虚寒
者,加桂枝 9g,白芍 18g;若胃部胀痛,连及两胁,嗳气稍舒,舌苔薄白,脉
弦,属肝气犯胃者,加香附、柴胡、白芍各9g;若胃部刺痛,入夜尤甚,舌暗
有瘀血点,脉涩,属瘀血阻滞者,加五灵脂、生蒲黄各 9g,丹参 15g;若胃酸
过多者,加乌贼骨 g;若烦躁、失眠者,加珍珠母 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 2 次口服,每日 1 剂。
疗效 本方系一民间验方。用上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所致胃痛
患者,效果良好,尤其是对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较剧烈胃痛,疗效最佳。方中
白芷、甘草用量均较大,但 40例患者并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白芷用量少于
g,往往影响疗效。
【处方 2】 沉香、降香、檀香、木香、乳香、没药各 3g,醋延胡索、川楝子、
娑罗子、薤白各 10g。
加减 若泛酸者,加吴茱萸、川黄连、煅牡蛎;若痛时喜按者,加党参;若大
便燥结者,加瓜蒌。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 1 剂,分 2 次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胃痛患者 506 例,均获治愈。
【处方 3】 威灵仙 g,生鸡蛋 2 个。
制用法 将威灵仙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生鸡蛋(去壳,搅匀对入),再加入红
糖适量。煮成蛋汤,温服。
疗效 本方系笔者家传秘方。适用于辨证属胃寒痛、症见胃痛甚,额冒汗,手
足冷,嗳气呕恶,不思食,喜暖畏寒,舌苔白,脉弦细者。成人一般服 1 剂,
约过半小时,即可见效。胃痛止勿再服。如连服 2 剂胃痛不止者,则非本方适
应证。
禁忌:凡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禁用。
【处方 4】 胃痛散(含元胡、川楝子、陈香、白芍各 2 份,香附、广木香、甘
草各 1 份。粉碎,过 100 目筛。每包 5g)。
制用法 用胃痛散 1 包冲散,1 小时后再用 1 次。对照组31 例,用山莨菪碱

(654-2)20mg/次,口服。用 0.5 ~ 1 小时。
疗效 用上药治疗急症胃痛(病种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下垂等)66
例(其中治疗组 35 例,对照组 31 例),止痛两组分别总有效率为 91.40% 、
80.60% (P <0.01)。
【处方 5】 柴胡、枳壳、白芍、当归、炒川楝子、蒲黄各 10 ~15g,九香虫 6
~ 10g,潞党参、黄芪各 15 ~ g。
加减 肝胃气滞型者,加川芎、佛手、甘松、青皮、陈皮、莱菔子;肝胃郁热
型者,加蒲公英、栀子、川黄连;脾胃虚寒型者,加炮姜、肉桂、小茴香,症
甚加附子;瘀阻胃络型者,加制大黄、元胡、三七粉;肝阴亏虚型者,加沙
参、麦冬、石斛、枸杞子。
制用法 3 日 2 剂水煎取液,每日 100ml分 3 次口服;1 个月为 1 个疗程,连续用
至症状消失。
疗效 用上药治疗胃脘痛 106 例(病种包括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溃
疡、胃癌等),痊愈 48 例,好转 54 例,未愈4 例,总有效率 96.% 。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民间奇方
1、敷脐疗法
处方:巴豆3粒,胡椒粉、公丁香各3克,大枣肉10枚,姜汁适量。
用法:将前3味药研末,枣肉捣烂,加姜汁调和成膏,每次用蚕豆大,贴敷脐
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日换药2次,10天为1疗程。
疗效:连续贴敷两个月,可获治愈。
2、中成药疗法
中成药名:蜥类散
用法:每晚临睡前用温开水送服1-1.5克
疗效:连服1个月,溃疡愈合率优于西米替丁,有效率达91.7%
3、药物疗法
处方:生姜芽克,白芍、茯苓各15克,海螵蛸12克,苍术、陈皮、厚朴、神
曲、鸡内金、生姜各10克,桂枝、延胡各6克,吴茱萸4克,龙胆草3克,大枣4

用法:水煎,日1剂。日服3次,15剂为1疗程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0%

   儿渍散
[药物]   炙黄芪 500 克,桂枝、血竭各 20 克,炒白芍 200
克,炙甘 草、九香虫各 50 克,白芨、乌贼骨、徐长卿各 300 克,黄连
45 克,枯矾 30 克。 [用法]上药除枯矾外,一起放入烘箱烤干,如无烘
箱可用文火将药物 烤干,与枯矾混合,研成细粉末,过 80~120 目筛,
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 取 10~20 克以热水或蜂蜜调成糊状,饭前 30
分钟吞服,每天 3 次。3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儿童胃十二
指肠溃疡 53 例,痊愈 30 例,好转 17 例, 无效 6 例。 [病例]王×
\u652X男,  14 岁。脐周及胃脘部隐痛 3 年,胃镜检查发现胃 前壁小
弯靠近幽门处有 0.5×\u656X.5 厘米大小溃疡 2 处,有陈旧性血痴,幽
门轻 度梗阻。诊断为胃小弯侧溃疡。刻诊:胃脘灼热,嘈杂吞酸,痛处不
定,夜 间及饥饿时痛甚,伴纳呆腹胀,时而呕吐,舌红,脉弦。以此方加姜
竹茹, 枳壳粉末,饭前 30 分钟取 20 克加蜂蜜一汤匙调成糊状吞服,每
天 3 次。治 疗 2 个疗程后痊愈。复查胃镜正常,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持续不降,一派 阴虚之证。遂以此方治疗,同时递减激素,半年而愈。 [来
源]谢立业,中医杂志
 
黄芪益母草汤  
  [药物]黄芪 18 克,益母草、生地、白茅根各 12 克,黄柏、小蓟、
茯 苓、白术、泽泻、滑石各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10
天为 1 疗程。 若因疮疡者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因于风寒感冒者加
荆芥。防 风、桔梗;因于扁桃腺炎者加银花、黄苓、牛蒡子。 [疗效]此方
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104 例,全部治愈。 [病例]李×\u652X男,6 岁。眼
睑浮肿,尿少,双下肢溃疡(部分化脓结 痂),体温 37.6℃,舌红、苔
薄黄。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 +),颗粒管型(+)。以
此方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 15 克。服 7 剂后,浮肿消退,余症
减;继服 7 剂后,症状除,连续 3 周尿常规检查正常。 [来源] 康建
武。湖北中医杂志
急肾汤  
  [药物]金银花、野菊花各 8 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小蓟各 1
0 克,茯苓、猪苓、泽泻各 12 克,益母草 15 克,蝉蜕 6 克。 [用法]
每天1剂,加水煎至 100~200 毫升,每天分 3 次温服。 [疗效]此
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56 例,均获临床治愈。对全部病例经 1~ 4 年随
访,无 1 例复发或转为慢性肾炎。 [病例]陈×\u652X男,  10 岁。发
热 4 天,颜面、眼睑和双下肢浮肿 3 天,尿黄赤,大便硬结,咽痛,口渴引
饮,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检查双侧扁桃体Ⅲ°\u359X大、充血,
体温 38.2℃,血压 16.3/11.5 千帕斯卡, 血白细胞 12.2×
\u657X09/L;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颗 粒管型
少量;血沉 46mm/h。此方治疗 10 天,症状消失,尿常规均正常,再
予本方 6 剂,以巩固疗效而获痊愈。 [来源] 朱朝元,等。广西中医药
荔蓟前合剂

[药物]荔枝草、车前草各 3000 克,大蓟、小蓟各 1500 克。 [用
法]上药加水煎成 6000 毫升,加适量苯甲酸、尼泊金防腐,分装 备用。
每天服 3 次,每次 10~2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70
例,治愈 69 例,好转 1 例。 [来源]马业耕,江苏中医
浮萍三草汤
[药物]浮萍 6~12 克、地胆草 10 克,马鞭草 6~10 克,益母草 1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4~5 次服。此为 5 岁用量,不同年龄
可随 之增减。 若兼咽喉肿痛加一枝黄花、醉浆草;风热盛者加白茅根、蝉
蜕、木贼草; 疮毒疖肿加地肤子、七叶一枝花;血尿明显加茜草、紫珠草。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260 例,痊愈 218 例,好转 37
例,无 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98.1%。 [来源] 赵伟强,陕西中医
凉血击瘀饮   
[药物]水牛角 30 克,生地、赤芍、丹皮、蝉蜕、大蓟、小蓟各 10
克, 鸡血藤、益母草各 15 克,雷公藤 6 克,甘 草 5 克。 [用法]每天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 39 例,痊愈 33 例,显效
4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孙轶秋,等,陕西中医 1993;  (1
2)  :  540 注: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及小便异常、水肿等,
临证时应在上方基 础上加减变化。恢复期改用玉屏风散、生脉饮等化裁,总
疗程一般 3~6 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雷公藤有剧毒,宜先浸泡 2 小时后文
火久煎 2 小时,以减轻毒 性,一般用量为 6~10 克。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肺脓肿)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肺脓肿是由于化脓性病变使肺实质受损,形成空洞,内含脓液。本病常继发于
肺炎,有时因呼吸道吸入异物或败血症引起。此外,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蔓延
到肺部也引起肺脓肿。发病时多有发热,热型不定,高热可伴有寒战,咳嗽多
呈持续性,伴有胸痛或腹痛;可见全身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婴幼儿多有呕
吐及腹泻。如脓肿与呼吸道相通,则咳出极臭的脓痰,偶带血液。如脓肿破
渍,与胸腔相通,可形成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管。
引起本病的病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为多见,其次为肺炎双球菌、链球
菌及大肠杆菌等。
根据症状和体征可作出本病初步诊断,X线前后位及侧位片检查可确诊。早期
可见片状、密度均匀增深的阴影。脓腔与支气管交通后,可见典型的脓腔与液
平面。急性期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慢性期可有贫血,脓液培养可
得到致病菌。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在疾病早期选用有效的抗菌素,如青霉素、庆大霉
素、先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此外,应用祛痰剂、体位引流等以利于排
脓。对慢性肺脓肿应考虑手术治疗。
本病属中医的“肺痈”范畴。其原因多由于外感热邪,留而不去,客于脉络,稽
留于肺,或肺外其他痈疽转移而成,或炙博辛辣厚味,积热在内,熏蒸于肺,
亦可形成肺痈。祖国医学认为寒搏于血,蕴结成脓,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
败成脓,便是肺痈的形成病机
1.[处方名称]清热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肺脓疡。
[处方组成](1)桑白皮9克、地骨皮9克、寒水石9克、青黛3克、生苡仁克、
紫草6克、白薇6克、乳香4.5克、淡竹沥(冲)1支,水煎服。适用早中期肺脓
疡。(2) 浙贝母9克、地骨皮9克、桑白皮9克、海浮石9克、知母6克、麦冬6
克、白薇6克、竹茹12克,水煎服。适用于晚期肺脓疡。上述方药,4岁以下每
日1剂,4岁以上每日2剂。
[辨证加减]早、中期高热不退加干芦根15克、连翘9克、五倍子4.5克;咳剧、痰
多加杏仁8克、大力子6克、白芷4.5克;后期咳剧加芦根15克、杏仁6克、瓜萎
皮4.5克,或川贝粉3克(吞服)。此外,早期加用丹参及银黄注射液。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肺脓疡16例,14例发热病例中3~5天退热者8例,6
天之例,10天以上4例。大部分患儿在服药8-9天后咳脓痰消失,X线检查肺脓疡
吸收好转16例,其中随访13例,在20天内完全吸收者5例,天内6例,2月内之例。
[处方来源]浙江省温州医学院谢宗昌等。
[处方备注]本方竹沥、竹茹、桑白皮、地骨皮、白薇、寒水石、芦根、青黛、
浙贝母等有清热解毒,化痰祛脓的作用;丹参、乳香、赤芍、紫草活血化瘀,
可改善肺痈周围组织血液循环,防止肺组织进一步坏死,促进炎症吸收及病灶
局限化。本方较古人用桔便汤治疗肺痈疗效好,有所创新。(
2.[处方名称]桔梗苇茎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活血化瘀,主治肺脓肿。
[处方组成]干芦根15克、米仁15克、冬瓜子克、鱼腥草克、地丁草克、桃
仁10克、全瓜蒌10克、黄芩10克、桔便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肺痈蕴脓,脓痰未排,发热胸痛加金银花10克、虎杖10克、知母10
克、黄连6克、千里光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克(后下);痈脓已成加野
荞麦根克、穿山甲克、皂角刺6克;肺痈已溃加赤芍10克、当归10克、穿山
甲10克;病后期肺胃气阴亏加太子参10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南沙参10
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白芨10克、黄精15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例小儿肺脓疡,出院时X线复查肺脓疡吸收痊愈5例,基
本吸收3例,吸收好转15例,经门诊随访,帅部病灶全部吸收。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金玉仙等。
[处方备注]本方着重于清热解毒,化痰排脓,并佐用桃仁、赤芍、当归、穿山
甲活血化瘀,加速脓毒排出;病后期往往有虚证表现,予太子参、党参、黄
芪、南沙参等补气养阴,促使脓疡愈合。

(肺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
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发。多种细菌和病毒可引起本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可使肺
炎发病率增加。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和气促。肺部听诊,早期不明显,以后
可闻及中、小水泡音。重症病例有鼻扇、口周青紫、明显三凹征,甚至出现呼
吸衰竭及心功能不全。x线胸部摄片可显示两肺部有斑片状或大片状浸润阴
影,可同时伴有肺气肿及肺不张。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以肺炎球菌引起多见,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等也可致病,病毒引起的肺炎
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
本病诊断根据急性起病、呼吸道症状及体征,一般并不困难,必要时可做x线
透视、胸片或咽试、气管分泌物培养或病毒分离。白细胞明显升高,可作为细
菌性肺炎的辅助诊断。白细胞减低或正常,则多提示病毒性肺炎。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素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同时依据
病情进行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输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等。
小儿肺炎在中医文献中包括在“咳嗽”、“肺闭”“肺风痰喘”、“马脾风”、”风温”、“冬
温”等病证中。病因主要是外感风邪,内蕴痰浊。发病机理是外邪犯肺,使肺
气瘀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
宣通,肺气闭塞而上逆。本病的基本治则为宣肺定喘,清热化痰。病久正虚邪
恋,若属阴虚肺热,应养阴清肺;若是肺脾气虚,应益气健脾。在肺炎病程中
常可发生变证,若发生心阳虚衰,应温补心阳,救逆固脱;若是内陷厥阴,应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1.[处方名称]肺炎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祛痰平喘,养阴润肺。主治各型小儿肺炎。
[处方组成]黄芩、连翘、麻黄、杏仁、麦冬、玄参、紫苑、菊花、桑叶、甘
草、虎杖,水煎服。以上药物剂量需根据年龄计算,其中黄芩、连翘可重用
(2岁可用10~15克,4~5岁20~克)。
[辨证加减]太阳经症为主时加桂枝、芍药;少阳经症者加柴胡、半夏,对心衰
有阴虚症象者加生脉汤,有阳虚症象者与参附汤相伍,并酌加丹参、桃仁;正
虚邪恋者加沙参、川贝。
[疗程疗效]本法治疗118例小儿肺炎,治愈95例(80.5%)。有效例

(17.7%),无效2例(1.7%)。其中风温闭肺型68例,治愈61例;痰热蕴肺型
例,治愈15例;肺虚邪恋型例,治愈19例。
[处方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院张志朝。
[处方备注]本方中黄芩、连翘、虎杖清热解毒活血;菊花、桑叶疏风解表;紫
苑、麻黄祛痰平喘;玄参、麦冬养阴润肺。本方状较轻的风温闭肺型疗效
显著,对重症痰热蕴肺型及恢复期的肺应邪恋型疗效略差。(
2.[处方名称]射干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化痰,清热解毒。主治小儿肺炎。
[处方组成]射干9克、炙麻黄4.5克、桃仁9克、黄芩9克、板蓝根15克、炙紫草9
克、蔓菜12克、开金锁15克、冬瓜子9克、生甘草4.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心力衰竭加党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 重症用鱼腥草、白毛夏
枯草或四季青静脉点滴。
[疗程疗效]应用本方及西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1例。有71.9%在5天内退
热,51%在5天内气促消失,81.6%在10天内肺部罗音消失。X线胸片随访,2周
内正常及基本正常占50.8%,好转.6%。1例中痊愈占39.3%,基本治愈18%,
好转20.5%,无效.2%。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林慈等。
[处方备注]本方以射干、麻黄宣肺;加黄芩、板蓝根清热,紫苑、蔓菜、桃
仁、冬瓜子祛痰;开金锁清热利咽。应用本方配合西医疗法,对小儿重症
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3.[处方名称]泻肺调中方
[功能主治]功能泻肺平喘,和胃理气。主治婴幼儿肺炎伴有消化道症状者。

[处方组成]桑白皮6克、地骨皮6克、枯梗3克、枳壳3克、黄芩5克、山药6克、
薄荷3克、陈皮3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有表寒征象者加黄芪6克、防风3克、细辛2克;里热亢盛者加生石膏
6-8克、葛根6克、知母4克、前胡6克;痰多气逆加半夏4克;气阴两伤加人参2
克、寸冬5克,神昏、高热抽搐者加安宫牛黄丸;心阳衰弱加参附汤。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38例婴幼儿肺炎,治愈37例,无效1例。轻、中型体温恢复
正常平均时间为2.2天,咳嗽停止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为3.9天。重型肺
炎,咳嗽停止和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平均分别为4.9及3.3天。
[处方来源]湖南省花恒县民族中医院邹鼎求等。
[处方备注]邹氏认为,肺胃同病是婴幼儿肺炎病机的中心环节,故采用泻肺调
中法。取桑白皮泻肺下气;地骨皮泻肺平喘:山药补中,黄芩增强泻肺的效
果;薄荷伍枳壳散郁降气;桔梗配甘草宣肺理气;陈皮理气化痰。
4.[处方名称]贯众黄精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清热,解毒活血。主治病毒性肺炎
[处方组成](1)贯众9克、黄精9克、野菊花9克、鱼腥草15克、银花12克、杏仁
9克、麻黄4.5克、甘草4.5克、生石膏克,水煎服。(2)贯众9克、黄精9克、
野菊花9克、鱼腥草15克、银花12克、川芎6克、赤芍9克、桃仁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81例,其中轻症99例(75.6%),中症例
(17.5%),重症9例(6.9%),患儿入药后平均发热持续2.8日,肺部罗音持续
5.4日,结果痊愈111例。
[处方来源]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张梓荆等。

[处方备注](1)方用于肺炎早期,诸药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2)方用
于肺炎后期,以改善肺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5.[处方名称]钩藤竺黄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宣肺平喘。主治各型小儿肺炎。
[处方组成]钩藤9克、天竺黄9克、全蝎3克、僵蚕9克、莱菔子9克、大黄6克、
黄芩9克、车前子9克、麻黄4.5克、地龙干9克、生石膏克、知母9克、木通3
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发热较高重用大黄、石膏;咳喘甚者稍重用麻黄、地龙干。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66例小儿肺炎,服药后在1日内退热17例,2日61例,3日68
例,4日20例;咳喘症状消失在2日内17例,3日41帆4日71例,5日20例,6日17
例。
[处方来源]福建省邵武市中医院邓启源。
[处方备注]本方钩藤、天竺黄、全蝎、僵蚕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豁痰
功效;车前子、莱菔子、大黄、黄芩、知母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通利二
便;麻黄、地龙干宣肺止咳平喘;生石膏清肺热。纵观全方组成以清热化痰为
主,似更适用于痰热型肺炎。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麻杏青黛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止咳。清热化痰。主治各型小儿急性肺炎
[处方组成]生石膏克、甘草4.5克、炙麻黄3克、青黛3克、杏仁6克、黄芩6
克、野养麦根15克、鸭跖草15克、虎杖15克,水煎服。2~18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痰多气急加苏子、莱菔子、葶苊子、干地龙各9 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49例小儿急性肺炎,结果痊愈例,临床治愈例,好转1
例,无效5例。有效的44例中,退热平均3天,平喘平均2.7天,止喘平均3.2天,
有37例在7天内肺部罗音消失。
[处方来源]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女保健院李美琴等。
7.[处方名称]青青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平喘,止咳化痰。主治小儿轻、重度肺炎。
[处方组成](1)青黛3克、苏子6克、银杏9克、地骨皮9 克、天竺黄9克、寒水
石9克,水煎服。适用于重度肺炎。(2)青黛3克、银杏9克、百合9克、木瓜9
克、乌梅9克、草蔻3克,水煎服。适用于轻度肺炎。
[辨证加减]痰多气急加葶苈子6克、伯沥克、明矾0.3克(后二味冲服),高热
不退加鱼腥草20克、熟大黄4克;烦躁者加赭石12克;正脱津伤加生脉散。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46例小儿肺炎,结果痊愈38例(轻度例,中度及重度14
例),好转6例,无效2例。退热时间平均3.2天,平喘时间平均3天,止咳时间
平均6.4天,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为3.8天。
[处方来源]解放军第169医院殷莉莎。
[处方备注]本方中青黛清热解毒;地骨皮滋阴清热;寒水石清热;银杏平喘;
天竺黄清热化痰。本方对抗菌素有耐药的病例及病毒性肺炎有效。但方中缺少
解表宣肺药,因此止咳疗效欠佳。
[处方备注]纵观本方组成,似对痰热型小儿肺炎较为适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8.[处方名称]抗肺炎组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清热平喘;(2)方功能清热凉血利水;(3)方功能清
热解毒。主治小儿肺炎。

[处方组成](1)麻黄6克、杏仁6克、葶苈子6克、甘草6克、黄芩9克、银花9
克、钩藤9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2)青黛3克、地骨皮6克、车前子6
克、车前草6克、陈皮6克、银杏9克、钩藤9克,水煎服。(3)僵蚕3克(或钩
藤9克)、草河车9克、柴胡9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72例小儿肺炎,治愈72例(98.6%),并与西药治疗组比
较,两组疗效相似,但中药组副作用较少。
[处方来源]四川省渡口市攀枝花治金矿山公司密地医院
[处方备注](1)方是治疗肺炎的主方,有清热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2)
方用于肺炎高热不退者,其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用于热退后肺部罗音不消失
者。(3)方有清热凉血镇咳的作用,可加速肺部炎症吸收。
9.[处方名称]地铁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小儿各型肺炎。
[处方组成]钩藤15克、地锦草15克、铁苋菜15克、板蓝根15克,水煎至20毫升,
每次服10毫升,1日2次。
[辨证加减]心阳虚衰加党参18克、附子6克、牡蛎60克;心阴虚衰加党参15克、
麦冬9克、五味子3克;重症或细菌性肺炎加用野菊花、鱼腥草、白毛夏枯草、
大蒜、穿心莲等针剂静脉注射。肺部罗音不易吸收加活血油膏外敷(内含肉
桂、丁香、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红花、当归、川芎、赤芍、透骨草);
体质差及重症病儿酌加生晒参或别直参。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肺炎166例,对重症肺炎辅以西药治疗,结果
81.4%患儿于4天内退热,85.9%患儿气促于6天内消失,74.7%患儿肺部罗音于8
天内消失。出院时痊愈占60.3%,基本痊愈.1%,好转9%,无效6.1%。对肺部
罗音吸收慢者加用活血油膏外敷,一般于敷1~3次后罗音明显减少或消失。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时毓民等。
[处方备注]本方中钩藤具有清热平肝,熄风镇痉的作用;地锦草、铁苋菜、板
蓝根均有清热解毒作用,以上4药实验研究资料证实,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有抑
制作用,此外.鱼腥草、野菊花、穿心莲对呼吸道病毒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夏枯草、穿心莲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以上诸药还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
疫。本方对病毒及细菌性肺炎均有效,但对耐药的金葡茵肺炎尚需配合抗菌素
治疗
10.[处方名称]宣肺泻腑方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理气,泻腑导痰。主治小儿各型肺炎.
[处方组成](1)麻黄5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甘草5克、黄芩10克、葶苈子
10克、象贝母10克、知母10克、黑白丑10克、槟榔10克、赚石滚痰丸6克(包
煎),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型小儿肺炎。(2)麻黄5克、桂枝5克、杏仁10
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细辛3克、附块5克、黄芩10克、葶苈子10克、象贝
母10克、知母10克、黑白丑10克,槟榔10克、礞石滚痰丸7克(包煎)、生甘草
5克,水煎服。适用于风寒型小儿肺炎。
[辨证加减]心阳不振加红参5克、熟附子6克、甘草5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13例小儿肺炎,结果痊愈89例(78.3%),好转20例
(17.7%),无效4例(3.5%)。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唐为勇等。
[处方备注]本方立足于痰是肺炎发生及发展中的关键,应用上宣下导法祛化痰
浊,风热烈及风寒型方剂有偏寒偏温之别,但均有上宣肺气、下导大肠的功
效,黑白丑、槟榔、礞石滚痰丸为重要的泻腑导痰药,但对体虚或有泄泻的肺
炎患儿应慎用
11.[处方名称]银黄桑地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肺化痰,凉血解毒,育阴清热。主治小儿各型肺炎。
[处方组成](1)银花9克、芦根15克、生石膏克、板蓝根9克、杏仁6克、炙杷
叶9克,用于细菌性肺炎。(2)黄芩5克、生石膏克、银花9克、玄参9克、
连翘9克、竹叶4.5克、丹皮9克、赤芍9克,用于病毒性肺炎。(3)桑白皮9
克、地骨皮9克、紫苑6克、银杏9克,用于肺炎恢复期。以上3方均水煎,药剂
浓缩成毫升。6龄内每日2次,每次7.5毫升;6月~1岁每日2次,每次10毫
升:1~5岁每日2~3次,每次10~15毫升;学龄儿童每日3次,每次15毫升。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58例小儿肺炎,并与西药对照组49例比较,结果在咳嗽消
失、退热、消痰方面两组无差异,在喘憋消失、湿罗音消失及X线检查炎症消
散方面,中药组优于对照组。中药组58例屯显效52例。
[处方来源]北京市红十字朝阳医院康健。
[处方备注]本方根据肺炎不同病因及病期而拟,对普通型婴幼儿肺炎疗效好,
对危重病例用中西医结合法更有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2.[处方名称]虎柏液
[功能主治]功能镇咳,平喘,活血。主治小儿急性肺炎。
[处方组成]将虎杖、侧柏叶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虎杖、侧柏叶各1克)。每天
每公升体重用2毫升,连续静脉注射5~8天。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将虎杖、侧柏叶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虎杖、侧柏叶各1克)。每天
每公升体重用2毫升,连续静脉注射5~8天。
[处方来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儿科顾梯成。
[处方备注]虎杖有抗病毒作用,并能活血通络,有利于改善肺部循环,加速炎
症吸收:侧柏叶入肺及大肠经,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
(癫痫)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癫痫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细胞产生过度放电引起反复发作脑功能暂时
性于乱的综合征。由于发作形式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型,临床上最常见的有3
型:(1)大发作。大发作初,病儿常有几秒钟感到特别不愉快的先兆期,接
着就意识丧失,突然跌倒,全身挺直呈强直性痉挛,呼吸停止,面色青紫,瞳
孔散大;经过几秒到半分钟,刚见四肢和躯干反复抽动,呼吸不规则;然后抽
动停止,进入昏睡,一般数小时后才能醒来。(2)小发作。一般表现为突然
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不超过秒。常见患儿在行动时突然停顿,两眼直
视,可伴有瞬目、点头、咀嚼等小动作;片刻又恢复活动,不跌倒,也不痉
挛。(3)精神性发作。病儿突然出现无法克制的意识混乱,表现为言语和动
作过度兴奋,做出许多无目的的行为,如愤怒、恐怖、破坏东西、打人、咬人
等等,可持续数小时,事后不能记忆。除上述3型外,有些病人表现为局部性
发作,如一侧口角或一侧上股或半身呈阵发性抽搐,多无意识障碍。有些患儿
表现为阵发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常见的是发作性弥漫头痛,其次为阵发腹
痛,常伴有呕吐。婴儿时期的癫痫发作形式比较特殊,常表现为头向躯干前
屈,上肢前展内收,下肢屈曲至腹部,抽1~2秒,缓解几秒,又反复抽动,常
伴意识丧失,称为婴儿痉挛症。
本病的发生,部分病儿与遗传有关;脑部疾患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疾患,如脑损
伤、缺氧、出血、感染、肿瘤、寄生虫、中毒等等,都可引起癫痫。便秘、出
牙、过食、过累,甚至高声、强光、情绪等刺激,都可成为本病发作的诱
因。
发作时的特殊表现与产伤、头部外伤、寄生虫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的病史,以及家族中同样病人的存在,都是诊断本病的依据。脑电波的异常有
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应尽可能查出引起本病的原因。
本病大发时,应注意用纱布包压舌板塞入臼齿间,以防舌咬伤,并保持呼吸道
畅通。对于预防本病的发作,现代医学多使用抗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
钠、卡马西平、氯硝基安定等等,并查找引起本病的病因,加以治疗。
本清在中医中属于“痫症”范畴。其发病主要与痰阻、瘀血、肝风和惊吓有关。
故临床治疗都从化痰开窍,平肝熄风,镇惊安神与活血化瘀入手。同时,中医
也认为本病与先天元阴不足有关,而久病之后,必然气血耗伤,出现虚证,所
以有不足证时又当用补法。
1.[处方名称]马蝎散
[功能主治]功能疗痫,镇惊,活血。主治各类癫痫(原发往和继发性)。
[处方组成]马钱子120克、全蝎40克、广地龙40克、石菖蒲40克、僵蚕40克、制
半夏40克、乳香40克、没药40克、生甘草40克、生绿豆6O克。先将马钱子与绿
豆放在砂锅里加水煮,视绿豆开花为度。弃绿豆取马钱子去皮切成薄片,置烘

箱内烘干,研极细粉末。将乳香、没药放在新瓦片上煅去油脂冷后粉碎。其余
药物均烘干粉碎过筛,与马钱永粉、乳没粉很匀,贮藏在棕色玻璃瓶中密封备
用。
3岁以下小儿每日量0.5克,4一7岁每日量。0.7一1.2克。8一15岁每日量1.2-1.8
克,15岁以上每日量1.8-2.4克。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3克。每晚睡前半小时用黄
酒冲服,小儿可用温开水冲服。若不用黄酒冲服则药力减小。此药腥辣味颇
重,可将药粉装入空胶囊吞服。45天为1疗程。服本方第1疗程时必须同时服抗
痉挛西药,第2疗程开始减西药l/2量,第3疗程减西药1/3量,第4疗程停服抗
痉挛西药。在控制症状后仍需服本方1年,可除根。
服用本方期间忌食绿豆、茶叶、肥肉、海鱼、辛辣刺激及生冷之品。孕妇和虚
寒性腹泻患者均忌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0例,临床控制(症状完全控制,停药2年以上不发)14例。显
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
[处方来源]贵州省凯山3信箱吴宝信。
[处方备注]马钱子性味苦寒,有大毒,过量则致强直性惊厥,甚至呼吸肌麻
痹,应严格按本方规定的剂量服用。本方用马钱子120克不会引越中毒,因为
在炮制过程中马钱子与绿豆同煮,其毒性已减轻,况每日服用量也没有超过中
国药典规定定量(0.3~0.6克)。服药期间,应防止过度疲劳,避免精神刺
激。方中主药马钱子具疗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能首先兴奋脊髓反射,
其次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提高大脑皮质感觉中枢的机能;配
全蝎、僵蚕加强熄风镇痉之力;地龙、乳香、没药流通气血;半夏化痰;石菖
蒲开窍;绿豆、甘草解马钱子毒,并可调和诸药。
2.[处方名称]癫痫散
[功能主治]功能祛痰,熄风,镇惊。主治各型癫病。
[处方组成]代赭石50克、蜈蚣15克、地龙20克、全蝎15克、白矾20克、茯苓20
克、白僵蚕15克、钩藤15克、陈皮15克、胆南星15克、朱砂6克、法半夏15
克。

上药共研细末,过80目筛,密装备用。成人每日早晚各服5克,10岁以下儿童
每服3克,以滚开之生铁落水50至100毫升温冲服。亦可按量装入胶囊服用。20
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辨证加减]若属痰郁气滞型,兼症见清志抑郁,胸胁痞满,威胁脱胀痛省,加
青皮15克、柴胡12克、香附15克,共制散剂治疗;著属痰湿内蕴型,兼症见肢
体困倦,大便不调,平时呕吐涎沫,舌苔腻者,加白术克、淫羊藿克、莱
菔子克,共制散治疗;痰火上逆型者,兼症见精神亢奋,心烦意乱,口苔咽
干,大便于结,舌红苔黄者,加生石膏50克、知母15克、栀子15克,共制散剂
治疗。
[疗程疗效]治疗40例,平均病程8.6年。痊愈例(随访2年以上未见复发),显
效6例,无效9例。
[处方来源]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吴启富。
[处方备注]本方代赭石、白矾降气消痰;蜈蚣、地龙、全蝎、白僵蚕熄风镇
痉;钩藤平肝熄风,朱砂镇心安神,胆南星熄风豁痰;茯苓、陈皮、半夏健脾
化痰;用生铁落水冲服,以其下痰镇痉也。本方副作用小,较为安全。
3.[处方名称]雄黄停痫丸
[功能主治]功能豁痰降逆,开窍镇痉。主治各型癫病。
[处方组成]明雄黄克、双构藤克、制乳香克、天竺黄10克、荆齐穗13克、
胆南星19克、琥珀19克、天麻19克、朱砂5克、明矾13克、全蝎19克、郁金19
克、黄连19克、珍珠2克、木香19克、甘草13克、冰片2克、绿豆200粒。
上药除雄黄、朱砂外,其它药物共研细木,制水丸如绿豆大,雄黄、朱砂研细
末为衣。l日2次,分早晚温开水冲服,或根据病情选用1一2味中药煎汤送服。l
周岁儿童每次1-~1.5克,其余随年龄、体质情况可酌情增减。儿童1个月、成
人3个月为l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87例,痊愈34例,有效20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62%。

[处方来源]山东省五莲县松柏医院刘忠选。
[处方备注]本方药性较为平和迟缓,无甚副作用,是其优点。本方服食期间须
守禁忌;禁烟酒、辛辣、荤腥食物;成人禁房事;避兔过度体力、脑力劳动。
服药停止发作后,须连续服药100天以上,病情重者须1年以上方可停药,以免
复发;服本药前服用苯妥英纳、鲁米那等药物者,一般病程较长或发作较剧
者,可继续与本药同服10~天左右,待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酌情减去。本方雄
黄、钩藤、荆芥、琥珀、天麻、全蝎、珍珠祛风平肝镇痉;天竺黄、胆南星化
痰安神止惊;朱砂镇心安神;明矾下气消痰;郁金、木香开郁行气;乳香活血
化瘀;冰片开窍;黄连清心火;绿豆、甘草解雄黄毒,并能调和诸药。
4.[处方名称]六生方
[功能主治]功能开破散结除痰,搜风解痉定病。主治各型癫痫,昏迷抽搐发作
或间歇的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处方组成]生川乌克、生白附子克、生南星克、生半夏克、生黑大豆60
克、生白芍克,诸药研末和匀,姜汁为片,每片含生药O.3克,其中生川乌
含量为0.643克。日服2次,早晚分吞,成人每次5一6片,儿童1一3片。
[辨证加减]昏迷抽搐频发阶段辅用石菖蒲克、姜半夏9克、胆星9克、钩藤12
克、蜈蚣2条、僵蚕9克、远志9克、枳壳6克、竹茹8克、甘草3克,水煎服;抽
搐甚者加全蝎;热量加芩连;便闭加大黄;惊恐加磁石、龙齿;痰多加竹沥、
竺黄、川贝;或加用息痫膏(安息香、公丁香、冰片、白胡椒、麝香适量为
本,凡士林制成软膏)涂鼻,痫发方止,续服汤药巩固治疗半月,促使稳
定。
[疗程疗效]应用1例1岁男性患儿,用苯妥英纳、鲁米那治疗未控制,经停西
药,服本方14瓶(900余片),并予汤药及六君子汤加减辅助,症状完全控
制,脑电图恢复正常。
[处方来源]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陈百平。
[处方备注]中医认为病由痰蓄,治癌主张化痰。本方用力量峻猛的生川乌、生

白附子、生南星、生半夏等辛温热性药物开破痰结,能直捣痰巢,涤除病根。
虽四药均有毒,但生黑大豆可解百药毒;白芍能缓和药性。毒性已减,只要严
格控制剂量,一般不会出现中毒反应。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白利丸
[功能主治]功能安神解痉,豁烧开窍。主治各种癫痫。
[处方组成]明矾70克、郁金克、朱砂15克,加利眠宁100毫克、鲁米那400毫
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有条件者制成水丸,或装入胶囊。l一3岁每次服1克,3
一8岁每次服1.5克,8一12岁每次服2克,12岁以上按成人剂量,每次2.5克,均
饭后服。20天为1疗程。忌辛、辣。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8例,治愈87例,有效170例,无效例,总显效率达92.4%。
平均服药10.4疗程。
[处方来源]辽宁省沈阳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李功彦。
[处方备注]本方用3味中药、2味西药配制而成,能起到单纯中药和单纯西药所
起不到的作用。本方用郁金行气解郁;明矾豁痰清热,使痰浊下行大肠,随大
便而解;朱砂宁心定志;鲁米那、利眠宁县镇静安神、解痉之功。本方克服了
其它抗癫痫西药长期服用后出现的记忆力减退、齿龈增生、牙齿脱落等副作
用。多数患者服用本方后,自觉身体舒服。精神转佳。尚未发生有副作用。李
氏曾抽选40例。作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有肝、肾功能损害
治小儿癫痫妙方
1五痫神应丸
【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歌诀】.五痫神应治癫痫,附子胆星皂角矾,
蛇蝎蜈蚣竹沥夏,朱砂麝香白僵蚕。

【组成】.白附子(炮)15克,竹沥夏60克,胆南星60克,生白矾克,猪牙皂
角60克,白僵蚕45克,乌梢蛇(酒浸)克,全蝎(炒)6克,蜈蚣(炒)3
克,朱砂(水飞)7.5克,麝香0.9克。
【用法】.先将皂角槌碎,用水半升揉汁去渣,同白矾一起煮干为度,与余药
共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丸,食前生姜煎汤送
下。
【功效】.化痰止痉,镇静安神。
【方解】.本方【主治】之癫痫,是因痰瘀为患,阻滞经络而成。故方中白附
子祛风痰,散结镇痉;白矾燥湿化痰;半夏降逆化痰;胆星清火化痰;皂角开
窍涤痰;白僵蚕、乌梢蛇、全蝎、蜈蚣祛风解痉,化痰散结;麝香通窍,开经
络之闭;朱砂安神,定纷乱之志。诸药合用有较强的化痰止痉作用,用以疗治
癫痫,可收到好的效果。
【主治】.癫痫。
2癫痫丸
【来源】.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何任方)
【歌诀】.癫痫竺黄姜半夏,茯沉远志旋覆花,
苏子香附天麦冬,芍草山药皂朱砂。
【组成】.天竺黄15克,沉香9克,天冬60克,白芍90克,茯神120克,远志肉
(蒸熟)60克,麦冬(去心)60克,炙甘草18克,旋覆花45克,苏子60克,制
香附90克,姜半夏克,皂荚(去黑皮、去子、炙酥)60克,淮山药适量,朱
砂适量。
【用法】.将上药(除山药、朱砂外)研极细末,再将山药研细,以适量山药
粉调药末,糊为丸,朱砂为衣。本方除不作煎剂外,还可作散剂吞服,或装胶
囊或糯米纸包吞服。每服9克,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化痰,安神定痫。
【方解】.本方适用于痰气郁结的痫证。其辨证要点是:每因七情内伤而诱
发,平素自觉胸胁胀满,情绪不宁,舌苔白腻或舌体胖大,脉弦滑。方中皂荚
祛痰开窍;天竺黄除热养心,豁痰利窍;苏子、姜半夏下气豁痰。诸药合用,
共奏理气降逆,健脾化痰,安神定痛之功。用治癫痫,每收良效。

【主治】.癫痫。
3止痫散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樊荣辰方)
【歌诀】.止痫散中羚角雄,琥蝎僵薄钩藤砂,
蝉蜈牛黄天竺草,箔麝珍珠与天麻。
【组成】.羚羊角粉1.5克,雄黄1.5克,琥珀3克,全蝎3克,僵蚕3克,薄荷叶3
克,双钩藤6克,朱砂6克,蝉蜕6克,蜈蚣1条,牛黄0.6克,天竺黄5克,天麻5
克,甘草5克,金箔3张,珍珠0.3克,麝香0.06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周岁以内者每服0.5克,1~2岁者每服1克,3~5岁
者每服1.5克,6~10岁者每服2.5克,均为日服3次,白水或白糖水送服。
【功效】.清热涤痰,熄风定惊,活血逐瘀。
【方解】.本病的发生,小儿先天多与胎惊、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后天则与
痰、热、风、惊、食滞、血瘀等因素有关。故方中羚羊角粉、珍珠、雄黄清热
平肝、重坠安神;全蝎、僵蚕、钩藤、蝉蜕、蜈蚣熄风定惊;薄荷辛散风热;
天竺黄、天麻清热化痰;朱砂、金箔安神宁志;牛黄、麝香清热开窍;琥珀活
血逐瘀;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涤痰,熄风定惊,活血
逐瘀之功。
【主治】.小儿癫痫。
【附记】.多年应用,疗效颇佳。
.4强脑抗痫灵
【来源】.蔡化理《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
【歌诀】.强脑抗痫丹参麻,首乌钩藤一枝花,
蝉龙决明石菖蒲,珍麝牛黄天竺黄。

【组成】.丹参、天麻各0克,何首乌、七叶一枝花、钩藤各150克,蝉蜕、地
龙、石菖蒲、石决明(孔脊部分)各90克,牛黄、麝香、珍珠各1.5克,天竺黄
9克。
【用法】.将丹参、何首乌、七叶一枝花、天麻、蝉蜕、地龙、石菖蒲加适量
水,煮沸100分钟后,再加钩藤煮沸20分钟。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液,再将药液
加热蒸发成流浸膏;然后将牛黄、麝香、珍珠、竺黄、石决明共研成细粉,掺
入流浸膏内和匀,置于干燥箱内或自然干燥后,制成散剂,装瓶备用。3岁以
下者每次服0.5~1.0克3~6岁者每次服1.0~1.5克,6~12岁者每次服1.5~2.0克。每
日1~2次,白开水送服。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止痉,平肝熄风,安神定惊。
【方解】.方中丹参,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有活血化瘀,扩张毛细血管,改善
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以营养脑神经细胞之功用;何首乌有扩张脑血管和
缓解血管痉挛作用。七叶一枝花功能熄风定惊镇痉;天麻、钩藤、蝉蜕、地龙
具有祛风止痉,舒筋活络,抗惊厥作用;石菖蒲有中枢镇静及抗惊厥作用,能
开窍益智,豁痰祛湿;麝香有开窍,通络,散瘀【功效】;牛黄、竺黄、石决
明、珍珠配伍,有平肝熄风,安神定惊作用。全方具有改善脑血循环,营养和
恢复脑神经细胞功能,增强记忆,止痉熄风作用。临床用以治疗癫痫,确有较
好的疗效。
【主治】.癫痫。

(低热)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低热
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称低热。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
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
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
乏力,纳呆厌食,烦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现代医学对本症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长期低热(持续低热2周以
上)的病因常见者有小儿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
炎、慢性副具窦炎、慢性牙龈炎、慢性中耳炎、慢性肾主肾炎等),功能性低
热,特点是清晨体温正常,活动后出现低热。
依据临床表现,以低热为主症者,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查清病因,审因论
治。
现代医学对本症主要采取祛除病因法。
祖国医学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正邪相争可致发热;饮食劳倦,情志郁结,宿
食、痰饮、瘀血等久留不去,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血津液亏耗,阴阳失调。
可致发热;气、血、阴、阳亏虚可致发热。而在本症的病例中,一般内伤多于
外感。
在低热病儿中,有不少病例一时难以查清确切病因者,可在本节中选方使用
1.[处方名称]清上温下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上焦,温肾阳,退虚热。主治小儿低热。
[处方组成]川连3克、附片4.5克、青蒿9克、白薇9克、炒桑叶9克、花粉9克、知
母6克、地骨皮9克、生甘草3克、淡竹叶6克。水煎,日1剂,分3次服。连服3
一10剂。
[辨证加减]失眠甚加茯神9克;纳差脾虚加白术9克、谷麦芽各9克。
[疗程疗效]治疗1例2岁女性患儿,发热不迟半月,朝轻暮重,汗出较多,心烦
眼扰,口渴喜欢,大便干结,但小便清长。服本方8剂而热退;其后用情心和
营之剂巩固疗效。
[处方来源]上海市中医门诊部董廷瑶。

[处方备注]小儿低热,每多虚中挟实,寒热错杂。邪热在上则心烦眠扰,热势
朝轻暮重,汗多营液已伤而渴饮便干,元阳虚弱则小溲清长,表阳不固致汗出
较多。本方附片温运肾阳;川连、淡竹叶、桑叶清上焦之热;配青蒿、白薇、
花粉、地骨皮生津和营;知母清虚热。诸药配用,切中病机。本方名由编者所
拟。
2.[处方名称]青蒿低热饮
[功能主治]功能辟秽化湿,开达膜原。主治小儿低热。
[处方组成]厚朴10克、草果仁10克、槟榔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知母10
克、青蒿12克、甘草3克。水煎,日服1剂,分3~4次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例3岁男性患儿,持续低热2月余;服本方6剂,体温逐渐退至
正常,后以健脾除湿之剂收功。
[处方来源]四川省中医研究所冯视祥。
[处方备注]方中厚朴芳香化浊,祛湿理气;草果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
邪;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邵速溃;黄芩、白芍、知母泻火解毒,清热
滋阴,并可防止猪辛燥药之耗散伤阴;甘草既能清热,又可调和诸药;青蒿引
热外出。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银胡蒿桑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肝凉血,滋阴退热。主治小儿低热。
[处方组成]银柴胡、青蒿、桑叶、丹皮、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3岁以下
者,甘草1克、粳米15克,其余诸药为5克;3岁以上者,甘草2克、粳米克,
其余诸药均为10克。水煎,日1剂,分3~4次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1例,全部治愈,其中服1剂而愈者9例,服2剂而愈者2例。
[处方来源]黑龙江省巴中县中医院沈舫钦。
[处方备注]方中银柴胡、青蒿速达肝经血热外出;粉丹皮、地骨皮清肝凉血;
桑叶、桑皮肃肺清金制肝;甘草和中;粳米护胃。据沈氏称,该方对小儿肺
炎、支气管炎、感冒等所致低热,亦有良效。
4.[处方名称]益气养阴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退低热。主治小儿低热。
[处方组成]太子参9克、白术9克、扁豆10克、鸡内金8克、炙甘草3克、地骨皮10
克、白薇9克。水煎,日服1剂,分3次服,一般服3一15剂。此为学龄儿童剂
量,其他年龄组酌情增减。
[辨证加减]若兼大便稀、甚至腹泻,加山药、泽泻健脾止泻;大便干结者,加
胡黄连、芦荟清泄疳热;口渴加石斛,乌梅生津止渴;烦躁加灯草、莲子心清
心安神。
[疗程疗效]治疗1例3岁女孩,低热2周余,烦躁有汗,面白颧红,唇淡,纳差,
舌苔呈片状花剥,以上方为主6剂而愈。
[处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附院儿科郭锦章。
[处方备注]本方中太子参、白术、扁豆健脾益气;鸡内全消食;甘草健脾益
气,调和诸药;地骨皮、白薇滋阴退热。(
5.[处方名称]万全汤

[功能主治]功能退热消积,健脾养肝。主治小儿低热。
[处方组成]柴胡5克、黄芩5克、苏叶5克、白芍6克、当归6克、白术6克、茯芩6
克、山楂6克、六曲6克、麦冬6克、甘草3克。水煎,日服1剂,分4一5次服。
此为1岁内患儿童,14岁以上加倍,1一14岁者酌情增减。
[辨证加减]春天加青蒿5克;夏天加生石膏15克;秋天加桔梗5克;冬天加麻黄3
克;宿食加炒枳壳6克;有痰加白芥子3克;呕吐加白蔻4粒;腹泻加猪苓6克;
便结加大黄3克;腹痛加槟榔6克,汗出减苏叶;日诞多减麦冬。
[疗程疗效]治疗200例发热患儿,其中低热45例,中等热112例,高热41例,过高
热2例。有效194例(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除或减轻),无效(服药36小
时内仍发热者)6例。总有效率达97%。
[处方来源]湖北省宜昌县人民医院谭联福。
[处方备注]方中柴胡轻清升散,退热为君,佐白芍敛阴和营;当归升降润达;
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六曲、山楂消滞化食;黄芩清热宣通;苏叶畅气;麦冬
滋阴清心;甘草泻热解毒。本方对小儿低热偏于外感者效果较好

(单纯疱疹性口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单纯疱疹性口炎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平时附着在人们的口腔里,通
过飞沫传染。本病多发生于天冷季节,6个月至2岁左右的婴幼儿最易罹患,
而且症状较重,也可发生于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也相对减轻。起病
急,往往突然发烧,体温可达39~40℃,流口水,开始口腔内看不到任何
病变,一般2~3天后,可见舌上、牙龈、颊部及腭部黏膜发红、肿胀,出现
密集成团的透明水泡,大的如绿豆,小的如针尖样。水泡很快溃破,随之出现
溃疡,体温也会开始逐渐下降至正常。如不继发感染,一般一周左右就可自
愈。溃疡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本病有三大特点:一是往往伴随着其他发烧的
病、特别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感冒、麻疹或小儿麻痹症而来。二是本病是一
种全身性的病毒传染病,只是婴幼儿最易在口腔中表现出来,它还可波及角
膜、皮肤、外生殖器、脑膜等部位,严重者可致角膜穿孔、失明、单纯疱疹性
脑炎,并出现高热惊厥、瘫痪等。三是本病很少产生抗体,故有复发性的特
点,可伴随一生。尤其在患其他疾病,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复发。:本病一旦确
诊,除症状严重者需上医院治疗外,一般可在家庭治疗。
一、内 治
1.野菊花(叶、茎也可)、野蔷薇适量,煎汤,加糖调味,代茶频服。
2.金银花适量煎汤,加糖调味,代茶频饮。
3.菊花5克,蝉蜕5克,放入小碗内,加水适量,隔水蒸,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代茶频饮。
4.马齿苋20克(或鲜品捣烂绞汁),水煎,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代茶 饮。
二、外 治
(一)西药
1.5%苏打水,用棉签蘸药液,擦洗口腔,每天3~5次。可使口腔保持碱
性环境,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繁殖。
2.3%的双氧水(又称过氧化氢液),用棉签蘸药液,擦洗口腔、溃疡面。
有治疗溃疡感染及防止感染的作用。每天3~5次。
3.市售龙胆紫,用棉签蘸药液,搽溃疡面,有治疗溃疡感染的作用。
4.华素片,含服,依成人量酌减。
(二)中药
1.冰硼散或锡类散,吹口或稍加冷开水,用棉签蘸药液擦涂口腔,每天3~ 5次。
2.五倍子、青黛各等份,冰片少许,共研极细末,入瓶密封贮存。用时以棉
签轻轻擦净溃疡面,将药面撒于溃疡面上,每日4~8次。
3.敷脐:细辛末30克,米醋适量,调糊敷脐,每天换1次,至病愈。
4.大黄、芒硝、白矾各等份,米醋适量,面粉少量,调成膏敷脐与足心。每天1次,3~4次即可痊愈。
  【防护】①预防小儿患发热性疾病,提高小儿抵抗力。②对已患病的小
儿,饭后、睡前注意用药、漱口,防止感染,加速溃疡愈合。③病儿的食具应
与健康人分开,煮沸消毒,注意隔离,避免扩大传染 

(催乳)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催乳
A、莴苣籽5钱,煎汤一碗,加白糖一次服下。日2次,5天后乳汁即能充足。
B、500克左右的活鲫鱼一条,黄酒适量,将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加水适量,
煮至半熟,再加入黄酒清炖至鱼熟透、汤浓时,吃鱼喝汤,日一次,连吃3
天,奶水即可充足。
C、当归15克,甲珠5克,通草10克,陆通3个,糖瓜娄克,熟地10克,党参10
克,王不留10克,黄芪10克,猪手3个,多加水煮熟,去掉油沫,取清汤煎药
取汁,分3次在一日内服下,煎汤用的猪手也分3次与药汁一起吃完。连吃3
次,乳汁就会充足。
D、地龙50克,加水煎两次,取药液约0毫升,趁热加入红塘50克,溶化后分
2次口服。日一剂,连服五天后,乳汁可增加。
E、产后少乳、乳房胀痛:王不留行20克,当归15克,穿山甲、川芎、香附各
12克,水煎,分3次服。
注:王不留行通经效用明显,因此,血虚者、崩漏失血者慎用;孕妇、月经过
多者、小便带血者慎用;王不留行仅对气血阻滞经络引起的乳汁少有效。如产
妇身体虚弱造成缺乳,要从补肝肾入手,可用左归丸、杞菊地黄丸、乌鸡丸
等;如缺乳是因营养不良引起,要从调理脾胃功能入手,可选用八珍丸、十全
大补丸、香砂养胃丸等。
F、产后少乳、乳房无胀痛感:王不留行克,黄芪克,漏芦、当归各15
克,木桶10克,水煎,分3次服。
8、治催乳通经偏方:
A、王不留行炖猪蹄,猪蹄3—4个,王不留行12克,调料据口味,王不留行用
纱布包好,洗净猪蹄,与王不留行、调料一起炖烂即可食用;
B、猪蹄寄生汤:猪蹄2个,王不留行4克,桑寄生10克,三者共煮至猪蹄烂,
每日吃一顿,连吃3日。
9、催产奶偏方:产妇奶水少,可用如下偏方:
A、乌鸡枸杞汤:乌鸡一只,大枣10个,枸杞子克,油菜100克切末。将乌鸡
和大枣放锅里煮,8分熟时放入枸杞子、油菜末,熟后放盐少许,即可食
用。
B、黄豆猪爪汤:黄豆100克、猪爪两只,放在一起煮,熟后放少许盐,即可食
用。

C、排骨冬瓜汤:排骨500克、冬瓜100克、土豆一个,将排骨炖8分熟后,放入
冬瓜和土豆。熟后放少许盐,即可食用。
D、猪蹄香菇汤:猪前蹄一只,香菇50克,豆腐200克,王不留10克,盐少许,
姜丝、葱段各50克,味精3克。将猪蹄切成小块,然后和王不留放入锅内,加
水00毫升,煮至肉烂,放入香菇、豆腐、盐、姜丝、葱段、味精,再煮几分
钟后即可。对于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有效。
E、鲫鱼炖蛋:鲫鱼两条,鸡蛋四个,姜丝5克,盐少许,通草5克。在锅中加
水500毫升,旺火烧开,将鲫鱼、通草、盐放入锅中,烧一分钟左右,连汤盛
出备用。将鸡蛋打入大碗中,加水1毫升,盐1克,搅匀,放入锅中烝到凝固
时,将鲫鱼放上,将鱼汤浇入,撒上姜丝,淋上花生油,再蒸10分钟即可。
F、米酒荷包蛋:一小碗米酒,两个鸡蛋。将米酒放在钢锅里煮开,将鸡蛋打
入锅内,熟后连酒带荷包蛋一起吃下。
G、笨公鸡汤:产妇千万不能吃母鸡,鸡汤要买小笨鸡,而且要买公鸡。炖汤
喝即可,或者用鸡汤煮面。
H、鲫鱼汤:鲫鱼两条,炖汤,或用鲫鱼汤煮面。
10、急性乳腺炎引起的奶水少:王不留行克,蒲公英50克,水煎分两次服,
每日一剂,一般2—3剂即愈。
11.原料:无花果600克,猪蹄500克,精盐少许。
制作:1.无花果、猪蹄洗净。
   2.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放入无花果、猪蹄,用小火炖至烂熟,加精
盐少许调味即可。
  特点:蹄烂熟、咸香。
12.丝瓜络汤
丝瓜络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为丝状交织而成。丝瓜络味甘,性寒,有通
行经络和凉血解毒的作用,可治气血阻滞、经络不通等症。  如果出现乳腺
炎症,发奶时有包块,乳汁分泌不畅时,中医会建议将丝瓜络放在高汤内炖
煮,可以起到通调乳房气血,通乳和开胃化痰的功效。  一些产妇将丝瓜与
鲫鱼、猪蹄、腰花煨汤,喝下后发现乳汁分泌旺盛,其实这主要还是高汤的作
用,单纯将丝瓜煨汤是达不到催乳的效果的。  但是如果将丝瓜络和肉汤炖
煮,不仅可以通乳,而且可以起到催奶的作用。专家建议出现乳汁分泌不畅,
乳房包块,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丝瓜络,以便通络通乳。
13.猪蹄黄豆汤
  原料:猪蹄1只,黄豆60克,黄花菜克。
  制作:猪蹄1只洗净剁成碎块,与黄豆60克,黄花菜克共煮烂,入油、
盐等调味,分数次吃完。2-3日一剂,连服3剂。
  功效:滋补阴血,化生乳汁。
  应用:产后乳汁稀少,无乳胀,乳房柔软。
  温馨小提示:

  猪蹄、黄豆、黄花菜汤是常用的催乳方,它适用于乳汁化生不足的缺乳,
服用猪蹄汤要分次,汤多肉少,否则汤中的高蛋白与高脂肪可能会引起胃口不
佳,反而补不进。
14.冬瓜鲫鱼汤
  原料:鲫鱼1-2尾、冬瓜、葱、姜、盐少许。
  制作:
  1.认真清洗鲫鱼,将葱姜改刀、冬瓜切小片;
  2.鱼下冷水锅,大火烧开,加葱姜,后改小火慢炖;
  3.当汤汁颜色呈奶白色时下入冬瓜,并调味,稍煮即可。
  温馨小提示:
  鲫鱼汤是补气血、通乳汁的传统食疗方,也可以鲤鱼、鲢鱼替代;冬瓜具
有利水作用,同样利于乳汁分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咸,不然会使体内潴留
水分;也不可只饮鲜汤而不食鱼肉。要知道,鱼肉中的蛋白质是乳汁分泌所必
需的营养。
15.木瓜花生大枣汤
  [用料]:木瓜750克,花生150克,大枣5粒,片糖3/2块。
  [作法]
  ①木瓜去皮、去核、切块。
  ②将木瓜、花生、大枣和8碗水放入煲内,放入片糖,待水滚后改用文火
煲2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部分妇女产后因乳汁不足,在喂哺宝宝时会产生缺乳汁问题。产
妇要增加乳汁,可煲木瓜花生大枣汤饮用,这汤水对增加乳汁有显著效用。
16.甜醋猪脚姜汤
  [用料]:猪脚1只(斩件),冰糖1小块,生姜0克,甜醋适量。
  [作法]
  ①猪脚去毛后斩件,用滚水煮5分钟。
  ②将生姜刮皮、拍裂连同猪脚放入瓦堡中,加醋。
  ③煮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下冰糖调味即成。
  [功效]:产后血虚、食欲减退、手脚冻,用生姜、甜醋煲猪脚汤饮用,可
增进食欲,兼能健胃散寒、温经补血,是产妇最佳滋补汤水。
17.木瓜鱼尾汤

  [用料]:木瓜750克,鲩鱼尾600克,盐1茶匙,生姜3片,油1汤匙。
  [作法]
  ①木瓜去核、去皮、切块。
  ②起油锅,放入姜片,煎香鲸鱼尾。
  ③木瓜放入煲内,用8碗水堡滚,再舀起2碗滚水倒人锅中,与已煎香的鱼
尾同煮片刻,再将鱼尾连汤倒回堡内,用文火煲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
用。
  [功效]:妇女产后体虚力弱,如果调理失当,就会食欲不振、乳汁不
足。要滋补益气,最好饮木瓜鱼尾汤,因为鲸鱼尾能补脾益气,配以木瓜煲
汤,则有通乳健胃之功效,最适合产后妇女饮用。
18.方一原料:老母鸡500克、王不留行6克、姜2片、黄酒适量。
制法:把切成块的老母鸡与王不留行、姜及黄酒一起放入炖盅,隔水炖(把炖
盅放入装有水的锅中,然后用文火给锅加热)2小时。
用法:取出炖好的老母鸡,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每日一次。
功效:本方具有促进乳汁分泌及使乳腺管畅通的功效。
19. 方二原料:通草5克、红枣10枚、姜2片、白鲫鱼1条、黄酒适量。
制法:把白鲫鱼放入锅内用油煎黄,再加入适量开水,然后放入通草、红
枣、姜及适量黄酒,用文火炖40分钟。
用法:取出炖好的白鲫鱼,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每日一剂。
功效:本方具有通乳、生乳及避免乳汁淤积的功效。
20. 方三原料:猪蹄1只、通草5克、红枣10枚、姜2片。
制法:将洗净并切成小块的猪蹄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把猪蹄、通草、红
枣、姜一起放入炖盅,隔水炖2小时。
用法:取出炖好的猪蹄,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每日一剂。
功效:本方具有通乳、生乳功效。
.催乳药方一
准备材料:王不留行g,穿山甲10g,通草10g,白术10g,白芍12 g,当归12
g,黄芪12 g,党参12 g。
服用方法:此药方为水煎内服药物,可伴在饲料内加以喂服,一次/日。连用2-
3剂。
.催乳药方二
准备材料:维生素E100mg,土鳖虫3 g,啤酒100ml.
服用方法:将维E和土鳖虫研成细粉,用啤酒调和后喂服。
.催乳药方三
准备材料:穿山甲10g,王不留行10g,木通9 g,通草9 g,老母鸡或猪蹄500 g。
服用方法:加水煎汤后喂服,每日1剂,连服3日,一般服药后的第二天乳汁便
会增多。
.催乳药方四
准备材料:金银花15 g,蒲公英15 g,王不留行15 g。
服用方法:将三味药煎3次,再合并为一药液,分3次服用,每日1剂。服用前可用黄酒少量做药引

(传染性肝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传染性肝炎
本病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之分,
病程在半年内恢复者为急性肝炎,超过半年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则为慢性肝
炎。小儿急性肝炎也有黄疸型和无黄症型之分。无黄疸型,仅表现为神疲乏
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黄疸型者,则更有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黄赤,
部分还有发热等症。慢性肝炎又有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之别。小
儿慢性肝炎亦多为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迁延型者多表现神疲乏力,
食欲减退,胁痛等症;活动型者还多有腹胀,腹泻,低热不退,或性情急躁,
口干唇燥,夜寐分惊,胁下症块及皮肤出现蜘蛛痣等症。
引起肝炎的病毒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及非甲非乙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
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食入被污染之水和食物而发病;乙型肝炎病毒可
通过注射、输血等途径而感染。母婴传播可能通过胎盘,分娩时接触母亲的血
液或羊水,产后密切接触,通过哺乳。病毒性肝炎有一定免疫力,但不稳定,
不持久,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现象。病毒进入人体后,形成短
暂的病毒血症,然后汇集于肝脏,繁殖致病,除肝脏外,其他脏器也受到不同
程度的损害。
本病诊断需综合各方面资料。有传染接触史,近期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
退,胁痛、恶心、腹胀、腹泻和全身乏力、发热、黄疸、肝肿大等,活动性肝
炎也有脾肿大,蜘蛛疫等体征。肝功能以血清谷雨转氨酶明显升高为主。乙型
肝炎3种抗原抗体系统显示阳性,疑似病例逐行肝脏活组织检查,发现肝细胞
变性坏死等组织学改变。
现代医学对本病急性期无特殊疗法,对慢性肝炎有用胆碱、肌醇、肝宁、肝乐
等去脂疗法;有用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欲清除体内抗原;有用肾上腺皮质激
素等免疫抑制剂,也有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但疗效多不很理想,尚在探
索之中。
据本病之表现,多与古代医学文献中“黄疸”有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响经》
已有民病黄疸的记载。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学认为多属湿热蕴结之阳黄,严
重者可毒陷营血而成急黄。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亦多与温热固脾有关,只是湿热
程度较轻,病变较浅而已。而迁延性和慢性肝炎则或脾虚湿困,或气滞血瘀,
或肝肾阴亏,或脾肾阳虚,若发黄则多为寒湿凝滞而成之阴黄。病变多由病儿
素体虚弱或急性期过用苦寒攻伐所致
1.[处方名称]胆郁通
[功能主治]功能清除湿热,利胆消炎。主治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
[处方组成]茵陈150克、郁金75克、甘草15克。共研细木,加蜜,制成每丸1.5克
的药丸。周岁至周岁半1夭2次,每次取半丸;周岁半至2岁1天S次,每次服半

丸;2岁以上1天2次,每次服1丸。
[辨证加减]状、体征消退较慢者。服药2周后,可增加剂量1/3;对合并消
化不良、腹胀、腹泻者、加服磨积数(建曲、山楂,茯苓、陈皮、麦芽、泽
泻,白术各9克,法半夏、藿香、苍术、厚朴、甘草各4.5克,共研细末,每包
0.6克、1日3次。每次服1/3一1包);对合并哮喘性支气管炎,加服肺闭宁(生
石膏、麦冬、大贝母、海浮石、黄芩各9克,橘红6克,杏仁、甘草、苏子、枳
壳、桔梗、党参、旋覆花、前胡各4.5克;生麻黄3克、草苈子、五味子各1.5
克,细辛0.6克。共研细木,研匀,每包0.3克,1日2-4次,每次1/4包一2
包)。
[疗程疗效]观察例;有黄疸者3例。无黄疸者例。结果症状消失时间为1一2
周;肝炎例中,服药1周消退者1例,2周4例,3周7例,4周5例,5周2例,6周
2例。平均消退日期为.1天;肝功能恢复情况,服药1月后,麝香草酚浊度试
验除1例外,普遍下降,其未降之1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已消失, 6周后再化验
已恢复正常值。2个月后随访,除1例会并消化不良者,余例均健康如常。
[处方来源]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何世英。
[处方备注]本方取茵陈、郁金二味利胆退黄之品,调以甘草,对于一般邪热不
甚亢盛之肝炎,尤其于无黄疸型肝炎颇为简单实用,临床疗效可予肯定。只是
有兼症者,仍宜随症加用他药,不可执一而终。
2.[处方名称]张氏养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补肾养肝。主治小儿乙型肝炎。
[处方组成]黄芪10克、党参10克、淮山药10克、白术10克、茜草10克、丹参10
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何首乌10克、五味子10
克、龙葵10克、蚕砂10克、焦三仙10克、白花蛇青草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68例,治愈95例,基本治愈48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
效率94%。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张荣显。
[处方备注]本方用黄芪、党参、淮山药、白术、焦三仙补脾益气和胃:用枸杞
子、女贞子、何首乌、五味子补养肝肾;用茜草、丹参、当归、郁金养血活
血,舒肝开郁,补肝之中又解肝经余热;白花蛇舌草、龙葵、蚕砂乃针对肝经
之热毒。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张氏养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益气,补肾养肝。主治小儿乙型肝炎。
[处方组成]黄芪10克、党参10克、淮山药10克、白术10克、茜草10克、丹参10
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何首乌10克、五味子10
克、龙葵10克、蚕砂10克、焦三仙10克、白花蛇青草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68例,治愈95例,基本治愈48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
效率94%。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张荣显。
[处方备注]本方用黄芪、党参、淮山药、白术、焦三仙补脾益气和胃:用枸杞
子、女贞子、何首乌、五味子补养肝肾;用茜草、丹参、当归、郁金养血活
血,舒肝开郁,补肝之中又解肝经余热;白花蛇舌草、龙葵、蚕砂乃针对肝经
之热毒。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茵陈赤虎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疏肝退黄。主治小儿黄疸型肝炎。
[处方组成]茵陈20克、赤芍20克、山楂10克、板蓝根10克、紫草10克、夏枯草10
克、金钱草12克、虎杖12克、垂盆草12克、白茅根(或玉米须)15克。剂量可
根据年龄增减。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完。

[辨证加减]兼见大便秘结、脉弦数,加大黄、栀子;胁痛较甚,如柴胡、郁
金、川楝子;肝脾肿大质硬者加泽兰,鳖甲;神昏谵语,配服安宫牛黄丸。
[疗程疗效]治疗64例,治愈58例,占90.6%; 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96.9%,平均治愈时间53天。
[处方来源]陕西省城固县中医院王西周。
[处方备注]本方取清热利温、解表退黄、凉血活血之品,治湿热内蕴、热熏蒸
湿发黄之肝炎固为确当。对于热重湿轻之黄疸型肝炎,其退黄、恢复肝功能均
较迅速,临床很为实用。(
5.[处方名称]板蓝根解毒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活血养血。主治小儿急性肝炎。
[处方组成]板蓝根、连翘、茵陈各20一克、蒲公英、丹参、白茅根各15一20
克,当归12一15克、龙胆草6一9克、焦三伯各12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3~
5次服。7岁以下小儿剂量酌减。
[辨证加减]体温超过38.5℃者如柴胡、葛根;恶心较著者加半夏、藿香;黄疸指
数高于60单位者加金钱草或加赤芍、葛根;经治疗GPT下降,黄疸消退而麝
浊、麝絮明呈阳性者,主方中去蒲公英、龙胆草、茵陈、白茅根,加黄柏、郁
金、泽泻;股本方1周GPT未降至正常者,主方中去丹参、当归、龙胆草,加
葛根、升麻、白芍。
[疗程疗效]治疗2例,治愈202例,占77.1%;基本治愈49例,占18.7%;有效8
例,占3.1%;无效3侧,占1.1%。其中服药2周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全部
正常者69冽。占.3%;服药3周基本治愈者158例,占60.3%。
[处方来源]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蒋森。

[处方备注]板蓝根、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茵陈。白茅根利湿清热;龙阻草
清热燥湿;丹参、白茅根凉血活血;焦三仙消食化滞。本方清热利湿解毒与凉
血活血养血同施,对恢复肝功能,缩短疗程具有一定意义
6.[处方名称]花锚醇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平肝利胆。主治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处方组成]花锚酒精提炼制成片,每片含生药2克。1日3次,3岁以上每次2片。
同时口服维生素、酵母等西药。少数黄疸深、消化道症状重、有脱水者,静滴
葡萄糖供应水分热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203例,平均退热天数9.2天,症状改善平均无数3.66夭,
CPT消退时间1天6例,2天92例,3天74例,4夭例,4天以上6例,均较用维丙
胺、黄连素、肝素乐及维生素治疗的对照组为优。
[处方来源]青海省儿童医院陈大勋等
[处方备注]花猫主要含有呐酮类化合物,是治疗肝炎有效药物主~。其有效成
份为花锚式,动物实验证明,花锚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花锚可能有助
于肝细胞蛋白质合成作用。
7.[处方名称]马兰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解毒。主治小儿传染性肝炎。
[处方组成]马兰13克(鲜者更好,用克)、板蓝根15克、田基黄9克、茵陈9
克、郁金9克(1~2岁者首量直减半),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0例,有黄疸10例,天黄疸例;有症状者例,无症状者11
例;肝肿大者35例;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全部高于正常值,麝絮全部异常,
麝浊异常37例。治疗后一般在1周内黄疸消失,精神食欲等好转。2一3周后,
除1例有咳嗽外,其余全部症状消失。肝肿大减退回数。服药1周消退者3例,2
周消退者15例,3周消退者12例,4周以上消退者5例,平均消退日数为17.8天。
肝功能恢复情况,服药半月后各丙转氨酶、麝絮、麝浊及黄疸指数普遍下降,
1个半月后各项指数全部恢复正常。
[处方来源]江西省景德镇中医院第一门诊部罗裕民。
[处方备注]马兰、板蓝根清热解毒,能改善转氨酶;田基黄、茵陈清热,利水
道,消除黄疸;郁金活血化瘀,对肝肿复有一定效果。本方虽仍不离清热解毒
化温之原则,而药味精简,疗效亦颇可靠
8.[处方名称]茵蒿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利湿,解毒退黄,健脾和胃。主治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处方组成]茵陈15克、青蒿尖5克、茯苓5克、鸡内金5克、半夏3克、山豆根3
克、川楝子3克、甘草3克、板蓝根8克、淮山药12克、白茅根12克,水煎,分3
次温服。上述为3~5岁儿童剂量,年龄大小可酌情加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50例,经2个疗程(每疗程10天),显效(症状消失、肝功
能正常)39例;3~4疗程显效者11例,全部治愈。
[处方来源]湖南省衡南县中医院周荀清。
[处方备注]茵陈清热利温;青葱尖清热退黄;茯苓健脾利湿;鸡内金消食退
黄;半夏和胃;山豆根解毒;川楝子理气和胃;甘草调和诸药;板蓝根清热解
毒;淮山药健脾;白茅根利湿活血。本方组织较为严密,对急性肝炎主要病变
均能全面考虑,作用也较全面。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9.[处方名称]茵柴汤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健脾,清热退黄。主治小儿黄疸型肝炎。
[处方组成]茵陈20克、板蓝根20克.柴胡10克、云苓10克、山药10克、神曲10
克、甘草10克、白求7克、大枣2枚,水煎服。连服10剂为l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例,治愈84例,显效3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8.4%。
[处方来源]陕西省延川县医院吕延亭。
[处方备注]柴胡疏肝理气;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板蓝根清热解毒;茯苓健脾利
湿;白术健脾化湿;山药、大枣、甘草健脾和胃;神曲消食和中。由于本方较
注意健脾,敌对于脾虚较著之黄疸型肝炎更为适宜。
10.[处方名称]丹参清肝饮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清肝胆湿热。主治小儿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处方组成]丹参9克、龙胆草6克、甘草6克。每日1剂;早晚各煎成100一150毫
升,酌情分次服完。
[辨证加减]温重加藿香;热重加茅根;食滞加鸡内金。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70例1一5岁45例、6一10岁16例,11一15岁9例;起病1一7天
50例;8~14天15例;15~天5例。平均疗程18.2天,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66
例,占94.3%;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4例,占5.7%。另设对照组70例,用肝大
乐、肌苷、茵陈蒿汤等治疗,平均疗程18.7天,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47例,占
67.14%,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例,占32.86%。本方疗效优于对照组。

[处方来源]湖北省龙感湖农场医院潘子函。
[处方备注]湿热为黄疸主要原因,而瘀阻是黄疸形成关键,湿热瘀阴,血流阻
滞,治用丹参活血化瘀;龙胆草清肝胆湿热;甘草解毒和中。故能针对病机。
本方药味少,疗效佳。颇有新意
11.[处方名称]乙肝交替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健脾和胃。主治小儿乙型肝炎。
[处方组成](1)生地榆、地骨皮、旱莲草、珍珠母、茵陈、白花蛇青草、木
瓜、蚕体、蛋砂、黄柏、槟榔、半技莲、龙葵、土茯苓、鱼腥草、焦神曲、焦
山楂、俗麦芽,水煎服。
(2)丹参、当归、茜草、郁金、黄芪、党参、山药、白术、枸杞子、女贞
子、何首乌、五味子、白花蛇舌草、龙葵、蚕砂、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
水煎服。
两方交替服用:(1)方服2日,(2)方服1日。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02例,基本治愈61例,好转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7.3%。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张荣显等。
[处方备注]两方交替治疗,具攻补兼施之意,针对乙型肝炎往往表现为实中见
虚之证,颇为合理。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2.[处方名称]胡氏祖传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利湿热,健脾燥湿,利胆退黄。主治小儿黄疸型肝炎。

[处方组成]茵陈克、白茅根20克、白术3一10克、蒲公英10一15克、白蔻3一5
克、麦芽6一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经临床反复验证,均为有效。一般10剂以上即能显效。
[处方来源]队四省西安公路学院基础部胡步虚。
[处方备注]本方用茵陈清热利湿;茅很活血止血,清热利尿;蒲公英清热解
澎,利尿散结;白术健脾化湿;麦芽开胃健脾。本方对湿热黄疸而湿邪偏重者
疗效尤佳,但若无胃肠积滞者则非本方所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3.[处方名称]吴氏急肝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治小儿急性传染性肝炎。
[处方组成]绵茵陈克、生山桅10克、板蓝根10克、生大黄5克(后下)、蒲公
英15克。煎汤代茶饮,煎药时间不宜太长。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378例,痊愈372例,好转6例。退黄最快者3天,最慢者10天,平
均退黄5.6天;食欲好转3一5天;精神好转5~8天;肝肿大恢复正常11一20天;
肝功能恢复正常20一4O天。
[处方来源]江苏省高邮县中医院吴声宏。
[处方备注]本方重用菌陈,方简而实用,确有较好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4.[处方名称]谢氏柴胡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治小地急性病毒性肝炎。
[处方组成]柴胡12一20克、茵陈12克、栀子12克、黄芩9真、木香9克、茯苓9
克、生草9克、板蓝根16一克、白茅根16-克、焦三仙各10克;水煎服。15
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热重者重用柴胡、茵陈、栀子、板蓝根;黄重尿少者重用白茅根。
[疗程疗效]治疗57例,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56例,占98.2%,有效(隔离期满;
主要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区无压病或叩痛,仅SGPT一项未恢复正
常)1例。占是1.8%。服药后退热时间最短1天,最长4天,平均2.2天;退黄时
间最短2天,最长7天,平均4天。治疗6周后复查SGPT恢复正常者56例,比单用
西药的32例和加用其它中药方剂治疗的例对照(SGPT6周正常率分别为75%
和83.2%),有明显提高。
[处方来源]陕西省扶风县医儿科谢志坚。
[处方备注]本方重用柴胡疏肝,板蓝很清热解毒;配以茵陈、山桅清热利湿退
黄;黄芩清肝;茯苓健脾;木香行气;茅根活血;甘草和中;三仙消食。凡肝
炎病变所及已面面俱到。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5.[处方名称]活血截黄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主治小儿黄疸型肝炎。
[处方组成]酢浆草15一克、绵茵陈15一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薏苡仁18
克、滑石18克、郁金6~9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生甘草3克。水煎,早晚分
3次服。
[辨证加减]发热加黄芩、蒲公英;小便短黄甚者加车前子;呕吐加半夏、竹
茹;纳呆腹胀加麦芽、谷芽、枳壳;胁痛甚加白芍;大便秘结加虎杖或大黄。
[疗程疗效]治疗5例患儿,治愈(治疗6~10天,症状消失,肝脾大恢复正
常,肝区无压病或叩击痛,肝功能正常)208例,占96.74%;好转(主要症状
消失或显著好转,肝脾大缩小,肝功能明显好转)4例,占1.86%;无效3例。
其中服药6~9剂治愈者157例,10~12剂 51例。黄疸平均 2一5天消退。
[处方来源]福建省惠安县惠水华侨医院赵伟强。
[处方备注]湿热郁结、气滞血凝是小儿黄疸的主要发病机制,故清热化湿,活
血化瘀为本病主要治疗方法。本方以酢浆草、绵茵陈、滑石、茯苓清热化湿,
通利水道;丹参、赤芍、赤芍、郁金活血退黄,体现了“治黄必治血,血行黄乃却”之旨,故疗效显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疾)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疾
本病是EB病毒所致之急性传染病。特征为发热、咽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
围血液中林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抗体与EBV抗体效价
增高等。本病一般为良性、自限性,除对EB病毒防御缺陷或有罕见的严重并发
症外,大多能完全恢复。潜伏期在小儿为4一14天,在青少年为一50天。大
多数患者均有发热、咽痛、颈淋巴结肿大三种主要表现。可突然起病,也可先
有数日不适,如乏力、头痛、纳差、恶心、腹部不适等。发热几乎每例都有,
体温大多在38一39℃,也有这4o℃以上者。热型不一,一般持续1一3周,然后
逐渐下降。患者虽高热,但中毒征象常不显著。90%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全
身淋巴结肿大,最多见于颈淋巴结;颌下、腋、滑车上、腹股沟淋巴结次之;
大小不等,硬度中等,分散而不粘连,亦不化脓。淋巴结的消退较慢,常需时
数周至数月。80%病例有咽痛,半数患者有脾肿大,约1/3病倒有肝大,仅5%
可见黄疸,极个别患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约10一15%病例于病程1一2周出现
皮疹,多数为斑丘疹,亦可至猩红热样皮疹,草麻疹、多形红斑或瘀点等,以
躯干和前臂伸侧为主,约1周隐退。约1%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EB病毒感染所致,无明显季节性及性别差异。带病毒的健
康人,隐性感染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接触含有EB病毒的唾液是本病传播
的主要途径。仍可因输血而受感染。易在小儿中传播。6岁以下者大多是隐性
或轻型感染,年长儿患者常呈典型表现。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临床上遇有原因不明的发热、咽炎、颈淋巴结及脾、肝肿大患者,应考虑本
病。血象示白细胞总数常在1-2万/立方米;偶有超过5万/立方米者,但亦可
正常或降低,最重要的是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增多可达总数的60%,婴幼儿甚
至可达90%,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多超过10一%,对诊断本病甚有价值。
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异性疗法。以护理、预防感染及治疗为主,某些病
例可以痊愈。通脾破裂与严重气道阻塞者则应及时手术治疗。
本病在中医古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和论述,但根据其发热、咽喉红肿、舌红、
脉数等主症,应属祖国医学“温病”范畴。本病病因多为外比风邪。热毒内生,
或外感邪,化热入里。主要病机为正邪相争,邪热内蕴,血热互结,气滞血
瘀,从而导致以上所述主症,并出现瘰疠等气滞血瘀之象。本病临床所见以实
证、热证为主
1.[处方名称]实热阴虚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化瘀,益气养阴祛邪。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处方组成](1)柴胡9克、白花蛇舌草克、黄芩9克、银花12克、板蓝根9克、
丹皮9克、赤芍9克、茅根60克。(2)生地15克、玄参9克、黄芩9克,白薇9
克、银花9克、连翘9克、青蒿9克、黄芪9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3克。

以上均水煎,日服1剂,分3一4次服。此为学龄儿童剂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例重型住院患儿,痊愈17例,好转6例,服药后平均3.6天退
热。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赵政等。
[处方备注](1)方用于实热(2)方用于阳虚。
据现代药理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清热抗炎效果可能与提高免疫作用有关,它能
使淋巴组织中网状细胞显著增生,并增强白细胞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黄芩
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促进淋巴细胞转化;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
噬功能;玄参能延长抗体的存在时间。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广西虚实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滋阴潜阳。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处方组成](1)黄芩9克、柴胡12克、石膏(先煎)克、僵蚕9克、板蓝根9
克,水煎服。适用于实热证。(2)青蒿9克、鳖甲12克、沙参9克、麦冬9克、
银柴胡9克、胡黄连3克、地骨皮9克,水煎服。适用于阴虚证。以上为学龄儿
童剂量,其余年龄组酌情增减。
[辨证加减]高热无汗加薄荷;口干加葛根、花粉;呕吐加半夏、竹茹;咳嗽加
桔梗、杏仁;胃纳不佳加淮山药、鸡内金;对高热渐退,出现夜热早凉者,重
用银柴胡、鳖甲。
[疗程疗效]分型治疗54例,痊愈3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8%。
[处方来源]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处方备注]本方本着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主要起抑制病邪,激发机体本身的
抗病能力的作用。(1)方中黄芩清热解毒;柴胡味苦质轻,畅气泄热;石膏
清热;板蓝极解毒清热;僵蚕化痰通络。(2)方青蒿引阴分邪热外出;鳖甲
滋阴潜阳;沙参、麦冬滋阴生津;银柴胡、胡黄连、地骨应退虚热。本方名和
剂量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清解养阴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养阴。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处方组成]板蓝根15克、地骨皮9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沙参9克、生
地9克、元参9克。生甘草3克。水煎日服1剂,分3一4次服。
[辨证加减]发热为主者,加荆芥6克、白薇9克、知母6克;淋巴结肿大者,加夏
枯草9克、生牡蛎(先煎)克、瓦楞子3克;兼肝脾肿大者,加鳖甲、郁金、
竹茹、厚朴、枳实、代赭石、金石斛等;兼咽峡炎者,加牛蒡子、山豆根、生
百合、锦灯笼;心悸失眠加枣仁(炒)、夜交藤、合欢皮、五味子;头痛加蔓
莉子、菊花等;白细胞增高重用甘草;白细胞减低加太子参、黄芪、生山药;
贫血加鸡血藤、黄芪、当归、阿胶;皮疹加苍耳子、白藓皮、蝉蜕;鼻衄加藕
节、茅根;多汗如生石膏、知母、煅牡蛎;黄疸加茵陈、滑石、栀子、黄芩、
川楝子。
[疗程疗效]治疗371例,治愈率达95.6%。
[处方来源]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韩仲义。
[处方备注]方中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地骨皮退虚热;沙参、
生地滋阴清热;元参软坚散结,滋阴清热;生甘草既清热解毒,又能调和诸
药。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化痰散结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化痰,通络散结。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处方组成]黄芩10克、板蓝根15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川贝6
克、夏枯草9克、白僵蚕9克、玄参9克、海藻9克、山慈姑6克、昆布9克。水
煎,日服1剂,分3次服用。此为学龄儿童剂量。
[辨证加减]往来寒热者如柴胡9克;肝旺者加白芍9克、生甘草6克、忍冬藤9
克。
[疗程疗效]治疗1例5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肿型)患儿,发热2周,颈淋
巴结大如蚕豆,两侧颌下淋巴结大如核桃,予本方加减内服,7剂热退、淋巴
结逐渐缩小,继服2周而愈。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安效先。
[处方备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多样,程度轻重不一,而热、
毒、痰、瘀是其病理变化的主要环节。本方抓住这一主要病机,用黄芩、板蓝
根、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川贝、夏枯草、僵蚕、玄参化痰通络;山
慈姑、海藻、昂布软坚散结,共奏清热化痰、通络散结之功。本方对以浅表淋
巴结明显肿大、发热为主症者效果较好,对它症为主者,当随具体情况灵活加
减或更用别方。本方名山编者所拟
5.[处方名称]银翘青黛散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处方组成](1)银花12克、连翘9克、薄荷6克、葛根15克、生石膏(先煎)
克、板蓝根15克、淡竹叶9克、鲜芦根12克。(2)青黛2克、紫草12克、乳香
1.5克、丹皮9克、寒水石1.5克、丹参9克。土地9克、地骨皮9克。
以上水煎,日服1剂,分3一4次服。
[辨证加减]肝脾淋巴结肿大明显加夏枯草、昆布、赤芍等活血软坚之品;咽喉
红肿明显者加牛蒡子、射干清热利咽;夹湿者症见发热时间长,舌苔黄或白腻
可加苡仁、佩兰、藿香、滑石清热祛湿。
[疗程疗效]治疗例住院患儿,均痊愈或基本痊愈,疗程最短4天,最长夭,
平均13.5天;退热天数最短2天,最长14天,平均5.4天。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儿科陈丹。
[处方备注]小儿用药,大苦大寒之品宜少用或慎用,以免伐其生生之气,此二
方虽同主清热解毒,但均避大苦太寒之品。银花、连翘、板蓝根、青黛、紫草
同主清热解毒;葛根、芦根清热生津;石膏清热;淡竹叶清热除烦;薄荷辛凉
宣透;乳香、丹参、丹皮活血化瘀;丹参、丹皮并能凉血;生地、地骨皮滋阴
清热;紫草清热解毒凉血;寒水石清热降火。临床当分辨两方适应症而选用之

(肠套叠)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肠套叠
胸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人到邻近胸腔内的一种疾病,是婴幼儿最常
见的急腹症之一。本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特别是4一10个月的婴儿。男比女多
2一3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的有规律的阵发性剧烈腹
痛,常伴有呕吐,发作时患儿哭闹不安、面色苍白,起病后6~12小时可排出
果酱样血便。腹部可扪及腊肠样肿块,多位于右上腹部,但也可位于其他部
位。发病3一4天的晚期患儿,全身情况恶化,常伴有严重脱水,明显的中毒症
状与休克。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婴幼儿肠系膜的某些解剖特点,如回盲部
尚未固定,活动度大,可能是易发肠套叠的解剖因素;而肠炎、腹泻、饮食改
变等所致的肠蠕动节律紊乱,可能是肠套叠的促发因素。肠套叠几乎均为近端
肠管沿肠蠕动方向套入运端肠腔内,由于肠系膜血管受压迫,故属绞窄性肠梗
阻,晚期往往发生肠坏死。
根据患儿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四大症象,诊断可确立。对于不
典型病儿可作空气或钢剂灌肠X射线检查确诊。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发病在48小时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腹胀及腹膜刺激症
状者。应首先选用空气灌肠复位法,复位率在95%以上。对不适合作空气灌肠
复位者或复位失败者以及肠坏死、肠穿孔等患儿则应手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饮食不当或腹泻等易造成肠道通降功能失常,气
血痞积,壅塞阻滞,胃气上逆,从而出现腹痛、呕吐及腹部肿块。当气滞导致
血瘀,瘀血阻滞,血络受伤则出现便血的症候
1.[处方名称]张氏防治方
[功能主治]功能补中益气,调气活血。用于小儿肠套叠反复发作的治疗及预 防。
[处方组成]黄芪9克、党参6克、白术3克、陈皮1.5克、姜半夏0.6克、升麻1克、
木香1克、制香附1.5克、当归3克、桃仁1克、甘草1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2例婴幼儿多次复发肠套叠,再次发作时,经服本方2一3剂肠套叠自
行复位,病情缓解,续以原方加减3一4剂,观察随访2一3年未复发。另对8例
经灌肠复位后的肠套叠患儿用本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每例服药5剂,随访l
一3年,均未再发。
[处方来源]江苏省如皋县薛窑区卫生院张万能。
[处方备注]小儿肠套叠的病机为本虚而标实。本虚是小儿脏腑娇嫩,易致肠胃
功能紊乱,中气下陷;标实是肠道阻滞,气血郁积。对全身状况尚好的早期患
儿或经灌肠复位的患儿,可用中药补益升提中气,适当佐以调气活血,使清气
得升,气血流畅,胃肠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从而起到肠套叠复位及预防复发的
效果。尤其对反复发作的肠套叠患儿,目前现代医学尚无十分有效的预防方
法,本方值得试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百日咳)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一3周。从发病开始至痉咳出现,称
卡他期,约7一10天,可见咳嗽、流涕、轻微发热,咳嗽逐渐加童,转为阵
发,有日轻夜重之势。痉咳期一般为2—6周,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时频
频短促咳嗽10余声以至数十声,接着发出一种特殊的吼声,如此咳嗽,反复数
十遍,直至粘痰咳出为止。痉咳同时可有呕吐、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涕泪
纵横等症象。发作后极度疲乏,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一次发作。哭吵、进食、给
药、奔跑等均能诱发。新生儿及6个月内婴儿,由于咳嗽无力,往往无症咳、
吼声表现,而出现阵发性窒息,严重者有抽搐等症。痉咳停止,咳嗽逐渐好转
到不咳为恢复期,约1一2周。
本病由百日咳杆菌感染而引起,任何年龄都可得病,但绝大多数发生于5岁以
下的儿童,新生儿亦易患病。百日咳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进入易感者呼
吸道后,在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生长繁殖,并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引起粘膜发
炎,产生大量脓性渗出液,引起痉咳。本病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气肿、心脏
扩大和瘀血现象。病后有持久性免疫力,很少第二次发病。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流行时的接触史,结合症咳等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非
典型者,与感冒类似,但感冒症状经治疗后好转而咳嗽却逐步加剧,出现日轻
夜重的现象,但肺部无异常体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早期血白细胞总数多明
显升高,淋巴细胞占60一80%,对诊断很有帮助。卡他期鼻咽拭子细菌培养,
阳性率可达80%以上,可为确诊提供更有力依据。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除一般疗法和疗法外,主要用抗菌素进行治疗,
早期效果较好,但起病4周后由于细菌已不是主要因素,故效果往往不佳。
本病中医认为由于内蕴伏痰,外感时行风邪所致。邪伤肺卫,卫气郁闭,肺气
受伤,外邪与伏痰相结,阻遏气道,而致肺气上逆为患。由于气机失调或痰热
壅遏而侵犯他胜,造成胃气上逆,肝气横逆,蒙闭心包,扰动脉风等变症。可
按寒热属性分为寒重型、热重型。痉咳期多热灼肺津,痰热互结,并有内陷手
足厥阴而见神昏抽搐等变证
1.[处方名称]百天宁咳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平喘。主治百日咳痉咳邪气盛实或实多
虚少者。
[处方组成]炙百部10一15克、鲜侧柏叶10一15克、天竺黄10克、杏仁10克、前胡
10克、葶苈子10克、生甘草10克、陈胆星5一10克、广地龙5一10克、鲜石胡荽
10一克、大枣3一5枚。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上、下午各2次分服。
[辨证加减]咳而喘重者加炙麻黄3克;呕恶甚者加姜半夏10克;咳血者加炙紫菀

10克;鼻衄者加白茅根15克;发热重者加生石膏20克(先煎)。
[疗程疗效]治疗50例,临床体征、痉咳和鸡鸣音消失为治愈,其中5天内治愈者
例,10天内治愈者14例,15天内治愈者10例。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者15
剂。
[处方来源]浙江省镇海县下邵卫生院傅崇林。
[处方备注]百部润肺化痰;天竺黄清热镇咳;杏仁宣肺止 咳,前胡宣脑化痰,
杏仁、前谈助百部、竺黄以开肺闭而祛痰涎;事 访干泻肺定喘;陈胆星煤湿
化痰;地龙降气平喘;石胡姜、侧柏叶清 热解毒,活血凉血;甘草、大枣调
和诸药。本方对百日咳早、中 猢,证尚属实者颇有效
2.[处方名称]痉咳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降气。解痉止咳。主治小儿百日咳阵发性痉咳。
[处方组成]旋覆花(包)5克、半夏5克、前胡5克、杏仁5克、苏子5克、陈皮3
克、地龙干9克、代赭石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风寒重加蜜炙麻黄、白芥子;风热重加蜜炙麻黄、石膏、葶苈子;
痰多加胆星、秋石丹;夹有衄血,或痰中带血、结膜出血加白芨、桑白皮;肺
气虚加黄芪、太子参、五味子。
[疗程疗效]治药153例,痊愈1例(83.7%),好转例(15.7%)。其中1例
(0.6%)合并肺炎,配合抗菌素治疗,列为无效。有效率达99.4%。其中5一7天
内治愈104例,8一12天内治愈46例,13~14天内治愈2例,平均7天临床治愈。
[处方来源]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医院张超景。
[处方备注]本方用旋覆花、代赭石、苏子肃肺降逆;半夏、陈皮化痰;前胡、
杏仁、甘草宣肺止咳;地龙解痉平喘。诸药降中有升;宣肃相配,看似平常,
其实调剂得法。再加辩证加减亦颇得当,故能有效地变化运用于百日咳各证

3.[处方名称]百旋龙赭汤
[功能主治]功能肃肺解痉,化痰止咳。主治小儿百日咳。
[处方组成]百部10克、旋覆花6克(包)、地龙5克、代赭石15克(打)。大贝
母6克、黄芩3克、天冬6克、麦冬6克、炙枇杷对1张。水煎服。
[辨证加减]咳而呕吐痰诞者加川连、陈皮、法半夏;舌苔黄腻者加萎仁泥。黛
蛤散(包);痉挛性咳嗽较剧者加白僵蚕、制胆星、全蝎;咳而鼻衄及球结膜
出血者加白茅根、藕节炭、生地炭、蒲黄炭。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20例,服5剂而愈者10例,服10剂而愈者例,服20剂而愈
者80例,服剂而愈者4例。以痉挛性咳嗽完全消除,血白细胞检查正常者为
痊愈。
[处方来源]陈建平。
[处方备注]本方用百部、贝母止咳化痰;黄芩清上焦肺胃之热;旋覆花、代赭
五平肝降逆止呕;地龙解痉;天麦冬养阴肃肺;枇杷叶理气化痰。针对百日咳
肺明日虚之病机。具有较可靠之疗效。
4.[处方名称]百远革苈汤
[功能主治]功能镇咳化痰,泻肺降逆。主治小儿百日咳控咳期。
[处方组成]炙百部10克、炙远志6克、葶苈子10克、杠板归20克、海浮石10克、
黛蛤散10克(包)、炙冬花10克、姜半夏6克、象贝母9克、生甘草4克;水煎
服。以上为7一5岁小儿剂量,婴幼儿药量酌情减至半。
[辨证加减]肺热痰稠不易咯出者加夭竺黄、鲜竹沥;温盛苔腻者加陈皮、厚
朴;目浮明显者加车前子、桑白皮;伴有鼻衄或巩膜出血者加茅根、仙鹤
草。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136例,其中服药10剂以内,阵咳停止者92例(67.6%),阵

咳减轻者37例(.2%), 无效7例(5.2%)。
[处方来源]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周文华。
[处方备注]本方用百部镇咳;远志化痰;葶苈子泻肺;海浮石。黛蛤散、象贝
母清肺消痰;半夏、冬花降逆下气并能止呕;扛板归为民间用治百日咳之草
药。故本方为重剂泻肺镇咳之剂,往往能使痉咳重症迅速获效
5.[处方名称]养阴润肺汤
[功能主治]功能养阴清热,化痰止咳。主治百日咳痉咳不止者。
[处方组成]北沙参、麦冬、款冬花、炙百部、白前、花粉、钩藤、海浮石,水
煎服。剂量按不同年龄酌用。
[辨证加减]呕吐加竹茹;鼻口出血加白茅根;痰多加苡仁;眼睑浮肿加车前
子。
[疗程疗效]治疗70例,本方对于百日咳可有明显止咳效果和缩短病程作用,一
般用药2一4剂咳嗽即可明显减轻,6-8剂控咳可止。
[处方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儿科董静。
[处方备注]小儿体属纯阳,素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特点,感受百日咳邪毒
后,外邪易从热化,火化灼液成痰,阻遏之道以致咳而不已,尤其至痉咳期,
伤阻更为明显,故治疗中时刻注意存阴养阴甚为重要。本方取养阴化痰,润肺
止咳诸药,有滋阴而不恋邪,祛痰而不伤阴之特点,故对百日咳有伤阴之象者
甚为适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六子饮
[功能主治]功能化痰止咳,降气行水。主治小儿百日咳。

[处方组成]炒牛蒡子5克、炒苏子5克、旋覆花子5克、炒葶苈子3克、青蒿子3一
5克、炒山楂子6克。煎汁15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服1剂。
[辨证加减]风寒表证者加麻黄、杏仁;风热表证者加苏叶、薄荷;痰诞清稀者
加法半夏;痰浊粘稠者加浙贝母、前胡;痰黄稠难出者加桑白皮、川贝母;咯
血者加白茅根、白芨、百合、冬瓜仁;肺胃阴液已伤者加南北沙参、川石斛、
天麦冬等。
[疗程疗效]治疗例,经7天治疗顿咳消失者为例,减轻者2例,临床效果理
想。
[处方来源]安徽省滁州市人民医院马荫龙。
[处方备注]本方用炒牛蒡子宣散肺卫;炒莱菔子祛痰降气;炒葶苈子泻肺利
水;旋覆花子降气消痰;青蒿于解肌;炒山楂子化痰消食。对于瘟疫毒部侵及
肺胃。肺失清肃,胃炎和降,痰湿阻遏而致气郁之证颇为相合。方简而效著,
较为可靠
7.[处方名称]百咳丸
[功能主治]功能化痰,污水,消食,镇咳。主治小儿百日咳正盛邪实,痰涎壅
肺之证。
[处方组成]甘遂克、大戟克、芫花克。分别用醋炒至焦黄,共研细宋,
面粉60克炒黄,加适量水熬成糊,然后合诸药制成丸,如梧桐子大。1至2岁每
次1丸,3至4岁每次2丸,5至7岁每次3丸,7至10岁每次4丸。每天清晨1次服
下,重证可服2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3例,一般服药3至5无病即可痊愈,个别病情严重者,可
服药至15天左右而愈。
[处方来源]湖北中医学院任国顺。

[处方备注]本方三味药均系化痰泻水之品,攻逐甚锐,对于百日咳邪毒望盛,
痰诞充斥者,每有立竿见影之效,然三药皆有小毒,当注意配制之法,并掌握
剂量,不宜太过。且百日咳迁延日久必有肺阴、胎气受损之证,即直及时给予
养阴清肺镇咳之剂,不可执此一方而遍施诸证。(
8.[处方名称]芦杏芩贝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肺化痰止咳。主治百日咳卡他期和痉咳期。
[处方组成]芦根6克、杏仁6克、黄芩6克、桔梗6克、蒌皮6克、冬瓜子6克、百
部6克、浙贝9克、竹茹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83例,发病时间均在3周以内,服药后1周痊愈62例,2周痊愈14
例,7例无效。
[处方来源]浙江省永嘉县碧莲区卫生院胡中枚等。
[处方备注]本方萨根清热生津;蒌皮、浙贝、百部、冬瓜子黄芩清肺化痰;杏
仁、桔梗宣肺止咳;竹茹和胃止呕。本方有轻清宣解之特点,于百日咳早期颇
为相宜
9.[处方名称]百贝汤
[功能主治]功能止咳祛痰,消炎抗菌。主治百日咳各期无其他并发症者。
[处方组成]百部10克、贝母10克。水煎2次,共200一500毫升,每日分3次服。以
上为2岁以下小儿童,3~5岁两药各用15克,大干5岁两药各用20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50例,例服2剂(6天)、18例服3剂(9天)后,痉咳症状及肺
部体征消失,白细胞下降至正常。余5例第2剂后痉咳好转,因仍咯脓痰加用红
霉素,继服本方2剂,症状、体征均消失。
[处方来源]湖南省酸陵县人民医院吴妙英等。
[处方备注]百部、贝母为常用咳嗽祛痰药。现代研究表明,百部含有百部碱可
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贝母则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呼吸道粘膜炎症,两
味药相配止咳作用更为明显,且百部有抑制百日咳杆菌作用。
10.[处方名称]解痉咳汤
[功能主治]功能冻肝解痉。活肺豁痰,抑菌止咳、主治百日咳痉咳期阵发性、
痉挛性咳嗽。
[处方组成]僵蚕3克、全蝎3克、蝉衣3克、地龙3克、杏仁3克、胆南星3克、天
竺黄3克、青黛4克、甘草4克、黄芩4克、地骨皮4克、全瓜蒌4克、百部4克,
水煎服。
[辨证加减]呕吐者加旋覆花3克、代赭石10克;结膜下出血或痰带血丝者加藕节
6克、鲜白茅根6克、菊花3克。
[疗程疗效]治疗50例,痊愈37例(14天内痉咳停止),显效13例(痉咳次数和程
度明显减轻)。
[处方来源]林文宗。
[处方备注]本方用僵蚕、蝉衣、全蝎、地龙,皆为虫类熄风解痉,化瘀开结
药,有搜风通络之功;可以缓解气管和支气管壁的痉挛,并能提高免疫机能和
抑菌、祛痰止咳之功能;青黛、黄芩、地骨皮为凉肝清肺,泻热解毒之剂;天
竺黄、胆南星、瓜蒌实为清化痰热之品;百部、杏仁润肺化痰。本方组织严
密,配伍合理,作用全面,对百日咳之痉咳具有较可靠的疗效
11.[处方名称]羚黛百茶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泻肝肺,降气止咳。主治百日咳阵发性痉咳。
[处方组成]羚羊角粉0.6克、黛蛤散15克(布包)、百部10克、黄芩10克、桑皮
10克、天竺子10克,水煎服。羚羊角粉分2次开水调服。
[辨证加减]痰多加苏子、车前子,莱菔子,或加贝母、蒌皮、葶苈子;发热加
连翘、地骨皮;衄血,痰中带血加茅根、生地、仙鹤草;并发肺炎加银花、蒌
皮、鱼腥草,或合府杏石甘汤。
[疗程疗效]治疗80例,治愈64例(占80%),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
92.5%。
[处方来源]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崔华。
[处方备注]百日咳病变部位虽在于肺,而其病理机制却在于肝,故痉咳期的治
疗当以泻肝降火熄风,泻肺化痰清热为大法。羚羊角于肝熄风,清热镇静;黛
蛤散清热化痰;百部润肺止咳;黄芩、桑皮、天竺子清肝泻肺,降气止咳。故
本方可针对病机而使肺得肃降,痉咳可除
12.[处方名称]紫茶汤
[功能主治]功能祛痰解毒,养阴活血。主治小儿百日咳。
[处方组成]紫草10克、矮地茶10克、沙参10克、桑皮10克、杏仁6克、贝母5克、
桃仁5克、甘草5克,水煎服。7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痉挛性阵咳者加葶苈10克、地龙5克;咳痰多者加竺黄3克、胆星3
克;痰呕甚多者加赭石10克、法半夏5克;面目浮肿者加肺经草10克、鸭跖草
10克;咳血较多者去桃仁,加茅根克、藕节10克;肺气虚者沙参加至克。
[疗程疗效]治疗100例,痊愈85例,好转10例,有效率为95%;病情未改善而用
他法者5例。

[处方来源]湖南省新化县坐石卫生院黎仲慈。
[处方备注]紫草能透疹解毒活血;矮地茶具有解毒祛痰,凉血之功;沙参、甘
草有养肺牌之效;杏仁、贝母利肺止咳;桑皮、桃仁消痰活血。故本方能解除
邪毒面扶助正气,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13.[处方名称]地丁胡荽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镇咳化痰,消炎解毒。治疗百日咳。
[处方组成]紫花地丁500克、石胡荽7克、积雪草75O克、枇杷叶150O克、小金
钱草75O克、万毒虎75O克,。一点红750克、忍冬藤1500克、百部0克、冰糖
500克(后下)。水煎两次,每次加水过药面,煮后半小时去渣,并编波至
6000毫升,后加3%防腐剂苯甲酸,备用。用法;5岁1天量毫升,分3次服。
婴幼儿用量酌减,5岁以上用量酌加。6一8天为1疗程。(注;上方剂量为一大
料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66例,痊愈者131例(78.92%),其中最快服药2天即痊愈者6
例,最慢服12天痊愈好转者1例(15.05%),无效者10例(6.02%),以炎症
期为疗效更好。
[处方来源]黄明清
[处方备注]本方由九味清热解毒、化痰镇咳之中药组成。然该方毕竟苦寒较
重,对于体气虚弱之久不甚相宜。本万名由编者所拟
14.[处方名称]顿咳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降肺气,豁痰清热,解癌止咳。主治百日咳阵发性痉挛性咳
嗽。
[处方组成]蜜炙楷杷叶15克、白芥子2.5克、苦参15克、麻黄7.5克、大黄2.5~5

克。前三味用水350毫升煎洗后,加入麻黄、大黄再煎至45毫升。此为1周岁小
儿1日量,分3决温服。其他年龄可酌情增减。
[辨证加减]兼虚寒腹泻者,去大黄;恢复期可加杏仁、紫菀、百合等。
[疗程疗效]治疗4例,病程在1周以内者107例,1周一2周者78例,2周以上者39
例。以临床症状消失,咳象转为正常者为治愈;痉咳消失,血象正常,但仍有
咳嫩为好转;痉咳未缓解者为无效。服药1周以内治愈117例。1周以上一2周以
内治愈者69例,共治愈186例,占83%;好转32例,占14.3%,无效6例,占
2.7%。
[处方来源]吉林省通化中医院彭永礼。
[处方备注]本方取麻黄宜肺驱表,止咳平喘;枇杷叶清肃肺气,降道平喘,与
麻黄同用一宣一肃,使肺行宣降之职;白芥子善祛胶稠粘痰,镇咳止痉;苦参
清热解毒。并可监制麻黄、白芥子之热性;大黄通肠涤垢。
15.[处方名称]双冬痉咳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润燥,祛痰止咳,降逆止呕。主治百日咳痉咳期。
[处方组成]天冬克、麦冬克、百部10克、瓜蒌仁10克、桔红6克。竹茹6克、
半夏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素有肺虚泄泻者天冬、麦冬各用18克。
[疗程疗效]观察31例,均于服药当晚痉咳即明显减轻,3剂后痉咳基本消除,再
予5剂以巩固疗效。31例全部控咳停止。停药观察1月,部分患儿在外感风邪后
仍有阵咳,但症状轻微,处理即消除。
[处方来源]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孙英华。
[处方备注]天冬养阴清热,麦冬润肺祛痰,长于治肺有燥热而致咳嗽,痰稠气

逆诸症;百部镇咳;瓜蒌仁清化痰热,祛痰止咳;桔红健脾燥湿化痰;竹茹清
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6.[处方名称]镇咳活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镇咳化痰,止痉活血。主治百日咳卡他期或痉咳期。
[处方组成]百部9克、炙紫菀9克、代赭石10克、白附子6克、白僵蚕6克、川芎6
克、乳香6克、胆南星4克,水煎服。此为1岁患儿剂量,按年龄大小可酌情增
减。
[辨证加减]伴发热者加黄芩9克、谈竹叶6克;盗汗者加五味于10克、百合9克;
呕吐者加姜半夏、陈皮各6克;鼻衄者加藕节炭10克、焦栀子9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400例,卡他期者服本方1一3剂即可截住阵嗽,痉咳期者需
服本方6剂而咳停,发病2月后就诊,需服本方8一10剂才可治愈。有百日咳症
状越严重,使用本方疗效越好之特点。
[处方来源]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汪德云。
[处方备注]百部、紧菀润肺止咳;代赭石降气镇咳;白附子、白僵蚕、胆南星
解痉化痰;川芎、乳香活血通络。本方对百日咳能有效地制止痉咳,且百部等
药有抑制百日咳杆菌功能,故又能消炎杀菌。
17.[处方名称]鲜侧柏叶煎剂
[功能主治]功能镇咳,祛痰,平喘,镇静。主治百日咳阵发性痉咳,无脑和肺
部并发症者。
[处方组成]新鲜例柏叶,每日量为1岁20克,1一5岁一50克,6一10岁6O一100
克。加水200一400毫升,煎成一90毫升,1日服6次,每次15一50毫升。7天为
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一般在治疗3天后痉咳可以减轻。观察92例1-2个疗程,临床症状消
失,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恢复正常者80侧;阵发性痉咳明显减少或转为轻咳,白
细胞及淋巴细胞接近正常比例者10例;临床症状及血象检查无好转者2例,未
发现毒性反应。
[处方来源]安徽省巢湖地区人民医院方云琪。
[处方备注]侧柏叶一般作为凉血止血要药使用,而《本草衍义补遗》曰:“柏
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此言颇能阐释
临床有用柏叶治肺结核者,有用之治单纯型或喘息型之慢性气管炎者,有用之
治百日咳者。本方治疗越早,疗效越高,疗程也越短
百日咳方
[药物]龙胆草、钩藤各 50 克,白蜜 500 克,白醋 50 克。 [用法]
将龙胆草加水 250 毫升煮沸后,以文火煎 15 分钟,加入钩藤 同煎 5 分
钟,去渣,再加白蜜与药液共煎至药液浓缩,最后加白醋拌匀即成。 每天服
4~6 次,每次 10~20 毫升,温服。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
疗百日咳有疗效。 [病例]张×\u652X女,4 岁。因患百日咳经中西药多次
治疗不效,以此方 治疗 1 个疗程后诸症悉除。 [来源]杨宜棋,湖北中医杂
志  
苏把合剂   
[药物]苏叶、枇杷叶各 10 克,龙胆草 6 克,花椒 1 克,红糖 15 克。
[用法]上药用清水煮沸 10~15 分钟,加入红糖微火熔化,少量频服,
2 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特别是百日
咳的中 后期效尤佳。 [病例]蔡×\u652X男,5 岁。因患百日咳,经中西医
多种方法治疗,咳稍 减,但夜间仍有剧咳,有时呕吐食物。服此方 2 剂后,
剧咳大减,呕吐已止, 继服 4 剂而愈。 [来源]廖鹤龄,四川中医
  鹭鸶糖浆  
  [药物]生麻黄、光杏仁各 20 克,生石膏 60 克,炙蜈蚣 5 克,干蚱
蜢 (或僵蚕代)、生甘草各 1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取
药液 300 毫升;药渣再加水 300 毫升, 煎取药液 200 毫升。合二次
药液,过滤再煎沸后加白糖 100 克即可。每天服 4 次,1~4 岁每次 5
毫升,5~8 岁每次 10 毫升,9~12 岁每次 15 毫升,  12 岁以
上每次 2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多例,均获良效。 [病例]严
××,女,7 岁。患儿阵发性剧咳已 10 余天,咳如鸡鸣,涕 泪俱下,痰中带
血,眼结膜充血,伴恶心呕吐。以此方药治疗,每天服 4 次, 每次 10 毫

升,连服 5 天,病减轻,再服药 3 天痊愈。 [来源]顾处真,等。浙江中
医杂志
百葶汤  
  [药物]百部、鱼腥草各 12 克,葶苈子 4 克,桑白皮、浙贝母、栝蒌
皮、地骨皮各 5 克,甘草 3 克。此为 3 岁药量,年长儿童可酌加。 [用
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100 多例,均为痉咳
期,一般 2~3 剂获效。 [来源] 叶益丰.浙江中医杂志
镇咳活血汤   
[药物]百部、炙紫菀各 9 克,代赭石 10 克,白附子、白僵蚕、川芎、
乳香各 6 克,胆南星 4 克。此为 1 岁患儿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服。一般服 3~6 剂可治愈。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400 例,获得较
好的疗效。 [来源]汪德云.河北中医
马齿苋合剂   
[药物]马齿苋 20 克,炙百部、生石膏、浙贝母、侧柏叶各 10 克,麻
黄、杏仁、甘草各 5 克。 [用法]水煎 2 次,合并疑液,再煎浓缩至 15
0 毫升。每天服 3 次,4 岁以下每岁每次服 10 毫升,5 岁以上每次服 5
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102 例,痊愈 90 例,显效 8 例,有
效 4 例。 [来源]陈治水,浙江中医杂志
百咳方  
  [药物]百部、射干、枳实、天冬、麦冬、川贝母各 6 克,紫菀 9 克,
鸡苦胆 1 个。 [用法]前 7 味药用文火煎取药液 100 毫升,分 2 次冲鸡
苦胆(将鸡苦 胆焙干,研细末,分 2 次)温眼。8 岁以下每天服 1 个鸡苦
胆,8 岁以上每天 服 2 个。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35 例,治愈 33
例,无效 2 例。 [来源]张顶方,山东中医杂志
百日咳合剂  
  [药物]天竺黄 15 克,秦皮、百部各 12 克、罂粟壳、甘草各 10
克。 [用法]将上药煎 3 次,每次 30 分钟,合并药液,浓缩成 100 毫
升(也 可制成糖浆,制时须将滤液合并浓缩一倍,加入 65%的白糖,再行
浓缩,待 温度 80℃对加入 0.3%的苯甲酸即可)。饭前服,每天服 5
次。6 个月~1 岁者每次 1.5~2 毫升;1~3 岁每次 2~3 毫升;3
~6 岁者每次 3~4 毫升;6 岁以上每次 4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
百日咳 30 例,治愈 22 例,好转 6 例,无效 2 例。 [病例]赵×\u652X
男,4 岁。眼睑浮肿,阵发性呛咳已 3 周,咳时两手握 拳,弯腰曲背,舌向
外伸,伴呕吐,面红耳赤,目鼻出血,颈脉怒张,喉中 痰鸣如水鸡声,每次
咳嗽稍停,又如上反复多次,最后吐咳出稠痰。诊断为 百日咳。以此方治疗
3 天症状减轻,7 天后痊愈。 [来源]景其昌,等。四川中医
青百贝散
[药物]黑皮三叶青 30 克,百部、浙贝母各 35 克。 [用法]上药共研
细末,分 10 包。每天服 2 次,每次 1 包,温开水冲服。5 天为 1 疗
程。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46 例,痊愈 40 例,有效 3 例,无效 3
例。 [病例]江×\u652X男,4 岁。咳嗽夜甚,呈阵发性,咳时连续剧咳,
伴面 红目赤,恶心呕吐,最后呈一鸡鸣音而止。以此方治疗 1 疗程后痉咳消
失, 继服 1 剂,咳嗽止,病愈。 [来源]俞增恩。浙江中医杂志

(便秘)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便秘是指大使干硬,隔时较久,通便时有困难。
本病主要表现为粪使坚硬,排出困难,无每天一至二次的排便,有时由于粪便
擦伤肠粘膜,而使粪块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粘液,排便时肛门有痛感,严重者
可导致外痔或直肠脱垂,使秘日久者,常有精神、食欲不振。
婴儿自出生后即使秘者,应注意与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对儿童患者也应和神经
性及器质性梗阻鉴别。必要时应作直肠指检,如能触及大量硬粪块,随后排出
大量粪便,症状亦随之消失,可排除器质性梗阻。
现代医学认为饮食量不足,消化后残渣少,日久营养不良、腹肌肠肌瘦弱张力
低,可导致顽固性便秘;或食物成分不适宜,蛋白质多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肠内容物发酵少,大便干燥,次数也少;食物过细,缺乏渣滓,也容易便秘;
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习惯,未形成排便条件反射,肠
肌松弛而便秘;缺少体力活动,常用泻剂灌肠或患佝偻病等,都能使肠壁肌肉
无力,功能失常而便秘。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是改善饮食的内容和习惯,训练排便习惯,必要时可
于临睡前服用泻剂。用小片肥皂条或开塞露注入肛门,均可刺激肛门,引起排
便。
中医认为小儿习惯性便秘多因肠燥津亏所致,由于过食辛热厚味,胄肠积热,
或热病之后,耗伤津液,肠道燥热,津液失子输布,不能下润而大便干结,难
于排出.也可因病后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津少则不能滋润
大肠,使大便排出困难。
1.[处方名称]蒲公英煎剂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缓泄。主治小儿热性便秘。
[处方组成]鲜蒲公英全草或干品全草,用量60~90克,水煎至50~100毫升,每
日1剂顿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次服。药煎好后,可加适量白糖或蜂
蜜以调味。疗程视病情而定。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例(其中热病后使秘为20例),病程为3个月~3年。服药3剂
治愈者4例,5剂治愈者18例,9剂治愈者8例。

[处方来源]解放军第155医院谭衡均。
[处方备注]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根本植物,处方用名有蒲公英、公英、黄花地
丁、黄花苗等,味苦、甘,性寒,入肝、肾经,具有消热解热及级泄、消肿散
结之功效。今取其清热解毒及缓泄之功能,用全草治疗小儿热性便秘,临床取
得较为满意效果,但对非热性便秘不宜应用。在服药治疗同时,须养成每天定
时大便的良好习惯,多饮水和多吃青莱,注意运动以增强胃肠蠕动功能。(
2.[处方名称]大甘金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通泻腑实。主治实热内壅,胃失和降之小儿便秘。
[处方组成]大黄9克、甘草6克、金银花9克,上药加冷水适量,煎至沸腾后用文
火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频频喂服。头汁服尽仍不排便者,则用原药渣加冷
水重煎,服法如前,直至通便为止。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2例,均获痊愈,服头汁痊愈者6例,服二汁痊愈者4例。
[处方来源]湖北省新州县辛冲卫生院吴自生。
[处方备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不耐攻伐,故不可峻下,
本力大黄清热毒,泻腑实,以荡涤肠胃实热;甘草味甘,以缓大黄之性,兼能
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以助大黄之力。三药组合,既能快速逐邪外出,又不
伤具生发之气,中病即止,邪去正安
3.[处方名称]榔香饮
[功能主治]功能理气宽中,导滞通便。主治新生儿便秘。
[处方组成]槟榔4克、沉香4克、炒乌药4克、陈皮4克、厚朴花4克、枳壳4克、
木香4克、生大黄3克(另包泡服),上药每日1剂,水浓煎,多次喂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新生儿便秘8例,年龄最小的2天,最大的天;病程最短的2
天,最长的7天,一般服药2-3剂即愈。
[处方来源]于建华。
[处方备注]新生儿便秘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多因胎禀母热,胃肠积热,胃
失和降,肠道气机不畅所致。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为肠蠕动功能障碍而致肠
梗阻,胃肠积热和肠道气滞为本病之关键。本方中以槟榔、沉香、乌药、木
香、陈皮理气宽中,攻积导滞而增强胃肠道蠕动,使大便能够顺利排出,以主
大黄、枳壳、厚朴花泻热通便,理气导滞。诸药配伍有理气宽中,导滞通便之
功效,适宜于治疗新生儿便秘,临床上有一定疗效。(
4.[处方名称]增液合剂
[功能主治]功能养阴增液,润肠通便。主治小儿虚证(阴津不足)之便秘。
[处方组成]生地12克、女贞子12克、玄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生白术12
克,每剂2煎,煎液为20毫升。每次10毫升,1日2次。
[辨证加减]阴虚明显者加当归9克、生白芍12克;腹胀、便坚,4~5天解便1次
者加枳实9克,以上各单味药制成浓煎剂,每毫升含2克生药,可随症加减。
[疗程疗效]治疗60例,显效43例,有效8例,无效9例。一般服药2~5剂有效,总
有效率为85%。
[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时毓民等。
[处方备注]小儿虚症便秘以肠燥伤津多见,常见于热病之后。本方用玄参、麦
冬、生地增液润燥;石斛、当归、生白芍、女贞子养阴润肠,枳实行气除痞。
实验证明枳实、石斛均有增强胃肠蠕动之功。随着大便通畅,食欲增加,内热
症象也减轻或消除。本方实有增液行舟之功。本方副作用虽小,但对年幼小儿
应先试用半剂,以免产生腹泻

5.[处方名称]银菊饮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通腑。主治饮食不当、胃肠积热的大便干燥,排出困难。
[处方组成]银花18克、菊花18克、甘草8克,每日1剂,轻煎2次,取汁为茶频
饮。2岁以下饮100~200毫升,2岁以上服0毫升。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80例,均在服药后小时内,顺利排出软便。
[处方来源]湖北省沙市中医医院李江。
[处方备注]小儿便秘多为饮食不当,过食肥甘而少食蔬菜,以及生活起居不规
律而无按时大便习惯等因素,从而导致胃肠积热,津液失布,蠕动不足,使大
便干燥,排便困难。虽为小症,然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小儿消化功能。本方原
为治疗疔疮痈疖之方,但取其有清热通腑之功,用以治疗小儿便秘。方中银
花、菊花、甘草均有清热之功,既可清上焦之热,亦能解下焦之热,通利腑
气。全方作用平稳,味甘易服,本方较性猛峻下之品,无伤正耗气之弊,且用
药简单
通便茶
[药物]胖大海 3 枚。 [用法]上药放在茶杯或碗里,沸水约 150 毫升
冲焗 15 分钟,少量分 次频频饮服。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大便不通 3
2 例,均收显效。 [病例]刘××,男,2 岁 6 个月。大便不通 3 天,食少
腹胀,用开烧 露则便通,药停如故。以此茶治疗 1 次,大便通畅,随访 1
周,大便每天 1 行。 [来源]秦亮.浙江中医杂志
大黄粉
[药物] 大黄适量。 [用法]上药烘干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大黄粉 10
克加少量酒调成糊 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覆盖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 10
分钟,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便秘 30 例,痊愈 28 例,有效
2 例。 [病例]王×\u190X大便干结,3~4 天 1 行,身热面赤,口渴尿
赤,纳减呕 吐,舌质绛,指纹紫滞。用此方 1 天,排出羊屎状大便,余症减
轻,再敷 1 天,大便通畅,诸症消失。 [来源]  刘相敏.浙江中医杂志
银菊饮   
[药物]  金银花、菊花各 18 克,甘草 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取药液为茶频饮。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便秘 180
例,均获效。 [来源]   李江.湖北中医杂志

(白喉)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白喉是由外感疫毒之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痛、声音嘶哑、气
憋、犬吠样咳嗽及咽、喉、鼻等部位的粘膜出现灰白色假膜为主要特征。  
分证论治   
  (一)常证
  1。风热疫毒
  证候表现 本病初起,发热微恶寒,头痛,咽痛,稍咳,微有汗出,咽部
红肿,有点状或片状白膜,苔薄白,脉浮数。 .
  辨证要点 本症见于白喉初起,病情较浅,为风热疫毒之邪客于肺胃之门
户所致,与风热外感相似,其所异者,是咽部有白膜,咳嗽较频,声音嘶哑。
本证有外感风热证候,以此可与下面两种证候区别.在本证阶段,早期诊断是
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治法主方 疏风清热,利咽解毒。银翘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银花、连翘、薄荷(后下)、牛蒡子、芦根、山豆根、土
牛膝。
咽部红肿疼痛较甚者,加黄芩、挂金灯,身热、心烦、口渴,加天花粉、生石
膏以清热生津,大便秘结,加全瓜蒌、生大黄以润肠通便。
  白喉为风热疫毒燥邪所致,一般以辛凉清解为主,不宜用辛温发散之法,
故不拘泥“白喉忌表”,应按临床证候表现辨证论治。若白喉初起病情较重,表
里俱热,可用除瘟化毒饮(桑叶、葛根、蝉衣、生地、贝母、山豆根、僵蚕、
黄芩、山栀)以清热泻火,清肺生津,消痰散结。此方见于《时疫白喉捷要》
一书。
  2.阴虚燥热
  证候表现 发热口干,干咳少痰,咳声嘶哑如破竹,喉间干燥,咽及乳蛾
布有白膜、或灰黄色假膜,舌苔少或薄黄,舌质红绛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 疫毒之邪化燥,损伤肺阴,或小儿素为阴虚之体,内有伏热,
故易伤阴耗津,多由风热之证转化而来。本证与阴虚咳嗽相似,但病情较重,
咽有白膜、咳嗽声嘶、呼吸不利为辨证之要点。
  治法主方 养阴清肺,泄热解毒。养阴清肺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生地、玄参、麦冬、丹皮、川贝母、薄荷、白芍、甘
草、土牛膝。夹有表证者可加桑叶、葛根等,燥热郁甚便秘者,加瓜蒌仁、生
大黄、玄明粉以通腑泄热,热重口渴者加生石膏、天花粉、鲜芦根、知母以清
热生津。
  此方为治疗白喉的著名方剂,适用于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疫毒,化燥灼
津,热毒熏蒸而引起的白喉.
  3。痰火疫毒
  证候表现 身热面赤,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咳嗽如犬吠,声音嘶哑,喉
间痰鸣,口唇青紫,恶心呕吐,便秘尿赤,咽喉红肿,白膜成片布于咽喉,不
易擦去,舌质红赤,舌黄腻,脉洪数。
  辨证要点 本证为白喉重证,由疫毒化火,灼津为痰,壅于肺胃,搏结咽
喉而致,病情危笃。以高热烦躁、痰鸣喘促、呼吸不利、咽喉布满白膜为辨证
要点,病变部位仍在肺胃。
  治法主方 泻火解毒,清热化痰。神仙活命饮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生石膏(先煎)、板蓝根、黄柏、玄参、山栀、土牛膝、
龙胆草、马兜铃、生地、川贝母、.胆南星等。津伤阴虚明显者,苦寒之品易

化燥伤阴,故宜轻用,中病即止,可加用鲜石斛、鲜生地、鲜沙参,便秘加生
大黄、芒硝。神昏谵语或斑疹隐隐加水牛角、丹皮等。若喉间痰浊壅盛,呼吸
困难,极度烦躁不安,可用解毒雄黄丸以涌吐痰涎秽浊。
  此证疫毒化火,必须苦寒泄火.叶天士谓;“苦寒直降里热”,但应注意苦
寒易化燥伤阴,须固护阴液。若出现喉梗阻者,可考虑气管切开,以救危急,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抢救.
  (二)变证
  1。疫毒损心
  证候表现 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较大儿童自诉头晕心悸,胸
闷气短,头额汗出,四肢不温,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或结代。严重者可
见四肢厥冷,呼吸短促,面色苍白或青紫。脉微细欲绝。 、
  辨证要点 本证可出现在起病数日.内,也可发生在疾病恢复期。面色苍
白、心悸胸闷、四肢不温、脉沉细弱等心阳虚衰表现为其辨证要点。患儿心
率、心音、心律改变,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升高,甚至心力衰竭表现,均可协
助本证辨证。本证与其它热性病引起的心阳虚衰有类同,但可以白喉症状表现
鉴别。 ,
  治法主方 益气养心,复脉固脱。生脉散。
  方药运用 益气复脉选用独参汤,或人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亏证见
舌红少苔,脉细弱,可用生脉散或用生脉注射液以益气救阴。由虚致脱者气阴
衰竭,须济阴扶阳,可选用四逆加人参汤。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为肾阳虚衰,
可用参附龙牡救逆汤以回阳固脱.此证较危重,应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
  本证因疫毒内攻,耗伤气阴,损及于心,引起心阳不振,因此除有心阳虚
衰的症状外,还要密切注意白喉症状的轻重,宜急则治标,或攻补兼施。
  2。疫毒窜经
  证候表现 语言不利,吞咽困难,饮水时易从鼻孔呛出,目斜视,眼睑下
垂,或口角喁斜,肢体瘫痪等。
  辨证要点 此证发生率较疫毒损心为少,可出现在起病数日、内,但大多
数发生在疾病恢复期。是以燥热伤阴,经脉失养,经脉痹阻不通,出现各种瘫
痪症状为辨证要点。
  治法主方 益气养血,舒经活络。当归补血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当归、生黄芪、川芎、首乌、桑枝、远志、石菖蒲、
地龙、赤芍、甘草。血虚明显可用四物汤加味以补血养血。
  (急症处理)
喉白喉梗阻
  临床表现 身热烦躁,.咳嗽如犬吠,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
发绀、恐惧.假膜延伸至气管、支气管。
  治疗方法 . 、
  1.中医治法 辨证论治方法见本条内“痰火疫毒”证候治法。
咽喉肿痛甚可用复方黄牛涎,焦艾叶细末1.5g,鲜黄牛口涎ml,食盐0.
2g,冷开水5ml混合,每次2~3ml,每5分钟1次口服。 .
  2。西医治法 在使用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可短期大
量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处理:给氧,清除咽喉分泌物,必要时可用支
气管镜夹去假膜,对重病人进行气管切开。
  对心肌炎及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的治疗,见后面西医治疗。

  (其它疗法)
  一、单方验方
   1.猪胆汁3份,大蒜汁1份.调和内服,用于轻症白喉。
  2.马鞭草煎剂 鲜马鞭草全草200g加水至1000ml,煎至400ml。早晚各服1
次,每次200ml,婴幼儿量酌减i连服半月。用于轻症白喉。
  3,抗白喉合剂 连翘、黄芩各18g,鲜生地g,玄参15g,麦冬9g,水煎至
60ml,为1日量,分4次服。有清热养阴解毒作用,适用于咽白喉初起,热毒偏
盛者。
  4.鲜土牛膝根g,加水煎至4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服至症状消
失.同时亦可用喷雾器,将土牛膝鲜汁直接喷于咽喉部,每日3—4次。用于轻
症白喉.
  二、药物外治
  1.斑蝥、乌梅肉捣烂,如黄豆大丸,贴人迎穴.2小时后起泡。适用于咽
白喉。
  2。巴豆朱砂膏 巴豆、朱砂研细末,取少许于一般膏药上,敷贴印堂穴,
8小时左右局部起红紫色小水泡,用针挑破,涂1O%甲紫,小时后伪膜可缩
小。
  3。锡类散或朱黄散 适量吹喉,每日3—4次,用于白喉各种证型。、
  4。生熟巴豆散 熟巴豆4粒,生巴豆3粒,去油研末吹喉,每次0.2g。适用
于假膜痰浊闭塞喉间者。
  5.蜗牛1个,冰片90mg,将蜗牛去壳焙干存性,加冰片共研细末,吹
喉。
  三、西医治疗
  1.抗毒素治疗 白喉抗毒素可中和局部及血液中的游离毒素,应尽早应
用。咽、喉白喉给2万一4万IU,鼻白喉1万一2万IU,静脉注射。使用前必须作
皮肤过敏试验。
  2。抗生素治疗 常用青霉素,每次40.--.80万U,每日2—3次,肌注。对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抗生素可抑制白喉杆菌生长,减少外毒素及带菌
率。
  3.并发症治疗 ①心肌炎的治疗:延长卧床休息至心电图正常(4--6周)。重
病人可用强的松治疗,每日l--2mg/kg bw,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发生心力衰
竭时洋地黄应用要特别小心.②喉梗阻的治疗:给氧,清除咽喉分泌物,可用
支气管镜夹去假膜,对重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急性喉白喉可短期大量使用肾上
腺糖皮质激素。⑧神经麻痹的治疗:吞咽困难可给鼻饲或输液。对呼吸麻痹引
起呼吸困难者,应予以人工呼吸机治疗。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预防接种 儿童应按时进行百、白、破三联菌苗的预防接种。
  2.早期隔离患儿,直至白膜全部脱落,症状消失2周或鼻咽分泌物培养连
续两次阴性为止。病人卧室要彻底清扫,空气流通,分泌物必须消毒处理,其
用具衣物必须严格消毒后才能使用。
  3.草药预防 在流行期间可用中草药预防。①卤地菊全草15~g,加水煎
服,每日1剂,水煎2次,连服3—5天。②鲜土牛膝根~60g,水煎服,每日工
剂,连服5—7夭。

  二、护理 .
  1.卧床休息 病后卧床休息至少2周,合并心肌炎者,卧床时间延长约4—6
周,仍需视病情而定。
  2.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咽、喉分泌物,对气管切开的患儿应加强
护理,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并发症。
  3.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新鲜,富有营养,容易消化。对吞咽有困难的患
儿,应予鼻饲流质。
  (文献选录)
  《疮疡全书。缠喉风》:“如喉中有肿,其色微白,其形若襞者,此风毒
喉痹也……或其色带紫……口中痰臭……或风毒喉痹,内外俱肿……咽喉形如鸡
子大,其色微白……身发寒热,牙关紧强,语言不出.”
  《时疫白喉捷要。白喉咙治法》:“初起用葛根、僵蚕、蝉蜕以散风热;
以牛蒡子、连翘、金银花、土茯苓消肿败毒;玄参、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
清金生水;黄芩、黄连、生栀仁、山豆根、生石膏泻火救水;木通、泽泻、车
前子引热下行。重者再加马勃、龙胆草。外用生土牛膝兜,或于未服药之先,
既服药之后,煎水间服,再以万年青捣汁,或服或噙。”
  <<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之症,其害甚速,……患此症者甚多,惟小
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致不救,……属疫气为患,……即所谓白缠
喉是也。”
  (现代研究)
  一、药效学研究 . .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通过对白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治疗,认为具有养阴清热
解毒作用的抗白喉合剂(连翘、黄芩、麦冬、生地、玄参组成),治疗咽白喉和
单纯性喉白喉的疗效是肯定的。实验研究表明:抗白喉合剂在试管内及动物体
内皆有抑制白喉杆菌与中和毒素的作用。靖县甘棠医院对万年青根进行药理研
究,证实它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它所含的多种强心甙具有扩张冠状血管,
改善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心脏震颤,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
以及兴奋呼吸中枢和呕吐中枢的作用,对防止白喉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作
用。余光开等对三匹风全草的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结
合动物实验,发现它能加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可能有促进免疫功能作用.佛山
第二人民医院经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土牛膝根对培养基内的白喉杆菌并无抑制
作用,但临床用药后,认为此药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能促使机体克服细菌产生
的毒素。黄建平等报道,药理研究证明艾叶对白喉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艾
叶油有镇咳、平喘和消炎作用,治疗白喉效佳。
  二、临床研究
  本病通常分为3型:风热白喉,治以疏风清热,利咽解毒,常用方为银翘
散、除瘟化毒汤等;疫毒白喉以清热解毒,除痰通腑,常用方为神仙活命饮、
黄连解毒汤、龙虎二仙汤、竹沥葶苈汤、麻杏石甘汤等;阴虚白喉,以滋阴清
肺为主,常用方为养阴清肺汤。夏松如等将白喉分为3期:假膜前期,治以疏
风清热,佐以利咽,方用银翘散加减;假膜期,此期又分2型:①火毒炽盛
型,治以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方用五味消毒饮和黄连解毒汤加减。②燥热阴
伤型,治以养阴润燥,清热解毒,方用养阴清肺汤或用抗白喉合剂加减,认为
假膜期除内服上述中药外,须同时使用六神丸,巴豆朱砂膏和万桉合剂等,并
配合西药抗感染及支持疗法;恢复期,治以养阴清热利咽,方用养阴清肺

汤加减。按上述分期治疗5例患儿,治愈率达95。6%,疗效明显高于西药
组。(5,黄建平等报道用复方黄牛涎(焦艾叶细末1。5g,鲜黄牛口涎ml,食
盐0。2g,冷开水5m1)治疗喉白喉梗阻17例,全部治愈,免于气管切开。一般
服药20—分钟后,喉梗阻症状减轻,第3日梗阻完全消除。认为新鲜黄牛口涎
含有蛋白酶和溶菌酶,具有溶解白喉假膜及局部杀菌消炎作用。天津市传染病
医院报道:通过分组对照治疗,认为抗白喉合剂治疗白喉和单纯性喉白喉疗效
肯定,与抗毒血清或抗菌素治疗效果相似,用药2—3天后,A喉杆菌培养转
阴。靖县甘棠医院取万年青鲜根磨汁与食醋适量调匀,配合百草霜局部应用治
疗白喉5例,平均6。8天痊愈出院。文明峰报道用复方巴豆丸(巴豆肉2份,乌梅
肉、朱砂各1份,做成绿豆大小丸)外敷印堂穴,治疗白喉13例,全部治愈,无
并发症出现.临床还有报道:治疗白喉仅用白喉散局部用药,亦取得较好的效
果。大多数病例于3 日内恢复正常,细菌培养于2—6天内转阴。
  林源震报道用鲜酢酱草全草g取汁加人中白3g调匀含漱缓咽,结合西医
使用抗毒素、抗菌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喉工65例,好转率明显高于纯西药
组,假膜脱落时间也较对照组早。认为酢酱草具有行血止痛,消瘀散肿,清热
利湿的功效。余光开等报道:将100名白喉患者分成甲、乙、丙3组,甲组单用
2000A三匹风流浸膏;乙组用200%三匹风流浸膏加青霉素;丙组用青霉素加白
喉抗毒素治疗,结果用三匹风治疗甲、乙组的各型白喉中,与国内外公认的白
喉抗毒血清和青霉素治疗组相比较,在退热时间、脱膜时间、细菌转阴时间及
总治愈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从临床角度看,本品对白喉有一定的治疗作
用。药理实验也证明本品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促进免疫功能作用。
儿童白喉辨证论治
风热疫毒
【证见】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全身不适,咽部红肿,附有假膜,不易拭
去。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辛凉透达,清热解毒。
【方药】
1.主方银翘散(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桑叶10克,野菊
10克,土牛膝lO克,玄参10克,桔梗8克,山豆根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
日1剂。
高热者,加板蓝根15克、生石膏克。咽肿痛甚者,加浙贝母10克、赤芍10
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2)清解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3)羚羊清肺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银花白喉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忍冬藤、一点红各15克,土牛膝、山大颜各克。水煎浓缩为毫升,
1次服下,每日2~3剂。
阴虚燥热
【证见】 咽部红肿,喉间干燥,喉部有假膜,色灰白或灰黄,甚则侵及悬雍
垂和上腭部,口气臭秽,发热口渴,咳声嘶哑或如犬吠。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肺,泄热解毒。
【方药】
1.主方养阴清肺汤(郑海涧《重楼玉钥》)加减
处方:生地黄10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川贝母6
克,板蓝根15克,土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音哑者,加木蝴蝶3克、蝉蜕10克。咽部假膜多者,加马勃10克、射干10克。
2.中成药
(1)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1-2岁每次5毫升,3—6岁每次6—8毫升,7一10
岁每次lO毫升,每日3次。
(2)清喉咽合剂,含服,第一次10~15毫升,以后每次5—10毫升,每日4次。
(3)玄麦甘桔冲剂,口服,每次10克,每日3—4次,开水冲服或含服。
3.单方验方抗白喉合剂(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
处方:连翘、黄芩各18克,鲜生地黄克,玄参15克,麦冬9克。水煎至60毫
升,为1日量,分4次服。
疫毒攻喉
【证见】 壮热面赤,咽痛明显,假膜延至咽喉深部,声音嘶哑,犬吠样咳
嗽,呼吸困难,喉间痰鸣,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舌质红或紫黯,
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 泻火解毒,涤痰通闭。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减
处方: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土牛膝15克,竹沥10毫升
(冲),礞石1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l-2剂。
喉间痰鸣者,加贝母10克、大青叶15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玄
明粉10克(冲)。
2.中成药
(1)三黄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
(2)牛黄清胃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3)六神丸,口服,1—3岁每次1—3粒,4—8岁每次5—6粒,9岁每次8粒,每日
3次。
(4)新癀片,口服,每次l-2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雄黄丸(朱大年《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处方:雄黄克,郁金克,巴豆14粒(去皮、油)。以上三味共研细末,蜜糊
为丸,如绿豆大。6个月~1岁每次服0.2克,1—3岁每次0.5克,4~7岁每次1
克,8~14岁每次1.5克;每日服l~2次。
疫毒攻心
【证见】 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面汗出,心烦不眠,脉数无力
或结代,甚则四肢不温,呼吸浅促,脉微欲绝。
【治法】 益气养心,温振心阳。
【方药】
1.主方生脉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处方: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丹参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
2剂。
脉息不整者,加西洋参5克(另炖)。脉沉细者,加熟附子6克(先煎)。四肢不温,

汗出不止者,加高丽参3~5克(另炖),黄芪15克,龙骨、牡蛎各15克(先煎)。
2.中成药
(1)生脉饮,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2)四逆汤,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3)人参精口服液,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宁心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人参9克,麦冬9克,生地黄15克,酸枣仁9克,桂枝6克,瓜蒌皮9克,
夜交藤20克,丹参15克,炙甘草9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2剂。小儿量酌
减。
儿童白喉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巴豆(去壳研成细末)与朱砂各0.5克,置于普通膏药中心,贴于患儿两眉之
间,经8小时后除去,只贴1次。膏药去除后局部皮肤发出红斑,继之出现大小
不等的水泡,涂以10%龙胆紫,日后自愈。
(2)蜗牛1个,冰片90毫克。将蜗牛去壳烧存性,加冰片共研细末,吹喉。适用
于喉白喉。
(3)熟巴豆4粒,生巴豆3粒,去油研末吹喉,每次用0.2克。适用于喉白喉。
(4)大蒜数个,捣烂用油纱布两层包裹,压成饼状,选敷于印堂、合谷、阳溪、
径渠、曲池、人迎等穴。每次只选1—2穴,并刺双少商穴出血,1日1次,连用
数日。
2.针灸疗法 取少商、尺泽、合谷三天,用泻法。咽喉肿闭甚者,加大椎、鱼
际、太冲。
3.饮食疗法
红苋菜根汤:红苋菜根20—克,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数剂。
马齿苋饮:马齿苋—60克,白糖适量,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5-6剂。
蒜头饮:独头蒜1个,捣烂蒜头,加红糖适量调味,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
服4-5剂。
红萝卜汤:红萝卜适量,煎水代茶饮服,每日1剂,连服数剂。
白喉
 
  (其它疗法)
  一、单方验方
   1.猪胆汁3份,大蒜汁1份.调和内服,用于轻症白喉。
  2.马鞭草煎剂 鲜马鞭草全草200g加水至1000ml,煎至400ml。早晚各服1
次,每次200ml,婴幼儿量酌减i连服半月。用于轻症白喉。
  3,抗白喉合剂 连翘、黄芩各18g,鲜生地g,玄参15g,麦冬9g,水煎至
60ml,为1日量,分4次服。有清热养阴解毒作用,适用于咽白喉初起,热毒偏
盛者。
  4.鲜土牛膝根g,加水煎至4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服至症状消
失.同时亦可用喷雾器,将土牛膝鲜汁直接喷于咽喉部,每日3—4次。用于轻
症白喉.

  二、药物外治
  1.斑蝥、乌梅肉捣烂,如黄豆大丸,贴人迎穴.2小时后起泡。适用于咽
白喉。
  2。巴豆朱砂膏 巴豆、朱砂研细末,取少许于一般膏药上,敷贴印堂穴,
8小时左右局部起红紫色小水泡,用针挑破,涂1O%甲紫,小时后伪膜可缩
小。
  3。锡类散或朱黄散 适量吹喉,每日3—4次,用于白喉各种证型。、
  4。生熟巴豆散 熟巴豆4粒,生巴豆3粒,去油研末吹喉,每次0.2g。适用
于假膜痰浊闭塞喉间者。
  5.蜗牛1个,冰片90mg,将蜗牛去壳焙干存性,加冰片共研细末,吹
喉。
  三、西医治疗
  1.抗毒素治疗 白喉抗毒素可中和局部及血液中的游离毒素,应尽早应
用。咽、喉白喉给2万一4万IU,鼻白喉1万一2万IU,静脉注射。使用前必须作
皮肤过敏试验。
  2。抗生素治疗 常用青霉素,每次40.--.80万U,每日2—3次,肌注。对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抗生素可抑制白喉杆菌生长,减少外毒素及带菌
率。
  3.并发症治疗 ①心肌炎的治疗:延长卧床休息至心电图正常(4--6周)。重
病人可用强的松治疗,每日l--2mg/kg bw,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发生心力衰
竭时洋地黄应用要特别小心.②喉梗阻的治疗:给氧,清除咽喉分泌物,可用
支气管镜夹去假膜,对重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急性喉白喉可短期大量使用肾上
腺糖皮质激素。⑧神经麻痹的治疗:吞咽困难可给鼻饲或输液。对呼吸麻痹引
起呼吸困难者,应予以人工呼吸机治疗。
  马鞭草煎剂
[药物]  马鞭草全草 2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煎
至 300 毫升,早晚各服 1 次,连服 10~ 15 天。同时加用维生素 B
1、C 常用量,每天 3 次。 [疗效]以此方治疗白喉 30 例,痊愈 29
例,无效 1 例。 [病例] 王×\u652X男,  12 岁。发热,咽痛,咽部
异物感,吞咽困难, 进食阻挡 3 天,经当地医院给青、链、庆大霉素治疗无
效人院。体温 39.3℃, 血压 12/9;  30 千帕斯卡,急性热病
容,皮肤无异常;左颌下淋巴结如鸭蛋 大,活动,压痛;双侧扁桃体均Ⅲ°
\u359X大,均见灰白色伪膜占居全扁桃体, 表面光滑,不易剥落,边界清
楚;咽部充血,悬壅垂无水肿,咽反射正常, 牛颈Ⅱ°\u652X两肺无异常;
血白细胞 13×\u657X09/L,中性 0.85;咽试子涂片、培 养白喉杆
菌均阳性。药敏试验对马鞭草和红、氯霉素高度敏感。予马鞭草煎 剂早晚分
眼,  20 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第 5 天咽痛消失,扁桃体复原, 咽
试子培养白喉杆菌阴转。继服马鞭草煎剂 1 周,住院 12 天,痊愈出院。

(小儿营养不良)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营养不良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炭10克,鸡内金15克,水红子15克,党参克,白术10克,山药
20克,木香7.5
克,贯众10克,芜荑7.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孙允中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疳积脾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治法】补肝消积,佐以杀虫。
【方名】猪肝散。
【组成】煅牡蛎3克,大白3克,文蛤3克,夜明砂3克,去壳使君子3克,炒莱
菔子3克,鲜猪
肝1克(切碎)。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和匀后,再将猪肝切碎与之混合蒸熟,酌情适量,
日食3次。
【出处】李少林方<营养不良>
.小儿营养不良
1.淮山药30克,鸡内金12克。均炒至微黄,研细末。加入适量面粉、芝
麻、红糖,烙成烧饼,每个含药粉2-3克,每次吃1个,每日2-3次。
2.山药、麦芽、茯苓、莲子肉、槟榔各15克,山楂20克,鸡内金30克。
共研细末,每次用5克,加鸡蛋1个搅匀、蒸熟,再加适量白糖,每日服1-
2次。
3.山楂、神曲、蝉蜕、鸡蛋壳各12克,槟榔、炒谷芽各15克。共研细粉,
每次0.6-1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4.山楂、神曲、槟榔、鸡内金、山药、白术、使君子仁、凤凰衣各20克。共
研细粉,过筛,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5.鸡内金、生谷芽、焦麦芽、五谷虫、蟑螂各30克,胡黄连12克,生黄芪
25克。基研细末,每晚服3-6克,红糖水送下。
6.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6克,淮山药、炒扁豆、炒麦芽各10克,陈皮
3克,炙甘草5克,大枣10枚。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每剂煎
1次,每次服50毫升,早、中、晚饭后2小时服。
7.黄芪、党参、沙参、白术、麦芽各10克,生薏苡仁30克,砂仁、厚朴
花、青皮、陈皮各5克。加适量水浓煎,服时可放少许白糖。3岁以内小儿每

日服5-15毫升 。
推拿治疗小儿营养不良
点穴方法
1.用拇指推脾经、大肠、三关、六腑各100次。
2.用四手指罗纹面绕脐作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以脐周发热为宜。
3.用食、中二指摩脐2分钟。
4.用拇指点揉足三里2分钟。
5.用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捏拿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
进,自尾骶部
开始,捏拿至枕颈部,反复操作3~5遍。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两遍,每日两次

(哮喘性支气管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病常与呼吸道感染有
关,有人认为该病是哮喘在婴幼儿时期的特殊表现,部分病儿可发展成典型的
支气管哮喘。本病发生于1-3岁婴幼儿,尤其肥胖及有湿疹史或家属过敏史的
患儿多见。发热一般不高,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喉部喘鸣声。夜晚或
清晨哭吵时咳喘加重,似哮喘样。听诊可闻及呼吸延长,有哮喘音,吸气时可
有湿罗音。
本病由多种病毒及细菌引起,常见的有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
毒、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有过敏素质是发病的内因。
根据本病发病年龄,单用解痉药不易控制咳喘,可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但本
病反复发作也可发展成支气管哮喘。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控制感染为主,可选用青霉素、先锋霉素、氨苄青霉
素等,以预防和控制细菌感染。对喘咳症状采用远志糖浆、氨茶碱、氨哮素、
咳喘平等,严重喘咳者可短期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此外蒸气吸入、超声雾
化吸入有利于痰液排出,减轻咳喘。
中医未明确区分哮喘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故本病仍属于“哮喘”范畴。哮
喘性支气管炎乃系小儿素体不足,痰伏肺窍,遇到外邪侵入、气候变化、饮食
改变或接触其它物质而诱发。随着小儿生长发育渐臻完善,发病可逐渐减少,
大部分可终身缓解。本病以脾肺虚为主,肾虚者少见:故急性期以宣肺化痰为
主,缓解期以健脾为主
1.[处方名称]麻杏芩葶汤
[功能主治]功能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主治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麻黄4.5克、杏仁9克、黄芩9克、葶苈子9克、地龙9克、前胡9克、海
浮石克、鱼腥草12克、甘草4.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表证明显加荆芥;咳剧加百部、紫苑;喘甚加海蛤粉、苏子、老鹤
草;寒甚加干姜;痰热加桑白皮;伤食加莱菔子、神曲;呕吐加姜半夏、楷杷
叶;阴伤加沙参,咳喘久加五味子,便秘加牛蒡子、瓜蒌仁,高热口渴加生石
膏,痰厥加钩藤、僵蚕。
[疗程疗效]应用本方治疗以哮喘性支气竹炎为主的110例小儿咳喘,结果101例
痊愈(服药3~6剂者56例,7剂者34例,12剂以上者11例),9例无效。
[处方来源]齐利辉。

[处方备注]本方麻黄宣通肺气,杏仁、甘草止咳平喘,黄芩清热泻肺;地龙平
喘解痉;葶苈子泻痰饮,前胡清热化痰;鱼腥草清肺豁痰。本方对肺热型的小
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咳喘症有较好的疗效。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葶桑方
[功能主治]功能泻肺通腑。主治小儿哮喘住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葶苈子(布包)、杏仁、桑白皮、大黄(后下)。半岁以下患儿取
上药各3克煎服;半岁至1岁各4克;l~3岁各5克;4~5岁各6克;5岁以上各9
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31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结果服2 剂便通、腹胀消、体
温下降、喘平者18例,3剂见效者6例,4剂见效者6例,6剂见效者1例。平均服
药2.7剂。
[处方来源]福建省莆田县医院林文谋。
[处方备注]本方取葶苈子泻肺中实热;大黄、杏仁通其腑气,阶其腑气,桑白
皮清泄肺热,协同葶苈子发挥效力。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麻苦草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平喘化痰。主治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麻黄9克、苦杏仁9克、草河车9克、干地龙9 克、葶苈子12克、鲜生
姜3片,水煎加入冰糖适量融化,分4-6次温服。1岁以下减半。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38例小儿哮喘住支气管炎,结果痊愈36例,2例服药5剂以
上无效。
[处方来源]张长顺。
[处方备注]本方治疗原则基于哮喘性支气管炎多为邪痰壅阻气道之实证,故以
麻黄、杏仁、生姜解表散寒,平喘止咳;草河车清热解毒止咳;地龙泄热解痉
止喘;葶苈子泻肺涤痰定喘。本方有表里双解,平喘止咳之功,本方名由编者
所拟
4.[处方名称]定喘宁
[功能主治]功能止咳平喘,通腑泻热。主治小儿哮喘性支气竹炎及支气管哮
喘。
[处方组成]麻黄粉0.1克、枳壳粉0.2克、大黄粉0.3克,上药研细粉后装入胶囊,
每丸重0.6克,l岁内每次1/2丸,1-3岁每次1-1/2丸,4~7岁每次2丸。7岁以上
每次2-3丸,每日服3次,病重者酌情加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74例小儿咳喘症(哮喘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结果
显效48例(64.9%),好转19例(.6%),无效7例(9.5%),总有效率占
90.5%。其中1天内获效13例,1~3天35例,3天以上19例。
[处方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蔡根兴。
[处方备注]本方中麻黄入肺,宣肺平喘;枳壳降气祛痰;大黄通导胃腑,泻热
下行。本方对热喘疗效较好,对寒闭喘咳需祛表邪后再用本方
5.[处方名称]射干银五汤

[功能主治]功能止咳化痰平喘。主治哮喘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1)射干9克、银杏9克、车前子9克、葛根9克、侧柏叶15克,水煎
服。(2)射干9克、五味子9克、桂枝9克、半夏9克、生麻黄3克、细辛3克、
生石膏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及小儿支气管炎,结果痊愈1例,
好转70例,总有效率77.6%。多数病例在3-6天内咳嗽明显减少,6天内肺部罗音
明显减少或消失。
[处方来源]北京市友谊医院儿科。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6.[处方名称]清热泻下通腑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泻肺,化痰止咳。主治小儿实症型哮喘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虎杖10克、鱼腥草10克、桃杏仁各10克、葶苈于10克、苏子9克、桑
白皮9克、大黄6~9克(后下)、甘草3克,水煎服。5~7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20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平均退热时间2天,气喘消失时
间2.5天,咳嗽消失时间6.2天,肺部罗音消失时间2.5天。治愈17例,好转2例,
无效1例。痊愈率为85%,有效率为95%。
[处方来源]江苏省中医研究所诸惜勤等。
[处方备注]本方中虎杖清肺止咳,通便泄热,鱼腥草清热解毒;桃杏仁活血化
痰止咳;苏子降气化痰;葶苈子降气平喘;大黄泻下泄热:桑白皮泻肺平喘。
本方用于实证、里证、热证,若患儿有营养不良,脾虚泄泻,气虚等均不可妄
下,可酌情减量或去除大黄、桃仁通下滑肠之品。

(小儿支气管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支气管炎
多是从上呼吸道感染而来,如感冒、喉炎,以及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百日
咳、猩红热等病蔓延而来。致病原因以细菌为多,少数为病毒。本病多发生于
冬春季,以3岁以下小儿多见。主症为咳嗽。初起为干咳,继之咳而有痰,咳
嗽严重时可引起呕吐,部分患儿兼有发热,发热一般不高,也可不发热。反复
发作两月以上不愈者,转为慢性支气管炎。易合并肺炎。
一、内 治
(一)西药
  复方新诺明或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用法参“急性扁桃体炎”。
(二)中药
1.桑叶、菊花、桔梗、连翘各6克,黄芩10克,甘草6克,薄荷3克,水
煎服,适用于发热,干咳无痰患儿。
2.桑叶8克,杏仁6克,百部10克,适用于干咳,或痰多,咳嗽日久
者。
3.桑白皮10克,浙贝5克,杏仁5克,枇杷叶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咳嗽痰多,黏稠难咯出,色黄者。
4.陈皮10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
剂,适用于咳嗽痰多,稀白有泡沫者。
5.梨1个,川贝3克,研细末,将梨核挖去切碎,放入川贝,拌匀,加适量
冰糖蒸熟,每日1个,适用于各种咳嗽,尤适于咽干口燥,干咳者。
6.梨1个,挖去核,麻黄1.5~2克,将麻黄插在梨身上,如刺猬状,蒸
熟后去麻黄,吃梨喝汤,每日1个,连服3天,治支气管炎发热咳嗽。咳嗽重
者,可再加川贝3克,填入梨孔内,加冰糖适量调味,顿服,每天1~2
个。
7.白果炒黄6克,麻黄5克,半夏6克,款冬花10克,桑白皮10克,苏
子10克,杏仁3克,黄芩5克,甘草2克,生姜3片,水煎服,适用于咳
嗽、气喘者。
8.鲜柳叶15克捣烂绞汁,加蜂蜜适量,分3次内服,每天1剂。也可治百
日咳。
9.白萝卜汁、麦芽糖适量,共蒸熟服用,每天3次,也可治百日咳。
10.驴奶适量加蜂蜜,每天酌情服用2~4次。也可治百日咳。
11.鲜白兰花50克(干品减半),蜂蜜50~60克,共炖3~5小时,

每天2次,连续5天服完。也可治百日咳。
12.稻草根(陈年糯稻根最佳)30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糖或蜂蜜适量,
分2~3次服用,每天1剂。
13.棉花根30克,水煎加入蜂蜜或冰糖适量服用,每天1剂,连服5~7
天。
14.每天睡前和起床后喝1小口香油,可减轻咳嗽症状。
15.马齿苋30克,冰糖适量克,水煎分3次服完,每天1剂。
16.竹茹10克水煎,加入蜂蜜调匀,每天1剂,代茶服用。适用于痰热、
痰多恶心欲吐者。
17.威灵仙5克,水煎,加入适量冰糖代茶饮,每天1剂。
18.贴脐:①咳嗽、痰稀、色白,用药及贴法同“支气管哮喘”。②咳嗽、口
干、痰黄稠者可用鱼腥草15克,青黛10克,蛤壳10克,葱白3根,冰片
0.3克。将前三味药研极细末,取冰片,葱白与药末共捣烂如糊状,纳入脐
中,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久咳,痰少,或干咳无痰,咽干而
痒,用罂粟壳30克,五味子90克,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药末30
克,蜂蜜适量调药末为糊,纳脐,2~3天换药1次,至病愈。
三、其 他
1.针刺:取穴:风门、定喘、肺俞、合谷。发热头痛加风池、列缺;咽喉肿
痛加少商放血。
2.灸大椎、肺俞穴,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3.拔火罐:取穴:肺俞、膏肓等穴多用闪罐拔之,每次10~15分钟,隔
日1次,6~10次1个疗程。
4.耳穴压豆及按摩:取穴:肺、气管、内分泌、肾上腺、神门等。痰多加
脾、大肠、交感;咳重者配交感、耳迷根、皮质下;发热者加耳尖或耳背静脉
放血。
  【防护】①要给患儿多饮水,多卧床休息,饮食改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②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请勿在患儿居室内吸烟。
③积极加强锻炼,增强小儿御寒抗病能力。④积极及时治疗小儿呼吸道传染
病。⑤并发肺炎者应去医院治疗。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风寒,肺失宣降。

【治法】疏散外邪,宣肺降气。
【方名】宣降汤。
【组成】麻黄2-4克,杏仁6-8克,前胡6-8克,桔梗3-6克,苏子4-7克,葶苈子4-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孙林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宣肺敛气,止咳化痰。
【方名】麻辛汤。
【组成】炙麻黄6克,细辛4克,炙冬花10克,五味子8克,炙枇杷叶克,射
干12克,川贝5
克,石膏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范开龙方<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   
祛风化痰方
[药物]制白附子、制南星、制半夏、地龙、白僵蚕各 10 克,陈皮 12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为 200 毫升,分 4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42 例,显效 24 例,有效 14 例, 无效 4 例。
[病例]顾×\u652X男,  10 个月。证见咳嗽,气喘,动则尤甚,喉中
痰鸣, 发热,舌淡、苔薄白;两肺闻及喘鸣音。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以
此方服 2 剂后,咳喘减轻;继服 3 剂咳止喘平,肺部罗音消失。 [来源]
俞建庭,陕西中医
止喘灵   
[药物]射干、杏仁、茶叶各 6 克,炙麻黄、白果、甘草各 3 克,生姜 1
片,葱白 1 条。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毛
细支气管炎 50 例,痊愈 32 例,好转 15 例, 无效 3 例。 [病例]王
××,男,3 个月。因受凉后发病,加重半天。诊见喘憋气 促,张口呼吸,呼
气延长,呈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哮鸣。三凹征阳性。 喉间痰鸣,鼻翼煽
动,呼吸困难,口唇略青,发热烦躁,舌淡红、苔白,脉 浮紧而数,指纹色
青。体温 38.1℃。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可闻及小水泡 音。X 线示两
肺呈轻度肺气肿及支气管周围炎征象。以此方加厚朴 3 克,服 1 剂后发热
退,喘憋有所缓解。续进 4 剂,诸症消失,告愈出院。 [来源]  李富
汉,浙江中医杂志
消咳喘   
[药物]冰片、细辛、硼砂各 1 克,白术、僵蚕、防风各 10 克,黄芪、
白芥子各 30 克。 [用法]将诸药研成细末,加白面粉 1 把调匀,装入布

袋内(布袋长 6 寸,宽 5 寸)。穿时将布袋缚在背部,上面盖住大椎穴,下
面盖至腰椎处, 昼夜穿用,直至病愈。凡 10 岁以内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均
可穿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慢性气管炎 50 例,痊愈 23 例,好转
24 例, 无效 3 例。 [病例]张×\u652X女,7 个半月。咳喘并伴腹泻 1
5 天余。听诊双肺湿罗音 明显,血白细胞 17.8X109/L,用青霉
素、咳特灵无效。胸 X 线诊为支气管感 染,改用此方作背心穿用。6 天后咳
喘均减,腹泻止,偶见咳嗽。继穿背心 3 天告愈,胸透正常。 [来源]史存
娥,等,浙江中医杂志
小儿顽咳
   止咳化痰汤 [
药物]桑叶、枇杷叶、浙贝母、知母、白僵蚕、蝉蜕、甘草各适量。 剂量视
患儿年龄大小酌定。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汁分多次服。 [疗效]此方
治疗小儿麻疹后久咳不愈,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杨×\u652X男,4 岁。
1 周前患麻疹,服银翘散加味 2 剂,疹点由 颜面,胸腹而及手足心透出,尔
后疹没热退,但咳嗽仍频,甚则涕泪交流, 声音嘶咂,夜不安宁,口渴食
少,尿赤便秘,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予此 方 3 剂告愈。 [来源]孙庆
君,浙江中医杂志
百前合剂   
[药物]百部、白前、蜂蜜各 30 克。 [用法]将百部、白前加水 300
毫升,文火煎至 100 毫升,去渣后兑入 蜂蜜,再煎至无沫即成。每天服 3
~4 次,每次服 3~5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顽咳 33 例,痊愈 2
6 例,好转 6 例,无效 1 例。 治疗时间一般 3~15 天。 [病例]聂×
\u652X女,1 岁 6 个月。阵发性剧咳 2 月余,胸片提示。两肺 支气管肺
炎,曾用西药及中药治疗无效,诊见咳嗽时表情痛苦,面红耳赤, 唇紫绀,
时而伴有“鸡鸣”样咳声,每天发作数 10 次、夜更甚,烦躁不安, 哭闹不
止,眼睑及面部浮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红、苔干,指纹色淡; 两肺
闻及湿性啰音。以此方治疗 2 天后咳减,共服药 7 天病瘥。随访 1 年未 复
发。 [来源]陈秀菊,四川中医 1993;  (10)  :  42  
  
龙贝散    [药物] 地龙 15 克,川贝母 12 克,杏仁 10 克,麻黄
5 克,米壳 3 克, 蜈蚣 1 条。 [用法]上药以文火炒至焦脆,共研细末备
用。每天服 2 次,1 岁以下 每次 1 克,2~3 岁每次 2 克,3~7 岁每
次 2.5 克,7 岁以上每次 3 克,以蜂 蜜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
久咳 53 例,痊愈 41 例,有效 9 例,无效 3 例。 [来源]王维玉.等,
山东中医杂志
外熨散   
[药物]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各 40 克,生姜 5 片,食盐 250 克。
[用法]上药焙干混合共研末,置锅中炒热至 50℃左右,用薄纱布袋装
好,扎紧袋口后在背部两侧肺区及腋下来回熨烫。每天治疗 2~3 次,每次
30~40 分钟,1 剂可使用 2 天。每次使用前,药末必须经过加热。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喘 118 例,全部治愈。 [病例]莫×
\u652X女,6 岁。间断咳喘 3 月余,症状加重 1 周,市某医院 诊为迁延性
肺炎,住院治疗 1 月余无效,才转我院住院治疗。诊见咳喘痰多, 无发热,
神疲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滑;双肺中底部可闻及固定的中小 水泡音;
胸片示两肺门周围区可见小片状阴影。用此方治疗 1 天,咳喘大减, 3 剂后
咳喘症状消失,痊愈出院。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李仁铭,广西中医药

(小儿遗尿)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遗尿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本病的发
生,是由于小儿智力未健,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因而未能自立排尿。一
般地说,遗尿多与胃和膀胱虚冷有关。
1.生姜30克,补骨脂12克,炮附子6克。将生姜捣成泥,2味药共研细
末,合为膏状,取适量药膏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
一般3-6次即愈。
2.桑螵硝7个,葱白7根。共捣成泥,敷于石门、关元、中极穴,固定3天,
连用2-3次可愈。
3.补骨脂(盐炒)、益智仁(盐炒)各60克。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日晨
起用米汤泡服1包,顿服。
4.白胡椒10粒,益智仁、银杏各15克,山药、薏苡仁各9克,肉桂1克,
猪膀胱1个。将前6味研末,装入猪膀胱内,加水煮熟。分3次饮汤,并食猪
膀胱。每日1剂。
5.党参15克,山药、茯苓各10克,益智仁8克,升麻、辛夷各6克,川
椒、炙甘草各3克。温水浸泡15分钟,小火煎15分钟,不宜久煎。每剂煎
2次,每晚服1剂。此方适用于7-15岁儿童。
6.黑大豆150克,熟地20克,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黄芪、
芡实各18克,桑螵蛸、陈皮各12克,五味子4克。除黑豆外,余药煎2
遍,所得药液与豆共煎,豆熟即成,每次嚼服黑豆100粒,每日3次。
7.蟋蟀1-2对。焙干,研细粉。每晚服1次,用黄酒与水各等量冲服,连服
3-5次。
8.金樱子、牡蛎、桑螵蛸、炒杜仲各9克,黄芪12克,升麻6克。水煎服。
主治体弱儿童遗尿。
9.麻黄3克,白芍、枳壳各9克,牡蛎、桑螵蛸各12克,龙骨15克,五味
子1.5克。水煎服。
10.猪膀胱1个,益智仁、桑螵蛸各15克。猪膀胱洗净,放入药,稍加盐,
煮熟后连汤一次顿服,每周2-3次。
11.公鸡肠1具,面粉250克,油、盐各少许。将鸡肠剪开,洗净,焙干,
用面杖压碎,与面粉拌匀,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可稍加油盐调味,如常法烙成
小饼。1次或分次食用。
12.韭菜籽、白面粉各适量。将韭菜籽研成细粉,和入白面,加少许制成饼,
蒸熟服用。
13.饴糖2匙,桂枝15克,白芍、甘草各10克。先将后3味药煎汤,去渣

后冲入饴糖。每日1剂,2次分服。
14.猪膀胱1个,槐花、车前子各25克。加水共煮至膀胱烂熟,去药渣,食
膀胱、饮汤。
15.芡实20克,金樱子、菟丝子、车前子各15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
2次分服。
16.党参、山药、扁豆、芡实各15克,瘦猪肉50克。共煎,肉烂熟后去药
渣,食肉饮汤,每日1剂。
17.山药、桑螵蛸各等份。共研末,每日2次,每次5克,开水冲服。
18.益智仁12克,白术10克,黑小豆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9.金樱子30克,白米适量。共煮粥,温服。每日1-2次。
20. 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
好,与猪脬共炖至熟。日2次,吃肉饮汤。 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屎。
. 羊肉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
放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 本方适用于肾
虚之遗尿。
. 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
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
下花生油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
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
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 羊肉150--0克,鱼鳔50克,黄芪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
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本方
适用于肾阳虚所致遗尿。
. 白果(去壳及芯)10克,腐皮50克,白米适量。因白果仁的毒素,经煮沸较长
时间就可挥发破坏,煮时最好用盖子上有孔透气的炊具(或将盖移开一条缝
隙,勿盖紧),毒素则更易挥发散失。将白果、腐皮、白米同煮成稠粥,作餐
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遗尿。
. 新鲜猪脬(膀胱)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先将猪
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10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文
火蒸烂,弃去黄芪,趁热令小儿一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1周后
可再服1剂,3剂为1疗程,80%的患儿可获痊愈。 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脾肺气虚
所致的遗尿。

. 车前草15克,猪膀胱1个。二者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
于因肝经湿热所致的小儿遗尿。
. 珍珠草15克,鸡肠1--2 具。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 加水共煮熟,去药渣
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 致遗尿。
.乌龟肉0克,黑豆100克,猪尿泡1个,盐少许。蒸熟吃,连吃3—5次。 本
方适用于小儿遗尿兼见 腰疼者。
. 金樱子10克,红枣、荔枝克15克,仙茅10克,猪尿泡1个。将各味均收入猪
尿泡中蒸熟吃。 本方适用于体质虚弱所致的小儿遗尿者。
. 鸡腰一具(炙令黄),黄芪18克,桑螵蛸1.2克(炒),牡蛎18克,炙甘草0.5
克。药为 散末,每服4克,水煎服。 本方出自《普济方》,适用于小儿遗
尿。
31. 黄芪9克,桂枝、白芍各6克,杜仲9克,明党参12克,益智仁5克,补骨脂6
克,白果9克,桑螵蛸10克,海螵蛸、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各9克,五味子
3克,决明子、枸杞子、炙草各6克,大枣3枚,饴糖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分2次服。 本方为云南老中医康诚之经验方,适用于小儿肾气不足之遗尿症。
32.儿遗尿偏方;
1.补肾固液汤治疗小儿遗尿
小儿有因外受寒凉,导致命门火衰不能固摄水液;或因先天肾气不足,固摄无
权;或多食厚味,导致脾气虚衰,脾虚水泛,尿液无节;或意外惊恐气下¨诸
多因素都可造成尿次增多,或遗尿等症状。我几年来自拟补肾固液汤治疗效果
可靠。组方:桑螵蛸10炙山药10炒杜仲10五味子10茯苓10菟丝子10补骨脂10枸
杞子10黄柏10山萸肉15牡蛎15益智仁10鸡内金10升麻5炙黄芪15酸枣仁10克。临
床可根据辨证加减用药,亦可用五倍子龙骨升麻研末敷脐辅助治疗
2小儿遗尿:生葱白一根,捣烂,每晚睡前敷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
连用3-5天,可治愈
3.遗尿特效,无痛苦 方法:冬虫夏草炖牛肉。每次取冬虫夏草2-3条,和牛肉放
炖盅里一起炖(1小时左右),每日1次,连服一个星期左右
4.小儿遗尿:可用麻黄、益智仁、乌药、肉桂各3g,焙干研成细末,使用时取
3g调食醋贴敷神阙
5.小儿遗尿宁
组成:益智仁9克,覆盆子9克,肉桂3克,鸡内金12克,麻黄5克,银杏9克。
功能主治:温肺肾,运脾胃,止遗尿。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2
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最好在晚饭后不喝或少喝饮料或开水,临睡前一定排
尿。

6.每天取两个生鸡蛋,用锥子在蛋上各扎一个小孔,每个鸡蛋装7粒白胡椒,
然后用面饼封上口,把鸡蛋放在碗里,用锅蒸熟。鸡蛋熟后剥皮食之。每晚吃
两个鸡蛋,连吃一周。只服了一个疗程就彻底治愈了折磨外孙女13年的尿床
病。服用该方,6岁以下儿童只服一个鸡蛋,内装7粒白胡椒。
7.麻黄2份,益智仁1份,肉桂1份,共研细末,用瓷瓶或玻璃器皿贮存,勿令
泄气。每次取3克,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足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
后取下,间隔6小时再以上药填脐。敷3次后改为每周填脐1次,连用2次,以
巩固疗效。
8.牡蛎6克,陈艾叶15克,百部9克,花椒6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即成,
也可用公丁香10粒,八角3个,桂圆核3个,益智仁lO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
内。制成的药袋可系于患儿腹部,5-7日换1个药袋,直至痊愈。
9.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共研细末,醋调后敷脐部,纱布覆盖,每晚换药1
次,连用3-5次。
10.生姜克捣成泥状,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敷于
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2-9次可愈。
11.葱白7个切碎,与硫黄粉3克共捣成糊状,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
次,一般连用5-6次即愈。
12.五倍子、肉桂各等分,研细末,以葱汁调和均匀,敷于脐部,纱布固定,
每2日换1次。
13.川断、狗脊、女贞子各克,党参、茯苓各20克,甘草5克,水煎足浴,
先熏后洗,每次15-分钟,每晚1次,可连用数晚
14. 小儿遗尿,是指三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地小便自遗。
原 料: 乌药、益智仁各等量。制 法: 上药共研成细末,用山药粉和为丸。用 法:
每日12~18克,分两次服。
15.原 料: 大甘草头适量。制 法: 水煎。用 法: 睡前服。
16.原 料: 生鸡内金(不落水)1具,生鸡肠1条,生猪小肚(尿泡)1个。制 法:
各放瓦片上用火炙焦,研成细末。
用 法: 每次3克,每日两次,用黄酒送服。男用雌鸡,女用雄鸡。
17.原 料:生黄芪120克,生甘草克。[制用法] 水煎服。[适应证] 小便失禁
18.原 料: 黄芪、桑螵蛸各克,党参、白术、当归各20克,陈皮、柴胡、益智

仁、五味子、补骨脂各15克,升麻、甘草各10克。[制用法] 水煎服。
[适应证] 肺脾气虚遗尿。
19.原 料: 银杏10枚。[制用法] 将银杏炒黄,临睡前服,连用5~7天。[适应
证] 遗尿。
20.白果适量,益智仁6g,鸡蛋1个。
制用法:药研细面,把鸡蛋开一小孔将药面防入,煮熟,每日2个,2次吃完。
疗效:3—5日痊愈。
.用猪尿泡1个,洗干净后,加上白胡椒约20粒,煮烂分2次吃完,一日1个,
连用5个,特效。忌鸭肉、冬瓜、梨。
.生葱白一根,捣烂,每晚睡前敷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5
天,可治愈 。
、猪膀光一个,黄牛肉60克,黑豆克,将黄牛肉切片与黑豆放在猪膀光内
再加水适量沸腾后文火清炖,一天内分三次去渣服完。;
补肾固气。可连服三至五天。
、猪腰一个,核桃肉克,先把猪腰切片加核桃肉加水一碗八分煎煮一小
时,然后调点盐一天分一至二次吃完。温脾补肾,可连服三至五天。
、莲子克,芡实克,黑枣10克,加水一碗八分煮成作八分服,健脾补
肾。可连服三至五天。
、硫磺、连须葱白各等量捣烂如泥,每晚取小核桃大―块,敷于肚脐上,外以纱
布块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3-7天.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尿床者.   
、带骨狗肉、清鸡汤各l5OO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
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
下花生油3O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
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
砂锅里,焖9O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白果(去壳及芯)lO克,腐皮5O克,白米适量。因白果仁的毒素,经煮沸较
长时间就可挥发破坏,煮时最好用盖子上有孔透气的炊具(或将盖移开―条缝
隙,勿盖紧),毒素则更易挥发散失。将白果、腐皮、白米同煮成稠粥,作餐
食。本方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遗尿。   
、车前草l5克,猪膀胱l个。二者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本方适用于
因肝经湿热所致的小儿遗尿。   

、乌龟肉O克,黑豆lOO克,猪尿泡l个,盐少许。蒸熟吃,连吃3―5次。本
方适用于小儿遗尿兼见腰疼者。  
31、鸡腰―具(炙令黄),黄芪l8克,桑螵蛸l.2克(炒),牡蛎l8克,炙甘草O.5
克。药为散末,每服4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小儿遗尿。   
32、羊肉O克,大蒜l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
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本方适用于肾虚
之遗尿。   
33、羊肉l5O--O克,鱼鳔5O克,黄芪3O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
鱼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本方
适用于肾阳虚所致遗尿。   
34、新鲜猪脬(膀胱)l―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O克,食盐适量。先将
猪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lO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
文火蒸烂,弃去黄芪,趁热令小儿―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l周
后可再服l剂,3剂为l疗程,8O%的患儿可获痊愈。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脾肺气虚
所致的遗尿。   
珍珠草l5克,鸡肠l--2具。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遗尿。
33.尿床验方
1、治尿床验方:鲜桑叶100克,洗净,炒黄,研成粉;黑芝麻200克,炒熟,
研成粉。上药放在一起,用蜂蜜制成9克重的药丸,早晚各服一丸。
2、治尿床偏方:买7个猪腰子,每天煮一个猪腰子,不放盐,臊筋不切。每
天吃一个,连吃7个,尿床的毛病就会好。
3、治尿床偏方:采一些山西瓜秧(即野西瓜秧)煮水喝,一天喝半碗,一
般患者7天喝好。献方人的儿子上高中了还尿床,喝这种水3天就好了。
药理:山西瓜秧在《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有记载,此物可清热、止咳、解
毒疗疮。
提示:春秋两季的田间地头或坑子旁边,能找到野西瓜秧。就是身体没有毛
病,喝这种水对身体也有好处。在夏秋季节采收,洗净泥土,晒干保留。一旦
感冒发烧、咳嗽症状,服一些山西瓜秧煮的水,很快就会好。
4、治尿频方:3两韭菜子研成粉,每次取半汤匙,用白开水送服。每日早饭
前和晚睡前各吃一次,一般连服5—10天即可。
5、治尿床偏方:银杏100克炒熟,去皮吃仁,可当零食吃,每天不限次数和

数量,但要在一周内吃完。(提供偏方的人说,她的小叔子18岁了还尿床,吃
了不少药也没治好,吃这个偏方两天就好了)。
6、治尿床偏方:将生鸡蛋钻个小孔,把5粒白胡椒放进孔内,然后用纸把孔
糊上,将鸡蛋煮熟吃下。3个鸡蛋为一剂,一天吃3个。患者坚持服用就会治好
尿床。
药理:胡椒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具有一定药性。白胡椒的药用价值最
高,可温胃补肾,而治疗尿床毛病,一般都是从健脾益肾做起。所以,此方中
用白胡椒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提示:对于尿床的孩子,家长要格外关心,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在依着
上要给孩子穿厚点。有专家认为,此病可自愈,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如果家长
将这种担心传给孩子,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8、五味利尿汤:白茅根、鱼腥草、金银花、赤小豆、红小豆。
9、治尿失禁偏方:将刚杀猪的猪鞭割下来洗净,放在两个扣上的瓦片里,
拿到太阳底下晒。待猪鞭晒干后,磨成面,用热水泡着一次或两次喝下。
一般患者,一个猪鞭就会见效,如若不好,可再加一个。此方男女均可用,
效果均好。献方人的两名亲属就是用此方治好了尿失禁。
药理:猪鞭和虎鞭一样是一种滋补品,医院常用来治疗小孩尿床,所以,治
疗尿失禁有依据。猪鞭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壮阳功效。
提示:尿失禁的症状主要表现:不小心会尿湿裤子,经常还有难闻的味道;
大笑、咳嗽、打喷嚏等,有尿液排出;起夜频繁,不能安稳入睡;长期行走或
劳累的时候有失禁现象。
10、将15克韭菜籽研末,和入面粉内烙饼吃,一般一二次即好。
11、取500克蜂蜜,每晚给患儿服2匙,连续服完。
12、黄芪50克,桑螵蛸50克,猪小肚一个。将黄芪、桑螵蛸装入猪小肚内,用
文火蒸40分钟(此为一服)每晚吃一服。可加入黄瓜丝、调味品等进行调味。
治疗病例连吃了服治愈,再也没有翻过。
13、尿床偏方:猪的膀胱1个,将尿液倒出后,只冲洗外面,不要把残留的尿
液洗掉。然后,把小肚放在锅里煮,不要放任何调料,煮熟后服用。什么时间
吃都可以,吃一个没有效果,可以继续吃。一般患者吃1—3个,就可以根治。
献方者说,他的一个老邻居尿床二十多年,吃了3个就治好了。他自己的孩子8
岁还尿床,吃了一个就好了。药理:中医讲,猪小肚本身就可以治疗小儿夜间
多尿或遗尿症。

34.治疗老年人尿频验方
  1、猪腰子一个,剖开洗净,黑豆50克,糯米100克,先煮豆、米至半熟,
再放入猪腰子,(切片)同煮成粥食用,每日一次,每日分几次食完,十天为
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可愈。
  2、红枣100克,生姜150克,(去皮洗净)加水500克,煎熬10~15分钟,
取汁(每剂煎3次)加适量白糖,一日内服完,当茶饮,半个月为一个疗程。
 十九、治疗老年人遗尿验方
 3、鸡蛋2个,(外面洗净)枸杞20克,大枣3~4枚,同放砂锅内煮,鸡蛋熟
去皮,再煮片刻,吃蛋喝汤,隔日一次,连服三次可见效。
4、两个鸡蛋开一个小孔,将7粒白胡椒研面倒入蛋内,用筷子搅均,放在蒸锅
上固定,孔对上,小孔用纸封贴,然后蒸熟,吃2个“药蛋”不喝水,连吃3~5次
见效。
 5、每天用10克枸杞子,以开水冲服,日服2~4次,当茶饮。20次好转,三
个月可愈,连腰痛也可治好。
、治疗尿急、尿频验方
6、 车前子克,甘草15克,玉米须一把,水煎服。
7、羊肉150克,虾仁克,大蒜40克,用适量水煮虾仁,加大蒜(去皮)葱和
适量细盐。待虾仁熟后,把羊肉切片放入汤内,待羊肉熟后喝汤食肉和虾
仁。
7、红枣克,干姜三片,加水适量,放锅内用文火把红枣煮烂,加入红糖15
克一次服完,连服或隔日服10次即愈。
8、治疗尿道感染验方
  将绿豆芽打烂,加入适量白糖,取汁当茶饮。
、治疗老年减少夜尿验方
9、冰糖糯米饭:取糯米0克,用瓷碗装,加水适量,然后蒸熟拌入冰糖
克,再蒸(文火)5分钟,取出代替晚餐,7天一个疗程。
10、优质红枣、香菇和冰糖各40克,去壳的鸡蛋2个 ,全部装入容器内蒸熟,
每日清晨吃一次,7天一个疗程。
  
35.、治疗小孩尿床验方
  1、韭菜籽3钱,研细面,和在面粉里烙成饼吃。1~2次可愈。
  2、蜂蜜1斤,每晚喝2匙,连续喝完可愈
  3.鸡肠子4付,洗净用新瓦片焙干研末,开水冲服,日服二次,每次2钱。
  
  4.将红枣10枚煮熟,汤枣共服,每日一次,连服一个月。(忌辛辣)
5、治尿床偏方:采一些山西瓜秧(即野西瓜秧)煮水喝,一天喝半碗,一
般患者7天喝好。献方人的儿子上高中了还尿床,喝这种水3天就好了。 药
理:山西瓜秧在《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有记载,此物可清热、止咳、解毒疗
疮。
提示:春秋两季的田间地头或坑子旁边,能找到野西瓜秧。就是身体没有毛
病,喝这种水对身体也有好处。在夏秋季节采收,洗净泥土,晒干保留。一旦
感冒发烧、咳嗽症状,服一些山西瓜秧煮的水,很快就会好。

6、治尿频方:3两韭菜子研成粉,每次取半汤匙,用白开水送服。每日早饭
前和晚睡前各吃一次,一般连服5—10天即可。
7、治尿床偏方:银杏100克炒熟,去皮吃仁,可当零食吃,每天不限次数和
数量,但要在一周内吃完。(提供偏方的人说,她的小叔子18岁了还尿床,吃
了不少药也没治好,吃这个偏方两天就好了)。
8、治尿床偏方:将生鸡蛋钻个小孔,把5粒白胡椒放进孔内,然后用纸把孔
糊上,将鸡蛋煮熟吃下。3个鸡蛋为一剂,一天吃3个。患者坚持服用就会治好
尿床。 药理:胡椒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具有一定药性。白胡椒的药用价
值最高,可温胃补肾,而治疗尿床毛病,一般都是从健脾益肾做起。所以,此
方中用白胡椒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提示:对于尿床的孩子,家长要格外关心,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在依着
上要给孩子穿厚点。有专家认为,此病可自愈,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如果家长
将这种担心传给孩子,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9、五味利尿汤:白茅根、鱼腥草、金银花、赤小豆、红小豆。
10、治尿失禁偏方:将刚杀猪的猪鞭割下来洗净,放在两个扣上的瓦片里,
拿到太阳底下晒。待猪鞭晒干后,磨成面,用热水泡着一次或两次喝下。 一
般患者,一个猪鞭就会见效,如若不好,可再加一个。此方男女均可用,效果
均好。献方人的两名亲属就是用此方治好了尿失禁。
药理:猪鞭和虎鞭一样是一种滋补品,医院常用来治疗小孩尿床,所以,治
疗尿失禁有依据。猪鞭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壮阳功效。
提示:尿失禁的症状主要表现:不小心会尿湿裤子,经常还有难闻的味道;
大笑、咳嗽、打喷嚏等,有尿液排出;起夜频繁,不能安稳入睡;长期行走或
劳累的时候有失禁现象
11、治尿床验方:鲜桑叶100克,洗净,炒黄,研成粉;黑芝麻200克,炒熟,
研成粉。上药放在一起,用蜂蜜制成9克重的药丸,早晚各服一丸。
12、治尿床偏方:买7个猪腰子,每天煮一个猪腰子,不放盐,臊筋不切。每
天吃一个,连吃7个,尿床的毛病就会好。。
36.小儿遗尿食疗方
【赤豆薏米粥】
配方: 赤小豆克,生薏米克。
制法: 以上二味加适量水煮至薏米熟烂。
功效: 清热利湿。
用法: 早晚服食。
【李子茶】

配方: 鲜李子150克,绿茶2克,蜂蜜克。
制法: 将鲜李子剖开后置锅内,加水400毫升,煮沸3分钟,再加茶叶与蜂蜜,
沸后起锅取汁。
功效: 清热利湿,柔肝散结。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饮用。
【莲子粉粥】
配方: 莲子粉20克,粳米100克。
制法: 梗米与莲子粉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煮沸,再用文火熬至粥
成。
功效: 益气健脾。
用法: 每日1次,宜常食。
【人参粥】
配方: 人参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将粳米加水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同时放入人参片,熬煮至粥成。
功效: 补益脾肺。
用法: 早晚分食。
【狗肉炖黑豆】
配方: 狗肉150克,黑豆20克。
制法: 狗肉加水、料酒适量,用武火煮沸,去浮沫,改用文火煨至极烂,调
味即可。
功效: 温阳暖肾。
用法: 1日内分食完,15日为1个疗程。
【山萸韭菜饮】
配方: 山茱萸15克,韭菜克。
制法: 先煮山茱萸20分钟左右,再入韭菜,煮一二沸,取汁去渣。
功效: 温阳补肾。
用法: 代茶频饮。
【麻雀粥】
配方: 麻雀5只,白酒少许,葱白3根,粳米60克。
制法: 先将麻雀用水淹死,洗净后炒熟,放少许白酒,用文火煮5分钟,再加
粳米和适量水同煮,待粥将成时,加入葱白,再稍煮即成。
功效: 温补肾气。
用法: 早晚随量食用。
37.治小儿遗尿9食疗方
1.取猪肉500克,黑大豆100克,同煮烂食之。
2.取鸡肠1具,剖开洗净,焙干研成粉末,每日2次,每次 5—10克,温开水送
服。
3.取生龙骨40 克加水适量,煎— 45分钟。然后取龙骨汁煮荷包蛋2个(7岁以

上),临睡前吃蛋喝汤(可加糖或调味料)。每次加入龙骨一剂在原渣中再煎熬,
连服1—2周。
4.每日吃荔枝10 个,连吃半个月。
5.取麦芽糖2 匙,冲入以桂枝5克,白芍、甘草各10克煎成的汁液中温服。
6.小儿睡前,将胡椒粉敷满脐窝,然后用伤湿膏盖敷肚脐(贴严实, 勿漏
药)。小时换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 3周即可收到满意疗效 (皮肤过
敏者慎用)。
7.猪胰1条,将枣树刺若干个刺到猪胰上,加少许食盐,入笼蒸熟食猪胰。
8.益智仁克,覆盆于 12克,金樱子12克,五味于6克,莲须9克,杜仲9 克,山
药12克,党参12 克,桑螵蛸6克。每日 1剂,水煎3次。分早 中晚3次服。一般
服 3—5剂可见效。
9.每晚临睡前, 吃核仁3—5枚, 并服温米酒60克, 坚持服1个月,遗 尿会有
好转。但因 本品性温,含大量 油脂,故多吃会影 响脾胃消化。
38.治小儿尿频秘方
1 滋阴益肺汤
【来源】池绳业,《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北沙参、麦门冬各9克,五味子5克,生地15克,知母6克,怀山药12
克,车前子9克,泽泻6克,石韦9克,桔梗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肺、清热、养阴。
【方解】方中取味甘微寒之北沙参入肺,补益肺气、清热滋阴、使肺气清肃下
行;麦冬养阴清肺、通调水道,以归膀胱,与生地配伍,取其肺肾相生之意;
五味子敛肝固肾、生津收汗;知母清热除烦;山药培土生金;泽泻、车前子、
石韦通利膀胱;桔梗开提肺气,为下病取上之意。本方针对尿频证多有肺肾阴
虚征象,故能取得疗效。
【主治】小儿尿频。
【疗效】治疗6例,获得良好疗效。一般服用4~6剂,症状即有明显好转。临
床验之多效。
2 补气温肾汤
【来源】李洪如,《江苏中医》(8)1990年
【组成】炙黄芪12克,益智仁、桑螵蛸各10克,焦白术、乌药、制附片各6
克,山药15克。
【用法】上药加冷水适量浸泡20分钟、水煎2次,共煎至200毫升,小于3岁者
日服100毫升、大于3岁者日服200毫升。每日1剂。
【功用】补气温肾、约束水道。
【方解】《小儿药证直诀》云:“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故小儿
脾肺之气常虚、下元命门之火常亏。稍有失常则可导致膀胱摄纳及蒸化水液失
常而致尿频,尿急。故方用黄芪、白术、山药补肺脾之气以充实后天,使水液
得以制约而依时排泄;制附片、温肾以助元阳,并能激发全身之气;益智仁、
桑螵蛸收敛固涩以治标;乌药为引、导肺、脾、肾之气入膀胱。诸药合用,共
奏补气温肾、约束水道之功,故能收到显著疗效。
【主治】小儿多尿证。
【加减】挟有湿热尿痛者,加萹蓄、六一散(包)各10克;挟外感流涕者,加桔

梗6克;挟食滞纳减者,加陈皮6克,焦山楂10克;阳虚小便清长者,加肉桂末
(冲)3克;气虚少动者,加党参10克。
【疗效】治疗例,年龄1~12岁,病程3天至1年。服药3天症状消失者20例、
服药6天症状消失者7例,服药15天症状消失者3例。治愈率达100%。
3 麦枣远志汤
【来源】王玉润,《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组成】淮小麦、红枣、珍珠母、夜交藤、磁石各克,菟丝子、覆盆子、补
骨脂各15克,甘草、茯神、远志各9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心安神、补益肾气。
【方解】尿频、尿急为2岁以上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一个较常见的病症,多因
心肾不交所致。本方乃《金匮要略》之甘麦大枣汤加味而成。方用甘麦大枣汤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加远志、茯神、磁石、珍珠母、夜交藤以加强养心安神
之效。佐以菟丝子、覆盆子、补骨脂以补益肾气;五味子滋肾生津,心肾之阴
得补,虚火则除,故尿频诸症可愈。
【主治】尿频症。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良好。
4 二蛸固肾汤
【来源】张子仪,《幼科条辨》
【组成】桑螵蛸、海螵蛸、菟丝子、仙灵脾各6克,肉桂、乌药、核桃仁、熟
附子、升麻各3克,益智仁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温补下元、固摄止遗。
【方解】多因下元虚寒、膀胱失约所致。方中二蛸皆为固涩之品;肉桂、附
子、菟丝子、仙灵脾、核桃肉均为温补肾阳之要药;益智仁、乌药调下元之气
化;尤恐肾中之阳伏潜不动、稍加升麻,意在升提,以生发气机。肾阳充、气
化行、则遗尿和尿频可愈。
【主治】适用于畏寒、脉沉、智力欠佳之遗尿或尿频者。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附记】验之临床,对尿频或遗尿均有良效。
5 桑螵蛸散
【来源】秦英,《黑龙江中医药》(1)1990年
【组成】桑螵蛸、益智仁各15克,黄芪、山药各10克。
【用法】上药烘干共研细末,冲服或吞服,一日2次,每次服3克,或水煎服,
每日1剂。
【功用】益肾涩尿。
【方解】小儿尿频是由于小儿体质羸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气化不
宣、下焦虚寒,不能遏制水液所致。方中以桑螵蛸补肾助阳涩尿;益智仁、山
药益肾缩泉;黄芪补气升阳。诸药合用,共奏益肾缩泉之功。用治下焦虚寒、
气化不宣引起的尿频,临床效果显著。
【主治】尿频症。
【疗效】治疗51例,治愈(尿频数症状消失、无反复)49例,治愈率96.08%。其

中服药2天治愈者2例,服药3天治愈4例,服药4天治愈14例,服药5天治愈
例,服药6天治愈6例,服药7天治愈2例。2例未追踪到结果。
6 尿崩汤
【来源】刘弼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桑螵蛸、台乌药、黄芪各15克,淮山药12克,补骨脂、益智仁、五味
子、白果仁、炙鸡内金各10克,生姜2片,大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健脾益肾、收敛固涩。
【方解】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引起
的症候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多因肾虚不摄、膀胱失
约所致。本方系由桑螵蛸散、缩泉丸、巩堤丸3方化裁而成。故方中用桑螵
蛸、益智仁、乌药,温肾助阳、固精缩泉;黄芪、山药健脾益肾固小便;鸡内
金涩小便、止遗尿;五味子、白果仁收敛固涩;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合
用,则脾气健,肾气旺,气化正常,津液得散布,则多饮、多尿诸症消除。
【主治】尿崩。伴多饮(烦渴)、面色萎黄、舌淡、指纹淡、尿色淡。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著。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临床验证效佳。
7.遗尿合剂
【来源】周慈发,《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沙参、白术、生地、覆盆子、桑螵蛸、仙鹤草各9克,当归、
石菖蒲各6克,远志4.5克,五味子3克,生牡蛎克(先煎)。
【用法】每剂药水煎2次,合并滤液,将每剂浓缩至500毫升即可。每日服3
次,每次服20毫升。
【功用】健脾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肾主闭藏,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若小儿素体虚弱,肾气不足,下
元虚寒,则闭藏失职而发生遗尿;又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而制水,中气不足则
上虚不能制下,致使无权约束水道而遗尿。病关脾肾,故方用党参、白术、仙
鹤草补中益气、健胃生津;生地、当归养血补血;妙在覆盆子、桑螵蛸补肾固
精;五味子、沙参养阴生津补肾;生牡蛎敛阴涩精;远志、石菖蒲安神益智、
开窍功效。综合为用,其效不凡。
【主治】小儿遗尿(脾肾两虚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附记】验之临床,均获佳效。本方对于小儿遗尿属下焦湿热者不宜,切记!
8. 益气缩泉固关散
【来源】周鸣岐,《中医杂志》(8)1989年
【组成】黄芪、炒山药各克,益智仁100克,桑螵蛸40克,白果仁100克,补
骨脂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成人每次服10克,小儿酌减。日服2次,早晚
空腹各服1次,用白开水送服。
【功用】补肾缩泉。
【方解】遗尿多责之于肾,因肾司二便、主膀胱气化。在小儿多为肾气未充,
在老人多为肾气虚衰。故治疗遗尿补肾缩泉为第一大法。方中黄芪补气升阳、

助膀胱气化;山药益脾补肾且具收敛之性,配白果、补骨脂、桑螵蛸、益智仁
可起到补肾缩泉之效。
【主治】遗尿。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一般坚持服用15~日即可获效。
9. 补肾固脬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牡蛎20克,桑螵蛸15克,潼蒺藜9克,菟丝子12克,益智仁6克,覆
盆子10克,熟地20克,山茱萸9克,猪脬1个(煅存性)(小儿剂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空腹各服1次。
【功用】补肾固脬。
【方解】遗尿多因肾虚失摄。故方用生牡蛎味咸性涩、补肾固脬,故对遗尿滑
泄皆有疗效;桑螵蛸、覆盆子、潼蒺藜、菟丝子、熟地、山茱萸补肝肾而固下
元;益智仁暖肾而缩小便;猪脬,以脬补脬,专治遗尿。合用则具补肾固脬之
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遗尿。
【加减】如中年人脉沉细无力,为相火不足,加补骨脂、巴戟天各12克,小茴
香5克;如老年人为肺肾俱虚,加黄芪15克,白果10克,党参15克,山药克,
芡实(盐水炒)15克。
【疗效】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10 节泉汤
【来源】郝玉明,《山西中医》(4)1991年
【组成】党参、鸡内金各10克,桑螵蛸、菟丝子各12克,酸枣仁15克(小儿剂量
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功用】温肾健脾、醒脑止遗。
【方解】方中桑螵蛸、菟丝子温肾固精、缩尿止遗;党参、鸡内金健脾消食、
培土制水;酸枣仁醒脑治多唾。诸药合用,培本固元,使膀胱开阖适度,遗尿
自可渐除。
【主治】遗尿。
【加减】膀胱湿热者,加黄柏6克。
【疗效】治疗19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7岁),结果痊愈160例(占83.33%),有效
例(占13.51%),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用氯酯醒)治疗50例,结
果痊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0.01)。
11. 小儿遗尿方
【来源】徐小洲,《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补骨脂、金樱子、防风、藁本、石菖蒲、浮萍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7剂为1诊,4诊为1疗程。
【功用】温肾固摄、宣肺开窍。
【方解】小儿遗尿,多因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所致。
方用补骨脂、金樱子温肾固摄;用防风、藁本既可宣肺,又可散膀胱寒湿;浮
萍宣发肺气,通调水道;石菖蒲开心窍;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切中病

机,有温肾固摄、宣肺开窍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小儿遗尿。
【加减】气虚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者加党参10克,黄芪15克,山楂肉10克;
有热见小便色黄甚、咽干等症,加知母10克,黄柏2克;久病不愈、病属顽固
者,加麻黄10克。
【疗效】治疗109例,痊愈17例(停药6个月以上不再尿床),进步61例,无效31
例,有效率占71.56%。
【附记】本方对因糖尿病、尿崩症、尿路感染、慢性肾脏疾病及大脑发育不全
等因素所致遗尿无效。故治疗前必须排除。
12. 小儿遗尿方
【来源】徐迪三,《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党参、炙黄芪、覆盆子、菟丝子各9克,蚕茧10枚、煨益智、桑螵
蛸、炙鸡金各9克,金樱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主治】小儿体内肾气不足的遗尿及尿频症。
【疗效】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附记】又李碧自拟遗尿方,药用:桑螵蛸克,益智仁15克,黄芪克,党
参12克,升麻9克,覆盆子12克,五味子9克,炒山药15克,乌药6克,桔梗9
克,甘草6克(小儿剂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日间服。主治遗尿。功
能益气健脾,温肾固涩。屡用效佳。
13. 鸡肠粉)
 来源民间方原料;公鸡肠1副
制法;将公鸡肠剖开洗净,放在文火上焙干研成细末即可。
用法;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克,1日2次,连服7~10天。
功效;温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14. 韭菜根汁)
 来源民间方原料;韭菜根克
制法;将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煮开温服。
用法; 日2次,连服10天。
功效;健胃提神,温中行气。壮阳。适用于小儿遗尿。
15.水陆二味粥)

 来源民间方原料;芡实米50克 金樱子20克
制法;先将金樱子煮汁100克,加入芡实米煮粥,放白糖适量。
用法;每日2次,温服。
功效;固肾缩尿,益肾固精健脾。适用于小儿肾虚遗尿;亦可用于成人遗精、
老人小便失禁。
16.猪小肚炖白果)
 来源民间方原料;白果15~克 猪小肚1只
制法;先将猪小肚切开清洗干净,把白果放入猪小肚内,放入锅中,如常炖熟
即可;也可煨熟吃。
用法;每日吃1次,连吃3天。
功效;固肾气,止遗尿。适用于小儿遗尿。
宜忌 白果有小毒,每次不宜吃得过多。
17.小儿缩尿糖浆)
 来源经验方原料;桑螵蛸10个 山萸肉 益智仁 菟丝子覆盆子各15克 红糖100

制法;每服10克,每日3次。
用法;每日吃1次,连吃3天。
功效;补肾涩精缩尿。适用于小儿遗尿;对成人遗精也有效。
宜忌 肝热型遗尿禁用。
18.麻黄2份,益智仁1份,肉桂1份,共研细末,用瓷瓶或玻璃器皿贮存,勿
令泄气。每次取3克,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足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
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以上药填脐。敷3次后改为每周填脐1次,连用2
次,以巩固疗效。
19.牡蛎6克,陈艾叶15克,百部9克,花椒6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即
成,也可用公丁香10粒,八角3个,桂圆核3个,益智仁lO克,共研细末,装入
布袋内。制成的药袋可系于患儿腹部,5~7日换1个药袋,直至痊愈。
20.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共研细末,醋调后敷脐部,纱布覆盖,每晚换药1

次,连用3~5次。
.生姜克捣成泥状,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敷于
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2~9次可愈。
.葱白7个切碎,与硫黄粉3克共捣成糊状,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
次,一般连用5~6次即愈。
.五倍子、肉桂各等分,研细末,以葱汁调和均匀,敷于脐部,纱布固定,
每2日换1次。
.川断、狗脊、女贞子各克,党参、茯苓各20克,甘草5克,水煎足浴,
先熏后洗,每次15~分钟,每晚1次,可连用数晚。
偏方;
1.桑螵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适量,温水调服,每日2~3次,连服7
天,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失约者。
2.益智仁10克,醋炒,研末,温开水冲服,每次3克,每日3次,连服7
天。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虚冷。
3.鸡内金炒脆,研末,服数与年龄相同,即几岁服几个,治愈率颇高。
4.鸡蛋1个,将大头一端轻轻扎破1个小孔,塞入白胡椒5~7粒,然后用
碎壳片堵住小孔,蒸熟后食用鸡蛋,3天吃1次。
5.猪膀胱1个,白胡椒适量(每岁1粒),将猪膀胱洗净,放入白胡椒,加
少量酱油或盐,煮熟后吃肉喝汤,每周吃2~3次。
6.五味子1.5克,公鸡冠适量。五味子研末,与公鸡冠一同煮熟食用。
7.桑螵蛸3~5克,胡桃肉1枚,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空腹服用。
8.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各10克,水煎分早晚服用。每天1剂,1周为
1个疗程。
9.韭菜根15克,捣烂绞汁,温热分2次服。
二、外 治
1.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醋调,敷于脐部。每晚1次,连敷3~5
天。

2.生硫黄末1~3克,鲜大葱根7个。先将葱根捣烂,合硫黄末拌匀,睡前
敷脐,油纸覆盖,纱布固定,次晨取下。次日晚连用1次。
3.丁香3粒,研细末,加适量面粉调成糊,贴脐窝内,每天1次。
三、其 他
(一)捏脊法
  让患儿俯卧,两脚平伸,全身放松,裸露脊背。家长站患儿一侧,两手握
成半拳状,以食指第二、第三节抵在患儿的第十胸椎处,并向上推起皮肤,然
后以拇指捏起,骤然上提。再向下边推,边放,边捏提。每移动一横指上提一
次,一直推到尾骨。再向上推至第十胸椎,往返3~5趟即可,捏后1周仍见
遗尿者,可仿前法再捏提1次。
(二)捏脊配推拿
  推拿每日1次,以睡前3~4小时为宜,推拿者手应蘸黄酒或葱、姜汁,
以增强疗效,润滑皮肤,防止擦伤。
1.先做捏脊。患儿俯卧,家长从长强穴(尾骨尖端下方,即尾骨端与肛门之
间)起,沿脊椎两侧双手捏提皮肤,逐渐向上移至大椎穴。每捏5~6次后紧
提一下,以加强刺激,总共捏7遍。随后用左手掌按背脊部,右手握拳自上而
下,从大椎穴叩击脊柱,逐渐移行至长强穴。
2.再行推拿:患儿仰卧,家长先用两手拇指分别从脐部沿腹白线直推至耻骨
联合,共推100~200次,随后在脐下即两髂前上棘间连线的中点处,用
两手拇指向左右方向分推,共推100~200次。
3.每天下午揉丹田穴200次,摩腹20分钟,揉鱼尾30次。较大的儿童
可用擦法,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7日为1个疗程。
4.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
按百会50次。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1个疗程。
(三)针灸
  取穴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补法,可灸。
(四)耳穴压豆
  取穴肾、膀胱、皮质下、枕、尿道区敏感点。痛、哭闹不安等症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本病的发
生,是由于小儿
智力未健,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因而未能自立排尿。一般地说,遗尿多
与胃和膀胱虚
冷有关。常用的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
与猪脬共炖至
熟。日2次,吃肉饮汤。
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屎。
[方二]
羊肉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大
盘内,加适量
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
本方适用于肾虚之遗尿。
[方三]
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块,
蒜苗切段,辣
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克,入
蒜泥、豆瓣酱
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
酒、鸡清汤、
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
用。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方四]
羊肉150-0克,鱼鳔50克,黄芪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
鳔、黄芪同加水
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所致遗尿。
[方五]
白果(去壳及芯)10克,腐皮50克,白米适量。因白果仁的毒素,经煮沸较长时
间就可挥发破
坏,煮时最好用盖子上有孔透气的炊具(或将盖移开一条缝隙,勿盖紧),毒素
则更易挥发散
失。将白果、腐皮、白米同煮成稠粥,作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遗尿。
[方六]
新鲜猪脬(膀胱)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先将猪脬
洗净,每个装
入炙黄芪10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文火蒸烂,弃去黄
芪,趁热令小

儿一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1周后可再服1剂,3剂为1疗程,80%
的患儿可获痊
愈。
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脾肺气虚所致的遗尿。
[方七]
车前草15克,猪膀胱1个。二者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的小儿遗尿。
[方八]
珍珠草15克,鸡肠1-2具。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
用。
本方适用于因肝经湿热所致遗尿。
[方九]
乌龟肉0克,黑豆100克,猪尿泡1个,盐少许。蒸熟吃,连吃3—5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遗尿兼见腰疼者。
[方十]
金樱子10克,红枣、荔枝克15克,仙茅10克,猪尿泡1个。将各味均收入猪尿
泡中蒸熟吃。
本方适用于体质虚弱所致的小儿遗尿者。
[方十一]
鸡腰一具(炙令黄),黄芪18克,桑螵蛸1.2克(炒),牡蛎18克,炙甘草0.5克。
药为散末,每
服4克,水煎服。
本方出自《普济方》,适用于小儿遗尿。
[方十二]
黄芪9克,桂枝、白芍各6克,杜仲9克,明党参12克,益智仁5克,补骨脂6
克,白果9克,桑
螵蛸10克,海螵蛸、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各9克,五味子3克,决明子、枸
杞子、炙草各
6克,大枣3枚,饴糖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云南老中医康诚之经验方,适用于小儿肾气不足之遗尿
小儿遗尿简易外治法
遗尿俗称尿床,指睡觉时不知不觉地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以5~15
岁儿童较多
见,5岁以内一般不属病态。尽管遗尿不是什么严重疾病,却给家庭生活带来
诸多不便,也
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1,现介绍一些较简便有效的外治方法供参考。
1.葱白7个切碎,与硫黄粉3克共捣成糊状,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
次,一般连用
5~6次即愈。
2.五倍子、肉桂各等分,研细末,以葱汁调和均匀,敷于脐部,纱布固定,
每2日换1次。
3.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共研细末,醋调后敷脐部,纱布覆盖,每晚换药1
次,连用3~5

次。
4.生姜克捣成泥状,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敷于脐
上,外用纱布
覆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2~9次可愈。
5.麻黄2份,益智仁1份,肉桂1份,共研细末,用瓷瓶或玻璃器皿贮存,勿令
泄气。每次取
3克,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足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
6~12小时再以
上药填脐。敷3次后改为每周填脐1次,连用2次,以巩固疗效。
6.牡蛎6克,陈艾叶15克,百部9克,花椒6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即成,
也可用公丁香
10粒,八角3个,桂圆核3个,益智仁lO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制成的药
袋可系于患儿
腹部,5~7日换1个药袋,直至痊愈。
7.川断、狗脊、女贞子各克,党参、茯苓各20克,甘草5克,水煎足浴,先
熏后洗,每次
15~分钟,每晚1次,可连用数晚
小儿遗尿
病证名。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
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
良习惯所致。《诸病源候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
也。”膀胱寒冷者,治宜温经固脬,用缩泉丸、固脬丸;肾气不足者,治宜益
气补肾,用金匮肾气丸;脾肺气虚者,宜益气固涩,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不良
习惯指最易引起遗尿的仰面平卧体位,不需服药,纠正办法是用布带于小儿腰
背后作一大结以使仰卧时不适而转为侧卧
1.鸡肠饼缩尿止遗
[功能主治]用治小儿遗尿。
[处方组成]公鸡肠1具,面粉0克,油、盐各少许。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鸡肠剪开,洗净,焙干,用面杖擀碎,与面粉混拌,加
水适量和成面团,可稍加油盐调味,如常法烙成饼。一次或分次食用。
2.饴糖配中药治尿床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用治小儿体虚遗尿。
[处方组成]饴糖2匙,桂枝l5克,自芍10克,甘草l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先将三味中药煎汤,去渣,冲入饴糖。日分2次服

3.实三子汤治弱儿遗尿
[功能主治]滋阴益肾。用治小儿肾气虚弱遗尿。
[处方组成]芡实(又名鸡头米)20克,金樱子、菟丝子、车前子各l5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水煎。分早晚2次服。
4.盘散补肾止遗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用治小儿经常尿床、小便清长、神疲乏力、面色苍白、
肢冷畏寒。
[处方组成]胎盘(即胎衣、胞衣)。
[处方备注][制用法] 胎盘洗净,置于新瓦上,以文火焙干,研细。每次服3克,
温开水送下。注如无胎盘,可用药店出售的胎盘粉或糖衣胎盘片,按说明服
用。
5.鸡蛋白胡椒治小儿遗尿
[功能主治]暖肠胃,除寒湿。用治小儿遗尿,对妇女白带症也有疗效。
[处方组成]鸡蛋l个,白胡椒7粒。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鸡蛋一端敲破一小孔,放入白胡椒,然后用纸糊堵小
孔,蒸熟即可。每日吃l个蛋。
6.敷葱白硫黄汁治遗尿
[功能主治]补阳,助火。用治小儿遗尿。
[处方组成]葱白7或8根,硫黄5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共捣出汁。睡前敷于肚脐上,连续敷三夜。
7.核桃蜂蜜治久咳遗尿
[功能主治]补肾温肺,定喘润肠。用治小儿久咳引起的遗尿气喘、面眼微肿。
[处方组成]核桃肉100克,蜂蜜l5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核桃肉放在锅内干炒发焦,取出晾干。调蜂蜜吃。
8.韭菜子饼固摄止遗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用治小儿肾气不充遗尿。
[处方组成]韭菜子、白面粉各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韭菜子研成细粉,和人白面少许,加水揉作饼蒸食。
9.猪尿泡槐花治梦中遗尿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用治梦中遗尿,尿频、尿急。
[处方组成]猪尿泡(猪膀胱)1个,槐花克,车前子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加水共煮熟,去药服食。
10.清蒸龟肉治小便失控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理虚止遗。用治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熟后自己不能控制小
便,经年累月不愈,见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精神萎顿、怕冷。
[处方组成]乌龟l只,葱、姜、盐、酱油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乌龟宰杀去内脏,洗净切块(龟甲壳可整用),加盐、葱、姜
及调料,将龟肉、甲壳同放盆内盖好盖,清蒸至熟。当菜吃完为止,可隔几天
吃l次。
小儿遗尿
   山药散
[药物]炒淮山药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6
克,用温开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甚好。 [病例]王
××,女,7 岁。出生后迄今每夜遗尿 2~3 次,面白乏力, 精神不振,白天
睡眠亦遗尿。经用此方药 560 克治疗 1 个月,遗尿症状消失。 随访 7
年,未见复发。 [来源]王典钦.四川中医
止遗敷剂   
[药物]黑胡椒粉适量。 [用法]每晚睡前将上药放肚脐窝中,以填满肚脐
窝为度,用伤湿止痛 膏贴盖,并将其周围用胶布封紧。24 小时后去掉或更
换,7 次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非器质性的遗尿症,一般用
药 1~3 个疗程可愈。 [来源] 陈长义;中医杂志
止遗方  
  [药物]生姜 1 片。 [用法]采用隔姜灸列缺,以皮肤感到灼热但能忍受
为度,每天 1 次。 每次各灸双侧列缺穴 30 分钟,5 次为 1 疗程。 [疗

效]此法治疗小儿遗尿 10 例,痊愈 9 例,有效 1 例。 [病例]漆××,
男,  12 岁。4 年前患肾炎经治半年而愈,此后夜睡 遗尿,经治疗仍 2
~5 天遗尿 1 次,伴见面色苍白,神气虚怯,舌淡红、苔薄 白,脉弱。以此
法连灸 2 个疗程,遗尿消失。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 王延凡.中医
杂志
 
威灵仙洗剂   
[药物]威灵仙 30~6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 500~100
0 毫升,煎熬浓缩 250~500 毫升, 待药温适度时熏洗前阴,每次 3
0 分钟,每天 2~3 次,后 2 次药液需加温后 方可用。 [疗效]此方治疗
小儿尿频、尿急、无尿痛、尿常规正常者 56 例,痊 愈 47 例,好转 5
例,无效 4 例。 [来源]张若芬,等。浙江中医杂志
  
止遗汤   
[药物]鹿衔草 15 克,猪肉 250 克。 [用法]每天 1 剂,上药与猪肉
加水炖烂,食肉饮汤,每晚睡前服。 [疗效]此方治疗肾气不足之小儿遗尿
症,验之有效。 [病例]李××,女,5 岁。其母代述患儿自幼遗尿,每晚抱
之撒尿 4~ 5 次,稍不留意即溺于床上。以此方治疗 3 剂,夜尿止。随访
至今未再发。 [来源]韩伟.浙江中医杂志
 
乌桑止遗汤  
  [药物]乌梅 20 克,桑螵蛸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
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确有效。 [病例]林××,女,  11 岁。诉睡中遗
尿已 6 年,始于患水痘病后。 每夜遗尿 1~2 次,伴体倦乏力纳少、毛
淡、苔薄,脉沉细无力。证属肾气不 足,下元虚寒。以上方治疗 3 剂后,遗
尿止。 [来源]钟启良,福建中医药  
蛸芪乌智散  
  [药物]桑螵蛸、黄芪各 15 克,乌药、益智仁各 10 克。 [用法]每
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15 例,服药 3—8
剂均治愈。 [病例]李××,男,  10 岁。夜间遗尿少则 l 次,多则 3
次,曾服用 中西药无明显效果。以此方连服 5 剂,每天 1 剂,获愈。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张延书.湖北中医杂志
  止遗合剂  
  [药物]益智仁 12 克,桑螵蛸 15 克,麻黄、石菖蒲各 9 克。 [用
法]水煎服。6~9 岁每天 1/2~2/3 剂,9~14 岁每天 2/3~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满意。 [病例]罗××,男,  1

2 岁。患儿遗尿 4 年余,每夜遗尿 1~2 次, 夜睡甚沉,很难唤醒。曾用
中西药治疗无效。经以此方治疗 7 天,每天 1 剂, 药后遗尿停止。继予 1
0 剂,巩固疗效。随访 1 年未再遗尿。 [来源] 刘得军,等.四川中医
龙骨蛋汤  
  [药物] 龙骨 50 克,鸡蛋 1 个。 [用法]每天 1 剂。先煎龙骨,去
渣,打入鸡蛋煎熟。吃蛋喝汤,睡前 服,  10 天为 1 疗程。一般治疗
1 个疗程,个别需要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18 例,痊愈
15 例,好转 3 例。 [病例]周×\u652X男,  11 岁。夜间遗尿已 3
年余,经多处求治始终未愈, 时轻时重,甚则一夜遗尿 2~3 次。以此方治
疗 1 个疗程后,病情好转,经第 2 个疗程治疗后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  王常勇.广西中医药
 
智山烧药蛋汤   
[药物]益智仁、淮山、乌药、杞子各 10 克,鸡蛋 2 个。 [用法]上药
加水 500~1000 毫升煎煮。侍鸡蛋煮熟后将蛋壳敲破,再 用文火煮至
药液全干,弃药吃蛋 1 个,每天 2 次,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
治疗小儿遗尿者 24 例,有效 20 例。 [来源] 张四雄.湖南中医杂志
  枣仁牡蛎汤   
[药物]炒枣仁 12 克,煅牡蛎、覆盆子各 15 克,嫩桂枝 10 克,肉苁
蓉、山萸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可根据年龄酌
情增减方中药物剂 量。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突遭惊吓所致遗尿症 15 例,
获一定疗效。 [来源]  王忠民,山东中医杂志
固涩汤   
[药物]冤丝子 30 克,淮山药 20 克,补骨脂、益智仁、红枣各 15
克, 台乌药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
遗尿 24 例,获效良好。 [病例]周××,女,5 岁。每夜遗尿 1~2 次,
精神倦怠,面色无华, 身体瘦弱,肢冷畏寒,食欲不振,舌苔白滑、舌质淡
略紫,脉迟细。以此方 加仙茅 8 克,桑螵蛸 10 克,炒谷芽、麦芽各 12
克。服 12 剂后遗尿时有时无, 上方加党参、茯苓各 10 克,服 30 剂后
遗尿止。 [来源] 罗珏.浙江中医杂志
 
芍药甘草汤加味  
  [药物]芍药 15—60 克,炙甘草、覆盆子、益智仁、淮山各 9 克,
桂 枝 3—6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煎 30—6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症 126 例,  113 例痊愈,  1
0 例好转,3 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97.6%。 [病例] 李×\u652X男,
  12 岁。平时小便频数、夜间遗尿 3 年余。曾诊 为神经性多尿证,屡治
无效。诊时每夜遗尿 2—3 次,精神紧张,尿常规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服上方 5 剂后,遗尿已消,尿频数大减。续进 5 剂, 病愈。随访至
今未复发。 [来源]王世彪,等.浙江中医杂志
固泉饮
[药物]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桑螵蛸各 15—30 克,炙黄芪、淮 山
药各 30 克,五味子 10 克,石菖蒲 5—10 克,生麻黄 3—5 克。 [用
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37 例,痊
愈 30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赵国仁,浙江中医杂志 199
1;  (6):  252 龙倍散 「药物]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
法]上药研末,每晚以水少许调匀后涂肚脐部,用敷料贴盖,次晨 除去。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有良效。 [病例]黄××,男,6 岁。从小尿床,
近年来次数增多,1 周有 2—3 次,白天小便也较频。予上药 15 克,每晚
敷贴 1 次,5 天后遗尿次数明显减 少,  15 天而愈。 [来源]吴自
强,等,浙江中医杂志
葱硫饼
[药物]鲜葱白 7 个,硫黄适量。 [用法]上药共捣烂如泥,做成饼状,每
晚临睡前将肚脐部洗净,将药 饼敷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除去,1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而年龄偏大、面色苍白、怯冷属
肾阳虚者, 疗效较好。 [来源]  吴震西.中医杂志
麻益散   
「药物]  麻黄 2 份,益智仁、肉桂各 1 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
以瓷瓶或玻璃瓶盛贮勿令泄气。每次用 3 克, 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肚
脐心,外用胶布固定,  36 小时后取下,间隔 6—12 小时再敷药。共
敷 3 次后,改为每天敷 1 次,连续 2 次以巩固疗效。 「疗效]此方治疗小
儿遗尿 38 例,治愈 18 例,好转 15 例,无效 5 例。 [来源]  邱训
洁,等.江苏中医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   
桑忍合剂
[药物] 桑枝、忍冬藤、生地、牛膝、赤芍、白芍、木瓜各 10 克,藕 片
15 克,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
髓关节滑膜炎 7 例,疗效满意。 [病例]林××,男,4 岁。1 月前发热咳
喘,经治疗热退喘平,但右 脚肢行,右髋关节内收欠佳,病侧外观比健侧延
长。X 线摄片示髋关节无异 常。曾以针灸治疗 3 周右脚跛行加重,易跌
倒。诊见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以此方药 7 剂,外以硫酸镁湿敷,痊愈。
「来源]  曾淑贞.浙江中医杂志
 
蝉柴合剂    「药物]蝉蜕、柴胡、白芍、牛膝、地龙、桂枝、钩藤、甘草
各 3 克, 淮山药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内眼,第 3 次煎汁

用毛巾浸湿热敷患处, 每天 2—3 次。并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行走。 [疗
效]此方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 50 例,治愈 47 例,无效 3 例。 [病
例] 何×\u652X男,4 岁。6 天前原因不明右髋作痛,走路跛行。检查 患
肢变长 1.5 厘米,右腹股沟压痛明显,“4”字试验阳性;经 X 线片、血
液化验排除其他疾病。诊为小儿髋关节滑膜炎。以此方服 5 天而愈。随访 4
年未复发。 [来源]   张维伦,陕西中医
治小儿遗尿妙方
1缩泉丸
【来源】.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缩泉丸中益智仁,再配山药与乌药,
温肾固涩止遗尿,小儿成人均能医。
【组成】.山药180克,乌药180克,益智仁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儿童酌减),日服2次,温
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各适量。
【功效】.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方解】.方用益智仁、山药温补脾肾,固涩小便;配以乌药气理散寒,以温
振肾与膀胱气化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自遗或小禁,伴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者。可用于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老人、妇人及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
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肢冷畏寒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气短者,
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附记】.凡湿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
忌用。
2遗尿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时毓民方)

【歌诀】.遗尿汤中桑螵蛸,黄芪党参补骨脂。
蚕茧菟丝金樱子,再加覆盆炙甘草。
【组成】.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蚕茧10只,补骨脂9克,金樱子9克,覆盆子
9克,炙甘草4.5克,桑螵蛸15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浓缩,加白糖适量,制成每剂4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20毫
升。
【功效】.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壮阳;金樱子、覆盆
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蚕茧有止渴,治小便过多之功。合而用之,共奏益气补
肾,固涩止遗之功。
【主治】.小儿遗尿症。
【加减】.若睡眠过深,不易唤醒,加生麻黄9克,或石菖蒲9克,炙远志4.5
克;兼有阴虚者,加当归9克,五味子4.5克;舌质淡有阳虚者,加肉桂3~4.5
克。
【附记】.生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每剂用生麻黄9克,未发现心
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
3加味桂枝龙牡汤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歌诀】.加味桂枝龙牡汤,白芍甘草桑螵蛸,
益智姜枣肾气丸,因梦遗尿疗效好。
【组成】.桂枝9克,炒白芍12克,甘草9克,煅龙牡各克,桑螵蛸克,益智
仁9克,生姜9克,大枣5枚。另加桂附八味丸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同时每晚临睡前服桂附八味丸10克。上
为成人量,小儿酌减。
【功效】.安神养肾。

【方解】.因梦遗尿,是指睡梦中,自认为如厕,但醒后却是尿炕。这种遗
尿,是由梦引起的,与神不内守有关。故方中以桂枝汤温养气血,调和阴阳表
里;龙骨、牡蛎镇心而去梦境;桑螵蛸、益智仁缩小便。加桂附八味丸,补肾
气以助膀胱固摄小便。
【主治】.因梦遗尿、形寒肢冷、心悸头昏、舌淡苔白脉细,证属心肾气虚
者,均可用之。
【附记】.印氏云:经过反复使用,现本方已作为本人“抓主症”的常用方在临床
运用。凡因梦遗尿者,率先用此,疗效甚好。
4固脬丸
【来源】.宋·《全生指迷方》
【歌诀】.固脬丸中茴香附,菟丝戎盐桑螵蛸,
研末酒糊为丸服,补肾固脬此方施。
【组成】.制菟丝子60克,茴香克,炮附子15克,桑螵蛸(炙焦)15克,戎盐
0.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空腹米汤送
下。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补肾固脬。
【方解】.方用菟丝子、附子温肾固摄,配以茴香理气散寒,桑螵蛸收敛缩
尿。合而用之,共达补肾固脬之功。
【主治】.肾虚遗尿、小便不禁、或尿后余沥难尽,伴面色白、少气懒言、舌
淡、脉虚细无力者。可用于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伴见腰酸膝软、头昏无力者,加川断、狗脊、桑寄生、沙菀蒺
藜;老年人小便不禁而兼体倦乏力、不耐劳累等气虚证者,加党参、黄芪、制
黄精。

.5温肾固摄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温肾固摄肉桂地,萸山泽丹附片苓,
菟丝益智覆盆子,桑螵骨脂龙牡粉。
【组成】.肉桂细末1.5克,捣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怀山药15克,建泽泻10
克,粉丹皮10克,白茯苓10克,熟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益智仁10克,覆盆
子15克,补骨脂10克,煅龙牡粉各15克,桑螵蛸10克。
【用法】.上药用滚水泡半小时,慢火煨两小时,儿童两日1剂,分6次服完。
成人一日1剂,分3次服完。亦可5剂研末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空腹服2次,
淡盐汤送下。
【功效】.温肾固摄。
【方解】.睡中遗尿,乃命门真火不足,肝肾俱虚所致。本方是由金匮肾气丸
加味而成,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也。故方中以熟地滋阴补肾而生精
血;山萸肉助阳补肝而秘精气;山药清肺脾虚热;泽泻泻膀胱火邪;丹皮泻
火;茯苓泻脾肺湿热;肉桂入肝肾血分而补命火之不足;附子通行十二经除脾
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益智仁、补骨脂均有暖丹田、壮元阳、缩小便而补命门
真火之功用;覆盆子、菟丝子均有补肝肾、缩小便、助筋脉而强阳益精之效
能;龙骨、牡蛎入肝肾固精止脱,收敛浮越之气;桑螵蛸入肝肾命门益精气而
缩小便。故屡用效佳。
【主治】.遗尿。本病多发生于儿童,成人亦偶尔有之。或有因梦到厕所而遗
尿,亦有无梦而遗尿者。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多年使用,效果颇佳。
.6遗尿方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歌诀】.遗尿方中用小麦,草枣花粉瞿麦随,
又有一方鹿角霜,脾虚方一肾虚二。

【组成】.①小麦60克,甘草12克,大枣12克,花粉12克,瞿麦18克。②鹿角霜
适量。
【用法】.方①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②研
为细末。10岁以下儿童每晚3克,白开水冲服(亦可用白糖少许调味);10岁
以上者每服6克,白开水或淡盐开水冲服,连服15克左右。服药期间忌食萝
卜。
【功效】.①补中益气,健脾除湿。②温补肾阳。
【方解】.方①系仲景甘麦大枣汤加味而成。仲景之甘麦大枣汤,本为治脏躁
之证而设。以甘草为主药,养五脏,和中缓急;辅小麦养心益肾,清热止渴,
利小便;佐大枣甘平质润,补益中气,生津除烦,通九窍;更加花粉降虚火,
生津润燥止渴;瞿麦清热利湿,逐膀胱之邪逆,通利小便。合而用之,共奏安
神、健脾、除湿、生津、止渴、利尿之功。服后日间烦渴可解,小便通利,夜
间尿次减少,安卧入眠,遗尿可止。
.方②鹿角霜乃鹿角熬后所遗之残渣。其性味咸温,咸能入肾,温能补虚助
阳。《医学入门》曰:“治五劳七伤羸瘦,补肾益气,固精壮阳,强骨
髓。”《本草逢原》云:“治脾胃虚寒,食少便溏。”《本草便读》说:“鹿角胶,
鹿角霜,性味功用与鹿茸相近,但老壮衰老不同,然总不外乎血肉有情之品,
能温补督脉,添精养血,如精血不足,而受腻补,则可用胶;若仅阳虚而不受
滋腻者,则用霜可也。”从上可知,鹿角霜实为补肾阳,治肾虚遗尿之佳品。
【主治】.脾虚遗尿(用方①),肾虚遗尿(用方②)。
【加减】.方①加减法:湿气甚者,去大枣,可酌加海螵蛸12克,苡米15克,芡
实10克;水气甚者,加茯苓、远志。
【附记】.又朱长生医师介绍的遗尿贴脐方,效果亦佳。药用覆盆子、金樱
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萸肉、补骨脂、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
克。上药共研细末,瓶装密封。外用:每取药粉1克,填满脐孔,压紧,滴
入一、二滴酒精或高粱酒后,再贴上暖脐膏(药店有售)。暖脐膏烘后贴时不
可太热,防止烫伤皮肤;或用薄层棉花或纱布一层,外加塑料薄膜,胶布固
定。每3日换药1次。证重者还可加服本散,每日早晚各服1次。3~10岁每次服
3~5克,10岁以上者每次服5~6克。剂量可酌情增减。也可加些白糖拌服。

( 小儿厌食症)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1.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陈皮、炙甘草各4.8克,莲子肉、苡
仁、砂仁、桔梗各2.4克。共研细粉,每1岁服1-2克,每日3次,开水
冲服。
2.苍术、陈皮、鸡内金保各等份。共研细粉,2岁以下每次1克,3-5岁每
次1.5克,日服3次。服时加适量蜂蜜调和,温开水冲服,半个月为一疗
程,一般可服2-4个疗程。
3.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5克,槟榔9克,陈皮、木香各6克,炙甘草
4.5克。此方为3-6岁剂量,可根据年龄增减。每日1剂,水煎2次,药
液混合,2次分服。3-5剂后食欲增进。
4.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共研细
末,加淀粉2-3克,用白开水调为糊状,睡前敷于患儿脐上,用绷带固定,
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若不愈,间隔2周,再行下个疗
程。
5.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藿香、生三仙各5克,生姜3克,炙草1克,大
枣5枚。每日1剂,煎2次和匀,日服3次,饭前1小时左右服。
6.山药、鸡内金、谷芽、麦芽、山楂、芝麻、白糖各5克。上药各炒,然后研
末和匀,加适量面粉做成饼,烙熟后分次食下,每日1-2剂。
7.白术、山楂、麦芽、谷芽、神曲、枳实、陈皮、苍术、石斛、黄芪各6克。
加水浸泡20分钟,煎15分钟后取药液,余渣再煎20分钟。去渣,2次药
液混合。每日1剂,2次分服。
8.淮山药、薏苡仁各250克,芡实200克,大米600克。前3味先后下
锅,微火炒成淡黄色;大米淘洗后晒干,微火炒黄,与前3味混合研细过筛即
成。早晚各1次,每次1汤匙,用开水冲成糊状服食,同时可加入加入少许
糖、盐或芝麻油。
9.焦山楂、谷芽、麦芽各45克,鸡内金、枳壳各30克,生甘草15克。浓
煎成200毫升,加糖80克,制成糖浆。1-12个月每次5-10毫升,
1-2岁每次10-15毫升,2-3岁每次15-20毫升,3岁以上每次
20毫升。每日2次。
10.龟板(醋炙)、鳖甲(醋炙)、穿山甲(炒)、鸡内金、槟榔、使君子各
10克,共研为粉末。取一鸡蛋,打一小孔,将蛋清、蛋黄倒入碗中,加入药
末6克,搅匀,再装入蛋壳内,用面粉封口,煨熟。每天吃一个,一般服5-
7个药蛋即愈。
11.山楂片20克,鸡内金2个,大枣10枚,白糖少许。先将山楂片、大枣
烤焦呈黑黄色,再与鸡内金、白糖入水同煎。温服,每日2-3次,连服3
天。

12.山楂(去核)、山药、白糖各适量。将山楂、山药洗净蒸熟,待凉后加入
白糖,搅烂,压成薄饼,代饭吃。每日数次。此方对小儿脾虚久泻、食而腹
胀、不思饮食有效。
12.处方:黄精10g,焦白术6g,砂仁6g,草豆蔻6g,建曲6g,千年健10g。连服12剂,病情明
显好转,食欲大增,食后稍感腹胀,前方加枳壳6g继续服用1个月后体重增加7kg,精
神食欲均好。以后临床治疗此类患儿采用前方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13.组成 太子参6克,使君子6克,怀山药6克,麦芽6克,谷芽6克,鸡内
金6克,山楂6克,五谷虫10克,大黄3克,甘草3克,陈皮3克,生姜3
片,灯心草2根。 功效 补脾健胃,消食化积。
  主治 小儿厌食症因喂养不当,胃阴不足,脾胃气虚所致者,症见不思饮
食,嗳腐酸臭,脘腹胀痛,消化不良,大便少或溏稀等。 用法 每日1剂,连
服10天为1疗程,最好服3疗程。
14、健脾消食汤: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藿香、麦芽、谷芽、山楂各5
克,生姜3克,炙甘草1克,大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温服,主治脾胃
虚弱,食欲缺乏。
15、乌梅砂仁饮:乌梅6克,砂仁5克,藿香9克,焦麦芽9克,焦山楂9克,焦
谷芽9克,槟榔3克,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温服,连服7~15日为1
个疗程。此方有滋脾开胃,消食导滞的功效。
16、曲麦消积饮:神曲、焦鸡内金、麦芽、谷芽、莱菔子、厚朴各6克,焦山
楂9克,陈皮、香附、炒枳壳、甘草各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温服,有
消积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纳食不佳,胃脘胀
痛,按之作痛,大便有不消化之食物。
17、中药敷脐方: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炒鸡内金各6
克,研成细末,用开水调成软膏状,外敷肚脐孔处,胶布固定,夜敷晨取,12
小时每次,7天为1个疗程。
18.【萝卜饼】
配方: 白萝卜、面粉各0克,精猪肉100克。
制法: 萝卜洗净切成细丝,放入油锅内炒至五成熟时盛起;猪肉剁茸,与萝
卜丝加葱花、姜末、精盐调成馅心。面粉加水和匀,分成50克1个的面团,擀
成薄片,放上馅心制成夹心小饼,用植物油烙熟。
功效: 理气消食。
用法: 随意食用。
19.【鸡内金粥】
配方: 鸡内金6个,干橘皮3克,砂仁2克,粳米50克。
制法: 鸡内金、橘皮、砂仁研末备用;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入药
粉,加白糖适量调味。

功效: 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用法: 分次温食。
20. 【二丑消积饼】
配方: 黑丑、白丑各60克,白面粉500克。
制法: 二丑炒香脆,过箩,与面粉调和,入白糖适量,焙制成3克重的饼干。
功效: 消食导滞。
用法: 每次2块,每日3次。
. 【鳖肉猪肚汤】
配方: 鳖肉0克,猪肚1个。
制法: 以上二味分别洗净,将鳖肉置于猪肚内加水炖烂。
功效: 养阴生津补中。
用法: 食肉喝汤。每日1次,连用7日为1个疗程。
. 【蜜炙藕梨】
配方: 鲜藕350克,雪梨0克,白糖200克,蜜樱桃、白矾各10克。
制法: 将白矾用2000毫升清水溶化。鲜藕切片,泡入白矾水中;雪梨去皮、
核,切成条状,亦泡人白矾水中。锅中倒入白矾水,烧沸后入藕片、梨条煮10
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漂洗2次。把藕片置入碗中,两边放雪梨,加白糖,用湿
棉纸将碗口封严,上笼蒸3小时取出。蒸碗内原汁滗入锅内收汁。藕、梨翻入
盘中,摆上蜜樱桃,淋入收汁。
功效: 健脾胃,益阴血。
用法: 随意服食。
 【沙参炖肉】
配方: 北沙参、玉竹、百合、山药各15克,猪瘦肉750克。
制法: 猪肉切块,与上药加水炖熟,加入佐料调味。
功效: 养阴生津,益胃补虚。
用法: 饮汤食百合、山药。
. 【山药鸡肫】
配方: 鸡肫0克,鲜山药100克,青豆克,生姜、葱各10克。
制法: 将鸡肫洗净切成薄片,鲜山药煮熟切片,肫片放锅中,加精盐、料
酒、胡椒粉拌匀腌渍;另用一碗放入酱油、白糖、味精、鸡汤、湿淀粉兑成滋
汁。锅内放入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肫片划散,倒入漏勺沥去油。锅内留底
油,下姜末炒香后,入肫片、青豆、山药片翻炒几下,倒入兑好的滋汁勾芡翻
匀,撤上葱花,淋上麻油,起锅装盘。
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用法: 佐餐食用。
.【八仙藕粉】
配方: 藕粉200克,白茯苓、炒扁豆、莲肉、川贝母、山药各5克,白蜜20
克,人乳0毫升。

制法: 将上述药物和食物研为细末,与藕粉拌匀,服时调入白蜜、人乳。
功效: 益气健脾,消食止泻。
用法: 早晚餐用。
. 【九仙糕】
配方: 莲子、山药、白茯苓、薏米各5克,炒麦芽、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
白糖500克,糯米粉1000克。
制法: 莲子用温水泡后去皮、心,与其他药食同放锅内,加水用武火烧沸后
转用文火煮分钟,取汁,把糯米粉、白糖、药汁合匀,揉成面团,做成糕,
上笼武火蒸分钟。
功效: 补益脾胃。
用法: 当早餐食。
. 【益脾饼】
配方: 白术克,干姜6克,熟枣肉0克,鸡内金15克,面粉适量。
制法: 白术、干姜、鸡内金研粉,加枣肉制成枣泥,再加面粉、清水,合面
作薄饼,烙熟。
功效: 健脾益气,消食止泻。
用法: 可作主食。
. 砂仁粥)
 来源《养生随笔》原料;砂仁2~3克 大米50~75克
制法;先把砂仁捣碎为细末;再将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如常
法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砂仁末,稍煮即可。
用法; 每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 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宜忌 砂仁放入粥内后,不可久煮,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掉。
.锅焦饼)
 来源《周益生家宝方》原料;锅焦150克 神曲12克 砂仁6克 山楂肉12克莲子
肉12克鸡内金3克 大米粉0克 白砂糖100克
制法;将锅焦放入锅内炒黄,然后把锅焦、神曲、山楂肉、砂仁、莲子肉、鸡
内金一同放入碾槽内,共研为细粉,与大米粉及白砂糖拌和均匀,加水适量,
揉成面团,如常法做成小饼,放入锅内,烙熟即可。
用法;每日1~2次,当作糕饼嚼食2~3块,连用3~5天。
功效;补脾,健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脾胃气虚、消化力弱、饮食不香、大

便稀薄等。
宜忌 宜随用随作,时间过久或变质后勿食
.- 香砂糖)
 来源《本经逢原》原料;香橼10~15克 砂仁5~10克 白砂糖200~0克
制法;把香橼同砂仁一起放入碾槽内,研成细粉末;把白糖放入铝锅中,加水
适量,以小火慢慢煎熬至稠厚时,加入香橼、砂仁粉,一边搅拌调和均匀,一
边继续以小火煎熬,熬到挑起糖成丝状时,离火趁热倒入已涂过菜油的搪瓷盘
中,稍冷后按压平整,再切成小糖块即可。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2块,当糖果食用。
功效开胃,健脾,行气。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等。
宜忌
31.麦芽糕)
 来源《本草纲目》原料;麦芽120克 橘皮克 炒白术克神曲60克米粉150
克 白糖适量
制法;先把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克;然后将麦芽、橘
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米粉和匀,加入清水调
和,如常法做成10~15块小糕饼,放入碗内,用蒸锅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随意食麦芽糕2~3块,连服5~7天。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或消化不良、脘腹胀
满。
32.香砂藕粉糊)
 来源经验方原料;砂仁2~3克 木香1~2克 藕粉~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砂仁同木香一同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每次取1/5~1/3的药末,同
藕粉及白糖一起放入碗内和匀,用刚煎沸的开水冲泡,搅拌成糊状即可。
用法;每日1~2次,可当点心温热食用,连用2~3天。
功效;健脾开胃。适用于小儿厌食,也可用于小儿伤食症。
宜忌 宜趁热食用,不宜冷服,以免伤脾胃。

偏方;
1.山楂5~10个,怀山粉或糯米粉适量,鸡内金粉10克,加糖适量煮
粥。可作上、下午之间的点心食用。有健脾消食的作用。
2.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山药,用量为1︰2︰3。上药
共研细末,每次服2.5~5克,红糖水送服,日2次。功效同上。
3.怀山药250克,薏米250克,芡实200克,大米600克。前三味
分次下锅,用微火炒成淡黄色,大米先淘洗后晒干,再用微火炒至淡黄色后,
与前三味研细即成。每早晚各服1次,每次1汤匙,用开水搅成糊状服食。服
时可根据小儿的口味,加糖或盐及芝麻油调味,或煮粥食用。
4.大枣肉250克,生姜60克,生鸡内金60克,白术120克,桂皮9
克,白糖适量。将各药焙干研末,和匀,加糖,面粉做成小饼,放锅中烘熟。
每次2~3个,每日2~3次,空腹时做点心食用,连服7~8日。
5.鲫鱼100克,薏米15克,羊肉50~100克。将鲫鱼如食法治净,
羊肉切片,与薏米同煮汤后加作料调服。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7次。
6.怀山药250克,神曲250克,茯苓100克,白术100克,鲜山楂
500克或干山楂250克(去核),鸡内金100克,苡米250克。各药
焙干,研细末,加白糖500克,共和成面团,外粘芝麻,放锅中烘烤热。可
做点心,零食随意食用。
7.炒芝麻、炒二丑各30克,共研细末,掺饭中吃下。1岁每次1.5克,
每增加1岁加1克。
二、外 治
1.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上药
共烘干,研细末,加淀粉1~3克,用开水调成糊膏。纱布包裹,于晚上敷神
阙穴,纱布敷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如不
愈,间隔一周,再行第二疗程。
2.九香虫30克,洋金花30克,陈皮30克,甘草30克,桂枝6克,皂
角刺6克,蟾酥2克,雄黄6克,麝香1克,鲜胡桃外皮30克。将蟾酥、雄
黄、麝香共研为细末。其余诸药杵后加水煎煮,去渣,再用慢火熬为膏,掺入
前三味药末,拌匀,贮存在瓷器或玻璃瓶中密封备用。用时取绿豆大药膏贴于
穴位。取穴:胃俞、脾俞、长强、足三里、三阴交、四缝为基本穴。外敷固
定,每3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消化不良,腹胀者加肝俞、胆俞;大
便溏泻,舌苔白腻而厚者,加三焦俞、大肠俞;身体虚弱,消化功能差,影响
发育,生长较慢者加肾俞、命门、关元。同时配合内治法效果更佳。
三、其 他

(一)针灸及点穴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穴用毫针速刺不留针,每日1次,10日为1个
疗程。采用艾条灸,每穴5~10分钟。亦可点穴按摩。
(二)捏脊
  取穴:背部的自下而上的俞穴,一般捏3~5遍,每捏3下将脊背皮肤提
一下,即捏三提一法。
(三)耳穴压豆
  取穴脾、胃、小肠、内分泌、胰、交感等,用贴豆法或穴位按摩均可。
  【防护】①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家长要力求改变不良的喂养方式,按
时、定量、多样化喂养。②控制零食量,饭前1小时以内不给零食,尤其是甜
食。③增加小儿活动量,促进胃肠的消化功能,同时也可转移分散小儿的注意
力,逐渐改变喜吃零食的习惯。④家长要正确引导,纠正简单粗暴的教育方
法,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引起逆反心理,加重厌食。 
饮食疗法
1.山药米粥:大米、小米,与适量山药共煮粥食之。 也可加入红枣、萝卜、
山楂。
2.肉汤类:用鸡、牛肉或排骨煮汤,煮时加入肉豆蔻、丁香、茴香、桂皮
等,食用时加入 适量盐。
3.大麦粥:大麦磨如粟米大,加适量鸡内金末,煮粥食用。 既病防变
厌食症如长期未得改善,可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弱,影响小儿的营养和
生长发育。
(一)饮食疗法
1.消食饼:取鸡内金2个,放于瓦上,用微火焙干研末,配干面粉100克做成
薄饼食用。若
掺点芝麻、细盐或白糖,味道更美。
2.黄鳝鱼1尾,去内脏,加鸡内金6克,加水煮熟,用适量酱油、盐、姜等,
调味食之,连
吃7天。
3.鸡肝1具或猪肝50克,苍术6克,加水煮熟,吃肝喝汤,连服7天。
(二)药物治疗
小儿厌食症的药物治疗,根据发病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1.消导法:适用于饮食不节,消化不良而形成的食欲不振。①多食积滞,口
服一捻金或七
珍丹一次,继服小儿健脾丸或保和丸。②冷食积滞,服保赤万应散,下后服香
砂养胃丸。
2.调理脾胃;用于长期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可服用小儿健脾丸、肥儿丸或
参苓白术散
等。

3.补锌:通过血锌或发锌的浓度测定,缺锌的小儿可口服硫酸锌或醋酸锌糖
浆。
(三)单验方
1.小儿疳积方:蟑螂5个,油炸后每天连续食用,病愈后停服。
2.干蟾酥,去四足,涂香油焙干研末,每次1.5~3克,日3次,以红枣煮汤送
服。
3.鸡肉金克,放瓦上焙干,神曲、麦芽、山楂各100克,共研细未冲服,每
次1.5~3克,
每日3次。
4.五谷虫100克、鸡内金50克,共炙黄研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每次以麦
芽10克煎水冲
服。
小儿厌食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
【治法】消食导滞。
【方名】消积散。
【组成】焦神曲4.5克,焦山楂4.5克,焦麦芽4.5克,鸡内金1.5克,枳壳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包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
服。病情严重
者,用量可加倍。
【出处】舒鸿年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胃不和。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方名】理脾化滞汤。
【组成】茯苓10克,藿香10克,木香3克,川朴3克,川连3克,砂仁3克,焦曲
10克,鸡内金3
克,栀子6克,焦谷10克,稻芽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梁宗翰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胃阴虚。
【治法】滋补胃阴,增进食欲。
【方名】凉润增食汤。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山楂7.5
克,麦芽7.5克,
鸡内金7.5克,百合15克,每日1剂,日服2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有恒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失不运,饮食积滞。

【治法】导滞运脾。
【方名】导滞运脾方。
【组成】北条参10克,炒白术6克,炒扁豆8克,炒苡仁8克,炒枳壳6克,砂仁
3克,槟榔8
克,胡黄连3克,莲米8克,乌梅6克,焦三仙18克。
【用法】上方药量系3-5岁1日煎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
【出处】孟继民方<厌食>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
1.用拇指推脾经、心经、肝经、肾经各100次。
2.用单手四指罗纹面绕脐作顺时摩腹5分钟,然后扩大范围摩动全腹2分钟。
3.用手指搓揉胃脾大肠区5分钟。
4.用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捏拿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
进,自尾骶部开
始,捏拿到枕颈部,反复操作3~5遍。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两遍,每日两次
小儿厌食症   
大黄甘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以 4:1 配制,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
细末备用。每次 0.5 克调以蜂蜜服,每天 3 次,连服 2 天。 [病例]林×
\u652X男,2 岁。患儿两月来食欲不振,每餐勉强吃几口米饭, 家人常以饼
干、糖果等哄食之。日久更不思饮食,身体渐消瘦,不时烦躁哭 闹,口渴喜
冷饮,大便干结而少,舌苔黄腻,指纹红赤。证属胃肠积滞,纳 运失常。以
此药散连服 2 天,泻下如羊矢之便甚多;继以此药散每天服 1 次, 量仍为
0.5 克,4 天后痊愈。 [来源]曹是褒,等。浙江中医杂志
肥儿饼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 60 克,山楂 40 克,炒麦芽、炒谷芽各 30
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面粉 500 克,用水和匀,再加香油 3
0 克、 芝麻 15 克、白糖 15 克,做成每个约重 30 克的药饼,在锅内烙
焦即成,让患 儿以此为食。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颇佳。 [病
例]于×\u652X3 岁。其母代诉:患儿平日偏食,喜食糖类、冰糕等, 不爱
吃菜。近日渐厌食恶心,腹胀满,面黄肌瘦,精神倦怠,不愿活动,大 便
溏,唇舌淡红,脉细弱无力,指纹淡隐。曾在某医院诊为贫血,用维生素 B
12、人造血浆、多酶片等治疗无效。服肥儿饼 1 个月后诸症消失,身体健
壮。 [来源]  初宝廷.山东中医杂志
淮曲散
[药物]淮山 200 克,茯苓 100 克,酒糟曲 150 克,丁香 20 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过筛,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5 克, 饭
后用温开水或加少许糖调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115 例,有效
率达 95%以上。 [来源]  杨德明.湖南中医杂志
黄白膏
[药物]大黄、大白、白蔻、三仙、良姜、陈皮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
末,过 120 目筛,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每次取约莲 子大的药膏置于
4.5X4.5 厘米橡皮膏中央,敷贴脐心上,每次敷 8~12 小时, 每
天 1 次,  10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300
例,痊愈 263 例,好转 28 例,无效 9 例。 [来源]何远征,等,辽宁
中医杂志
治小儿厌食症妙方
1运脾消食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孙书坤方)
【歌诀】.运脾消食焦三仙,白术茯苓佛手片,
再加陈皮春砂仁,小儿厌食投之痊。
【组成】.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佛手片10克,广陈皮6克,春砂仁3克,焦
三仙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4次(温服)。
【功效】.运脾消食,舒肝和胃。
【方解】.小儿厌食症多为脾失健运,饮食停滞,迁延日久,影响肝胃所致。
方用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佛手片、砂仁理气舒肝和胃;焦三仙消食运
脾。诸药相合,共奏运脾消食,舒肝和胃之功。
【主治】.小儿厌食症。
【加减】.便秘者,加栝蒌;腹痛时作者,加干姜;舌苔黄者,加黄连;舌苔
中腻者,加鸡内金;舌苔花剥或舌中光红无苔者,加石斛、山药;面黄无华
者,加太子参。
【附记】.多年应用,效果甚佳,总有效率达98%以上。

.2八味厌食散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李秀敏方)
【歌诀】.八味厌食用黄芪,苓术黄精广陈皮,
青黛内金炙甘草,健脾益气食欲增。
【组成】.黄芪克,白术克,茯苓克,黄精克,陈皮20克,青黛20克,
炙鸡内金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冲剂,每袋3克。1.5~3岁者每次1袋,每日3
次;4~5岁每次2袋,每日2次;5~10岁者每次2袋,每日3次。连服3个月。
【功效】.健脾益气。
【方解】.本方系由异功散【加减】而成。小儿厌食症,临床以脾气虚者为多
见。故方用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配以陈皮理气运脾;黄精补气
益阴;青黛平肝以“抑木扶土”;鸡内金和胃消食。综观全方,补而不滞,消不
伤正,温而不燥,具有健脾益气之功,使脾气充盛,胃气得和,谷气得消,纳
化正常以达到治疗厌食症的目的。脾气健,食欲增,气血充,肌肉骨骼得以充
养则生长发育迅速,全身症状也随之改善。
【主治】.小儿厌食症。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3健脾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朱君华方)
【歌诀】.健脾汤中谷麦芽,白术神曲焦山楂,
再加枳实广陈皮,运脾醒脾病自痊。
【组成】.白术10克,生麦芽10克,生谷芽10克,焦山楂10克,神曲9克,枳实6
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消食健脾,行气运脾。
【方解】.方用白术健脾;神曲、谷芽、麦芽、山楂消食和中;枳实宽中下
气;陈皮理气运脾。全方健中有消,具有运脾、醒脾之功。古人云:欲健脾
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故屡用效佳。
【主治】.小儿压食症。
【加减】.偏于湿重者,加苍术10克;偏于胃阴不足者,加生地、石斛各9克;
病程长,偏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

( 小儿心肌炎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心肌炎
.1 参芪十九汤
【来源】刘孝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党参、黄芪、丹参、炒酸枣仁各15~克,当归、川芎、薤白头、茯
神各9~15克,白术、柏子仁、瓜蒌各9~克,郁金、炙远志、云茯苓各6~9
克,桂圆肉12~克,大枣5~10枚,枳壳、厚朴各9~12克,炙甘草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
【功用】补益心气、温通心阳、活血化瘀。
【方解】本病多因正气虚弱,复感于邪,内客于心所致。方用党参、黄芪、白
术、茯苓、甘草、大枣补益心气,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酸枣仁、柏子
仁、桂圆肉、炙远志、茯神养心滋阴、安神定悸;当归、川芎、丹参、郁金活
血化瘀通络;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瓜蒌、薤白头、枳壳、厚朴
温通心阳,宽胸理气。本方不仅有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而且能防止心、
脑、肾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本方以扶正为主,故能收到较好疗效。
【主治】心肌炎。
【疗效】治疗70例,痊愈(症状全部消失,体征、心电图等检查恢复正常)68
例,好转(症状、体征、心电图等检查有减轻)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8.6%。平均疗程为.5天。
.2 银花益母饮
【来源】刘兴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金银花克,益母草20克,苦参、当归、党参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疗程2个月。
【功用】益心强心、活血祛瘀、清热解毒。
【方解】病毒性心肌炎,多因外感风寒,湿热搏于心脉,使心气受阻,导致气
虚血瘀,痹阻心阳,故有:“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之说。故方用金
银花清热解毒;益母草可明显的减慢心率,增加心肌冠状动脉及外围的血流
量,改善心肌的微循环,对心肌的超微结构、特别是对微粒体有保护作用;当
归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微循环;苦参能改善心肌细胞膜、K.+-Na的传
导,使心肌的应激性降低,延长绝对不应期,由此能抑制异位起搏点,防止和
治疗心律失常;党参有扶阳益气、增强心脏功能,防止心衰;炙甘草和中益
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强心、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之功。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疗效】治疗82例,结果显效(症状与体征消失、心电图改变恢复正常,并稳
定半年以上者)59例,好转(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均有改善)19例,无效4例。总有
效率为95.1%。
.3 补气养血汤
【来源】王常勇,《中西医结合杂志》(7)1991年
【组成】生黄芪、丹参、板蓝根各20克,炙甘草克,党参(或太子参)、麦
冬、当归、白芍各10克,五味子、阿胶(烊化)、生姜各5克,生地、茯苓、苦参
各15克,桂枝2.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天为1疗程。
【功用】益心气、补心血、宁心神、化瘀滞、通血脉、解热毒、扶正祛邪。
【方解】证以心肺气阴亏虚为本,邪毒内侵为标,治以补益气血养心为主,化

瘀通脉解毒为法。方用炙甘草、生黄芪、党参(或太子参)、大枣补气;生地、
当归、白芍、阿胶补血;麦冬、五味子养阴;桂枝、生姜壮心阳、通血脉;茯
苓宁心运脾;丹参活血化瘀;板蓝根、苦参清心解毒。全方有益心气、补心
血、宁心神、通血脉、化瘀滞、解热毒之功效。同时配合能量合剂、复方丹参
注射液静滴,以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供血、发挥中西药的协同作用,从而能收
到满意疗效。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加减】胸闷重,加瓜蒌20克,薤白10克;自汗,加防风6克;手足欠温,加
附子5克;虚热,加丹皮、地骨皮各10克;失眠,加夜交藤50克;纳差,加陈
皮15克;血瘀,加川芎10克,红花5克。西药配合10%葡萄糖0~500毫升,加
能量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4~8毫升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连用2疗
程。
【疗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50例,结果痊愈19例,显效例,好转6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西药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镇静,治
疗,加能量合剂、维生素C2.5g静滴,每日1次、10%葡萄糖0~500ml,15天为
1疗程,连用2疗程)50例,结果: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例,无效5例,总
有效率为90%。治愈率、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和0.001)。
.4 参芪瓜蒌汤
【来源】俞美玉,《上海中医药杂志》(11)1985年
【组成】黄芪、党参各10克,麦冬、白芍、五味子、葛根各6克,郁金、瓜蒌
各5克,泽兰、当归、丹参、刘寄奴各4.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浓煎,频喂,必要时配合西药治疗。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宁心安神。
【方解】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不固,抗病能力差,故而
为外邪乘袭而致病。邪气袭肺,内及于心,而耗伤心之气阴、气阴既伤,鼓动
无力,血行不畅,瘀阻于内而致心神不宁,证见心悸、怔忡、脉结代,证属正
虚(气阴不足)邪实(血瘀、邪毒)、虚实夹杂。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
毒、宁心安神之法。方中黄芪、党参、甘草益心气;麦冬、当归、白芍养心
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心阴、心气;葛根、瓜蒌、郁金宣痹通络;配泽兰、刘
寄奴活血化瘀;当归、丹参养血脉化瘀滞、使营卫调和、气阴得以恢复,则诸证自平。
【主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加减】气阴虚,加生晒参3克,玄参、生熟地各5克;气滞血瘀,加桃仁、红
花各3克,川芎、赤芍各4克;心悸、心慌,加柏子仁、远志各5克,磁石、珍
珠母、龙骨、牡蛎各4克,夜交藤、枣仁各6克;湿重,加白术、茯苓、藿香、
佩兰各6克;心阳虚,加桂枝5克,红参3克;纳呆,加山楂、谷麦芽各5克;砂
仁3克;胸闷,加薤白、陈皮、木香各4.5克;热重,加石膏、寒水石各10克,
柴胡、黄芪、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白花蛇舌草各5克;呕吐,加
法半夏3克,竹茹10克。
【疗效】治疗12例(均为住院患儿,均有感染史),结果4例症状、体征消失、心
电图恢复正常;8例好转,有效率为100%。

(支气管哮喘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支气管哮喘
是一种儿童多见的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多数为过敏体质,常有家族过
敏倾向。常见的过敏源有尘埃、花粉、皮毛、鱼虾、蛋类、某些药物。情绪激
动也是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季节性、环境性强,以秋、冬季多见。起
病急骤,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可见有面青紫,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易合
并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肺不张等肺部疾病。本病中草药治
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一、内 治
1.麻黄、杏仁、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各6克,干姜、五味子各3克。水
煎服,日分2次服完,适用于哮喘兼咳嗽痰多稀白者。
2.粟米壳10克,北五味9克,杏仁9克,枯矾3克。水煎服,每日1剂,
适用于咳嗽重,痰少者。
3.五味子250克,生鸡蛋7个,洗净,温水适量,将五味子和生鸡蛋同时
放入温水盆内(以水面没过鸡蛋为宜),泡7~10天,待蛋壳软化后,取出
鸡蛋,滤去药渣,用药水将蛋煮熟,去壳吃蛋。每晚睡前吃半个至1个,7天
服完。适用于哮喘经常发作。
4.甜杏仁10克,胡桃仁6克,菠菜子5克,水煎服,连服半月。适用于肺
肾气虚哮喘。
5.白萝卜取汁半碗,煮熟,加入蜜适量,调服,每日1次,连服半月。适用
于肺热喘息。
6.冬虫夏草10~15克,鲜胎盘1个(洗净切块)加水适量,炖至烂熟,
加调料,每周1次,连服5~10周。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体质较差

7.天麻3~5克,核桃仁6~10克,蜂蜜10~15克。天麻煎汁100
~150毫升,核桃仁打碎,共和蜂蜜拌匀,每天早晚各1次,每日1剂,可
连服1月。
8.癞蛤蟆1个,生鸡蛋1个。将鸡蛋从癞蛤蟆口里放进腹腔内(若癞蛤蟆口
小,鸡蛋放不进去,可将其口角两边剪开一些),将其嘴巴缝合,勿使蛋滑
出,外用黄泥涂裹,放在灶堂内以柴草烧烤,以黄泥开裂为度,取出待冷,将
癞蛤蟆及蛋壳剥去。趁热吃,每天1个,小儿一般吃3个即可痊愈。
9.鲜藕120克,茯苓12克,山药12克,百合10克,大枣10枚。藕
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后四味药合煎,以汁浓为度,加糖适量,不拘时代茶频
饮。适用于咳嗽后期痰稀少,食欲不振,大便泄泻。

10.鹅喉管1根,脐带3根,焙干,研细末,每次1~2克,每天2次,用
温开水冲服。
11.乌贼骨适量,瓦上焙干,研细末,每次2~3克加少许蜂蜜调服。每天
2~3次。
12.蚯蚓适量焙干,研细末,每次2~3克,每天2次,蜂蜜调服。
13.羊胆焙干,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蜂蜜调匀服下。
14.鹌鹑1只,带毛焙干,研细末,每次6~10克,蜂蜜调服。
15.荔枝树叶30克水煎,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或栗子树叶15克,水煎
加入蜂蜜代茶饮,每天1剂。或芝麻秆适量,瓦上炙焦研末,每次用生豆腐1
块,蘸芝麻秆末吃下,或早晚喝适量豆浆。
16.鲜黄杨树叶适量,炒干,滚开水冲泡代茶饮。
17.蜂房3~6克,醋30克,水煎分2次温服。或蜂房5克,水煎去渣,
冲化适量冰糖,每天1~2次,连服15~30天。
18.松塔3~5个,豆腐100克,加水共煮,去松塔,吃豆腐喝汤。每天
1次。
19.干枇杷核15~18克,捣烂水煎,去渣,冲化适量冰糖饮,每天2
次。
20.干向日葵花盘1个,掰碎水煎代茶饮,连用3~5天。
21.乌贼骨24克,蛤蚧1对,焙干研细末,加入蜂蜜500克,调匀备
用,每次服5~10克,空腹白开水冲服。
22.鲜嫩连蒂小丝瓜2~3根,切碎水煎,加适量蜂蜜或冰糖服食。治热喘
为宜。
23.马兜铃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治热喘为宜。
24.白茅根30克,水煎代茶饮。热喘为宜。
25.鲜艾叶30克,加水捣烂,绞汁服。一次量不宜太多,以免对胃肠道有
刺激。适用于寒喘。
26.鲜旋复花15克,水煎过滤去药渣分2次服用。每天1剂。适用于寒
喘。
27.棉花根1~3棵,大枣100克,加水共煮透,分早晚吃枣喝汤。适用

于寒喘。
28.扁老南瓜1个,挖盖,去瓤,装满大麦糖,在冬至时蒸熟透,和匀,装
入容器备用。每天早晚取2汤匙服用,其他时间也可作为小儿的日常点心服
用。适用于寒喘。
29.苎麻根适量,煅研细末,生豆腐适量炖温热,蘸苎麻根末5克服下。适
用于痰喘。
30.女贞子适量,晒干后研细末,每次6~9克,每天1次,早晚用温开水
送服。适用于虚喘。
31.僵蚕4条,焙干研细末,早晚分服。适用于痰喘。
32.陈年白蚬壳适量,烧研细末,每次2克,每天2次,米汤调下。适用于
痰喘。
33.山药适量研细末,每次用麦门冬10克煎水,冲服山药末服下。每天1
次。适用于虚喘。
34.板栗200克,银杏25克,去壳煮熟,加蜂蜜,不拘时食用。
35.核桃仁100克,红糖适量(或用蜂蜜也可),将核桃仁焙干,研细
末,加入红糖,每晚睡前温开水冲服。适用于虚喘。
36.海蜇200克(洗净),荸荠、胡萝卜各300克,洗净切片,共入沙
锅炖烂熟,每天早晚分服,2天内服完。
37.海蜇200克(洗净),猪血300克,炖烂熟服用。每天早晚分服,
2天内服完。
38.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90头洗净,用蜂蜜浸泡封好,保存6个月,
等秋冬时开封食用,每天早晚各食大蒜1头。或将大蒜去皮,用刀拍碎,放入
瓶内用蜂蜜浸泡7天,每天适量服用也可。对哮喘及支气管炎有防和治的作
用。
39.生柿子或干柿饼1个,加入清茶1小撮(约2~3克),同蒸,分2~
3次服完,连服1~2周,治肺虚喘。
二、外 治
1.吴茱萸15克,研细末,以醋调成糊,敷涌泉穴,48小时去掉,病重者
1周后重复1次。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哮喘。
2.补骨脂、小茴香各等量,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纳入脐内,外敷
纱布、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3.明矾60克,研末,加面粉适量,米醋50毫升。蜂蜜少量。共调成稠膏

状,敷脐,每2天换药1次,连贴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咳喘痰多者。
4.白丑、黑丑各等份,一半生,一半炒熟,各取末15克。大黄30克,槟
榔7.5克,广木香7.5克,轻粉0.3克,蜂蜜适量,共研末过筛,用蜂
蜜调和,软硬适度,捏成硬币大小,贴脐,每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
程。适用于干渴大饮,烦躁者。
5.感冒伴哮喘,可取市售抱龙丸1粒研细末,加少量水,调如泥,填脐,每
天换药1次,连用至病愈。
6.生天南星适量,研细末,用姜汁调匀,敷足心,每天1次。适用于寒
喘。
7.凤仙花子(急性子)、吴茱萸适量,共研细末,用面粉和大曲酒调匀,拍
成小饼,贴背心处。
8.凤仙花1棵水煎,趁热用药汤擦背,至背部有热辣感停,擦干背部,穿好
衣服,注意不要受风。适用于痰喘。
三、其 他
1.针刺:取穴肺俞、风门、丰隆、尺泽或点揉穴位拔火罐。隔日1次,3天
为1个疗程。或参“小儿支气管炎”。
2.耳穴压豆:取穴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每日压按4次,每次1分
钟。
3.热熨: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各40克,生姜5片,食盐250克。上
药焙干,混合后共研细末,炒热至50℃左右,装入薄纱布袋,扎紧袋口。用
药在患儿背部两侧肺区及腋下来回熨烫,每次30~40分钟,每日2~3
次,1剂可连续使用2日。每次用前需再加热。适用于咳喘顽固不愈者。
  【防护】①加强锻炼,预防呼吸道疾病。②找出并尽量避开过敏源。③有
条件者,发作时给予吸氧。④当小儿稍感不适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阻止
发作,发作时暂禁食一次,平时也不宜吃得过饱,以低盐饮食为好。⑤发作时
用热水泡脚有缓解作用。⑥小儿要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小儿哮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气交阻,肺气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鸣,肺管钥启阖受阻,呼吸艰
难,憋闷不畅。
【治法】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方名】蜂龙汤。
【组成】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
竺黄3克,诃子

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丁金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热内蕴,复感外邪,内外相合,痰阻气道,肺气不宣。
【治法】宣肺平喘,清降肺热,搜痰止咳。
【方名】麻杏石甘辛茶汤。
【组成】蜜麻黄5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细辛2克,炙甘草4克,茶叶1
撮。生姜3片,大
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长江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虚中挟实。
【治法】宣肺化痰,摄纳肾气。
【方名】小儿哮喘基本方。
【组成】炙麻黄3-5克,熟地10克,杏仁10克,竹沥半夏10克,款冬花10克,
射干6克,炙
细辛2-5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育仁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痰热蕴肺,肺失清肃。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定喘。
【方名】蝉龙定喘汤。
【组成】蝉蜕9克,地龙9克,莱菔子9克,苏子9克,杏仁9克,半夏9克,桑皮
9克,麻黄6
克,黄芩6克,白果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午雪峤方<哮喘>
小儿哮喘
   止喘汤
[药物]活蟾蜍 7 只(以夏季捕捉为佳),面粉 250 克,麻油 250
克。 [用法]  先将活蟾蜍置于空缸中一昼夜,仅取其后腿,去皮、去
掌, 剁为肉泥。将面粉加适量水与肉泥拌匀成薄块,然后切成小片块。取麻
油煮 沸,将片块炸焦,即成蟾蜍果。将蟾蜍果分为 12 等份,每天服 3
次,每次 1 份(此为 3 岁左右儿童量。儿童年龄的大小,用量可增减)。剩
余麻油,分 次炒饭给患儿吃。1 剂为 1 个疗程,若来好转,可再服 1 疗
程。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哮喘 5 例,均获满意效果。 [病例]  
袁×\u652X男,3 岁。其母代诉小儿咳白色痰,喘气 2 年余,经 儿科诊断为
小儿哮喘,曾服氨茶硷,肌肉注射链霉素等药,时有好转,但遇 风寒即发。

刻诊:咳喘,吐白色泡沫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听诊两肺满 布哮鸣音。
嘱其服用蟾蜍果,1 剂药后病愈。随访年余未见发作。 [来源]林志坚,
等.四川中医
鱼白地芩汤  
  [药物]鱼腥草 10 克,桑白皮、地龙、杏仁各 6 克,黄芩、苏子,苦
葶苈、炙麻黄、天竺黄各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
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 [病例]冯××,男,  10 岁。哮喘
反复发作 2 年,现又复发。诊见身 热,体温 39.5℃,口渴,面赤唇绪,
气喘痰鸣,张口抬肩,小便短赤,舌红、 苔黄,脉滑数。经服本方 5 剂后气
喘平,体温降,告愈。 [来源]何观涛,浙江中医杂志   
二黄二子汤   
[药物]炙麻黄 2 克,生大黄(后下)、苏子、浙贝母、杏仁各 10 克,
葶苈子(布包)  15 克,橘红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
共取药汁 200~300 毫升,分次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热哮 9
8 例,显效 74 例,好转 21 例,无效 3 例。 [病例]徐××,男,4 岁。
咳嗽气喘痰鸣 3 天,喉中如曳锯,痰液黄 稠,难以咯出,烦躁口渴,腹胀,
大便 3 天未行,小便色黄,舌苔黄腻,脉 滑数。曾用西药治疗乏效。血液检
查白细胞 10.6X109/L,中性 0.68,淋巴 0.28,酸性
4%。胸 X 线示肺门阴影增依。以此方加莱菔子 10 克,服 2 坚药 后解稀
热臭便 4 次,哮喘减去七八;继进 1 剂,哮喘止。 [来源]秦亮.湖北中
医杂志
  蛇床子汤  
  [药物]蛇床子 8 克,陈皮、法半夏各 5 克,苏叶 4 克,五味子、炙甘
草各 3 克,细辛 2 克。 [用法]每天 1 坚,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
儿支气管哮喘 26 例,痊愈 9 例,控制 13 例,有效 2 例,无效 2 例。
[病例]   文××,男,8 岁。哮喘反复发作已 3 年,本次发作 4 天。
呼吸喘促,喉中有哮鸣音、夜间为甚,咳嗽,痰白而稀,面白肢冷,喜热
饮, 小便清,舌淡白、苔白,脉沉细无力。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以此方治
疗 2 坚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用 3 剂症消。随访 1 年未发。 [来源]  陈
勇.湖北中医杂志
麻黄地龙汤
[药物]  蜜炙麻黄、五味子各 3 克,地龙、苏子、车前子、僵蚕各 6
克,姜半夏 5 克,佛耳草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
效]此方治疗小儿哮喘 45 例,临床治愈 33 例,显效 9 例,无效 3 例。
[病例]   潘××,男,5 岁。患哮喘 3 年,今因感寒发作已 3 天。咳
嗽、痰多、哮喘,入夜尤剧,甚则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细略数。听诊两
肺布满哮鸣音。以此方加杏仁 6 克,海浮石 15 克,黄芩 3 克。服 2 剂药
后, 哮喘明显减轻,入夜已能平卧;再服 3 剂,症状消失。 [来源]  马
立海.浙江中医杂志
五龙平喘汤

[药物]  五味子、苦杏仁各 5 克,广地龙 10 克,甘草 3 克,生姜 2
片。此为 3~9 岁小儿量。 [用法]   哮喘发作期,每天水煎 2 剂
药,分 4 次服,每 5~6 小时服 1 次。每剂药头煎用水 200~400 毫
升,武火煎沸后改文武火煎 20~30 分钟, 取药液 80~250 毫升;
药渣 2 煎用水 150~350 毫升,武火煎沸后改文武火煎 15~25 分
钟,取药液 60~200 毫升,首剂头液急服以截喘势,2 煎药液隔 5~
6 小时或晚睡前服。第二剂药煎药液宜在次上晨 5~6 点服,2 煎药液隔
6 小 时服。服药 24~48 小时,若哮喘显著减轻者,改每天 1 剂分 2 次
服;若服药 24~48 小时后喘势不减者,改用他药。 [疗效]此方治疗小
儿哮喘发作期 126 例,临床控制 55 例,显效 29 例, 好转 30 例,无
效 12 例。 [来源]张金鼎,江西中医药

(小儿水痘)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水痘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是通过吸入飞沫或接触被痘疹疱
浆污染的物品而传染。以秋、冬季多见,小儿从半岁至6岁很容易被传染,病
后可获终身免疫。病初有轻度发热等,似感冒状,1~2天后,皮疹可依次从
躯干、头部、面部、四肢出现,不高出皮肤,数小时后变为丘疹,高出皮肤,
再变为透明饱满的水痘,以后变为浑浊,再变为干瘪的水疱。水疱周围皮肤发
红、发痒。1~2天后,干枯结痂,几天后痂落,不留疤痕。并发细菌感染
时,可形成脓痘,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合并脑炎及蜂窝织炎。
治水痘秘方
1. 芫荽汤)
 来源《岭南草药志》
原料 鲜芫荽150克 鲜胡萝卜200克 风栗(干板栗)150克鲜
制法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风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
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用法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
功效透发痘疹。适用于小儿水痘。
2.- 绿豆汤)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绿豆10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绿豆加水500克,煮汤。
用法服用时加白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解渴清暑。适用于水痘。
宜忌 热退后即停服。
3.薏苡仁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薏苡仁克 粳米60克
制法将薏苡仁、粳米共同煮粥。

用法每日2次,作主食吃。
功效利湿,清热。可作为水痘患儿的辅助治疗。
4.竹笋鲫鱼汤)
 来源.民间方.原料;鲜竹笋 鲫鱼各适量
制法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
用法每日3次,随量食。
功效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
5.甘草三豆饮)
 来源民间方原料绿豆10克 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 生甘草3克
制法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
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用法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宜忌 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6.板蓝根银花糖浆)
 来源经验方
原料板蓝根100克 银花50克 甘草15克 冰糖适量
制法 将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适量。
用法每服10~20克,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7. 清热解毒汤
【来源】谢翠珠,《浙江中医杂志》(8)1987年
【组成】金银花、连翘各6~9克,紫草、木通各4.5~6克,黄连、甘草各3~4.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祛湿。
【方解】本方具有较强清热解毒之功,并有一定祛湿之力,对于感受时邪、内
蕴湿热之水痘颇为适用。方用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黄连清热泻火燥
湿;紫草凉血解毒;木通利湿泄热。诸药配合,具有提高免疫机能,抑制病
毒,消炎解毒,修复组织等作用,故具有较好疗效。对于轻证,似有清热过重
之嫌,用当加减。
【主治】小儿水痘。
【加减】轻型微热或不发热,有流涕、咳嗽、咽红等证,本方去黄连、紫草,
加竹叶6~9克,牛蒡子3~6克,薄荷3~4.5克(后入);重型壮热、烦渴、唇红目
赤、便秘、溲赤、疱色紫暗、疱浆晦浊,舌红苔黄燥厚腻,脉洪数者,加赤
芍、茯苓各6~9克,鲜生地、生苡仁各15~克。
【疗效】治疗60例,其中轻型13例,重型47例,治疗后均获痊愈。退热时间最
短半天,最长2天,平均1天;水痘结痂时间,大部分2~3天,少数4天,平均3
天。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及继发疾病。
8. 银石汤
【来源】李江,《黑龙江中医药》(1)1990年
【组成】金银花、石膏各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200~0毫升,分服。其中3岁以下服200
毫升,3岁以上服0毫升。分2~3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凉血祛湿。
【方解】水痘是急性传染病,容易在幼儿及小学生中形成流行。方中重用金银
花、石膏解毒清热;配伍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使毒邪得以从小便而出;玄参、
紫草滋阴凉血、解毒透疹,并可防止祛湿而伤阴;薄荷、荆芥疏风止痒,其中
荆芥辛温,能缓和诸药寒凉之性,以护胃气,益增解毒之功,寓反佐之意。诸
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疏风凉血祛湿之功。对于水痘属风热夹湿及湿热炽盛
型均有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金银花有抗病毒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
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降低血管通透,减少渗出,从而阻断
斑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使疱疹迅速结痂干燥;泽泻能增加尿量,并加快尿
素、氯化物等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因此也能抑制疱疹形成,与石膏有协同作
用;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
【主治】水痘。
【疗效】治疗116例小儿水痘,均获痊愈。服药2~5剂,平均治疗2.95天。其中
伴有发热者均在服药1剂后体温降至正常。随访观察一周正常。
9.中药处方(一)
【辨证】内蕴湿热,外感时邪病毒,时邪与湿热相搏,留于脾肺二经,邪从气
泄,扰于气
分,发于肌表。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名】银翘二丁汤。
【组成】银翘6克,连翘6克,六一散(包)6克,车前子6克,紫花
地丁10克,
黄花地丁10克。
【用法】水煎500毫升,分2-3次服,第二煎外洗患部。

【出处】姜润林方<水痘>
偏方;
1.鲜竹笋50克,鲫鱼1条,共煮汤,加盐调料适量,分次服食,3~5天
为1个疗程。
2.鲜荸荠10个,去皮,切片,加水少许,冰糖适量,煮熟服食。
3.绿豆适量煮汤,加冰糖适量,代茶频服。
4.菊花、桑叶适量,煎水代茶频服。
5.香菜(芫荽)、香葱各适量,加调料,煎汤代茶频服,适用于疱疹初发
期,有透疹的作用。
6.金银花20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7.桑菊感冒片,适用于咽喉疼痛,咳嗽者。
8.银翘解毒片,适用于发热者。
9.金银花、连翘各10克,蝉蜕5克,赤芍、板蓝根各10克,紫花地丁6
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适用于发热,痘疹较重者。
10.竹叶卷心、荸荠、胡萝卜各适量,水煎加冰糖适量代茶。
11.菊花、蝉蜕(洗净)各5~10克,放入碗内加适量水,上锅隔水蒸,
加冰糖适量,每天分3次服,每晚在睡前服最宜。
12.紫草10克,或芦根10克,水煎,加入冰糖适量代茶,一天内服
完。
13.丝瓜藤、绿豆各10克,白菜根1个水煎,每天1剂,分3次服下。
14.桑叶、菊花、薄荷、僵蚕、玄参各10克,水煎,每天1剂,分3次服
下。适用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者。
15.水痘的偏方1 荆防半蓝根烫 药物:荆芥、防风各10克,半蓝根20克,芦根15
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每天2次。 疗效:次方治疗小儿水痘94列,全
部治愈。 来源:江苏中医
二、外 治
(一)西药

1.炉甘石洗剂,外搽。适用于痘疹痒甚者。
2.龙胆紫,外搽,每日2次,直至干燥结痂。适用于痘疹被抓破,或有感染
者。
(二)中药
1.葎草煎浓汁或鲜葎草捣汁,外搽,每日2次。
2.马齿苋适量,煎浓汁或鲜马齿苋捣汁,外搽,每日2~3次。尤适用于痘
疹溃破及有感染者。
3.食盐30克,加热水500克,待盐化开,搽洗全身。适用于水痘未破
者。
4.芫荽(即香菜)或芫荽子捣烂,煎水外洗。适用于痘疹初起,有透疹作
用。
5.敷脐:大黄、防风、生石膏、全蝎、青黛各等量,诸药混匀为末,用鸡蛋
清适量,调糊,纳脐,每天换药1次,连用3~4天。适用于便秘、口臭
者。
6.生萝卜1个,铅粉3克,燕子窝泥15克,鸡蛋清1个,以上诸药混合捣
如泥,再加入鸡蛋适量,拌匀,调成糊状,敷脐,每天换药1次,连用3~4
天。适用于高热者,热退即撤药,否则过用会有副作用。
7.黄豆根上颗粒(根瘤)不拘量,炒微黄,研细末,香油调,涂患处。适用
于痘疹溃烂化脓者。
8.家核桃捣烂,布包绞油,加入少许冰片末,涂患处。适用于痘疹溃烂化脓者。
  【防护】①流行季节不要带小儿去公共场所。②注意居室的空气,用具的
卫生。③患儿注意休息,多喝水。④控制小儿不要搔抓,抓破者应及时用药处
理,勤给小儿洗手,剪指甲。⑤禁用激素类药物 

(小儿食滞)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食滞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
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又
称积滞。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相近。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夏秋季节,暑湿易
于困遏脾气,发病率较高。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多见。常在感
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
反复发病。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小儿营养
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
不成疳”之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所记载的“宿食不消候”、“伤饱
候”是本病的最早记载。其后《活幼心书》和《婴童百问》又分别提出了“积
证”和“积滞”的病名。
《保婴撮要·食积寒热》说:“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
积。”明确指出了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乳食内积,损伤脾胃。病机为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
常,气滞不行。食积可分为伤乳和伤食。伤于乳者,多因乳哺不节,食乳过量
或乳液变质,冷热不调,皆能停积脾胃,壅而不化,成为乳积。伤于食者,多
因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饱食无度,杂食乱投,生冷不节;食物不化;或
过食肥甘厚腻、柿子、大枣等不易捎化之物,停聚中焦而发病。正所谓“饮食
自倍,肠胃乃伤”。
乳食停积中焦,胃失和降,则呕吐酸馒不消化之物;脾失运化,升降失常,气
机不利,出现脘腹胀痛,大便不利,臭如败卵;或积滞壅塞,腑气不通,而见
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之症。此属乳食内积之实证。
食积日久,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纳失常,复又生积,此乃因积致虚;亦有
先天不足,病后失调,脾胃虚弱,·胃不腐熟,脾失运化,而致乳食停滞为
积,此乃因虚致积。二者均为脾虚夹积、虚中夹实之候。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泻,臭如败卵或便秘。
2.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
4.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二、鉴别诊断
厌食为喂养不当,脾运失健所致。除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外,一般无嗳气
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之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伤乳、伤食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的婴儿发病者为伤乳,呕吐或大便中可
见较多的乳凝块;普通饮食的幼儿发病者为伤食,多有较明显饮食不节史,呕
吐物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食物残渣。
2.辨虚实病程短,脘腹胀痛拒按,或伴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病程较
长,脘腹胀满喜按,神疲形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二、治疗原则
乳食内积之实证以消食导滞为主。脾虚夹积之虚中夹实证以健脾消食,消补兼
施为法,积重而脾虚轻者,宜消中兼补法;积轻而脾虚甚者,则用补中兼消
法,扶正为主,消积为辅,正所谓:“养正而积自除”。
食积的治疗,除内服药外,推拿及外治疗法亦常运用。
三、分证论治
1.乳食内积
证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恶心,呕
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卧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
腻。
分析:乳食内积,气机郁滞,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胃肠不适,则夜卧不
安,烦躁哭闹。中焦积滞,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
食,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腐秽壅积,脾失运化,则大便秽臭。中焦郁积
化热,则有低热,肚腹热甚。舌红苔腻为乳食内积实证之象。
治法:消乳消食,化积导滞。
方药: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于、麦芽消食化积,
陈皮、香附、砂仁理气消滞,茯苓、半夏健脾化湿、消胀除满,连翘清解郁积
之热。脘腹胀满疼痛加厚朴、枳实行气消滞宽中;便秘加木香、槟榔消积导
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低热、舌红、苔
腻微黄,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2.脾虚夹积
证候: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
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白
腻,脉沉细而滑。
分析:脾胃虚弱,中气不运,不能化生精微变为气血,濡养机体,则见神倦乏
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唇舌色淡。脾胃虚弱,运纳失职,乳食积滞,气机
不畅,故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上则呕吐酸馊乳食,下则大便溏薄
酸臭夹不消化物。胃不和则卧不安。苔白腻,脉沉细而滑,皆为脾虚夹积之所
致。
治法: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方药:健脾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
滞,枳实、陈皮理气消胀,虚实兼顾,消补并施。苔腻、纳呆,加藿香、砂仁
化湿醒脾;舌淡、腹胀、便溏,加炮姜、厚朴、苍术温中运脾。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王氏保赤丸每服1/3-1支,1日2-3次。用于乳食内积证。
2.枳实导滞丸每服2-3g,1日2-3次。用于食积重且化热便秘者。
3.小儿香橘丹每服2-3g,1日2-3次。用于脾虚夹积证。
4.小儿健脾丸每服2-3g,1日2—3次。用于脾虚夹积证。
二、单方验方
1.炙鸡内金g,研细末。每次1g,每日2-3次,开水冲服。用于乳食内积
证。
2.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0.5—1s,每日2次,开水冲
服。用于乳食内积便秘者。
三、药物外治
1.玄明粉3g,胡椒粉0.5g,共研细末。填人脐中,外盖油布或油纸,覆盖消
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食积较重之实证。
2.炒大黄g,芒硝20g,研粗末。混和装入布袋,外敷患儿脐腹部。用于食
积腹胀腹痛便秘者。

3.酒糟100g,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放腹部热熨,每日1次,每次2—3
小时。用于脾虚夹积者。
四、饮食疗法
1.白萝卜500g,切成细丝挤出汁,炖热后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食
肉过多而致的食积。
2.槟榔l0g,金橘3只。二味打碎入锅,水煎20分钟,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每
日数次,代茶饮。用于小儿食积兼有气滞者。
五、推拿疗法
推揉板门100次,清大肠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2分
钟,揉按足三里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乳食内积
者,加掐四缝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缝。脾虚夹积者,加补脾土100
次,运水人土100次。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宜定时定量,不应过饥过饱。食品宜新鲜清洁,不应
过食生冷、肥腻之物。
2.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应偏食、杂食,合理喂
养。
3.平时应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二、护理
1.饮食、起居有时,不吃零食,纠正偏食,少吃甜食,更不要乱服滋补品。
2.呕吐者可暂禁食3-6小时,或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者揉
摩腹部。可用粟米饭焦锅巴,研细粉。每次5—log,每日2次,用糖开水冲调
服,有助运消食之功。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
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夫乳与食,小儿资以养生者也。胃主纳受,脾

主运化,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免积滞之患。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
滞不消而疾成矣。”
《幼幼集成·食积证治》:“夫饮食之积,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
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或作泻痢,或作
痞,以致饮食减少,五脏无所资禀,血气日愈虚衰,因而危困者多矣,故必消
而导之……若积因脾虚,不能健运药力者,或消补并行,或补多消少,或先补
后消,洁古所谓养正而积自除。故前人破滞消坚之药,必假参术赞助成功。”
[现代研究]
张介安,蔡根兴.消食散治疗小儿食滞1000例.辽宁中医杂志1982;6(8):
15
用消食散(厚朴、茯苓、陈皮、广木香、槟榔、神曲、谷芽、麦芽、石斛、灯
心)加减治疗小儿食滞1000例。兼有风寒加苏叶、荆芥;兼有风热加金银花、
连翘;兼有暑湿加藿香、佩兰、香薷;食滞发热加生石膏、连翘;脾虚食滞去
厚朴、槟榔,加人参、白术、莲子.结果:痊愈914例,好转57例,无效
例。1—3天治愈569例,4—7天治愈0例,8天以上治愈112例。
   消滞方
[药物]大枣 2~5 枚,蜂屎适量。 [用法]将大枣去核后装入蜂屎,包
好,火烧至枣胀大而枣皮稍发黑为 佳。每天服 2 次,1~3 岁每次服 2~
3 枚。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食滞,一般服 2 天即愈。 [病例]赵×
\u652X男,5 岁。昨晚贪食过多,引起院腹胀痛,恶心暖气, 食欲不振,大
便不调。用此方药服 1 天腹胀大减,2 天后饮食正常。 [来源]李文欣,
等.四川中医
   
玄胡粉   
[药物]玄明粉 3 克,胡椒粉 0.5 克。 [用法]上药研细拌匀,放置肚
脐中,外盖消毒油纸或纱布,用胶布固 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敷
脐治疗小儿积滞,一般 1~2 天见效,3~5 天可愈。 [病例]赵××,男,
3 岁,近 10 天来呕吐,厌食,大便腥臭、3 天一 行而不畅,烦躁哭闹,
少腹胀满,无发热,苔黄腻,脉滑数。诊为小儿积滞, 以此方敷肚脐治疗,
每天换药1次,2 天后好转,4 天后痊愈。 [来源]孙兴大,四川中医
小儿食滞发热
(1)嗜食肉类食品引起发热、卧床不起,伴咳嗽、舌苔黄色
方:焦山楂15克,石膏6克,鲜竹叶6片;
煎服:每天2次,分上下午,(一天见效)

(2)食鱼肉较多后发热、呕吐,舌苔黄白相间;
方:焦山楂20克,石膏10克,鲜竹叶6片;
煎服:(1-2剂)
小儿胃痛,是指小儿以胃脘部位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方1
  【组成】猪胆1 个、米醋 毫升。
  【用法】将猪胆和醋,煎熬成稀膏状,每服1 匙,1 日2 次。
  【主治】小儿食滞胃脘疼痛,证见胃院疼痛,食后尤甚,胀满不舒,嗳腐
酸臭,或见呃逆呕吐,大便稀溏或秘结。
  方2
  【组成】肉桂3 克、生姜9 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寒凝气滞型胃痛,证见胃院疼痛拒按,得温则舒,或伴形寒
肢冷,小便清长。
  方3
  【组成】干姜15 克、大米50~100 克。
  【用法】共煮成粥,1 次食用。
  【主治】小儿寒凝气滞型胃痛。
  方4
  【组成】良姜15 克、干姜10 克、粳米100 克。
  【用法】良姜、干姜先煎20 分钟,去渣,下米煮粥食用。
  【主治】小儿胃寒疼痛。

(小儿呕吐)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呕吐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中医学认为
本病主要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临床上常因体质、年龄、病因不
同,分为风寒、胃热、伤食、胃虚夹热、胃阴虚、脾胃虚寒等型。治疗上分别
采用解表散寒、和胃降逆,清热泻火、降逆和胃,消食化滞、降逆止呕,温中
和胃、降逆止呕等方法治疗。病程或长或短,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笔者经多
年临床辨证治疗57例呕吐患儿,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患儿,50例为门诊病例,7例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4例,女例;年
龄最小5月,最大12岁;病程最短1 h,最长1年,其中以0.5~2 d者居多。以呕
吐为主要症状,常伴腹痛、腹胀、腹泻、不思乳食、头晕、面色苍白、精神疲
倦、四肢欠温、便秘、口渴、尿少等。
2 辨证分型及治疗
2.1 寒邪伤胃
小儿脾胃不足、过食生冷瓜果或外感寒邪等,致寒邪犯胃,胃气上逆。症见
朝食暮吐,吐出物无特殊臭味,四肢不温,腹痛喜按,脉沉细,指纹青淡。治
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选吴茱萸汤加减:吴茱萸6 g、生姜3片、大枣3枚、
人参6 g。兼表证者加藿香、苏叶各6 g;胸腹痞胀去大枣,加木香、陈皮各3
g;兼有食滞、腹胀痛加炒山楂、炒神曲各6 g;四肢不温加肉桂、砂仁各6 g;
呕吐较甚者加灶心土6 g。共治疗9例。
2.2 热邪蕴胃
感受温热之邪,蕴结肠胃,或食积不化,蕴里化热,或过食辛热、煎炒等,
致胃热气逆。症见食入即吐,或频吐如射,吐物酸臭,次数多而量少,或伴身
热,口渴喜饮,烦躁少寐,大便臭秽或燥结,小便黄少,舌红苔干黄,脉滑
数,指纹紫滞。治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呕。方选萸连片加减:黄连、吴茱萸各
6 g。若便秘加生大黄3 g;兼食积加炒山楂、炒神曲各6 g,虎杖3 g,麦芽6 g;
顽固呕吐不食,或频吐如射者,加代赭石、竹茹各3 g。共5例。
2.3 痰湿内阻
多因幼儿水湿停滞,运化无力,使痰湿内聚,阻滞气机,胃气上逆而呕吐。
症见呕吐痰涎,先咳后吐,伴见胸脘痞闷不舒,眼睑浮肿,纳呆,舌质胖,苔
白腻或腻而滑,脉滑或缓,指纹淡。治以温化痰湿,降逆止呕。方选苓桂术甘
汤加减:茯苓6 g、桂枝6 g、白术6 g、甘草3 g。若呕吐较甚加砂仁6 g、白豆蔻
3 g、灶心土3 g;若咳甚加藿香、法半夏各3 g;若纳呆加神曲6 g、厚朴3 g、苍
术3 g;若呕吐痰涎甚者加车前草3 g。共治疗6例。
2.4 乳食停滞

哺乳过饱或喂养不当,过食甜腻或不易消化食物,则乳食停滞中脘,损伤脾
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而致呕吐。症见呕吐酸腐,不思乳食,恶心,脘腹胀
痛,吐后减轻,口气臭秽,矢气恶臭,便秘或泻下酸臭不消化食物,苔厚腻,
脉滑,指纹紫滞。治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方用保和丸加减:山楂6 g、神
曲6 g、半夏6 g、茯苓6 g、陈皮6 g、连翘6 g、莱菔子3 g、麦芽6 g。若呕吐频繁
加生姜2片;若偏寒者加丁香3 g、灶心土6 g以温胃降逆;若偏热者加黄连、竹
茹各3 g清热止呕;若便结不通加枳实6 g、大黄3 g导滞通腑;若大便泄泻者加
炮姜6 g温胃导滞。共治疗10例。
2.5 脾胃虚寒
若乳母过食寒凉生冷,或小儿过食生冷,凝滞中脘,致中阳受损,气机凝
塞,气逆而吐。症见饮食稍不慎即呕吐,亦见外感后即呕吐,口干不欲饮,喜
暖恶寒,面色白,四肢不温,便溏,舌淡,脉濡弱。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降
逆。方用丁萸理中汤加减:丁香6 g、吴茱萸6 g、炮姜6 g、党参6 g、白术6 g、
炙甘草6 g。若腹痛者加肉桂、砂仁各3 g;若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
各6 g;若兼有表证者加苏叶、藿香各6 g;若胸痞腹胀者加木香、陈皮各6 g;
若呕吐频而不止者加灶心土6 g。共治疗5例。
2.6 胃阴不足
热病耗伤胃津,或病后气阴未复,胃失和降,致胃气上逆而呕吐。症见呕吐
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咽干口燥,似饥而不欲食,便结如羊屎,舌红少津,
脉细数,指纹红紫。治以温养胃阴,降逆止呕。方选麦门冬汤加减:麦冬6
g、半夏6 g、人参3 g、甘草3 g、粳米6 g、大枣3枚。若津伤甚半夏减量,并加
石斛、天花粉、知母、竹茹各3 g;若便秘加火麻仁6 g、白蜜少许以润肠通
便。共治疗3例。
2.7 风寒犯胃
小儿腠理空疏,易遭外邪、风寒入侵,扰动胃腑,浊气上逆,故发呕吐。症
见突然呕吐,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腹满闷,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以疏风散寒,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6 g、苏叶6 g、白芷3
g、桔梗3 g、白术6 g、厚朴6 g、半夏6 g、大腹皮3 g、茯苓6 g、陈皮6 g、生姜3
片、大枣3枚、甘草3 g。若兼宿滞、胸闷腹胀去白术、大枣,加神曲、炙鸡内
金各6 g;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各6 g祛风解表。共治疗6例。
2.8 外感暑湿
酷暑之时,湿浊犯胃,气机逆乱,浊气上冲而呕吐。症见突然呕吐,兼发热
恶寒,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脘痞闷,纳呆,苔黄白腻,脉浮滑数,指纹浮
青紫。治以清暑祛湿,和胃降逆。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6 g、半夏6 g、
茯苓6 g、杏仁6 g、薏苡仁6 g、白豆蔻6 g、猪苓3 g、淡豆豉6 g、泽泻3 g、厚朴
6 g。若热重加黄连3 g以清暑解热;湿重加苍术6 g;兼有宿食加莱菔子3 g、山
楂6 g。共治疗8例。

2.9 蛔扰胃腑
蛔虫逆行,扰动胃腑,致胃气上逆而呕吐。症见呕吐清水或黄绿水,吐蛔
虫,脐周时痛,脸有白斑或口腔黏膜有白点,舌淡红伴见蛔虫点,苔腻,脉
弦,指纹青色。以酸苦安蛔、降逆止呕治之。方选乌梅丸加减:乌梅6 g、细
辛2 g、干姜6 g、黄连3 g、当归3 g、附子3 g、黄柏3 g、桂枝6 g、人参3 g、花椒
3 g。若呕吐清水加灶心土6 g;若蛔虫多加川楝子3 g。共治疗3例。
2.10 惊恐气逆
小儿神气怯弱,发育未臻完善,易受惊恐,凡目触异物,耳闻异声,或跌仆
受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胆怯肝逆,失其疏泄,气机不利而胃气上逆所致
呕吐。症见频吐清涎,或呕吐乳食,哭啼不安,睡卧不安或惊惕恐惧,手足蠕
动,脉弦,指纹青紫。治以安神镇惊,和胃降逆。方选定吐丸加减:全蝎1
条、姜半夏6 g、大枣2枚、丁香6 g。若惊惕加朱茯苓6 g、蝉蜕3 g;兼有抽动加
钩藤3 g、白芍6 g、僵蚕3 g;呕吐不止加代赭石6 g。共治疗2例。
以上各型每日服药1剂,分2~3次服用。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
乱,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同时忌服辛辣肥腻之品,多食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
物,必要时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少量多次食用,呕吐较重者应暂予禁
食。给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治疗9 d后统计
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呕吐停止,食纳如常),停药后1月未见复
发。好转:治疗后症状减轻(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物量也减少,食纳增加),
停药后偶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痊愈例,占49.12 %;好转例,占43.86 %;无效4例,占7.02 %。总有效率
92.98 %。
4 典型病例
瞿某,男,11月,2006年10月日以呕吐1 d就诊。患儿于1 d前发病,起初呕
吐少量胃内容物,伴精神差,不思饮食,流清涕,哭闹,低热(测体温37.4
℃)。曾在某私人诊所肌注胃复安2 mg未见好转,呕吐频繁(至就诊时约8~
10次),呕吐量大,多为清水,腹胀肠鸣,食入即吐,腹泻黄色蛋花汤样便2
次,量多,未夹黏液及血丝。症见精神萎靡,面白肢冷,前囟、眼窝均凹陷,
口渴欲饮,尿少,皮肤干,弹性尚可,体温37.9 ℃,咽部轻度充血,扁桃腺无

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略膨隆,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化验:脂肪球
(+++),余无异常。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辨证为风寒犯胃型,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服用3剂后痊愈无复发。
5 体会
小儿呕吐在古代医籍早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胃,厥逆
上出,故痛而呕吐。”《诸病原候论·呕吐逆候》记载有小儿呕吐的原因,“儿啼
未定,气息未调,乳母忽遽以乳饮之”、“乳母将息取冷,冷气入乳”、“解脱换易
衣裳及洗浴露儿身体不避风冷”等。大多认为寒、热、积、滞是引起呕吐的主
要病因。本病婴幼儿及儿童均可发病,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临床表现可见溢
乳、普通呕吐、喷射性呕吐及周期性呕吐,由于发病的原因不同,症状也不尽
相同。病因可来自咽喉、肠道、胸膜、心脏、泌尿生殖系统和肝胆系统等脏器
的梗阻,或感染以及平衡器、代谢因素、氮质血症和服用可刺激呕吐中枢的药
物。本病的发生常与体质和年龄有关。轻症者仅见溢乳,多为乳哺过量或过急
所致,并非病态,不影响健康,宜注意改变哺乳方法。普通呕吐常见胃肠道感
染,而喷射性呕吐可见婴儿吞咽大量空气、胃扭转、幽门梗阻及颅内压增高等
情况,症状较重。而周期性呕吐又名再发性呕吐,发病多在学龄前和学龄早期
(3~11岁),临床可见反复呕吐,每日吐数次至数十次,持续约1~3 d,偶可
延至1周,其后自然痊愈。1年内可发作数次,发作间期无不适。严重者吐血、
嗜睡、不能进食。发病原因可能与体质有关。过食、摄入脂肪过多、便秘、上
呼吸道感染、饥饿、剧烈体力活动、疲劳或精神受刺激等是常见病因。尤其是
青春期前女孩,常因焦虑或情绪波动而发病。如因高热抽风而频繁呕吐,或腹
胀如鼓、矢气不通、腹部突然疼痛而产生呕吐,多为急性热病、肝风内动或外
科急腹症之候,不属本病论述范围。中医学认为外感风寒、热邪犯胃、内伤饮
食、胃虚夹热、胃阴亏虚以及脾胃虚寒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
呕吐。严重者常使体液丧失过多,出现气阴亏损。长期反复呕吐,可致脾胃虚
损、气血不足等后果。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给予灭吐灵等治疗。中医治疗上均强调调理脾胃,
降逆止呕。本病的发生,正气虚是关键,其中脾胃虚是主要因素,治疗的基本
原则在于根除病因。中药生姜、半夏、藿香、竹茹、灶心土、吴茱萸、公丁
香、柿蒂、刀豆、连翘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止呕效果。一般治疗小儿呕吐,常在
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上述止呕药物并与理气止呕药物合用。进药困难者,
可浓煎冷服并分次服用;呕吐甚者,可用针刺治疗,再服中药加强疗效。本病
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锻炼,饮食要定时定量,忌食过量辛辣香燥之品,注意保
暖,以免感受风寒之邪,并积极预防原发病的发生。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一
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先煎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空腹食。 本方
适用于胃寒所致呕吐。
瘦羊肉500克,大蒜克,葱、姜各5克,精盐、白糖各3克,料酒5毫升,酱油3
毫升,面酱5克,味精2克,芝麻10克,核桃2个,香油10克,菜油500克(实耗
克),奶汤适量。将羊肉洗净,切2-3个整齐的块,葱洗净切段,姜切块,芝麻

炒熟,大蒜去皮捣成泥,核桃打破取仁下锅烧开,放入姜、葱、羊肉焯透起锅
晾凉,再加盐料酒腌1小时,上笼旺火蒸耙。取出焯凉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
的长条。锅内加菜油烧沸,入羊肉条炸干水分捞出,锅内留油少许,下葱、姜
煽出香味,倒入酱油、料酒、白糖、奶汤、蒜泥,并将面酱湃成汁放入,倾入
羊肉,大火收汁,拣去葱、姜不用,入味精,撤上芝麻、香油、翻匀、佐餐食
用。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
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纱糖温服。 本方适
用于脾胃气滞所致之呕吐。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二
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鲜橘汁毫升,佛手20克。将土豆、生姜、佛手榨
汁,兑入鲜橘汁调匀,烫温服用,1日1次。 本方适用于肝气犯胃之呕吐
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20克,白糖适量。将天麻、钩藤、石
决明布包煎水去渣,趁热冲熟藕粉,白糖调味,顿服。日1剂,连服4-5剂。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
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
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 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三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入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伤食之
呕吐。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 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小时,同时取3片姜,
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 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橘皮3-5壳,粳米50克。 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
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温热服食,5天为l疗程。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四
小米100克,鲜嫩黄瓜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
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
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入盐调味,佐餐食用。本
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枇杷叶10克(鲜者-60克),粳米100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
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煮
片刻即可。 本方对胃热呕吐有效。
竹茹、芦根各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胃热呃逆,
呕吐诸症。
[治法]:消食和胃,温中降逆
白术10 竹茹8 莱菔子12 山楂6 神曲6 陈皮6 干姜2 春砂仁3 川连3 枳实5
[加减]:
(1)呕吐不止,加代赭石15 广藿香8(后下)
(2)呕吐清水,加肉桂3 附子5
(3)津液亏虚者,加麦冬10 玉竹12 石斛9  
止呕泥
[药物]  生姜 100 克,鲜橘皮、米饭各 50 克。 [用法]  将生
姜、橘皮捣碎,加入米饭共捣成泥,外敷神阙穴上,上 盖消毒纱布,并压以

热水袋加温。 [病例]  邹×\u652X女,2 岁 6 个月。患儿1天前感寒而
发呕吐,继则恶 寒发热,诊断为急性胃炎。就输液及抗感染治疗不效,反增
腹泻。刻诊:呕 吐不止,兼有下泻,腹中雷鸣,发热恶寒,四肢厥冷,脸色
苍白,眼眶凹陷, 舌苔白干,脉数带紧。以此法外敷神阙穴,顷刻,呕吐
止,四肢转温,后与 法湿止泻中药内服,诸症消失。 [来源]  曾立崑。

(小儿流涎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流涎
流涎是指唾液经常流出口外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涎液过多,经常流出,渍
于唇外。有些婴儿出生3~4个月时因为唾液分泌增加,还不会及时吞下,引起
流涎,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出牙、口腔炎、舌炎等可以引起流涎。神经系统
疾病发生吞咽障碍及某些药物中毒,也可引起流涎,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1.泥鳅治小儿流涎
[配 方] 泥鳅1条。
[制用法] 泥鳅去内脏,焙干研末。用黄酒送服每日2次,共服 2日。
[功 效] 用治小儿流涎(流口水)。
2.天南星醋治小儿流涎
[配 方] 天南星50克,醋少许。
[制用法] 将天南星研末调醋。晚上敷足心,严重的可两足心同时敷,外面用布
条包扎,每次敷12小时,连敷3次,即效。
[功 效] 用治小儿流口水。
3.滑石白糖治小儿流涎
[配 方] 滑石1份,白糖1份。
[制用法] 2味药混和,每服3-5克,开水调服。
[功 效] 治小儿流涎,无休止时,甚则7-8岁不愈者。
4.金樱子治小儿流涎
[配 方] 金樱子20克,刺猬皮15克,五倍子15克,益智仁 15克,苍术20克,猪尾
1条。
[制用法] 上药研末每服6克,将猪尾巴煎汤送下。
[功:效] 治小儿多涎症,口水过多。
5.白术白茯苓治小儿流涎
[配 方] 白术、茯苓等各10克。
[制用法] 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
兑匀,分服,日1—2剂o
[功 效] 治小儿流涎。
6.白术治小儿流涎
[配 方] 白术10克。
[制用法] 为粗末,加水煎,去渣,加白糖适量,分次口服,日1 剂。
[功 效] 治小儿流涎。
7.白益枣汤治小儿流涎
[配 方] 白术、益智仁各15克,红枣20克。
[制用法] 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功 效] 治小儿流涎症。
8.益智仁治小儿流涎

[配 方] 益智仁、鸡内金各10克,白术6克。
[制用法]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 效] 治小儿流涎。
1. 滑石)
 来源单验方原料;生石膏18克,滑石18克,甘草3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2. 白矾)
 来源外治方原料白矾60克。
制法;研为细末,溶于温水中,频洗两足,每次洗—60分钟。
用法每日2—3次,连洗3—4日。
3.荜拨)
 来源食疗方原料;荜拨4克,砂仁2克,瘦猪肉100克。
制法;两药研细末,加食醋少许,与肉拌蒸熟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服3剂。
4.大枣)
 来源单验方原料竹叶7克,陈皮5克,大枣5枚。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用法一般服3—5剂告愈。
5.丝瓜根)
 来源食疗方原料;丝瓜根(蔸)50克(切片),瘦猪肉200克。
制法;加水共煮至肉熟烂,分3—4次服。
用法; 每日1剂,连服3剂。

6. 胆南星)
 来源外治方原料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
制法共研细粉,混合。贮瓶勿泄气,备用。
用法 睡前取药粉15克,用陈米醋调成粘厚糊状饼,敷贴两脚心(涌泉穴),
外盖塑料薄膜,用纱布扎紧,每次敷贴12小时,
一般3—4次即可。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00例,均获痊愈。
7.白术糖)
 来源《江苏中医》原料;生白术~60克 绵白糖50~100克。
制法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
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
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8.益智粥)
 来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原料;益智仁~50克 白茯苓~50克 大米~
50克。
制法;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
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
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用法 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 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9. 肉桂粉)
 来源外治方原料;肉桂粉10克。

制法;用醋调成糊饼状。每晚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均匀摊于2块塑料薄膜
上,分别贴敷于两脚心(涌泉穴),外盖纱布
,胶布固定。
用法次日晨取下,每日1次,连敷3—5次,即可告愈。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口角流涎6例,均治愈。
10.焦栀子)
 来源外治方原料;焦栀子20克,糯米5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开水调成稠膏,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用法 药干再滴水,使之湿润。1—2天换药1次。
11. 益智仁)
 来源食疗方原料;益智仁克,土炒白术40克。
制法;共研细末,加白面粉400克,食盐、炒芝麻各10克。水适量和面,烙焦
饼40个。食用前,放火上烤焦后再食。
用法;1—2岁者,每日2次,每次半个;3—4岁者,每日2次,每次1个;5岁以
上者,每日3次,每次1个。一般用药1—2料。
12.生蒲黄)
 来源外治方原料制天南星克,生蒲黄12克。
制法;共研细末,用府醋,即保宁醋(或一般食用醋)适量,调制成糊状饼,
分摊于1块塑料薄膜上,晚上贴敷于一脚心
(涌泉穴),男左女右,12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
用法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32例,其中:痊愈118例(89.4%),好
转11例(8.3%,无效3例(2.3%)
13. 摄涎饼)

 来源经验方原料;炒白术20~克 益智仁20~克 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
粉适量。
制法;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
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
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放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 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14.制半夏
来源食疗方原料;制半夏5克,瘦猪肉100克。
制法半夏煎水去渣取汁,拌肉蒸熟服食。
用法每日1剂,连服3剂。
15. 姜糖神曲茶)
 来源;民间方原料;生姜两片神曲半块 食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16.大枣陈皮竹叶汤)
 来源民间方原料;大枣5枚 陈皮5克 竹叶5克。
制法;将大枣陈皮竹叶水煎服。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3~5剂。
功效;健脾益气,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

   儿茶汤
[药物]儿茶 5 克,冰糖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汤代茶饮,连服
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口角流涎(属脾热者)15 例,均
治愈。 [来源]  张桂宝,辽宁中医杂志    
止涎散   
[药物]  黄连 4 克,儿茶 12 克。此为 3 岁以下剂量。 [用法]  
 将上 2 药研细末,分 4 份,每早晚各服 1 份,用梨汁或甘 蔗汁 1~2 汤
匙将药粉搅匀吞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流涎(滞颐),
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  邓××,男,3 岁。患儿 8 个月前开始流口水。
刻诊见患儿 口角流涎,稠粘腥臭,口角赤烂,颏下皮肤红赤,面赤唇红,口
渴喜冷饮, 小便微黄,大便微稀秽臭,舌红、苔黄,指纹紫。以此方 2 剂治
疗后痊愈。 随访 3 月未见复发。 [来源]  杨金炉,四川中医
白益枣汤  
  [药物]  白术、益智仁各 15 克,红枣 20 克。此为 5 岁用量,可
视年 龄大小增减。 [用洁]  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流涎症 7 例,均获良效。 [病例]  张×\u652X男,5
岁。病后体虚,流涎已数日,甚则浸湿衣被。 诊见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
濡细。以此方药浓煎,服 5 剂后痊愈。 [来源]  袁培春,四川中医 19     
摄涎汤   
[药物]  益智仁、鸡内金各 10 克,白术 6 克。[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分 3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流涎 14 例,均获痊
愈。 [病例] 王×\u652X男,4 岁。自幼患流涎症,轻则唾液满口,重则
从口中 流出,不能自制,口角潮红,面黄肌瘦,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腻,
脉濡滑。 以此方药治疗 5 剂后,流涎减少;继进 5 剂,流涎止。 [来源]肖允明.河南中医
  控涎散   
[药物]益智仁、滑石各 10 克,车前子、冰片各 6 克,甘草 3 克。 [用
法]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填敷脐部,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流涎 32 例,痊愈 26 例,显效 4 例,有效 2 例。
[病例]殷×\u652X男,1 岁,  1988 年 10 月诊。患儿流涎半年
余,口周 潮红、糜烂,流涎至口周及面颊,大便溏薄,小便有时不利,舌
淡、苔白, 脉滑。口服维生素 B2 等无效。以此方药敷脐,3 次痊愈。随
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何天有.陕西中医

(小儿痢疾)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痢疾多发于夏秋季,为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
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
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
中益气、收涩固脱等法。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湿重于热,宜
清肠化湿,用芍药汤。
1.绿豆胡椒治小儿痢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寒湿。用治小儿红、白痢疾。
[处方组成]绿豆3粒,胡椒3粒,红枣2个。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先将大红枣洗净,去核,与绿豆、胡椒共捣烂。敷于肚脐
上。
2.冰糖葵子汤治小儿血痢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治小儿血痢之腹痛下坠、恶心。
[处方组成]冰糖20克,葵花子5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葵花子用开水冲烫后,煮l小时,加冰糖。服汤,每日2或
3次,可连续服用。
3.鳝鱼红糖散治久痢体虚
[功能主治]补气血虚,清肠内热。用治痢疾便脓血、久泻体虚乏力。
[处方组成]鳝鱼l条,红糖6克(炒),黄酒9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鳝鱼去肚杂,切碎,以新瓦焙干,和糖研末。温黄酒送
服。
4.苦瓜汁治小儿红白痢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用治小儿红、白痢疾。
[处方组成]鲜小苦瓜5条。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瓜洗净榨汁,过滤。每日服1或2次。
5.蒜泥马齿苋治血痢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治血痢、急性菌痢,有较好的抗菌、杀菌作用。

[处方组成]独头大蒜克,鲜马齿苋500克,葱白、芝麻、盐各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蒜去皮捣如泥。马齿苋去掉老根,洗净,切成小长段,用
沸水烫透,捞出沥干水气。芝麻少许炒香,捣碎。葱白洗净,斜切小片。将马
齿苋用盐、味精拌匀,加入蒜泥、葱白、芝麻,即可食用。
6.蜗牛膏治久痢脱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固肠。用治小儿久痢脱肛。
[处方组成]蜗牛粉15克,冰片3克,医用凡士林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活蜗牛洗去污泥,置瓦上焙干,研末,过120目筛,装瓶
备用。用时将蜗牛粉与研成末的冰片,加入医用凡士林,调成软膏。用盐开水
熏洗患处,再用调好的软膏涂在脱出的直肠周围,托进直肠,用纱布盖好,贴
上胶布,用绷带作丁字形固定。注据《赤脚医生》l976年第l0期介绍典型病
例:义某,男,2岁。l974年9月,因患痢疾引起脱肛,12月就诊,诊断为重度
脱肛,曾几经治疗并用补中益气汤,疗效不显。直至l975年4月,用此方治疗,
敷药的第二天,轻轻将直肠托回,第三天仅大便时脱出,第四天大便脱出后能
自行缩回,第六天复原痊愈。至今随访,再无脱肛。
7.绿豆巴豆枣泥止痢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治小儿痢疾。
[处方组成]绿豆3粒,巴豆l0粒,枣2枚。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绿豆、巴豆用布包好捶成细末,加枣肉共捣烂如泥。贴
于肚脐眼的下部。 注本方系外用药,巴豆有大毒,切勿入口。
8.姜茶治红白痢疾
[功能主治]调补脾胃,清利湿热。用治红、白痢疾。
[处方组成]鲜姜l0克,绿茶l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加水一碗,煎成浓茶水。饮用。
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可随食物通过污染的手、
玩具、餐具等进入胃肠道,引起
小儿痢疾。多见于2-7岁平素营养好、体格健壮的儿童。好发于夏秋季。表现
为突起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冰
凉、嗜睡、精神萎靡或惊厥等。小儿痢疾的特点是起病急骤,感染中毒症状严
重,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
1.绿豆胡椒治小儿痢疾
[配 方] 绿豆3粒,胡椒3粒,红枣2个。

[制用法] 先将大红枣洗净,去核,与绿豆、胡椒共捣烂。敷于肚脐上。
[功 效] 清热解毒,祛寒湿。用治小儿红、白痢疾。
2.苦瓜汁治小儿红白痢
[配 方] 鲜小苦瓜5条。
[制用法] 将瓜洗净榨汁,过滤。每日服1或2次。
[功 效] 清热,解毒,祛湿。用治小儿红、白痢疾。
3.冰糖葵子汤治小儿血痢
[配 方] 冰糖20克,葵花子50克。
[制用法] 将葵花子用开水冲烫后,煮1小时,加冰糖。服汤,每日2或3次,可连
续服用。
[功 效] 清热利湿。用治小儿血痢之腹痛下坠、恶心。
4.泄痢通治膏治污痢
[配 方] 木鳖仁克,穿山甲15克。
[制用法] 麻油熬,黄丹收,贴肚脐上。
[功 效] 治泻痢。
5.麻油生姜治痢疾
[配 方] 麻油0克,生姜0克,胡椒克,巴豆肉15 克,黄丹克。
[制用法] 熬膏摊布上,贴脐上。
[功 效] 治痢疾。
6.马齿苋治小儿痢疾
[配 方] 马齿苋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可酌加白糖娇昧。
[功 效] 治小儿痢疾。
7.花椒汤治小儿痢疾
[配 方] 花椒1撮。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小儿痢疾。
8.高梁杆汤治小儿痢疾
[配 方] 高粱根1个,红糖12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小儿痢疾。
9.黄连阿胶治小儿痢疾
[配 方] 黄连去须150克,阿胶75克,炒茯苓去皮,100克。
[制用法] 上各为末,水熬阿胶膏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20- 丸,空心温水饮
送下。
[功 效] 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烦渴,小便不
利。
10.满天星治小儿细菌性痢疾
[配 方] 满天星适量。
[制用法] 洗净晒干,为细末。日3次,次1.5克,用糖开水冲服。
[功 效] 治小儿细菌性痢疾。
11.枳壳治痢疾
[配 方] 枳壳、黄芪、防风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6克,蜜汤或水饮送下。

[功 效] 治痢疾,里急后重。
12.南瓜根汤治小儿痢疾
[配 方)南瓜根适量。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小儿痢疾。
13.鸡冠花汤治细菌性痢疾
[配 方] 红鸡冠花、白鸡冠花各100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3次。
[功 效] 治细菌性痢疾。
14.车前草汤治细菌性痢疾
[配 方] 车前草60克。
[制用法] 全草煎水服,每日1次。
[功 效] 清热除湿,止泻。治细菌性痢疾。
15.黄连槟榔治痢疾
[配 方] 黄连15克,槟榔3克,巴豆3克,木香3克,淡豉 克。
[制用法] 研末,水丸如小豆大,朱砂为衣。强人下15丸,弱人 10丸。
[功 效] 治痢疾初发。

(急性扁桃体炎)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急性扁桃体炎
多因受凉、潮湿、劳累、营养不良、感冒等因素使小儿抵抗力下降,使扁桃体
部位的细菌大量繁殖而发病。常易反复发作,易并发鼻炎、中耳炎,偶可并发
风湿热、急性肾炎、病毒性心肌炎等。起病急,颇似感冒,畏寒发热,体温可
达39~40℃,咽喉痛。同时伴有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精神不振,疲乏无
力,头痛,周身疼痛。检查时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甚至有脓性分泌
物,颈部淋巴结肿痛。
一、内 治
(一)西药
1.复方新诺明,服用量:每千克体重首次用量为50毫克,以后每千克体重
25毫克,每12小时口服1次。如3天效果不明显,则应改用其他抗生
素。
2.麦迪霉素或螺旋霉素,用量依成人量酌减。
(二)中药
1.银黄口服液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服半支,每日2~3次。
2.桂林西瓜霜或草珊瑚含片、健民咽喉片,按说明使用。适用于病症初起
时。
3.锡类散、冰硼散吹喉。每日3~4次。或含服六神丸1~3粒(含服与岁
数相同粒数)。4~8岁者4~6粒,9岁以上8~10粒,每天3次。
4.生橄榄5~10个去核,白萝卜1小个,共捣烂如泥,取汁加冰糖适量服
用,药渣煎汤,加冰糖适量,代茶频服。
5.生橄榄(或青果)5个,白萝卜24克,冬瓜子60克,白茅根18克,
鲜苇茎18克(或芦根)煎汤代茶频服。
6.僵蚕5克,葛根5克,防风、荆芥各10克,竹叶5克,桔梗5克,黄芩
10克,射干10克,山豆根10克。煎汤内服。拒绝服药的小儿可将药物用
量加倍,煎汤,待能入浴后让患儿浸泡在药液中15~20分钟,取微汗。药
水量以能浸到患儿肩部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或每日3次。若同时能配合口
服,效果更佳。
7.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各5克,牛蒡子、桔梗、射干各10克,水
煎服,每日1剂,每天2~3次。药渣亦可煎汤洗澡。
8.枯矾、僵蚕各等份。以枯矾炒僵蚕,共研细末,每服6~9克,以生姜蜜

水调下,细细咽下。
9.野菊花、荷叶各10克,水煎加入适量白糖,代茶频饮。
10.野菊花10克,山豆根5克,水煎加入适量白糖,代茶频饮。
11.仙人掌200克,切碎绞汁,冲适量白糖服下,每天1剂。
12.柑橘叶10~15克,每天1剂,水煎分2~3次服。
13.白萝卜100克,切片,青果5克,捣烂,每天1剂,水煎,分2~3
次服。
14.金银花、生地黄各10克,玄参6克,麦门冬10克,生石膏30~5
0克,捣烂入锅内先煎半小时,再下其他药味共煎,每天1剂,分3次服下。
适用于咽喉红肿、干痛较重者。
三、其 他
(一)针刺
1.体穴取穴:天容、少商、合谷。发热加曲池、内庭、内外关。
2.耳尖放血1~2滴,每次1侧,隔日1次。
(二)推拿
1.病人取坐位,按揉风池、风府,推拿颈椎两侧各2分钟。
2.拿揉喉结两旁,上下往返3~4次,点按天突、扶突、廉泉各1分钟。疼
痛重者加曲池、尺泽,拿揉合谷各1分钟。痛轻者加拿太溪,点按照海,推擦
鱼际各1~2分钟。
  【防护】①对患儿应给予流质饮食,多喝水,卧床休息,每次饭后漱口。
②小儿要多做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③预防感冒,防寒冷,防
潮湿,防过度疲累,平时多喝水。④对高热重症及并发症者应送医院治疗 
小儿扁桃体炎治疗方法
小儿扁桃体炎小儿扁桃体炎为小儿最易得的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症状是:发
病突然,高热
畏寒,伴有头痛,咽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检查时可见扁桃腺肿胀充血,有脓
性渗出点,如
互相融合,状如假膜。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若多次急性反复发作,
可转为慢性扁
桃腺炎。本病多发于抵抗力下降、受凉、过度疲劳之后,为链球菌或葡萄球菌
引起。临床常

用的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蒲公英、金银花各400克,薄荷200
克,甘草100克,胖大海50克,淀粉克。先取薄荷、甘草、胖大海及蒲公英
200克,金银花
200克,磨成细粉,过筛备用。将剩下的蒲公英、金银花加水煮::次,合并
煎液,过滤,
浓缩至糖浆状,与淀粉浆混合在一起,经煮沸成糊状,再与上述备用药混匀,
成软块,过20
目筛制粒,沸水冲泡10分钟,喝上面的清液,每次10克,日2次。本方适用于
小儿急性扁桃
体炎。
[方二]金莲花、茶叶各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对小儿扁桃体炎有效。
[方三]酸
梅6克,青果(橄榄)克,白糖适量。将酸梅及青果放人砂锅内浸泡半天,然后
煎煮,服时加
白糖调味。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扁桃体炎。
[方四]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橘梗、
玄参各等分。将前药捣碎混匀,每用15克放人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压温
浸1小时,代
茶饮,日3次。本方对小儿扁桃体炎有疗效。
[方五]胖大海4-6枚,冰糖适量。将胖大海洗净
放入碗内,加入冰糖适量调味。冲入沸水,加盖焖半小时左右,慢慢饮用。隔
4小时再泡1
次,每天2次,一般2-3天即显效。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方六]橄榄12个,明矾
1.5克。先将橄榄用冷开水洗干净,用刀将每个橄榄剖4-5条纵纹,将明矾研
末掺人纵纹
内,每1-2小时吃2个,细嚼慢吞,有痰吐痰,无痰将汁咽下,吐出橄榄渣以
免妨碍消化。
本方对咽喉肿痛,小儿扁桃体炎有较好疗效。
[方七]天门冬15-20克,粳米513-100克,冰糖
少许。先煎天门冬取浓汁,去渣。人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成
粥。本方适用于
肾阴不足,阴虚内热之慢性扁桃体炎者。
[方八]川贝10克,母鸭胸脯肉120克。将鸭肉清炖至
八成熟时,人贝母,食盐少许,再炖至熟,饮汤食肉,日1次。本方适用于燥
咳无痰,咽喉

不适的扁桃体炎。
[方九]黄精、冰糖各克。黄精洗净,与冰糖加水,用文火同煮1小时,饮
汤食黄精,早晚分服。本方适用于咽喉不适的扁桃炎患者。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冰蝎散
[药物]冰片 5 克,全蝎 10 克,菜油 2 毫升。 [用法]先将冰片、全蝎
捣碎,再调入菜油拌均匀,做成 5 分硬币大小 的药饼,用胶布贴于外廉泉
穴,  24 小时调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46
例,全部单纯用本方外贴,均 获痊愈。 [病例]高××,男,7 岁。患儿头痛
高热 2 天,体温达 39.5℃。经治 疗热稍退,但咽喉仍疼痛,吞咽不利,
气急微咳,泛恶,小瘦短赤,扁桃体 肿大Ⅲ°\u652X舌红、苔黄厚,脉滑
数。血白细胞 15X109/L,中性 0.75,淋巴 0.25。用此方治
疗 3 天,扁桃体肿大消退至正常,脉平神安。 [来源]  程栽芝,浙江中
医杂志
小儿咽结膜热
明菊梅花汤
[药物]九里明 12 克,野菊花、一点红、岗梅根、板蓝根各 9 克,金 银
花、桔梗、甘草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重症可每天 2 剂,水煎
服。 [疗效]此方治疗 83 例咽结膜热病儿,治愈 70 例,好转 13 例。
[病例]李×\u652X男,3 岁。发热,流涕,两眼红赤,头痛已 3 天,两次
门诊治疗未效而入院。入院体温 39.4℃,双眼结膜红赤明显,口渴多
饮,纳 少,小便黄短,大使结。诊见双眼结膜充血明显,球结膜下出血,颌
下淋巴 结如黄豆大、无压痛,咽红,右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舌红苔簿
黄,脉 浮数。诊断为咽结膜热。以此方治疗 5 剂痊愈。 [来源]玉振熹,广
西中医药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冰蝎散 [药物]冰片 5 克,全蝎 10 克,菜油 2 毫升。 [用法]先将冰
片、全蝎捣碎,再调入菜油拌均匀,做成 5 分硬币大小 的药饼,用胶布贴于
外廉泉穴,  24 小时调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46 例,全部单纯用本方外贴,均 获痊愈。 [病例]高××,男,7 岁。患儿
头痛高热 2 天,体温达 39.5℃。经治 疗热稍退,但咽喉仍疼痛,吞咽不
利,气急微咳,泛恶,小瘦短赤,扁桃体 肿大Ⅲ°\u652X舌红、苔黄厚,脉
滑数。血白细胞 15X109/L,中性 0.75,淋巴 0.25。用此方
治疗 3 天,扁桃体肿大消退至正常,脉平神安。 [来源]  程栽芝,浙江

(小儿汗证)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汗证  
宝宝出汗本是正常状态。可是只要稍微一动,身上就大汗淋漓,或是一觉睡
醒,身上的衣服被褥就威了湿淋淋一片,这便是“小儿汗症”,需要引起重视。
那么“汗症”是病吗?需要怎样的照顾与治疗呢?
小儿汗症多指宝宝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症状,
发生于5岁以内的宝宝,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小儿汗症共有卫表不固、营卫不
和、气阴两虚、脾胃湿热四型。
卫表不固
宝宝症状:多见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或病后,表现为自汗,出汗部位以头
部、肩、背部明显,面色无华,精神不佳,不爱说话,动则汗多,胃口不佳,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症因:因宝宝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肺气虚
若,均可自汗或盗汗。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气虚,卫表不固,故汗出不
止。
食疗原理:益气固表。
糯米谷汤
原料:糯米60克,盐2克。
制作:1.将糯米谷(带壳)60克,放入锅中,文火烤至爆开。
2.将爆好的糯米谷放入瓦盅,加清水一碗,隔水炖煮,加盐少许,熟后可
吃。
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60克,大米400克。
制作:1.将酸枣仁炒熟,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熬,取其药液备用。
2.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
3.倒入药液煎煮,待米熟烂时即成。
营卫不和
如何识别营卫不和呢?首先要了解营和卫。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
液的物质基础。营卫不和,—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
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卫强营弱”,因

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蛛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
汗。妈妈们可以通过宝宝的发热和出汗进行识别。
宝宝症状:多见于宝宝病后体虚,表现为自汗微有恶风或轻咳、流涕或微热、
精神不佳、面有倦色、舌苔薄白、脉浮。症因:宝宝营卫之气生成不足,或受
疾病影响,或病后护理不当,营卫不和,致营气不能内守而敛藏,卫气不能卫
外而固密,于是津液通过皮毛泄出体外,发为汗证。
食疗原理:调和营卫。
生姜粳米粥
原料: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
制作:1.生姜捣烂。
2.加入砂锅内,与粳米同煮成粥。
3.粥将熟时放入葱、醋。
气阴两虚
宝宝症状:多见于热性病后期,表现为盗汗,兼有低热、手足心热,消瘦、食
欲不振、尿黄、舌红苔少或舌津无苔,脉细数。
症因:宝宝血气嫩弱,大病久病之后,多气血亏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
体弱宝宝,气阴虚亏。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汗。
食疗原理:益气养阴。
泥鳅汤
原料:泥鳅100克,盐、水适量。
制作:1.泥鳅用温水洗去黏液,剖腹去肠洗净,沥干水分。
2.将泥鳅用油煎至黄色。
3.加水—碗半,煮沸后改中火煮,汤汁浓缩到一半日寸,加盐调味,一日内
吃完。
黑芝麻红枣粥
原料:粳米150克,黑芝麻20克,枣(干)克,白砂糖克。

制作:1.黑芝麻下锅,小火炒香,研成粉末备用。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将红枣洗净、去核。
4.锅内加入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红枣,旺火烧沸。
5.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烂熟。
6.加入黑芝麻及白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脾胃湿热
宝宝症状:表现为自汗或盗汗,以头部或四肢汗多,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但
不想喝水,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苔腻,脉滑数。
症因:小儿脾常不足,若平时的饮食甘肥厚腻,就会导致积滞内生,郁而生
热:甘能助湿,肥能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食疗原理:清热泻脾
丝瓜汤
原料:丝瓜200克,水发香菇15克,香油10克,味精3克,精盐15克,植物油
克,清水500克。
制作:1.丝瓜去皮,洗净。切成片。
2.香菇择洗,切成块。
3.待锅内油热,倒入丝瓜煸炒片刻,加盐。
4.加入香菇块和清水同煮。
5.加入味精、香油调味即成。
小儿汗证:小儿汗证可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自汗是指不沦白天漂彼,稍微活
动一下就出汗,盗汗是指在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平时常说的“小儿虚汗”,
往往是自汗与盗汗两者兼而有之。要赶走宝宝的汗证,妈妈们需要分清宝宝是
自汗还是盗汗,不同类型的出汗,其食疗原则也大相径庭。宝宝盗汗一般是宝
宝的阴虚引起,属于虚证,食疗应采取补虚的原则:而宝宝自汗原因很多,有
虚证和实证,所以食疗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桑叶末
[药物]霜桑叶 60 克。 [用法]上药焙干研细末,每晚睡前用米汤送服
6 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盗汗,多有效验。 [病例]××,男,7 岁。每
于夜间睡后汗出,头面如洗已近半载,曾 作检查未发现异常。以此方治疗 8
天,盗汗除。 [来源]宋传荣.浙江中医杂志 1989;  (5):  
220 注:现代药理研究,桑叶含有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 B
1 等多种成份,其止汗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植物神经的调节而起作用。
止汗煎剂
[药物]神曲 12 克,海浮石 9 克,山楂、胡黄连各 6 克,糯稻根 7 支。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多汗症 178 例,效
果良好。 [病例]李×\u652X女,1 岁 6 个月。1 月前因食肉过量引 起腹
泻,此后昼夜出汗,体渐瘦,肚大筋凸,饮食大减,四肢欠温,服 保和丸、
平胃散等方未见好转。刻珍:面黄体赢,周身汗出粘手,舌淡红、 苔白腻,
指纹青淡沉滞,脉弦。证属木强土弱,食积多汗症。以此方加白术 4 克,连
服 5 剂,汗止。 [来源]彭元成.四川中医
党参黄芪汤
[药物]党参 30 克,生黄芪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 50 毫升,
每天分 3 次口服。1 岁以内小儿减半量。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
治疗小儿自汗 40 例,临床控制 24 例,显效 16 例。 [来源] 朱全
发,江苏中医
 
  柏倍散   
[药物] 生黄柏、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治疗
前将患儿的肚脐部洗擦干净,取 药末适量(约将脐窝填满为度),用温水调
成饼状,置于 4X4 厘米见方的医 用橡皮膏正中,敷于脐内,保留 24 小
时换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麻痹证患儿盗汗 36 例,全部有效。 [病
例]张××,女,6 个月。患儿 1 月前罹患小儿麻痹证,并于瘫痪 的第 9 天
出现夜间盗汗,睡时遍身汗出如洗,醒后汗止,哭闹不安,时见午 后低热,
舌淡、苔少,脉细数。以此方治疗 2 次后盗汗止。 [来源]赵东明,等。黑
龙江中医药 1991;  (4)  :  40    
五龙散  
  [药物]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 上药研末混匀装瓶备用。每
次取 10 克用温开水或醋调成糊状, 敷于患儿肚脐部(但邪盛时不可用),
用胶布固定。晚上睡前敷,早上起床 后取下。第 2 天晚上再敷,连敷 2 个
晚上。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单纯性虚汗 76 例,显效 54 例,有效 22
例。 [来源]周定洪.江西中医药
止汗散  
  [药物]郁金粉 0.24 克,牡蛎粉 0.06 克。 [用法]上药和匀,
以米汤适量调和,分为 2 份,放在患儿左右乳中穴, 用胶布或清凉膏贴好。

24 小时后更换 1 次,连续贴药 3~4 天。如皮肤接触 胶布处出现红、痒
或起泡流水现象者,亦可隔天使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盗汗 50 例,显
效 44 例,有效 6 例。 [来源]吴宜澄,等.中医杂志
  小儿疳积  
  皂荚散
[药物]  皂荚适量。 [用法]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无虫
蛀之皂荚,刷净泥灰, 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存性,剥开荚
口,以内无生心为度。 煅后放在干净地上,去其火毒,防止炭化,研末,过
80 目筛,装瓶备用。1~ 2 岁每天服 1 克,3 岁以上每天服 2 克,用糖
拌匀吞服。 [病例]  吴××,女,5 岁。纳呆厌食 5 个月,日渐消瘦,面
色萎黄, 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困倦喜卧,脘腹胀满,手足心热,烦躁不
宁,大便干 结,小便黄浊,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细。以此方治疗 2 剂,症
状明显减轻, 6 剂后食欲正常,继以燕窝肥儿糖浆善后。 [来源] 汪贻魁.中医杂志

(小儿发热)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发热
小儿之病,多有发热,所以先了解发热,以后一切疾病就比较容易分析了。发
热不算一种病,只是一种现象,所以不要见热即退,而应该分析发热原因,从
根本解决发热问题。否则一味退热,或令病迁延不愈甚至加重,或令病邪深藏
体内,治不彻底。很多人一遍遍用退烧药,却从不找根本原因,最后归结为小
儿体弱发热。一味镇压,后患无穷,必从根本寻解决和疏导方法,治国如此,
治水如此,治病也如此。
《黄帝内经》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
气。”“气实者,热也。”《幼幼集成》将小儿发热简单分为四大证︰表热,里
热,虚热,实热。
一、表热:小儿无故发热,多由外感风寒。其证喜人怀抱,畏缩,恶风寒,不
欲露出头面,面带惨色,不渴,清便自调,吮乳口不热,或鼻塞流涕,或喷
嚏,浑身拘急。此表热也。初起时一汗可解(小而不可发大汗,易伤元气,以
后再说)。
二、里热:发热时,喜露头面仰身卧,扬手掷足,揭去衣被,渴欲饮水,吮乳
不休者,口渴也,吮乳口热,小便赤,大便闭。此里热也。宜解利之。
三、虚热:多从大病之后,或温热,或潮热,如潮汐有定期也,或渴或不渴,
大小便如常。宜补之。
四、实热:面赤腮燥,鼻孔干焦,喜就冷,或合面卧,或仰面卧,露出手足,
揭去衣被,大渴不休,大小便秘。宜微下,但不可以大泻。
以上四热为纲,其下杂证为目,有纲有目,小儿热可辨。
1、伤风发热,其证自汗身热,呵欠,目赤多睡,恶风喘急。此因解换褓裳,
受风所致。治宜解肌,柴葛桂枝汤,热退之后,略宜滋阴。
2、伤寒发热,其证无汗身热,呵欠顿闷,项急面赤,喘急恶寒,口中气热。
此因脱换受寒所致。治宜惺惺散。热退后,微服沆瀣丹,以防内热。
3、既伤风寒,发热,又兼吐泻者,不可发散。此脾胃虚怯也。但以五苓散煎
送理中丸。
4、伤热发热,多在夏月。其证身热自汗,作渴昏睡,手足俱热。此因天气过
热,而包裹过浓,受其热也。人参白虎汤以解其热,次以调元生脉散补之。
5、伤暑发热,夏月有之。其证身热自汗,作渴昏睡,手足冷。此由高堂广
厦,阴冷太过,中气受伤所致。先以调元生脉散补其气,次服四君子汤以防吐
泻。

6、心热者,浑身发热,面青自汗,心悸不宁,脉数烦躁,狂叫恍惚,此心热
也。导赤散加黄连。
7、夜热者,夜间作热,旦则退去,此血虚也。六味地黄东加龟板、当归、白
芍,敛纳阴气。
8、伤寒无汗,服表药而汗出,其热不退,又复下之,热仍不退,乃表里俱
虚,气不归元,阳浮于外,此为虚热,不可误用寒凉,即当和其胃气,裨阳气
收敛,其热自退。四君子东加炮姜。
9、疳热者,形色黄瘦,食不长肌,骨蒸盗汗,泄泻无恒,肚大脚小。多起于
大病之后,失于将息,又或伤饥食饱,脾气受伤。六君子东加当归、白芍。
10、壮热者,一向热而不已。由气血壅实,五脏生热。郁蒸于内,则睡卧不
安,精神恍惚;蒸发于外,则表里俱热,燥急喘粗,甚则搐搦。以导赤散煎汤
送泻青丸,大小便秘者,集成沆瀣丹。
11、烦热者,躁扰不安,五心烦躁,四肢温壮,小便赤涩。此心经有热,宜导
赤散加麦冬、栀仁。
12、积热者,面赤口疮,大小便黄赤。此表里俱实。或因内伤酒面,煎炒炙
炸,或误投峻补之药;或外因浓棉炉火,温暖过度,皆能生热。此人事所致,
宜沆瀣丹清解之。
13、虚热者,或汗下太过,津液枯焦,或大病之后,元气受伤,皆能生热。其
证困倦少力,面色青白,虚汗自出,神慢气怯,四肢软弱,手足厥冷。此气虚
发厥,血虚发热,大虚证也。四君子东加炮姜,甚则加附子,热退以平剂调
之。
14、客热者,乍有乍无。邪热干心,则热形于额,故先起于头面,而后身热,
恍惚多恐,闻声则惕。此正气虚而热邪胜,故邪正交争,发热无定,乍进乍
退,如客之往来莫测也。导赤散先彻其邪,后以团参散护其正气。
15、血热者,每日已午时发热,过夜则凉。此心经血热也。轻则导赤散,重则
四顺散。
以上仅为发热纲目,了解后多有裨益。实际应用中,病有多变,以后逐一解
释,以求简便易懂。就以往经验看,常见小儿发热主要是积食、风寒、婴儿急
疹、生长热(如长牙)、惊吓。只要掌握好这几种就可以应付日常问题,以后
一一重点分析,发热各有原因,应辨别情况治疗用药,其中风寒需立刻用药食
调养,其他不用紧张,不可以一概点滴、杀菌,徒伤身体遗后患。
文内所列药物均为《幼幼集成》所载验方,本人并未尝试,慎重使用。载药方
在此,目的是让家长能对疾病与用药有所了解,并不建议立时应用。如需应
用,必能辩证,才保安全,不知辩证,一律不可用。

大小便病
小儿小便忽然短少,即系脾土湿中气虚,须燥湿补土补中,山药扁豆最好,
不可重用白术横烈之品。因小儿经脉脆薄,不能任横烈之药。山药又能补肺金
以收水气,故为小儿燥湿补土补中妙品。小儿小便短少,如误服发散消食败火
之药,即出大祸。若尿少又发热,其祸更大。凡治小儿百病,总要先问小便长
短,若小便短少,大便即泻,便成危险之候。无论何病,小便短大便泻而发
热,是为脾虚。用山药扁豆各一二钱以补中补土,利尿燥湿。泻止尿利,发热
自退。如时行温燥病起之时,加黄豆二三十粒,以清温燥便妥。倘小便短少大
便又泻,发热昏迷,误服散药凉药无不热加泻加,风动而死。因根本已虚,又
遭攻伐,则根本坏也。凡小儿病无不由根本虚者,根本不虚,虽时行病起,亦
不病也。尿少便泻发热,虽咳嗽不可加降肺药。尿少便泻为中下虚陷,降肺则
中下更虚更陷。倘因而加喘,则下陷又加上逆中败而亡。只须热退泻止,咳即
自愈。服山药扁豆之脉,必浮虚也。如脉沉实,便非虚证,黄豆亦不可服。脉
实发热,必有停食内热。
小儿大便绿色,一日数次,日久不愈,即土败风起。风者,肝木之病气也。
肉桂阿胶即效,或白术阿胶亦妥。有阿胶则白术可用。如无他病而大便绿色,
必大人乳汁不佳。换食罐头牛奶,或麦粉,或大米粉煮稀糊食之,一二日,大
便即黄。大便绿色者,山根如现青色,一面食牛奶面糊,一面食生阿胶一钱自
愈。青乃木气失养之象,阿胶善于养木。大便绿色者,虽应服姜附之寒证,亦
可加入阿胶,鼻梁青色亦然。小便短忌阿胶。
小儿大便绿色之病,亦有用天花粉一钱生甘草薄荷五分而愈者,此肺金热者
而肝木失养也。
花粉最清肺热,薄荷降肺,甘草养中培土故愈。鼻梁色青者,多有此证。热
证脉必沉而不虚,寒证则中沉必较微也。炒熟糯米粉或糯米稀粥亦效,糯米补
肺阴以平热也,比食药稳妥。
小儿半夜大便,最泄元气。此阴液不足,不能滋养肝木,半夜阳动,木气疏
泄。宜鸭蛋调匀蒸熟拌饭自愈。鸭蛋养阴,诸药不及而无大弊,多调尤佳。凡
六脉或沉或细而现阴虚诸病皆宜。小儿的药用错,即出祸事,故鸭蛋、山药、
扁豆、黄豆、白糖、淡豆豉,皆是小儿至宝。
初学治小儿病,用食物不用药,治效之后,再学用药,便知用药之危险,小
儿病理简单,都是药治坏的,最可恶的是认小儿是纯阳体,有胎毒,肆用一派
苦寒伤火消散伤气的药,将小儿治成死证。小儿乃稚阳体也,中和之至,然后
成胎也。
小儿小便短赤非热,清长非寒,尤须彻底认识,短者,中虚土湿,木气下
陷,不能疏泄故短。赤者,中虚土湿,木火下陷故赤。木火下陷,中气遂寒。
运动停滞,上焦相火降不下来,烧热发作,便成大祸。世人一见尿赤,便用凉

药清火,误事多矣。非特小儿为然,大人亦是此理。其小便清长非寒者,里热
实,土气燥,木气疏泄,故小便长,木火不陷,故小便清,清润之药,甚合机
宜。亦小儿大人之所同。如小便清而多,多食猪肝以润补肝木,肝木补足,疏
泄不偏,小便自减。或阿胶白术土木双补即效。惟湿热病小便短赤为热。然乃
虚热,非实热。伤寒小便清为病在表,小便赤为病在里,赤亦虚热,少阴寒
病,小便极短而清如水,乃为下焦无火,此病极少。小便赤为实热者,必有实
热之外证。如烧热不退、舌有干黄苔、口臭、便秘、脉沉实有力也、小便不长
不短微带茶色,此为身体强足之象。大人亦如此。
至于大小便,欲解即下,全忍不住,便是木热中虚。养中气清木热即愈。误
认为虚寒而温补之,病必重也。大便泻下不知,小便自下不觉,皆中虚木热。
大人亦如此。
小儿腹泻,有停食者,有热泻者,有脾虚者。停食者粪白夹水,泻而有屁。
热泻者,泻出金黄,亦有屁亦夹水。停食与热泻,泻后神气照常,屁有短时,
亦有长时。停食水泻,先用淡豆豉五十粒浓煎予服,如不见效,再用平胃散加
减,苍术厚朴栀仁神曲麦芽生甘草白芍当归各三分煎服。小便一利,水泻即
止,切莫再服。停食水泻,水入肠胃,食滞不消。苍术厚朴最能温胃消滞,性
燥力猛,水泻特效之药。惟水泻最伤津液,苍术厚朴又燥烈伤津,最燥木气,
故加当归白芍以养津养木。水泻则木郁生热,热则气动作泻,故加栀仁以清
热。泻由停食,故加麦芽神曲以消食也。如只用平胃散,不加当芍以养津液,
不加栀仁以清热,多有服后肺肝的阴液伤耗而不能食者,应特别注意。水泻如
连泻不止,腹响肠鸣,必系停食,槟榔五分乌梅一枚,消食达木即愈。脾虚之
泻,腹不响肠不鸣,稀粪无水,其色灰黑,一滑即下,不似水泻之射远有屁。
泻后倦怠神萎面黄,不速止住,其死甚速。用山药、扁豆各二钱,白术五分,
干姜三分,炙甘草三分,小便一利,泻即止住。
热泻者,单用栀仁数分至一钱,一服即止。栀仁清热,最平稳。绿豆汤亦效
最好。食欲精神照常,射远有声,热泻也。如泻稀粪夹水,粪带绿色,此为肝
寒,宜肉桂五分,阿胶二钱以温木气,止疏泄即愈。凡泻服阿胶而愈者,小便
必不短也。
如脾虚之泻,而又兼吐,原食不化,中气易亡,最为危险。又非山药扁豆所
能挽回土气,须用理中丸一二钱,煎汤分二服,乃能挽回。
脾虚腹泻,不可横加温补,如可不用干姜,不用为妥。小儿一吐土气即败,
为小儿病特别重要之点。如所吐并非原食而是酸臭,精神不惫,此为停食。平
胃散加减,食消即效,切不可补,单用淡豆豉五十粒浓煎多服亦效。小儿病,
药少之方为妥。
小儿停食不泻者,日久必腹胀干烧,用神曲麦芽各五分以消食,当归芍药各
五分以润血,白糖五钱以养中,血润食消,则经脉通而烧热止,不可用攻破
药。如日久积深,非下不可者。腹必胀满,按之觉痛。只宜大黄三分附片一分

温下之。宜缓宜妥。或用温病篇之加减黄龙汤,少少服之自愈。
用食物烧焦以消食,世称糊药,植物烧焦者最伤脾胃,不用为好。宜用红白
糖以建中气,使中气旋转,脾胃自然运化。脾胃运化,食物自消,或用扁豆一
钱藿香五分以养胃降胃亦效。如其嗳酸是食停不化,胃逆生热。可用白糖三钱
普通茶叶五分,泡服即愈。茶叶清热,却不败火。茶与糖同用,亦能运动胃气
以消化停食。小儿脾胃万不可伤。由茶叶白糖之原则推之,可见小儿病不宜多
用力量大之药也。山楂等药伤胃,如可不用,不用为妥。参看时病篇水泻。
凡大便稀溏,最后有条粪。先稀溏者,热滞也。先条粪而最后稀溏者,脾土
虚寒也。大人亦同。最后稀溏宜补脾土,误服凉药消药,必生危险。小儿大便
结燥,菠菜或青菜或红薯黑豆煎浓汤服以润之,蓖麻油生蜂蜜均败胃忌服。
泻而腹痛。泻后痛减为停食,泻后仍痛为脾虚。泻后腹痛应服白术三钱白芍
三分橘皮三分煎服,补土舒木为治。
  山栀外敷剂
[药物]生山栀 9 克。 [用法]上药研碎,浸入少量 70%的酒精或白酒
中 30~60 分钟,取浸 泡液与适量的面粉和匀,做成 4 个如 5 分硬币大
小的面饼,临睡前贴压于患 儿的涌泉穴(双)、内关穴(双),外包纱布,
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 以患儿皮肤呈青蓝色为佳。 [疗效] 此方治疗
小儿发热 60 例,1~3 次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 [病例]楼×\u652X女,
2 岁。鼻塞、流涕、咳嗽已 3 天。昨起发热,曾服 小儿消炎散等药热不退,
今天体温 39.5℃,纳减,便干、搜赤,咽红,扁桃 体Ⅱ°\u359X大,舌
红、苔薄黄。诊为急性扁桃体炎。以此方治疗 1 次热退,继 以清热利咽之品
调理而愈。 [来源] 方红,等,中医杂志 1991;  (12)  :
  32 注:山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故用其外贴涌泉穴,即
取“上 病下治”之意,以清泻三焦之热;用其外贴内关穴,以清心经之热。故以
此 法治疗小儿发热,常获奇效。    
清热止咳汤   
[药物]鸡屎藤(全草)、火炭母(全草)各 30 克。此为 5~8 岁小儿
量。 [用法]上药加水 300 毫升,煎成 100~150 毫升,1 次服完
(可适加白 糖调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咳嗽有效。 [病例] 陈
×\u190X突然发热,体温 38。5°\u65315X,咳嗽、声嘶, 咽部充血。服此
方 1 剂,次日热退咳止。 [来源」黄显能,四川中医      198
5;  (1)  :  42 注:火炭母为蓼科植物 Po1ygonum
  Chinense  L.的全草。又名黄鳝藤、 晕药,为多年生草本
植物,功能清热解毒。    
马鞭草合剂   
[药物]马鞭草鲜叶、鲜淡竹叶、灯芯草各 20 克。 [用法]将马鞭草洗
净,置瓷碗中捣烂后,布包绞取药汁;将鲜竹叶、 灯芯草入砂罐内,加水 3

00 毫升,煎成 200 毫 升,与马鞭草药汁混合,分几次 1 天内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不明原因高热症疗效满意。 [病例]患儿,男,3
岁。无明显诱因高热不退已 13 天,用解热剂、抗 生素及激素治疗,体温稍
降,停药旋即回升。诊见神清面赤,微显烦躁,不 呕不咳,无痛无泻。检查
五官、咽喉、颈、周身均未发现异常。舌稍红,苔 少,指纹色紫,脉数。辅
助检查亦在正常之列。以此方治疗,1 剂而病势顿 挫,势降体安。 [来源]
  樊淡。浙江中医杂志
忍杏升降汤   
[药物]  银花藤 15 克,杏仁、炙僵蚕各 8 克,净蝉蜕 5 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2 岁以下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3 岁以上每天 1
~2 剂, 水煎 2~4 小时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243
例,1~2 天热度退至正常者 195 例,3 天热退至正常者 25 例,4 天
热度退至正常者 23 例。 [病例]  钟×\u652X男,5 岁。发热 2 天,
体温 39°\u65315X,曾服 APC 等药热 稍退,尔后热势又张,前额胀痛,身
热畏风,纳呆口臭,咽红且痛,苔中厚 腻,脉浮数略滑。以此方加焦三仙各
8 克,2 剂,身热已退,再以疏理肺胃 之法调治而愈。 [来源]  程栽
芝。浙江中医杂志,   
小儿退热散   
[药物]  连翘 120 克,黄芩、黄柏、山栀子、知母各 80 克,淡竹
叶、 薄荷、大黄、大青叶、浙贝母、炙甘草各 60 克。 [用法]上药研细为
末备用。用时以白糖开水冲调服用。3 岁以下幼儿, 先用开水冲泡药末,纱
布滤去药渣后口服。4~7 岁每天服 2 次,每次 3 克, 4 岁以下每次服 2
克。 [疗效」此方治疗 7 岁以下小儿风热感冒发热,有一定效果。 [病例]
殷×\u652X女,5 岁。发热 4 天不退,体温 39.4°\u65315X,伴有口于,
咳嗽,小便发黄,食欲不佳,彻夜吵闹。因青霉素皮试有过敏反应,仅服 1
天退热药物,高热未退。以此方 8 包,每天服 2 次,每次 3 克,白糖调开
水 冲服,2 天后痊愈。 [来源]    徐宏生。湖北中医杂志
银石饮  
  [药物]金银花、石膏各 30 克,玄参 20~30 克,神曲 15 克,荆
芥 8 克。 伴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3~5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 2 次,共取
药液 150 毫升,3 岁以下每天服 1 剂量, 3~8 岁服 1.5 剂量,8
岁以上服 2 剂量。要求每天药量在当天晚上 11 时以前 服完。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高热 175 例。服药后 12 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 者 71
例,服药 24 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者 42 例,服药 48 小时内体温降至正
常 52 例,服药 3 天内体温降至正常 10 例。 [病例]周××,男,7 个
月。发热 3 天,体温波动在 38.5~39. 5 °\u65315X 之间,伴烦躁口
渴喜饮,纳呆,小便短黄,大便于结,舌红、苔黄,指纹红 紫;咽部充血,
咽壁滤泡增生。服此方 1 剂,6 小时后微汗出,热退;再服 1 剂,诸症悉
平。 [来源]   李江。浙江中医杂志

退热饮  
  [药物]石膏 20~30 克,麻黄 3~5 克,白僵蚕、蝉蜕、生甘草各
3~6 克,金银花 15~20 克,防风、荆芥各 10 克,杏仁 6~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石膏研末先煎 20 分钟,余药用冷水浸渍 10
~20 分钟后再与石膏同煎,煮沸 5 分钟,去渣稍凉服。3 岁以下少量多次
分服,3 岁以上分 3~4 次服完,可用米汤或糖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
小儿发热 54 例,显效 38 例,有效 15 例,无效 1 例。 [来源]   
 杜发斌,湖北中医杂志
沙参黄连地龙散   
[药物]   川黄连、北沙参、干地龙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分别烘于
研末备用。高热合并惊风者按 2:1:1 配制成 散剂,服用量 0.  38
/kg 体重/次;高热合并肺炎喘嗽者按 2:1:2 配制,用 量按 0.4
8/kg 体重/次,均为每天 3 次,溶于温开水中饭前或发热时服。 [疗
效]  此方治疗小儿高热 25 例,治愈 20 例,有效 4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唐祥政,陕西中医
石板柴汤  
  [药物]生石膏(先煎)30 克,板蓝根、大青叶各 15~20 克,柴
胡、 僵蚕各 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3~4 次温服,每次口服
量不宜少于 20 毫 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00 例,显效 9
6 例,有效 2 例,无效 2 例。 [来源]唐业忠,广西中医药
复方清胃散
[药物]生大黄、甘草各 30 克,生石膏 15 克,滑石 60 克,朱砂 7.
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服 2—3 次,半岁以下每次
0.5 克,半岁—1 岁每次 1 克,1—1.5 岁每次 1.5 克,1.5—
2 岁每次 2 克,2— 2.5 岁每次 2.5 克,2.5—3 岁每次 3 克,
3 岁以上每次 4.5 克。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 60
例,痊愈 37 例,好转 17 例,无效 6 例, 有效率 90%。 [病例]陈×
\u652X女,2 岁。患儿 2 天前出现发热(体温 38.8℃,伴烦躁, 呕吐
厌食,腹胀腹泻,唇干舌红,指纹紫。以此散 18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2 克,治疗 3 天诸症均除。 [来源]陈来新,等。浙江中医杂志
萸桅散
[药物]吴茱萸、山桅子各 2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用食醋调成糊
状,敷于涌泉穴。再用纱布包扎固 定,每 4 小时换药 1 次,连用 2—3
天。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疗效较佳。 [病例]陈×\u652X女,5 岁。
患儿口腔散在豆粒大溃疡,口唇结痂,不能 进食,体温在 38—39℃之 
间,曾用抗生素及退热药,效果不佳。即以此方 贴敷涌泉穴,用药 2 次后,
体温降至 37.5℃,再用 3 天治愈。 [来源]孙军。浙江中医杂志
绿豆糊剂

[药物]生绿豆 50 克,鸡蛋 1—2 个。 [用法]将绿豆研细,过 80 目
筛,再将鸡蛋打一小孔滤出蛋清,与绿 豆粉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 3—5 厘
米、厚 0.5—0.8 厘米的圆形糊饼 2 个, 分摊于布块上敷两足心(涌泉
穴),外以绷带缠裹包扎,每天敷 2 次,每次 6—8 小时。共敷 2 天。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高热,疗效较佳。 [病例]王×\u652X男,f 岁半。
发热 3 天,体温在 39.1—39.50 波动,精 神萎靡,口渴喜饮,舌
红、苔薄黄,指纹青紫。以此方外敷 2 天,体温降至 正常。 [来源]邵金
阶。浙江中医杂志
香龙散
[药物]鹰香 0.3 克,活地龙 3—5 条(白项者最佳,红项者亦可,紫 项
者不用),白糖 10 克,面粉少许。 [用法]将地龙洗净,合白糖一起捣
烂,加面粉做成疑饼。赐香置于神 阙穴(肚脐)内,再将药饼盖于脐上,用
绷带或胶布固定。高热退下、惊厥 停止后,再保留数小时才取下药饼。 [疗
效]此方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佳。 [病例]夏××,女,8 岁。因高热住院数
天,经中西药、输液等无效, 病情危重。刻诊:高热,抽搐日发数次,昏
迷,牙关紧闭,头项强直,角弓 反张,目不转睛,口唇发钳,腹膨隆,脉洪
数有力。以此方贴脐 30 分钟惊厥 除,又服紫雪丹 1 支,配合凉血开窍中
药内服,诸症除。后以疏风清热健胃 之药善后。 [来源]李伯川.四川中医
银芩石草汤 [药物]生石膏 30 克,白花蛇舌草 15 克,银花 10 克,黄
芩 6 克。 [用法]上药煎汤,每次用 50~150 毫升作高位保留灌肠,
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高热 86 例,痊愈 67 例,好转 14
例,无效 5 例。 [病例]陈××,男,5 岁。患儿发热 3 天,咳嗽流涕,呕
吐痰涎,咽 喉充血,饮食减少,大便干燥难解,昨夜抽搐 1 次,舌红、苔薄
腻微黄,脉 数,体温 39.8℃;血液检查:白细胞 13.6×\u657X09
/L,中性 0.80,淋巴 0.20; X 线胸透肺纹理增粗。以上方加双
钩藤 10 克,生石决明(先煎 120 克,1 剂 急煎 250 毫升左右,冷后
灌肠,每次 60 毫升,每天 3 次。次日体温恢复正常。 症状消除。 [来
源]陈建平.浙江中医杂志
蝉蜕散外敷治疗小儿发热90例张进安,张宏琴,张晓珍我院门诊近年来采用
全蝉蜕外敷涌泉、内关穴治疗小儿发热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
下。
1临床资料本组9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小于1
岁29例,1~2岁31例,3~4岁17例,5~8岁13例;属于上呼吸
道感染35例,急性气管炎20例,支气管肺炎8例,急性扁桃体炎27例。
所有病例均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本法。
2治疗方法取全蝉蜕、山栀子各9g,地骨皮5g,钩藤3g。共研末,然后
倒入少量的鸡蛋黄搅拌成泥状,做成4个如伍分硬币大小的蝉蜕散药饼,贴压
于患儿的涌泉穴(双)与内关穴(双),外包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

下。
3治疗结果经1~3次治疗,90例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其中外敷1次热退
者50例,2次热退者21例,3次退热者19例。
4典型病例冯×,男,2岁,1994年7月1日就诊。患儿鼻塞、流涕、咳
嗽已3天,昨起发热,口服小儿感冒冲剂、小儿消炎散等药而热不退。刻诊:
体温39.5℃(肛温),纳减,小便赤,咽红,扁桃体Ⅱ°肿大,舌红、苔
薄黄,诊为急性扁桃体炎。证属风热之邪上犯咽部、搏结生热,乃用上法治
之,1次热退,再以清热利咽之品加蝉
我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方贡献给大家,组成:蝉蜕10克 苇根克 霜桑叶10
克 生石膏20克 甘草6克。用法:上药加水600-700毫升,煎沸后15分钟即
可,滤出药渣,加白糖适量。2岁一下者,徐徐温服,2-5岁分4次温服,5岁以
上者分3次温服。每日一剂。退热迅速,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加减:咳嗽加
百部15克 头痛加花粉20克 欲呕加竹茹10克 本方特点:药物便宜,且无
苦味,易被小儿接受!
小儿发热经验方
在临床上我门常常遇到一些小儿感冒发热.经过西药退热以后.高热又起.缠绵难
愈。这个时候我们中医治疗就能大显身手.中医治疗辨证论治第一.但是中医也
有一些专方专药.久经验证,疗效确切。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用明代陶华创制的
名方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高热.效果颇著,且退热时间也快,一点也不慢于西
药.且一般不会热退复热,疗效巩固。愚用本方治疗小儿高热数年.大都一付退
热.三付痊愈.今公诸于此,以广济病家。本方由柴胡..葛根.白芷.羌活.石膏..桔
梗.黄芩.白芍.甘草.生姜.大枣11味药组成.书中治疗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头痛肢楚,
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胀痛.愚在临证中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加用:板兰根,
贯仲,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效果益著。 临证治案一例:
患者女.7岁 因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肌注解热镇痛西药,体温稍退.第二天
高热又起,给予扑热息痛等口服药和输液治疗,仍高热不退.延愚诊治.诊见患
者高热.体温39.0 鼻塞流青鼻涕.恶心未吐.咽红.偶咳嗽.舌红.舌苔薄白.脉浮. 用原
方加味治疗.处方如下. 柴胡15克 葛根7克 白芷4克 羌活5克 石膏20克 桔梗7
克 黄芩6克 板兰根10,贯仲5,连翘10,金银花10,甘草3, 生姜三片 大枣5
个 三付. 一付药煎两次.早晚温服.服一付体温37.5.又一付体温正常。方中柴胡
的用量要较大,可用到至15克。

(小儿高热 )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高热
1.柴胡)
来源外治方原料;柴胡、荆芥、紫苏、薄荷。
制法;4岁以下各用20克,5岁以上各用克。用开水10001500毫升冲泡后,
煎煮5分钟,或浸泡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毛巾蘸药液反复擦洗患儿全身,药液温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次擦洗
10—15分钟。洗毕保温休息。据报道,
用本方治疗小儿发热例(包括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炎),体温低于39℃
者,1—3次痊愈;体温在39℃者,1—3次痊愈;
体温在39℃以上者,每3—5小时洗1次,1—4次后体温降至正常。
用法; 每日1剂,连服4—6剂。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发热例(包括感冒、流感、流行性腮腺
炎)。
2. 蚯蚓)
 来源单验方原料;地龙(蚯蚓)5条,白糖适量。
制法;地龙(蚯蚓)5条。洗净,放入洁净碗内,加白糖适量化水。
用法分3次服,每日1剂。
3.竹叶)
 来源单验方原料;鲜竹叶45克(干品克),生石膏60克,粳米50克,砂糖适
量。
制法;前两味,水煎2次,混合,用药汁煮米成粥,粥成后调入砂糖。
用法;空腹分2—3次食用。
4. 地龙)
 来源外治方原料;地龙20—40条。去净泥土,放入洁净的碗内,上撒白糖适
量。
制法;地龙溶化后,加面粉适量,调为糊状。

用法;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5青蒿)
 来源外治方原料; 青蒿50克,生石膏50克,滑石粉克,茶叶20克,燕子泥50
克,冰片20克。
制法;共研细末,加甘油和鸡蛋清适量调成浆糊状,敷肚脐。
用法;上盖纱布,胶布固定,干则滴入甘油以保持湿度。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高热137例,痊愈95例,显效例,无效17例。
6. 黄泥) 来源外治方原料;1米深黄泥50克,水缸脚下泥50克,燕子窝泥50克。
制法;共捣烂,作饼5个。
用法; 分别敷于两手心(劳宫穴),两脚心(涌泉穴),头顶(百会穴)。外
盖纱布,胶布固定。
7.千脚泥)
 来源外治方原料;燕子窝泥(或千脚泥)适量,地龙(蚯蚓)3—5条,螺肉7
个,雄黄5克。
制法;共捣烂,加麻油适量,鸡蛋清2个,拌匀,做成饼2个。
用法;分别敷前额与心窝部,热退去药。
8燕子窝泥)
 来源外治方原料;燕子窝泥100—200克,活田螺7—9个,活地龙(蚯蚓)10—
条,香葱头10—克,鸡蛋清1—3个。
制法;共捣烂如泥,捏成饼状。
用法 放在皮纸或塑料薄膜上,中间留一小孔,贴敷在肚脐周围(皮纸或薄膜
朝外),—60分钟后取下。
9. 雄鸡血)
 来源外治方原料; 雄鸡血10滴,生石膏5克。
制法共捣成泥

用法 敷肚脐,外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
功效据报道,一般敷药1小时后可获良效。
10稻草灰)
 来源外治方原料; 稻草灰适量。
制法;烧灰,用白酒调为糊状,敷肚脐。
用法;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11.生栀子)
 来源外治方原料;生栀子、生石膏、绿豆各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鸡蛋清调成稠膏,制成药饼5个。
用法;分别敷于两手心(劳宫穴),两脚心(涌泉穴),及胸前区剑突下。外
盖纱布,胶布固定,热退去药。
12.柴胡注射液)
 来源外治方原料;柴胡注射液(成药,注射剂)。
制法;打破安瓿,外滴双鼻孔。初生儿,每侧1滴;2—6个月,每侧2滴;7—12个
月,每侧3滴;1—3岁,每侧4滴;
4—6岁,每侧5滴;7—14岁,每侧6滴。每日3次。每次滴药1—2滴后,用拇指和
食指轻轻按鼻翼后再滴药,如此反复进行,至滴完全量。
13. 慈幼清解汤
【来源】王静安,《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石膏~60克,青蒿15~克,白薇克,桑叶10克,赤芍3~6克,
柴胡6~10克,黄连1.5~6克,荆芥9克,山楂、神曲各10~15克,槟榔6~9
克,天花粉9~15克,大青叶15~克。
【用法】上药用凉水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煎煮,将药煮沸后10分钟取汁,
视病儿大小给药,患儿饮药后,放至床上,盖被,待病儿微汗出,用热毛巾或
干毛巾擦汗。日服3~4次。
【功用】清热解表、透邪导滞。
【方解】小儿高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
最易感受病邪,邪气最易嚣张,邪正交争急剧,则易于出现高热,由多年临床
经验,深感治疗小儿高热,须以“大将”方才可去敌邪,否则杯水车薪,药轻病
重,不能取效。故切不可因其年小而不敢用药。方中石膏其性凉散,有透表解

肌之力,为清阳祛实热之圣药,故有“温病之实热,非石膏莫解”之说,其功入
血分,善清血分之热,行血中之滞,使邪不凝于血分为方中主药,石膏得青
蒿,白薇,桑叶之助,对高热迫血妄行者用之甚佳。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泄
热,与黄连配用解毒清心热,以杜绝邪犯心包之势。柴胡,荆芥发散郁热,透
营转气,引邪外出,给外邪以出路,实为本方之妙。花粉养阴清热,顾其津液
耗损;配伍山楂、神曲、槟榔消食导滞,保中土、且制约他药伐中之弊,使邪
去正安。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透邪导滞之功,使体微汗出,大便
通,鸱张之热毒自去矣。
【主治】小儿高热。
【加减】高热引动肝风者,选加羚羊角、犀角、钩藤、虫壳;热入营血,选加
丹皮、玄参、生地,麦冬;鼻衄,选加荷叶、白茅根、焦栀;因湿热所致,选
加黄芩、滑石;对小儿年龄不足周岁者,去石膏,视病情缓急配用紫雪丹。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甚捷,疗效显著。
14. 三解汤
【来源】邹习荣,《四川中医》(3)1985
【组成】羌活、石膏、柴胡、薄荷(后入)、黄芩、酒大黄、青蒿、金银花、大
青叶、神曲、甘草(剂量视病情酌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
【功用】清热解毒,和解少阳,通府导滞。
【方解】小儿腠理疏薄,卫外力弱,易罹外邪。外感温热是导致小儿高热的主
要原因之一。温热外感,传变迅速,加之小儿脾常不足,感邪后易兼挟食滞,
蕴热生痰,内外合邪,而致表里同病。大凡客邪,贵在早逐。小儿高热,即使
初起病在表卫,亦应早投重剂,力挫其势,同时兼清其里,先安未受邪之地,
故方用羌活,柴胡,薄荷疏散卫表之邪;黄芩、石膏苦寒真折气分之热,大黄
釜底抽薪,导热下行,荡涤阳阴积热,合神曲消食除热,以收清下之功;柴
胡,青蒿,黄芩和解半表半里之热,再加金银花、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之品,使
卫气同解,少阳因和,邪祛正安,故用之效捷。
【主治】小儿外感高热。
【加减】咳嗽者,加桑叶,前胡;呕吐者,加陈皮,竹茹;皮肤见瘀点者,加
犀角或羚羊角,丹皮,赤芍;嗳腐吞酸者,加焦山楂,麦芽;小便短赤者,加
竹叶,木通;大便稀溏者,酌减大黄用量。
【疗效】治疗100例,全部治愈。其中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者78例,2~3天内
者17例,3天以上者5例。
15. 小儿退热灵
【来源】陈红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僵蚕、蝉蜕、薄荷、荆芥、桔梗各12克,黄芩、连翘、神曲、玄参、
竹叶、山栀各20克,甘草6克,蔗糖适量。
【用法】上药制成糖浆100毫升,1岁以内每服5~10毫升;1~2岁,10~15毫
升;2~5岁,15~20毫升;6岁以上服20~毫升,日服3次。高热患儿服药体
温未降者,以2小时服药1次,体温降后,仍依前法服用。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咳,消食和中。
【方解】本方取僵蚤,蝉蜕散风清热,解毒止痉;荆芥,薄荷,解表清热,黄
芩,山栀,竹叶,连翘清热解毒,透热外出;玄参养阴清热;桔梗,甘草利咽

止咳,神曲消食和胃。综观全方,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功能。
因服药量少,价廉效宏,且无副作用,故适用于儿科临床运用。
【主治】小儿上感发热。
【加减】治疗110例,服药后6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者例(5.8%),12小时内
例(.5%),1天内34例(占.9),2天内13例(占11.8%),3天内4例(占3.6%)4天内2例
(占1.8%),有效率为95.5%,小时退热者78.2%,无效5例(54.55)。
16. 小儿退热方
【来源】王烈,《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芩50克,柴胡40克,黄连克,寒水石,白屈菜各0克,菊花6
克,牛黄5克,重楼,射干,板蓝根,蝉蜕、紫荆皮,天竹黄各4克,珍珠,冰
片各2克,麝香1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粉,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服0.8~1.5
克,温开水兑服,日服4次。
【功用】清热解毒,利咽安神。
【方解】方中黄芩、柴胡、黄连,寒水石为主药,此四味药善走肺胃,以清表
里之热;菊花、牛黄、重楼、射干、板蓝根为佐,解毒抗炎,余兼利咽安神,
止咳,化痰,镇静之功。众药合用,效广力专,奏效颇佳。对病毒感染发热具
有良好的清热效果。
【主治】小儿发热。可用于小儿四时感冒,温毒壮热,表里挟杂,咽喉红肿,
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性病症。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如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依此法治疗小儿发热
500例,有效率达89.8%,平均退热时间为1.5天。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卓著。
17. 退热灵
【来源】李晏龄,《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犀角3克(可由较大剂量水牛角代替),黄连,栀子,滑石各6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来,过细罗,贮瓶备用。每日服3次。6个月以下,每次
服0.3克;6个月至1岁、每次服0.3~0.5克;1~3岁,每次服0.5~0.9克;3~6
岁,每次服0.6~1.2克,6~12岁每次服1.5克。
【功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解】方中犀角(或水牛角)咸寒,入心,肝,胃经,清心安神,凉血止血,
泻火解毒,实验研究,本品静脉注射可使因大肠杆菌所致发热的家兔体温恢复
正常;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苦寒,入
心,肝,肺,胃经,泻火除烦,清热凉血解毒;滑石味甘淡性寒,入胃,膀胱
经,清解暑热。四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风寒化火所致高热。
【加减】临床屡用,效果显著。
【附记】验之临床,奏效颇捷。因小儿脾常不足,使用本方时,应注意中病即
止,尔后用健脾消食之品调理之,以促进机体的防御机能,提高抗病能力。
18. 蒿柴薇丹汤
【来源】滕宣光,《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青蒿、银柴胡,白薇,丹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
【功用】清热凉营,护营防灼。
【方解】小儿有“脏腑嫩,藩篱疏,易于转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特
点,所以感受外邪,从阳化热者为多,热易伤阴,易致耗阴劫液。故方用青蒿
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银柴胡入少阳,厥阴,搜邪退热。白薇,丹皮清
营凉血。四药相伍,既清气营之热,又益阴凉血而不腻邪,突出了清热凉营,
护营防灼之力。从而避免了热邪伤阴耗液之弊。用于临床,对于小儿急性发热
性疾病,不但退热快,而且对兼有咳嗽、咽喉肿痛者,可使症状减轻或消
除。
【主治】小儿急性高热性疾病。
【加减】临证根据症状随时加味。兼咳嗽者,加苏子、桑白皮、黄芩、杏仁;
兼咽喉肿痛者,加野菊花,大青叶。
【疗效】临床屡用,退热快,疗效显著。
【附记】验之临床,奏效颇捷。治疗多例均愈。
小孩子感冒发热,服药困难,可以用民间的滚蛋疗法:
用鸡蛋2个(等会交替使用),路路通15克,艾叶15克,一起煮10分钟。
趁热(但不可烫伤,滚动速度可以快些)在病儿的太阳穴、后颈部,前胸,肚
脐,肘窝,腘窝除各滚10余次,等凉了换另外一个鸡蛋,两蛋交替使用,滚完
以后,再煮熟一个新蛋,切开为两半,去黄去壳。。。
将两半蛋白重叠,中间凹处放银戒子一枚,倒扣在小儿鸩尾穴上,布带包扎,
1小时候后戒指成绿色,高热即退
小儿热痹  
  消肿镇痛活络汤 [药物]淫羊藿、追地风、汉防己、泽泻、怀牛膝、槟榔
片各 6 克,薏 苡仁 15 克,桑枝、白茅根各 12 克,知母、黄柏、苏梗各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
热痹 180 例,痊愈 138 例,显效 22 例,有效 18 例,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 98.8% [病例]王×\u652X女,7 岁。1 年前患儿曾患关节
炎,经西医治疗而愈。 此次因感冒诱发,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发热,舌淡
红、苔薄黄,脉细数。检 查血沉 38 毫米/h,抗“O”阳性,类风湿因子阴
性。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以 此方治疗 3 剂后肿胀消失,7 剂病愈。

(小儿感冒)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小儿感冒
分普通感冒和流感两种,这两种感冒系两种不同病毒(普通感冒也有因细菌引
起)所引起的,均属呼吸道传染病。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症状较轻。流感症
状较重,传染性强,可大流行,易发生并发症。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或有低
热;流感发热可达38~40℃,并伴有周身酸痛、精神不振、头痛,严重者
易并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病。风热外感见:鼻塞、流涕、
喷嚏、咽痒、咽干、口渴、咽痛、干咳、流泪、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微
黄,舌质红、或鲜红。风寒外感见:鼻塞、流涕、喷嚏、流泪、恶寒、发热,
口不渴,舌苔薄白,舌质淡。如兼食积或消化不良者可兼见:食欲不振,口不
渴,或恶心呕吐,或腹泻,舌苔厚腻。
中药偏方;
1.维生素银翘片:每次半片,每日3次口服。
2.银翘解毒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连服2~3天。适用于风热
型感冒。
3.桑菊感冒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连服2~3天。适用于风热
型感冒轻症。
4.银黄口服液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5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
于风热感冒咳嗽、发热、咽痛者。
5.野菊花10克,柴胡12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或代茶频饮。适
用于风热外感。
6.玉屏风散冲剂:每次半小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体虚患儿反复
感冒,病情轻者。
7.午时茶或藿香正气水,每次服成人量的1/4~1/2(以年龄大小酌情
而定),每天3~4次。适用于风寒外感兼食积者。
8.桑叶5克,薄荷5克,僵蚕10克,葛根10克,防风10克,荆芥10
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竹叶5克。适用于风热感冒,发
热、恶寒、头痛、咽痛较重者。药渣可用煎水洗澡或浸泡两足至膝,至微出汗
为宜。
9.菊花、桑叶、芦根适量,煎汤代茶,适用于头昏、头痛、发热口渴、尿黄
者。兼咳嗽者可选加止咳糖浆;兼口干咽痛者可加用健民咽喉片、草珊瑚含片
或桂林西瓜霜;兼食滞、消化不良者可加用复方鸡内金片、保和丸、婴儿散
等,兼腹泻可加用藿香正气水、婴儿散等。鼻塞、流涕、流泪、头昏重明显者
可用羌活6克,独活6克,蔓荆子6克,藁本5克,防风6克,川芎6克,甘
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外 治
(一)西药小儿退热栓:适用于高热者,按说明使用。
(二)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者。
1.可用热毛巾全身反复搽浴。
2.热水浸浴,水温以小儿可耐受为度。也可参照治“小儿夏季热”中的外洗方
药浴,并配合口服用药,则降体温效果更好。
3.为风寒外感发热者,可用生姜250克,或加入适量的大葱、香菜,煎汤
浸浴。
4.大葱、生姜各15克,食盐3克。生姜烘干研为细末,再和葱、盐共捣
烂,加酒适量,调成糊。用纱布包裹,擦前胸天突至剑突,后背大椎至尾椎、
手、足心、肘窝、腘窝,每2小时擦1次。适用于高热者。
5.白矾30克研末,加面粉适量,用醋调成糊膏,或用蚯蚓捣烂如泥,敷双
足涌泉穴(即两足心),纱布固定,不时用醋浸湿,以保持湿润,适用于高热
者。一般3~6小时开始降温,12~36小时可降至正常。
6.风油精擦涂穴位:大椎、肺俞、天突、头维、迎香、风池、风府、曲池、
合谷等穴。
7.贴脐:淡豆豉30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葱白(连须)10根。
前三味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葱白捣如泥,填脐,每日换药1
次,并服热粥或热汤水1碗,以助药力,效果更佳。尤适用于流感。
8.鲜黄蒿尖7个,生姜3片,食盐少许,将黄蒿尖放手心揉搓后,与食盐,
姜片共捣如泥。用布包擦患者手心、脚心、印堂穴、太阳穴、脑后,盖被发汗
即可获效。
三、其 他
1.针刺:取穴:风池、合谷、列缺、迎香、曲池、内关、肺俞、大椎。泻
法。无条件者可点揉穴位。
2.推拿:推攒竹、眉弓、揉太阳。拿风池,揉两耳、迎香。发热点揉大椎穴
1分钟,烦躁点按两手内、外关穴各半分钟,推擦上胸部,揉膻中穴1分钟,
点按双合谷及颈后的风府穴各半分钟。
3.可用梳子(最好是木梳、牛角梳)刮梳头皮,梳至头皮发热、发烧,以能
耐受为度,每日数次。

4.拔火罐:发热无汗可拔大椎、肺俞。取肺俞(双)穴,每次10~15分
钟,隔日1次。
5.耳贴压豆:取穴:肺、内鼻、肾上腺、感冒点。咽痛、声嘶者加咽喉穴;
咳嗽加气管;流涕加风溪;发热加耳尖放血等。也可针刺、按摩。
6.吹热风:在配合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可用电吹风吹出的热风,以患儿能
接受的距离吹头部的前额、印堂、太阳穴、迎香、风池、两耳等穴位,直到面
部出微汗为止。吹约半小时。发热者,在服用退热药后,吹一次热风,如立即
睡觉,效果更好。轻症一次即愈。
  
简易方;
(1)鲜芦根g(干品10 g),水煎1碗,加白糖适量,随时服。用于风热感
冒。
  (2)白茅根、芦根各15g,葱白3寸,水煎代茶饮。用于风热感冒。
  (3)鲜菊花根、金银花各10g,鲜芦根g,桑叶、菊花、薄荷、竹叶、
荷叶各6g,车前草15g,水煎服。用于风热感冒。
  (4)白萝卜、青橄榄各适量,炖水代茶。用于风热感冒。
  (5)淡豆豉9g,葱白5个,水煎服。用于风热或风寒感冒。
  (6)葱须、香菜根、白菜根各适量,水煎代茶饮。用于风寒感冒。
  (7)紫苏叶6g,桔梗、甘草各3g,水煎服。用于风寒感冒。
  (8)白菜茎根1块,生姜3片,红糖60g,同煮热饮。用于风寒感冒。
  (9)防风6g,砂仁(后下)1.5g,藿香3g,生姜1片,水煎,待温服。用
于风寒感冒挟滞。
  (10)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1:1:1:0.5的比例制成糖浆,每次10ml,每
日3次。用于反复感冒,肺脾气虚。
  (11)六一散10g,加水1杯半,煎至1杯,加薄荷4g,再煮数沸,去渣饮
用。用于风热感冒挟湿。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每次2~4片,每日2~3次。用于风热感冒。
  (2)午时茶冲剂:每次1/2袋,每日2~3次。用于风寒感冒。
  (3)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用于暑湿感冒。
  (4)小儿金丹片:每次2片,每日2~3次。用于风热感冒及挟惊者。
  (5)小儿回春丹:每次2粒,每日2次。用于感冒发热挟惊者。
  (6)玉屏风口服液:每次5~10ml,每日2次。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平时常服,也可作为预防用药。
  (7)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每次1/2袋,每日2~3次。用于风热感冒。
  (8)消炎退热冲剂:每次5~10ml,每日2次。用于风热感冒。
  (9)桑菊感冒冲剂:每次5~10ml,每日2次。用于风热感冒见咳嗽重的
小儿。
小儿感冒药膳方

1.药膳方药
  (1)葱乳饮:每次用带根葱白5根,洗净剖开,加母乳500ml,放入杯内
加盖,隔水蒸,待葱白变黄为止,去掉葱,倒入奶瓶内,喂服,每日2~3次,
连服2~3日,能疏散乳儿的风寒。
  (2)银菊饮:金银花15g,桑叶、菊花各10g,薄荷5g,水煎,加蜂蜜适
量,饮服,有散风清热作用。
  (3)山楂银花饮:山楂10g,金银花g,蜂蜜0g。将山楂、金银花放入
沙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滤入碗内,将药渣加水再
煎1次,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后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随时饮用。用
于风热感冒。
  (4)西瓜番茄汁:取西瓜及番茄榨汁,当饮料服。用于暑湿感冒,有清
热利湿作用。
  (5)芫荽黄豆汤:取新鲜芫荽g,黄豆10g,洗净后,先将黄豆放入锅
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芫荽同煮15分钟,去渣喝汤,分次
服完,服时可加食盐少许调味,每日1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疗法
  (1)金银花20g,青蒿、柴胡、生石膏(先煎)各10g,板蓝根15g,竹叶
5g,每日1剂,水煎2次,药温36~37℃时保留灌肠20~分钟,每日1次。插管
深度视年龄大小插入10~15cm。用于小儿外感高热。
  (2)辛夷36g,苍耳子36g,青黛1.8g,麻黄素1g,尼泊金0.5g,食盐9g,
煎水1000ml,滴鼻,每个鼻孔滴2~3滴,每日4~6次。
  (3)金银花、连翘、蚤休各8g,薄荷5g,香薷4g,水煎至100ml,每次
5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用于暑湿感冒。
  (4)生姜片适量,葱头1个,将生姜、葱头一起捣烂,和面粉一撮,加鸡
蛋清少许,调成薄饼,敷贴在小儿囟门上,日后用温水洗去。用于冬春季节风
寒感冒。
  (5)细辛、防风、川芎、草乌各等分,分别研成细末,各取5g和匀,用
温水适量将药末调成膏状,掐成椭圆状药饼,敷在患儿囟门,一般敷1次即
可,如果未愈,3日后再敷1次。用于风寒感冒鼻塞不通者。
  (6)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葱白头适量。将前3味药研成细末,加葱
白头一起捣烂,做成5cm大小的药饼敷于脐部,盖上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
日敷贴1~2次。用于风寒感冒。
小儿感冒护理及康复[预防护理]
  1.平时注意体格锻炼,增强体质。随气温变化注意增减衣服,尤其是气
温骤变时更应该重视。
  2.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鼓励母乳喂养。
  3.在感冒流行的冬春季节,尽量少带小儿到公共场所,避免与上呼吸道
感染者接触。
  4.食醋薰蒸,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100ml,加水1倍,倒入壶中加热,任
其蒸干为止。每日1次,连薰3日,薰蒸时关闭门窗。用于流行期间空气消

毒。
  5.流感流行期间,服板蓝根冲剂,每次1/2~1包,每日2次,连服7日。或
用贯众15g,大青叶g,煎水代茶,连服3日。可预防发病。
  6.发热病儿注意口腔护理,清洗眼鼻分泌物。
  7.对高热病儿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浴等。
1.药膳方药
(1)葱乳饮:每次用带根葱白5根,洗净剖开,加母乳500ml,放入杯内加
盖,隔水蒸,待葱白变黄为止,去掉葱,倒入奶瓶内,喂服,每日2~3次,连
服2~3日,能疏散乳儿的风寒。
(2)银菊饮:金银花15g,桑叶、菊花各10g,薄荷5g,水煎,加蜂蜜适量,饮
服,有散风清热作用。
(3)山楂银花饮:山楂10g,金银花g,蜂蜜0g。将山楂、金银花放入沙锅
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将药液滤入碗内,将药渣加水再煎1
次,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后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随时饮用。用于风
热感冒。
(4)西瓜番茄汁:取西瓜及番茄榨汁,当饮料服。用于暑湿感冒,有清热利
湿作用。
(5)芫荽黄豆汤:取新鲜芫荽g,黄豆10g,洗净后,先将黄豆放入锅内,
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芫荽同煮15分钟,去渣喝汤,分次服
完,服时可加食盐少许调味,每日1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疗法
(1)金银花20g,青蒿、柴胡、生石膏(先煎)各10g,板蓝根15g,竹叶5g,
每日1剂,水煎2次,药温36~37℃时保留灌肠20~分钟,每日1次。插管深度
视年龄大小插入10~15cm。用于小儿外感高热。
(2)辛夷36g,苍耳子36g,青黛1.8g,麻黄素1g,尼泊金0.5g,食盐9g,煎水
1000ml,滴鼻,每个鼻孔滴2~3滴,每日4~6次。
(3)金银花、连翘、蚤休各8g,薄荷5g,香薷4g,水煎至100ml,每次50ml,
保留灌肠,每日2次。用于暑湿感冒。
(4)生姜片适量,葱头1个,将生姜、葱头一起捣烂,和面粉一撮,加鸡蛋清
少许,调成薄饼,敷贴在小儿囟门上,日后用温水洗去。用于冬春季节风寒感
冒。
(5)细辛、防风、川芎、草乌各等分,分别研成细末,各取5g和匀,用温水
适量将药末调成膏状,掐成椭圆状药饼,敷在患儿囟门,一般敷1次即可,如

果未愈,3日后再敷1次。用于风寒感冒鼻塞不通者。
(6)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葱白头适量。将前3味药研成细末,加葱白头
一起捣烂,做成5cm大小的药饼敷于脐部,盖上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日敷
贴1~2次。用于风寒 感冒。
小儿感冒
由外感时邪病毒所致。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机
能未固,故易于罹患。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较速,且易兼夹痰壅、
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证治仍分风寒、风热为主。参见感冒条。唯
于小儿,辛温不宜过于湿热发散,辛凉亦不宜过多苦寒。若夹痰者,佐以宣肺
化痰;夹食滞者,佐以消食导滞,夹惊吓者,则佐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之
品。
1.姜糖水治风寒感冒
[功能主治]
[处方组成]生姜l5~克,红糖2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生姜洗净,切作片,捣烂,人红糖水煎。趁热饮用,每
次服50~100毫升。服后盖被见微汗。
2.感冒汤疏风散寒
[功能主治]用治风寒感冒初起,症见发热、怕冷、头痛、骨节疼痛、鼻塞、流
清涕。
[处方组成]葱须、香菜根、白菜头各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上三味洗净,切碎,加水烈煮。代余。双用,趁热温服,
取微汗,避风寒。
3.番茄西瓜汁治暑湿感冒
[功能主治]清暑解表。用治暑天感冒之高热无汗、头痛、身倦、胸闷、恶心、
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
[处方组成]番茄、西瓜各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番茄、西瓜洗净后分别绞取汁,合并二液。随量饮用
4.橄榄萝卜汤治小儿流感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治小儿流行性感冒。

[处方组成]鲜橄榄克,生萝I-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洗净,萝卜切片,水煎,去渣。代茶饮。
5.葱豉粥治风热感冒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用治小儿风热感冒之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眼球红
赤、鼻流黄涕。
[处方组成]葱白2根、豆豉l0克,白米4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按常法煮作粥,临熟前下葱白及豆豉调匀,稍者片刻即
成。
6.葱白熏鼻治小儿感冒
[功能主治]通窍,解表。用治小儿感冒鼻塞而不能吮乳。
[处方组成]葱白适量。
[处方备注][用法] 将葱白洗净,切碎,开水冲泡。趁热熏鼻,并做深呼吸。或
将葱白捣烂取汁,涂抹鼻唇之间。
7.葱液治感冒
[功能主治]降温退热,解毒凉肌。用治风热感冒。
[处方组成]大葱、香油各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葱叶切断,取葱管中滴出之涎液,再滴入数滴香油,搅
匀。用手指蘸油摩擦患儿手足心、头面及后背等处,每日多次。注意勿着凉
小儿感冒   
感冒香袋
[药物]荆芥。1 岁以内 5~10 克,1 岁以上酌增。 [用法]用清洁的
棉布制成长方形小袋放入荆芥,封口,挂在患儿前胸 6 小时,必要时隔 6 小
时再用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及预防小儿感冒有一定效果。 [病例]朱
××,女,4 个月,鼻塞、咳嗽、睡眠不安 3 天。用此方治 疗 1 次,诸症消
失而愈。 [来源]柯群智,浙江中医杂志
金连香菊汤
[药物]金银花、连翘、七叶一枝花、菊花各 8 克,薄荷 5 克,香薷 4

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 100 毫升,每次取 50 毫升保留灌肠,每
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 20 例,疗效较好。一般灌肠
2 次后 症状减轻,5 天后可获痊愈。 [病例]肖×\u652X女,9 岁。患儿
发热每天持续在 38℃左右已 15 天,伴 头痛、咽疼、咳嗽 1 周。于辛
凉、辛温解表之剂治之,热仍未退。血白细胞 30X109/L,结核菌素
试验(一),抗生素治疗无效。以此方煎液保留灌肠, 每天 2 次,共治疗
5 次,热退诸恙若失。 [来源]周振祥,江苏中医
儿童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当受到外邪袭扰时,就会发热。小儿发热时面红唇
红,或者五心热,或者小便少,
或者烦躁不安。根据病因,小儿热分为表、里、虚、实、壮、昼、夜、潮、
惊、积、余、烦、骨蒸、五脏以及表
里俱热或半表半里热等各种不同表现,情况复杂。感冒发热是由外部风邪袭侵
导致,可伴有呕吐、惊风等风寒,
风热症状。小儿感冒后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就会出现发热。高烧不退还
可能导致腮腺炎。风疹、肺炎、哮
喘,甚至转移为肝炎等其他病毒性疾病。
1.芥末面外涂治疗小儿感冒
[配 方] 芥末面(即普通食用之芥末面)不拘量。
[制用法] 用开水冲调,摊在布上,贴于喉部、胸上部及背部,用棉花盖好,20
分钟后取去,以棉花十层盖上皮
肤,再用热毛巾拧干盖在棉花上。轻症1次,重者2次。
[功 效] 用于小儿感冒、发烧。
2.醋调白矾贴脚心治疗小儿感冒咳嗽
[配 方] 生明矾克,米醋适量。
[制用法] 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贴足心。
[功 效] 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多痰。
3.荞面姜汁饼贴囟门治疗小儿感冒
[配,方] 荞麦面、生姜各适量。
[制用法] 先将生姜捣碎取汁,用姜汁和荞麦面成薄饼片贴囟门上。
[功 效] 可治疗小儿感冒、鼻塞。
4.南星雄黄饼敷脚心治小儿感冒发烧
[配 方] 生南星、雄黄各12克。
[制用法] 共研末做成2个饼,敷在脚心,用布扎住。做药饼须 用醋调,如药量
少,可加面粉,冷天可将饼放在火
上焙热。
[功 效] 治疗小儿感冒,发烧。
5.麻黄治风寒感冒
[配 方] 麻黄、苏叶、葱白、白芷、姜汁各等量。
[制用法] 麻黄、苏叶、白芷研粉,葱白捣如泥,姜汁调敷脐。
[功’效] 疏风解表,发散风寒。治风寒感冒。
6.生姜大葱白治小儿感冒 {配 方] 生姜、大葱白、芫荽各10克,鸡蛋2个,煮熟
后去黄。
[制用法] 药混匀蒸熟,干净纱布包裹后熨擦全身,取微汗为 度。
[功 效] 治风寒感冒。
7.葱头治婴儿感冒

[配 方] 葱头7个,姜1片,淡豆豉7粒。
[制用法] 上药共捣烂,蒸热,摊在敷料上,待温度适宜时贴于 婴儿囟门上,再
用热水袋加温片刻。
[功 效] 治婴儿感冒发热鼻,贴药后便可出汗退热。
8.青蒿治小儿感冒
[配 方] 青蒿(后下)6—9克,白薇9~12克,连翘6-9克,淡 竹叶8—12克,滑石9—
12克,麦芽15~20克,钩
藤6~9克;蝉衣3~ 6克。
[制用法] 以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3次温服。
[功 效] 清热解表,利水消食。用治小儿感冒发热。
9.葱白豆豉汤治疗小儿感冒
[配 方] 淡豆豉9克,葱白5个。
[制用法] 将以上两味水煎后,趁热服下。
[功 效] 发散风热,解表、和胃。用于治疗小儿夏日感冒。
10.金银花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配 方] 金银花12克,赤芍12克,连翘6克,栀子6克,黄芩 6克,牛蒡子6克,花
粉6克,胆草6克,六一散6
克,枳壳3克,青黛3克,薄荷4.5克,芥穗4.5克。
[制用法] 每日1剂,两煎,共煎成100毫升,分2-3次温服,年长儿可1次顿服。
[功 效] 疏风清热解毒。用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11.生石膏治外感发热
[配 方] 生石膏18克,薄荷4克,鲜芦根20克,地骨皮9 克,银花15克,连翘9
克,白薇9克,板蓝根9克。
[制用法] 上药除薄荷外,加水浸泡,浓煎10分钟,下人薄荷,继煮5分钟,去渣
取清汁备用。每日l剂,每剂分
2-3次服。
[功 效] 用治外感发热。
12.瓜皮白茅根退烧
[配 方] 西瓜皮100克,白茅根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2~3次。
[功 效] 清热凉血。用于小儿发烧。
13.柴胡野菊花退烧
[配 方] 柴胡12克,野菊花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2次。
[功 效] 用于小儿发烧。
14.芦根竹叶汤退高烧
[配 方] 鲜芦根100克,鲜竹叶50克。
[制用法] 将芦根、竹叶煎水1碗。服下即退热。
[功 效] 用治高烧不退。
15.蜜渍桑叶汤治小儿热病
[配 方] 桑叶(不拘多少),生蜜适量。
[制用法] 用生蜜涂桑叶,线串阴干,搓碎。水煎内服。
[功 效] 用治小儿热病、烦渴。
16.黄连粉敷肚脐退热
[配 方] 黄连粉、牛黄粉各适量。

[制用法] 用黄连粉、牛黄粉敷在肚脐上。
[功 效] 用治退热。
17.鸡蛋绿豆饼外贴治疗小儿高烧
[配 方] 绿豆1克,鸡蛋数个。
[制用法] 绿豆研粉,炒热,加蛋清调和, 捏成小饼贴胸部,3岁左右患儿敷
分钟, 不满周岁的敷15分钟。
[功 效] 用于治疗小儿发烧。
18.黄瓜叶白糖退烧
[配 方] 鲜黄瓜叶1000克,白糖500 克。
[制用法] 将黄瓜叶洗净水煎1小时,去渣以小火煎煮,浓缩 至将要干锅时停
火,冷却后拌入白糖混匀晒干,压碎
装瓶备用。每 次10克,以开水冲服,每天3次。
[功 效] 退热,用于小儿发烧。
19.空心莱荸荠退烧
[配 方] 空心莱500克,荸荠55克。
[制用法] 水煎,代茶饮。
[功 效] 用于小儿发烧。
20.竹沥退烧
[配 方] 竹沥50毫升。
[制用法] 将竹沥煎煮数沸,1次服下,每天2~3次。

(肾囊肿)对症状辩证找方手册
 
肾囊肿
李小荣治腰痛肾虚血瘀(肾囊肿)医案
肾囊肿腰酸痛案 邹男,53岁,2007、1、15 初诊。
右侧腰酸痛不适8个多月,以夜卧剧,活动则痛失,按压可稍缓。素来尿多夜
频,大便时坚时溏。有畏寒感,纳食及精神可,每晚至寅时痛醒。舌质黯红、
苔根黄偏干;双脉略涩。多次B超示:右肾囊肿(上、中、下极3处),左肾多
发小结石。
辨析:腰痛,辨为肾虚血瘀证。肾精气亏虚以肾阳虚为主。精气亏阳气虚则血
失运而成瘀停寒湿聚于腰府。治拟温补肾脏精气,化瘀利浊。选右归饮加
味。
处方:鹿角霜(打)15 山药15 补骨脂9 当归10 熟地黄18 吐丝子15 淮牛
膝18 丹皮9
山萸肉15 炒杜仲10 枸杞子15 肉桂3 生白术12 泽兰10 益母草 徐长
卿18   X5剂
2007、1、随访:服上方5剂后腰酸痛缓解。
按(肾囊肿腰酸痛案思考):
1、中医书中罕及肾囊肿的治疗,与系现代医学检查诊断有关!模糊的记忆里
有记肾囊肿专药益智仁。
2、现代医学认为肾囊肿有先天解剖变异发育畸形和后天肾盏等纤维管道病变
膨出包裹囊液而成者。窃以为总属肾虚湿停血瘀之病。
3、推衍生白术、泽兰可利腰膝间血、活血利水;海藻、牡蛎可散结消肿、利
水破窠;鹿角霜、白芥子;熟地与细辛药对均可补肾精、散肾经寒湿痰浊淤
血。临症当可相机而选用。
4、《裘沛然选集--下册》144 页谓黄药子治腰部酸痛;《江苏植药志》载有
黄药子治“腰酸痛”。思及黄药子专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是否对肾囊肿
有确效?!
2.补肾通瘀消积方治疗肾囊肿62例疗效观察
肾囊肿多为先天性疾病,其发病隐匿,初起并无症状,常因囊内压力增加及感
染后导致积液增多而使囊肿迅速增大而产生腰酸、腰痛及血尿等症状,严重者
可导致肾衰竭。1994—2004年,笔者自拟补肾通瘀消积方治疗肾囊肿62例,现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均经B超检查为肾囊肿。
男36例,女例;年龄16~62岁;病程5日~3年;单侧肾囊肿42例,双侧肾囊
肿20例;腰酸12例,腰痛16例;无明显症状例;实验室检查轻度异常16例,
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血常规:血红蛋

白66~87g/L,红细胞计数(2.8~3.2)×1012个/L,肾功能:血肌酐132μmol/L,
尿素氮11.3~16.5mmol/L。
1.2 治疗方法 予补肾通瘀消积方。药物组成:益智仁g,桂枝10g,牵牛子
6g,茯苓15 g,车前子(包煎)12g,大腹皮12g,黄芪20g,陈皮12g,赤芍药
12g,牛膝12g,水蛭6g,白术12g。加减:腰酸、腰痛甚加杜仲15g、桑寄生
15g;腹胀便秘加枳实10g、大黄10g;脘痞纳差加苍术12g、枳壳10g;血尿加小
蓟20g、白茅根g、木通12g;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加阿胶20g、制龟板20g、山
茱萸15g。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10剂为1个疗程。
1.2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服药1~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B
超检查显示囊肿显缩小或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基本治愈:服药2~3个疗
程后,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显示囊肿不再增大或稍有缩小,随访3
个月以上囊肿不增大;无效:服药2~3个疗程后,症状无明显改善,B超检查
显示囊肿稍有增大,尿常规检查仍有血尿,并有肾衰竭征象。
2 结果 本组62例,治愈40例,基本治愈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9
3 典型病例
顾某,女,55岁。2004_03_16初诊。右侧腰酸、腰痛1年余。近1周脘腹胀
满渐增,下肢水肿,气短乏力,胃纳欠佳,形瘦,面色苍白,脉沉细,舌质胖
嫩,舌苔白微腻。检查:下肢微肿,按之微凹;心肺(—)。肾功能:肌酐
145.5μmol/L,尿素氮16.5mmol/L;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
+);B超显示:右肾囊肿6.5cm×4.7cm,左肾囊肿1.5cm×1.2cm。辨证为脾肾阳
虚,水湿不运,汁沫凝聚。治宜温补肾阳利水,健脾行气活血。予补肾通瘀消
积方。药物组成:益智仁g,桂枝10g,黄芪20g,牵牛子6g,茯苓15g,车前
子(包煎)12g,大腹皮12g,陈皮12g,赤芍药12g,牛膝12g,水蛭6g,白术
12g,苍术12g、枳壳10g,小蓟20g、白茅根g、木通12g。日1剂,水煎分早晚2
次服,连服10剂。2004_03_二诊:诸症已愈,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正
常;B超显示:双侧肾囊肿已明显缩小。遂以上方减小蓟、白茅根、木通、苍
术、枳壳,2日1剂,水煎服20剂。2004_04_20三诊: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
正常;B超显示:右肾囊肿已明显缩小至3.6m×1.9cm,左肾囊肿消失。随访6个
月未复发。
4 讨论
肾囊肿多为先天性疾病,肾脏内因囊肿而增大,囊肿压迫肾组织,使肾小
管蒌缩硬化,肾小球消失,肾功能受损,同时压迫肾脏内血管或伴有肾动脉硬
化,从而出现腰酸、腰痛、腹胀、血尿及高血压,甚则肾衰竭。治疗常以保护
肾功能、预防感染及手术治疗为主。肾囊肿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根据其临
床表现属尿血、腰痛、积聚、癥瘕等范畴。多为先天虚弱,肾阳不足,水湿不
运,凝血蕴积而不散,津液凝涩,著而不去,久而成积;气滞血行不畅,滞而
成瘀成积,血瘀内积影响气机之运行,气滞血瘀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使积块
日渐增大。故治宜温补肾利水,行气活血。予补肾通瘀消积方。方中益智仁温
补肾阳,涩精健脾;桂枝通经络,活血脉,通阳化气,温化水湿;牵牛子泻下
祛积,通利小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散结止

痛;赤芍药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散结消肿;黄芪补气升阳,利水退肿;牛膝
散瘀积聚,利水消肿;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诸药合用,破癥利水而不伤
气,瘀消积退而不伤肾气,故治疗肾囊肿效果显著
3.肾囊肿的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湿热蕴肾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灼热刺痛。色黄或红,腰背胀痛,
口腻纳呆,渴不欲饮,身胀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化湿。代表
方:四苓散、八正散、小蓟饮子加减。
2.脾肾阳虚水停证:浮肿明显,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腿酸软,神疲乏
力,纳呆或便溏,小便短少或清长,少腹可荆及水囊样包块,舌嫩淡胖,苔白
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温补脾肾,利水消肿。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合真武
汤加减。
3.肾虚血瘀水聚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暗,
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胀痛或刺痛,小腹包块有压痛,舌淡暗,脉细涩。补
肾利水,活血化瘀。代表方:右归饮合少腹逐瘀汤,五苓散加减。
4.肾虚火旺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口干咽燥,
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黄汤合小
蓟饮子加减。
二、针刺治疗
肝俞、脾俞、肾俞、志宝、飞扬、太溪;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
复溜、三阴交。每次3~4穴,依据证之虚实而采用补泻手法,留针20~分
钟,或用灸法,2组穴位交替进行。
三、单方验方
1.白茅根50g,煎水服,每日一次。
2.车前子、泽泻各g,煎水服,每日一次。
3.黄芪、莲肉各15~g,赤小豆g,砂仁3~6g,葱白 1茎,生姜3片,鲤
鱼 1条,药鱼同煮,不放盐,吃鱼喝汤,可消肿利尿。
疗效评定
1、治愈

囊肿、体征、症状消失。
2、好转
囊肿缩小2/3以上,仍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体症存在。
3、无效
囊肿的大小、症状和体症与术前无变化或有加重。
4.中医治疗囊肿
  中药治疗囊肿-囊肿的治疗专栏
  我院治疗囊肿的中药推荐
  1.中文名称:肝胆清理丸
  [主要成份]延胡索、蛇莓、天葵子等。
  [功 能]养肝柔肝,软坚散结,疏通分流,益气养血。
  [主  治]用于治疗肝血管瘤、胆囊炎、肝囊肿、肾囊肿。
  2.中文名称:肝囊消丸
  [主要成份]柴胡、红花、法半夏、海藻、夏枯草等。
  [功  能]理气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
  [主  治]用于治疗肝囊肿、肾囊肿、多囊肝。
  肾囊肿的中医中药治疗
  1.肾虚血瘀水聚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腰膝酸软,耳鸣,口唇色
暗,眼眶发黑,指甲紫暗,腰胀痛或刺痛,小腹包块有压痛,舌淡暗,脉细
涩。补肾利水,活血化瘀。代表方:右归饮合少腹逐瘀汤,五苓散加减。
  2.肾虚火旺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口干咽
燥,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黄汤
合小蓟饮子加减。
  中医治疗囊肿,中药治疗囊肿
5.我一个朋友的肾囊肿吃了一个月药就奇迹般的好了
桃仁15、红花10、川芎15、桂枝12、皂角刺12、王不留行15、生地15、赤芍
18、瞿麦50、炮甲片10(冲服)
其他的煎服,炮山甲研粉冲服,每次5克,一日2次。
6.治疗肾囊肿偏方
本方需用四味中草药: 丹参:又名 紫丹参、红参等; 锦灯笼:又名 灯
笼果、红灯笼等; 龙芽檧:又名 刺龙芽、虎阳刺、辽东檧等, 龙葵:又
名 天茄子、野茄、酸浆草等。
药用部分:根、果实采集:前三种一年四季均可采集。
药理作用: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等功能;锦灯笼能够清热、解毒、利
尿;龙芽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龙葵主治疮痈肿毒、前列腺炎等。
加工:丹参和锦灯笼的根采回后洗去泥土,切成小段晒干;龙芽檧的根采回后
剥取根皮,去掉外层粗皮,切段晒干。龙葵需夏秋季采集浆果晒干。
用法:上述中药按2:2:3:1的比例掺在一起,每天用水泡后代茶饮。一

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二至三个疗程,囊肿可消。
7.治肾囊肿验方
处方:核桃3枚,蛇皮1条,金胆粉3克。
配法:把核桃的一端钻成如玉米粒大的孔眼,剔初三分之一的核桃仁,把蛇
皮分别纳入3枚核桃内,用面块糊住孔眼,放瓦上以炭火焙黄,制成细面,加
入金胆粉,分为45包。服法:每天3次,每次1包,白开水内加黄酒半两,在饭
前送服,服后盖被子发出微汗为佳,15天服完,肿胀消失而愈。
(献方人:河南省商丘市雎阳区东关新街168号 曾广洪)
8.多囊肾、肾囊肿效方
方1 肾囊肿:半枝莲100克,加水3公斤,用砂锅煎至2公斤,每日一剂,分三
次喝完,喝4--5天见效,连喝一个月治愈。
方2 多囊肾:太子参、茯苓、泽泻、石苇各15克,黄芪、桑寄生各20克,生
地、丹皮、知母、黄柏、苍术、白芥子、
泽兰各10克,皂角6克,先用清水浸药10分钟,煎40分钟,连煎三次,药液合
一起800毫升,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治疗三个月,治十多例,均治愈。
9.经方辨治肾囊肿一案
余某某,男45岁,已婚,司机,常喝酒,抽烟,素强壮。忽发右腰肾区疼痛2
天来诊。腰腹可,二便可。仍有泌尿系结石之虞,嘱B超检查:右肾囊肿,
3.2cm*2.2cm*2.0cm。
见面红舌红苔薄,舌下静脉明显;左脉细弦,右脉关涩。遂思考不是太阳证
不是阳明不是太阴不是厥阴,排除以上就是少阳了内热内积不明显,有淤血
侯。于是,处方:柴胡12克白勺12克枳实12克生甘草12克桂枝6克白茯苓9克桃
仁9克牡丹皮9克。*5剂
第3天打来电话曰诊后1,2天腰部仍有疼痛,至中午腹泻一次,疼痛有如拈去
余无所苦。嘱尽服余药。
复诊时仍然疼痛没有复发,舌脉同前。虑南方夏月酷暑患者又是酒家,不宜
桂枝久服。更方:柴胡9克白勺9克枳实9克生甘草9克全当归9克桃仁9克。*5剂
两月后,遇上嘱B超检查,报告肾囊肿缩小一半。因患者司机职业煎药不方
便,未再服药。
10.中医肾囊肿的治疗
中医肾囊肿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
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肾囊肿和获得性
肾囊肿。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肾囊肿治疗。
1、热敷方剂:吴茱萸50克、小茴香100克、干姜50克、丁香50克、肉桂50克、
黄芪50克、附子50克、补骨脂50克、樟脑10克、赤茯苓50克、甘草50克、桂枝
50克。上药研末,每天取100克,用酒侵泡后,装在药物短裤里,治疗时穿
上,再把热疗短裤穿在外面,通电治疗40-70分钟左右,一天使用1-3次。
2、药茶方剂:山芋肉100克、枸杞100克、黄芪200克、干姜50克、大枣50克、
当归100克、熟地100克、陈皮100克、甘草50克。全天饮此茶,不饮别的水。饮人各异,治疗才有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妙用仙鹤草治验
三、慢性咽炎.四、急性扁桃体炎
第九章传染病,一麻疹,二风疹
尿频(秘方数:2)
『儿科秘验』治小儿低热 夜啼 遗尿症
收集的小药方01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