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分裂症2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其典型症状是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临床上可分为以妄想、幻觉思维被干扰等“阳性”症状
为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其中有的好转康复,一部分逐渐进入慢性状态)和以淡漠、缺乏驱动力、社会
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一旦进入慢性状态,病人便很少再能完全康复。本症多
起病于青壮年,发病年龄范围以16~35岁为最多,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1.24—
1:2.17。
  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学癫证、狂证等范畴,如《难经.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
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
意不乐,僵仆直视。”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指出: “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
泣,如醉如痴,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也不愈。”“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如伤寒阳明大
实发狂,骂詈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
其描述的症候与本病的临床表现颇为一致或相似。
  [病因病理]
  (一)中医学认识
  本病的病因病理与七情内伤密切相关,多由所欲不遂或七情过极,导致阴阳失调,痰气上扰,气血
凝滞,蒙蔽心窍,神明逆乱,发为癫狂。此外,与先天禀赋、体质强弱亦有密切联系,其中禀赋不足往
往是家族性的,故癫狂证患者的家族往往亦有类似病史。本病初发时多属实证,若病延日久,屡发不
愈,正气渐衰,则呈虚实并存或以虚为主的病理局面。分述如下:
  1。阴阳失调 历代医家认为阴阳的盛衰是癫狂证的主要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不
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素问.宣明五气论篇》说:“邪人于阳则狂,邪人于阴则痹,搏阳则为
巅疾。”《难经.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诸病源候论.风狂病候》说:“气并于阳则为狂
发。”这说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不能互相维系,以致阴虚以下,阳亢于上,心神被扰,神明逆乱而发
癫狂。
  2.情志抑郁 恼怒惊恐,损伤肝肾,或喜怒无常,心阴亏耗,肝肾阴液不足,木失濡润,屈而不

伸,则默默寡言痴呆,语无伦次;或心阴不足,心火暴张,则狂言狂语,骂詈不休,逾垣上屋;或所欲
不遂,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心虚则神耗,脾虚则不能化生气血,心神失养,神无所主;或脾胃阴伤,
胃热炽盛,则心肝之火上扰,神明逆乱。如此等等,都能发为癫狂。如《景岳全书.癫狂痴呆》说:“凡
狂病多因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可泄,以致肝胆气逆”,都是指情志
而言。
  3.痰气上扰 由于痰气上扰清窍,以致蒙蔽心神,神志逆乱,狂躁不宁,歌笑骂詈,逾垣上屋而
为癫狂。如《证治要诀。癫狂》说:“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临证指南医案。癫狂》
说:“狂由大惊大恐,病在肝胆胃经,三阳并而上升,故火炽则痰涌,心窍为之闭塞。癫由积忧积郁,
病在心脾胞络,三阴蔽而不宣,故气郁则痰迷,神志为之混淆。”
  4.气血凝滞 脑气与脏腑之气不相连接而发狂。如清《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说: “癫狂一证,
哭笑不休,骂詈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做梦一样。”
  5.遗传因素 如《素问。奇病论篇》指出:“人生而有巅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
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说明本病具有遗传性;根据临床观察,亦有无任
何遗传因素而发病者。因此,对本病的认识,应从实际出发,以求实的态度,进行辨证论治。但对其阳
性家族史者,应劝其不宜再生子女,以免除后患。
  (二)西医学认识
  奉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经研究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j.遗传因素 自从Rudin(1916)开始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认真研究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
的家谱调查,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
一般居民高得多,与病人的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有人统计,精神分裂症亲属中的发病率,各级
亲属的发病机率为4.3%一16.4%,其中以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分别为工6。4%、11.5%一
14。3%、9.2%一]O.3%,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患病机率为35%一68%。
  2.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因素
  (1)内分泌因素 本病大多在青春期前后性成熟期发病。部分病人在分娩后急剧起病。此外,精神
分裂症的复发率在绝经阶段也较高,以上临床事实说明内分泌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甲状腺、性腺、
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功能障碍,也曾被不少学者疑为病因。但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未能做出肯定的结论。
  (2)病前个性特征 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前即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孤僻、内倾、怕
羞、敏感、思想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有的作者称之为分裂性人格。
  (3)环境因素 精神分裂症可在各种精神创伤和躯体因素的影响下急性发病,基于这一事实,环境
因素一直是本病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病毒感染、母孕期的病毒感染、母孕期及围产期合并症,有些
学者认为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4)社会心理因素 经国内外研究发现:贫穷人群的精神病首次住院率最高,以精神分裂症最明
显,而躁狂抑郁症在不同社区的分布则没有一定的规律;患病率与社会阶层呈负相关,患病率在低社会
阶层与高社会阶层之比为9:1,以最低的社会阶层患病率最高。
  病因学研究的现有资料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数病人具有内向的
个性特征,有易感素质。社会和心理应激以及环境中的生物学因素,特别是围产期感染、中毒或外伤,
母孕期的病毒感染等均可作为环境危险因素影响本病的发生。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
  因本病在西医学角度属病因未明的疾病,所以,中西医结合在病因病理的研究也显得很薄弱。在此
简要介绍中西医结合研究本病的情况。
  1。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的生化学研究 张良栋等将5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按标准分为痰火内扰13例,
痰湿内阻15例,阴虚火旺16例,阳虚亏损13例,分成阳(痰火内扰、阴虚火旺)阴(痰湿内阻、阳
虚亏损)两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病人和35例常人的臼一内腓肽、神经降压素、生长抑制素血浆含量,
发现病人组B一内腓肽含量低于常人,而神经降压素含量则高于常人;按阴阳划分的两组病人3种神经肽

含量无显著差异;阳证组B.内腓肽含量变化明显高于阴症组的变化。认为精神障碍关乎体内某些生化物
质,可将中西医分型标准分为阴阳两类,B一内腓肽含量变化作为观察指标。
  2.辨证分型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吕德鹏测定5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头发中锌、铁、铜、锰、钙5种
微量元素,与常人对照,探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发现患者头发中铁、锰、铜三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常
人,按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属狂证(痰火内扰、痰湿内阻、气滞血瘀3型)的铁锰含量较属癫证(阴虚
火旺、阳虚亏损2型)的更低。提出将铁锰含量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参考指标,用药时除方症结合外,同
一俯陆药物上使用富含铁铜锰的中草药可能会收到更好效果。
  3.精神分裂症的舌象舌苔细胞学研究 陈烨等观察患者4工例,常人25例,发现患者舌上皮细胞
角化明显,小角化细胞除体积小外,着色也深暗,病理性舌象以黄厚腻苔的角化程度更显著,认为与中
医学痰火瘀血病机有关。研究采用BPRS、SCL一90为判断病情变化指标,统计显示,随着舌象舌苔细胞
学的变化两种指标具有同步性,提示舌象细胞学观察可作为判断精神分裂症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张炳
茹等经过对12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舌、面望诊,同时用阴、阳性症状量表评定,结果发现阴性
症状组在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舌脉异常、面唇暗滞紫黑及便秘诸方面均较阳性症状组重。表明慢性精
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确实各具不同的中医病理学征象。对慢、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发现:急性组
舌质红绛明显,示火热亢盛是其特点;慢性组舌质紫暗严重,为瘀血见证。
  4.经络探测研究 吴敏用经络探测仪对397例精神分裂症“井穴”皮肤电位数研究,发现肝、胆、
胃、心包、大肠、肺经、膀胱经的异常率比健康组高,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户<0.01)。丁勤樟等观察
手摇电针对大鼠脑内CAMP含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国外曾报道精神分裂症脑脊液的cAMP
含量明显增高,用神经阻滞剂后降低,与临床改善相平行。丁的研究表明手摇电针可降低端脑cAMP
含量,使DA不能或减少与效应细胞起作用;减少脑内DA含量,有降低DA与cAMP含量双重效应,
可从两个环节起到与抗精神病药相同的生化代谢反应。另外,提高大鼠脑内NA—K—ATP酶的活性,且
随刺激强度呈现上升,提示手摇电针可能与神经兴奋性的增加有重要关系。贾云奎等从中枢神经介质变
化探讨智能电针仪CCEA治疗原理。发现模拟“百会”、“印堂”穴电刺激可使大鼠脑内5一羟色胺量增
加,去甲肾上腺素量减少,病人尿中mHPGOS04(中枢NE主要代谢产物)的排出量明显增加。证明
电针刺激影响中枢NE代谢。张本氏等研究CCEA对甲状腺素雄激素的影响,发现CCEA治疗后患者促
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7G显著降低,对照组则无差异;对照组治疗后T3、T4值显著降
低,CCEA组无显著差异,提示精神病严重程度可能与甲状腺素动态变化有关。性激素检查:治疗后
CCEA组卵泡刺激素FSH值显著降低而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值降低显著,睾酮T值治疗后两组均显
著降低,表明疾病好转与雄激素浓度降低有关,同时说明CCEA对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有专门调节功
能。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缓慢发病。早期表现生活懒散,孤僻,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因而常被误认为是思想问题
而不予重视。部分病人以头痛、头昏、乏力、失眠等为主诉,较长时间被认为是神经衰弱,有诱因者多
急性起病。
  (一)精神症状
  1.思维联想障碍 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
有特征的精神症状。常见有以下几种。
  (1)思维散漫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思考或谈话时,不能从一个概念联想到另一概念,不能按照
逻辑推理组织成一篇有指向、有目的、能表达某种情况的思想或言论,以至结构松散,甚至互不连贯,
或者段落与段落之间毫无关系,显得散漫无序,或者句与句之间互不相关,显得芜杂难懂,词与词,或
字与字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称为思维破裂或“语词杂拌”。
  (2)思维阻塞 病人感到思维的过程中突然中断,无以为继。 ,
  (3)思维被广播和思维插入 感到自己的思想被广播出去了,或感到不是自己的思想插入到了自己

的脑子里,或感到自己的思想被抽走了(思维被窃)。
  (4)象征性思维 表现为把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完全等同起来。例如病人紧紧抓住手表不放,自称
是“掌握了时间”。
  2.逻辑障碍 患者的思维不能按正常的思维逻辑规律分析问题,表现为概念混乱和一些奇怪的逻
辑推理方式,如倒因为果(逻辑倒错),或者两种相反的概念经常伴随出现(矛盾观念),或者自己创新
词、新字或图形和符号代替某些概念。
  3.妄想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部分病例中妄想可非常突出,精神分裂症的妄
想的主要特点是:
  (1)内容离奇,逻辑荒谬,发生突然。
  (2)妄想的核心判断总是包含着“我”。如“我伟大”(夸大妄想),“我有罪”(罪恶妄想),“我的
配偶与某人有暖昧关系(嫉妒妄想),“有人在迫害我”(被害妄想),“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针对我”(关系
妄想),“某人钟情于我”(钟情妄想)等。
  (3)病人对妄想内容多不愿意主动暴露,往往隐瞒不说。
  (4)原发性妄想 几乎只见于精神分裂症。都是突然发生,而且一旦出现,便已呈现出固定的结构
和内容,部分病人经年累月,也不会有什么发展,不会有多大变化。
  (5)被动体验 病人坚信有外力在控制、干扰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而自己则完全不能自主,
甚至有某些特殊的仪器、电波、电子计算机或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在控制自己(被控制感)。有些病人
则坚信自己的内心体验或所想的事,已尽人皆知,搞的满城风雨了,病人也说不出是怎样被人知道的
(被洞悉感)。
  4.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
征,有以下表现:
  (1)情感淡漠 或称情感平淡,是指患者对与其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具体表
现在他们对事对人都显得情感平淡,无动于衷,均取“无所谓”的态度。
  (2)情感不协调 表现为病人对客观刺激做出不相称的情绪反应,例如得悉亲人病故却欣喜欢乐,
这是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不协调。有的病人在说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或妄想内容时缺乏应有的情感体
验,或表露出不相称的感情,这是情感与内在思维的不协调。后者往往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5.意志和行为障碍 在情感淡漠的同时,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动、退缩,即意
志活动低下。病人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要求,不主动与人来往,对学习、生活和劳动缺乏积
极性和主动陆,行为懒散,无故不上课、不上班。严重时病人行为极为被动,终日卧床或呆坐,无所事
事。随着意志活动愈来愈减低,病人日益孤僻离群,脱离现实。也有意向矛盾、模棱两可、犹豫不决。
也可以出现杂乱无章的言语增多(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不言不动,不吃不喝,身体僵住不动
(木僵),或肢体听凭摆布,如蜡样任人塑造(蜡样屈曲),或有违抗检查者的指令(抗拒、违拗),或机
械地重复周围人的语言或行为(模仿语言、模仿动作)。
  6.幻觉 急性精神分裂症常有幻觉,其中最多见的是幻听,具有诊断意义的幻听有以下几种:
  (1)争论性幻听 病人听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说话声,它们的意见分歧,似乎在争辩。
  (2)评论性幻听 病人听到的说话声在评论他的为人或行为,有时,幻听连续地对病人的一举一动
不断进行评论。
  (3)思维鸣响或思维化声 病人在思考的时候,感到和听到他的思想本身发出声音,思想变成了清
晰可辨的言语声。
  二、体征
  (1)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检查,即使发现神经系体征,通常不稳定,都不具有特征性。血液和
脑脊液一般正常。
  (2)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木僵状态病人神经系统体征可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极少数病人可出

现病理反射或阵挛现象。
  [辅助检查]
  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 如果测查结果有F高分,6、7、8、9量表均系高分,尤
以精神分裂样(SC)量表为最高,其两点编码模式为68/86或48/84,则提示患者有精神分裂症的可
能。
  2.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适用于功能性精神病,总分反映疾病的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
越重,如若“思维障碍”和“敌意猜疑”二个因子评分最高,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3.脑电图 缺乏特征性变化,大多数属正常范围。
  4.其他 部分精神分裂症经CT、MRI检查,可有脑室扩大,长期追踪未见进一步发展,呈静止
性。
  [诊断要点] .
  1.诊断标准 2001年4月制订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本病的诊断标
准如下:
  (1)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以及情感高涨与低落,单纯型精
神分裂症另有规定:①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②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语言不连贯,或思维贫
乏或思维内容贫乏;③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④被动、被控制,或
被洞悉体验;⑤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⑥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
象征性思维,或词语新作;⑦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⑧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⑨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的交谈。
  (3)病程标准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工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②若同时符合分裂
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
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
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附:单纯型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
  (3)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2.诊断注意事项
  (1)注意识别容易混淆的症状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除规定的病期可供参考外,临床诊断在
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当时的临床表现,如果对症状分辨不清则难免导致误诊。常见的易于混淆的症状
有:思维紊乱与思维奔逸表现的言语遗漏;情感迟钝与情感缺乏、人格解体;紧张型兴奋与易激惹、敌
意和好争执;精神分裂症的紊乱行为与双相情感性障碍的混合状态;精神分裂症的行为紊乱与抑郁症的
解脱症状(如攻击行为、性乱等);精神分裂症的对事物漠不关心与抑郁症的对寻常活动失去兴趣;抑
郁症对温度、饥渴、疼痛和损伤的敏感性降低与无欲;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木僵与抑郁症精神运动阻滞
等。因此,在遇到症状识别上的困难部分时,切忌主观、片面、草率从事,应深入观察,以期得到最后
阐明。
  (2)重视用纵向的、动态的观点做出诊断 由于本症缺乏实验室指标,为了正确诊断,要注意了解
患者病前社会适应状况。本症因其病前性格特点等原因,在疾病活动期前多少会出现一些不能适应社会
等方面的问题;起病一般较隐袭,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经治疗缓解较缓慢,即使缓解也常遗留一些

残留症状;详细了解病前个性及家族史。再将上述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比较确切的诊断。
  (3)重视横断、当时的临床表现 ①已经肯定,仅凭横断面的观察不能保证诊断的正确性,但并不
是不需要用横断面进行观察,否则遇到具体病例便会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分裂性症状”虽然不能作
为鉴别诊断的绝对依据,但在精神分裂症病例中毕竟还是比较多见的,因此仍不失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
重要依据。②以往过分强调某些特殊症状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作用,如Schneider提出的u项诊断精
神分裂症的首级症状,认为病人肯定有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项,而又无躯体疾病时,就可确诊为精神分
裂症。但临床观察结果发现,在躁狂症发作高峰阶段可以有各种“分裂性症状”,包括奇特妄想、牵连
观念、联想散漫、视听幻觉、被动体验等。这些症状以前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目前认为特异性
不够,仅只表示精神疾患程度严重而已。③经验证明,分析自知力状况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相当的参考
价值。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不仅在病初起时自知力保持,就是在发病期也多少保持对疾病的认识,在疾病
恢复阶段,自知力很快恢复。而精神分裂症在病初起时已没有自知力,发病期的自知力丧失自不待言,
恢复后精神症状已经消失,但自知力的恢复却姗姗来迟,有的病人已经出院了,自知力仍不存在或恢复
不全。④病人既有“分裂性”症状,又有情感性症状,诊断时应充分重视情感性症状,要考虑情感性障
碍的可能性。
  3.临床分类 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在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前提下,可按其临床占
主导的症状分为若干类型。在临床上虽可见到部分病例从一种类型转到另一类型,或数种临床类型的特
点结合在一起,但不同类型的发病形式、临床特点、病程经过和结局有一定的差别,对估计治疗反应和
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临床分型有一定意义和必要性。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临床上除传统的4型,即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和偏执型外,尚可见其他类
型。
  (1)单纯型 青少年起病,起病缓慢,持续进行。表现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
散;情感逐渐淡漠,对生活学习的兴趣愈来愈减少,对亲友表现冷淡;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
临床症状主要是逐渐发展的人格衰退。一般无幻觉和妄想。如有则为片断或一过性的。此型病人在发病
早期常不被人注意,往往经过数年病情发展严重时才被发现。此型自行缓解者少,治疗效果和预后差。
  (2)青春型 多在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语言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想人非非,
思维零乱,甚至破裂;情绪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好扮弄鬼脸;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常
有兴奋冲动。病人的本能活动(性欲、食欲)亢进,也可有意向倒错,如吃脏东西、吃痰、吃大小便
等。幻觉生动,妄想片断,常零乱不固定,内容荒诞与病人的愚蠢行为相一致。有时出现离奇的象征性
思维,如病人用手拍肚子,以示宽宏大量。此型病程发展较快,虽可有自发缓解,但维持不久易再发。
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和维持治疗可延长缓解期,减少发病。
  (3)紧张型 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临床上以紧张性
木僵为多。
  紧张性木僵:突出的表现是运动性抑制。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或长时期保持某一姿势不动。
重者终日卧床,不食不动,缄默不语,对周围环境刺激不起反应。肌张力增高,可出现蜡样屈曲,被动
性服从,有时则相反,出现主动性违拗,此时可出现模仿动作、模仿言语。偶可伴有幻觉和妄想。病人
虽呈运动性抑制,但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仍存在,病后对所经历事件均能回忆。一般持续数周至数月。文
献记载木僵状态有持续数年至十数年者。
  紧张性兴奋:以突然发生的运动性兴奋为特点。病人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调刻板。如
病人突然起床,砸东西,伤人毁物,无目的地在室内徘徊,不停地在原地踏步。动作古怪。言语联想散
漫,内容离奇,可出现词语新作,模仿言语。可持续数H或数周。紧张性兴奋可自动缓解,或转入木僵
状态。此型自发缓解较其他型常见。
  (4)偏执型 为四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本型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起病较缓慢,起初变得敏感
多疑,逐渐发展成为妄想。妄想范围可逐步扩大,有泛化趋势。妄想内容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其
次是自罪、影响、中毒和嫉妒妄想。绝大多数病人有数种妄想同时存在。偏执型一般不伴有感知障碍,

或虽伴有幻觉,但在整个病程中仍以妄想为主者占多数,两者各占(4l/117)。幻觉中以言语性幻听最
常见,内容多使人不愉快:如批评、讽刺、评议、威胁、命令等。幻听又可以分为真性和假性。也可有
幻视、幻嗅、幻触和内脏本体感受器幻觉,但少见,比之幻听要少得多。病人的妄想和幻觉内容多较离
奇、抽象、脱离现实,而情感行为则常受妄想幻觉的支配。如由于被害妄想的影响,病人闭门不出,表
现愤怒和恐惧不安,犹如大祸临头;或进行漫骂、报复、伤人和自伤等。有嫉妒妄想的病人对爱人进行
监视、跟踪。内向性症状除表现为不暴露自己的病态体验外,绝大多数病人都沉缅于幻觉和妄想体验之
中,行为孤僻离群,不与周围接触,对外界不关心。此种内向性症状随着病情好转而逐渐消失。部分病
人发病数年后,在相当长的一阶段内,部分工作能力尚能保存,人格变化较轻微,往往不易早期发现。
偏执型自发缓解者少见,占5/117。病程发展较其他类型缓慢,如治疗彻底可获得较满意的缓解。
  (5)国际疾病分类ICD一10,对本病的分型除上述四型外,有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以及残
留型和其他型。将儿童精神分裂症、晚发精神分裂症列入其他型。
  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系指病人的精神症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如
妄想、幻觉、破裂性思维或严重的行为紊乱,但又不宜归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者。此时往往存在
不只一个类型的精神症状,但又难以判断以哪个为主要临床相。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指在精神分裂症残留期发生的抑郁发作,此时仍残留某些精神症状,可能是阳
性症状或阴性症状,一般以阴性症状较为常见。在临床上往往难以分析这些症状的来由;是过去即存
在,当时为其他主要症状所掩盖,成为新的发展;是属于精神分裂症本身内在症状的组成部分,或包含
着对病情的心理反应成分;同时亦很难确定是否由于服用神经阻滞剂引起。临床上一般不到重症抑郁的
严重程度。自杀的危险性是增高的,临床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鉴别诊断]
  1.脑器质性精神病 脑器质性精神病多具有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一般鉴别不难。以精
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有半数病人早期阶段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误诊为精神分裂
症并不少见。这类病人如周密观察,往往可发现病人有定向、记忆和注意障碍,以及大小便失禁等器质
性损害症状,如果有脑电图异常及脑脊液改变,则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2.情感性精神病 鉴别要点在于情感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如有幻觉或妄想,注意其与
情绪的关系;如有以往发作病史,应了解间歇期复原的水平,有无残留症状;急性起病并表现兴奋躁动
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外观上可以与躁狂病人很相似,但二者的情感反应以及与周围的接触明显不同,精
神分裂症病人虽然活动增多,但不伴有情绪高涨,病人与环境接触不良,情感变化与环境也不配合,且
动作较单调刻板,可资鉴别。
  3.强迫性神经症 精神分裂症可以伴有强迫症状,但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荒谬离奇,自知力一
般不完善,病人摆脱强迫状态的愿望不强烈,对强迫症状纠缠的痛苦体验也不深刻,无求治要求,病前
缺乏强迫性格,并在强迫性症状的背景上,逐渐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4。人格障碍 精神分裂症与人格障碍的鉴别比较困难,重点在于发病前后的变化,以及个性发展
史。人格障碍是个性发展的偏离,不是一个疾病过程,在不顺利的环境下个性缺陷可以更为明显,属量
的变化。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缓慢进行,病前后对比有明显转折,情感行为变化是质的反常。对较难区分
的病例,可能需要做较长期观察随访。
  5。偏执性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是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
妄想内容与现实生活有联系,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多难辨是非,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不表
现明显的精神异常,无精神衰退,智能保持良好。
  6。神经衰弱 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特别是单纯型,早期可出现失眠、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等
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但神经衰弱的病人的自知力是完整的,病人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与处境,有
时对自己的病情作出过重的估计,情感反应也较强烈,并积极要求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虽可
有自知力,但不完整,也没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和迫切的治疗要求。若仔细追溯病史,详细了解病情,可

发现这些病人有兴趣减少、情感迟钝、行为孤僻或思维离奇等症状。
  7。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在躯体因素诱发下起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起病急,早期可出现意
识障碍、定向错误、幻觉等症状,需要与症状性精神病相鉴别。症状性精神病虽可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
的症状,但这些症状是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上出现的,幻觉以恐怖性幻视为主,且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
当意识障碍减轻或消失时,病人与环境接触良好,情感反应保存,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病程
经过与躯体疾病紧密相关,预后良好。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意识障碍时,可见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
冲动、接触困难,而且有思维内容与环境脱离等特征性症状,特别是意识障碍减轻或消失时更为明显,
不难鉴别。
  8.反应性精神障碍 在精神创伤直接影响下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早期思维和情感障碍
均可带有浓厚的反应性色彩,需要与反应性精神障碍相鉴别。精神分裂症随着病情的发展,妄想的内容
离精神因素愈来愈远,日益脱离现实,在结构和逻辑推理上愈来愈荒谬。病人不主动暴露其内心体验和
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均有助于鉴别。反应性精神障碍病人主动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以求得到周围人
的支持和同情,病态体验在逻辑推理上接近正常人,且情感反应鲜明强烈。反应性精神运动性抑制患者
虽然动作减少,活动困难,但一般配合医生的诊治,有时目光中流露出殷切求治的心情,病人流泪或眼
圈发红,反映了病人与周围人的情感上的联系。此外,病人接受心理治疗的态度是主动的。精神症状随
着精神刺激的解除可以逐渐减轻、消失。
  [防治方法]
  一、一般措施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遗传咨询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遗传素质有关。有调查资料表明,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
者,其子女所患此病的机率为39.2%,较一方为此病的子女的16.4%高出1倍。因此,已婚处于生育
年龄的病人,在精神症状没有缓解以前,不宜生育子女,如双方均患过精神分裂症,则更要建议避免生
育。
  2。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 要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必须在社区建立精神病防
治机构,在基层医疗保健组织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在我国精神病专业机构及人员十分短缺的情况
下,通过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在城市街道、工厂医疗机构,在农村卫生院、保健站建立精神疾病防治
网,使大多数精神病人获得治疗机会。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发现病人要尽早送医院治疗。
  二、饮食调护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少食油腻、辛辣、燥烈的食物,应禁酒,避免饮
食不节,损伤脾胃,化生痰湿内火,使疾病复发。本病的治疗,应以药物为主,饮食疗法主要适用于疾
病的后期及缓解期。简要介绍以下几种药膳:
  1.百合地黄粥 鲜生地30g,百合12g,粳米50g。将鲜生地切丝,煎沸,去渣,再人百合煮令熟,
入粳米,煮为粥。本粥有化痰、滋阴、降火之功效。用于癫狂阴虚火旺型。
  2.桃佛丹参煎 桃仁5个,佛手片6g,丹参15g,白糖50g。将丹参、佛手煎汤,桃仁、白糖捣烂
成泥,人汤中小火煎煮10分钟。一料每日分2次服食,连服数天。有行气、活血、解郁之功效。用于
癫狂气滞血瘀型。
  3.猪心炖朱砂汤 猪心1个,朱砂3g。用竹筷削尖,在猪心上扎3个洞,每洞人朱砂土g,砂锅炖
熟。喝汤吃肉,每日1个,连用20~30个。有养心安神之功效。用于癫狂痰火上扰型。
  4.猪心白矾汤 猪心1个,木耳lOg,姜汁lOg,陈皮lOg,白矾lOg,大枣10枚。将所有材料共
煮至猪心熟为度,取汁。吃肉喝汤。每日1个:连服3—7个。有除痰祛湿、养心安神之功效。用于癫

  狂痰湿内阻型。
  三、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本病的证候较多,范围亦广泛,各家分型不统一,本文的辨证分型主要参考王彦恒主编《实用中医
精神病学》进行分型辨治。所强调的是实用有效的方剂,而不注重方剂的名称。从整个病程来看,一般
初发阶段,应以剂量大、功效强的方剂和药物为主,争取早日控制精神症状,避免病程迁延,损伤正
气。当精神症状开始减轻或好转时又须灵活地、适当地变换治法和处方,待精神症状基本解除,则又当
以调理机体、稳定疗效为法。
  由于本病的发生,与七情内伤密切相关,故在药物治疗以外,还应注意生活调摄、精神安慰等,以
提高疗效。
  1.痰火内结,上扰脑神
  主症:兴奋话多,情绪不稳,时易激惹,时或焦虑,妄见妄闻,多疑善虑,甚则冲动,伤人毁物,
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治法:豁痰泻火,清脑安神。
  方药:生石膏60—120g(先下),礞石(先下)、炒枣仁各60g,丹参30g,川芎20g,陈皮、黄芩
各15g,酒制大黄15g(后下),竹茹、栀子、枳实、佩兰各lOg。方中重用生石膏泻火,黄芩、栀子泻
火除烦以助石膏泻火之力,重用礞石豁顽痰,并配陈皮、竹茹、枳实、佩兰行气化痰助礞石豁痰之功,
大黄泻火通便,枣仁、川芎、丹参养心血、除心烦、安心神,并引药人心、脑之经,以达到清脑安神之
功效。若舌苔黄腻,加黄连lOg,以增加泻痰火之力;易冲动加磁石(先下)、代赭石(先下)各60g,
怀牛膝30g,以达到镇潜安神、引火下行之目的。
  2。肝火内炽,灼伤脑神
  主症:兴奋话多,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言语零乱,妄见妄闻,时疑被害,甚则冲动,不寐好动,
时时外走,渴喜冷饮,耳鸣如潮,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镇肝泻火,清脑宁神。
  方药:生石膏60~300g(先下),生石决明(先下)、生龙齿(先下)、生牡蛎(先下)各60g,黄
芩、川芎、酒制大黄(后下)各15g,炒枳壳12g,栀子、龙胆草、车前子各10g。方中重用生石膏,
并与黄芩、栀子、龙胆草泻肝胆之火;大黄泻火通便、车前子清热利尿,共同增加泻肝火之功效;重用
石决明、龙齿、牡蛎镇潜安神;佐以枳壳行气除烦,川芎镇静安神并引药人心脑之经,以共同达到泻肝
火、镇潜阳、清脑宁神之功效。若情绪不稳,加钩藤、鸡血藤各30g,祛肝风、养心血以稳定情绪;不
寐加炒枣仁60—80g养心安神。 .
  3.肝郁痰结,上及脑神
  主症: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妄见妄闻,生活懒散,喜静恶动,呆愣独处,胸闷不舒,渴不喜饮,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解郁化痰、育脑安神。
  方药:白芍30g,郁金20g,陈皮、川芎各15g,佛手、香附、远志各10g,柴胡6g。方中佛手、郁
金、柴胡、白芍疏肝解郁,香附、陈皮行气化痰,远志安神,川芎镇静安神并引药人心脑之经,共同起
解郁化痰、育脑安神之功。若头目不清加白蒺藜30g,川芎20g,菊花15g;以清热明目、醒脑;不寐
加炒枣仁60g、琥珀面3g(冲服)以养心安神。
  4.肝郁脾虚,上不荣脑
  主症: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呆愣少语,意志减退,妄见妄闻,多疑善虑,面色萎黄,肢体困乏,
形容憔悴,少寐易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
  治法:疏肝健脾,养脑安神。
  方药:柴胡10g,百合、炒枣仁、炒麦芽各60g,茯苓30~60g,白芍30g,郁金20g,党参、炒山
萸肉、川芎各15g,白术12g,香附lOg。方中柴胡、郁金、香附疏肝理气、解郁,白芍、山萸肉敛肝

肾之阴,以助解郁之效;党参、茯苓、炒白术、炒麦芽健脾和胃,百合、枣仁养心安神,川芎镇静安神
并引药人心脑之经,以共同达到疏肝健脾、养脑安神之效。若食欲不振加神曲20g,以健脾醒胃;便稀
加扁豆30g、大枣]0g以健脾祛湿。
  5.肝肾两虚,上不益脑
  主症: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妄见妄闻,敏感多疑,思维迟缓,倦怠懒动,脑中发空,头晕目眩,
记忆减退,咽干口渴,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补益肝肾,荣脑安神。
  方药:菟丝子60g,丹参、女贞子、炒麦芽、何首乌各30g,山萸肉25g,巴戟天、当归、枸杞子
各15g。方中当归、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山萸肉滋养肝肾之阴血,巴戟天温补肾阳;炒
麦芽健脾胃以防止滋阴之品影响胃纳之功能,丹参除烦安神并引药人心脑之经;共同起补益肝肾,荣脑
安神之功。若遗精加金樱子、芡实各15g以固肾涩精;腰痛加杜仲30g以补肝肾、强筋骨、治腰痛。
  6.脾肾两虚,上不益脑
  主症:倦怠懒动,思维贫乏,形容憔悴,肌肤消瘦,生活懒散,接触被动,呆愣少语,喜静少动,
自语自笑,独处一隅,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培土固肾,养脑安神。
  方药:菟丝子60g,党参、茯苓、白芍、丹参、女贞子、何首乌各30g,枸杞子15g,炒白术12g。
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补气、健脾、祛湿;白芍、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滋补肾阴;丹参
除烦安神并引药人心脑之经;共奏培土固肾、养脑安神之功。若肢冷加淫羊藿15g、仙茅6g温肾壮阳;
不寐加炒枣仁、百合各60g养心安神。
  7。心脾两虚,上不荣脑 ’
  主症: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心悸而空,思维贫乏,意志减退,时而自笑,情感淡漠,呆愣独处,
少寐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心健脾,养育脑神。
  方药:炒枣仁60g,茯苓、丹参各30g,生黄芪20g,党参、山萸肉、当归各15g,炒白术12g,大
枣、远志、木香各lOg。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大枣、生黄芪、木香补气、健脾、和胃;当归、丹
参、远志、炒枣仁、山萸肉养心血、安心神,共奏益心健脾、育脑安神之功。若心慌心悸加太子参、麦
冬各30g、五味子10g以滋心阴、养心血、安心神。
  8.气虚血瘀,脑神失调
  主症:情感淡漠,意向低下,偶有易怒,气短懒言,时有妄闻,体乏无力,女性经黯衍期,唇紫黯
淡,或舌有紫点,脉沉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醒神。
  方药:生黄芪30~60g,茯苓60g,山药、赤芍、丹参、怀牛膝各30g,党参20g,当归、川芎、桃
仁各15g,红花lOg。方中黄芪、党参、茯苓、山药补气健脾,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赤芍
活血祛瘀。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醒神作用。若不寐多梦,加炒枣仁60g、夜交藤30g、远志10g以养心
安神定志。
  以上各证用药,均为1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30~60剂为1疗程。 .
  临床曾按以上方法治疗,对122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症状全部消失,自知力恢复,评
为痊愈者66例(占54.10%);症状消失或减轻,自知力未恢复,评为好转者53例(占43.44%)症状
无改善,评为无效者3例(占2。46%)。通过上述病例可看出,痰火内结、肝火内炽、肝郁痰结三大证
类为实证、阳性证候,涉及脏腑以心、肝居多;肝郁脾虚、肝肾两虚、脾肾两虚、心脾两虚、气虚血瘀
五大证型,为阴性证候,涉及脏腑以脑、心、肝、脾、肾居多。阴阳两大证类的病理变化,均为气、
血、痰、火、瘀,不同的内在病理变化可出现不同的证候特点。
  各地对精神分裂症的分型辨治并不统一,如l冯秀杰等参照上述的方法及用药原则治疗虚性精神分
裂症(即第4至第8型)65例,依据《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评定疗效,结果痊愈31例

(占47.69%),好转33例(占50.77%),无效1例(占1.54%)。
  郑淑英把癫狂病分为5型进行辨治,癫症3型:03肝血不足型用枣仁、制首乌各20g,茯苓、知
母、白芍、生地、当归各15g,川芎、甘草各lOg。②肝气郁结型用柴胡、清半夏、陈胆星、香附各
12g,菖蒲、郁金各20g,茯神、远志各15g,陈皮、枳实、沉香各lOg。③心脾两虚用党参、白术、茯
苓、炙甘草、远志、炒枣仁、丹参、菖蒲各15g,黄芪30g.当归lOg。狂症2型:03痰火上扰型用生铁
落、生石决明、青礞石各30g,胆南星、龙胆草、菖蒲各15g,黄连、黄芩、天竺黄各10g,朱砂1.5g
(分冲)。②火盛伤阴型用枣仁30g,生地、茯神各20g,石斛、玄参各15g,黄连、莲子心各10g,竹叶
6g,灯心草5g,朱砂1.5g(分冲)。随症加减,日工剂,水煎服。治疗125例,结果:临床治愈50例,
显效40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2%。
  程亦农也分8种类型辨治。①痰气郁结型:症见表情淡漠,所愿不遂,或精神抑郁,甚至忿不欲
生,或寡言多疑,喜怒无常,不思饮食,胸闷胁痛,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疏肝解郁,涤痰开窍。药
用:夜交藤、合欢皮各30g,柴胡、半夏各18g,茯苓、当归各12g,石菖蒲、橘红、竹茹、胆南星各
9g,远志、地龙各6g。②脾虚痰湿型:症见呆似木鸡,目瞪如愚,傻笑自语,生活被动,面色萎黄,
便溏溲清,舌淡,苔白腻,脉滑。治宜健脾燥湿,涤痰开窍。药用:半夏、白芍各18g,党参、竹茹、
当归各12g,香附、郁金、扁豆、胆南星、薏苡仁各9g,石菖蒲、远志各6g。③气血阻滞型:呆滞少
语,妄想离奇多端,急躁易怒,头痛胸闷,心悸怔忡,或行经腹痛、色紫暗成块,舌质瘀紫,苔淡黄,
脉沉或迟。治宜破气活血,通窍宁心。药用:当归、生地、红花、石菖蒲各9g,桃仁12g,夜交藤
30g,生龙牡各20g,赤芍、枳壳、远志各6g,川芎5g,柴胡3g。④肾阳不足型:症见情感淡漠,沉默
懒言,畏寒蜷缩,卧姿如弓,面黄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治宜温补肾
阳,培元益火。药用:熟地30g,牛膝18g,仙灵脾15g,淮山药、山萸肉、杜仲各12g,枸杞子、肉
桂、附子各9g,甘草6g。⑤痰火扰心型:症见兴奋躁动,言语杂乱,哭笑无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降火涤痰,镇心安神。药用:灵磁石30g(先
煎),生龙牡各24g(先煎),青礞石18g(先煎),石斛12g,天竺黄、郁金、香附、琥珀、黄芩各9g,
生大黄、黄连各6g,朱砂3g(临睡冲服)。⑥肝火内炽型:症见急躁易怒,打骂不避亲疏,甚则伤人毁
物,面红目赤,口苦,溲黄便干。治宜清肝泻火,除痰宣窍。药用:龙胆草9g,夜交藤、合欢皮各
30g,生龙牡各24g,生地、玄参、半夏各18g,柴胡12g,黄芩、栀子、竹茹、陈皮、酸枣仁各9g。⑦
阳明热结型:症见谵语烦躁,重则神志不清,口干喜冷饮,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苔黄焦起刺或焦黑燥
裂,脉滑实。治宜荡涤实热,泻火存阴。药用:生大黄、芒硝(冲服)、枳实各9g,厚朴12g,玄参
18g,知母12g,栀子、连翘、黄芩、柏子仁各9g,甘草6g,薄荷3g。⑧阴虚津亏型:症见狂病Et久,
病势较缓,疲倦,多言善惊,时而躁狂,虚烦不寐,形体消瘦,颧赤唇燥,口干溲黄,便结不畅,舌红
少苔或花剥、裂干,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药用:玄参、夜交藤各30g,生地12g,麦冬、
柏子仁、百合各9g,黄连、竹叶、远志、石菖蒲各6g,甘草3g。连续治疗30天为]个疗程。用上法治
疗50例病人,结果:痊愈20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5例,无效18例。病程短者疗效较好,病程长
者疗效差。痊愈例数中:病程6个月以内10例,6个月一2年5例,3—5年4例,6—10年1例。
  黄佩珊采用疏肝行气、降火祛痰、安神定志的原则组方:柴胡8g,黄芩、白芍、丹参、郁金、竹
茹、夜交藤各15g,法半夏12g,远志、枳壳、茯神各1.Og,甘草3g。根据病情随症加减:03如以无故
自笑、自言自语、喜静恶动、舌淡苔薄、脉弦细为表现者,减黄芩,加陈皮8g,重用法半夏以疏肝、
健脾、化痰开窍;②如骂詈不避亲疏、喧扰不宁、登高而歌,或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表现者,则
加栀子、牡丹皮泻肝火,痰盛加胆南星、天竹黄,便秘加大黄等,共奏泻肝除火、祛痰安神之效;③若
以神疲、腰膝酸软、骂人而易倦,色红而少苔、脉弦细为主要表现,去黄芩、竹茹等偏苦寒药物,酌加
龟板、熟地、黄精等养阴安神,滋阴降火。用此法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结果:痊愈4例,显效39
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6%。
  四、专病专方
  1。复方夜交藤汤 夜交藤120g,女贞子、旱莲草各30g,地龙15g,用于肝肾两虚型。狂躁便结者

加大黄15g,芒硝12g。每日1剂。
  2.涤痰宁神汤 冰糖120g,白矾120g,加水600ml,煎至200ml,顿服,取激烈呕吐后,糜粥调
养。用于痰火内结及肝火内炽型。
  3.加减涤痰汤 大黄60g,石菖蒲lOg,郁金lOg,百合30g,合欢皮30g,远志15g,生牡蛎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于肝郁痰结型。
  4.精复康1号 生石膏、柴胡、生大黄、生铁落、夜交藤、青皮、青礞石。及川芎菊蚕散:生石
膏、川芎、僵蚕、菊花、生地、黄柏、黄连、钩藤、代赭石、炒枣仁、炒栀子。李禄斌等以此方加减治
疗本病50例,近期总有效率98%,5年内总复发率为28.6%,认为本方不仅近期疗效好,且远期疗效
也较巩固。
  5.吐下工方 下法方剂:大黄、巴豆霜、芒硝、金礞石等。吐法方剂:生桐油、淮小麦面、瓜蒂、
郁金等,王松龄等用两法相结合办法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43例,结果基本治愈20例,显效11例,有
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平均起效时间6.5天,并认为下、吐两法结合治疗该病有见效
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点。
  6。吐下Ⅱ方 吐法方剂:白人言(冲)lliI)、藜芦、瓜蒂、黄芩、生石膏、白矾等;泻法方剂:芒
硝、大黄、枳壳、槟榔、滑石、连翘、黄柏、黄连、郁金、贝母、熟地、橘红、瓜蒌、石菖蒲。张保汉
等用此法治疗精神分裂症124例,其中属狂证者87例,属癫证者37例,结果近期治愈率男93.2%,
女81.3%,102例治愈者经随访1年远期治愈率为77%,好转率为23%,男女复发率分别为8%和
12%。
  7.加减荡痰汤 代赭石45g、大黄24g、芒硝12g、清半夏15g、醋甘遂3—4.5g。代赭石打碎加半
夏先煎10余沸,再人大黄煮2—3沸,最后人芒硝,临服时以醋甘遂研粉吞服,如虚中夹实者,醋甘遂
酌情减少。隔日1次,上午9时半空腹服用,工0剂为1疗程,中病即止,继用活血化瘀的柴胡汤、逍
遥丸等调理,巩固疗效。在服中药期间,氯丙嗪(或泰尔登)维持在300mg/d,朱静芳等用此法治疗本
病62例,结果:痊愈3例, (4.84%),显著进步18例(29.O%),进步32例(51.6%),无效9例
(14.59%),总有效率85.5%。
  8.龙胆泻狂汤 龙胆草、龟板(先煎)、生龙骨(先煎)、朱茯苓各15g,代赭石30g(先煎),生
地20g,石菖蒲12g,栀子、黄连、黄芩各lOg,柴胡6g,羚羊角粉1支(冲服)。功效:泻火平肝。用
于精神分裂症肝郁火逆者,徐世福用此方有良效。
  9.白金散 白矾9g,郁金21g,石菖蒲6g,朱砂4g,人造牛黄1.5g。便秘脉实者加大黄(醋炒)
6g,久病元虚者加西洋参lOg;痰多者加蛇胆川贝末2—3支。将上药研末分21包,体壮者1日3服,
体弱者日1剂,sJJL酌减,温开水送服。黄淼用本方治疗精神分裂症,属痰郁证者有良效。
10.礞石滚痰梦醒汤 青礞石、香附各20g,黄芩、大黄、丹参、陈皮、柴胡、石菖蒲各15g,桃
仁、赤芍、木通、沉香各lOg,木香5g。火盛痰结者配合服用牛黄清心丸,梁和等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证属痰火瘀血内结者有良效。
  11.活血醒癫汤 郁金、合欢皮、丹参、石菖蒲、茯神、炒枣仁各30g,红花、桃仁、当归、赤芍
各15g,川芎、香附各12g,远志、地龙各lOg,檀香3g。治疗病程较长的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偏执型,
证属气滞血瘀痰阻者。李长远用本方治愈精神分裂症青春型5例,3年后复发1例。治愈精神分裂症偏
执型4例,2年后复发工例。有较好的远程疗效。
  12.顺气导痰汤 ①癫证:证见情感平淡,自言自语或语无伦次,或悲或泣,幻觉妄想,敏感多
疑,不知秽洁,行为怪异,纳差,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细。组方: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
枳实、菖蒲、远志、竹茹、川贝、柴胡、甘草,一般剂量9—15g,每日1剂,30剂为一观察疗程,若
表情呆滞,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滑数加黄连、天竺黄;便秘加大黄。②狂证:证见面红耳赤,两目
怒视,喧扰不安,胡言乱语,歌笑不休,伤人毁物,不食不眠,狂乱莫制,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
腻,脉弦滑数大。方用:生铁落、陈皮、胆南星、瓜蒌、橘红、贝母、天竺黄、连翘、龙胆草、栀子、
生大黄、川黄连、菖蒲、玄参、茯苓、礞石滚痰丸等。西药组:根据临床症状选用药物:精神运动性兴

奋选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淡漠退缩为主选三氟拉嗪、舒必利,幻觉妄想选奋乃静,本组根据
“抗精神病药物效价折算表”折算成氯丙嗪,平均600mg/d。两组比较用BPRS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
后其分数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别P>o.05),下降速度大致相同,显效时间无明显差异。
  五、中药成药
  1.癫狂龙虎丸 西牛黄、巴豆霜、白信石各0。9g,朱砂0。3g,加米粉研制成120粒绿豆大小丸
剂。每粒0.025g,轻者日服6粒,重者日服12粒,巩固治疗阶段Et服3粒,每日1次,早饭后开水送
服。
  2.桃黄片 桃仁20g,大黄、赤芍各40g,提取制片50片,初用每次10一工5片,可逐渐加量至25
—30片,Ft 2次。本方活血化瘀,泻热通便。用于狂躁属血瘀有热而体不虚者。
  3.金蒲丹片 郁金、石菖蒲、丹参各40g,香附20g,制成50片,每次服15~25片,每日2次,6
周为工疗程。本方行气活血,涤痰安神。用于癫证属血瘀痰阻者。
  4.白金丸 白矾90g,郁金220g,糊丸或水丸。每次取3—4g,每日2次。本方豁痰安神,用于痰
迷心窍的癫狂。
  5.朱砂安神丸 朱砂15g,黄连18g,炙甘草16g,生地、当归各8g,为丸如黍米大。每次取6—
9g,睡前开水送服。本方镇心安神,泻火养阴。用于癫狂属阴虚火旺者。
  6.牛黄清心丸 每次1丸,工日2次。功效镇惊安神、化痰熄风,用于痰火上扰之狂证。
  六、针灸及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配合电针疗法 穴位注射:取督脉经之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一光”(系
经脉奇穴,位于颈正中第5、6椎棘突间点)和双侧胃经之足三里、丰隆,前6穴用2%复方当归液各
lml,后2穴用Vit t3、注射液1.5ml注射,每日1次。电针:取风池(双侧)不留针,百会(不通电)、
神庭、印堂、双侧内关、神门、合谷、太阳,据病情随证取之,捻转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60分钟,
每日1次,特殊情况2次,20天为1疗程,间隔5天后进行第2疗程。
  2.针灸疗法 丁德正治疗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亚木僵状态采用针刺神庭透上星,泻法,刺激强度宜
大;另刺丰隆、内关,均用泻法,针后加灸(艾条灸,下同,灸约3分钟);每日针刺1次,留针2—3
小时,每隔30分钟捻针1次(下同)。治疗幻听针刺翳风、丰隆,泻法,刺激强度宜大;并以泻法针刺
听宫、神门,平补平泻法针刺心俞、公孙等;针后加灸(灸约4分钟),每日针灸1次。治疗精神分裂
症青春型之兴奋狂乱,幼稚愚蠢,哭笑无常针刺通里、陷谷两穴为主,另刺心俞、胃俞、丰隆、厉兑、
少冲等,均用泻法,刺激强度宜大,每日针刺1次。上述针灸治疗均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满意。
  3.电针疗法 王辉等用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用DM一701一IIA针疗电麻仪,取百会、印堂穴斜刺8
分,频率80~90次份,每日1次,每次1小时。结果:治疗精神分裂症显效率为23%。
  4.精神心理疗法 具体的方法很多,总的原则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病人的病理心理状态,
应用针对性的语言,对病人进行劝导、疏理、转移、保证、证实、改变、暗示、鼓励等,并配合适当的
治疗环境、工娱场所等外部条件,以加速病情好转,减少复发。
  七、西医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涉及缓解急性精神症状和改善慢性缺损状态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药物治疗配合
社会心理学治疗可以获得最佳结果,而纯属心理学派的心理治疗则不太适宜,现介绍在日常临床工作中
的治疗方法。
  (一)抗精神病药物
  1。酚噻嗪类
  (1)氯丙嗪 具有很强的镇静作用,能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消除幻觉妄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偏
执型、紧张型兴奋状态,青春型兴奋状态,具有极佳疗效的药物。

有效治疗量:目前是在要求有效治疗量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为最佳,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每日300
~600mg,分2—3次服;肌肉注射每次50—100mg,每日l一2次,不宜长期肌肉注射,否则局部起硬
块将影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静脉注射每日100 2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在2小时以上
滴完。维持剂量一般是治疗量的1乃至1/2,分2次服用。
  (2)奋乃静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及阴性症状明显的病人,有效剂量每日30~60mg;
维持剂量每日16~20mg,分2—3次服用。
  (3)甲硫哒嗪 抗精神病作用大致与氯丙嗪相似,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剂量每Et 300—800mg,
分2—3次服。
  (4)三氟拉嗪 有振奋和较强的抗幻觉妄想作用,镇静作用弱。用于治疗以情感淡漠、行为退缩、
幻觉妄想突出的急慢性精神分裂症为宜,该药对心血管等作用小,较安全,但锥体外系副作用常见且
重。有效治疗剂量每日20~50mg。
  (5)氟奋乃静 抗精神病作用强,有振奋作用,用于治疗生活懒散,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的急慢性
精神分裂症,并能消除幻觉妄想。有效剂量20~30mg/d,其长效制剂为氟奋乃静癸酸酯和氟奋乃静庚
酸酯。
  2.硫杂蒽类 泰尔登:有较强的催眠镇静作用,也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但抗精神病作用及消
除幻觉妄想作用较弱,每日300~600mg,分2—3次服。
  3.丁酰苯类
  (1)氟哌啶醇 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及显著的中枢抑制作用,常用治疗量:6 40rag/d。该药
不宜加量太快,否则将易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扭转痉挛、焦虑不
安、冲动、伤人、自伤等行为,以及抑郁情绪等副反应。肌肉注射每次5—10mg,每日1—2次;静脉
点滴每日10~3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2小时以上滴完,肌肉注射一般比口服副作用轻,因
此由注射改为口服时剂量不变或减少。
  (2)利培酮(维思通) 为抗精神病新药,对精神病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比较好的疗效,而且副作
用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治疗量4~6mg/d,分1—2次服用。
  4.二苯氧氮平类 氯氮平: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和镇静催眠作用,且有较强抗幻觉妄想及控制兴
奋躁动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各种精神病兴奋躁动状态,锥体外系副作用
较少见。但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和严重的粒细胞缺乏,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及脑电图改变,癫痫发
作,药物热及药源性意识障碍等副反应。治疗时首次剂量为25mg开始,逐渐加至有效治疗量,每日
300~600mg。分2—3次服。
  5.苯甲酰胺类 舒必利:具有抗精神病和抗抑郁作用,适用治疗淡漠、退缩、紧张、木僵等阴性
症状明显的精神分裂症。无显著的镇静作用。有效治疗剂量每日600 1200mg,维持剂量300~600mg,
分2次服用。对木僵病人每日300~60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点滴,2小时以上滴完,
10一15次为1疗程,奏效快。
  6.二苯丁哌啶类 五氟利多: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尤其对思维贫乏、情感淡漠、退缩等慢
性精神病疗效较好。常用治疗量40—120mg/w(每周口服1次),服用方法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
加。本药为中长效口服药,目前较少作为一线治疗用药。
  7.其他抗精神病药 奥氮平(再普乐):抗精神病新药,对精神病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比较好的疗
效,而且副作用小,常用治疗量5—10mg/d。一次服。
  (二)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
  ].继续治疗 在急性期间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后,应继续以治疗剂量持续一阶段,以期获得巩固,
一般在控制急性精神症状所需剂量继续3—6个月后,再谨慎地逐渐减量。
  2.维持治疗 已证明采用维持治疗对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十分有价值。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在症状
缓解后不少于2年。如病人系复发,维持治疗的时间要酌情更长一些,有的需终身维持治疗。
确定长期维持治疗的剂量,要根据医生的经验或经研究确定的适宜剂量作为维持治疗剂量。剂量尽

量要少,以减少慢性不良反应,一般维持量应是治疗量的1乃至1/2。
如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频繁,应该想到复发系由非遵从医嘱所致,此时可考虑使用长效针剂,如
氟奋乃静癸酸酯、氟哌啶醇癸酸酯(哈力多)等。对针剂的剂量范围尚缺乏良好的判定指标,但倾向于
低剂量,一般用50mg每月肌注1次。
  (三)抗抑郁剂和锂盐
  精神分裂症常可伴有抑郁症状,由于该症状不易与情感淡漠区别,所以很难评价抗抑郁药物在慢性
精神分裂中的治疗作用。如果抑郁症状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应用抗抑郁药可以奏效。
  锂盐对精神分裂症是否有效更难肯定。应明确锂盐是针对情感性精神病的药物,凡能奏效者至少不
应归属典型精神分裂症。
  (四)电休克与胰岛素昏迷
  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其传统的适应症是紧张症木僵、拒食或严重抑郁,疗效迅速显著。经验证
明,在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如果药物疗效还不够理想,及时并用数次电休克治疗,可以明显缩短发
作,加快好转。每周2—3次,6—10次为1疗程。
  至于胰岛素昏迷治疗,因为理论和实践上的困难,目前已基本上被药物疗法取代。
  (五)心理治疗
  过去曾对不少精神分裂症病人施行个别心理治疗,但来自临床试验方面的结果很少,且不支持心理
治疗的作用,也有治疗上导致过渡刺激而使疾病再发的危险。至于集体心理治疗可以鼓励患者与人们接
.触,一般也限于康复期使用。
  (六)神经外科治疗
  以往施行额叶白质切除术,但疗效并不理想。60年代发展了新的手术方法立体定向手术。手术安
全、后遗症较少,不会殃及智能,而且还有一定效果。但术后仍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七)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副作用的处理
  临床表明,及时识别和处理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与治疗精神分裂症同等重要,常见的锥体外
系反应:急性肌张力障碍、药源性巴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扭转痉挛等可加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盐酸
苯海索(安坦)等治疗,症状严重的可肌注东莨菪碱(海俄辛)。使用氯氮平病人,如发现白细胞急速
下降,应立即停用,换用他药治疗。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精神分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减
轻药物的副作用,又可以弥补中药在治疗急性期起效较慢的弱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在辨
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性症状控制后,逐步减少西药用量。有的学者经过临床
研究后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近、远期疗效均比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好,如李玉娟等用“破瘀涤
痰法”,方药由丹参、水蛭、大黄、红花、菖蒲、竹茹、茯苓、半夏、陈皮等组成,每日1剂,30至60
剂为l疗程,合用氯丙嗪治疗。和单纯用氯丙嗪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在近期疗效
中,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的疗效更为理想。
  陈忠容以针药合用的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选用氯丙嗪75mg加入50%葡萄糖液40ml中静脉
推注,针刺穴位选用百会、人中、内关、神门、涌泉,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小时,每日1次,针刺
3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6例,结果痊愈4例,显效2例。
  彭玉萍等用西药氯氮平350mg/d,合用中药,以补肾助阳的肾气丸加减:熟地20g,山茱萸15g,
淮山药15g,泽泻12g,茯苓12g,丹皮12g,桂枝lOg,附片10g,益智仁10g,酸枣仁10g,石菖蒲
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3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残留
型、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氯氮平及辅助药治疗,按病情需要调整
剂量,疗程相同。结果总有效率为6l。5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户<0.05)。
另外,有的学者研究,精神分裂症中医辨证上的不同分型,用西药治疗会出现不同的疗效,用中医

的辨证分型来指导西医用药,尚属比较新的研究课题,为中医的辨证分型以及辨证论治提供了更深层次
的意义。如曹欣冬等在观察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中,以痰湿内阻型的疗
效最好,与其他型(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述评]
  (1)近几年在中医“神明”理论上的争鸣比较活跃,究竟是“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这个
争论越来越激烈,作为精神科疾病,也主要是“神明”的病变,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目前,主要研究精
神病的中医医生,有逐步接受“脑主神明”理论的倾向,因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所见的精神科疾病病种
很多,比如说,颅内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等,如果与“心”挂上钩,未免有点勉强。因此,对
“脑神”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并不断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相信,学术争鸣的最后结果,
是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地解除精神病患者的疾苦,是学术争鸣的最后依归。
  (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再辨证施治,使治疗效果更具有客观性与可比性,采用现
代医学的疗效标准,各种症状量表及副作用量表来衡量治疗效果,已被绝大多数中医医生所接受,以此
来弥补中医望、闻、问、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精神分裂症的痊愈标准,精神病症状的消失只是一个方
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一一病人自知力的恢复,已被用于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定上,使
疗效评定与西医处于同一水平,更具可比性。
  (3)不少临床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应用。
  (4)要实事求是看待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期的治疗问题,在这个阶段病人极不合作,有必要使用西
药尽快控制其兴奋躁动症状,之后再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样才是真正对病人、对病人家属、对
针全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大黄治疗精神分裂症治愈率相当高
容易得精神病的八字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精神病表现“温柔化”
权威专家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及最新进展(2011-10-15 09:48:41)
精神病基本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