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肝和胃治眩晕

患者,男,55岁。2007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于初诊前一日上午发病,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口苦咽干,胸脘痞闷,呕吐苦涩绿水,自觉气短,身肢无力,视物则天旋地转,呕恶更甚,大便秘结,小便色黄,嗜卧欲睡,懒于言语,形体肥胖。患者素日嗜酒、嗜食甘辛食品,面赤如醉,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细而滑。辨证:肝胆湿热,胃失和降。治法:清肝利胆,和胃降逆。处方:青蒿12克,黄芩12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竹茹10克,枳壳12克,青黛6克,滑石15克,连翘12克,甘草10克。

  二诊:上方连服3剂,眩晕耳鸣已除,口苦呕吐尽止,唯时感胸中烦热,咽干欲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此系湿热已除,阴分未复,仍用原方,去陈皮、茯苓、半夏等燥湿化痰之品,加入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10克,以增养阴清热之效,又服6剂而愈。

  按:肝胆湿热之形成,多为肝郁不宣,郁久化火所引起,如河间“气有余,便是火”之意。而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可影响脾运化水湿之功能。湿热互结,肝胆不得疏利,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木郁土壅,故导致本病的发生。方用蒿芩清胆汤化裁,方中青蒿清泻肝胆伏热,配合黄芩、竹茹则其效益佳;陈皮、半夏、枳壳化痰消痞,和胃止呕;青黛、滑石、甘草清化湿热;茯苓淡渗,引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而出;加入连翘与诸药为伍,其清化湿浊郁热之功益彰。诸药合用,以奏清化湿热,疏利肝胆,运脾和胃之功,甚合机宜。此阴宜养不宜滋,热宜清不宜泻,湿热将除,滋阴必助湿,故二诊时用轻灵濡润之品,而收养阴清热、回津止渴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胆汤治验三则
中医治疗眩晕证
温胆汤为何这般好用?
中医分型辩证论治胃酸过多
中医治疗肝胆气滞型慢性胆囊炎的方药_护肝_养肝网
血脂高, 血太胖! 中医验方给血减肥, 降脂有一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