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 毒 .
 梅    毒    .
    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梅毒
的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以侵犯全身各个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
    本病古称霉疮、霉疮、杨梅疮、广疮,约在1505年由印度等国传人我国广东省。1632
年陈司成所著《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书中对疾病曲来源、流行、传
染和症状、诊治都有较详细的描述,并指出霉疮可以经性交传染、非性交传染及胎传,提
出了解毒、清热、杀虫为大法,首创砷剂治疗梅毒.《医宗金鉴.发无定处》则对梅毒的
临床表现和分期做了较为详细叙述,书中指出:“此症一名广疮,因其毒出自岭南;一名
时疮,以时气乖变,邪气凑袭之故;一名棉花疮,因其缠绵不已也;一名翻花杨梅,因
窠粒破烂,肉反突于外,如黄蜡色;一名天疱疮,因其夹湿而生白疱也;有形如赤豆嵌
于肉内,坚硬如铁,名杨梅痘;有形如风疹作痒,名杨梅疹;先起红晕后发斑点者,名
杨梅斑;色红作痒,其圈大小不一,二、三相套,因食秽毒之物,入大肠而发,名杨梅
圈。”历代文献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下疳、横痃、杨梅疮、杨梅结毒、d,Jb遗毒等。
    梅毒曾在世界广泛流行,它的来源仍有争论,较为信服的观点是来源于美洲.据记
载哥伦布第一次探险后,1494年回到欧洲。其水手带去的梅毒在欧洲流行,1498年传到
印度,1510年传人日本,随后蔓延全世界.16世纪以前,我国尚无梅毒的明确记载。1505
年梅毒传到中国后,成为最主要的性病,发病率居首位,资料显示,解放前汉族的发病
率达2%一5%,少数民族达5%一20%。1964年我国基本消灭了性病,主要标志是梅毒。
目前,梅毒的发病率较低,发病率约为0:66/10万一1/10万,且主要是男性、以20—39
岁年龄组最高,其中早期梅毒占97%左右。    一
    [病因病机]    :
    梅毒的病因,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发现它与性接触有关,具有传染性、,有所谓气化传
染、精化传染及胎传染毒三个途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杨梅疮》指出:“总不出
气化、精化二因。但气化传染者轻,精化欲染者重。气化者,或遇生此疮之人,鼻闻其
气;或误食不洁之物;或登圊受梅毒不洁之气,脾肺受毒,故先从上部见之,……精化
者,由交媾不洁,精泄者,毒气乘肝肾之虚而入于里,此为欲染,先从下部见之。”从中

可见已对梅毒的传染性和传染途径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后世的有关病因学、预
防治疗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气化传染  所谓气化传染即为非性交传染。因接触被污染的被褥、浴具、厕所用
具、毛巾、食具、衣物或与梅毒患者接吻、触摸、握手、同寝等,致使梅毒疫疠之气侵
入人体,脾肺二经受毒,流注阴器,发为疳疮,泛于肌肤,发为梅毒痘疹。
    2  精化传染  所谓精化传染即性交传染,由于不洁性交,致使梅毒疫疠之气由阴
器直接感受,乘精泄之时,毒邪直入肝肾,深入骨髓,侵入关窍,外发于阴器,内伤于
脏腑。
    3  胎传染毒  所谓胎传染毒即是胎儿通过母体感染梅毒疫疠之气。毒气陷入营血,
损伤脏腑筋髓,发于肌肤孔窍所致。
    总之本病的形成在于感染梅毒疫疠之气,内伤肺脾、肝肾,化火生热、挟湿挟痰,外
攻肌肤、孔窍,内渍脏腑骨髓为病。若外发肌肤则见杨梅圊疙、杨梅疹、杨梅斑;留着
关节,则见骨节酸痛,关节不利;侵于阴器则生疳疮;流于经脉则生横痃;蚀于口鼻咽
喉,则致喉烂、鼻缺、唇裂、齿脱;内攻脏腑则造成肝、肾、脾、肺及心脑俱伤,危及
生命。
    西医学认为,梅毒致病微生物是梅毒苍白螺旋体,于1905年由德国学者首先从梅毒
患者的初疮中分离发现。它系厌氧微生物,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干燥环境工一2小时死亡,
加热4l℃可存活2小时,100℃立即死亡,耐寒力强,在O~C中可存活48小时,零下78℃
数年仍具传染性。干燥、阳光、肥皂水和一般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
    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梅毒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可通过性交及密切生活接触和
接触梅毒螺旋体污染的器皿、用具、衣物传染,胎儿可通过母体直接感染。性接触主要
通过性交由破损处传染,占95%,未经治疗的患者在一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
传染性越来越小,病期超过4年者,通过性接触无传染性。胎传主要在梅毒孕妇妊娠4个
月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未经治疗已达4年之久的梅毒妇女,虽无性接触传染性,但仍可
传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产道传染的初生儿常在头部或肩部擦伤处发生硬下
疳,它是区别胎传的标志。唾液、血液、精液、白带及其他体液污染的用具是间接传染
的原因。
    梅毒螺旋体从完整的粘膜和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后,数小时即侵入附近淋巴结,2—
3日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潜伏期大约3周,具有传染性。然后在入侵部位发生初疮,即
硬下疳,为一期梅毒;由于免疫作用,螺旋体被大部分消灭,硬下疳自然消失,进入一
期潜伏梅毒;未被杀灭的螺旋体约经6—8周,大量繁殖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二期早发梅
毒,皮肤粘膜、骨骼、眼等器官及神经系统受损;随着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建立,
螺旋体又大部分被杀灭,二期早发梅毒亦自然消失,进入二期潜伏梅毒;若机体抵抗
力降低,会出现二期复发梅毒,如此反复出现,2年后即进入晚期梅毒;晚期梅毒除侵犯
皮肤粘膜、骨赂等处外,尤其对心血管、神经系统有严重损害;若无任何症状,仅有
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则为晚期潜伏梅毒;部分梅毒患者血清滴度下降,最后转阴而自然
痊愈。
    [辨病]
    1  梅毒分期  中医学对梅毒的分期主要基于其临床表现而定,古人及目前不少学者

都以疳疮(硬下疳)、横痃(梅毒硬化性淋巴结炎)、杨梅疮(梅毒疹)、杨梅结毒(梅毒
结节性及树胶性损害)、d,JL遗毒(先天梅毒)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本
病的几个主要特征.如疳疮、横痃、杨梅疮、杨梅结毒均主要见于后天梅毒,d,JL遗毒
为先天梅毒。其中疳疮、横痃是早期梅毒中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杨梅疮是二期梅毒的
主要表现;梅毒结毒是晚期梅毒的主要表现。
    按照目前国际国内通行的分类标准,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和胎传梅毒
(先天梅毒),同时根据其感染时间,临床表现和传染性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l。1  获得性梅毒  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病期<2年)又分为一期、二
期和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病期>2年)又分为皮肤粘膜梅毒、骨梅毒、眼梅毒、心
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消化道及肝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
    1.2  胎传梅毒  分为早期胎传梅毒(年龄<2岁)和晚期胎传梅毒(年龄>2岁)。
晚期胎传梅毒又分为皮肤粘膜梅毒、骨梅毒、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潜伏梅
毒。
    各系统损害的梅毒可以同时存在或以一个系统、器官损害为主,如神经系统和心血
管系统同时受累等。
    30%"---40%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可发生晚期活动性梅毒.
    2  临床表现
    2.1  后天梅毒    .
    2.1。1  一期检查  主要表现的硬下疳,潜伏期2—4周,平均3周,90%发生在外
生殖器。初起为一小红斑,2"--3天内扩大及隆起成丘疹,后为硬结(硬结期),很快糜烂
或溃疡(溃疡期),损害大小自小米粒至lOcm直径不等.典型的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
径通常1~2cm,边界清楚、周围堤状隆起,疮面平整,基底呈肉红色,有少量浆液渗出,
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很强。硬下疳约经3"-8周可不治而愈,留下暗红色浅表疤
痕。硬下疳多单个出现,不疼痛,软骨样硬度,表面清洁。一期梅毒除硬下疳及淋巴结
肿大外,无全身症状,硬下疳出现2—3周后血清梅毒试验开始出现阳性,7—8周全部出
现阳性。
    2.1.2  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以皮肤粘膜损害为主,亦有骨骼、感觉器官及神经损害.
多出现在感染后的7—10周或硬下疳出现后的6—8周.皮肤粘膜损害常见的有各种斑丘
疹,扁平湿疣、秃发、粘膜损害,另外还有二期梅毒骨及关节损害、眼损害、二期神经
梅毒、梅毒性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及梅毒性肝炎、肾病、胃肠道疾病和二期复发梅毒.
    二期梅毒疹的共同特点是皮疹泛发,分布对称,皮疹和分泌物中有大量梅毒螺旋体,
传染性很强,皮疹一般无自觉症状,大多数皮损无破坏性。皮疹主要有玫瑰疹、环形疹、
白斑疹、斑丘疹、丘疹、丘脓疱疹、脓疱疹,其中以斑疹和斑丘疹最多,约占半数以上,
丘疹占40%,其余约工0%,二期梅毒疹中的特别表现之一是扁平湿疣,约10%的患者出
现,女性较男性多,有痒痛不适感.常发生在皱褶多汗处,如肛门、外阴等,另外在腋、
脐、腹股沟、指趾间、甲沟等处亦可出现。扁平湿疣初起呈表面湿润的丘疹,渐扩大融
合成扁平湿疣,基底宽而无蒂,直径约1--3cm,扁平或分叶的疣状损害,周围有暗红色
浸润,自觉灼热、瘙痒,表面糜烂渗出,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在二期复发梅毒中,扁
平湿疣特别多见。梅毒性秃发约有10%的患者在二期梅毒中出现,这种脱发经治疗后可

以在6—8周内再生。二期梅毒的粘膜损害多见于口腔、舌、咽、喉及生殖器,表现为粘
膜红肿,表面糜烂,含梅毒螺旋体极多。另外,还有梅毒性白斑、色素性梅毒疹、梅毒
性甲病等。
    二期梅毒骨及关节损害,又称为二期骨梅毒及关节梅毒。其中以骨膜炎最多,约占
75%,多发于长骨,患处的骨膜轻度增厚、隆起,局部有明显压痛,夜间痛甚;关节炎,
约占25%,多见于大关节,对称性、关节腔积液,关节肿胀、压痛、酸痛,夜间较重,活
动后减轻;另外,骨炎及滑囊炎、腱鞘炎较少见。
    二期梅毒眼损害表示已经为二期梅毒。常见的有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
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及角膜炎、间质性角膜炎和葡萄膜炎。    .
    二期梅毒神经损害可分为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3种。
    梅毒性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是二期梅毒的前驱症状期,与一期梅毒淋巴结肿大仅
限于硬下疳所属淋巴结不同的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50%一85%,先从颌下、
颈后发生,继之肘、腋窝、乳房附近出现。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大小,质硬,孤立,不
与皮肤粘连,不化脓,不破溃。
    2.1.3  三期梅毒  又称晚期梅毒,与早期梅毒的界线一般是2年。晚期梅毒最早可
感染后的2年出现,多在3—4年出现,经不充分治疗者可在5一10年或更长时期出现。
在二期梅毒结束后,通常有半年至1年的无症状潜伏期,称之为第三潜伏期。晚期梅毒
可大体分为晚期良性梅毒,约15%的病人发生,通常指皮肤粘膜、骨骼、眼、鼻、喉病
损害;心血管梅毒,约有10%;神经梅毒,约占10%。晚期梅毒传染性弱或无,但对机
体破坏较大,有重要器官和系统受累,可造成残废和死亡。发生的原因与早期未经治疗
或治疗不彻底,机体对体内残余的螺旋体的变态反应性损害有关。
    三期梅毒皮肤粘膜损害,占晚期良性梅毒的约28。4><,多数在感染后的3一10年内
发生.主要有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近关节结节等。皮损具有数目少、分布不对称、自
觉症状缺如或轻微等.结节性梅毒疹为一群直径约0.3一l。Ocm大小的浸润性结节,呈铜
红色,表面光滑或附有薄鳞屑,质硬,无自觉症状。多发生于感染后的3—4年内,损害
好发于头部、肩部、背部及四肢伸侧。每个结节可持续3—6个月,老的未消,新的又出,
可吸收萎缩留下长期色素沉着,亦可中心坏死形成溃疡以永久性瘢痕结局。
    树胶肿是晚期梅毒的典型损害,是三期梅毒的标志。它初起为无痛性暗红色结节,渐
渐增大约3—5cm,经2—6个月中心软化发生破溃,出现单发或多发性穿孔,溢出状如阿
拉伯树胶的黄褐色或乳黄色的具有很强粘性的胶状脓液,形成肾形及马蹄形溃疡,境界
清晰,边缘锐利,基底呈紫红色,但无疼痛。多见于四肢伸侧、前额、头部、胸骨部、小
腿及臀部,亦可发生于骨骼、口腔、上呼吸道、喉、肝及胃等内脏器官,形成舌树胶肿,
上腭树胶肿、鼻树胶肿、喉梅毒等,多在感染后的3—5年内发生。
    近关节结节好发于大粗隆、肘关节、骶髂关节及坐骨结节等处。开始为皮下小结节,
渐增大至2—3cm或更大,坚硬无粘连,表面皮肤正常,左右对称,可保持数10年不消
退,极少发生溃疡.
    三期骨梅毒,包括骨、关节及肌肉腱鞘的梅毒。具有骨骼疼痛、日轻夜重,有骨赘
或骨疣,病程缓慢,很少发生坏死和溃脓,可自愈。常见的有骨膜炎、骨髓炎、骨炎、骨
树胶肿、关节炎等。

    三期梅毒眼损害与二期梅毒相同,主要有虹膜炎、视网膜脉络炎、原发性视神经萎
缩、视神经炎、瞳孔脊髓痨、间质性角膜炎、眼睑梅毒等。
    晚期心血管梅毒约占整个晚期梅毒的lo%,其中85%发生在主动脉,感染后的10一
25年才产生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有单纯性梅毒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办关闭不
全、梅毒性冠状动脉口狭窄、梅毒性主动脉瘤、梅毒性心脏树胶肿,几种损害可同时并
存。螺旋体极少侵入心肌或心内膜。
    三期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约占晚期梅毒的工O%,多在感染后的3一工O年发生。常见的
有脑膜血管型梅毒、脊膜血管型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神经梅毒
的诊断应综合作出,不能用任一单独试验来确诊所有的神经梅毒。
    2.2  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的特点是仅有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而临床症状全无或消
失,物理检查及X线检查,脑脊液检查均属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感染2年以内为早期潜
伏梅毒,感染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潜伏梅毒期间,梅毒螺旋体会间歇性地出现在
血液中,孕妇可感染宫内胎儿,通过血液可传染他人.潜伏梅毒的出现主要是机体抵抗
力强或经不完全驱梅治疗使梅毒螺旋体暂时受到抑制所致。
    2。3  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亦称胎传梅毒,一般在怀孕约4个月时经胎盘传染,若孕
妇感染梅毒5年以上,则宫内传染的可能性很小。胎儿感染梅毒后多数死亡或流产,部
分胎儿娩出后形成先天梅毒,若2岁以内为早期先天梅毒,超过2岁为晚期先天梅毒。
    2.3.1  早期先天梅毒  约在出生后3周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早产;消瘦、失水、
发育差、皮肤松弛,貌似老人,躁动不安,表情痛苦;出现水疱、大疱性皮损、扁平疣、
口角与肛周放射性皲裂,堵塞性鼻炎及鞍鼻;梅毒性指炎梭形指,骨髓炎及梅毒假性瘫;
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亦可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秃发等。约1%的患儿可发生活动性神
经梅毒.
    2。3.2  晚期先天梅毒  约从5—8岁发病,晚可至20—30岁,可分为两大组临床表
现。一组为永久性损害,可见前额圆凸、佩刀胫、胡氏齿、桑椹齿、马鞍鼻,锁骨、胸
骨关节肥厚及视网膜炎等,为早期损害遗留所致,无活动性;另一组是有活动性的临床
表现,可见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脑脊液异常、肝脾肿大、鼻或腭树胶肿、关节
对称为积水及关节炎、皮肤粘膜多形性损害等。
    2。3。3  先天潜伏梅毒  胎传梅毒未经治疗,无临床症状,但梅毒血清反应为
阳性。    .
  3实验室检查
  3。l  梅毒螺旋体检查  常用的有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免疫荧光染色、活体组织梅毒
螺旋体检查等。
    3.2  梅毒血清试验  常用的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性病实验室试验
(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VSR)等;另外
还有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了A--ABStest)、梅
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DI)等.
    3.3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螺旋体,主要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它对诊断先天和
神经性梅毒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4  脑脊液检查  主要有细胞计数、蛋白定量、VDRL试验、PCR检测、胶体金试

验等,用于诊断神经梅毒。
    4  诊断  梅毒的病程长,变化多,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又
常处于潜伏状态,所以诊断中心须依据详尽的病史、体征辅以多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综
合分析后才能做出。对可疑梅毒患者要定期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检查,连续3次未发现梅
毒时方能排除。
    5  鉴别诊断
    5.1  一期梅毒硬下疳应与软下疳(中医称之为妬精疮)、固定药疹、生殖器疱疹等
相鉴别.
    5.2  二期梅毒皮疹应结合皮疹的具体形态与相应皮肤病相鉴别,如玫瑰糠疹、扁平
苔藓、毛囊炎等近40余种皮肤病都与梅毒的不同皮疹相似。扁平湿疣应与尖锐湿疣及阴
部其他赘生物鉴别。
    5.3  三期梅毒结节样及树胶样损害应与麻风、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溃疡、肿瘤
等相鉴别。
    [辨证]
    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中医辨证可将各期归结起来,以证统病、统分期,进行
辨证分型以利治疗。
    1  肺脾蕴毒证  多见于气化染毒者,疳疮多见于手指、乳房、口唇等处,杨梅疮亦
好发于躯体上部,疮小而干。兼见纳呆脘闷、胸痞。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
濡。
    2  肝经湿热证  多见于精化染毒的疳疮及杨梅疮者,病损生于男子阴茎,女子外阴
及阴道,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
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3  血热蕴毒证  多见于精化染毒的二期霉疮,周身起杨梅疮,色如玫瑰,不痛不痒,
或有丘疹、脓疱,鳞屑。兼见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薄黄或少
苔,脉细滑或细数。
    4  毒结筋骨证  见于杨梅结毒,患病日久,在四肢、头面、鼻咽部出现树胶肿,伴
关节、骨骼作痛,行走不便,肌肉消瘦,疼痛夜甚。舌质暗,苔薄白或灰或黄,脉沉细
涩。
    5  肝肾亏损证  见于梅毒晚期脊髓痨者,患病可达数10年之久,逐渐两足瘫痪或
痿弱不行,肌肤麻木或虫行作痒,筋骨窜痛,腰膝酸软,小便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
沉细弱.
    6  心肾亏虚证  见于心血管梅毒患者,证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唇甲
青紫,腰膝酸软,动则气喘。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或结代。
    (治疗}
    1  辨证论治
    1.1  肺脾蕴毒证  治宜清泄肺脾,祛风解毒。方选杨梅一剂散加减.若湿热盛者,
加黄芩、栀子;若体虚汗出,去麻黄,加黄芪。
    1.2  肝经湿热证  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驱梅。方选龙胆泻肝汤为主,酌加土茯苓、
虎杖、茵陈、郁金、夏枯草等。

    1.3  血热蕴毒证.抬宜凉血解毒,.泻热散瘀。方选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夏枯草、
虎杖、大青叶等。
    1.4  毒结筋骨证  治宜活血解毒,通络止痛。方选五虎汤加减。瘀阻盛者,酌加乳
香、没药、桂枝;兼有热象者,可加入大量土茯苓;病甚者,加羌活、独活、田三七、川
牛膝.
    1.5  肝肾亏损证  治宜滋补肝肾,填髓熄风。方选地黄饮子加减.有闪电样疼痛者,
酌加威灵仙、红花、木瓜、川牛膝、独活、羌活等.
    1。6  心肾亏虚证  治宜养心补肾,祛瘀通阳。方选苓桂术甘汤,酌加制附子、薤白、
桔梗、丹参等。
    2  成药、验方
    2.工  成药  根据所处不同期,特别是辨证情况,依证可选防风通圣散、龙胆泻肝丸、
左金丸、小金丹、片仔黄、荆防败毒散、活络效灵丹、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2.2  验方  土茯苓合剂,由土茯苓工8.Og,金银花60g,甘草30g组成。具清热、解
毒、驱梅之功。每剂分5天服完,每5剂1个疗程。
    3  外治法
    3.1  疳疮  选用鹅黄散,由石膏、黄柏、轻粉组成,具清热解毒之功,用于疳疮溃
烂成片、脓秽较多者,每日干掺患处2—3次。
    3.2  横痃  初起用冲和膏外敷以消肿散结止痛,已成脓肿则以五五丹掺入或药线引
流,提脓祛腐;收口宜用生肌散消肿、解毒、敛疮、生肌。
    3。3  杨梅疮  可用土茯苓、蛇床子、川椒、蒲公英、莱菔子、白鲜皮煎汤外洗,每
日1次。
    3.4  杨梅结毒  结毒溃前用葱汁或陈酒调敷冲和膏;结毒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
尽者以五五丹提脓祛腐;结毒溃后脓水将尽用生肌散收口;毒结咽喉用七神散吹喉治之。
    4  西药治疗  从汞剂、砷剂到青霉素的治疗,基本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将
卫生部1994年编《性病防治手册》梅毒治疗方案介绍如下表(参照吴志华主编《现代性
病学》):
    梅毒治疗方案

    (预防与护理)
    1  洁身自好,预防感染.
    2  重点发现和治疗一期、二期梅毒,治疗要及早彻底。
    3  预防血液传播,梅毒血清试验应成为血源检查的常规.
    4  性交时使用避孕套以减少感染。
    5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应及早诊断、治疗,中止妊娠。
    (治愈标准}
    梅毒的治愈标准有临床治愈和血清治愈。早期梅毒治疗后症状可以消退,血清转阴,
  晚期梅毒可达症状消退治愈,但血清反应不一定转阴,疗后观察一般为2—3年,第1年
  每3个月复查1次,第2年每半年复查1次,第3年末最后再复查1次,若一切正常则
  停止观察。每次复查应全面详尽地做临床检查,同时做各种有关的血清检查,必要时做
  脑脊液检查及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专项检查。
    [古籍选粹]
    《韩氏医通》  近时霉疮亦以霞天膏人防风通圣散治愈,别著霉疮论治方一卷,滇壶
  简易方一纸为远近所传,用者辄效。
    《外科证治全书.前阴证治》  下疳一证,属肝、肾、督三经之病。……其治不外乎

内外二法。内者,由欲火猖动,不能发泄,致败精湿热留滞为患,加味逍遥散、六味地
黄丸主之,外敷螵蛸散,湿热即清,其疮自愈,无足虑也。外者,由娼妇阴器瘀浊未净,
辄与交媾,致淫精邪毒,感触精宫,最不易愈。如治得法,亦必发出便秽疮下疳,以泄
其毒始愈.宜服龙胆泻肝汤、三黄丸。疼痛难忍者,用五灵丹五分,数服奏功;倘溃烂
日久,真阴亏损,须禁用苦寒,惟用三黄丸、八味地黄汤,早晚轮服为妙。外以忍冬、生
甘草各一两,赤皮葱三茎,槐枝六十寸,煎汤,日洗三次;螵蛸散敷之。
    《外科大成。下部前》  生马口之下曰下疳,生苓之上曰蛭疳。色紫而兴举者,由房
术涂抹所致;淋浊而尿痛者,由志欲不遂所致,俱宜龙胆泻肝汤,外兼敷洗,甚者芦荟
丸。此症以肿痛寒热为标,肝肾阴虚为本。故肿痛溃甚者,八珍汤加柴胡、栀子;日晡
倦怠者,补中益气汤加胆草、栀子;晡热阴虚者,六味地黄丸。
    [现代研究]
    梅毒的诊断方法由细菌学到血清学至生物分子技术已日臻成熟,其治疗由于青霉素
的应用已能有效的控制,在青霉素中首推普鲁卡因青霉素,其他如头孢类、特别是头孢
三嗪,大环类脂类、特别是阿奇霉素都能有效的控制及驱梅。中医学早期将汞剂、砷剂
用于驱梅,并辅之于辨证施治,在明末及清朝得到广泛应用。1949年后由于渐灭娼妓,梅
毒在几十年内已成少见疾病,且主要由性病防治机构以青霉素类处置,故中医药研究很
少,近10余年来,虽然梅毒死灰复燃,但由于诊断及治疗主要由性病防治机构承担,加
之各类西药疗效确切,驱梅方案成熟,所以还未见到有关中医药诊治梅毒的较为系统的
各类研究及临床报道.
    [述评]
    梅毒的诊疗中医的全盛时期主要在明末及清朝,与世界同步的广泛应用汞剂、砷剂,
并且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辨证施治、专病专治、内外结合的方法,为防治梅毒、保证人
民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仍可在此基础上由辨证施治人手,中西医结合以增
强对梅毒的防治能力.
    梅毒的诊断要综合、细致、确切,误诊是现在诊治失时及病情延误的最重要原因。梅
毒的治疗要尽早、及时、足量、规则,不规则的无系统的治疗是其迁延、隐匿、复生的
直接原因。梅毒的流行,特别近年来在几种主要性传播疾病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应
引起足够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毒
同治帝可能死于该病,目前我们身边仍有大量病人,夫妻同病者很多,每年新发50万!
翻花杨梅疮,梅毒,黄芪外托散,地龙粉霜丹
19花柳病
外科正宗杨梅疮论第三十六症状/治愈方法/诊断
梅毒验方选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