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1桑椹
桑椹拼 音:Sangshen
英 文:Mulberry Fruit
日 文:
拉丁文:Fructus Mori
【异名】
桑果,桑子,桑椹子。
【品种考证】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果穗。
【植物/动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1~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柔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1~2cn,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枚.雄蕊4枚,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枚,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1~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为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多为人工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
【产地】
主产于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河北、广东。以河南、安徽产量大,并以亳桑皮质量佳。
【栽培】
【采收加工】
5~6月采摘红色果穗,于沸水中浸烫约5min,用清水淘清,晒干;或将果穗略蒸后晒干。如果实已熟透显紫黑色,则多用于熬膏,不作生用。
【炮制】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状】
果穗(聚花果)略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1~2cm,直径5~8mm;果穗柄长约lcm。聚花果由30~60枚瘦果集成,瘦果卵圆形,稍扁,长至2.5mm;表面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边缘有棱线,外包肉质花被片4枚,果皮薄。种皮淡黄色。胚乳白色,油质。气微,味微酸而甜。
【商品规格】
以个、完整、肉厚、色紫红、糖质多、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特征】
果实含芸香甙、花青素葡萄糖甙(anthocyanidinglucoside)、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菸酸、糖类(9%~12%),以及脂肪油(种子中约含26%),油中主成分为亚油酸。并合游离酸(26.8%),醇类(1.6%),挥发油(1%),鞣质及矢车菊素(cyanidin)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桉油精(69%)和香叶醇(17%)。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含量测定】
【药理作用】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
【功效】
滋阴养血,生津,润肠。
【应用与配伍】
用于肝肾阴血亏虚。桑椹子入肝肾而有补益功效,对肝肾不足,阴亏血少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须发早白,心悸失眠等症,可单用,亦常与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等滋补阴血药同用,以滋阴养血,培补肝肾,如《世补斋医书》延寿丹。
用于津伤口渴和消渴。本品能滋阴补液,生津止渴,单用力弱,常配麦冬、石斛等以加强滋阴生津止渴之功。热甚者,酌加天花粉、知母等清热生津之品;兼气虚者,又当与西洋参、太子参等补气生津药同用。
用于肠燥便秘。桑椹子滋阴养血,润燥滑肠,治津血亏虚的肠燥便秘,轻症可单用,较重者,可酌与首乌、肉苁蓉、黑脂麻、火麻仁等养血润肠之品同用,以增强疗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熬膏、浸酒、生啖;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浸水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便溏者禁服。
【食疗】
1.桑椹芝麻面 桑椹30g,芝麻30g,面粉150g,食盐少许,味精少许,葱少许,酱油少许。将黑芝麻放入锅内,用文火炒香。桑椹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桑椹汁放入面粉内,加水适量,揉成面团,擀成面条,黑芝麻捣成泥。将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下入面条,烧开,煮4~5分钟,熟后,捞出放入佐料入黑芝麻泥碗中,拌匀即成。早、晚餐食用。功用健脾胃,补肝肾,美发,乌发,润肤。适用于发枯发白,肌肤粗糙。
2.桑椹蒸蛋 桑椹子膏25g,鸡蛋2个,核桃肉茸30g,味精1g,熟猪油15g,酱油2g。将鸡蛋入碗内,加入桑椹子膏、核桃肉茸、味精,用竹筷打散成蛋浆汁,放入蒸笼内,武火开水,蒸约10分钟取出,加入熟猪油、酱油即成。佐餐食之。功用乌发,明目,丰肌。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目眼花,须发早白,脱发。
3.桑椹里脊 里脊肉300g,鸡蛋2个,山萸肉3g,女贞子3g,旱莲草3g,桑椹子5g,绍酒10g,白糖50g,蒜25g,麻油1g,菜油700g(耗100g),细干淀粉80g,熟猪油40g,精盐1g,酱油10g,醋25g,姜15g,葱花25g。将猪里脊肉用力拍松,切成宽、厚各0.6cm,长约2cm的条。姜、葱、蒜洗净,切成粒,将七味中药去净灰渣,烘干研成细末。将精盐1g、酱油1g、中药粉与肉条调匀,再拌湿淀粉。另将酱油、白糖、葱、鲜汤、湿淀粉兑成汁。炒锅置武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分散投入肉条,炸成金黄色,表面发脆时捞起,滗去炸油。另放熟猪油、姜、蒜火炒香,烹入滋汁搅匀,放入里脊肉、醋颠匀,淋上麻油入盘。佐餐食之。功用滋补肝肾,益血,聪耳目,乌发,生发。适用于视力下降,眼花,耳鸣、聋,须发早白,早脱。
4.桑椹酒 鲜桑椹(或干桑椹)500g,白酒500g。鲜桑椹洗净榨汁,或将干桑椹子洗净,与白酒一起装入瓶内,和匀封固,半月后开始饮用。每日2次,每次10~15g。功用益五脏,补肝肾,明目,乌发。适用于肝虚而目昏,肾虚而须发早白。
5.文武膏 鲜桑椹1250~2000g,冰糖100~150g。于4~6月份桑椹呈紫黑色时,采摘个大,肉厚,糖性大的桑椹,以不落地者为好。把鲜桑椹分数次用双层纱布包裹,压榨取汁。把桑椹汁放入砂锅内,加入冰糖,烧开后改用文火熬成膏。每日2~3次,每次1~2汤匙,温开水调匀服饮,连用5~7天。功用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乌发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而致的耳鸣,目暗,须发早白等症。
6.蜂蜜桑椹膏 鲜桑椹1000g(或干品500g),蜂蜜300g。桑椹除去杂质,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30分钟,取煎液,加水再煮。如法煎熬3次,合并3次煎液过滤,加入蜂蜜,再煎。火势先武后文,煎熬至稠状,晾凉装入罐瓶中备用。每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沸水冲代茶饮用。功用补肝益肾,明目,乌发。适用于肝肾阴虚而目暗,耳鸣,须发早白。
7.桑椹糖 干桑椹碎末200g,白砂糖500g。先将白砂糖500g放在铝锅中,加水少量,用文火煎熬至较稠时,加入干桑椹碎末200g,调匀后再继续煎熬至用铲子挑起即成丝状却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涂抹食用熟油的盘中,摊平,稍冷后割成小块即可。每日食用2~3块。功用补益肝肾,乌发,明目,聪耳。适用于须发早白、目暗、视弱、耳聋、耳鸣等。
8.黑芝麻桑椹糊 黑芝麻60g,桑椹60g,白糖10g,大米30g。将黑芝麻、桑椹、大米分别洗净后,同放砂盘中捣烂。瓦锅内放清水三碗,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水面沸后,徐徐加入药浆,煮成糊状即可服食。可作早点晚餐服食,日1~2次。功用滋补肝肾,明目乌发,润肤。适用于病后体羸瘦,目昏,须发早白,皮肤粗糙。
9.桑椹粥 桑椹子30g,糯米100g,冰糖少许。将桑椹子、糯米入砂锅,加水适量煮粥,粥成时放入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1~2沸即可。每日食用1次。功用补肝滋肾,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血虚引起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肠燥便秘。
10.桑椹百合大枣粥 桑椹子30g,百合30g,大枣10枚,粳米50g,蜂蜜50g。将桑椹子、百合、大枣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同粳米煮粥,调入蜂蜜即成。每日1剂,连用10~15日。功用滋阴养血,润燥。适用于血虚风燥型湿疹、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瘙痒。
11.桑椹芝麻糕 桑椹子30g,黑芝麻60g,麻仁10g,糯米粉700g,白糖30g,粳米粉300g。将桑椹子、麻仁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熬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黑芝麻置文火上炒香备用。糯米粉、粳米粉、白糖合匀,加入桑椹子、麻仁汁和水适量,揉成面团,做成糕,在每块糕上撒上黑芝麻,上笼蒸15~20分钟即成。可供早餐或点心用。功用健脾胃、补肝肾。适用于老年体虚、肠燥、大便干结等病症。
12.桑椹蛋糕 桑椹子30g,女贞子20g,旱莲草30g,鸡蛋500g,白糖300g,面粉200g。将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熬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桑椹子、女贞子、旱莲草汁同鸡蛋、白糖、面粉合成面团,加入发面,待面发起后,加碱,试好酸碱度,做成糕,上笼蒸15分钟即成。可供早餐或点心用。功用补肝益肾,润肺和中。适用于阴虚体弱、眩晕、失眠、腰膝酸软等症。
13.桑椹饼干 桑椹子50g,白糖200g,面粉300g。将桑椹子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文火煮熬20分钟,滤去渣,留汁。再把白糖放入面粉中,加入药汁,揉成面团,做成饼干。将饼干烘烤即成。可供点心食用。功用厚肠胃,补肝益肾。适用于老年便秘等病症。
14.桑椹糖水饮 鲜桑椹子60g,白砂糖适量。将桑椹子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加白砂糖适量即可。饮服。功用补肝益肾,养阴润燥。适用于神经衰弱、遗精、习惯性便秘等症。
【附方】
1.治心肾衰弱不寐,或习惯性便秘 鲜桑椹30~60g。水适量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2.治百种风热 用椹汁三斗,重汤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两,生姜一合,煮令得所,瓶收。每服一合,和酒饮之。亦可以汁熬烧酒,藏之经年,味力愈佳。(《纲目》桑椹酒)
3.治瘰疬 文武实,黑熟者二斗许。以布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汤点一匙,日三服。(《保命集》文武膏)
4.治头赤秃 捣黑椹取汁,每服一中盏,日三服。(《圣惠方》)
5.治饮酒中毒 干桑椹二合。上一味,用酒一升,浸一时久。取酒旋饮之,即解。(《圣济总录》)
6.治水胀,或不下则满溢,若水下则虚竭,还胀,十无一活 桑椹子并楮皮二件。先将楮皮细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入桑椹重煮五升,以好糯米五升酿为酒。每服一升。(《普济方》桑椹方)
7.健脾去湿,息火消痰,久服轻身,发白转黑,面如童子 苍术(天精)、地骨皮(地精)各净末一斤。用黑桑椹(人精)取二十斤,揉碎入绢袋内压去渣,将前药投于汁内调匀,倾入磁罐内,密封口,阁于栏上,昼采日精,夜采月华,直待日月自然煎干,方取为末,蜜丸小豆大。每十丸,酒汤任下。(《医学入门》三精丸)
8.治烫火伤 用黑熟桑椹子,以净瓶收之,久自成水。以鸡翎扫敷之。(《百一选方》)
【成药】
1.桑椹蜜 桑椹浸膏500g,蜂蜜500g。取桑椹,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33的浸膏。将蜂蜜与浸膏混匀,煮沸,加入苯甲酸钠3g与适量的香精,搅匀,制成1000ml,分装。为深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气香,味酸、甜。比重应为1.33以上。功能滋阴养血,补肾益精。用于神经衰弱症。口服,每次10~20g,每日2次。(《湖北省药品标准》1980年)
2.桑椹膏 取新鲜成熟桑椹,压榨取汁,静置,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等量水稀释液的比重1.168~1.173),每350g稠膏加含蔗糖615g的转化糖液适量,搅拌均匀,浓缩至稠膏状,制成1000g。每1g含桑椹膏0.35g。本品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香,味甘、微酸。功能补肝益肾,养血安神。用于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血虚便秘,遗精失眠。开水冲服,每次15g,每日2次。(《浙江省药品标准》1983年)
3.桑椹冲剂 桑椹500g。取桑椹水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蔗糖适量混匀,制粒或压块,干燥即得,每袋(块)重15g(相当于总药材10g)。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或长方块;味甜、微酸。功能滋阴益肾,补血润燥。用于阴亏血燥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失眠,目昏耳鸣,肠燥便秘,口干舌燥,须发早白。开水冲服,每次1袋(块),每日1~2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1990年]
【现代临床研究】
现代临床研究进展:与中药现在临床研究数据库链接
【药论】
【附注】
论桑椹子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 ①缪希雍:“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阴不足则关节之血气不通,血生津满,阴气长盛,则不饥而血气自通矣。热退阴生,则肝心无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宁,神清则聪明内发,阴复则变白不老。”(《本草经疏》)②刘若金:“乌椹益阴气便益阴血,血乃水所化,故益阴血,还以行水,风与血同脏,阴血益则风自息。”(《本草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秘传滋补方6个:可补心脾和肝肾,强体魄助精神
白发症吃什么好?
护发食疗16道菜谱
白发变黑发的秘方
食养食疗佳果——桑葚
女贞子守操.隆冬不凋(附:旱莲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