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荨麻疹

 荨麻疹
  (概述)
  荨麻疹为多种原因所致,以突发突消的风团伴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亦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分急性、慢性及特殊类型等3类。在特殊类型中又有血管性水肿、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及丘疹性荨麻疹等不同类型。无明显季节性,任何年龄均可见。儿童多见急性荨麻疹,婴儿及儿童多见丘疹性荨麻疹。
  中医学无荨麻疹病名,但类似记载可见于历代医籍的“瘾疹”、“痦瘘”、“风轸”、“风屎”、“风丹”、“风疹疙瘩”等病症中。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风瘙瘾疹候》说:“~J,JL因汗,解脱衣裳,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结聚起相连成隐胗,风气止在腠理浮浅,其势微故不肿不痛,但成隐疹瘙痒耳。”并进一步将瘾胗分为“赤轸”与“白轸”等。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了指导。
  当代医家对本病形成的病因、发病机理等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尤其对中医有效方药的研究显示了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病因病理]
  一、病因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风邪所致,而与寒、热、湿及体虚有关;当代医家更提出了“禀赋不耐”即患儿本身的体质因素是发生本病的基本原因。
  西医学认为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如药物、食物、吸入性过敏原、感染、叮咬、内脏疾患、精神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等。
  二、病理
  禀赋不耐之儿,风邪易入,随不同个体或风热或风寒,蕴于肌腠而发;或素有脾胃湿热,再因风邪而入,诱发于肌表所致;或因虫积,蕴生湿热,影响气血而成;或因素禀不足,血虚生风而作。
  西医学认为:荨麻疹发病的机理分免疫性与非免疫性两种(急性的多为免疫性机理)。免疫性与非免疫性因素作用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或循环中的嗜碱粒细胞,使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引起嗜碱性颗粒脱粒,释放出多种介质,这些物质作用于皮肤的小血管,致真皮浅部局限性水肿而临床表现为风团;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水肿,表现为血管性水肿。此外还可引起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产生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一系列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泛发的红色或苍白色高出皮肤的风团,周围绕有红晕,无固定形态、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
  2。常有奇痒和灼热感。
  二、鉴别诊断
  应与多形红斑、接触性皮炎、药物皮炎等鉴别;丘疹性荨麻疹应与水痘鉴别。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类型 急性荨麻疹起病较急,皮肤突然发痒,很快出现大小、形状不等的淡红色风团,可散在亦可融合成片,数小时内可消失,但新的又可陆续发生,一日之内可多次发生,在儿童中较常伴见发热和胃肠道表现。病情严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厥逆。若累及喉头粘膜可见呼吸困难或窒息,甚可危及生命;慢性荨麻疹一般病期超过3月,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甚至数年,但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发生有的有时间性,大多原因不明,顽固难治;特殊类型中有:①血管性水肿: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突发局限性肿胀,持续l一3天可自行消退,往往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若发生于喉部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亡。②冷性荨麻疹: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获得性,主要特征是遇冷即出现风团。⑧胆碱能性荨麻疹:为小的点状风团或直径l~3mm的丘疹,多因热食、运动、出汗、精神刺激等诱发。④丘疹性荨麻疹:婴儿及儿童常见。多由跳蚤、蚊子、螨等叮咬的过敏反应,为小的瘙痒性丘疹,多分布于肩、臀和四肢,尤其是伸侧面。一般开始发时为小的风团样丘疹,若经摩擦致表皮脱落感染可见脓疱疮性结痂或溃烂。皮疹常在夜间成批出现,可持续3一12天,反复发作可延续数月至数年,常有季节性,多无全身症状。 、
  2.辨虚实 本病临床有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的不同,当详辨。一般急性多实证或虚实夹杂证;而虚证在慢性患者中多见。
  二、治疗原则
  以祛风为主。根据不同证候类型分别予以疏风清热、疏风散寒、疏风清热利湿、益气养血祛风及驱虫祛风等治则。
  三、分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风热相搏
  证候表现 风团为红色,焮热作痒,因热则发作或加剧,风吹凉爽则减轻或消失。或伴有恶风发热,口渴心烦,舌红,苔薄或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 本证以风团为红色,焮热作痒因热而发或加剧为要点。一般急性荨麻疹、丘疹样荨麻疹等多见此种证型。
  治法主方 疏风清热。消风清热饮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银花、黄芩、蝉蜕、连翘、丹皮、赤芍等。伴有风热表证,咽红或喉核赤肿(扁桃体肿大)者加射干、桔梗、蒲公英;发热者加石膏、知母。
  2。风寒外袭
  证候表现 风团色泽淡红,或中央白色周围红晕,伴有瘙痒.风吹、着凉或浸涉冷水后发作或加剧,得暖则减轻或消失。或恶寒畏风,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要点 本证以风团色淡或白,遇冷加重为要点.急、慢性荨麻疹,冷性荨麻疹多见此证型。
  治法主方 疏风散寒。麻黄汤桂枝汤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麻黄、桂枝、白芍、黄芪、防风、荆芥、白鲜皮、甘草、大枣、生姜.若瘙痒明显者可加五味子、柴胡。
  3.风湿热淫
  证候表现 风团多为丘疹样疹块,瘙痒剧,若摩擦或搔破可出水甚至溃烂,舌质红,苔腻,脉滑。或伴有纳差、大便不调等。
  辨证要点 本证以瘙痒剧,搔破可出水甚至溃烂、舌象为要点。儿童多见。丘疹性荨麻疹多见此种证型。
  治法主方 疏风清热,除湿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蒲公英、银花、野菊花、土茯苓、赤芍、防风、白鲜皮,薏苡仁、苦参、黄柏等.若小便短赤加滑石、通草。
  4。虫积蕴发
  证候表现 风团或红或白,时消时发,奇痒难忍,伴时有脐周腹痛,、嗜食异物,睡中蚧齿,形体偏瘦,大便不畅等虫证症状.苔多腻,脉滑.
  辨证要点 本证以虫证症状为要,多在大便不畅通时发作或加剧。因“湿热生虫”故苔多腻,脉滑。 ,
  治法主方 驱虫祛风。使君子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乌梅、使君子、胡黄连、槟榔、土茯苓、防风、柴胡、五味子等。大便干结或大便不畅者加生大黄通便以排虫。
  5.气血两虚
  证候表现 风团色淡或与皮肤颜色相同,反复发作,经年不愈。若患儿素体多汗易感,则往往在汗出冒风时出现风团,且风团可为点状伴瘙痒;若久病或病后气耗血伤则可伴头昏眩晕、心烦失眠、食欲不振等。舌淡,苔薄,脉细。
  辨证要点 本证以病情反复,迁延难愈为要点。表虚腠理不密,汗出风着而致者,伴见多汗易感等卫外不固见症;由病久或病后气耗血伤而发作者,则为血虚,故伴见气血亏虚、心神失养的其它见症.临床慢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等多见此证型。
  治法主方 卫外不固者治以益气固表祛风,玉屏风散加味;气血两虚者治以益气养血,祛风安神,归脾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玉屏风散加味用黄芪、白术、防风、五味子、柴胡、甘草等,归脾汤加减用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神、龙眼肉、酸枣仁、防风、五味子、柴胡、甘草、大枣、生姜等.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防风通圣丸 适用于病情较轻者。
  2.荆防败毒散 用于风寒外袭证.
  3。湿毒清 可用于风湿热淫证。
  二、单方验方
  1.葛根汤 《伤寒论》方。葛根12g,麻黄、生姜各6-9g,桂枝,白芍各6g,大枣4—6枚,煎汤内服.用于急、慢性荨麻疹。 .
  2.外洗方 蛇床子20g,明矾、荆芥各12g,花椒6g,土茯苓、苦参、食盐各30g,白鲜皮15g,煎水外洗,用2---6剂。治婴幼儿荨麻疹;晚蚕砂30一lOOg,紫草15g,煎汤乘热拭洗。
  3.过敏汤 紫草、刺蒺藜、苦参、土茯苓各15g,风热偏盛者加银花、连翘、栀子、丹皮、赤芍、蝉蜕、薄荷;风热夹湿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茯苓皮;久病血虚者加四物汤或当归.
  4。荆芥炭,大黄炭各等量,每服3g,每日2—3次。
  5。乌梅15g,防风、甘草、蝉蜕、五味子各10g,水煎去渣,加45g蜂蜜,再熬一开,分6次服。
  6.胡麻仁、何首乌、威灵仙、苦参、甘草、石菖蒲各lOg,水煎服。
  三、食疗方药
  l。绿豆刺蒺藜汤 绿豆lOOg,刺蒺藜15g。刺蒺藜纱布包,同绿豆加水煮汤,以蜂蜜调味.分次服。用于风热相搏证。
  2。生姜糖梅饮 生姜50g,葱白30g,乌梅15g。煎水,加红糖调味。分次服。用于风寒外袭证。
  3.归芪乌蛇汤 当归25g,黄芪50g,乌梢蛇1条。前2种用纱布包,乌梢蛇去头、
内脏和皮,加水煎煮至蛇肉烂熟,去纱布包,加猪油、盐、姜调味。分次服.用于气血两虚证。
  4。芝麻黑豆红枣汤 黑芝麻lOg,黑豆30g,大枣10个。加水煮至黑豆烂熟.以红糖调味,分次服。用于气血两虚证。
  四、针灸疗法
  1。体针 取风府、曲池、三阴交,宜泻法,留针10—15分钟.营血不足者,加补血海、公孙,每日或隔日一次;慢性以大肠俞为主;因食动风及伴腹痛腹泻者,加针足三里;胸闷气急加针合谷、内关.
  2.耳针 肺区、肾上腺区、神门、内分泌区或耳后小静脉出血。
  五、西医疗法 、
  本病的根治,是去除病因;病因不明,则对症处理.
  1.抗组织胺药 种类甚多,可选择性应用。
  (1)盐酸赛庚啶 每日0.2mg/kg bw。
  (2)扑尔敏 每曰0。4mg/kg bw。
  2.抗纤维蛋白溶酶药 6一氨基己酸,每日0。lg/kg bw。对冷性荨麻疹有效。
  3.抗激肽药 抑肽酶10万单位/次,静注,隔日1次,每疗程10"-20次。对慢性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效佳。
  4.组织胺球蛋白 每安瓿2ml(含丙种球蛋白12mg,磷酸组织胺0。005mg),每次4ml,肌注,4天1次,6次为1个疗程。
  5.局部外治 外用止痒药。如1%薄荷醑,炉甘石洗剂等.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尽可能寻找并去除发病诱因。如积极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等。
  2.增强体质,可从平时保育着手,并配以适当药物,改善“素禀不耐”的状况。
  二、护理
  1。注意防止患儿搔抓损伤皮肤。
  2。若出现急症时,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3.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文献选录]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下》:“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瘠瘪。”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风疾瘾疹论》:“小儿风疾瘾疹者,d,JL肌肤嫩,血气微弱,或因暖衣而腠理疏开,或天暄而汗津润出,忽为风邪所干,搏于血气,藏流于皮肤之间,不能消散,而成碣成状,相连而生,其状如生姜片,轻者名曰风斑,不至改色:重者名曰瘾疹,改赤紫色,发瘙痒,搔之不解,甚者使人心神闷乱。右先看其色泽,白者以牛膝酒浸一宿,焙干为末,每服一钱或半钱,温酒调下。若色赤者,以灶下黄土研细末,生姜蜜水调下一钱或半钱。”
  《幼幼集成。斑疹瘾疹证治>>:“瘾疹多属于脾。以其隐隐在皮肤之间,发而多痒,或不红者,俗人名为风丹,加味羌活饮。”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
  现在和综述了1980年以来运用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情况。在辨证论治方面,有人将此病分十五法调治:①疏风散寒法,以荆防败毒散;②解表化湿法,以《局方》消风散;⑧消痞透疹法,以昌阳泻心汤;④疏达膜原法,以达原饮化裁;⑤疏风散热法,以桑菊饮加牛蒡子、蝉蜕。⑥宣散风湿法,以《外科正宗》消风散;⑦升清降浊法,以升降散;⑧通泻阳明法,以四物汤和调胃承气汤化裁;⑨清肝泻火法,以当归龙荟丸加蝉蜕、白蒺藜;⑩温通厥阴法,以当归四逆汤;⑩养血润燥法,以地黄饮子;⑩养血消风法,以四物消风汤;⑩清热解毒法,以解毒泻心汤;@活血搜风法,以桃红四物汤加蝉蜕、全蝎、乌梢蛇等;⑩温补少阴法,以茯苓四逆汤。亦有按急性、慢性及丘疹性荨麻疹分为10型调治:①急性风热型,相当于西医的热型荨麻疹,以银翘散加味;温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热毒炽盛型,多因食物中毒或因药物过敏所致,选用吴氏玉女煎加味;风寒型,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②慢性气血两虚型,相当于胆碱能性荨麻疹或寒冷性荨麻疹,以首乌圣愈汤加减;冲任不调型,相当于女性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荨麻疹,以当归饮子加味;寒热夹杂、虚实并见型,以乌蛇败毒散合玉屏风散加减。③丘疹性荨麻疹风热型,以消风散;脾虚型,以参苓白术散;胃肠食滞型,用消食导滞汤加减。此外,亦有分风热久羁、血热风盛、卫气不固、脾失健运、血瘀生风等型,或肺卫失宣、营血不足、营卫不足、卫阳不振、风邪夹湿五型等论治,或概为养血和血祛风法、驱邪祛风除湿法、泄热宣肺法等3法论治。在单方验方中归纳了加味羌活汤、苦参汤、消痒汤、宁肤止痒汤、祛风止痒汤、四皮饮、过敏煎、藿香正气散、祛风消疹汤、抗荨汤、浮萍蝉防汤、麻黄人参芍药汤、抗敏汤等lO余个处方。在激光针灸部分,综述了用针刺、膻中穴埋羊肠线、电针配穴位注射、火罐治疗、氦氖光针、耳穴压豆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其它疗法中,有以外洗方(蛇床子20g,花椒6g,白鲜皮15g,明矾、荆芥各12g,土茯苓、苦参、食盐各30g,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待温后将小儿抱入盆内浸浴并擦洗,每日1次)治疗婴幼儿荨麻疹及运用苦参注射液等。并指出运用中医药治疗虽收到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各地对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标准不一致,同时也没有实验研究。以致于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临床上,未能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统一诊断分型标准,疗效观察规范化、科学化,以利于实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
  杨在纲等在近年内,对荨麻疹病例进行过敏原检查,并采用中药固本消敏汤(黄芪、防风、苦参、首乌、蝉蜕、地龙、五味子)为基础方,分风寒、风热、血热、热毒四型随证加减,并配合脱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后指出:在所查过敏原中,引入注目的是吸入组,其中反应明显者首推室内尘土和尘螨,其次是烟草,再就是多价霉菌和晚春花粉。脱敏疗法疗效肯定,但存在有过敏原难明,脱敏时间较长难以坚持等问题。中药治疗可同时对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即过敏体质及过敏原的刺激起作用,其整体调节作用既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发挥适应原样作用,又能抑制特异性变态反应的发生,发挥抗过敏的作用。故认为中药治疗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和提高。
  陈德宇等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指导下,拟定由赤芍、甘草、地龙、苍耳子等制成的抗敏口服液治疗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126例,并与西药息斯敏对照治疗74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中药抗敏口服液与息斯敏组的显效率与有效率很接近,而止痒作用优于息斯敏,且复发率低于息斯敏组。
  姜耀武等以纯中药组方制成抗敏灵口服液(由当归、黄芪、大枣、桂枝、麻黄等组成)治疗慢性荨麻疹100例,并与扑尔敏组对照,结果疗效满意。本方表里兼顾,内外同治,具有养血固表,疏风止痒之功。药效学证明,本方有很好的抗过敏作用。“,赵世良用中药外洗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51例,疗效满意。外洗方组成:生大黄、明矾、白及、芒硝(包煎)各20g,花椒log,苦参、白鲜皮、威灵仙、苍耳子、地肤子、蛇床子各30g煎水外洗,早晚各洗一次。
  李萍报道用六神丸、扑尔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60例,疗效较好。治疗方法:1岁以内服六神丸l粒,扑尔敏1/5片;2—3岁服六神丸2粒,扑尔敏1/4片;4—5岁服六神丸3粒,扑尔敏1/3片;6岁以上服六神丸4粒,扑尔敏1/2片。六神丸每日服3次,扑尔敏每日早晚各1次。并认为六神丸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其中蟾酥成分的抗炎作用与激素相类似,与扑尔敏合用既脱敏效果好,又无西药脱敏的嗜睡反应,很受家长和患儿欢迎。
  刘天骥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96例,并与单用西药及单用中药治疗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治疗方法:①中药穴位贴敷,药用:川芎、羌活各30g,地龙、肉桂各lOg。风寒型加麻黄、细辛各lOg;风热型加黄芩lOg、金银花20g;阴血不足型加黄芪、当归各15g。上药粉碎过80目筛;装瓶备用。每次取药粉16—24g(小儿酌减),陈醋适量调膏,分摊于8块4cm×5cm的塑料薄膜上,贴于曲池、风市、膈俞、血海(均为双侧)穴位,胶布固定,每次贴24小时,3天贴1次,连贴5次为1疗程。嘱忌食辛辣、鱼虾等食物。②西药:扑尔敏成人每次4mg,每日3次I:1服;儿童每日0.35mg/kg bw,分3次服。苯海拉明成人每次25mg,每日3次口服,儿童每日3mg/kg bw,分3次服,连服15天停药观察。部分瘙痒较重的成人患者,用lO%葡萄糖酸钙10ml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治疗期间不另配用其它药物和疗法。
  曾昭训等自行设计并配制了复方大黄酊,治疗丘疹样荨麻疹等11种皮肤病,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药物组成:大黄300g,生百部200g,花椒、蛇床子各lOOg,冰片lOg,灭滴灵40g。将大黄、生百部、花椒捣碎,冰片加少量酒精溶化,白矾、灭滴灵片用适量水溶化,最后把各药置容器中加75%酒精1000 1500ml,密封7天,过滤得第1液,再将药渣加75%酒精800—1000ml,再浸7天,过滤得第2液,并混于第一液中,最后加75%酒精至2000ml,分装成50ml小瓶备用。用法:用小毛刷取药液涂患处,1日3次,连用7天为1疗程,最多用两个疗程,不合并使用其他药物。
  周德瑛自拟羽龙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46例,取得较好疗效。治疗方法:本方为<<医宗金鉴》消风散加减。药用生石膏(先煎)、生薏米各30g,知母、黄芩、苦参、荆芥、防风、浮萍、地龙各lOg,鬼箭羽、赤芍、六一散(包)各15g。口干甚、心中烦热加栀子6g,黄连5g;咽痛,咽干充血加银花15g,玄参12g,升麻6g;腹胀便溏加陈皮、大腹皮各lOg;妇女月经不调有瘀块加益母草20g,香附lOg;瘙痒剧烈加白鲜皮30g,徐长卿lOg;大便燥结加酒军lOg。7天为l疗程。
  代田文彦认为针灸对荨麻疹瘙痒的作用远较抗组织胺药差,但后者在服药时会引起困倦嗜睡,而针灸治疗则不会。因而希望用针灸控制者尚不少见。除发疹部位施灸外,常取被称为解毒特效穴的筑宾,而曲池、手三里、肩锅、中封等亦多选用。为控制荨麻疹的发生,仍应着眼调理脾胃,可取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使大便正常,对本病的控制非常有利。此外,为增强肝脏功能,应选用期门、肝俞、膈俞以及肩髑、曲池等肺与大肠经的穴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方柏经典医案,浑身瘙痒6年
治疗风疙瘩(荨麻疹)偏方
经方治疗小儿荨麻疹一例(黄新凯)
湿疹麻烦却不可怕
疏风清热解毒汤治疗荨麻疹疗效显着
6付药让顽固荨麻疹明显好转,玄机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