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 槽 风
骨  槽  风
    [概述]
    概念  骨槽风是以腮颊红肿,牙槽骨腐坏,最终穿腮流脓,有腐骨形成为特征的一
种颌骨疾病。多因邪毒侵犯和牙疾的进一步发展而起。属附骨疽范畴。相当于颌骨骨髓炎。
骨槽风又称牙槽风,因颌骨筋肉腐坏,腮颊穿破,疮口难敛,有腐骨存留,故又称穿腮,
穿腮毒、穿腮发、穿珠、穿喉、附骨或多骨(多骨者,即腐骨、朽骨,死骨之意)。若牙
叉骨处发痈攻骨.牙关开合不称,则又称牙叉发。
    本病多发于成人,发病部位以下颌骨多见,上颌骨较少。常缠绵数月或经年不愈.
愈后患者颜面常留有畸形和咀嚼功能不良的后果。
.  [病因病机]    .
    一、邪热炽盛  本病常发生于牙齿护理不当,或各种牙病误治失治.牙体侵蚀,风
火邪毒乘虚内袭,由浅入深,腐肉烂筋伤骨,而发展成本病。

   二、正虚邪实  体素虚弱,患齿余毒未消,经久不愈.渐至气血损耗,脾肾亏损,
及受风寒湿邪侵袭,毒邪结于阴分,渐成此疾.,
    [临床诊断]
    症状:本病有龋齿,牙痈或牙交痈反复发作或颌骨损伤的病史。初起见牙齿疼痛,
腮颊红肿,颌部筋骨疼痛。全身可见高热不适,头痛等症状。穿腮流脓后,症状即获缓
解,但腮颊仍硬肿,筋骨时而隐痛。后期属正虚邪实期,溃口常经久不愈,流脓清稀,
腮颊漫肿减轻。小儿患此病,病情常较严重,全身壮热、恶寒、头痛、倦怠,上唇、颧脸
及眼睑红肿发亮,牙痛,颌部筋骨疼痛难忍。
    检查:口内患处多个牙齿松动、触瘸,齿龈红肿,腮颊肿胀。成脓后,有脓液自龈
缘溢出。若腮颊穿破流脓,形成瘘管,这便是。穿腮毒。的特征性症状。用探针自瘘管探
查,可发现颌骨粗糙,或有腐骨在内。开始腐骨多牢固连着于颌骨。,经过相当时日后,
腐骨渐渐松离、浮动。此即所谓。朽骨。或称。多骨。。
    鉴别诊断:本病初起时,邪毒炽盛,腮颊红肿,疼痛明显,常与牙痈及牙敌痈相混
淆.故须予以鉴别。牙交痈病发在尽牙咬处。尽牙常是倾斜或横向生长,.其周围龈肉红
肿.溢脓,疼痛,嚼物尤甚。牙关紧..张口受限。严重者,腮颊明显红肿:经治疗,在
短期内可痊愈。愈后若将患牙拔除,则不再复发。颌骨无腐骨形成。牙痈是邪毒在龋齿
根尖部扩散引起的。症见牙齿疼痛,触痛,龈肉红肿。脓肿成熟穿破流脓后,症状减轻。
严重者.腮颊受累,红肿,全身出现高热、恶寒。经治疗,短期内可痊愈,颜面不留畸
形,无腐骨形成。   
    [辨证论治]   
    一、辨证
    1.邪热炽盛   
    证侯:本病初起,病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下颌骨疼痛,个牙齿松动,不敢咬
物,咬物则疼痛,腮颊红肿,甚者牙关拘紧。全身高热、恶寒、头昏,头痛,下唇麻木,
食呆,便秘,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不久肉腐成脓,穿破腮颊,形成瘘管。此时
症状缓解。
    病机分析;齿为骨之余。风火邪毒侵扰,蒸灼筋骨.所以牙齿及下颌骨剧烈疼痛.
邪毒炽盛,故发病急骤。筋骨受灼,则牙关拘紧。热积于内,壅塞血脉,瘀热蒸灼,则
骨肉腐烂,溃破流脓,形成瘘管,内有死骨。牙槽骨腐烂,齿无所靠,故牙齿松动,嚼
物无力。邪热壅盛,故出现憎寒、壮热、头痛、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实热证。
    2.正虚邪实   
    证候:.脓成穿破腮颊而出后,腮颊肿胀明显消退,但疮口日久不愈,时流清稀脓液.
局部仍漫肿坚硬,内有腐骨。全身见有微热、头昏目眩、精神困倦、舌红苔少,脉浮细
数等症状.
    病机分析:素体虚弱,或久病,正气虚弱,邪毒滞留,气血受损,骨无荣养,故疮
口难愈。邪毒不断腐蚀,骨槽腐败.故有死骨.气血不足,故流脓清稀,头昏目眩+精
神困倦。齿无依靠,故动摇、脱落。余邪未清.气血已伤,故舌质红、苔少,脉浮细数。
    以上辨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是本病的两个发展阶段。病变初期,多表现为邪
热壅盛;病变中后期.因患者气血受损,正气不足,故表现为正虚邪实.

  .二。治疗   
    (一)内治法  
    1.邪热炽盛 
    治则;以祛风散火,清热解毒为主。
    方药:以清阳散火汤为主方.酌加僵蚕,以搜风散结.方中荆芥、防风.白芷升散
风邪,牛蒡子、白蒺藜、升麻疏风散热,黄芩,连翘清热解毒,当归活血和血,甘草调
和诸药。热盛者,内服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这两个方剂合用.其清热解毒、
活血消肿、散结止痛之力更强,而且还有祛腐排脓的作用。
    小儿患此,常因先后天不足,邪毒侵袭而成。治疗上可用清热消疳散加党参、白术、
方中用防风、荆芥、羌活,薄荷疏风散邪,.干葛,升麻升阳解毒,鼠粘子、桔梗、贝母
疏风化痰利咽,黄连、黄芩、生地清热解毒,丹皮、青皮活血行气,当归,白芍养阴和
血,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和血健
脾、扶正祛邪的作用。
  2.正虚邪实  
  治则:补养气血.托毒外出。
  方药:中和汤。方中人参,北芪、自术、当归、白芍、大枣、甘草、川芎补气补血;
白芷、桔梗排脓:肉桂、生姜温中。若阴寒太甚.脉象沉细,形寒肢冷.面色咣白少华.
神志倦怠者,用阳和汤。方中熟地、鹿角胶滋阴补阳,肉桂温阳散寒通脉,甘草补气解
毒、调和诸药.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炮姜温阳活血,麻黄宣畅阳气。全方有温阳补
阴.散寒通经的作用。
    由于病情绵延,历时日久,正气受损,阳气虚衰,而邪毒未除.腐肉伤骨,形成正
虚邪实的局面,所以在治疗上要以益气补血温阳扶正为主,以祛风散寒解毒祛邪为辅。
正气来复,则邪气可除,而本病方得痊愈。
    (二)外治法   
    1.敷药法  齿龈红肿疼痛者,吹敷冰硼散,以清热解毒,化腐排脓。腮颊红肿者.
外敷阳和解凝膏,以解毒散结,托里排脓,祛除腐骨,敛口止痛。  
    2.手术治疗  脓肿成熟则切开排脓。若患牙松动,则应及早予以拔除。若有腐骨形
成,则沿瘘管切开,将死骨取出。  
    (三)针灸治疗  本病初起,腮规红肿,筋骨疼痛者,可用艾灸肿胀顶部,至肿胀舒
松,疼痛减轻为止。每天灸.1~2次。若疼痛难忍,可针刺合谷、内关及健侧颊车、下关、
太阳等穴.用泻法,以疏风止痛。   
    [转归及预后]
    本病病程较长。若治疗不当或不力,可严重耗伤气血,使患者形焦体削。若已形成
瘘管,内有死骨,经过治疗,死骨脱出后,瘘管可愈合,但面部会遗留畸形。经治愈后,
由于原患部筋骨萎弱;容易因受外力打击而骨折。   
    [护理及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彻底治疗龋齿及牙痈。当牙病在邪毒炽盛时期,宜先服药,使病
情好转,然后再拔除患牙.拔牙时,操作不可粗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创伤.促使本病
的发生。  

  2。少食煎炒热毒之物。   
  
    3.既患本病,要及早治疗,以免病情日趋严重。
    4.颌骨若受外伤、折断,要注意清洁消毒,避免污染,并作积极的治疗。
    5.本病愈合后,由于颌骨被腐坏,大块骨质缺损,常易受少许外力而引起骨折,故
须避免用力咀嚼及咬较硬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槽风
牙痈的诊断、分析、治疗
牛颌骨肿大、有硬的结块、流脓是什么病?
耳 根 毒
『耳根毒』耳根毒的诊断与辨证论治
牙源性骨髓炎 用药饮食禁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