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友之医案3

《内经》中的运气学说是怎样预测87年、88年气候特点和人体发病情况的呢?

《六元正纪大论》曰:丁卯丁酉岁上阳明金、中少角木运,下少阴火清化热化胜复同,

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三宫,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上面这一段原文用白话文来语译:丁卯.丁酉年,阳明燥金司天,是木运不及之年,少阴君火在泉。"清化"指木运不及之年,春天应温不温,气候偏凉。按五行概念来说就是木气不及,金来乘之,主清燥大行,容易伤人肝气。"热化"是木运不及之年,金来乘木,但是金气过于偏胜时,由于气候自调的原因,火气又来乘复。这一年的夏天会出现气候炎热,这叫"清化热化胜复同。"

"灾三宫"的"灾"指自然灾害的伤害,"三宫"指的是东方震宫,因木运不及,金来相乘,故位居东方的震宫会发生灾害。地理位置即中国东部上海一带。

"燥化九"是丁卯、丁酉年的司天之气而言。阳明主凉主燥,上半年气候偏凉偏燥,"九"为金之成数。

"风化三"指丁卯、丁酉的岁运为木运不及,木主风,主温,该年春季气候偏凉而导致春季生物的萌芽生长受到影响。"三"是木之生数。

"热化七"是指丁卯、丁酉为少阴君火在泉,少阴主热,万物因感此火热之气而生长。"七"为火之成数,表示下半年气候十分炎热。

"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指上半年阳明燥金司天,气候偏凉,所以在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上以味苦性温的药物或食物为宜,因为温可胜凉。"中亲和"指岁运是木运不及之年,气候应温不温,肝气不及,所以在治疗及饮食调理上,用味辛性较温和的药物或食物为宜。因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下咸寒"指下半年由于少阴君火在泉,气候偏热,所以在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上以味咸性寒的药物及饮食为宜。因为寒可以胜热。指出丁卯、丁酉年的药物及饮食之所宜。

《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溧,癃痫,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

语译:在阳明燥金司天的年份里,岁运不及,各年的气候与季节不完全相应有至而不至的气候发生。

"天气急,地气明"指87年阳明司天属金,主凉主燥,主收,主杀。少阴君火主热,主长。阳明金令在上,故气候变化劲急,少阴君火在下,故地气光明。气候特点是上半年偏凉,下半年偏热。

"阳专其令,炎暑大行"指87年的夏天气候可能会出现大热的现象。

"上应太白荧惑""太白"指金星。"荧惑"指火星。指气候变化与天体上的金星和火星的运动变化有关。87年金星、火星在天空中比平常年份大而明亮。

"其政切,其令暴"指上半年气候偏凉。金气偏胜,火气来复,气候会出现暴热的自然现象。

"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指87年冬天应冷不冷,所以蛰虫不藏,流水不冰。

"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溧"指上半年因气候偏凉,人体肺脏容易感邪发病,发生咳嗽、嗌塞等肺病症状。由于肺合皮毛,主治节,临床上可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

"癃痫"指肺气肃降失司,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小便闭塞。

"清先而劲,毛虫乃死"指上半年气候偏凉,适宜于温暖气候生长的毛毛虫会引起死亡。

"热后而暴,介虫乃殃"指下半年过于炎热,适宜清凉气候生长的带有甲壳的贝类动物因炎热气候会发生瘟疫而遭殃。

"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指气候变化急骤,严重反常,在春夏三气与四气之间,时凉时热,气候极不稳定。

"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指初之气为太阴,主湿,湿为阴邪。指农历86年十二月下旬至87年二月上旬,气候阴暗潮湿,寒冷,雨水较多。

"二之气,阳乃分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指二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气候偏热,人们从前一段阴雨绵绵,湿气偏盛的气候中转入温热气候而感觉舒服。植物也因为气候转热而生长旺盛,因气候炎热,严重反常,容易产生疫疬之气,烈性传染病源已经潜伏,会发生瘟疫流行,导致暴死。

"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指小满至大暑以前,大约农历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这一段时间,气候尤为清凉,严重反常。三气终交于四气时,雨水较多,夏秋之间容易发生寒热往来的疾病。

"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溧,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指四气所属的农历六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气候偏冷,湿气偏胜,雨水较多。人们会发生突然晕厥,寒战,谵语狂妄,气短,咽干口渴,心腹痛,皮肤生疮,疟疾,关节疼痛,便血一类疾病。

"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指87年五气所属的秋分以后至小雪以前,大约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气候偏温,风气偏胜,好象春天一样。秋行春令,应该凋谢的植物照样在茂盛生长,人们感到相对舒畅。这里的"民气和"指的是人们的感觉。其实秋冬之交,应凉不凉,应收不收,属于反常,正在蕴育着瘟疫的发生。

"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指87年终气所属的小雪以后至大雪以前,大约农历十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这一段时间,气候偏热,冬天应冷不冷,因而冬眠的蛰虫也没有藏匿,水不结冰。冬天气候温暖,人体感到舒适。但这种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气候,人体不可能健康,就会发生"民病温"。

"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指人们在养生方面应多食质量较好的白谷、丹谷来保养胃气,在保养胃气的同时,则根据感邪的性质不同,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属性的谷物,保养扶持本身容易受外邪侵袭的脏腑。

"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指该年在治疗上可选用咸味或苦味的药物清热,用辛味的药物发汗、散寒,达到治疗目的。

"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意在既然我们已经知道87年的气候先凉后热,因此在生活起居,情志调养各方面与气候相适应,就不致于感受外邪而生病。在治疗上用辛温的食物、药物来纠正偏凉气候,用咸苦的食物药物来纠正偏热气候对人体有害的邪气,在祛邪的同时,要充分顾护人体的正气。例如,秋三月气候偏凉,凉盛则风气被郁,因此在秋令来到之时,先在食、药、精神上补益肝木,使肝木不能为燥金所乘,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总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是谈预防;"折其郁气"是谈治疗,"资其化源"是谈治中有防。这是《内经》"上工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上工治未病'即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防治结合。

"其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根据"寒者温之,热者凉之"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如果症候与气候同属于热者,用性质寒凉的药物;如果症侯与气候同属于寒者,用性质温热的药。

运气学说对88年的有关预测是怎样的呢?《六元正纪大论》曰:"戊辰年......,上太阳水,中太徵火运。下太阴土,寒化六......。"语泽:1988年,太阳寒水司天,是水运太过之年。太阴湿土在泉。太阳主寒,上半年气候寒冷。

《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疠,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避虚邪以安其正......。"语译:88年太阳寒水司天,气候比季节来得早。该年自然气候特点是一片清肃,气候寒冷,大地上生长现象相对安静而不活跃。气候变化被认为与天体的水星和土星动行密切相关,农作物生长状况良好。

该年上半年气候偏冷,下半年气候偏湿,自然界一片清肃,农作物生长一般缓慢。因为气候寒冷,好象有水无火一样......。

初之气,即87年的大寒至88年的惊蛰节以前,农历十二月下旬至二月上旬,气候仍然很热。"草乃早荣"植物萌芽生长较平常提早,疫疠仍在流行,容易发生瘟病,人们会出现身热,头痛,呕吐,疮疡等热病症状。

二之气,因阳明主凉,主燥,在春分以后至小满以前,即农历二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气候偏凉,草木生长缓慢。因气候影响,肝气疏泄不及而发生抑郁中满症状。

三之气,太阳寒水司天之年,其客气六步的三之气,正是司天之气的本位所在。由于太阳主寒,在该年小满以后至大暑以前,农历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气候物别寒冷,雨水也比较多,人们的疾病以寒病为主。

88年的药物和食物之所宜,根据气候寒热不同,人体犯病性质的偏寒偏凉,偏湿偏热的特点,可用苦、燥、温性的药物区别治疗;还要折其郁气,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避免不正常气候对人体的危害,注意起居调摄,才能保持人体健康。

五运六气在医学上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根据运气相合的五行生克,制化,盛衰推测每年的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大致情况。二、为预防疾病及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参考。

运气学说"根据大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四间气,客气相临、运气相合的五行生克制化,盛衰,从大到小逐步预测。87年自然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情况是:87为上半年气候偏凉,下半年气候炎热,人们容易得肝病,发生灾害的地理位置是东方震宫,在中国东方的上海一带。该年气候冷热的变化骤急,反差较大,春天应温不温,气候较凉;夏天气候炎热;秋冬春令,应该寒冷的秋冬,发生非其时而有其气,气候象春天一样温暖,带有甲壳的贝类动物(毛蚶、虾、蟹等水产品)就会遭殃,瘟疫流行。

88年气候特点是上半年偏凉,下半年偏温,农历2月上旬以前气候仍然较热,瘟疫仍在流行。农历三月(春分)以后气候转凉。

我们从省、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验证运气学说所推测的是否相符?

运气学预测87年下半年候炎热,从资料看:87年8月份的平均气温是31.8摄氏度,30年8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7.9摄氏度,前者比后者高3.9摄氏度;87年9月份平均气温是24.9摄氏度,30年9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3.4摄氏度,前者比后者高1.5摄氏度;87年10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1.3摄氏度,30年10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8.3摄氏度,前者比后者高3.0摄氏度;87年1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13.4摄氏度,30年11月的平均气温12.4摄氏度,前者比后者高1.0摄氏度.87年8-11月的月平均气温是22.85摄氏度,30年8-11月的月平均气温是21.0摄氏度,4个月的平均气温前者比后者高1.85摄氏度.人们都清楚的记得,87年国庆节后大家还在穿衬衫。

88年上半年气候偏凉,从资料看:88年2-3月的月平均气温是6.85摄氏度,30年2-3月平均气温注7.65摄氏度,前者比后者低0.8摄氏度。

87、88、1971~2000年平均月气温统计表:

月份 123456789101112

年份

19875.37.610.216.221.924.92931.824.921.313.45.5

19885.65.08.717.422.327.436.62924.221.111.87.1

1971~20004.35.79.615.820.724.428.427.923.418.312.46.8

回顾87年至88年上海一带的气候实际情况及瘟疫发生、流行情况与运气学说所预测的相吻合。

笔者根据运气学说的预测与当时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上海甲肝瘟疫流行的病因病机:因上半年气候较凉,夏天炎热,乍冷乍热,气候的急骤变化人们难以适应,夏天本身因暑热伤气,人们的免疫抵抗力已经下降;在秋收冬藏之际封藏固摄自身元气,但气候却应冷反热,冬行春令,散耗了人体内的元气,抵挡邪气的免疫力继续下降。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热邪伴随着携带甲肝病毒的毛蚶侵袭人体时,甲肝瘟疫流行暴发,人们遭殃。因体虚邪盛,向周边地区(杭州、宁波)扩散。

直至88年春分以后,因气候开始寒凉,寒可胜热;且人们已经从瘟疫中吸取教训,不食有害的水产品,"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注意到饮食,营养,生活起居的重要性,使体内的正气逐渐恢复,因而春分以后,瘟疫开始收敛而逐渐平息。

87年入秋以后,笔者发现瘟疫开始流行,根据运气学说所提供的"寒可胜热"的治则,及发病的具体症状,拟方"防肝一号"。药用大青叶、山栀、黄芩、绞股兰等苦寒之品,当时笔者身任中医药科主任,指挥制剂室生产"防肝一号"。因"防肝"治疗肝病疗效很好,人们都争相购买,日夜加班仍供不应求,获得了社会、经济双效益。一到春分的那一天,我便下令停止生产"防肝一号"。事实也证明:瘟疫已经开始平息。但许多单位还在盲目生产,造成药品的滞积与浪费。

上海甲肝瘟疫已经过去14个年头了,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春暖夏热秋燥冬寒,四时气候暑往寒来,这是客观规律。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从天体运行的周期性变化中,已经知道气候变化、物候,人体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甲子一周六十年就是根据五大行星运行最小公倍数来计算的,"凡此定期之纪","定期"即一定的时间,如甲子一周六十年。气象学家也证实甲子一周的气象变化有周期性规律。古人注意到各种流行疾病与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注意到了各个年份在气候上的共性,也注意到了各个年份在气候上的不同点,从而总结出了一套规律的推测方法。运气学说对上海甲肝流行的预测就是一个佐证。如果,气象、医学、环保、防疫等有关部门在87年告诫人们"慎起居,节饮食"以保养自身的正气,免受太过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之反常气候对人体的危害,告诫人们不要食用因水质污染而带有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水产品,那么,就能把瘟疫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使人们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使祖国医学的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甲子一周六十年,每年每季的气候变化和疾病的发生是有周期性的,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动态的变化。例如,某种疾病,有的年份流行较广,临床表现也较重,而有的年份流行较少,临床表现也较轻,所以不能机械地来认识运气学说,而是要客观的,辨证的,动态的来运用运气学说。《五常政大论》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至真要大论》更明确提出"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我们不能刻板地看待和运用运气学说。诚然,天灾人祸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因为气候的变化和疾病的流行也完全可以受人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人是可以控制自然的变化和疾病的流行的。祖国大地正在重视环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防止沙漠化,治理污水,净化空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等等。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是造福后代的千秋大业。

研究运气学说,是为了能充分利用运气学说来为人类服务。《天元纪大论》说:"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十分迫切地要求我们要认真而细致地来研究和探索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对将要到来的气候变化可以预知;对已过去的现象,可以探求和解释,掌握其变化规律,并认真地按自然规律办事.如果主观违反,必然招致严重后果,发生灾害(如87年甲肝瘟疫).所以,运气学说不但要掌握,还应加以普及,做到人人懂得,使之永远为人类造福,并且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让古老的祖国医学继续发挥出更加灿烂的光辉,保障人们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这是历史赋于我们的重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解读(十一)
天道预警!俞坚老师利用运气学说,揭秘2023癸卯年将要出现的气候与疾病(附:瘟疫演变、发展、结束预测...
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
「历法与思维·25」:运气七篇概要汇总
听说,爱笑的小中医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哦~~
2011年(辛卯)年气候特点分析及疾病流行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