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行身痛药方3

经行身痛

  经行身痛是指每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身体疼痛或肢体痹痛者。多为经欲行而身先痛,痛在肢节或肌肉,经后痛减或渐消失.也称“经行遍身痛”。
  宋。齐仲甫《女科百问》首先论述了“经水欲行,先身体疼痛”,主要责之于阴阳气血之盛衰。《陈素庵妇科补解》认为病因为外邪内虚。《医宗金鉴》以痛在经前、经后辨虚实,治法上有表证者解肌发散,无表证者以理气行血为主,在临床上具有指导意义。 ,
  (主要病机]
  由于经期气血运行不畅,或素体不足,营血亏损,筋脉失养;或素有风寒湿气,留恋不去,经行之际,乘虚而发.
  西医学认为,某些患者经前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雌激素水平增高,或雌激素与孕激素比值异常造成经前期水钠潴留,引起骨骼肌及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全身关节疼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每逢经前、经期身体肢节、肌肉疼痛,月月反复。也可见于素有痹证,经行偶尔疼痛加重者,治疗可参考本病。
  (1)病史:失血或久病史,经期、产后感受寒湿史,或内伤七情史.
  (2)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发生全身关节疼痛,腰背或骶部沉重酸痛,月经尽后症状消失,下次行经又再复发.
  (3)妇科检查:盆腔器官未发现异常。
  (4)辅助检查;血液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及抗“。”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
  2.鉴别诊断 与内科痹证的鉴别,内科痹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曲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疼痛持续发作,时轻时重,与月经无明显关系,但受天气变化影响;血液检查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及抗“0”增高,或类风湿因子阳性。经行身痛的发作与天气无关,但必伴随月经来潮发作,与之不同。
  (因、证、辨、治)
  本病主因是素体正气不足,营卫失调,筋脉失养,或因素有寒湿滞留,经行时则乘虚而发。经欲行身先痛,多为实证;痛在经后,多为血虚。实者重在理气和血,虚者以养血调营为主。
  1.血瘀证
  病因病机 经行产后,瘀血不化,留滞于经络关节之间,气行不畅,经欲行则气血下注于胞宫,而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故经水欲行而身先痛.
  主要证候 临经周身肌肉、关节、腰膝酸楚疼痛,曲伸不利,小腹疼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血有块,经后痛缓,色紫黯。舌青紫,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或弦紧。
  辨证依据 素有瘀血内停;临经周身肌肉、关节、腰膝酸楚疼痛,经行不畅,经血有块,经后痛缓,色紫黯,舌有瘀斑,脉沉涩或弦紧。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 趁痛散(《校注妇人良方》当归、黄芪、白术、炙甘草、桂心、独活、牛膝、生姜、薤白)加鸡血藤、桑寄生。
  2.寒湿证
   病因病机 久居寒湿之地,或病后体虚,或经行产后,寒湿侵袭,滞留于经脉、关节,经行气血亏虚,正气不足,寒湿壅滞,气行不畅,发为肌肉关节疼痛重著。
  主要证候 经行身痛,沉重,困倦乏力。得热则减,遇寒则重,伴经期推迟,腹痛,经行有块、量少。平时带下量多,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紧。
  辨证依据 素体寒湿壅滞气血;经行身痛,沉重,身痛得热则减,遇寒则重,伴经期推迟;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紧.
  治法 散寒除湿,和营止痛。
  方药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木通、大枣。
  3.气血虚弱证
  病因病机 素体虚弱,数伤于血,或久病大病失血未复,致气血两虚,经行时,血下注胞中,气随血下,经脉气血愈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不荣则痛。
  主要证候 经行或经后,肌体肌肉麻木疼痛,绵绵不休,肢软无力,面白无华,月经量少,色淡红。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依据 久病大病失血病史,经行或经后,肌体肌肉麻木疼痛不休;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 养血益气,和营止痛.
  方药 当归补血汤(嚷兰室秘藏》黄芪、当归)加鸡血藤、山茱萸、白芍。
  (多种疗法]
  1.效验方
  (1)沙冰验方(《全国中医妇科验方集锦》):络石藤、干地黄、桑寄生各15g,防风、海风藤、生黄芪、川芎各lOg,羌活、独活各5g。经前经期水煎分服。
  功效;补肾通络,疏风散寒祛湿。
  适应证:素体气血不充,风寒湿邪侵袭.
  (2)曹静安验方(《全国中医妇科验方集锦》):功劳叶15g,白茅根、土茯苓各30g,百部、土牛膝各12g,桃仁6g,红花4.5g。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适应证:双下肢血管炎。
  2.中成药
  (1)独活寄生丸
  功效:滋补肝肾,祛风通络.
  适应证:肾阴虚型。
  (2)八珍丸

  功效:补益气血。
  适应证:血虚型。
  (3)血府逐瘀丸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适应证:血瘀型。
  3。食疗方
  (1)老桑枝炖鸡(《饮食疗法》):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桑枝与鸡共炖,酌量食鸡饮汤。
  功效:养血疏风祛湿。
  适应证:血虚夹风湿病证。
  (2)五加皮酒(《本草纲目》):五加皮、当归、牛膝各等份,红曲、高粱酒各适量。
  功效:散寒祛湿,活血化瘀。
  适应证:寒湿夹血瘀的经行身痛病证。
  (3)薏苡仁粥(《百病饮食自疗》):薏苡仁30g,桂枝5g,生姜lOg,粳米lOOg。
  功效:散寒祛湿。
  适应证:寒湿型经行身痛。
  (4)猪莶煨羊肉(嚷百病饮食自疗》):羊肉700g,酒制猪莶草50g,白萝卜lOOg,花椒12g,葱白25g,生姜15g,味精1g,精盐8g,胡椒面1g,绍酒20g.
  功效:温阳补肾。
  适应证:阳虚风湿型经行身痛。
  4.针 灸
  (1)毫针:治法:舒筋活络,化瘀止痛。取
  穴:肾俞、大肠俞、白环俞、太溪、委中、昆仑、阿是穴。手法:平补平泻。得气后可加温针、电针。
  (2)耳针:取穴:腰骶椎区、神门、肾、皮质下。操作:毫针中强刺激。隔El一次。10一15次为一疗程。
  (3)艾灸;取穴:肾俞、委中、阿是穴。手法:艾条温租灸10—15分钟,或用隔姜灸l一3壮。每日1—2次。
  (4)刺络拔罐:取穴:阿是穴。手法:局部压痛点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用于血瘀型。
  (预防及调护]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2。经期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避免着凉、淋雨、游泳、涉水等。
  3。注意饮食调节,忌食生冷、滋腻食物.
  (疗效判断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治 愈 经行身痛消失,无周期性发作。
  2。好 转 经行身痛减轻,或身痛止后经行3次内又复发。
  3.未 愈 经行身痛未减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 经行身痛
《中医妇科实践录》
经行身痛的治疗
夏桂成妇科证治经验 8
经行身痛治验二则
【妇科】经行身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